文武千古是-與武式太極拳名家吳文翰的對話

武術網資料:一 正本還原,清濁在心餘功保:  作為一位太極拳研究家,您也長期從事武術刊物的編輯工作,積累、接觸了大量的太極拳資料,在太極拳的源流、發展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也發表了許多這方面的文章。您認為太極拳的源流問題對它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吳文翰:  源流問題是一個學術問題,學術的研究是個客觀的認知過程,以真實、科學為基本原則。太極拳的源流一直是太極拳研究的主要課題之一,它對於全面、深刻地了解、認識太極拳具有重要意義。對於過去地客觀研究、評價是為了挖掘太極拳的文化、社會內涵,更有利於將來的發展。余功保:  知來嚮往,歷史從來都是對未來有借鑒作用。吳文翰:  源流的,歷史的問題也很複雜,現在能搞清楚的,盡我們的可能去搞清楚,現在一時搞不清楚的可以認真探索,但要秉承一個公正、客觀的態度。余功保:  研究源流問題要有兩心,一是良心,不用功利主義的思維去做,不故意歪曲歷史,或不負責的輕率下結論;二是有慧心,善於撥雲散霧,有科學的素養,有正確的研究方法。吳文翰:  對,這是對太極拳源流研究的基本要求,要澄清,還原,不要給後人添亂。余功保:  根據您的研究,武式太極拳的發展是怎樣的?吳文翰:  武式太極拳發源於河北永年。永年人楊祿禪原來在陳家溝隨陳長興學拳,陳長興是個農民,當時還做保鏢的生意。楊祿禪回到永年後以教拳為生。楊祿禪的同鄉拳友武禹襄,為清貢生,出自武術世家。從小跟隨父親武秀才武烈練習紅拳和騎射擊刺之術。因為楊祿禪從陳家溝學來的拳術跟永年當地的大洪拳、小洪拳之類都不一樣,是另外一種拳術,當時老百姓叫軟拳、棉拳、滑拳,所以武禹襄很感興趣。後來武禹襄的大哥武澄清中了進士,授職河南舞陽縣知縣,武禹襄去舞陽省兄,經永年太和堂店東介紹,禹襄繞道溫縣趙堡鎮拜訪了當地名師陳清萍。余功保:  陳清萍也是太極拳發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他和武式太極拳、趙堡太極拳都有密切的關聯。吳文翰:  武禹襄也跟隨楊祿禪學拳,並且幫他成立家室,還資助他回陳家溝繼續學。也就有了楊祿禪三下陳家溝的故事,當然故事的版本很多。為了進一步弄清太極拳,武禹襄拜訪了陳清萍。陳清萍的父親、爺爺都是陳家溝的,遷到王疙瘩村,不當農民了,改開糧店,在趙堡鎮娶妻安家。陳清萍跟是陳有本學的,陳有本當時在當地很有名氣,比陳長興名氣大。可以想像,陳清萍到外地教拳也得先在當地拜一個師傅做靠山,所以一個人有幾位師傅也不足為奇。   有個民間傳說,說陳清萍遇到了個土地官司,舊社會土地關係很複雜,過戶問題,一打官司就很多人敲竹杠,他又是外地人,武禹襄就托關係幫陳清萍把官司搞定了。也因而從陳清萍那裡學到了很多拳術奧秘。武禹襄離開趙堡後,又受到其他經過地方的拳術的影響,這些不同地方不同拳術的影響都成為後來他寫理論的要素。[鏈接]武禹襄小傳  武禹襄,名河清,號廉泉,以字行,生於清嘉慶十七年 (1812),卒於光緒六年(1880),直隸省廣平府永年縣人。廩貢生,候選訓導,贈封中憲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級。武氏自明初從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其曾祖父諱靜遠,曾充衛千總。其祖父諱大勇,武生。其父名武烈,庠生。禹襄昆季三人,長兄澄清(1800一1887),咸豐二年壬子科進士,官河南省舞陽縣知縣;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進士,官刑部四川司員外郎。兄弟三人,學兼文武、瞻材亮跡,並聲於世,世稱「三武」。余功保:  武禹襄是個融會貫通能力很強的人。在太極拳理論上的貢獻獨樹一幟。吳文翰:  舞陽縣有個碼頭,水路運輸發達,陝西、山西人在那裡作生意的很多。他的哥哥武澄清在舞陽碼頭附近的一個鹽店裡發現了王宗岳的《太極拳譜》,把它交給了武禹襄,這在當時可以說是無價之寶了。   把拳譜帶回永年後,武禹襄便開始專心研究太極拳,無意仕途,放棄科考,終身致力於太極拳術的研究。余功保:  這樣中國少了一個科舉文人,但多了一個大太極拳家。吳文翰:   但是武禹襄畢竟出於大家族,不可能在社會上教拳,因為教拳當時是被社會所看不起的,所以徒弟只有李亦畲、李啟軒及楊班侯三人。   武禹襄和楊班侯的關係挺好的,楊班侯這個人念書不行,學拳帶勁,所以後來武禹襄就教他楊露禪的太極拳。武禹襄只教了這幾個人,後來李亦畲和李啟軒也不是專門教拳的,也不大教拳,跟他們學拳的也有一些,不是說沒有,比如葛福來,但是後來都不是很出名,再傳的徒弟人也很少,最有名的就是郝為真。   郝為真是個糧食點的小夥計,但是他長的膀大腰圓,開始學弓箭,跟李亦畲老先生學拳。李老先生是大戶,解放以後就沒有了房子,我看過圖,大宅院。他們吃米吃面不是像農村小戶人家自己磨,都是糧店來送,郝為真是糧食店的小夥計,就給李家送糧食,送完糧食以後本來他的任務就完成了,掃院子,都弄好了再走,有一次就被李亦畲老先生髮現了。這麼一位彪形大漢、虎頭虎腦地在那掃院子呢,這爺倆就攀談起來,李亦畲老先生就說像你身體這麼好,就談到了武術上,他就說最喜歡李老先生的拳法,李亦畲老先生就說那好,我教給你一手,就教給他一個懶扎衣,其實這對李亦畲來說就是當時一高興,教完以後就再也不記得這事了,可是郝為真就開始苦練。一晃眼時間三年過去了,有一次李亦畲又在他家院子里看到郝為真,就問,我那天叫你那手你還會不會,郝為真說,會,我給你練練,李亦畲一看,只教了這麼一手卻下了這麼大的功夫,認為他是可造之才,就開始教他拳。   他們兩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很懸殊,李家是個書香門第,一般老百姓見他們得叫老爺,舊時候沒功名的要見有功名的得對人家非常客氣才成。李亦畲因為覺得這個小夥計是可造之才所以教他,李亦畲後來還給郝為真一些錢讓他自己開了個糧食鋪,告訴他,你就當掌柜的吧,這樣的話就有時間跟李亦畲老先生學拳了。兩個人私人關係很好,一下學了二十多年。郝為真除了跟李亦畲學以外還跟李亦畲的兩個兒子也學過。當時李亦畲有兩個兒子李寶廉、李寶讓,就是李石泉,李光藩的祖父。李亦畲去世以後,他們當時都還很小,李寶廉也就是十五六歲,都還未成年,郝為真就經常到他家去看看師娘,另外一看看家裡有沒有什麼事,一個大家庭總得有個男的去處理這些問題,照顧了好長時間。   郝為真不像李亦畲,他的經濟生活不成,有兩房妻子,第一房妻子姓蘇,生下兩個兒子,前房夫人去世以後又取了一房王氏夫人,生了兩個兒子,跟兩個哥哥歲數相差很遠。家庭複雜,經濟又不是很寬裕,郝為真後來就教拳可以掙一部分錢。當時郝為真在邢台的名氣很大,郝為真在邢台教拳。在《邢台通史》中,從開天闢地一直寫到清朝結束,中間還有這麼一段說,邢台的太極拳是由郝為真傳來的,在邢台教了不少的徒弟,最著名的徒弟有三個,第一個就是李寶玉老師,第二個就是我的老師李聖端,第三個就是郝中天老師。   到了民國年間,他曾經到過北京,碰到了孫祿堂,就把這趟拳教給了孫祿堂。 1914年,郝為真回到永年以後,永年十三中學校長劉延高請他到學校教太極拳,這也是太極拳正式進入學堂。[鏈接]李亦畲小傳  李亦畬,名經綸(1832一1892),出身書香門弟,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舉人。啟軒,名承綸,光緒元年(1875)乙亥科舉人。二人文學賅備,名噪一時,因受舅父禹襄公影響,放棄仕進,致力於太極拳藝之研究,以亦畬成就最大。武延緒在(李公兄弟家傳)中對此有詳細記載。亦畬除著有 《五字訣》等著名拳論外,並於1881一1882年間將王宗岳拳譜、武禹襄拳論益以己作,手書三冊,一冊自存,一冊交胞弟啟軒,一冊授弟子郝和,俗稱「老三本」。這批經典文獻的完整保存,為後人研究和發展太極拳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氏昆仲均為邑紳,子弟以誦讀科舉為業,亦畬公之弟子僅同邑郝和、清河葛福來二人。惟郝和得其真諦,演為一派,名聞海內。亦畬公有子二人:寶廉、寶讓;啟軒公有子三人:寶瑭寶箴、寶桓,亦習太極拳。余功保:  永年十三中在武式太極拳發展史上有特殊的意義。把太極拳引入學校,在20世紀初就已經開始了。吳文翰:  郝月如原來在在小學教,郝為真去世以後十三中就改為郝月如老師教了,一直持續到1929年郝月如老師到上海教拳。余功保:  應該說武式太極拳的產生過程是比較清晰的。其實太極拳分流派是後來的事,開始並沒有分。吳文翰:  對,太極拳最早叫「十三勢」,從陳鑫老師的書就能看到。傳到永年以後這個拳還叫「長拳」或者「十三勢」。太極拳這個名字講起來還是從1852年,武禹襄得到王宗岳的拳譜以後,以王宗岳拳譜為主要精神支柱,逐漸就叫太極拳。 太極拳的流派也是先從永年產生的。   民國初期,清朝後期,那個時候永年就是一個很小的縣城,不像現在。廣平府是一個很大的地方,當時在廣平府城裡教拳的是郝為真,在城外教拳的是楊祿禪的孫子,二人風格不同,當地老百姓為了區別他們倆教的拳,就把一個叫「楊架」,一個叫「郝架」。「郝老為」不同意這個叫法,他說要那麼說的話,那我教的是「李架」,要不就叫「武李架」,但是無論是李架還是武李架都沒叫起來。民國三年,他到北京教孫祿堂的時候,他還說叫「李架」,但是因為武式太極拳是主要由郝為真和兒子傳播開的,所以徒弟們都還是叫「郝架」。這應該說是太極拳最早的流派,從永年開始出現的。   從文字上,1930年左右,《山西體育》旬刊,有位馬先生寫了一篇文章,在探討當時的太極拳時,把當時所看到的太極拳分成三個流派:廣府的楊派、廣府的郝派、第三個是陳溝太極拳。一直到1949年,都是說什麼「派」,沒有叫「式」的,也沒有叫「架」的,「架」是口頭說法,文字上都叫「派」。到了50年代,搞了24式,後來順理成章出了傳統太極拳陳式、楊式,所以「式」這個字是從50年代60年代才開始,當時有很多人反對這個講法,這樣的文章我也見過,你叫24式他不反對,但是反對楊式、武式這麼叫,認為還是應該叫「派」。余功保:  武式太極拳在一些地方也被人稱為郝式太極拳,這兩者的關係您認為是怎樣的?吳文翰:  郝式就是武式,武式就是郝式,沒有太大的區別。因為這套拳包括理論、推手、技術都是武禹襄老前輩創出來的,繼承是李亦畲和李啟軒兩位老前輩,有些發展,後來又是郝為真,又有些發展,但這個發展是一脈相承的,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是武禹襄,繼承發展是李亦畲,傳出來是郝為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或許因為這套拳在傳承過程中和楊式、陳式不一樣,武派確實存在三代有三個姓這樣的問題,但是東西是一樣的,只是不同時期叫的名字不同。 文革後,在邯鄲、永年既有郝式又有武式太極拳研究會,這跟政策有關。當然也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想法,說自己才是武式,其餘的是郝式,說李亦畲之後都是自己編的,不是武式,這是個別人自己的想法。[鏈接]郝為真小傳  郝和,字為真(1849一1920),永年人。秉性敦厚,體貌魁偉,因家道貧寒,在糧店傭工,膂力倍人,能左右手各平舉百餘斤重之糧袋,從李亦畬公習太極拳,專心致志,二十年如一日,造詣精純,猶不自矜。武、李二公所著拳論言簡意賅,非言傳身演不能窮其精妙,獨為真能傳其竅要,深得亦畬公垂青,視為衣缽傳人。亦畬公晚年每逢有人前來訪問拳技,多令為真與之周旋,足見對其器重。常置椅於尋丈外,為真能投人安坐其上,屢試不爽,又能手引壯士使其彳亍不能自主。平日習拳以虛靈為主, 因循為用,其功在動以習靜,而靜不撓於動;靜以處動,而動不離於靜;其法始於守中,中於行氣,歸於凝神致虛,以故習太極拳者咸師焉。武派太極拳遂廣傳於冀、魯、豫等地,武禹襄所創學派至此才得以弘揚發展,與溫縣陳氏太極、北京楊氏太極鼎足而立、為20世紀30年代太極拳的擴大發展,流派繁衍奠定了良好基穿馬立伯在《太極拳派別》一文中說:「近代太極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陳家;二曰永年楊祿禪;三曰永年郝派,即為真先生面師事李亦畬先生者也。……郝派尤長應用,至練習萬法,亦較簡捷。其所授架式最為緊湊,如干枝老梅,枝葉全去,圈兒些路數簡便,而又最經濟,洵不負武、李兩家之教授也。故今之述郝派者,必追溯及李家與武家。蓋武、李兩先生皆為書香世家,故發揮精義頗多,真太極拳之功臣也。」為真先生授徒甚多,能得其技藝者,除次子文桂外,永年有李福蔭(1892一1943)、張振宗(1882一1950)、韓欽賢(1885一1958)、范述圃(?一1948)、順德府(今邢台市)有李聖端(1888一1948)、李香遠(1889一1961)、王延久(188一1955)、郝中天(1891一1968)、申文魁、申武魁;清河縣有閆志高(1882一1961)等。余如任縣王其和(1885一一1930)、劉東漢;隆堯孟和春、毛根元、郭三剛等先生也都直接或間接受過為真先生的指導。   為真先生成名後,仍潔身自好,光緒末,直隸總督袁世凱重金禮聘為真先生赴津教其子侄,並煩廣府胡月舫太史就近敦勸。以「戊戌變法」故,清流多不齒袁氏,為真先生託詞年老有病堅辭不就,後薦陳秀峰以代。民國三年為真先生進京訪友,蒲陽孫祿堂慕先生之名,延其家執弟子禮。為真先生因水土不服偶患腹瀉,祿堂請醫煎藥服侍,感其厚意,遂授以太極拳藝。自京返里後,應省立永年十三中學暨縣立高級小學之聘,到兩校任教,為太極拳步入正規學校之始。由於為真先生傳人較多,對普及和發展武派太極拳做出了卓越貢獻。余功保:  武式太極拳在全國各地都有流傳,這些不同的地方的拳架是否有較大的區別?吳文翰:  在我學拳時候,上個世紀40年代,我除了跟邢台老師練之外,跟永年老師也練過,也包括李家的老師我都見過,大同小異,區別不大,也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懶扎衣」出手我們老師是在肘這個地方,都不一樣,「單鞭」也不一樣,小的具體地方有區別,大的地方沒有,這是解放之前,區別不大。   後來,我再看到上海、永年、河北、東北就都有很大區別,五六十年代教拳都是以鍛煉身體為主,不是以技擊為主,這種改進合情合理。郝少如六七十年代出版的武式太極拳不到100頁的小薄本,都是穿的西服褲子、皮鞋練,適合上海那個時代。永年的練法也有一些改進,我小時候的練法,合手、震腳,其他的地方沒有太大區別。武式太極拳要求每個式子里都有起承開合,就像毛筆字起筆、行筆、運筆一樣。武禹襄老師為了拳打得飽滿做得周到,就把起承轉合運用到武派太極拳里,不然就有可能一帶而過,有可能拖泥帶水,這是武老前輩定的。很自然的,為了技術上的,不是為了其他的,所以我經常說不要為了這些技巧上的區別。東北的拳術區別就比較大,包括鐵嶺、錦州,不都是一個老師傳的,有的把形意拳、八卦融到裡邊,比如「懶扎衣」。所以總體來說東北區別比較大,上海架式比較高、好練。河北的拳架也不都是完全保持原來老師教的樣子,就像我今天練的,有很多不好練的我也針對自己身體情況修改了。有很多是根據養生的特點或者是根據老師身體的情況修改。余功保:  改拳一直是武術界比較敏感的一個問題。其實在傳承過程中,一定會有變化的。每個人的領悟能力不同,身體狀況不同,興趣愛好不同,練的拳一定有差異。有些改動是風格上的,有些改動是要領上的,有些是習慣上的,還有些是原則上的。對拳的變化要有一個辨證的、客觀的態度。   不可能不改,不可以亂改。   另外,改了不一定就代表開宗立派,開宗立派那是要有天才的改動,是水到渠成的成熟,不是憑空臆造就能實現的。吳文翰:  太極拳根據養生所做改變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中國的武術不管什麼拳,大都在明朝中葉、末年傳出來的,有的是清朝以後傳出來的,從戚繼光、於大猷他們寫的作品就可以看出來,他們的作品主要目的是為了戰爭,以兵器為主,想方設法把對方殺掉,而且是群戰的形式。   到了清朝以後,有名的幾部著作,比如梅花拳的著作、王宗岳、萇乃周,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以拳術為主,不以兵器為主,因為當時國泰民安,適應社會發展。清朝統治者不希望漢族舞刀弄槍,所以清朝的武術著作都是以拳術為主的,武禹襄、李亦畲寫了那麼多東西,基本上都是太極拳,沒寫過太極刀、劍,是他們寫不出來嗎?當然不是。到了永年之後,老百姓練,太極桿實際上也就是太極槍,把槍頭去了,白蠟桿就不是武器了。隨著社會風氣、時代、政府的態度在逐漸變化。所以現在太極拳也就逐漸以養生為主,但是作為一種武術,它當然可以技擊,問題是怎麼用。練習太極拳的基本上就分成三種人了,一種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們還是以技擊為主,想當技擊高手;但是更多的是以健身為主,中老年人;同時因為太極拳有藝術性,可以表演,很多年輕人也喜歡。所以武術一定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余功保:  發展就是進步。有些核心的東西可以恆定,但形式上的一些東西是允許變化發展的。功能在不同時期側重點不一樣,太極拳在現代社會裡,養生、文化修養是最突出的部分。   您認為太極拳,包括武式太極拳,今後應該怎樣發展?吳文翰:  太極拳畢竟是一種武術,但是是特殊的武術,跟中國古典哲學、文化、傳統道德融合到一起的,這和其他武術不大一樣。余功保:  應該說它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信息最為豐富,最為生動。研究中國文化,學習太極拳是一個很捷徑的突破口。我曾經建議北大的古典文學、古典哲學專業的學生要下點功夫研究太極拳。一些哲學教授也同意我這個觀點。吳文翰:   所以太極拳已經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武術了,而是一種專門的學術,就像紅樓夢、水滸一樣,有多少專家專門研究。紅學、水學,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今後也應該把太極拳作為一種學術而不是簡單的一種拳術、健身術,應該從不同的層面進行研究。   什麼叫太極拳文化,太極拳的文化究竟包括些什麼,從學術、理論、哲學思想體系來講都包括些什麼,傳統道德、武學角度都包括些什麼。這些都非常值得研究。比如從武學這個角度,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武禹襄和李亦畲的拳論,不僅是武術的技擊文章,也是很好的散文。另外太極拳的醫療,確實練好了很多病,為什麼能夠治療病,為什麼能夠有這種效果,從醫學也應該研究。我門目前太極拳的健身原理的研究還非常落後。余功保:  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太極拳研究中的滯後性。太極拳的研究,幾十年的雖然取得一些進步,但步伐還不大,比如我們現在還經常引用的依然是幾十年前的研究成果。在養生原理上系統性研究還不夠。吳文翰:  不足的地方還有很多。清朝之後有很多太極拳的好作品,為什麼我們不把這些優秀的作品集結起來呢。   太極拳是一種學術,不要把它單看作武術,單看作健身,那就把我們的太極拳看得太輕了,我們應該珍視珍寶。要依靠領導的重視和輿論界的重視,才能提高群眾的認識。現在雖然練太極拳的人多,研究太極拳的人卻少而又少。余功保:  高水平的研究人員更少。吳文翰:  很多太極拳雜誌都非常艱難,這也反映了練太極拳的人多,重視研究太極拳的人非常少。如何讓人們重視太極拳?必須要大力提倡。   太極拳在解放之前有一定的社會效應,做官的、軍隊的高級官員、大的工商老闆都練習太極拳,認為太極拳文明時尚,在這樣的情況下,太極拳就會有發展,所以要往高層次走。   當代太極拳的推動發展,幾位領導的題字也很有推動作用。比如鄧小平題的「太極拳好」,對太極拳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太極拳是民族瑰寶,領導必須重視,輿論應廣泛宣傳。應該改變我們武術目前自生自滅的狀態。余功保:  武式太極拳現在是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太極拳流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習練者。其中在國內,好像河北、北京、上海、東北、山西等地尤其傳播較廣。吳文翰:  這些地方的確是武式太極拳發展較為突出的地區,這也是和它的歷史發展相關聯。   永年是武派太極拳創始人武禹襄及重要發展者李亦畲的故鄉,在國內多地區廣傳武派太極拳的郝為真也是永年人。近代永年的拳師李遜之、李福蔭、范述圃、張振宗等均師從郝為真。現代永年習練武派太極拳者,大多為這些拳師的傳人。也因為近代永年主要拳師師從郝為真,因此從拳架套路的演繹風格來看,與上海郝氏後人大致相同。   姚繼祖是永年現代武派太極拳的代表人物。從20世紀50年代後,永年與國內很多地方一樣,武術活動的開展受到了限制。到70年代後期,國家重新組織武術挖掘整理工作以後,永年的太極拳活動重又掀起了一個新高潮。姚繼祖先生因個人原因的巧合,都沒能應邀參加1986、1988年舉辦的兩屆太極名家研討會,比較遺憾,但留下了他的幾封來函和幾幅照片。姚繼祖先生在永年培養了不少武派太極拳愛好者,其中有現在較為活躍的鐘振山、翟維傳、李劍方、冀長宏等人。   最早在東北地區傳播武派太極拳的,要算郝為真的傳人閻志高了。現在東北地區的武派太極拳愛好者,大都為閻志高的再傳弟子。閻志高少年時習少林、形意、八卦,後偶遇郝為真,為郝氏拳藝折服而改練太極拳。閻志高先生青年時可算是武迷,研習太極拳後,時常練單操勢,百千遍地練,他好學揣摸,深得太極精義。其後,閻志高出入京津河北一帶,以武會友,與當時的武術家李存義等人交往甚密。到20世紀40年代,閻志高應燕北武術界友人之邀,到瀋陽傳授武派太極拳,開始將武派太極拳的拳械傳於東北一帶。據說閻志高在10多年間授徒600餘人,得其中技藝者幾十。較為突出的有陳明潔、卜榮生、劉常春等人。據東北的閻氏傳人回憶,閻志高在拳術應用時,常很自然地使用上一些形意少林的經典用法。閻氏的傳人也同樣,但郝為真所傳的技藝也保存得挺好。   上海主要是郝月如、郝少如的推廣。解放後,武式太極拳為武術界所了解,有賴於他們父子的推廣,特別是1961年人民體育出版社組織出版了太極拳叢書,出版了以郝少如拳架為基礎的《武式太極拳》一書,刊載了郝月如、郝少如父子倆的武式太極拳體會文章及郝少如對武式太極拳架的動作要求,這對武式太極拳的推廣,特別是體育運動競賽的武式太極拳武術套路基礎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郝月如在上海地區傳拳,教授拳藝的弟子大多為文化人,如徐震等人。郝少如的兒子教有不少徒弟,並組織成立了上海武式太極拳協會,授拳給浦公達、劉積順、屠澎年等人。 從郝月如的《武式太極拳的走架打手》一文中,可以看出他習練太極拳的體會,如「太極拳不在樣式而在氣勢,不在外面而在內。平日行功走架,須研究揣摩空松圓活之道,要神氣鼓盪,全身好似氣球,氣勢寬騰挪,身體有如懸空。」郝氏父子在授拳時,很強調含胸、拔背、裹襠、護肫、提頂、吊襠、松肩、沉肘、虛實分清,以及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等。至浦公達、劉積順任上海武式太極拳協會正副會長,繼續進行太極拳的傳播活動後,這些原則要求還一直承傳下來。對於「起、承、開、合」,郝氏的理解是「開」為發,「合」為 收,開中寓開,合之再合,不丟不頂,處處恰合也。「八面支撐」、「捨己從人」,是郝氏及其傳人時常強調的。郝月如說「習太極拳者必先求尾閭正中」,「用左胯托起右胯,則尾閭正中,能正中,則能八面支撐;能八面支撐,則能旋轉自如,無不得力。」「八面支撐」,是 郝氏強調正確練習拳架,練好拳架,達到空松圓活、神氣鼓盪,自然靈活,應付自然的結果。浦公達和劉積順當年在解說他們理解太極拳的特點要求時,也很強調做好「八面支撐」的作用,並常示範如何做到「捨己從人」。   北京的武派太極拳要論起來,最早應該算郝為真傳下來。大概是民國三年、四年的時候,郝為真到北京來了一趟,那時有了平漢線,到北京方便了。當時許禹生搞的北京體育社請他教拳,他年紀大了也沒怎麼教。後來孫祿堂認識他,就教給了孫祿堂,應該說郝為真是第一個到北京教武派太極拳的。關於武式太極拳在山西的傳播情況,我曾經專門寫有文章《武派太極拳傳入晉省始末》進行介紹。[鏈接]武派太極拳傳入晉省始末   1931年,發生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我國各界愛國人士莫不為之義憤填膺,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奔走呼號謀求救亡圖存之策,武術界也提出了「習武強身」、「習武救國」等口號。武派太極拳一代宗師李亦畲先生之外孫李槐蔭時任山西省太原縣警察局局長,順應時代需求與胞弟棠蔭(字化南,中共黨員,時為《山本晚報》記者)積極聯絡各界人士於1932年在太原組建「山西省國術促進會」。省民政廳廳長邱仰竣、省參議會議長馬立伯為名譽會長,李槐蔭為會長,李棠蔭為副會長,聘請郝長春先生來並任秘書長,負責教授武派太極拳。   郝長春(1911~1980),字向榮,武派太極拳名宿郝為真先生之曾孫。他自幼隨叔祖父郝月如先生(1877~1935)習拳,後來又跟隨叔祖父月如、堂叔少如(1908~1983)到南京、上海等地教拳。為了在山東省開拓武派太極拳的傳播區域,李槐蔭特地從上海把長春請來,主持教學事務。當時學拳的人較多,亟需充實師資力量,郝長春又返回原籍河北永年,聘請邢台李香遠(名景清,1889~1961)、永年張振宗(1882~1956)、韓欽賢(1885~1965)、李召蔭、張旗等先生蒞晉教授武派太極拳。其中李香遠、張振宗、韓欽賢都是郝為真先生的入室高足。李召蔭是李永軒宗師之孫,李寶恆之子,李槐蔭之堂兄。在他們的積極努力下,山西省國術促進會頗具規模,反響甚大。為了擴大影響,山西省國術促進會還舉辦了百日擂台賽,公推李香遠為台主。各地來武林人士不下千餘人,王子平、孫祿堂等武師也聞訊前來參加,一時名家雲集并州,交流拳技、研究拳理,「習武強身」、「習武救國」等口號響徹雲霄,反映了中華武林人士的愛國熱忱。   嗣後,李槐蔭還特地回原籍永年清堂兄李福蔭(1892~1943),郝為真之弟子,在永年十三中學任教)協助將乃祖李亦畲手出之太極拳譜,參考永年十三中油印本《廉讓堂太極拳譜》、石印本《太極拳譜》重新編次,分章分節,書名《李氏太極拳譜》(後人習稱《廉讓堂太極拳譜》),籌資18000元(銀元)於1935年在山西太原出版發行1萬餘冊,免費分贈同好。此為王宗岳、武禹襄、李亦畲等前輩太極拳家所作拳論正式出版發行,對太極拳理論之弘揚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當時應聘來晉教拳的幾位老師,韓欽賢是永年縣國術館館長,張振宗家資富有,又是中醫,不可能長期在外教拳,後均辭職返回原籍;李棠蔭因印發革命傳單被捕入獄,被兄槐蔭營救出獄後也返回原籍永年,為了研究和開展太極拳活動於1933年冬在永年西街節孝祠遺址成立「斌儒學社」。閃年春,李屏藩、趙振國、李錦藩、李迪生等人拜李棠蔭為師,開始學習武派太極拳。李棠蔭先生於1948年隨軍南下於新鄉戰役中犧牲。其弟子李屏藩後來也參加了抗日工作。李錦藩、李迪生於1978年後開始在當地教拳。李錦藩的弟子有王潤生、孫蘩海、喬松茂、孫建國等,李迪生的弟子有郭守義、韓義功、趙平安、王炳增等。 郝長春解放後在永年師範學校(校長鄭炎)任總務主任兼教學生武派太極拳,時李槐蔭先生之子李光藩在該校讀書,得隨郝長春老師習拳。跟郝先生學拳的還有劉榮、王長海、李玉中以及長子郝順興(1945~),次子郝順昌(1948~),三子郝順友(1951~)等,到「文革」時中止。「文革」後,郝先生到永年二中工作,向他學拳的有郝平順(侄)等。  解放後,在山西省太原市教授武派太極拳的是河北省任縣環水村人檀鳳林先生(1923~)。他睚幼隨同村王景芳、劉仁海二位老師學習武派太極拳。其師祖王其和(1885~1930)是郝為真的弟子,後又隨楊澄甫先生習拳。王其和之拳勢以武派為基礎,兼收楊派,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廣傳於河北任縣、平鄉、巨鹿等地。   1951年檀鳳林到山西太原當工人,在太原第二熱電廠工作,1978年退休。退休前後,他一直積極地推廣武派太極拳。他非常重視太極推手訓練,和武派太極名家劉東漢的弟子李桂昌發起組織了「太原市太析拳推手協會」,並任太原市北宮推後輔導站的站長。他一年四季每天早晨騎自行車到輔導站指導學員練拳推手,為武派太極拳在太原市的普及提高做出了可喜貢獻,在太原市有較大影響。他的學生很多,著名的有湯晉銘、段登雲、馬寶賀、王興曉、梁建生、王成槐、楊維江、王俊才、王作文、李生貴等。二 文武之道,乃張乃馳余功保:  您是怎麼學習太極拳的?吳文翰:  我從小生活在邢台市,邢台市在清朝的時候叫順德府,是當時一個很大的城市,太極拳在那裡是非常盛行的,好像必須會一點兒太極拳在社會上才能做一些應酬,找工作也比較容易一點。   當時當地流行一種說法,三種人好找工作。一是能寫一筆小楷的,因為當時社會上的公文都是用毛筆字寫的,一直到1949年解放以後這些重要文件也還是用毛筆字寫的,如果寫得一手好毛筆字,找工作會很容易。還有就是會唱幾句京劇,因為那時候京戲很流行。三就是會打太極。太極拳在當時社會上是非常流行的一個拳術,上至高官貴族,下至黎民百姓。所以我從小在這樣的環境長大,就從小練習太極拳,最早就是從七八歲的時候,那時候是三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先是跟著大人瞎比劃,正式練習太極拳是1939、1940年,跟李聖端老師,他是永年郝為真老師的入室弟子,回民。1928年在邢台成立了邢台國術研究社,當時還有王延久、郝中天等其他幾位老師,李老師擔任社長。他們都是商人,搞拳術都是因為愛好。成立國術研究社也是響應當時政府號召,因為1928年國民黨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國術館,後來各省縣也都相繼成立。經常的學員有八九十人。   我是在一個冬天開始學的。一早一晚跟李老師學太極拳,早期在東嶽廟大廣場學,還有其他很多練拳老師和其他小孩在那兒練。晚上基本上在老師家裡練,那時候沒作業,晚上一般都是到老師家裡去學,或者是看老師教二十多歲那些大一些的同學,看老師教他們推手、散手。除了跟李老師學外,我還跟王延九老師學了一些東西,王老師比李老師歲數大,王老師快六十了,有一定文化。當時邢台是大城市,其他地方的拳師到邢台來一般都是由我的老師們招待。   我有很多知識從王延九老師那知道的,他了解很多太極拳的知識。器械是從山東請來的一位老師教,學到的大都是查拳的器械,三節棍進槍之類的。後來我的器械又跟鄭月南老師學,鄭老師是保定鏢師,以地趟功夫著稱,擅長地趟刀、地趟鞭,我的槍劍棍都是跟鄭老師學的。   傳統的太極拳老師教拳是很嚴格的,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教,一個不會不教下一個。我記得我小時候學拳,一個懶扎衣學了六、七天。不要看動作簡單,裡面的要領很多,如果現在讓我講,這個動作可以講一天。記得有一年我去河北出差,做採訪,那時候在《武術健身》,我的學生龐大明讓我住在他家裡,說給我改改拳,就是一個懶扎衣,從晚上七點一直到夜裡十二點,還沒有講完。這是傳統太極拳的內涵。   我1945年左右離開邢台到石家莊,因為石家莊是更大的地方,我們家當時做醫生所以往大一些的地方去。   1948年底,我到北平。1949年底,開始跟隨崔毅士老師學拳。我有一個表嫂,娘家姓崔,和崔毅士是本家,所以我管崔老師叫大爺。到北京以後,我住在白雲觀那邊,星期天有時間,就到崔老師那學拳,幾乎每個星期天我都去東華門跟他學,實際上後來他教我的武派太極拳。 我以為崔老師是教我楊式太極拳,結果他說你不是練郝架嗎,那我也教你郝架吧,我說大爺你怎麼也會郝架?他就說他曾經跟李香遠學過。李香遠老師在山西教拳,崔毅士和李香遠關係很好。李寶玉在邢台很有名,家裡是財主很有錢,崔毅士也是跟他學了小架太極拳。他按照李香遠教的有從頭到尾教了我一遍。這是1949年夏天到1950年初這段時間。   三、四月份後我的工作有變動,工作環境變化,不允許外出,就沒再跟崔老師學。之後我一直自己練,也沒有跟其他武術界人士再來往。   60年代我受其他人引薦認識了一位朋友,他在研究《孫子十三篇》,我們關係非常好,他很有文化,他們家有很多古舊書,他研究孫子兵法對我很有啟發,那時候我三十歲左右,覺得生活渺茫,他說你要振作起來,動員我一起研究孫子兵法,他說應該要研究些什麼,一方面你自己有興趣基礎,另一方面社會也需要。當時我會太極拳和寫字、唱京戲,那時候24式、48式已經開始有很多人練了,但是研究太極拳的社會上還是很少,我就有了研究太極拳的想法。   那時候一個月休息四到五天,一到大禮拜我就跑到現在北海圖書館看書,我有借書證可以借到解放前古舊書,孫祿堂、楊澄甫的著作都看了,那段時間在圖書館看書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我當時做了很多筆記。余功保:  這些筆記都保存下來了么?吳文翰:  沒有,筆記在文革間都丟了,很可惜。文革我被下放到農村,我的師兄們對我非常好,比我大十幾多歲,他們想傳宗接代的問題,要把太極拳傳下來。我有些文化基礎,在總結、研究方面可以多做些工作。所以除了太極拳外,我還跟他們學了形意拳,在農村受了七八年的罪,但是受益很多,增長了知識,使我回來後在武術方面有所繼續發展。   1978年落實政策回來了。現在只研究武派太極拳了。我也不想發財,但是我對太極拳有興趣,這成了我的生活的重要部分。余功保:  您退休後曾經長期在武術雜誌工作,不僅本人寫,還編髮了很多太極拳研究文章。吳文翰:  這也是緣分。我開始是在《武術健身》幫忙,成了名不正言不順的武術編輯,後來在《武魂》雜誌,宣傳太極拳的路一直到現在。余功保:  太極拳在發展過程中,很多文人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如楊式的陳微明,吳式的徐致一等。他們著書立說,廣泛宣傳。您認為文化對於研習太極拳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裡?吳文翰:  中國的東西講究文武之道,相輔相成,武是陽,文是陰,張弛有度,才能圓融,才能貫通。通了,就是掌握了規律。規律是憑傻練練不出來的。太極拳本身有文化內涵,有了文化就能更快地體悟其中的妙處、韻味。在太極拳發展中,有些東西是需要不斷總結的,沒有文化是很難做到系統的總結。王宗岳、武禹襄、陳鑫這些大家都是文人,在太極拳的架構形成中都有特殊的貢獻。   舉個例子,比如說太極拳的動作名稱上,就體現了很濃郁的文化氣息。開始的太極拳動作名稱比較繁雜,字數長短差別較大,風格也不完全統一。後來武禹襄協助楊祿禪對太極拳拳式名稱做了整理修訂。武禹襄長於文史,精通拳理,經他協助楊祿禪修訂的太極拳拳式名稱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雅俗共賞、風格一致。太極拳拳式舊名有的典雅,如「玉女穿梭」,「十字擺蓮」;有的俚俗,如「蹬一根」、「前招」、「後招」;字數有的長達五、六字,有的才二、三字;風格很不一致。經過楊、武二家修訂,拳式名稱基本上做到了字數規範,風格一致,典雅雋永。   二、形象生動,韻味無窮。為便於學者記憶掌握,在符合拳式動作和技擊方法的前提下,給拳式取一個形象生動、富有韻味的名稱,以增加感染力,提高學者興趣是很有必要的。楊武二家注意了這點。如「倒轉肱」改名「倒攆猴」,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一個「倒」字標明了拳式動作特點;一個「攆」字道出了拳式用法含義;一個「猴」字,描繪出來敵神態機警,動作剽悍,這一新名既符合拳式動作、技擊用法,又富有藝術形象。稍予品味,眼前就展現出一幅太極拳家與強敵沉著周旋、以退為進、以守為攻將敵擊出的搏擊畫圖,韻味無窮   三、名實相符,內涵清楚。由於拳式有今昔不同的變化,有的拳式原名已不能反映革新後的拳式和用法,所以也做了相應的更改,使拳勢、用法和名稱三者吻合。 「抱虎歸山」。就屬於這一類。此式舊名「抱頭推山」,實在不雅。鑒於拳式用法的更易,故改名「抱虎推山」,雖只一字之易,卻有點鐵成金之妙,不僅形象生動,而且氣勢磅礴,以喻太極拳家有縛虎之威,推山之力。 後來,太極拳動作名稱成為太極拳文化特色的一大亮點。余功保:  文化除了文化知識外,還有文化境界。吳文翰:  境界就是綜合修養的集成。有的人文化知識水平不高,但練拳悟性很高,也能達到很高的境界,但必須是很下功夫地練,得真傳。  另外,你有文化知識還必須和拳很好的結合。否則高學歷的人都成大家了,實際上也不是,所以拳有拳道,文有文章。余功保:   我聽一些老拳家也介紹,太極拳原來是沒有分那麼多的流派、樣式的,後來越分越多。最早分的時候叫「某某氏太極拳」,以姓氏命名,後來又叫「某某式」的比較多。您前面也提到過,我在您的文章中也看到,您是主張叫「某某派」太極拳的。吳文翰:  是這樣的。我前面說了式、派的來歷。用「氏」字來區分太極拳流派在30年代就有人採用,但大量流行是在80年代許多本門練家出書和音像資料時採用「氏」字而出現的。   這「氏」字有效區分了太極拳的流派和傳承,但無疑有家族「狹隘」之嫌。況且外姓人學拳打拳者甚眾,用這個「氏」字顯然不合適。用架式的「式」字來區分流派的說法較好的體現了不同太極拳的流派,傳承和架式的區別。又沒有家族狹隘成分。從而被廣泛接受,一直沿用至今。但這個「式」字仍有不足之處,因為同為陳式、楊式、武式太極拳,不同地區,不同的人演練也不一樣,而且有的區別還很大。但很明顯他們是同一傳承和風格的太極拳,從而也給很多人帶來了不小的迷惑,同為陳式、或武式,動作有多有少,同一動作名稱打法卻不一樣,到底誰打的對?,到底誰的是正宗?不停的有這樣的疑問和爭論。所以我主張用「派」字來區分不同流派和傳承的太極拳。我在著作中是用「武派」來代表「武式」太極拳。 用「派」字來區分陳、楊、吳、武、孫等各種太極拳的不同,即可區分不同傳承脈絡的太極拳,又可包容同一派內的不同打法、個人風格的太極拳。如陳派中即可有陳家溝的架式,也可有山東的架式,河北的架式,還可有北京的架式,他們都可為一個大流派的太極拳,都是從陳王庭、陳發科那裡傳承下來的。   使用「派」字,還可減少很多正宗之爭,多了許多的包容。只要早期是同一個傳承,具有相同的風格特點,即便在架式、動作上有些不同都可是一個流派,都應為本流派太極拳,以及整個太極拳事業的繼承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有人擔心用派字是否會形成宗派,我認為,宗派不是用什麼字造成的。不用這個「派」字,也擋不住有宗派出現。只要我們加強引導,明白這個「派」不過是具有更多包容、方便區分不同流派風格的太極拳的一個稱呼而已。三 起承開合 剛柔流轉余功保:  太極拳練習要從一點一滴做起。對於每一個要領都要到位,對於特點要準確把握。您認為武式太極拳主要的特點是什麼?吳文翰:  武派太極拳講究剛柔相濟。武派太極拳從拳理上來說,有很嚴格的要求,左右手守中、護中,始終保護中心線,攻擊對方的時候也是攻擊對方的中心線,殺傷力和穿透力就比較大了,練拳的時候要求左手不能過右邊,右手不能過左邊,這是和其他太極拳不一樣。比如雲手,手不能超過腿,腿不能超過手。跟中國書法一樣,上面寶蓋要把下面的比劃包住,下面的比劃也要能托住上面的結構,過和不及都是不可以的。這和中國傳統文化有關係,「天覆地載」,天在上,向下蓋著的,地在下,向上承載的,天和地是互相照應的,太極拳中手和腳就是這種關係,手不能超過,腳也不能超過手,這就是人體的「天覆地載」。手往回來的時候不能過肋。余功保:  就是在運動開展中有「含」的意思,不能破體。吳文翰:  破了就給對方可乘之機。武派太極拳的另一方面特點,就是有上就有下,有左就有右,有前就有後。兩個手很少都往上去的,也很少都往下來的,這種動作很少,基本都是一上一下,一左一右,一前一後。不光是外形這樣,內在的動態也要這樣。 比如摟膝拗步,一個手向前推,表面上看是都向前的趨勢,但我的脊柱有向後挺的意思,同時,百會穴向上領,與坐腿向對應,上下,左右、前後都蘊含一身。余功保:  提頂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要領,很多人理解不一樣,有人說是向上頂,有人說要豎起脖子,您的解釋是什麼?吳文翰:   故意地去做都不對。實際上是要求頭,包括面部都要自然端正。如何做到自然端正,首先,兩眼要平視,不能向下看,不能向左、右看。下頜微收,脖子是自然豎起來。虛領頂勁既要端正,也要自然。一切都是自然狀態。不能象站崗一樣,那是要較勁的。頂一自然提起,其他的要領也容易自然了。余功保:  這種自然的狀態,有一種天成的感覺在裡面,很書卷氣。吳文翰:  武派太極是最早文人化的太極拳,歷代名家都是有文化的高級知識分子,他們引文入武,改變了太極拳的面貌和實質,武派太極講起承開合,這在王宗岳《太極拳論》已有闡述,但武派太極在拳勢拳法上是武禹襄吸收了寫詩寫八股文起承開合的要求。後來李亦畲寫了《虛實開合論》一文,後來老前輩又把它歸納為起承開合。整體拳式也要起承開合。除此還有好多,它豐富了太極拳的文化內涵,把太極拳變純技擊為學術上的研究。現在很多人除了研究太極拳技擊,還研究拳史、文化、健身等,這不是單純技擊的。武派太極產生後,發生了一些變化,學術性豐富了。從本質從面貌都改變了太極拳的性質。   由於練習武派拳的人都是社會高層人士,所以他沒有什麼震腳拍手等動作,所以他的拳式比較簡單,它的所有動作都講究起承轉合,合適互相照應,兩手照應,兩肘照應,兩跨照應,兩腿照應,手腿照應,等等看著很簡單,做起來要求還是很多的,太極拳是一個矛盾,有松就有緊,有慢就有快,有剛就有柔,偏重一個是不對的,武式的太極拳都是緊湊的,比如書法,大字要很緊湊,小字要很舒展,就是這個意思,所以太極拳舒展中有緊湊,緊湊中有舒展。余功保:  武式太極拳立身中正的特點非常鮮明,所以在旋動過程中,中軸線的作用非常重要,如何把握?吳文翰:  太極拳的旋動是它運動的一個重要方式。武派太極轉腰時首先尾閭來旋轉,因為武派最講中心軸,從百會到會陰有個中心軸,下端是會陰穴,也就是尾閭,它勢必要處於正中,也就是中心軸旋轉。如果說腿,實腿以腳跟為軸,虛腿以腳尖為軸旋轉。余功保:  「雙重」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概念,您如何看待?吳文翰:  雙重的問題最早出於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指的是推手過程中時不要頂牛,但後來太極拳家把它當做虛實的變化。如果出現雙滯,也就是虛實不清,就是雙重。余功保:  身法是太極拳運動的一個重要部分,武式太極拳在身法有哪些要領?吳文翰:   太極拳是一種整體性的運動,要求「一動無有不動,二靜無有不靜」。就是通過整體運動,達到能夠整體發力的目的。基於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極拳的創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別重視習拳的質量,基礎砸得磁實,才能有好的拳術質量。俗語云:「樹從根腳起,水自源處流。」武禹襄出身於武弁世家,本人也熟悉弓馬武藝,而射箭能否命中與身法之是否正確有很大關係。武禹襄借鑒了李呈芬《射經》中有關身法要點,提出了《身法八要》: 提頂、吊襠、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襠、護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騰挪、閃戰、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分清虛實,成為十三條。各地修鍊太極拳術者,雖然各有損益,但基本要求一致。尤其是武禹襄先生手訂的「身法八要」,不僅被各地武派太極拳傳人視為必須遵守之身法要領,對其他太極拳傳人及其他武術也都具有指導意義。余功保:   請您具體講解一下這「十三條」的含義。吳文翰:   提 頂。頭有提攜全身之勢,頭頂百會穴與檔部會陰穴應上下一線貫串,走架打手時,將頭頸骨豎起,頭頂百會處若有一線上提,則可領起整個身體如懸空中,神態自然,脊骨拉長,伸縮自如,周身骨節得以節節貫串,圓活靈通。能提頂,頭不求直而自直,目不求正而自正。頭直目正,頂懸身拔,左右旋轉,輕靈如意。頭為諸陽之會,精髓之海,任督二脈交會之所,統領一身之氣。提頂有益於氣血運行,氣血通泰流暢,才會有"滿身輕利"之感,始能聚精會神,專心一致,做到形如搏兔之鶻,神似捕鼠之貓,靈敏莫測,變化無窮。  吊 襠。 吊襠系與提頂相對而言,頭頂百會穴與襠部會陰穴如有一線串,提頂可攜起全身,襠部首先給予配合,猶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繩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竅門在胯根鬆開,臀部自然順溜,既不前挺,也不後突,襠部松垂,腰肌寬舒,尤如懸吊一般。如此動靜做勢,輕靈而不漂浮,沉穩而不重滯。全身產生一種虛實交相運用的彈性,發放時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頂吊襠,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涵 胸。胸區,就是胸口和兩肩窩,要松空含蓄,既不前挺,也不後縮兩肩微向前合,鎖骨胸骨和胸肋肌肉鬆沉下降,有助於氣沉丹田。郝月如先生說:「能涵胸,才能以心行氣。」如不能涵胸,氣易上涌,影響呼吸通暢,精神緊張,故要涵胸。但涵胸不是凹胸,習者應弄清二者之不同。  拔 背。 簡言之,拔背就是將脊骨自然豎起 ,肩背肌向下松沉不可緊張。在於改造人體脊柱後天形成之彎曲,以求人體後天缺乏運動部位有所動作。前能涵胸,後能拔背,周身動作才能協調一致,發放時脊柱才能如弓一樣產生彈力,才能「力由脊發」。  松 肩。  肩關節要放鬆舒展,既不要「聳肩」,端起肩頭,也不可肩關節向里過於收緊,使肩頭僵滯。肩松則臂活,力才能達於梢節。與人相觸,接觸點要沉,肩肘關節要松,才能控制對方,才能含蓄有力,如棉裹鐵。松肩之同時,腋下要空,且忌上臂貼身。「腋半虛,臂半圓」,兩臂才有彈性,既不會被人壓扁,力量又能出得去。  沉 肘。 肘關節常有下沉墜落之意,不可上揚高抬。肘沉則臂縮,肩才能松;肘舒則臂長,力始達於指尖;肘裹則氣聚,身勢趨於縝密,保持身架端正;肘回要撐,撐則勁整,多用於以肘擊人。松肩、沉肘,二者關係十分密切。肘不松垂,肩頭必然聳起;肩不能松,肘端也易隨之上抬。氣血就會阻塞了肩、肘關節部位,影響勁力暢通於掌根及指端。肩、肘關節僵滯,走架固然難以輕靈圓活,與人推手更易為人所制。松肩、沉肘做得好,有益於涵胸、拔背之順利完成;松肩、沉肘做不好,涵胸、,拔背也會受到影響。  裹 襠。 兩腿猶如騎在馬上,兩膝內扣有內裹之意。兩腿下屈,重心下降,則樁步自穩。弓箭步定勢時,虛腿胯根微向內掩,將襠提住;後坐步定勢時,前腿 (即虛腿)胯根要微向內合。能裹襠則兩股與骨盆所成之杵臼關節運轉之地位寬綽,則迴旋便利,為安身之要法。但裹襠不可太過,形成夾襠、尖襠。   護肫。 兩肘和前臂要護住中線 (頭面及前胸),兩肘要護住兩脅。太極拳是近身作戰,雙方身軀比較靠近,在我打擊對方之同時,要緊緊看顧好自己之門戶。裹襠是下護己襠,護肫是上護己身。裹襠護肫不僅施於推手散打,在演練拳勢中也要時時做到不可須央相背,習慣成自然,實做時才能身法自然合度。遺憾的是有些太極拳手在走架時多不知裹襠護肫,有的書上還把"護肫"寫成"護臀"。說明對裹襠護肫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騰 挪。拳勢未作之前先意動,手、足、身姿繼有預動之勢,進退轉換皆易,始能氣勢騰挪,而無散漫之心,"視靜猶動"。  閃 戰。 是用極小的動作,突然轉換,迅速發放,周身協調,全神貫注,由腳而腿而腰,貫於兩膊,達於手指,一氣呵成,發勁迅如閃電。  尾閭正中。 尾閭一詞出於《莊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十三勢歌》中「尾閭正中神貫頂」之尾閭則指尾骨。何謂 「尾閭正中」,郝月如先生說:「兩股有力,臀部前收,脊骨根向前托起丹田(小腹),謂之『尾閭正中』;『我意欲向何處去,脊骨根便直向何處』。」這樣尾閭上可與整個椎體對準,若串珠繫纍,脊樑自然豎起,脊柔筋韌、瞥力自生。前與任脈中線相衝,尾骨、鼻準、肚臍三點保持上下一線,一動三點皆動。尾閭與夾脊得中,自然「立身中正」,前進後退,左旋右轉,尾閭猶如船舵之與船的關係,實為虛實變換之樞紐。習者須潛心領悟,方能掌握其竅要。  氣沉丹田。 演拳時周身放鬆,體內臟腑也都放鬆,筋骨皮肉各安其位,於是人體重心下降,腹內得到飽滿充實,胸部感到寬暢鬆快,呼吸要慢、長、細、勻,純任自然,不可過驟,過驟氣易上浮。走架打手如能松肩沉肘,涵胸拔背,就易做到"氣沉丹田",有利於下盤穩固,氣達四梢。  分清虛實。 武禹襄《十三勢說略》云:「虛實宜分清楚,一處自有一處虛實,處處總有此一虛實」。武派太極拳以虛實開合為要,運動中兩足、兩手均應分清虛實。其根在腳,兩足必須分清虛實。虛非全然無力,著地實點要有騰挪之勢,虛腳與胸有相系相副之意;實非全然站煞,精神貫於實股,支撐全身,要有上提之意,自胯至膝至足,關節都要松沉,體重落於足心湧泉,下人於地,不可落在足前掌或足跟。如虛實不分,便是雙重。  以上十三條身法要求相輔相成,互有關聯,對能否練好太極拳至關重要。武派太極名家徐震先生在《太極拳發微?練拳第八》中對上述身法要點概括精深,有畫龍點睛之妙:「提頂拔背,則神志清明;含胸斂肋 (即護肫),則感應警敏;松肩沉肘,則關節通利;裹胯 (襠)攝尻 (即吊襠),則身安息調;足常一虛一實,交互相代,以文其身,則進退轉變甚易,故能騰挪;周身隨時隨處可以運移,則婉轉避就,無所底滯,故能閃戰。十者悉合,是為合度;一事未合,余即受其牽繫,難以盡當。故演架於合度,於弁搏養生成可得效矣。」   這十三條身法要領雖然都很重要,但不是初學者很快就能掌握的,應當分清先後,突出重點,綱舉目張。先掌握主要的,次要的也就容易掌握了。打太極拳身法「中正安舒」至關重要,所以要先掌握提頂吊襠、尾閭正中等身法要求。其次要求做好松肩、沉肘。初學者最容易聳肩抬肘,肩肘僵滯,既影響走架,也不利於實用時之走化。能做好松肩沉肘,就為涵胸、拔背、氣沉丹田等提供了條件。   提頂、吊襠是對人體豎的要求,松肩、沉肘是對人體橫的要求。一豎一橫安排好了,再掌握其他要領,獻比較容易,逐漸練習,以臻貫通,然後可進於精妙。另外,武派太極拳還講究三尖相對,這是從槍上得來的。鼻子尖,手指尖和大腳趾尖相對。這樣才能練出整勁。不然勁就散了。比如懶扎衣、摟膝拗步都是這樣。余功保:  這是身形上的要領,在神態上呢?吳文翰:  在神態上,武派太極拳講究安舒,要從容,舒展,舒服。但舒展中有緊湊,完整一氣的。打拳時所有的地方都往丹田去,就是緊湊,但架式上是很舒展的,這一對矛盾要處理好。比如單鞭,立身中正,八面支撐,這是舒展,同時,兩肘要松,兩肩要沉,氣沉丹田,手、膝、腳相合,這是緊湊。緊湊不能縮到一起,它和舒展是在一起的,同時呈現。  武派太極拳練的時候還要順遂。推手中要順著對方的勁走,自己練的時候也不能拗著自己的勁走。余功保:  太極拳的弧形運動也是順遂的需要。吳文翰:  平時練拳時就不要走死角,不出現稜角,要和順。特別是內在的氣要和順。一點不圓活的地方都不能有。所以心情也不能緊張,心情一緊張,就做不到和順。要順隨,一個要求就是要簡潔,不需要的動作不要有,不要拖泥帶水 ,羅里羅唆。余功保:  簡約為上,至簡至大。吳文翰;  不必要的動作會容易造成神氣渙散。余功保:  學拳要懂拳理,這是很多老師強調的。學習古典拳論是明拳理的重要途徑,您認為哪幾篇古典拳論最重要?吳文翰:  為什麼要懂拳理,因為懂了拳理就可以不斷深造,你自己就可以練。任何老師都不可能跟你一輩子。許多古典拳論都很有價值,其中,王宗岳《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歌訣》、《打手歌》尤其要研讀。   王宗岳、李亦畲、武禹襄這幾位的著作理論性更強一些,講的更透徹一些,如果能把他們的著作深入理解了,那在太極拳理論上就是一個通家了。這裡有一個簡便的捷徑,就是可以先讀一些郝月如老師的文章,因為他的文章講的比較通俗,白話,容易懂,道理又准。我從他的著作中就獲益匪淺。   另外,古典拳論也不是一下都能搞清楚的,特別是開始,不清楚是正常的。搞不清楚的時候可以先放一放,練練拳,過一段時間,拳有了進步,再看拳論,可能就有了新的體會。余功保:  在研究古典拳論中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對同一篇,甚至同一句拳論大家理解不一樣,甚至差別很大,如何看待這種情況。吳文翰:  我認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因為古典拳論很多是用文言文寫的,由於大家古文字的水平、理解力不一樣,從字面上開始就產生了差別。加上對拳理的體會不一樣,差別就更大了。這是避免不了的。差異是可以的,但不應該錯誤,關鍵是正確,你可以從這個角度,他從那個角度,但從你那個角度看要對,你隨心所欲去解釋不行,要嚴肅。   我覺得對一般學拳的人要求可以鬆些,對研究太極拳的人要求要嚴格一些。要研究太極拳,就應該加強一些古文字、古文學的修養。   在學習古典拳論過程中,可以多看幾家註解的,比較一下,再根據自己的體會,確定哪家更準確些。不練太極拳或者古文字的功底差些都不能很好地認識古拳論。余功保:  我看您也寫了一些研究古拳論的文章。吳文翰:  是。我也看前輩的不同的文章,虛心向他們學習,比如董英傑、王培生等人對拳論的研究,我都看。同時我也有些自己的心得、看法,這樣才能不斷提高自己,這也是研究古典拳論的一個方法。比如說拳論中有一句「行氣如九曲珠」,我應該是最早進行解釋、考證的。我曾經寫文章對「九曲珠」的來歷,如何發展進行過詳細說明。「九曲珠」的說法應該來源於孔子。宋代王十朋集注,引宋、趙次公曰:"小說載有以九曲寶珠欲穿而不得,問之孔子,孔子教以塗之以線,使蟻通焉"。又有清人褚人獲《堅瓠七集》卷四《採桑娘》載:孔子離衛往陳,首遇採桑娘,採桑娘說:"塗絲以脂,系蟻之腰,使徐徐而度;如不肯過,薰之以煙"。蘇東坡在《祥符寺九曲觀燈》詩云:"金鼎轉丹光吐夜,寶珠穿蟻鬧連朝"即用此典。大抵上來說「九曲珠」是古代一種珠子,珠子裡面有九個拐彎,著名作家田漢在話劇中也引用過「九曲珠」的典故,就是如何將線穿過去。武禹襄用這個來比喻氣在周身運行的非常細微,無處不到,人的四肢百骸如九「九曲珠」一樣,一氣貫串全身,連最微小之處也要達到。你只要把大的要領都做好,內氣自然遍布全身,這就是行氣如「九曲珠」的含義。   另一個方法是要讀一些古哲學的著作,比如儒家的著作,很多古拳論是以這些哲學著作為依託的。我以前寫過一篇關於王宗岳《太極拳論》的校注,在《武林》上發表的,在海內外引起一定的反響,那篇文章主要是講王宗岳《太極拳論》中文字的出處,從哪裡來的,也涉及一點技擊,但不主要談技擊,是談來源,這就是從它的文化的角度來研究。這可能也有助於搞清王宗岳是什麼時候的人。余功保:  每篇作品都會打上它那個時代的烙印。從文風,到倡導的思想,結構的思路都有影響。吳文翰:   有些用詞每個時代,每個時期都有共性。余功保:  太極拳的起源問題也是一個複雜和敏感的問題,但也是一個不能迴避的問題。您對此有什麼觀點?吳文翰:  太極拳創始的問題很複雜,的確應該加強研究。   現在流行的有幾種說法,比如有說是張三丰創的,有說個是陳卜創的,有說是陳王庭創的,這是20世紀30年代唐豪到陳家溝採訪後提出的,還有其它一些說法。這幾種說法都有疑問。比如張三丰中國就有三個。南北朝時,北宋時,明朝初年時,哪一個是太極拳創始人?民國元年,關百鎰寫了一本太極拳小冊子上第一個考證張三丰創太極拳。到了民國年間許禹生出了一本太極拳書也認為是張三丰創的。但從太極拳拳式上,陳式、楊式、武式大部分是戚繼光拳經上長拳三十二式上演化來的。宋朝的明朝的張三丰不可能看到明朝後期的著作,所以說把張三丰定為太極拳伊始人證據不足。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唐豪和徐震對此提出疑問。唐豪把太極拳定為陳王庭所創,他也有根據,他的根據也有些武斷,沒有很大的說服力。太極拳最早從陳家溝趙堡傳出來的。但不是現在的太極拳,現在的太極拳是在王宗岳太極拳論指導下,許許多多的人集體創造,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任何一個學說都是如此。余功保:  太極拳的歷史現在搞的有些複雜,這裡面有客觀的因素,比如過去資料的缺少,研究力量的薄弱等。也有些人為的因素,把歷史和現實的利益聯繫在一起。吳文翰:  太極拳的歷史原來並不複雜,後來複雜了,和利益結合是原因之一,還有就是對於太極拳的概念也不統一。所以研究太極拳史在概念上首先要有明確的認識,就是給太極拳定一個標準,沒有標準就沒法談。就像應試一樣,一定有統一標準才行,過去八股文就是一種標準,能方便考試。   我們小時候學太極拳,當時的太極拳史是簡單的。第一個提到太極拳史的是楊露蟬,他講他的老師是陳長興,陳長興的老師是蔣發,蔣發的老師是王宗岳,很清楚。他只談他的老師,其他的人他沒談到。   後來太極拳發展了,就有了變化。就逐漸把張三丰傳出來了,最早說的張三丰是宋代的張三丰,不是明代的。同時也把太極拳和內家拳連在一起,因為黃宗羲寫的有內家拳的文章,給王征南寫的墓志銘。他名氣比較大,要借他的名氣來宣傳。黃宗羲文章中就出現了張三丰傳拳的事。他那樣寫,也可能自己也不一定相信這種事,但因為他的影響比較大,這種說法就流傳開。後來唐豪先生又提出陳家溝陳王庭創太極拳,也稱為一種流行說法,顧留馨也支持這一說法。因為他們的影響比較大,這種說法幾乎成了固定的觀點。但陳家溝附近的趙堡鎮就不同意這一說法,因為牽涉到發明權的問題。余功保:  太極拳之所以被稱為內家拳,也因為它強調內外相合。如何看待這一要領?吳文翰:  外是外形動作,要符合要領。內是指精、氣、神,意念等。我認為,開始要先練形體動作,然後再練內在的元素。所有動作應該在意識的領導之下,意在動先,神采、神韻是很自然的事情,要自然從拳勢動作中顯現出來,這個是需要練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的。余功保:  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神韻。   各流派太極拳都講內功,武派太極的對內功理解是怎樣的?吳文翰:  武派太極拳的內功在訓練上首先是要把動作要領做好。不僅要掌握動作名稱,它的練習方法,還要通曉它的變化,它的技擊作用。外形是內功的基礎,沒有外形也就沒有內功。小時候練習對內功理解不深,就要從外形抓起,有很多東西是在不知不覺中貫徹的。   武派太極拳與其他太極拳相比較起來,更強調神、意的內斂,這就是內求。內功不一定是有形的東西,它是一種綜合性的素質。武派太極要求不張揚,但要精神貫注。比如我要發勁,那我所有的形體趨向,精神都要向前關注,專註一方。   這裡面眼睛很重要,眼要有神,內在的東西很多是通過眼睛表達出來,眼睛是領著手走的,不能渙散,我們說眼神要有吞、放,要含。所有開展的地方都要開展,所有合的地方都要合。  但開展不是將眼睛瞪的很大,關鍵的一個竅門是在印堂。要發勁擊向哪裡 ,眼睛注視那裡,印堂要開展,這是關鍵。   練內還有一方面是「氣」,氣有內氣,整體的氣勢等,也有呼吸之氣,呼吸之氣不要強求,自然,深長,久之,就會氣沉丹田。太極拳還有引動內氣的效果,太極拳本身就是導引,以外氣引導內氣,太極拳論說「氣宜鼓盪」,就是引動內氣。但到這一步必須是拳打的很好,一般你不懂怎麼做不要硬來。余功保:  太極拳有很明顯的養生作用,您認為應如何達到更好的養生效果?吳文翰:   養生是個綜合性的功夫,練拳肯定對養生有積極作用。但其他方面也要注意,人要潔身自愛,守身如玉,否則你練半天拳,還到處花天酒地,消耗身體,也不一定能健康。另外還要有平常心,心態好,對會健康長壽。特別是在逆境的時候,更要有平常心。練太極拳是有助於這種平常心的培養的。余功保: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是武術就要講技擊,太極推手是太極拳技擊的一種方式,武式太極拳在推手上有什麼特點?吳文翰:  推手過去叫打手,含義較為廣泛。早期推手程式比較簡單。武澄清在《打手論》中曾有記述。他說:"初學打手,先學摟、按、肘。此用摟、彼用摟;此用按,彼用摟;此用肘,彼用按。二人一樣,手不離手,互相粘連,來往循環,周而復始,謂之『老三著』」。 在「老三著」的基礎上,武派太極推手有了很大的發展。首先在理論方面,武禹襄、武澄清、武汝清、郝月如、徐震、郝少如、閆志高、陳固安、姚繼祖等先生都有著作,尤其是武、李兩 家以及郝月如等前輩的打手理論、早已成為太極拳界共同財富,為眾多習者所推崇。其次是推手的形式,根據實戰時步法需要靈活多變的客觀存在,將一進一退的步法衍化為進退各三步半。後來根據教學需要又增加了推手和大捋。陳固安先生在太極纏槍的啟發下創編出多種纏手,增加了四斜大捋 的內容,進一步豐富了武派太極推手的。   武派太極活步推手的程式是懶扎衣為基礎,糅合雲手、倒攆猴等拳勢組合而成。下肢的攻防運用主要是棚、捋、擠、按四手,因此必須遵照《打手歌》「棚捋擠按須認真」的要求,在有經驗的老師指導下,每一手都要周旋中規,折旋中矩,開合迎送,隨曲就伸,神貫兩膊,一前一後,一上一下,皆須靈活自如,中節合拍。   由於武派太極拳深受傳統文化的影響,以陰陽為本,中庸為用,均勻、平衡、整體等觀念貫徹於推手之始終,因此,推手和走架一樣要遵照武禹襄制定的身法要領:提頂吊襠,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襠護臀,尾閭正中,氣沉丹田,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立身中正安舒,八面支撐;雙掌各管半個身軀,守中用中,勁敷前節,三梢合一,氣勢騰挪,轉關閃戰,做到眼與心合,心與氣合,氣與身合,身與手合,手與腳合,腳與胯合。與人推手相觸不重,為沾,相行不散,為連,相揉不硬,為粘,相合不悖,為隨,不丟不頂,不抗不匾,起承開合,輕靈圓活,隨曲就伸,無過不及,緩急應隨,隨人而動,虛實開合,因勢而異,「五技」(踢、打、跌、拿、擲)「八法」(掤、捋、擠、按、採、挒、肘、靠),練用結合,在實踐中不斷「默識揣摩」,明規矩,守規矩,脫規矩,合規矩。   武派太極推手大體上形成了一套循序漸進的練習程序。開始練習以順遂為主。王宗岳 《太極拳論》雲:「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走"是走化來力,不是閃躲逃避。我以中定之勁為支點,以意領牽其力,或棚或捋,彼力量強,我則運轉靈活,順勢走化,引進落空,造成人背我順之勢,再粘隨來力伺機發放,迫其敗北。欲達此境,須先求自身柔順,動作規範,要在走架上多下功夫。如果軀體肌健未能柔活,拳勢動作不能順遂,推手時就不可能意在人先,捨己從人,動急急應,動緩緩隨,開合迎送,得機得勢,故致柔求順為第一要義。其次再練逆中求順。在練好順遂基礎上進而練習變逆為順的功夫,在人順我背的劣勢下,我通過身法的虛實變化,腰胯的抽掣轉換,由背(逆)變順,對方由順轉背為我所制。這是練習推手的進一步功夫。  武禹襄在《十三勢說略》中指出走架打手「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有不得機得勢處,身便散亂,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這段話十分重要,走架打手如欲得機得勢,就須手、眼、身、腰、步 「完整一氣」。一旦身法散亂,偏倚失重,糾正之法「必於腰腿求之」,說明腰腿在走架打手中的重要,是指導推手中變逆為順的理論指針,應當認真揣摩研習。   再次是熟練著勁的虛實開合變化。《十三勢歌》雲:「因敵變化是神奇」。習拳以練體為法,推手以應用為術,通過以上兩個階段的重點練習,習者業已掌握著勁的要領,應進一步有針對性地結合有關拳勢研求著勁的變化。要知著形諸外,勁蘊於內,勁是著的勁力,著是勁的載體,二者不可須災相離,做到表裡如一,變化自如,才算完美。在此階段仍是"捨己從人",但從人是為了由己。郝月如老師在《太極拳的走架打手》中說:「若彼欲往左,則我以意領其往左;彼欲往右,則我以意領其往右;若彼欲進,則我以意牽引其而進;彼欲退,則我以意順其而退。能達此地步」,乃能「左重則左虛,有重則有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外觀之似是從人,但其內勁為我控制。我是內外結合,周身和協,外功運作嫻熟,內勁忽隱忽現,穩中有變,「因敵變化是神奇」。   再進一步練習應以空靈為主,即王宗岳在《太極拳論》中說的「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高級功夫。左、右、上、下、前、後、虛、杳、高、深、長、促,處處空靈,毫不託力,欲達此境,外則身法輕巧,手捷眼銳,身靈步穩,內則神氣貫通,反應機敏;與人相觸,運我虛靈,虛實開合,中節合拍,來力處處落空,欲進不能,欲罷不得,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如陷重圍之中。我欲以巧勝人,須在輕靈上下功夫。   循此繼往,可達到玄妙之境。余功保:  武式太極拳的有什麼練習的器械?吳文翰;  武派太極拳的器械最早的是太極大桿,也是太極槍,後來有太極刀,太極劍,它的太極劍是從純陽劍演化來的。隨著發展後來有些拳家也編創了一些器械套路。余功保:  有的太極拳拳架有多種,如大架、小架、高架、低架、快架、慢架等。武式太極拳拳架有沒有區分?吳文翰:  武派太極的傳統拳式就是一套拳架,沒有第二趟。但練法可以因人而異,高、中、低,快練、慢練,不快不慢,都行,這是不同人不同功夫來練的。小孩練時姿勢比較低, 我就看到一個小孩在方桌底下練。當然隨著年齡增長姿勢應高些, 否則對膝蓋沒好處。所以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選擇不同架子,選擇高低快慢。   傳統練法有三年練慢,三年練快,三年不慢不快也快也慢。初學太極拳不管學哪派都應該慢練,這樣才能把姿勢和勁頭掌握好。但熟了後,就應該快練了。我小時候,慢練十多分鐘,快練四五分鐘就要練完。如果整套不能練完,部分架勢應快練。快練慢練都練了,就隨心所欲了。但隨著時代的發展,練習太極拳的目的也與過去有一定不同,所以現在大部分是以慢練為主了。余功保:  慢或者快不是太極拳的本質問題,只是一個比較直觀的視覺效果。長拳慢練絕對不是太極拳。太極拳有它的原則、規範。吳文翰:  對,太極拳之所以是太極拳,有自身的準則。我認為,太極拳是以王宗岳太極拳論做基礎上,以這個為理論指導思想,不符合這個準則就不能說是太極拳。從練法上應該秉承外柔內剛,從文化上來看是以陰陽為體以中庸為用,在技擊上來說是以小力打大力,再往上說就是用太極拳的理論去指導你的人生,慢並不是太極拳最重要的特點,因為他有他的指導思想,不是慢動作就是太極拳。文化才是太極拳的精髓。國外很多人都認為太極拳是東方文化的代表,而不是簡單的當作武術,練好太極拳之後會用太極拳的理論去指導人生,比如立身中正,八面支撐,為人正派,做人正大光明,這都是很具有指導性的理路,我們還可以用太極拳的理論來處理人際關係,我們能平等的對待所接觸的人,大家都這樣,社會才會和諧,所以我覺得太極拳不是簡單的健身技擊,更高的是提升人生價值。
推薦閱讀:

談談學習武式太極拳的幾點體會
[轉帖]武式太極拳內功捷要
武式太極拳之特點/孫建國
46式武式太極拳拳譜詳解
武式太極拳三路小架

TAG:名家 | 太極拳 | 對話 | 太極 | 千古 | 武式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