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起源在開封

中秋節起源在開封
作者: 吳凱 來源: 汴梁晚報

嫦娥·后羿

我國以農立國,祭月活動可追溯到遠古先民對月亮的崇拜。農民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無不與天象、季節有關,因而人們產生了對日月的崇拜,古代帝王為此專門制定有春祭日(太陽)秋祭月的禮制。戰國以後,民間更流傳有許多崇拜月亮的神話,在這些神話中,最膾炙人口的是嫦娥和后羿的故事。

嫦娥,原名姮娥,姮與恆同音,為避漢文帝劉恆諱,改為「嫦」。她的丈夫后羿(音易)系有窮國國君,他喜獵善射。相傳當時天有十日,人們酷熱難耐,后羿射日,十去其九,人們才得以正常生活,為了酬謝他,西王母在酒宴上送他一包長生不老葯。由於后羿夫妻恩愛,羿不忍撇下妻子,沒有服用,並交給妻子保管,羿的徒弟蓬蒙,是個奸佞小人,乘八月十五后羿出獵,威逼嫦娥交出長生不老葯,嫦娥為了不使仙藥被蓬蒙搶去,一口將葯吞入腹中,誰知吞下仙藥後,頓時身輕如燕,身不由己地飄然飛入月宮。后羿懷念妻子,每年八月十五都以瓜果等遙祭嫦娥,百姓紛紛仿效,相沿成習。但嫦娥在月宮裡並不快樂,她變成了一隻醜陋的癩蛤蟆(蟾蜍),這就是見諸文字的「嫦娥竊葯出人間,藏在蟾宮不敢還」,月宮又名蟾宮的原因所在。

傳說月宮中還有一顆巨大的桂樹,高五百丈,樹下有一個叫吳剛的人被貶到這裡砍伐桂樹,但這棵桂樹是一棵永遠也砍不倒的奇樹,吳剛辛辛苦苦砍下的樹枝,樹上會馬上再長出來,所以吳剛在月宮裡是在服終身勞役。毛主席《蝶戀花·答李淑一》:「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颺直上重霄九。問訊吳剛何所有,吳剛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廣袖,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借用的就是嫦娥、吳剛在月宮——蟾宮的這段故事。

1972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一幅畫幡上,畫有鉤月、蟾蜍及玉兔,據考這是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月亮畫圖,但是人們還是寧願相信嫦娥是一位美麗的女神,而不是一隻蟾蜍!

中秋·賞月

我國古代把每年的春夏秋冬分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冠以「孟、仲、季」以資分別。八月正在秋季三個月的中間,故八月為仲秋。一直到北宋,太宗趙光義覺得「十二度圓(一年中月亮圓的次數)皆好看,其中圓極是中秋」,才把八月十五日(農曆)定為仲秋節,復因古時中、仲通用,亦稱中秋節,這是中秋正式成為節日的開始,它和每年正月的元宵節,五月的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三大傳統節日之一。

正因為月亮(陰影)中有桂樹的原因,月亮也就有了「桂宮」、「桂輪」和「桂月」的稱呼,同時這個「桂月」也代表農曆的八月。

清秋八月,皓月當空,或獨步月下,或親友相聚,或「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或慶賀團圓。早在宋太宗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之前,隨著歷代皇帝的拜月,百姓的賞月活動也就開始了。為了尋找一個最適合賞月的地點,把它固定下來,唐玄宗李隆基就築有「賞月台」,清代北京恭王府也築有「賞月亭」,咱們開封的州橋也是個賞月的好地方。試想,中秋之夜,冰輪乍涌,站立橋頭,仰望天空,星辰點點,一輪明月……是何等的愜意、何等的愉悅,後來有人在橋旁矗起了一座「明月樓」,賞月就更方便了。「州橋明月」一直是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

「州橋」從宋至今,一直位於從皇宮通向朱雀門的大道之中,是一個黎民百姓可以共賞的地方,要比那些專門供某些個別人物享用的什麼賞月台、賞月亭好得多。

中秋今昔

北宋太宗既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當時從宮廷到市民慶祝中秋節的活動盛況空前,《東京夢華錄》對此有生動的描寫:每逢中秋節,市井店鋪「重新結絡門面,彩樓花頭,畫竿醉仙錦旆(音佩,一種末端形狀像燕尾的旗),新酒上市,每到午時各店酒瓮一空,只好拽下『望子』。明月當空,宮廷里傳出『絲篁鼎沸』,深夜笙竽之聲,宛如雲外。富戶豪門人家,樓台亭榭裝飾一新;一般市民也早早在酒樓上搶佔座位『玩月』,供上新上市的螃蟹、石榴、榲桲(形同蘋果,味甘酸)、梨、棗、葡萄、橙、橘等時鮮果品。祭月後,邊賞月,邊飲宴,兒童則『連宵嬉戲』,街巷夜市駢闐(聚集)至於通曉」。

到了清代,又有一番新的景象,《帝京歲時紀勝》中說:「十五日祭月,香、燈、品、供之外,則團圓月餅也。雕西瓜如蓮瓣、摘蘿蔔葉作婆羅(象徵月中之桂樹)。」富戶人家要擺「八樣」供品:象徵團圓的西瓜、子孫滿堂的石榴、如意的柿子、早得貴子的紅棗和栗子、生活富裕的芋頭、放在盤內的螃蟹(名為「螃蟹爬月」),以及含有「青紅絲」餡的月餅,還要點蠟燭、燒高香、燃放鞭炮和月光神(用紙印的月宮圖),當然還少不了行跪拜之禮。

一直到全國解放前夕,開封祭月的習俗,還是沿清代舊例,沒有大的改變。由於月亮屬陰,祭月大都由家中年老的女主人主祭,婦女兒童先拜月,開封素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男人雖不圓月,但賞月又是少不了男人的。

解放以後,祭月的儀式逐漸消失了,但中秋節全家團圓、共賞明月、共吃團圓餅的觀念並未消失,依然有人千里迢迢乘車搭船往家趕,依然有人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趕不回家而悲傷,感嘆。黨中央、國務院順應人心民意增加中秋節為國家法定假日,體現了以人為本和營造和諧社會的理念。

宮餅·月餅

中秋節吃月餅,源於古代的餅食,五代時期開封有一家張手美吃食店,中秋節專門上市一種看起來與月餅相似的蒸制食品——「玩月羹」,北宋時皇宮御膳房專為中秋節製作的餅稱為宮餅,民間則稱「小餅」,還有稱桂餅、五福餅和月團的,這就是月餅的雛形。北宋蘇東坡曾有《小餅》詩記其事:「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可見北宋時的小餅,圓形,中有甜餡,已和我們今天開封人所說的老式月餅極相像了。而「月餅」一詞據有限資料考證,最早出現在南宋時期周密著的《武林舊事》中,他在記載南宋食品時,出現了「月餅」字樣。自此之後,中秋節吃月餅的風俗更加普遍,明代每值中秋,民間開始以月餅贈送親友以取團圓之意,它既是祭月的供品,也是節日的當令食品。老式月餅的餅面上有各式各樣的圖案,如「嫦娥奔月」、「銀河月夜」、「西施醉月」、「龍鳳呈祥」、「豐收雙喜」以及商家的字型大小、廣告等。它既寓有美麗的神話傳說,又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和祝福,經過近千年的錘鍊改進,月餅品種不斷增加,花樣也一再翻新,在酥皮和漿面兩大類月餅中,蘇式(蘇州)、廣式(廣州)、京式(北京)月餅最富盛名,甜咸葷素、異彩紛呈。開封的傳統月餅以老寶泰、五美、五福、三陽觀等商家生產的最有名,到了中秋節前出售月餅的旺季,店家的櫃檯或櫥窗里總都擺放著一摞月餅套餅,底下的最大——有大鍋蓋那麼大,越往上越小,最上面的一個像大棗兒那麼大,住家戶也有買「套餅」供月的,大多買最下邊像個盤子那麼大、一套七八個月餅的那一種。

蘇式、廣式等南方月餅在上世紀30年代的開封市場上,已不是什麼新鮮東西,但多是酥皮,餡兒也花樣多,開封人叫它「酥皮」或「包酥」。酥皮上刻不了什麼圖案,就在外包裝上打主意,什麼精美圖案都有。

月餅既是供品,又是食品,還有沒有另外的用處?據說元朝末年統治者對老百姓防範甚嚴,不準民間私藏鐵器,十家合用一把菜刀。江蘇高郵人張士誠乘中秋節之際,在月餅里夾一紙條,約定群眾起義。當中秋節之夜,百姓掰開月餅時,紛紛揭竿而起,反抗統治階級的殘暴統治。作為供品、食品的月餅竟然成了傳遞信息的媒體,給後世流下了一段佳話。

八月中秋正是各種水果成熟上市的時節,所以祭月的供品和人們的食品中就多了各種各樣的果品,另外,還有兩種食物是中秋節少不了的,它就是毛豆和芋頭。所謂「毛豆」,即連筴摘取已經成粒、尚未完全成熟的黃豆,剪去兩端,以水煮熟後撈出即可。此時豆莢及豆皆綠色,筴皮似有絨毛,故曰毛豆。芋頭又名芋艿,中秋節吃芋頭的習慣,最初起始於我國東南沿海一帶及台灣地區,後逐漸傳至內地。

備受人們供奉、觀賞的月亮,不僅僅有漢族群眾,我國傣、苗、白、哈尼、納西、蒙古、瑤、布衣、拉祜等少數民族也流行中秋祭月,日本、朝鮮、越南等國家也有過中秋之俗,所以,可以說月亮是一個備受全世界、全人類關注的星體,它已存在了40多億年,距離我們居住的地球約38萬多公里。自古以來,人們對月球就充滿了幻想和嚮往,「天宮月殿」的奧秘,吸引著人類,人們夢寐以求地盼望登上月球,在「清虛之府」里拜訪仙女嫦娥,品嘗吳剛捧出的桂花酒。

在人類掌握了現代科學技術之後,神話即將變為現實。公元1969年,美國宇航員已乘飛船登上了月球,那裡卻是一個沒有生命的星體,白天熱到127攝氏度,夜裡冷到零下183攝氏度,咱們中國人早就給它起了名字,叫「廣寒宮」。儘管如此,但月球上蘊藏有豐富的礦藏,它仍然吸引著人類,我國探月工程嫦娥一號已成功撞擊月球;嫦娥二號,嫦娥三號計劃在明年和2012年或2013年發射,人類再次登上月球的時間已經為期不遠了。

推薦閱讀:

三道城牆為何擋不住「靖康之恥」?從城防角度說說宋代開封保衛戰
開封姑爺李白
八朝古都的開封,正是有了他們,才顯更美、更有文化氣息
圖說百年開封
衚衕深處,浮光醉影!原來,最地道的開封味兒,是在衚衕里啊!

TAG:中秋節 | 起源 | 開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