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弘法導引
06-06
凈土弘法導引 [ 註:此為第五屆凈土弘法人才培訓班所用手冊,也可供大家弘法或自修參照。] 凈土弘法的宗旨:以凈土五經一論為綱領,以中國凈土宗祖師著作為標準,兼以通途教理為依據,靈活運用四悉檀之善巧,觀機逗教,循循善誘,普令眾生回歸彌陀願海,成就念佛往生之大事。 一、通途基礎教理 (一)三皈、五戒、十善 可參考印祖:「三皈五戒十善義」——見《印祖文鈔》正編卷四 (二)因果類 如下幾方面書可備講授(或講經時引用公案): 1、佛典公案 《賢愚經》、《雜寶藏經》、《百緣經》 等佛經中所講因果公案 2、 可參考印祖文鈔有關因果的論文 3、 《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及《安士全書》中:萬善先資(戒殺)、慾海回狂(戒邪淫) (三)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 可參考《大智度論》相關章節。 二、凈土經論等 (一)經論 1、《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可常講。 2、《阿彌陀經要解》,可常講。 《阿彌陀經疏鈔》,可講第一卷十門開啟之前八章。 3、《觀經四帖疏》,重點可講凈業三福及 九品往生章(尤其上品上生章對三心的注釋) 4、《無量壽經》,重點可講四十八願章、三輩往生章、及三偈章。 5、《往生論》與《往生論注》,可常講。 6、《普賢行願品》,有機緣可講。 (二)祖師著作 1、印祖文鈔可常講,如《一函遍復》、《與徐福賢女士書》、《禪凈四料簡》等。 2、省庵大師《勸發菩提心文》、《勸修凈土詩》。 3、《徹悟禪師語錄》,《念佛伽陀百偈》。 4、《凈土十要》的著述,悉是良佳講題。 (三)可參照的法寶 1、大安法師編著的書籍《凈土資糧—信願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講記.附-圓通章講記》。 2、大安法師編著的書籍《凈土宗教程》、《凈宗法語大觀》濃縮佛言祖語成篇,可隨機擷取。 3、大安法師主講的光碟《佛說阿彌陀經》、《佛說無量壽經》、《往生論注》、《凈土資糧—信願行》、《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三、弘法法師(或老師)行為規範 (一)總依佛言祖語,別依凈土五經一論和震旦國凈土宗祖師的思想為準繩。 (二)平等尊重大小乘一切法門,不得訕謗善知識、他宗門庭。 (三)弘法法師應斷以下過失: 1、唯恐他人勝過自己的嫉妒心。 2、說法不及時,推延懈怠。 3、因再三宣說所生之疲厭心。 4、說法時讚歎自己功德,宣說他人之過失。 5、於佛法有慳吝心,覆藏而不宣說。 6、有考慮財物之染污心,若所供財物微薄,則不願說法;若所供財物豐厚,遂生歡喜而開演佛法。若自己仍執著財物,宣說佛法時,以不收供養為善。如是說法,發心即會清凈如法,功德倍增。 以上六種皆是導致傳法不清凈之因,當努力斷除。 四、凈土修學內容、順序建議 五、凈土聞思修 我們想求生極樂世界,也應經常聞思凈土經論。比如,對西方凈土的來源,阿彌陀佛的大願海,西方凈土的獨有優點,其依報、正報的功德莊嚴,往生凈土的殊勝利益,往生的正因和違緣,修持凈土的方法,彌陀名號的功德等等,都要由多聞才能了解。多聞之後,又要多思惟憶念。如果由思惟引發了決定信解,那就能引生往生凈土堅定的信念和切願。在真信切願推動下,身心投入修持,修一分就是一分凈土正因,步步切實,決定成功,可以說「往生凈土,萬牛莫挽」。以這個原因,蕅益大師說:「往生與否,全憑信願之有無。」 所以先由聞思引生正確知見,這是最初的關鍵。在決定不疑正確見解的攝持下,所有的修行下至一點一滴都能成為凈土資糧,而且是純正的資糧,由此開始踏上了往生凈土的真實之道。而且,修的效果非常好,因為整個心和阿彌陀佛相應,功德不可思議。按這樣發展,雖然還身處娑婆世界,其實已成為極樂國的人。 相反,若沒有聞思凈土的經論,對凈土沒有生起真信切願,則修持凈土容易淪為影子之道。(當然並不排除宿世已種過深厚善根,一聽就能深信不移,這並非此處所指的對象。可以反觀自己,如果只是模糊的信心,往生的願望還微弱,那一定要聞思凈土的經論,聽經聞法。各人都有自知之明,真正反觀自心就知道信願的真切程度。) 不聞思是怎樣造成修持的不得力和不相應的呢?(此處,「聞」不只是聽聞,十法行中的書寫、閱讀、諷誦、開演等都歸屬在內。)比如,沒有聽聞思惟過阿彌陀佛為了我們而無量劫積功累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和恩德,我們就不會去憶念,也就無從生起對佛的信心和感恩心。或者,聞思得不夠,觀察和憶念未到量,則信心和感恩心就較弱,心不猛利、不常久。如是即便修一點,與法相應的程度也很差,效果也不明顯。 或者沒有聞思,就不會了知阿彌陀佛的智慧、慈悲、威神之力不可思議、四十八願宏深廣大,也就不能由衷地發起對佛的皈依心,這樣即便形相上向阿彌陀佛合掌、禮拜,但和以很猛的皈依心禮拜相比,功德相差很遠。 或者,不知道依仗佛力超越生死遠比單憑自力容易,就不能死心依止佛力,決志求生凈土。 或者,沒有聞思,就不了解娑婆世界的三苦、八苦、五痛、五燒,就不能真正觀察到娑婆世界純粹是苦性,遇到世間的順逆境,仍會耽著不舍,無法較多投注心力修持凈土。比如,一個人對苦諦思惟得深徹,出離心堅固,他就能放下世間,一心修凈土。而另一人不知輪迴是苦,根本沒有出離心,雖然口中念佛,心中追求世間的念頭不斷。兩人念佛的效果肯定相差懸殊。 或者,不聞思,就不知道凈土不可思議的利益,不會緣此思惟觀察,也就難以生起欣求極樂的心,更不可能讓欣求心達到強烈,以及持續到行住坐卧的一切威儀中。不聞思,無法深刻了解《阿彌陀經》所說的「無有諸苦,但受諸樂」極樂世界「樂」的內涵,也就發不起求往生的心。 再比如,若沒有對因果深入聞思,就無法引生對因果的信心,這樣正知正念不容易堅固,平常起心動念,惡念多善念少,念佛的功效也差。印光大師說:「心地上了不起惡,全體是善,其念佛也,功德勝於常人百千萬倍。」所以,有沒有深信因果的正見,在念佛的效果上相差甚遠。(當然,此處聞思業果是指如理如量的聞思,而且能以法為鏡反省自己。走馬觀花般的聞思或者不得要領的聞思,起不到大的效果。) 或者,沒有聞思過菩提心的教法,就不會深刻認識到菩提心的重要性,不知道發菩提心是修行及增上品位的關鍵。事實上,有沒有菩提心攝持念佛,功德相差懸殊。印光大師說:「念佛須善發心者,心為修持之主。心若與四宏誓願合,則念一句佛,行一善事,功德無量無邊。」又說:「鬚髮菩提心,誓願度生,所有修持功德,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迴向,則如火加油,如苗得雨。既與一切眾生深結法緣,速能成就自己大乘勝行。若不知此義,則是凡夫、二乘自利之見,雖修妙行,感果卑劣。」 或者,不聞思,對於凈土的理解就很膚淺,證入的品位也不高。《觀無量壽經》中所講上品上生的條件,其中一條是「讀誦大乘,方等經典」,目的也是提高對大乘的見解,增上大乘的福慧資糧,從而提高往生品位。 或者,如果沒有聞思最基礎的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無常、惡趣苦等含義,就不知道怎麼珍惜時間修習凈土,怎麼讓心專一。相反,對此等若獲得了定解,則一提正念,就能很快進入修行。如《徹悟語錄》中說:「世之最可珍重者,莫過精神。世之最可愛惜者,莫過光陰。一念凈,即佛界緣起。一念染,即九界生因。凡動一念,即十界種子,可不珍重乎。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一寸時光,即一寸命光,可不愛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則不浪用,則念念執持佛名。光陰不虛度,則刻刻熏修凈業。」這段開示就是將無常的教法直接和凈土的修行結合,顯示為實修的指導。開示中所說的「知」,也只有通過聞思才能強有力地引發。如果經過反覆思惟讓珍惜人生的心強烈、持續,單以這個善心,就有力量改正浪費時間的惡習。 印光大師開示:「至謂欲心不貪外事,專念佛。不能專,要他專。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一心,要他一心等。亦無奇特奧妙法則,但將一個死字,貼到額上,掛到眉毛上。心常念曰:『我某人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宿生何幸,今得人身,又聞佛法,若不一心念佛求生西方,一氣不來,定向地獄鑊湯、爐炭、劍樹、刀山裡受苦,不知經幾多劫;縱出地獄,復墮餓鬼,腹大如海,咽細如針,長劫飢虛,喉中火燃,不聞漿水之名,難得暫時之飽;從餓鬼出,復為畜生,或供人騎乘,或充人庖廚;縱得為人,愚痴無知,以造業為德能,以修善為桎梏,不數十年,又復墮落,經塵點劫,輪迴六道。雖欲出離,末由也已。』能如是念,如上所求,當下成辦。」這是將無常和惡趣苦顯示為實修的指導。若想強有力地生起這一正念,基礎仍是聞思無常和惡趣苦。如果聞思獲得定解又反覆思惟,那就能讓怖畏心越來越強,由此一提正念,就有力量讓心轉入念佛。 總之,要知道由聞思修修心的方法和順序,對此獲得正確知見之後,不會認為聞思和凈土念佛沒有關係。通過聞思,可以讓我們不貪著世間,深信切願,精進念佛,成就往生,獲得較高品位。 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面對任何人、事、物、人生的現象,也都能用佛法來看待,以佛法思惟,以佛法指導自己的身語意。 如此,面對輪迴時,清楚了知是不凈、是苦、是假相,如此自然不會貪著輪迴;面對眾生時,自然就能生起慈悲心、利他心;面對境界現前時,都能了知是因緣生,沒有自性,打我、罵我、贊我、毀我,沒有任何可執著之處,這些都是緣起法,不必歡喜不必憂,如此降服煩惱,精進修行。 這樣,見色聞聲、待人處事、穿衣吃飯,都可以在心上用功,統統可以轉為道用。可以將佛法完全融入生活,一切都變成修法。 (然而,眾生根性有利鈍、善根有深淺,且修行不止一世,宿世栽培大有厚薄,因此具體到某個人的特殊情況,年齡、學歷、見識不同,無法一概而論。或以信入、或以定入、或以慧入、或專持佛名而直入,或依佛力頓發宿慧,或依信心暗合道妙。) 六、祖師開示: (一)《觀經》雲,「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徹悟禪師開示 《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截痛快。何也?以見性難而作佛易故。何為見性?離心意識,靈光迸露,始為見性,故難。何為作佛?持佛名號,觀佛依正,即為作佛,故易。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豈非以想念於佛,即為作佛耶?夫成佛、是佛,理無二致。而見性、作佛,難易相懸若是,豈非念佛較之參禪,尤為直截痛快也哉? ——徹悟《徹悟禪師語錄》 印祖相關開示: 大矣哉,凈土法門之為教也。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直指人心者,猶當遜其奇特。即念念佛,即念成佛,歷劫修證者,益宜挹其高風。普被上中下根,統攝律教禪宗。 作指心想,是指心是。觀想既是作,持誦禮拜豈不是作?(可)舉一反三。 作佛者,謂觀想佛像、憶念佛德及與佛號。是佛者,謂當觀想憶念之時,佛之相好莊嚴、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現於觀想憶念者之心中。如鏡照相,敵體無二。然則心不作佛,則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則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則心是六道矣。 凡憶佛,念佛,觀佛,禮佛,畫佛,皆名作佛。由其心念於佛,心中便現佛之相好莊嚴,功德威神。故曰,是心是佛。為佛弟子者,可不致力於此乎。 1.「禪凈四料簡」具體內容: (1)有禪有凈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2)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3)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 (4)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 2.印光大師關於「禪凈四料簡」的開示 (1)有禪有凈土,猶如戴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者。 其人徹悟禪宗,明心見性。又復深入經藏,備知如來權實法門。而於諸法之中,又復唯以信願念佛一法,以為自利利他通途正行。觀經上品上生,讀誦大乘,解第一義者,即此是也。其人有大智慧,有大辯才。邪魔外道,聞名喪膽。如虎之戴角,威猛無儔。有來學者,隨機說法。應以禪凈雙修接者,則以禪凈雙修接之。應以專修凈土接者,則以專修凈土接之。無論上中下根,無一不被其澤,豈非人天導師乎。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往生上品。一彈指頃,華開見佛,證無生忍。最下即證圓教初住。亦有頓超諸位,至等覺者。圓教初住,即能現身百界作佛。何況此後,位位倍勝,直至第四十一等覺位乎。故曰,來生作佛祖也。 (2)無禪有凈土,萬修萬人去,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者。 其人雖未明心見性,卻複決志求生西方。以佛於往劫,發大誓願,攝受眾生,如母憶子。眾生果能如子憶母,志誠念佛,則感應道交,即蒙攝受。力修定慧者,固得往生。即五逆十惡,臨終苦逼,發大慚愧,稱念佛名,或至十聲,或止一聲,直下命終,亦皆蒙佛化身,接引往生。非萬修萬人去乎。然此雖念佛無幾,以極其猛烈,故能獲此巨益。不得以泛泛悠悠者,校量其多少也。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雖有遲速不同。然已高預聖流,永不退轉。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所謂若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也。 (3)有禪無凈土,十人九蹉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者。 其人雖徹悟禪宗,明心見性。而見思煩惱,不易斷除。直須歷緣煆練,令其凈盡無餘,則分段生死,方可出離。一毫未斷者,姑勿論。即斷至一毫未能凈盡,六道輪迴依舊難逃。生死海深,菩提路遠。尚未歸家,即便命終。大悟之人,十人之中,九人如是。故曰,十人九蹉路。蹉者,蹉跎。即俗所謂擔閣也。陰境者,中陰身境。即臨命終時,現生及歷劫,善惡業力所現之境。此境一現,眨眼之間,隨其最猛烈之善惡業力,便去受生於善惡道中,一毫不能自作主宰。如人負債,強者先牽。心緒多端,重處偏墜。五祖戒再為東坡,草堂清復作魯公,此猶其上焉者。故曰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也。陰,音義與蔭同,蓋覆也。謂由此業力,蓋覆真性,不能顯現也。瞥,音撇,眨眼也。有以蹉為錯,以陰境為五陰魔境者,總因不識禪及有字,故致有此胡說巴道也。豈有大徹大悟者,十有九人,錯走路頭,即隨五陰魔境而去,著魔發狂也。夫著魔發狂,乃不知教理,不明自心,盲修瞎練之增上慢種耳。何不識好歹以加於大徹大悟之人乎。所關甚大,不可不辯。 (4)無禪無凈土,鐵床並銅柱,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者。 有謂無禪無凈,即埋頭造業,不修善法者,大錯大錯。夫法門無量,唯禪與凈,最為當機。其人既未徹悟,又不求生。悠悠泛泛,修余法門。既不能定慧均等,斷惑證真。又無從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以畢生修持功德,感來生人天福報。現生既無正智,來生即隨福轉,耽著五欲,廣造惡業。既造惡業,難逃惡報。一氣不來,即墮地獄。以洞然之鐵床銅柱,久經長劫,寢卧抱持,以償彼貪聲色,殺生命等,種種惡業。諸佛菩薩,雖垂慈愍,惡業障故,不能得益。昔人謂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者,此之謂也。蓋以今生修行,來生享福,倚福作惡,即獲墮落。樂暫得於來生,苦永貽於長劫。縱令地獄業消,又復轉生鬼畜。欲復人身,難之難矣。所以佛以手拈土,問阿難曰,我手土多,大地土多。阿難對佛,大地土多。佛言,得人身者,如手中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猶局於偈語,而淺近言之也。 夫一切法門,專仗自力。凈土法門,專仗佛力。一切法門,惑業凈盡,方了生死。凈土法門,帶業往生,即預聖流。永明大師,恐世不知,故特料簡,以示將來。可謂迷津寶筏,險道導師。惜舉世之人,顢頇讀過,不加研窮。其眾生同分惡業之所感者歟。 (增廣文鈔卷二凈土決疑論) 3.大安法師關於「禪凈四料簡」的簡略開示 禪凈四料簡,修持之龜鑒。 料簡是衡量抉擇的意思。永明延壽大師以禪宗法眼宗祖師與凈宗祖師的雙重身份與資質,詮釋禪宗與凈宗的內在關聯,為後世修行人建構了禪凈理智抉擇的參照系,影響後人甚大。印光大師對四料簡極為推崇,贊云:「夫永明料簡,乃大藏之綱宗,修持之龜鑒。字字皆如天造地設,無一字不恰當,無一字能更移。」可謂「迷津寶筏,險道導師」。 對四料簡的詮釋,諸家多有不同,茲謹依印光大師之說,略敷陳之。要理解四料簡的含義,首須詳知,禪是什麼?凈是什麼?「有禪」指的是什麼意思?「有凈」指的是什麼意思?印祖認為:禪與凈土兩個概念,是從理體與教義的角度而言;有禪與有凈,是從對機與修持的方面來立論。從理教的角度來看,禪與凈無二無別;然從對機與修持的角度判言,禪宗與凈宗卻大有懸殊。修持門徑不同,所證理體並無異致。 何謂禪?即吾人本具的真如佛性,宗門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何謂凈?即信願持名,求生安養,非偏指唯心凈土、自性彌陀而言。何謂有禪?即參究力極,念寂情亡,徹見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明心見性的境界。何謂有凈?即真實發菩提心,生信發願持佛名號,求生西方凈土之事。倘參禪未悟,或悟而未徹,皆不得名為有禪;倘念佛偏執唯心,而無信願,或有信願,而不懇切,皆不得名為有凈土。 由此,可將大師四料簡譯白如下: (1)若人明心見性而又念佛求生凈土, 其人威猛猶如帶角的老虎; 現世堪為人天大導師, 來生即可成佛作祖。 (2)若人未能開悟但念佛求生凈土, 萬人信願念佛萬人得以往生成就; 彼土花開面覲阿彌陀佛, 又何愁不大徹大悟?! (3)若人明心見性而不念佛求生凈土, 十人中便有九人將會蹉跎耽擱; 假若臨命終時中陰身現前, 隨其業力輕重受生於相應的善惡道中。 (4)若人既未開悟又不念佛求生凈土, 臨終現出地獄的鐵床與熾熱的銅柱, 於中經受萬劫與千生的劇苦, 無有善業感召他人來作救助。 大師四料簡,言簡義豐,立意精當,無論何種根機的眾生,均能從中獲得無窮的受用。上根利器無妨禪凈雙修,中下根性自應穩守凈宗陣地,老實念佛,總以西方凈土為最後指歸。大師身體力行,理事雙修,為後人樹立了不朽的榜樣。 永明大師的凈土思想與實踐,頗具特色,以法眼宗第三代祖師的身份導歸凈土,並由此成為凈宗第六祖。一身雙任兩宗祖師,誠為稀有,其作禪凈料簡亦最具資格。大師會宗各家導歸凈土的思想,延至今日尚有生命力。足證大師乃德業與學識俱皆卓著的凈宗祖師。 (三)截流大師:勸發真信 念佛三昧,其來尚矣。自遠祖崛起廬山,肇興蓮社,六時凈行,遂成千古芳規。雖曰功高易進,乃末世行人罕獲靈驗,良由信願不專,未能導其善行,以要歸凈土故也。今既廣邀善侶,同修凈因,若非諦審發心,寧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與斯法會者,須具真實信心。苟無真信,雖念佛、持齋、放生、修福,只是世間善人,報生善處受樂。當受樂時,即造業,既造業已,必墮苦。正眼觀之,較他一闡提①、旃陀羅②輩,僅差一步耳。如是信心,豈為真實? 所謂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是未成之佛,彌陀是已成之佛,覺性無二。我雖昏迷倒惑,覺性未曾失。我雖積劫輪轉,覺性未曾動。故曰莫輕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彌陀是究竟佛,性雖無二,位乃天淵。若不專念彼佛,求生彼國,必至隨業流轉,受苦無量。所謂法身流轉五道,不名為佛,名為眾生矣。 次要信得我雖障深業重,久居苦域,是彌陀心內之眾生;彌陀雖萬德莊嚴,遠在十萬億剎之外,是我心內之佛。既是心性無二,自然感應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應,如磁石吸鐵,無可疑者。所謂佛念眾生,如母憶子。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也。 具如上真信者,雖一毫之善,一塵之福,皆可迴向西方,莊嚴凈土。何況持齋秉戒,放生布施,讀誦大乘,供養三寶,種種善行,豈不足充凈土資糧?唯其信處不真,遂乃淪於有漏。故今修行,別無要術,但於二六時中,加此三種真信,則一切行履,無煩改轍矣。倘欲舍此度門,別商元妙[玄妙,奧妙。]工夫,則諸方宗匠如林,剎竿相望,正可隨處問津,不須投足茲社。若果名心永盡,素願攸同,時節因緣,幸常集會。依稀蓮漏③,彷彿籃輿④,今古如斯,遺風未泯。庶他生為親近之津梁,即此世為助發之資具,願交勉焉! 註: ①一闡提:指斷滅善根,不肯向善之人。 ②旃陀羅:以屠殺等業為生的賤民階層。 ③蓮漏:慧遠大師在廬山建立蓮社,制蓮花漏以計時,修行不輟。 ④籃輿:古代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形制不一,一般以人力抬著行走,類似後世的轎子。晉陶淵明曾乘籃輿往來廬山,拜訪慧遠大師。 (四)徹悟禪師:凈土宗修行綱領 ——念佛法門十六字訣 一切法門,以明心為要。一切行門,以凈心為要。然則明心之要,無如念佛。「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複次凈心之要,亦無如念佛。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如此,念佛非凈心之要乎。一句佛號,俱攝悟修兩門之要。舉悟則信在其中,舉修則證在其中。信解修證俱攝,大小諸乘一切諸經之要,罄無不盡。然則一句彌陀,非至要之道乎? 吾人現前一念之心,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不變,終日隨緣。夫不隨佛界之緣而念佛界,便念九界。不念三乘,便念六凡。不念人天,便念三途。不念鬼畜,便念地獄。以凡在有心,不能無念。以無念心體惟佛獨證。自等覺已還,皆悉有念。凡起一念,必落十界,更無有念出十界外。以十法界,更無外故。每起一念,為一受生之緣。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若此心能與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萬德洪名相應,即念佛法界也。能與菩提心六度萬行相應,即念菩薩法界也。以無我心,與十二因緣相應,即念緣覺法界也。以無我心,觀察四諦,即念聲聞法界也。或與四禪八定,以及上品十善相應,即念天法界也。若與五戒相應,即念人法界也。若修戒善等法,兼懷瞋慢勝負之心,即落修羅法界。若以緩軟心,念下品十惡,即墮畜生法界。或以緩急相半心,與中品十惡相應,便墮餓鬼法界。若以猛熾心,與上品十惡相應,即墮地獄法界也。十惡者:即殺、盜、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是。反此則為十善。當密自檢點日用所起之念,與何界相應者多,與何界相應者猛。則他日安身立命之處,不勞更問人矣。 一切境界,惟業所感,惟心所現。即其現處,當體即心。凡在有心,不能無境。不現佛境,便現九界之境。不現三乘之境,便現六凡之境。不現天人鬼畜之境,便現地獄境界。佛及三乘所現境界,雖有優降不同,要皆受享法樂而已。三界諸天所現之境,但唯受用禪定五欲之樂。人道之境,苦樂相間,各隨其業,多少不同。鬼畜之境,苦多樂少。至於地獄,則純一極苦。如人夢中所見山川人物,皆依夢心所現。若無夢心,必無夢境。設無夢境,亦無夢心。故知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若於因中察果,當須觀心。設於果處驗因,當須觀境。故曰:未有無心境,曾無無境心。果必從因,因必克果。苟真知此心境因果一如不二之理,而猶不念佛求生凈土者,吾不信也。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若真為生死之心不發,一切開示,皆為戲論。世間一切重苦,無過生死。生死不了,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出一胞胎,入一胞胎,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苦已不堪。況輪迴未出,難免墮落,豬胞胎、狗胞胎,何所不鑽,驢皮袋、馬皮袋,何所不取。此個人身,最為難得,最易打失。一念之差,便入惡趣。三途易入而難出,地獄時長而苦重。七佛已來,猶為蟻子。八萬劫後,未脫鴿身。畜道時長已極,鬼獄時長尤倍。久經長劫,何了何休,萬苦交煎,無歸無救。每一言之,衣毛卓豎,時一念及,五內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喪考妣,如救頭然也。然我有生死,我求出離,而一切眾生皆在生死,皆應出離。彼等與我,本同一體,皆是多生父母,未來諸佛。若不念普度,唯求自利,則於理有所虧,心有未安。況大心不發,則外不能感通諸佛,內不能契合本性,上不能圓成佛道,下不能廣利群生。無始恩愛,何以解脫,無始冤愆,何以解釋,積劫罪業,難以懺除,積劫善根,難以成熟,隨所修行,多諸障緣,縱有所成,終墮偏小。故須稱性發大菩提心也。然大心既發,應修大行。而於一切行門之中,求其最易下手,最易成就,至極穩當,至極圓頓者,則無如以深信願,持佛名號矣。所謂深信者,釋迦如來梵音聲相,決無誑語,彌陀世尊大慈悲心,決無虛願。且以念佛求生之因,必感見佛往生之果。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響必應聲,影必隨形。因不虛棄,果無浪得。此可不待問佛而能自信者也。況吾人現前一念心性,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橫遍豎窮,當體無外。彌陀凈土,總在其中。以我具佛之心,念我心具之佛,豈我心具之佛,而不應我具佛之心耶。往生傳載臨終瑞相,班班列列,豈欺我哉。如此信已,願樂自切。以彼土之樂,回觀娑婆之苦,厭離自深,如離廁坑,如出牢獄。以娑婆之苦,遙觀彼土之樂,欣樂自切,如歸故鄉,如奔寶所。總之如渴思飲,如飢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藥,如嬰兒之思慈母,如避冤家之持刀相迫,如墮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懇切,一切境緣,莫能引轉矣。然後以此信願之心,執持名號,持一聲是一九蓮種子,念一句是一往生正因。直須心心相續,念念無差,唯專唯勤,無雜無間,愈久愈堅,轉持轉切。久之久之,自成片段,入一心不亂矣。誠然如此,若不往生者,釋迦如來便為誑語,彌陀世尊便為虛願。有是理乎哉! (五)印祖一生教化弘法的八句宗旨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佛名號。 印光大師一生對弟子教化的言語很多,重點可歸納成八句三十二個字。這八句箴言不但是大師教化眾生的重點,他老人家本身也同樣依此行持。 (六)印光大師示念佛方法 1.都攝六根 念佛名號,勿用觀心念法,當用攝心念法。《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念佛時,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聽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攝於佛號,則眼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嗅別種氣味,身也不會懶惰懈怠,名為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雖不能全無妄念,較彼不攝者,則心中清凈多矣,故名凈念。凈念若能常常相繼,無有間斷,自可心歸一處。淺之則得一心,深之則得三昧。三摩地亦三昧之別名,此雲正定亦云正受。正定者心安住於佛號中,不復外馳之謂;正受者心所納受,唯佛號功德之境緣,一切境緣皆不可得也。能真都攝六根而念,決定業障消除,善根增長。 都攝六根,凈念相繼,乃普被上中下,若聖若凡一切機之無上妙法也。須知都攝注重在聽,即心中默念也要聽,以心中起念即有聲相,自己耳聽自己心中之聲,仍是明明了了,果能字字句句聽得清楚,則六根通歸於一。較彼修別種觀法,為最穩當、最省力、最契理契機也。 《續·復楊煒章書》 2.十念計數 至於念佛,心難歸一。當攝心切念,自能歸一。攝心之法,莫先於至誠懇切。心不至誠,欲攝莫由。既至誠已,猶未鈍一,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默念雖不動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猶涌妄波,即用十念記數,則全心力量,施於一聲佛號,雖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攝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凈土者,尚未談及。以人根尚利,不須如此,便能歸一故耳。(印光)以心難制伏,方識此法之妙。蓋屢試屢驗,非率爾臆說。願與天下後世鈍根者共之,令萬修萬人去耳。所謂十念記數者,當念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或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念得清楚,記得清楚,聽得清楚,妄念無處著腳,一心不亂,久當自得耳。須知此之十念,與晨朝十念,攝妄則同,用功大異。晨朝十念,僅一口氣為一念,不論佛數多少。此以一句佛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則可,若二十三十,則傷氣成病。此則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從一至十,從一至十,縱日念數萬,皆如是記。不但去妄,最能養神。隨快隨慢,了無滯礙。從朝至暮,無不相宜。較彼掐珠記數者,利益天殊。彼則身勞而神動,此則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時,或難記數,則懇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復攝心記數。則憧憧往來者,朋從於專註一境之佛號中矣。大勢至謂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利根則不須論。若吾輩之鈍根,舍此十念記數之法,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大難大難。又須知此攝心念佛之法,乃即淺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議法。但當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見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茲中喪,不能究竟親獲實益,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時。若靜坐養神,由手動故,神不能安,久則受病。此十念記數,行住坐卧皆無不宜。卧時只宜默念,不可出聲。若出聲,一則不恭,二則傷氣,切記切記。 《增廣文鈔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七、附錄: 附錄一: 念佛的心態與音聲 音聲乃心性的外顯,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即為妙音,從實相中流現。念佛法門以音聲作佛事,透過佛號音聲開啟佛性,誠為轉凡成聖之妙莊嚴路。是故,我等念佛行人對音聲之道應加以考量。 一、極樂世界的音聲特質 西方極樂世界是一個音樂之都,其風聲、寶網聲、鈴鐸聲、波揚的水聲、鳥的諧鳴聲、虛空的樂器聲等都在演暢種種法音,自然宮商五音諧和。極樂世界的音聲之善美,乃十方世界音聲之中最為第一。極樂種種音聲內具八個特點:清、暢、哀、亮、微、妙、和、雅,形成西方凈土特有的音聲格調。既是阿彌陀佛梵音的概述,亦是我等眾生內具的音聲功德。是故我等宜將此八字作為念佛之綱宗。如是念佛,就能夠與西方凈土的音聲形成同構共振,開發自性。八字原則略標如下: 1. 清:即清凈,離一切煩惱染習即為清凈,是故念佛人得齋戒清凈,遠離五欲六塵,真誠發心厭離娑婆,欣求極樂。如是念佛即為清。 2.暢:即暢達,直心是道場,音聲暢達舒展,直抒胸臆,無滯澀壓抑狀。大念見大佛,小念見小佛。音聲所及,萬禍冰消;洪音發號,毀裂魔軍。暢快淋漓,心聲一體。 3.哀:即悲哀。於此生死苦海滅頂之際,自力怯弱,唯哀祈阿彌陀佛大悲拯救,呼喊救命,感通阿彌陀佛的大悲心,必定蒙佛力慈佑,安坐大願船,抵達安養國。 4.亮:即嘹亮,哀而不傷。悲哀中有亮色,以吾之悲感彌陀大悲,信知彌陀悲願決定令我往生凈土,往生即可疾速成佛,曠劫大事今生即能了辦,踴躍歡喜。生命洋溢亮色,音聲自然洪亮。 5.微:即微細。音聲細微,透入內心性海,探玄勾賾,引發內心深蘊的善根,開啟如來藏性,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6.妙:即奇妙,亦云不可思議。音聲通實相,六字洪名澄清吾人濁染的心,以佛地果覺功德莊嚴行人因心,如染香人,身有香氣。能令吾人從有念入無念。此音聲全體即阿彌陀佛法報化三身。靈籟之音,劫外之響,妙感難思。 7.和:即和諧。和諧是空性的表顯。持念佛號時,首先是心聲和諧,心聲相隨。身心和諧,心與外境和諧,大眾念佛,音聲和諧,幾十人,眾音念佛,如同一人,心通法界,梵音海潮音,大和吉祥。 8.雅:即高雅。六字洪名表詮至高的超越意向。橫超五惡趣,圓成自性佛果。不求人天福報,不低俗,不媚俗,聲聲喚醒自己,步步回歸故園。如是念佛即為雅正。 綜上所述:持念六字洪名宜滲入清、暢、哀、亮、微、妙、和、雅之特質。這樣便能與名號功德相應。信願感通彌陀悲願,成辦往生大事。 二、如何念東林佛號 東林佛號以八字特質為方針,語速低沉緩慢,格調哀亮,內具深信切願之情懷,萬緣放下,一念單提,四句形成一個結構組。 第一句的重音放在「南無」上,一心歸命,要唱出在生死曠野尋求佛力救度的渴望。 第二句重音放在「阿彌」上,在苦苦尋求中,歷經艱險,終於找到了南無的對象,就是阿彌陀佛。要唱出尋找到阿彌陀佛的歡欣。 第三句重音放在「陀」上,當我們歸命於阿彌陀佛時,覺了原來阿彌陀佛與我竟是同體,我在彌陀心中念佛,彌陀在我心中呼應加持,要唱出彌陀與我同體同源感的欣慰。 第四句重音又放在「阿彌」上,當覺了與阿彌陀佛與我同體時,迴光返照,原來我自性即是阿彌陀佛(無量光壽),要唱出自性彌陀的自信自肯,由歸命到歸元。 這樣,第一句向外部的渴望尋找,到第四句向內心安穩的回歸,形成東林佛號四句一組的音聲結構,不斷循環亦復如是。 唱念的音聲抑揚結構掌握後,加之兩個配合: 1.佛號與步點的配合。一句佛號走四步,「南無」一步,「阿彌」一步,「陀」一步,「佛」一步,隨法器走准四個步點。 2.佛號與呼吸的配合。中間停頓時,深吸氣到腹部,臍輪發音,盡量做到一口氣將佛號念完(如氣短者,可在「陀」字上補點氣),渾融一體。 如是持念,久久便能唱出東林佛號的韻味,悲欣交集,香光莊嚴。伏冀念佛同仁共勉! 附錄二: 因果道理 業果的道理分為四個部分: 一、 業決定 這三字的含義很重要,由此能引發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及方法論。 這個世界一切的人事物,包括天體的運行、草木的生長、社會的運作、個人的命運,是由誰決定呢?以佛法而言,唯一是由業決定,不是以上帝決定,不是由君主[總統、主席]決定,不是由「我」決定,不是無因無緣產生。只有業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她像一位畫師,繪出天堂、地獄,繪出歡樂、痛苦,繪出刀山、火海,繪出日月、須彌(高山),繪出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一切無一不是業力所畫;她又像是一位舞蹈家,生命中每個細胞的顫動,每一心念的發起,每一次人類世界的活動,都是她的游舞(舞蹈表演)。這就是業決定之理。 二、 業增長廣大(小因大果) 此理告訴我們,業在初造時,即使極其微小,但隨著業成熟所顯現的果報卻 極為廣大,這是業力放大的規律。遵循此理,古人教導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三、未造業不會遇 四、已造業不失壞 這是從反面說明業無絲毫空耗,果無絲毫浪得。已造之業不會失壞,未造之業不會得果。(不包含:已造的善業遇到邪見、瞋恚等,已造的惡業以如法懺悔對治等。) 更進一步要明了: 業的輕重 當生成熟的業 進而以之改造命運,重塑美好人生。 附錄三:十善業、十惡業因果概見表十善十惡果因果因正報余報十善業進而推廣正報余報十惡業天人阿修羅三善道長壽、少病不殺生放生、護生、救護一切。地獄餓鬼畜生三惡道短命、多病殺生富裕、人不侵損不偷盜廣行布施、興辦善舉。貧窮、耗散偷盜得隨意眷屬、妻室貞良。不邪淫清心寡欲,敬節恤嫠,毀淫書淫畫,改送戒淫書。不得隨意眷屬,妻不貞良。邪淫發言人信,不被欺誑。不妄言出言忠信,心口如一,言必顧行。人不信從,為人欺誑。妄言言有威信,口才優勝。不綺言言皆有益,廣行勸化。言無人受,語不明了。綺言不聞惡聲,言詞和雅。不惡口言詞溫和,隱惡揚善。言多諍訟,常聞惡聲。惡口眷屬歡樂,不受挑撥。不兩舌不訐人過,背面如一,排難解紛。眷屬乖離,為人搬弄。兩舌富貴、恬淡、寡慾不慳貪常懷惠施,恬淡廉潔。多欲貧賤,所求違願。慳貪心常喜樂,容貌端正。不瞋恚慈悲仁愛,救度一切。多懷忿恨,醜陋人厭。瞋恚聰明智慧不愚痴因果正見,般若空慧。其心諂曲,生邪見家。愚痴 附錄四:東林佛號樂譜 附錄五: 宗教不宜混濫論 (因講經者每喜談宗而發) 印光法師著 序 分(傳印試為科判) 如來說經,諸祖造論,宗教二門,原是一法。從無可分,亦無可合。隨機得益,隨益立名。上根一聞,頓了自心,圓修道品,即名為宗(此約後世說,當初但只圓頓教耳)。中下聞之,進修道品,漸悟真理,即名為教。及至像季,法流此土,人根聰利,多得聞持。率以記誦講說為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實悟親證者少,說食數寶者多。以故達摩大師特地而來,闡直指人心之法,令人親見本來面目。後世名之曰宗。既見本來面目,然後看經修行,方知一大藏教,皆是自己家裡話。六度萬行,皆是自己家裡事。是以宗之悟解為目,教之修持為足。非目則無由見道,非足則不能到家。是宗教之相需而不相悖,相合而不相離也。至於南嶽天台,其究竟指歸,大略皆同。故傳燈指月二錄,皆列二師於應化聖賢科中。而高僧傳不列於義解,而列於習禪。是古之具眼知識,以宗教為一貫矣。 及至曹溪以後,禪道大行。不立文字之文字,廣播寰區。解路日開,悟門將塞。故南嶽青原諸祖,皆用機語接人。使佛祖現成語言,無從酬其所問。非真了當,莫測其說。以此勘驗,則金鍮立辨,玉石永分。無從假充,用閑法道。此機鋒轉語之所由來也。自後此法日盛,知識舉揚,唯恐落人窠臼,致成故套,疑誤學者,壞亂宗風。故其機用愈峻,轉變無方,令人無從摸索。故有呵佛罵祖,斥經教,撥凈土者(如此作用,南嶽思大師兩句道盡,曰超群出眾太虛玄,指物傳心人不會。認做實法,則罪同五逆矣)。以此語言,剿人情見,塞人解路。根熟者直下知歸,徹悟向上。機生者真參力究,必至大徹大悟而後已。良以知識眾多,人根尚利。教理明白,生死心切。縱未能直下了悟,必不肯生下劣心,認為實法故也。 今人多是少讀儒書,不明世理。未窮教乘,不解佛法。才一發心,便入宗門。在知識只為支持門庭,亦學古人舉揚,不論法道利害。在學者不下真實疑情,個個認為實法。或有於今人舉處,古人錄中,以己意卜度出一番道理,總不出按文釋義之外,便自謂徹悟向上,參學事畢。即處知識位,開導後學。守一門庭,恐人謂非通家。因茲禪講並宏,欲稱宗說兼通。談宗則古德指歸向上之語,竟作釋義訓文之言。講教則如來修因克果之道,反成表法喻義之說。以教破宗,以宗破教。盲引盲眾,相牽入火。致使後輩不聞古人芳規,徒效其輕佛陵祖排因撥果而已。古人語言,絕未曉了。衲僧本分,何曾夢見。 正 宗 分 今將宗教語言意致,略為分別。用冀唯得其益,不受其病也。何謂宗何謂教。演說之,宗教皆教。契悟之,宗教皆宗。教固有宗,宗亦有教。教家之宗,即實相妙理三德秘藏,乃宗家之衲僧本分向上一著也(此對宗說,故以體為宗。若就教論,即名為體。教中之宗,乃是入體之門,不堪與宗之向上一著對論)。教家之教,即經論所說文字語言,及法門行相。無不皆詮妙理,皆歸秘藏。亦猶宗家之機鋒轉語,種種作用也。但教則未悟亦令解了,宗則未悟不知所謂為異耳。宗家之教,即機鋒轉語,揚拳豎拂,或語或默,種種作用,皆悉就彼來機,指歸向上。是轉語等,乃標向上真月之指。非轉語等,即是向上真月。倘能依指觀月,則真月直下親見。所見真月,方是宗家之宗。今人以機鋒轉語為宗,不求契悟,唯學會透。是認指為月,不復知有真月矣。惜哉。 又教則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猶如聖帝明詔,萬國欽崇。智愚賢否,皆令曉了,皆須遵行。有一不遵者,則處以極刑。佛教有一不遵者,則墮於惡道。宗則獨被上根,不攝中下。猶如將軍密令,營內方知,營外之人,任憑智同生知,亦莫能曉。以此之故,方能全軍滅賊,天下太平。軍令一泄,三軍傾覆。祖印一泄,五宗喪亡。 未悟以前,只許參究話頭,不準翻閱禪書。誠恐錯會祖意,則以迷為悟,以假亂真,即名為泄,其害甚大。大悟之後,必須廣閱祖錄,決擇見地,則差別智開,葯忌明了。尚須歷緣鍛煉,必使行解相應,方可出世為人,宏闡宗風。今人不教人力參,而為人講演。使其開解路,起卜度,以己見會祖意,依稀彷彿,想個義理。全體是錯,便謂就是。直饒不錯,只是泥龍畫餅,豈能致雨充饑。所以宗須真參,方有實益也。未開眼者,聞其講說,喜出望外。其有具眼者,必痛徹骨髓矣。如此宏宗,徒有大損,毫無實益。何異以軍令往告敵兵,相邀共戰,其不自殄滅者鮮矣。由是假充悟道者,不勝其多。壞亂佛法者,實繁有徒矣。 又教則以文顯義,依義修觀,觀成證理,令人由解了而入。故天台以三止三觀,傳佛心印也。宗則離文顯意,得意明心,明心起行,令人由參究而得。故禪宗以直指人心,傳佛心印也。又經教所說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事理行相,歷歷分明。若能修因,自然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矣。既得此事,則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豈待外求。宗門所說,總歸本分,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此理即也)。若得此意(此名字及觀行初心也),定然依此不涉因果修證凡聖生佛之理,而起修因證果,超凡入聖,即眾生而成佛道之事矣(此觀行至究竟也)。 所以古德大悟後,有三次七次閱大藏經者(汾州無業,三終大藏。育王知微,大慧杲門人,禁足於上塔院十餘年,七終大藏,見育王山志)。有以坐看為不恭,跪讀行披立誦者(棲賢湜三終大藏,皆如此)。有畢生日持一部法華者(永明壽,首山念)。有看經唯恐打差(差音叉,去聲,異也),貼帖子於方丈門首,曰看經時不許問話者(仰山寂)。有持觀音聖號者(明教嵩,日誦十萬觀音,世出世間經書,不讀而知。又華林覺常念觀音,遂感二虎常相依附)。有持准提神咒者(金華俱胝和尚)。有日課百八佛事者(永明壽,一部法華,亦在百八之數)。有對立像不敢坐,對坐像不敢卧者(大通本,又凡食物以魚胾名者,即不食)。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者(百丈海)。至於念佛求生西方,則多不勝數也。良以百丈乃馬祖傳道嫡子,其開示有雲,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又所立清規,凡祈禱病僧,化送亡僧,皆歸凈土。故五宗諸師,多事密修也。多有久歷年所,躬行苦行(如溈山作典座,雪峰作飯頭之類)。無非欲圓滿六度,自利利他。類皆重法如寶,輕身似塵。絕不似今人之輕慢古今,褻瀆經論也。 是知宗為前鋒,教為後勁。其所辦是一事,其所說是一法。但以語言施設,門庭建立不同。門外漢不知其同而不可合,異而不可離之所以。妄用己見,強作主宰。不是互謗,便是混濫。互謗之過,愚或能知。混濫之愆,智猶難曉。蓋以歸元無二,方便多門。宗家方便,出於格外,所有語言,似乎掃蕩。未得意者,不體離言之旨,唯噇出酒之糟。在宗則開一解路,不肯力參。在教則妄學圓融,破壞事相。唯大達之士,雙得其益。否則醍醐甘露,貯於毒器,遂成砒霜鴆毒矣。 教雖總明萬法唯心,然須就事論事,事理因果,毫無混濫,原始要終,不出唯心。宗家的實商量,亦復如是。若舉揚向上,雖指盡世間法法頭頭為問。答時總歸本分,絕不就事論事。所謂問在答處,答在問處。縱有似乎就事說者,意則在彼而不在此。若認作就事者,即白雲萬里矣。的實商量者,禪書不錄。所錄者皆屬本分話。若欲知者,必須廣閱群書。否則看萬善同歸集,及凈土十要中禪匠著述,亦可見其梗概矣。 克論佛法大體,不出真俗二諦。真諦則一法不立,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也。俗諦則無法不備,所謂佛事門中,不舍一法也。教則真俗並闡,而多就俗說。宗則即俗說真,而掃除俗相。須知真俗同體,並非二物。譬如大圓寶鏡,虛明洞徹,了無一物。然雖了無一物,又復胡來則胡現,漢來則漢現,森羅萬象俱來則俱現。雖復群相俱現,仍然了無一物。雖復了無一物,不妨群相俱現。宗則就彼群相俱現處,專說了無一物。教則就彼了無一物處,詳談群相俱現。是宗則於事修而明理性,不棄事修。教則於理性而論事修,還歸理性。正所謂稱性起修,全修在性,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事理兩得,宗教不二矣。 教雖中下猶能得益,非上上利根不能大通,以涉博故。宗雖中下難以措心,而上根便能大徹,以守約故。教則世法佛法,事理性相,悉皆通達,又須大開圓解(即宗門大徹大悟也),方可作人天導師。宗則參破一個話頭,親見本來,便能闡直指宗風。佛法大興之日,及佛法大通之人,宜依宗參究。喻如僧繇畫龍,一點睛則即時飛去。佛法衰弱之時,及夙根陋劣之士,宜依教修持。喻如拙工作器,廢繩墨則終無所成。 教多顯談,宗多密說。宗之顯者,如達摩雲,凈智妙圓,體自空寂。馬祖雲,即心即佛。百丈雲,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念,即如如佛。此則與法華楞嚴諸大乘經,毫無異致。總之六祖前多顯,六祖後多密。愚人不知宗教語言同異之致,每見宗師垂問,教家不能加答。遂高推禪宗,藐視教典。佛經視作故紙,祖語重愈綸音(綸音即聖旨)。今之欲報佛恩,利有情者。在宗則專闡宗風,尚須教印;在教則力修觀行,無濫宗言。良以心通妙諦,遇緣即宗。柏樹子,乾屎橛,鴉鳴鵲噪,水流花放,欬唾掉臂,譏笑怒罵,法法頭頭,咸皆是宗。豈如來金口所說圓頓妙法,反不足以為宗耶。何須借人家扛子,撐自己門庭。自家楩楠豫章,何故棄而不用。 須知法無勝劣,唯一道而常然。根有生熟,雖一法而益別。然則教外別傳之說非歟。曰,言教外別傳者,令人於指外見月也。又宗家提持,超越常格之外,名為教外別傳。然此四字,埋沒多少豪傑,今為道破。對教說,則曰教外別傳。機鋒轉語等,亦是教。對宗說,則曰機鋒轉語外別傳。庶不至孤負佛祖,徒造口業矣。若真佛教不能傳佛心印,則已得別傳之迦葉、阿難、馬鳴、龍樹,當另宏別傳之法,何用結集三藏,注經造論為哉。宗須教印者,如木須從繩則正也。 予嘗勸一狂僧念佛。彼言衲僧鼻孔,三世諸佛尚摸不著,用念佛作么。予曰,若真摸著三世諸佛摸不著的鼻孔,尚須步步隨著三世諸佛腳後跟轉。倘不隨三世諸佛腳後跟轉,則摸著者非衲僧鼻孔,乃阿鼻地獄鐵床銅柱上火孔也。達摩雲,二百年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智者示登五品。南嶽示證鐵輪。故知今人於宗教二門,開眼尚難,何況實證。其有慈悲願深,生死心切者,宜隨遠公,智者,永明,蓮池,專致力於念佛求生凈土一門也。 流 通 分 書至此,有傍不甘者呵曰:佛法廣大如法界,究竟如虛空,妙性圓明,離諸名相。安用汝許多羅嗦,分疆立界為。予應之曰,妙性雖離名相,名相豈礙妙性。虛空法界雖無疆界,疆界豈礙虛空法界。吾欲舍東往西,必須定南辨北。庶幾方向不迷,措足有地。又恐己見錯謬,欲請正於達人。是跛夫之路程,非輪王之輿版(輿版即地輿圖)。 若夫通方開士,過量大人,世法全是佛法,業道無非佛道。祖意教理,佛經禪錄,本自融通,有何混濫。盡吾之智,不能測其境界。竭吾之力,不能窺其藩籬。吾之鄙論,姑就吾之鄙機言耳。子何以迦樓羅王之飛騰,用責於蠓螟蚊蚋,而令其齊驅也哉。 <全部完>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二零一四凈土大經科注 (第一二九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六集)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一二二集)
※凈土大經科注 (第五十集)
※阿閦鞞佛之凈土願
TAG:凈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