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行法釋要』<肆>『拳論篇』
『太極拳行法釋要』<肆>『拳論篇』
四、拳論篇:
《王宗岳太極拳論》釋要
(一) 《王宗岳太極拳論》原文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虛領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察四兩拔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枰凖,活似車輪,偏沈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舍已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二)拳論講解
王宗岳的太極拳論一直是所有練太極拳人的經典。它是由王宗岳傳給蔣發,蔣發傳給陳長興、陳清平,後來武禹襄在蔣發過去的米店裡找到的。所以太極拳是由武當張三丰傳下來,傳給王宗岳的,王宗岳傳給陳長興、陳清平,再傳給楊氏、武氏的。楊氏、武氏是最早的太極拳分支。武氏再傳給郝為真,郝為真傳給孫祿堂,就產生了孫氏太極拳。吳權佑是滿人,他跟著楊露禪、楊班侯學拳,後來漸漸在上海產生了吳氏太極拳。整個太極拳主要就是這五種:陳氏、楊氏、武氏、吳氏、孫氏。所有這些太極拳中最經典的著作,就是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後來武禹襄、李亦畲也有很多拳論,但他們的拳論都是從王宗岳拳論化出來的,有很多就是解釋王宗岳拳論的。我們練太極拳的人一定要非常清楚,你練得對還是不對,王宗岳拳論是標準,符合它的就是對的,不符合它的就是不對的,沒有什麼可疑惑的,一切以這個拳論為準。這是老師當初給我的學拳第一準則。
「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 陰陽之母也」
拳論的第一句「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有很多人看拳論,首先就把這句話忽略而過,認為這是古人寫書的一個潛台詞,不說好像沒有文化,說了也沒什麼真正特別的意義。但是實際上我們練拳的人,真正地要進入太極之門,必須要把這句話搞清楚。
太極拳的基礎是什麼?就是無極。無極是什麼呢?就是這個「炁」—神氣。不從這裡入門,實際上你練的根本不是內家拳,更不要說是太極拳。
要做到無極,有練法嗎?有的!道家將天人合一、人我天地為一體、與道合一的狀態稱為無極。有人可能會問,人是人,我是我,天是天,地是地,為什麼是一體呢?其實如果將天、地、人、我都放在你的感知範圍之內,那麼天地人我就是一體。如果未將天、地、人、我放在你的感知範圍之內,那麼天是天、地是地、人是人、我是我。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推手,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兩個人一交手,就已經先把對方當對手了,而這種狀態其實已經和太極沒有什麼關係了。那麼太極拳第一件事情要做的是什麼呢?是和對方一見面、一接手,馬上要和他合為一體,感知對方身上的一舉一動。對方神氣的波動,全部要放在我的感知範圍之內。拳論中說的很清楚:「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皆由此而及也!」
那麼如何能夠練得天下無敵呢?就是從感知對方的一切狀態開始,真正能做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正確的推手,如果是有功夫的話,和對方一粘手,對方是沒辦法起腳、也沒辦法出拳的。他每一起腳、出拳之先機,都已經被我知道了,就不會再給他這個機會了。所以楊露禪能將一隻鳥放在手心上,鳥卻飛不起來!並不是說他手上有膠水,而是鳥在用力的時候,它的蹬力被化解了,而這個化解一定是建立在感知上的。所以太極拳有一個字用的很好,叫「聽勁」。它為什麼不叫「摸勁」,而是讓我們「聽勁」呢?「聽」是什麼呢?就是讓你不要把你的思想放在你自己的觸覺上,因為你的觸覺是不可能聽的。這個詞真是用得很高明,有類似於禪宗的感覺。禪師說聽雲,雲明明是看的,怎麼讓我去聽呢?它其實就是讓你不要沾著,聽雲就是讓你感受雲的狀態。這就是練拳當中非常要緊的事情。你如果能夠明白無極這個概念,練拳就已經入門了。你說方便不方便,我是覺得很方便,但是太多的人練拳都不從這裡入手。
「動之則分,靜之則合」
動之則分,就分成陰陽;靜之則合,就合為無極,即感知狀態。陰陽是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
在太極圖上我們把有黑點的白色的區域稱為陽,把有白點的黑色的區域稱為陰。有很多人解釋過太極,但是從練功夫上來說,我對他們的解釋都不滿意。我的老師曾對它專門做過解釋,實際上古人是以非常直接簡單的方式用這個太極圖來解釋太極的:白色有黑點的區域,白色代表沒有東西的地方,黑點是你的神意,是要守住的;黑色有白點的區域,黑色代表有東西的地方,白點是你的神意,神意是空的。
所以兩個人接手,我身體要保持空靈,要讓它覺得摸不到,但是外面的神「炁」是滿的,做到這個狀態就叫進入太極狀態,你已經贏一半了。所以真正的太極是什麼呢?就是:在感知範圍之內,你能夠做到有身體的地方是空靈的,沒有身體的地方,你要神意飽滿。而且要做到在這個感知範圍之中,陽不離陰,陰不離陽,要同時存在,這個狀態就叫太極。這也是道家裡面說的知黑守白。黑色表示身體的這個區域要放空,守不能守在這裡,守在這裡,這裡就變成一個實體,就變成被人攻擊的一個目標了。要守在白處,這叫知黑守白。天地萬事萬物都是以這個狀態為最佳。我們也經常以太極的標準來評論書畫的高明,「落墨之處需空靈」,「未到之處須氣滿」。但是我們自己練太極拳,有幾個人是以這樣的標準來練的呢?
「無過不及,隨曲就伸」
「無過不及」是什麼呢?是說我在自己的感知範圍之內和對方交手,即我的手不出圈,不能出我的感受範圍。有很多人一推手人坐在後面,手放在前面,其實這個時候手已經伸出他自己的感知範圍了。
「隨曲就伸」,是因為兩個人是一個氣場,合為一體的,一方縮了,我的氣就進去,始終填滿。太極拳的這個方法在搏擊上非常非常的好用。為什麼呢?因為別的拳術很難做到這一點。要麼一動腳身體就癟掉了,有的人想要用身體,腳卻癟掉了。若能做到隨曲就伸,對方一動就傾斜了,他站在那裡不平衡的,他就要調整。高手過招,哪怕是一點的調整過程,早就失去了先機。如果你能隨曲就伸,對方就很難找到你的破綻。所以太極拳這個合為一體的理論是非常的好!
「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
在太極的狀態範圍內,感受到對方的力量時,我用感知柔化而動,讓我的身體均勻走化對方的壓力,不可用頂抗或拙力撥擋。在這走化的過程中,我還要由此得到對敵發放的機勢,讓敵人勢卸而陷入被動挨打之狀態,在我大勢所摧之下不能也不敢擺脫,如被粘一樣。要注意這個走化和粘是一件事,並非先走後粘,或先粘後走。走就是蓄勢,而對方落空,自然背勢而被粘。若能體會也可算懂勁了。
「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
人家快你也快,人家慢你也慢,這個很容易說,就是叫聽勁。人家是三兩一,你不能是三兩二。人家是三兩一,你也不可以是三兩,這是說什麼呢?不是去猜,是去感受,就會準確。你去猜,大概來的是三兩,我大概也是三兩,你肯定算不準的。你去感受,一聽,心氣和它一合,你馬上就知道它的狀態,就會準確。
「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
太極拳總體的大綱理論到這裡其實已經說完了。怎麼練,告訴你了。如何練也告訴你了。後面所說的只是方法和分析。整個太極拳原理就這些,一百個字都不到。你說太極拳難不難?一點都不難。那麼練會的人有幾個?很少。原因是什麼?都不按照拳論練,就是自己發明一套。
我還聽說有一些人建議,找一幫武林名家,一人出一條名言,在某個地方去建一個石林,把這些老師的名言刻在石碑上,以讓後人觀賞。對此建議我是非常反對的。因為我相信這些人,沒有比古人說得更好的,對武術的理解也不可能超越古人了。
「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這兩句話是告訴我們上面這些道理懂了之後,就需要練習。不然的話,我們大家都說,我懂了道理學了方法,但到用的時候,還是過去的老習慣。這個是很自然的,這就叫習氣。這好比我們原來用拉線開關的燈,換成了撥的。你每次用時還想去拉,一拉發現沒有,就改成撥,這就叫習慣。最自然出來的東西,就是你的習慣,所以這很正常。平時練的蠻好,一旦正式動手,又把弄堂里那一套砸來砸去的方法拿出來了,因為這是你最熟悉的東西。既然知道了好的東西,怎麼樣讓它變成我的新習慣呢?就是要著熟。把生的一套好方法練熟了,原來熟悉的、不對的東西,讓它漸漸地生疏。這和任何修行,都是一樣的。在這個正確拳理下,一個人練拳是悟勁,兩個人練拳也是悟勁。兩個人練拳,就是你來我往。我們推手時也就是在琢磨,如何在這個推手的過程中始終保持陽不離陰、陰不離陽的狀態,而不是只想把人按出去,或扳了他一下手、扳了他一下腳作為目的---這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對手真正找你比武,不會和你推的,也不會和你進行這種摔跤不像摔跤、打不像打的運動。這裡也要提及練好太極拳還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說道理很容易懂,可是為什麼偏偏懂了道理還練不好、也到不了前輩的那個狀態呢?很主要的原因就是懶!過去,那些前輩,包括我的老師,他們一直說:「拳打萬遍方為熟」。那麼怎樣才能著熟而階及神明呢?在兩年半到三年之內,需練滿一萬套拳!那麼一天要練多少遍呢?要練十幾遍拳!如果想要一年半練完的話,那可能每天要練二十幾遍拳。而其實我們每天才練多少遍拳呢?用功的時候練過三遍拳已經不錯了,不用功的時候每天可能只練了兩遍而已。這樣就很難達到古人的境界。這也是我們練拳之人要有自知之明而反省的地方。
有一些人自認為自己是五百年來也沒有人像他這麼厲害過,好像他是不得了。那麼你花了多少功夫呢?當初我和老師一起討論過這個練拳的問題。我們起初練拳,就是學會了整套拳架,至少要先練一千遍。練一千遍的原因是什麼呢?練完一千遍以後,你不會再想我這手到底要高一點還是低一點,我這腳到底要跨度大一點還是小一點,我的手走的方嚮應該是兩個圈還是一個圈。這種想法都已經不用了,因為肌肉已經養成了一個慣性。在到達這個狀態以後,才能去悟勁,就是去體悟我們前面所說的無極和太極的概念。
說到悟勁,當我們練完一千遍以後有個悟勁的過程,就是你對太極的理解和體悟,是我們練太極拳能否入門上路的關鍵。悟勁是需要因緣的。有的人可能聽明師指點,三句五句演示一下就懂了(我碰到過這樣的人,我學生裡面也有這樣的人才。但是這種人最大的缺點就是非常懶,會覺得這個很方便,一學就會了,所以練得很少。跟人家動起手來還是希望別人保護他,他不能保護別人);有的人就很慢,三年、五年還覺得像賭博一樣(我這裡也有個這樣的學生,在幾年前他還沒有體會到這個事情的時候,和我說過一次話。他說:「到你這裡來練拳,像賭博一樣,如果不來的話,又怕今天正好應該是拿一副大牌的時候,如果來了,又常常空手而歸,你說的東西我還是搞不懂。」不過,他最近摸的兩副牌好像還可以,所以又有信心,不然的話,他會覺得好是好,就是怎麼也裝不到自己身上去)。所以這個問題也是人的悟性問題,不能強求。
悟勁以後,還有一關要過,就是著熟。你悟了以後明白了一個新的用力的道理和方法,我如何讓它熟呢?要求是什麼呢?那麼你最少要練滿五千遍。你練滿五千遍,就著熟了。我老師對我們的要求是練一萬遍,懂勁以後要練一萬遍。我現在的要求已經沒那麼高了,我曉得要練一萬遍,學生都逃光了,一個都沒有了,還不如讓他們練五千遍,還可能有人堅持一下。就算練五千遍,我也沒有和人家說,你一定要一年半或者兩年裡面練滿。我看這個現在也很難。所以我上次和朋友在說這個問題,我們有機緣的話到山區裡面去找一些年輕的孩子,我們做一個基金,每個月給他們生活費,讓他們不要再想那個賺錢不賺錢的事情,讓他們專業地練個五年、八年的,成功的機率就會很大!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
由著熟、懂勁以後才能階級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就是說你慢慢地熟了以後,就會真正地懂得在動手當中陽不離陰、陰不離陽的道理。體悟到這種概念以後就叫懂勁。懂勁以後,會越來越熟,會覺得和人家動手越來越神妙,越來越得心應手。但是你如果不是苦苦地去練,還是很難豁然貫通。
我們說的王宗岳拳論的主要理論,到這裡就講結束了。下面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等等只是一些具體的練習方法了。
「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
下面我們談的是拳術的一些基本要領。第一句話是「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對這句話,很多人的領會是有很大偏差的。偏差在哪裡呢?它把虛靈頂勁和氣沉丹田拆開來理解了。這是非常大的錯誤。什麼叫虛靈頂勁?就是人是拎著的,微微地拎著,從上自下有條中線在拎著全身,炁放鬆了,宗氣自然會沉入丹田。而現在很多推手和練拳的人都不是這樣。和人家一推手,先蹲下去,或者是這個肚子朝下面一挺。為什麼呢?他們認為這個叫氣沉丹田,可以讓自己的重心穩固。實際上你去想想,這個氣不是沉入丹田,它是注在丹田,一字之差面目全非,這個時候絕對沒有虛靈頂勁。而拳術恰恰是要虛靈頂勁和氣沉丹田同時存在。丹田是自然沉實的,不是說讓三個人推不動就叫氣沉丹田,那叫氣注丹田。
下面的一句話「不偏不倚」,我這個時候身體可以動,力氣可以化解,可以運動,可以打人,如果說我不能做到虛靈頂勁和氣沉丹田同時存在,就不存在放勁。我們很多練武術的人都以馬步為基礎,但是有幾個人練對呢?大家扎個馬步,人插在那裡,坐得很低,但是這個是馬步嗎?我覺得跟蹲坑的狀態是差不多的,和馬沒有關係啊!為什麼叫馬步呢?馬步是古人在戰場上駕馭著馬匹作戰時的狀態。你想想看,你在馬上能夠這樣蹲下去坐嗎?馬跑一圈你就蹾死了,腸子都出來了。所以人坐在馬上是夾襠的,人的腰要拎著兩條腿,夾著那匹馬,那麼當他手裡拿了一把大刀或長槍的時候,就能合著這把刀槍以及馬的運動的勢能一起去打人了,這才有很大的衝擊力和力量。你想想,如果你用那麼錯的狀態坐在馬上,拿著這麼一把刀槍去戳人,人家沒被戳倒,你自己卻先倒了。所以先要練腰,就是要用腰拎著你的腳。現在有醫生說,很多人練太極拳會把膝蓋練壞,不要隨便練太極拳,一有老人練太極拳醫生馬上就勸導:「不要練了,這個膝蓋練了會壞。」,那麼醫生是瞎說嗎?沒瞎說,很多人是練壞了。那太極拳是不好嗎?不是,因為他們練的不是太極拳。因為太極拳首先要做到什麼呢?它要練你的腰,它不是讓你用重心去壓在自己的膝蓋和腳上,如果這樣的話,只要年紀大了,這樣的運動量會加大對它的損害。但是,中國人的武術不是這樣,它是用腰拎著全身,兩個腳掛在腰上運動的,而不是用兩個腳支撐在腰下。現在大多數人嘴上說,腰為主宰,我看都不是!腳跑到哪裡,腰跟到哪裡,哪能叫主宰?主宰是我腰指揮到哪裡,全身都會去配合,腳只是腰的輔助品而已。而且錯的練法也做不到左重則左虛,右重則右杳(杳是空的意思)。為什麼呢?你如果不能做到虛靈頂勁、氣沉丹田,立如秤準的那個東西就沒有了。你想你一撐,哪還有秤准,你這桿秤還會准嗎?這肯定不對的。你一定要拎著身體,氣沉丹田,炁為輪,腰為軸,那個時候人像輪一樣。這個氣不是身體裡面的氣,這個氣還是元炁之「炁」。所以這個神,就像車輪一樣,這腰就像一個軸一樣。如果你說是身體裡面的氣,那就不存在「炁成輪」的話了,它不是輪嘛。但是這個輪是非常靈敏的,因為你做到了氣沉丹田和虛靈頂勁。
所以我們太極拳的「十要」,很多是後來加的,也沒有錯。但是都是從虛靈頂勁、氣沉丹田這兩句話裡面衍生出來的,並沒有深入的內容。比如說垂肩沉肘,也不能是自己身體有意這樣垂下來的。過去老師常說練拳時兩個手腋下要像放兩個燙饅頭一樣。我們再看古人的人物畫,特別是唐以前的人物畫像都是飄飄然,甚至人是騰挪而起,一尊佛像你見了會產生恭敬心。為什麼呢?他們是拎著的。當初對「炁」的學問,是每個讀書人士大夫都要研究實踐的,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有些功夫,他們知道這個狀態人是舒服的。但是宋以後,一下子就讓人覺得癟了。為什麼唐以前中國這麼旺盛?你看青銅器,特別是商周的時候,那些青銅器真好。你看到這些青銅器就能知道什麼是氣勢,什麼是拎腰。你看到青銅器你就會想到那個時候外國人肯定打不過我們。但是你一看到宋明那些儒雅的東西,炁不夠了,就覺得可以欺負了,是整個社會的文化都慢慢地從那個炁的文化當中遠離了。
這個事情,我覺得也是大家要多留意的。我們腰拎起的時候,這個腳負擔是很輕的,所以別人說你這個人好像腳很活。腳很活是腰有力量才腳活,你看人家練摔跤的人腳活,人家練摔跤的人怎麼樣練他腰力的?他們有很多練習腰力的方法,腳當然活了。而你死馬樁一樣坐在這裡,你怎麼弄得過人家呢?所以我說碰到人家摔跤的人,哪怕一個女子柔道隊的就能把他們那些喜歡拉拉扯扯的人弄得一塌糊塗,原因就是這個。所以真正練對了太極拳,絕對不會傷到你的膝蓋。通過你腳和腰的運動,一定會對你的膝蓋更有好處,對你的腿腳更有好處。當初有一位來自美國的教授,他做過一個蠻有意思的特輯,他在裡面提到如何利用練太極拳防止老年人摔跤,我覺得這是蠻好的內容,你至少在不斷的平衡當中去練習腰力和腿力,你練得對的話就會充實,就不容易摔跤,減少了摔跤的可能性。
「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
這一段話,有很多人解釋得很勉強,實際上它是說,在太極的狀態下做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能使對方在我的感受範圍內覺得「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近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比如說兩個人在接手時,他運動的範圍都在我的範圍之中,就不存在高高低低的問題。我們兩個人散手,他也在我的範圍之中,他想要進攻我的地方,總覺得摸不著,卻覺得我馬上就可以到他身上一樣。我的勢時時包圍住他,他進又摸不到,退又走不掉,朝上也覺著高得沒有盡頭,想往下跑也覺著深無底。這幾句講的就是勢的範圍的問題,還是在太極的概念上,所以它說來說去並沒有離開這個東西。
「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
在感知的範圍之內,你才能做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太極拳不是比我的力氣比你大多少。「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是真正教你一個練習的方法。你在練拳的時候,就要讓一根羽毛也不能加在你身上,一個蒼蠅落下,你也要有感知和反應,你要這樣去練習才行。現在先不要說蒼蠅了,這麼一個人推在你身上,你總要走吧?我的太老師董世祚先生曾說,明明拳論裡面說了要「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但是往往很多人刀砍斧劈也不肯走,就要站在那裡。我中定很好,就是不走。這樣的英雄到處都是。
「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拳論在這裡又總結了一下,說我只要能做到虛靈頂勁、氣沉丹田,而且我的太極的範圍、勢的範圍要夠大,能夠做到讓對手仰之彌高,俯之彌深,近之愈長,退之愈促,而且是仔細地聽勁,練習到讓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最主要的目標是什麼呢?就是要我知道對手的一切動向,都在我的掌控之中,而對手是不能夠了解我的。他如果沒有這麼細膩的感受,他不用這個方法,他永遠不會走這條路,他也不會了解我,所以叫「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它並沒有說你這樣練,馬上明天就變英雄所向無敵了,它只是說英雄所向無敵的方法是從這裡開始。我老師那時候常常說,有很多人推手,推的人翻在地上腳也不動,好像要顯示他的腰很軟一樣。還有的人站在那裡撐著,五個人也推不動。我老師說他們推不動,你上去給他一個耳光,看看他能還手嗎?他如果不能還手,這還叫武術嗎?人家推不動你,戳你一刀,你也不動嗎?這和武術有關係嗎?這是表演用的。前輩有的時候罵的話很厲害,我就不想說了,這個只是表演好看而已嘛,真正能使用嗎?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壯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
斯技旁門甚多,旁門就是練錯了,練錯的人很多,雖然個個有差別,但是它總結一下,不外乎是「以壯欺弱,以慢讓快。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大家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我常常和別人推手時說「你打我一下吧!但是我要求你表現不是以力大打力小,不是以手快打手慢,你試試看」---這其實是很難的事情!有很多人力氣很大,一不小心就有力氣出來了。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為也」,是說這些都是後天自然本能,它不符合太極的道理,這和你要學習的用力方法也沒有什麼關係。
「察四兩撥千斤,顯非力勝。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你去看一看,真正的四兩撥千斤的方法,顯然它不是以力量來作為方法。如果是以力量的方法,就不會這麼輕巧。有很多人說四兩撥千斤是技巧,它其實也不是技巧,它是一種化勁。比如說我最近和幾位老前輩一直討論這個問題,所謂四兩撥千斤,並不是說把人家加給你的力量,我用一個技巧把它弄到另外一個地方去,而是由於你身體和空氣都是均勻的勢的運動,所以能夠把人家加在你身上的勢(並不單單是力),分解或化解到身體當中甚至於空中均勻承受。它在你接觸點的作用力就變得非常小,對手會覺得一種「空」的感覺。而這個空的感覺就叫「化」。如果說是我用力的方法把來勢轉變掉了,那個叫「變」,不叫「化」。所以,太極拳說是「化勁」。太極拳沒有說叫你讓,而只叫你化。我的太老師樂奐之先生也說太極拳是沒有「讓」的概念的。我老師寫給我的一個東西,它意思是說,和人動手就像坦蕩蕩地讓人搜身一樣的感覺,它化乾淨了就可以,一旦化乾淨,對自己也就沒威脅了。事實上,對手的勁在我身上可以流過。這種境界,才是我們要去追求的!
「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那麼太極拳是不是快呢?當然,也可以說快。為什麼呢?所謂的快是能夠身從心動,就是太極拳的練習過程,剛剛開始,是「以心行氣」,最後,練到成功了,叫「身能隨心」。為什麼它快?它快在它能身能隨心,心一動就到了。沒有說是我預備著,要手伸出來,要幹些什麼事情,那就很慢。我們說熟能生巧,一動它就有反應了,就算練成功了,這就是前面說的著熟。由著熟要到神明,就是要到身能隨心而動。
所以「觀耄耋御眾之形,快何能為」,它不是快的問題,但是也不能說它不快。太極拳明明有說了「彼不動我不動,彼微動我先動」,那叫快嗎?也叫快。所以它的快是心動而手動,沒有說是我想,想就很慢。
所以說真正出手的時候自己都不知,拳論里有說到,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心動就出來了,不能老想著我要如何去做這件事情。和人交手,就想對手怎麼來,我如何應付。你有這種想法,贏的機會已經不大了。
太極拳的應用,它不是在手腳快慢上贏別人,它贏的是那種狀態。它並不是在和你在比手腳快,如果我比手腳快,我肯定比別人慢,因為他們天天在練。但是我是看到它人處於哪種狀態,是我可控的。我體會到對手的勢,有哪一個地方是有破綻的,這個才是中國武術它非常要緊的地方。
「立如秤准,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立如秤准,活似車輪「,這句話是說明這個氣絕對不是那個米穀之氣,它是說的無為之「炁」,不然的話就沒有「活似車輪」這句話了。「偏沉則隨,雙重則滯」,這句話有很多人在鑽牛角尖,實際上它說的再明白不過了,它和前面那句話是連在一起的。立如秤准,站在這,氣沉丹田、虛靈頂勁就是秤准,人要活絡得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這就叫活似車輪。雙重則滯,就是說我這個秤,碰到分量我就會旋轉的,是偏沉的,就能夠跟隨別人,如果是說雙重的,我一受到力量就去頂了,那叫雙重。雙重,這個秤就滯了,就不會准了,那個秤就不靈敏了。這個話是非常明白的,沒有很多複雜的東西。但很多人去鑽了牛角尖,就使得這個拳論沒辦法解釋。說來說去都是很簡單的,就是我要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人要活得像車輪一樣,對方一碰我,我就聽,這就叫捨己從人嘛。一聽,我就動了。如果是說人家給你力量,你也去頂,那就叫雙重。雙重,那你就不會變化,你那個秤就壞掉了。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皆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所以王宗岳先生看到很多人,練了很多年,和人家一動手,化不掉,為人所制,原因是什麼?雙重這個問題體會不到,鬥力的毛病去不掉。「欲避此病,須知陰陽」,就是說,要避開這個毛病,你必須要知道陽和陰,知道在這個太極的狀態。後面那句話也很重要,我前面實際上都說過了。他說:「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所以沒有有意去粘別人的,對方走,你和他合在一起就叫粘。你有意去粘,身體就硬掉了。你有意去走,那就叫癟掉了。所以「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這兩個統一了,才叫做化。而且要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這句話也是精彩得不得了,所以拳論真是拳論!就是說,你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那一塊陰面不能單獨存在,那一塊陽面也不能夠單獨存在,在同一個無極感知狀態下,陰陽要在同時存在、相互轉換、相互幫助的狀態下,就叫做陰陽相濟。你懂了這個道理,就懂勁了。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
懂勁以後,你就會越練越精,你默默揣摩」,仔細地去琢磨,越來越細緻,你慢慢地就會從心所欲,你出手就自在了。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
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人家碰到你了,化還沒化開,就在想我怎麼把他撥掉弄,很多人是這樣的。人家碰到你,這裡的問題要解決,所以一碰,就要化掉,你才能夠自由,你才能夠運動。如果化不盡就想動,就會看到兩個人像鬥牛一樣,誰都不能放,放了都會倒。「所謂差之毫厘,謬之千里」,就是對於這個本體太極的概念,你如果理解錯了哪怕一點點,就不知道跑到哪裡去了。太極拳現在的狀態很可惜,有很多人不是一點點錯,而是不知道錯到哪裡去了,根本就沒有找到過這扇太極之門。
我現在也是呼籲大家,練太極拳的人,一定要從這個門裡面進去,而絕不要只是在外表上打轉。太多的人就是一直在外表上花功夫,而對它根本的哲學背景不去深究,所以練到後來,你練的那套拳和太極沒有關係。我常常問別人,你為什麼叫這套拳是太極拳嗎?你說掤捋擠按這幾個動作就叫太極拳?只能你練太極拳的人用?再說,很多推手的人拖拽拉抱,你看它們有太極拳的那個感覺嗎?也沒有嘛!但是,他們很多人硬是把這些東西說成是太極拳,這其實對太極拳沒有任何的幫助!當然不見得每個人都要練成像張三丰、王宗岳、楊澄甫這樣的絕世高手,但是也希望每個練拳的人練對路子,至少可用它去體會實踐太極的哲學背景,在身心上真正得到這麼美好的傳統文化的滋養,這是很重要的,對身心,對學問,也都有好處。
「學者不可不詳辨焉,是為論」,王宗岳老先生苦口婆心想把這個道理告訴別人,所以才寫了這個太極拳拳論。我們要非常感謝這位老前輩,他以這種無私的精神把拳論寫出來,讓大家不要弄錯。但是現在有幾個人把這個東西作為經典,有幾個人把它作為自己練拳的標準?很少。這樣不好。他值得我們每位練太極拳之人的恭敬,也希望我們每位練太極拳之人不要違背這個拳論而去自己發明一套出來。到這裡,王宗岳的太極拳論就全部講完了。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