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撤軍中場休息後,這一攬子戰略可以把印度阿三打趴下!

文丨南山策士

印度邊防部隊從今年的6月18日非法越境進入中國洞朗地區,至8月28日下午14時30分許撤回邊界印方一側,此次印軍在中國境內非法滯留時間長達72天。在此期間,在中印邊境西段的班公湖地區,雙方士兵還發生了肢體衝突,互相拳打腳踢並投擲石塊。

此次中印邊境爭端,事先並無任何徵兆,其對峙時間之長,性質之嚴重,是1987年中印桑多洛河谷衝突之後30年來所僅見。

沒有一種現象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我們只看到印軍入侵和退出這一個簡單的事實,就事論事來發表意見,無疑會失之草率。這段時間,南山策士一直在關注事態的進展,並就中印之間的歷史和地緣政治問題,做了一點功課,在此提出一些個人見解,與讀者朋友們探討。

在動筆寫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是中印睦鄰友好政策的堅定支持者。理性地看,中印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最有潛力的國際市場,互為最大鄰國,全球1/4的人口生活在這兩個國家裡——這樣一對鄰國天然應該睦鄰友好,因為只有睦鄰友好才是這兩個國家的最大公約數,才能對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

坦率地說,正是在寫這篇文章的過程中,我的思想有了轉變。我開始認識到,我們一直以來對印度缺乏足夠的重視,很多人只是把它當成一個巨大的市場,而很少有人認識到,印度即將成為全球僅次於中美的第三大國,它與中國為鄰,而且中印之間存在著很難扯清的邊境爭端,所以印度也有可能成為中國國家安全最危險的陷阱。

沒錯,和平永遠是世界的主旋律,但是我們更應該清楚,和平從來都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需要我們努力爭取,需要我們未雨綢繆。

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印度雖已撤軍,中印關係的「地雷」還在。

一、中印在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地緣政治學大廈的基礎是由海權派的馬漢、陸權派的麥金德和提出了「邊緣地帶說」的斯皮克曼等學者共同奠定的。其中,麥金德提出了「世界島」理論,認為誰控制了亞歐大陸的核心(東歐平原),誰就能成為世界霸主,前蘇聯即由此起家。馬漢提出了海權理論,認為誰掌握了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運河和航線,誰就(變相)控制了全世界。美國正是踐行了這一理論而成就當今世界霸主地位的。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則認為誰統一或整合了亞歐大陸東西兩端的邊緣地帶(東亞和歐洲),誰就會成為美國霸權的挑戰者——實際上,美國正是基於這一理論,在西端控制歐洲,在東端扼制中國,防止挑戰者的出現。

根據地緣政治學理論,全球有條件產生超級大國的地區有五個:美國、中國、南亞次大陸、歐洲和前蘇聯地區。其中美國已經掌控了全球海權,俄羅斯位於世界島的核心位置,中國、印度和歐盟分別佔據了世界島的東部邊緣地帶、南部邊緣地帶和西部邊緣地帶。

二戰之後,美國一直在忠實地踐行斯皮克曼的「邊緣地帶理論」,通過鐵杆盟友英國,以及北約組織,將美國東部的海防線一直推到了大西洋東岸,牢牢地控制了歐洲;通過控制屬從國日本,以及「第一島鏈」,把美國西部的海防線一直推到了太平洋西岸,死死地扼制著中國——坐擁世外桃源北美大陸,遠離是非之地亞歐大陸,把南美洲當成後花園,左手控制大西洋,右手控制太平洋——只要這一地緣戰略不破產,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將牢不可破。

前蘇聯的崩塌,完全是因為體制的原因。不過從地緣政治學的角度來看,蘇聯也存在著明顯的短板,因為它處於高緯度地區,遠離世界核心的咽喉航道、運河和航線,如果它要站在世界舞台的核心,在東西兩個方向都已受阻的情況下,唯一的出路,就只能南下印度洋。

早在1725年,彼得大帝在臨終遺囑中就已向後繼者明確了他關於世界地緣政治的思想及爭霸世界的戰略目標:「儘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誰統治那裡,誰就將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當年蘇聯大軍入侵阿富汗,許多人只看到了蘇聯對阿明政府的不滿,實際上這只是原因之一,須知蘇聯侵阿決不是偶然和局部的行動,而是其全球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是蘇聯繼承老沙皇南下戰略的衣缽,企圖以阿富汗為南下的基地,進而打通陸上通道直下印度洋,最終實現其世界稱霸的目的。

很欣慰老沙皇的遺願最終落空。自1991年蘇聯解體至今,前蘇聯地區元氣散盡,重新結合為一個整體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布熱津斯基說過,「失去烏克蘭的俄羅斯將不成其為大國」,遑論重回一流國家陣營,它今後能有資格作為一個小弟跟在前面四位大哥後面混就已經不錯了。長遠來看,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很有可能會類同於加拿大與美國的關係,這種地緣政治的變化對於中國是有利的。這個話題可參見本公號文章《「強國」俄羅斯將漸行漸遠》。

再看歐洲,自從拿破崙和希特勒試圖統一歐洲失敗之後,今天的歐洲以歐盟的形式正在謀求整體優勢,但這種聯盟是比較乏力的,歐盟至今仍面臨解體的危險,縱使其今後能生存下去,但它成為一個堅強有力的超級聯盟的可能性並不大。

這樣一來,世界島上的四位超級玩家中,真正能陪美國一直玩下去的,只剩下了中國和印度。

為什麼美國數十年來一直對中國步步緊逼?拋開意識形態方面的原因(岷主國家天然更樂意跟岷主國家交朋友,而將非岷主國家視作「非我族類」),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美國早就認識到,全球唯有中國,才具備跟美國競爭的地緣政治優勢。

中國單獨擁有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人口總量世界第一,國土面積世界第三。中國的農業生產條件優越,雖然國土面積只有俄羅斯的56%,耕地面積只有印度的87%,但糧食產量是俄羅斯的5.3倍,是印度的2.3倍。中國擁有全世界最為完備的工業體系,和最為雄厚的製造業基礎,並擁有豐富的戰略資源。蘇聯解體之後,來自北方邊境的壓力頓失,中國的陸上安全形勢大大好轉,從此全力以赴發展經濟,GDP排名從1991年的第11名躍居至2010年之後的全球第二。

如果真像美國人說的那樣,他們是上帝的寵兒,那麼中國則是在太平洋西岸守候了數千年的競爭對手。

當然,中國的地緣條件並不如美國那般完美。

一是中國陸上鄰國眾多,關係複雜,安全環境不如美國簡單可控。第二,中國海岸線面對的不是廣闊的大洋,而是海權關係錯綜複雜的內海,且被一條完整的島鏈所包圍,而這條島鏈已經被美國打造成封鎖中國的「第一島鏈」,對中國的海洋戰略帶來了極大的桎梏。第三,中國的石油、鐵礦石等戰略資源嚴重依賴進口,2015年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達84%;截至2017年5月,中國原油進口比例逼近70%,成為全球原油最大的進口國,而中國進口原油的海上運輸大約75%需要途經印度洋—馬六甲海峽——這就為印度從印度洋上威脅中國的石油安全帶來了便利。

那麼,讓彼得大帝至死還在惦記著的印度,到底有什麼樣的地緣價值呢?

在進入近代以前,印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印度半島上土邦林立,語言各異,教派紛爭,種姓對立,其現代化的起點比中國還要低。

是英國人統一了南亞次大陸,現代的印度這個國家,實際上也是在英國的一手扶持下建立起來的。假設印度能夠幸運地接收英國治下南亞殖民地的全部地盤,向東控制著完整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平原並延伸到緬甸,向西控制著完整的印度河平原,向北完全控制著克什米爾,向南一直控制到包括斯里蘭卡在內的印度洋上的島嶼,在這個完整地理單元的南亞次大陸上,印度完全有可能壯大成為一個超級大國。

實際情況是,印度幸運地掌握了印度半島,但沒有足夠幸運到擁有整個英屬印度。1947年的印巴分治,從印度分裂出來一個世仇巴基斯坦,後者又分離出一個孟加拉國,並在印度北方遺留下一個克什米爾問題,成為印度至今無法癒合的傷口。1948年斯里蘭卡正式宣布獨立,又給印度的印度洋戰略下了一塊絆腳石。而印度的北部邊境有一個強大的鄰國——中國的存在一直讓印度如芒在背。

儘管如此,印度仍然擁有世界一流的地緣條件。印度半島直插印度洋中心,使得印度扼守著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並擁有7500公里的海岸線,20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經濟專屬區。近幾十年來,隨著日本、亞洲四小龍尤其是中國經濟的騰飛,東亞與中東、歐洲、非洲之間的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印度洋航線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貿易和能源運輸通道,承載著全球2/3的石油運輸、1/3的散裝貨物運輸以及一半以上的集裝箱運輸,這又無形中加大了印度在世界地緣政治版圖上的權重。

海權理論奠基人馬漢曾經預言:「誰掌握了印度洋,誰就掌握了亞洲……二十一世紀將在印度洋上決定世界的命運」。對於這一預言,世人將信將疑,但很多印度人篤信其真。特別是隨著其經濟快速增長以及有核國家地位的確立,崛起的印度更是把相當多的資源投向了印度洋,試圖將印度洋變成「印度之洋」,走出一條海洋強國復興之路。

綜上所述,基於地緣政治學理論的分析預測,最遲在二十一世紀中期,全球將出現美、中、印三強鼎立的格局。也就是說,如果按照綜合國力排序,世界第一強國依舊是美國,第二強國是中國,第三強國是印度。

印度位列三強,恐怕出乎很多中國人的意料,也很難被大多數中國人所接受,但這就是即將到來的事實。

一個國家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地緣政治格局。

為什麼當年日本要入侵中國?因為它知道,要想稱霸世界,就必須據有中國這塊土地。

為什麼美國要遏制中國?因為它知道這塊土地上有條件產生超級大國。

為什麼印度一直對中國持敵視態度?因為它感受到了中國的威脅。

正如南山策士今天將印度列入世界三強,並不是因為它現在所擁有的實力,而是因為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賦予了它成為世界強國的潛力。如果我們不早作應對,今後必將陷入戰略被動。

寫到這裡,南山策士忍不住要說幾句題外話。作為中國人,我們是幸運的,雖然我們的運氣還沒有好到美國那個份上。我們得感恩中華民族的偉大祖先,為我們據有了華夏大地這一片膏腴,為我們繁衍了眾多的人口,為我們奠定了紮實的家底,否則,今天我們憑什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想想至今還在為一片立足之地而打拚的以色列,想想那些至今還在不毛之地上苦哈哈求生的民族,中國人真的應該好好愛護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這是我們的皇天后土,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安身立命之地,我們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不要為了眼前的利益去污染它、破壞它、傷害它,否則,我們將何顏面對我們的祖先?

二、輕敵必敗,中國千萬不要輕視印度

中印之間,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即這兩個世界大國的國民之間,相互都有點兒不服氣,逮著機會總要給對方上點兒眼藥。正如中國人私底下叫印度人「阿三」一樣,印度人也給了中國人一個蔑稱,叫「眯眯眼」。兩國人民都喜歡拿自己國家跟美國比,也更樂於往歐美國家跑,很少正眼瞧身邊這個體格龐大的鄰居。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數據是,北京與曼谷之間,每周有65個直飛航班,而北京與新德里這兩個世界人口最多國家的首都之間,每周直飛航班僅僅3個——民間交往的低迷,折射出兩國關係的冷落。

剛剛過去的這場邊境爭端中,兩國的民族主義者都在喊打喊殺,但是我們要知道,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經濟的延續——所謂打仗,打的是戰爭資源,打的是綜合國力。

那麼,從62年至今,55年過去了,龍象之間,實力到底是個什麼狀況了?

以下數據能從一些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如果您嫌閱讀數據費時的話,也可以直接讀圖:

很明顯,從體現綜合國力的許多數據來看,中國對印度都可以用「碾壓」一詞來形容。

不僅如此,國人輕視印度,還有許多感觀上的理由,諸如衛生狀況之臟、城市治安之亂、基礎設施之差、識字率之低、貧民窟之多,以及歷史遺留問題,如種姓制度之複雜、宗教衝突之頻繁,等等,這些也都是實際存在的事實。這些狀況,有的是因為印度經濟落後造成的,有的正是造成印度經濟落後的原因,並將長期拖累印度的發展。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手下敗將,1962年的中印戰爭,印度被中國打得很慘。

但是,正如最近的一句流行語所說的那樣,中國已經不是62年的中國,印度也已經不是62年的印度,國力尤其是戰爭能力的消長是動態的,是難以量化的。如果我們一直惦記著印度曾經被我們打敗這件事,惦記著紙面上的那些數據,豈不是現代版的刻舟求劍、紙上談兵?

《道德經》上有一句古老的名言,「禍莫大於輕敵」,對於印度,輕敵必被禍。

更何況,印度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脆弱,它在很多方面正在接近甚至超過的中國。

以下理由足以讓中國重新調整對印度的視角:

(一)印度的人口優勢。

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2022年印度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作為與中國人口同等量級的印度,目前剛剛開始享受遠比當年的中國更誘人的巨大人口紅利。到2020年印度將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國家,全國人口年齡中位值將為29歲(中國最年輕城市深圳人口的平均年齡為31歲)。在未來15年里,印度將擁有規模最大、最年輕的勞動力大軍,這意味著印度將一直位居全球勞動力成本最低國家的前列,印度作為製造業基地的優勢將將不可撼動。

上圖是印度的人口結構圖,下圖是中國的人口結構圖。很明顯,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過度干預,中國的人口結構嚴重失衡題,導致中國可能面臨「未富先老」、勞動力不足甚至後備兵源不足等諸方面的問題。

(二)更快的經濟增速和更優的經濟結構。

從新世紀開始,印度的經濟的增長速度,在所有的主要經濟體中一直屈居第二位,僅次於中國——這個情況在2015年發生了變化,自從莫迪執政以來,印度政府展現出了驚人的改革決心,印度經濟也逐漸走出低谷。2016財年印度GDP增長了7.1%,中國為6.7%,這是印度連續3年經濟增速超過中國。國際經濟、金融界的一致預期是,未來這種經濟增速的差距會拉得更大。

由於兩國經濟結構和稅收、福利政策的不同,導致消費成為了中國經濟的短板,增長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來實現,這種增長方式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高,風險較大。而印度經濟模式有很多令中國黯然失色的優點,包括國內消費是拉動其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經濟發展對外部的依賴程度較低,服務業在其經濟結構中占較大比重,私營企業較為發達,等等。印度經濟之長,正是中國經濟之短,其所擁有的優點使印度經濟發展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值得我國研究和借鑒。

(三)可靠的制度保障。

說到印度的岷煮制度,中國人往往不屑,因為它並沒有讓印度看上去像中國這麼富強。是的,印度的制度在拆遷征地搞「鐵公基」方面是比中國差遠了,這也是印度的基礎設施要比中國差得遠的主要原因。因為印度已經實現直選,他們的政客需要討好選民,中國不用。2013年印度有12109種日報,基本上都是民間辦報;中國只有1915種日報,還都是喉舌。印度可以自由上網,中國不能。印度擁有世界上最多的Whatsapp用戶,且已經成為Facebook上第一人口大國,其活躍用戶已經超過美國。我們不能用Facebook,但我們有微信和微博,當然我們還有4~0~4。

眾所周知,岷煮制度並不是最好的制度,它只是相對好一些而已。正如印度的岷煮雖然有種種問題,但它的人民已培養出岷煮意識,它能實現政權和政黨的平穩過渡,可以保證整個國家穩定發展,不會出現大的傾覆性的危機。而在非岷煮制度的國家,由於缺乏制度保障機制,仍然存在著發生黑天鵝事件的潛在風險,如果此類事件一旦發生,多年的發展成果就有可能毀於一旦,「一夜回到解放前」。

(四)即將躋身三強的國際政治地位

前文已有論述,我們重視印度,並不是因為現在所擁有的實力,而是因為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賦予了它成為世界強國的潛力。也就是說,我們能夠預見在南亞地區,今後一定會崛起一支躋身世界三強的力量,而中國作為它的鄰國,必將首當其衝地受到它的影響。

一個足夠強大的印度,向北能威脅到中國大後方的安全,向東能直接控制東南亞,向南能控制印度洋航道,向西能控制中東石油產區——如果到那個時候我們才想到要重視印度,遏制印度,一切都已經太晚。

縱觀世界歷史,還從來沒有一個大國擁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同時與兩個以上的大國對抗。從同時與英俄對抗的拿破崙、同時與英法蘇開戰的希特勒,到二戰時同時與中美開戰的日本、朝鮮戰場越南戰場上同時與中蘇對抗的美國,以及冷戰後期同時與美中對抗的蘇聯,無一不以失敗告終。

在未來的全球格局角力中,我們時刻必須牢記:中國決不能同時與美國、印度展開對抗。如與其中一方有所較量,必須取得另一方的支持或者至少是默許,否則國運堪憂。

(五)強大的戰爭潛力和抗打擊能力。

戰爭潛力,指國家或戰爭一方進行戰爭可能動員的潛在能力,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科學技術和精神力量等。戰爭潛力是評價一個國家實力的重要參數,也是一個國家總體戰爭能力的基礎。

具體來看印度這個國家,它的陸地國土和海洋國土總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尤其是海洋區位優勢,使得它擁有很大的戰略縱深和迴旋空間;總量達13億人口且比中國更合理的人口結構,讓它擁有比中國更充足的兵源;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號稱世界最大的岷煮國家,這個頭銜有利於它在國際上呼朋喚友,賺得更多的同情,贏得更多的支持。

眾所周知,印度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根據保守的估算,截至2017年,印度大約擁有120-130枚核彈頭。印度的導彈已經具備覆蓋全中國的能力,其中烈火-5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達5000公里,打到中國東北都綽綽有餘。2016年,印度共進行了7次航天發射,成功率100%。也就是說,印度是一個擁有核武器並具有實戰投射能力的國家。只要兩個國家都是真正的核武擁有國,那麼從戰略層面來說,就基本處於均勢了。

類似印度這樣的大國,對於戰爭的承受能力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大家不妨回想一下當年的日本侵華戰爭,當時日本與中國的實力之懸殊,遠在現在的中印之上,結果怎麼樣?日本把中國吞下去了嗎?不要說「要不是有美國……」之類的話,現在沒有美國嗎?當年的中國還是一盤散沙,國內山頭林立,和日本比根本就不在一個世界;而未來的中印之爭,是發生在老二和老三之間。

假設中印開戰,憑中國的實力,從戰術上打敗印度,取得一些戰役的全勝,甚至打到新德里,都不是難事。難在哪裡?出兵容易收兵難,進入容易退出難。打到什麼時候?打到什麼地方?怎樣保證能夠全身而退而不被反咬一口?怎樣保證中國不像蘇聯陷入阿富汗、美國陷入越戰那樣的泥潭裡?卻是天下第一等的難事!

須知中印實力之比,差距要遠遠小於當年的蘇阿、美越,相對於印度,阿富汗、越南不過蕞爾小國,蘇聯、美國是何等武功的國家?都被陷於泥潭,急欲脫身而不得,蘇聯甚至因此而亡國——前車傾覆,其轍猶新,中國不可不鑒。

三、中印關係的癥結

1962年的中印戰爭,是中印關係的一個關鍵節點。

在此之前,中印之間有一個短暫的蜜月期,其高潮在萬隆會議。

中印戰爭中,解放軍的凌厲攻勢,確實把印度給打懵了。戰爭以中國主動撤兵結束,我方還主動從實控線後撤20公里,所以中印邊界爭端並沒有因為此次戰爭而結束,而是一直延續至今。

記得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分別來自中印的兩位同事,相互之間從來不提1962年的中印戰爭,後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交換觀點,才知道中國人不提是顧及到印度同事的面子,因為印度吃了大敗仗;印度人不提,也是顧及到中國同事的面子,他們認為那一仗讓中國丟了大片肥沃國土,提起來擔心中國人臉上掛不住。

中國人喜歡說中印戰爭打出了三十年和平,此話有對有不對,對的是55年來中印之間確實沒有大的戰事;不對的是,幾十年來兩國之間齷齪不斷,印度針對中國的戰鬥、戰術甚至戰略動作幾乎從來沒有停止過。

  • 1967年9月,中印乃堆拉山口戰鬥,10月卓拉山口戰鬥。

  • 1974年,印度進行第一次核試驗。

  • 1975年4月,印度政府出動軍隊廢黜錫金國王,隨後把錫金吞併為印度的一個邦。

  • 1986年,印度在中國藏南地區成立非法的「阿魯納恰爾邦」。

  • 1987年3月,中印桑多洛河谷之戰。

  • 1998年5月,印度在西部博克蘭地區連續進行了5次核試驗。

  • 2013年4、5月間,中印在克什米爾拉達克地區的「帳篷對峙」持續了20多天。

  • 2013年,印度利用經濟手段操縱不丹大選,使試圖與中國建交的不丹首相吉格梅-廷萊在選舉中落敗。

  • 2015年9月,印度對處在中印兩國之間的尼泊爾實施禁運,意在繼續控制該國。

  • 2017年6月—8月,印度邊防部隊非法越過中印錫金段已定邊界進入中國洞朗地區,在中國境內非法滯留72天。

  • 所以,你可以說1962年的中印戰爭打出了50年的和平,我也可以說中印邊境從來就沒有過真正的和平——印度似乎在卧薪嘗膽,力圖趕超和壓制中國,報當年的一箭之仇,重拾當年亞非老大、不結盟運動世界領袖的榮耀。

    多年來,印度的軍費佔比一直高於中國,大肆擴張軍備,從世界各大國引進尖端武器,以一個GDP世界排名第七的經濟體量,維持3艘航母的海軍規模(航母數量全球排名並列第二),足可見印度之用心,決不僅僅在印度半島。

    每一個大國都希望有自己的戰略緩衝地帶,例如中蘇之間就有一個蒙古,這個緩衝地帶一般都由弱國提供,蒙古就是從中國分裂出去的。由於文化秉性的原因,中華民族一直是一個熱愛和平的民族,例如我們就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在中印之間建立緩衝地帶,歷史上西藏的屬藩錫金、不丹、尼泊爾,印度說拉過去就拉過去了,中國從未出手阻撓。

    1962年之後,它仍然在鼓搗這個事:吞併錫金、控制尼泊爾和不丹、屢屢製造邊界爭端……印度在按叢林社會的規則辦事,但是它忘了一個基本的事實,緩衝地帶一般都是從弱國划出來的。

    可以斷言,如果中國弱於印度,西藏早就不在中國的版圖之內了——正如當年的中國弱於蘇聯,蒙古就成為了中國奉獻給強國的犧牲。

    只有仔細研讀過19世紀下半期至20世紀中期西藏被侵略歷史的人,才能深切地感受到我們這個鄰居印度是多麼地奇葩和厚顏無恥。

    我們常以為中國把印度打怕了,錯!事實是,印度人打不怕,只要傷疤一好,它就忘了痛。當它個頭小小的時候,卻自視為巨人,更奇葩的是,它還敢採取只有巨人才敢採取的行動。

    中國應該擔憂的是,一旦印度真的長成了巨人,我們該怎麼應對?

    如前所述,印度原本是有條件成為超級大國的,無奈從英國接手這片土地之後,邊邊角角被砍去了不少,陸上三面都失去了屏障和羽翼,使其地緣優勢大打折扣。

    尤其令印度不爽的是,中印邊境問題對於雙方存在著嚴重的戰略不對稱。

    邊境爭端的存在,並無礙於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強國,但它卻是印度強國之路上不得不邁過的一道坎。因為地理距離、地理條件等方面的原因,這個問題對於中國而言只是疥癬之疾,對於印度卻似利劍懸頂,一旦形勢失控,足可釀成滅頂之災。

    眾所周知,中國的西部幾乎都是不毛之地,承受炮火打擊的能力大大高於印度北部富庶的平原地區,而且中國方面有平均海拔高達60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和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的阻擋,中國易守難攻,印度易攻難守。中國在邊境線上用WS-2D火箭炮即可對包括新德里在內的大中城市實施攻擊,而印度攻擊成都等中國大城市就必須動用成本高昂的導彈。

    中印兩國都有「心病」——中國的心病在海上,印度的心病在陸上。海上的心病會制約發展,陸上的心病能威脅生存。

    曾經中國和印度一樣,在北方都有強鄰壓境,不同的是,中國的強鄰蘇聯解體了,而印度的強鄰卻越來越強大。

    強大的中國,就像一隻腳踏在印度房頂上的大象,令其寢食難安。

    這就是印度時不時要在中印邊境撩撥一下的真正原因——現狀讓它嚴重缺乏安全感,它期待改變。

    以此次洞朗入侵事件為例,莫迪就選擇了一個很好的時間和空間節點:中國在中不爭議地區修路(外交辭令叫「改變現狀」),印度為小弟不丹出頭,理由冠冕堂皇。時間節點選在十九大之前(中國求穩避戰),廈門金磚峰會召開在即(中國有求莫迪出席),更大範圍內來看,印度背後有美日撐腰,劍指「一帶一路」(如有印度作梗,「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就很難玩了),令中國進退兩難。

    印軍入侵中國72天,看似一無所獲,實際上莫迪收穫頗豐:

  • 逼中國跟他好言相商(內容不得而知);

  • 拉攏美日關係。俄羅斯走下坡路之後,印度需要重新尋求戰略夥伴,入侵洞朗可視為印度向美國交出的投名狀,意在告訴美國:我是可以幫你給中國製造麻煩的。

  • 整合國內民意,提升莫迪在國內的威望;

  • 給小弟出了頭,提高了印度的國際威望,阻遏不丹和中國走近;

  • 掃了中國的威風。面對這幾年風頭正健的中國,莫迪成了敢摸老虎屁股的人。

  • 如果有人問我,中國有什麼收穫?我只能回答:中印邊境爭端是個零和遊戲。

    那麼,中印邊界問題是否有和平解決的可能呢?

    答案是令人沮喪的——可能性極小。

    如果有和平解決可能的話,那麼這個問題已經被解決兩次了。

    第一次是在周恩來與尼赫魯時期。

    中印戰爭時期的《泰晤士報》記者馬克斯韋爾(名著《印度對華戰爭》作者)透露,「中國的周恩來總理曾提議中印雙方就邊界問題展開談判,而這位印度領導人認為中國總理的這一提議是對自己的冒犯——尼赫魯認為印度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與外國之間的邊界已經是清晰明確的,談判是沒有必要的」。

    對於周恩來總理「以尊重邊界現狀為基礎,在東西兩段邊界上以互諒互讓的方式解決邊界問題」的提議,尼赫魯卻表示:「邊界問題上不存在物物交換」。他將邊界東段已佔的9萬平方公里地區視為既得利益,對西段印軍從未進入過的3萬平方地區還繼續索要。

    第二次是在鄧小平與瓦傑帕伊時期。

    1979年,鄧小平在接見印度外長瓦傑帕伊時指出:「中印兩國應該求同存異,世界問題可以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公平合理地一攬解決」。針對中印邊界爭端,鄧小平根據毛澤東、周恩來當年確定的方針提出了「一攬子解決方案」,向瓦傑帕依提出:中國在東段讓,印度在西段讓。

    遺憾的是,印度依然沒有接茬。

    時過境遷,隨著中印兩國綜合國力差距的拉大,現在我擔心如果中國仍然提出「放棄藏南,保住阿克賽欽」的邊界方案,中國老百姓是否還能接受?因為無論從歷史還是從法理上來說,藏南和阿克賽欽完完全全都是中國的領土。如果我們公然放棄連北洋軍閥政府都沒有放棄的藏南(大致相當於江蘇省或浙江省的面積),洶湧的民意恐將成為中國政府無法承受之重。

    四、印度的戰略目標及其與中國的衝突

    站在印度的角度分析,它的戰略目標可能是這樣的:

  • 向北:吞併錫金(已達成)和不丹,控制尼泊爾,吞併藏南(已實控),再跟中國就阿克賽欽討價還價,總的目標是將印度與中國的邊界線推進到麥克馬洪線和喜馬拉雅山—喀喇昆崙山雪線以北。

  • 向西北:完全佔有克什米爾。

  • 向西:取得對巴基斯坦的壓倒性戰略優勢,再向中東地區延伸勢力。

  • 向東:通過緬甸、安達曼群島和尼巴群島,向東南亞、亞太地區施加影響。

  • 向南:通過影響和控制斯里蘭卡、馬爾地夫,牢牢掌控印度洋航道。

  • 或者說:謀求南亞次大陸和整個印度洋的霸主地位。北面嚴防死守,堵死中國勢力的南下通道;南面積極經營海洋,控制印度洋航線;向東伸手東南亞的物產,向太平洋施加影響;向西掌控波斯灣的能源,謀求中東地區的話語權。

    尼赫魯早在印度獨立前的1944年,就在其綱領性的著作《印度的發現》中公開聲稱:「印度雖然並非一個直接的太平洋國家,卻不可避免地將要在那裡發揮重要的影響。在印度洋地區一直到中東,印度也將要發展成為經濟和政治活動的中心。」

    以中印在東南亞的競爭為例。隨著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長遠來看,中國必須將南海視作中國的內海來經營,東南亞必須是中國的勢力範圍。但印度偏不信這個邪,頻頻插手東南亞:

    在中印洞朗對峙期間,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訪印並受到印軍方高層的高調接見,報載印度總理莫迪或將於9月6日至7日訪問緬甸,印緬之間的民間關係千絲萬縷,密切的官方關係更為中國經營緬甸出了難題。

    印度與越南關係也不一般,雙方高層互訪頻繁,軍售業務火熱,軍事合作密切,兩國還在南海中越爭議地區聯合開採石油,越南金蘭灣基地亦已經對印度海軍開放。印越如此高調的政治軍事經濟合作著實令常人難以理解。

    專家評論指出,與中國相比,印度在社會形態、歷史沿革及文化傳統上與東南亞地區大相徑庭,印度與上述國家合作而對中國因素視而不見,其制衡對抗中國的意圖暴露無遺。

    如下圖所示,中印兩國的地緣政治利益相關區高度重疊,註定了兩國之間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地緣政治的競爭和衝突。

    圖中的三個圈,都是中國的利益所在,同時卻被印度覬覦。其中西藏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印度卻把它當作夢想中的戰略緩衝區,這個區域南緣的「喜馬拉雅防線」,因為夾在亞歐大陸最大的兩個國家之間,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都將是媒體關注的熱點地區。

    東南亞是中國事實上的「前院」,印度卻不甘寂寞,不斷伸手,尤其莫迪上台以來,在亞太方向將「向東看」政策升級為「向東干」,中印在此的鬥爭方興未艾。

    中國是中東石油的最大買家,也即中東是中國的能源供應基地,印度卻提出了野心勃勃的「大中東戰略」,目前在中東地區生活和工作的印度人口高達700萬,雙方利益膠著,前程未卜。

    南亞次大陸西側的巴基斯坦,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它處於中國南下印度洋、直抵中東的必經之路,同時也是印度勢力向中東延展的必經之路。維護和巴鐵的關係,不但有中巴經濟走廊,有克什米爾的並肩戰鬥,還斬斷了印度的西向之路,意義非常重大。當然,巴基斯坦也是中印關係的一個梗,一個很大的梗。西側因為有巴鐵,我們一直是佔優勢的。

    東側的緬甸,目前是中印爭奪的熱點。因為緬甸既是中國南下印度洋的通道,同時也是印度勢力伸向東南亞的通道。中印之間誰得到了緬甸,就獲得了一條重要的通道,同時堵死了對手的一條通道。

    再往南,印度洋上的國際航線,其重要性前文有述,它是印度必須牢牢掌握的戰略控制線,但同時它也是中國的海上重生命線。儘管中印雙方誰都不會輕言放棄,但是,因為地理距離的原因,相對於印度,中國在印度洋上將長期處於弱勢和守勢。

    五、南山策士對印一攬子解決方案

    總的指導思想:

    1、中印矛盾是中國崛起過程中必須要面對、要解決的矛盾,是迴避不了的矛盾。

    2、解決中印矛盾不能用全面戰爭或大面積戰爭的形式,必須講究鬥爭的策略和技巧。

    3、遠交近攻,決不能兩面樹敵。著手解決中印問題之前,必須保證中美關係的和諧穩定。

    4、解決印度問題的目標,並不是要瓦解這個國家,更無意侵佔它的領土,而是要讓它安於亞洲老二這個位置,和中國睦鄰友好,共同繁榮,絕不能與中國為敵。

    具體對印策略,詳解如下:

    (一)頂住印軍干擾,發揚南沙築島的奮戰精神,以促進少數民族邊疆地區經濟發展的名義,在中印邊境中國一側大舉興建、擴建軍民兩用設施,包括在林芝、山南、日喀則、阿里等沿邊一線修建、擴建軍民兩用機場。有備才能無患,只要想到西藏對我國家安全的戰略意義,就能理解我們為什麼需要在這一線投入資源,這實際上是一種「補課」之舉。我國的實力強於印度,之所以中印邊境屢生事端,關鍵是我們在兵力投送和後勤補給方面存在短板。只要在這些方面有一個質的飛躍,就能夠輕鬆應對中印邊境的任何局面。

    (二)抓緊與不丹的建交和轉化工作。邊境爭議地區談判可以北邊放,西邊(當比山、洞朗)收,拓寬亞東的戰略寬度。不丹是個小國,久受印度控制,不印之間是有矛盾的,時機對我有利。經濟上可以適當予以支援(收買),鼓動不丹向聯合國提起對印度的控告。今日中印之爭不丹,猶如清末中日之爭朝鮮。

    (三)重新鼓動錫金獨立。錫金是南亞平原通往青藏高原的大門,自從失去錫金之後,「西藏門戶洞開」(清史稿)。新中國對印鬥爭中的最大失誤,就是以承認印度吞併錫金為代價,換取印度承認西藏屬於中國——印度用虛無縹緲的一句話,換得了實實在在的一個錫金邦——如果錫金國還在,就不可能會有此次印度入侵。

    (四)繼續抓緊對尼泊爾的拉攏工作,抓緊中尼鐵路、中尼公路的建設,密切中國與尼泊爾的經貿聯繫,積極促進中尼兩國的民間交往。

    (五)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地區(中國網民稱之為「雞脖子」)的居民以廓爾喀人為主,當地民族主義者有獨立傾向,相應的組織為廓爾喀民族解放陣線。中國可扶持該組織,促使該地區獨立或者併入尼泊爾(以廓爾喀人為主的國家),切斷印度與其東北地區以及錫金、不丹兩國的聯繫。

    (六)支持以阿薩姆邦為首的印度東北六邦的獨立運動(重中之重)。

    印度東北部的梅加拉亞、特里普拉、米佐拉姆、曼尼普爾、那加蘭等五個邦,是從原來的阿薩姆邦之地析出的新邦,故可以合稱為「大阿薩姆地區」。大阿薩姆地區非但極端貧窮落後,而且跟恆河本部的地緣關係比孟加拉還要疏離的多;此外,由於與東亞大範圍接壤,阿薩姆地區的居民屬於漢藏語系,蒙古人種,長得像中國人。受漢藏文明乃至緬甸的影響較大,印度文明在該板塊的影響力非常微弱,時至今日依舊是整個印度版圖內分離主義傾向最強的板塊。

    在大阿薩姆地區活躍著眾多的分離主義組織,著名的有阿薩姆聯合解放陣線、那加蘭民族社會主義委員會、波多民族岷煮陣線、特里普拉民族解放陣線、全特里普拉部族猛虎軍、曼尼普爾人民解放軍、卡爾比民族志願軍和卡塔普爾解放組織等。這些組織正在通過武裝鬥爭謀求民族獨立,與中國的戰略取向不謀而合,真可謂天賜良機。

    中國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真的到了要改的時候。這五項原則正是周恩來總理在1953年中印談判中提出來的,9年之後中印就開打了,哪有什麼和平共處?尤其是其中「互不干涉內政」這一項,後代領導人迂腐地、機械地執行這一教條,使得中國在國際關係中吃了多少啞巴虧!以中印之間的3個共同鄰國為例,一個個都被印度啃掉了,此次邊境爭端中因為不丹是印度的附庸,關鍵時刻力挺印度,給中國造成了極大的被動。

    為了國家的安全,我們必須拋棄教條,積極干涉有重大利益關切國家的內政,不但要跟印度爭搶錫金、不丹、尼泊爾,還要出錢出槍出智力,支持大阿薩姆地區的分離主義組織,支持他們崇高的民族解放事業——當年我們輸出革命,幹了多少里外不是人的傻事,今天為了國家的長久安全,有什麼值得顧慮的?

    阿薩姆地區獨立建國之後,印度將與緬甸脫離接觸,斬斷了印度伸向東南亞的陸路通道,整個緬甸通道將為中國所獨專,中緬關係亦將得到大幅提升和徹底的鞏固。

    (七)收回藏南。

    阿薩姆地區獨立建國之後,藏南成為印度的飛地,回歸中國水到渠成。甚至在阿薩姆獨立過程中,中國即可兵不血刃,輕巧收回藏南——舍此一途,中國已再無可能收回藏南。

    以上七項策略,將徹底解決中印邊界東段約650公里的邊界爭端(因為它不存在了),並收穫三項最重要的戰略成果:

    (1)收回藏南地區9萬平方公里的被佔領土;

    (2)實現中國與印度在東段邊界脫離接觸,即中印之間將只相隔一個尼泊爾,其他地區都已經成了印度夢寐以求的所謂「戰略緩衝區」——不過這些緩衝區都是由印度提供的,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歷史慣例。

    (3)切斷了印度伸向東南亞的陸路通道,因為東南亞對於中國實在太重要,容不得別人染指。

    (八)中印中段邊界長約450公里,共有約2000餘平方公里的領土爭端,是三段當中問題最小的。建議在東段阿薩姆獨立戰爭高潮階段,通過小規模戰鬥的方式,不以爭奪土地為目的,只以搶佔易守難攻的戰略戰術要點為目標,即將國境線推進至有利於我軍的長期防衛,不利於印軍入侵的地形上,隨後即予固定(包括可以通過邊界條約的形式)。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我方不以搶地為目的,在國際上包括印度國內都不會引起太大的反響,就是幾場小型的邊界衝突而已,彼時全球的眼光都在盯著阿薩姆呢。

    (九)關於中印西段邊界,我們的宗旨應當是:長期保持爭議,懸而不決,圍而不打,讓中印邊界爭端和克什米爾問題成為懸在印度腦門上的一支「留置針」。

    此舉的理由:中國的陸上地緣優勢強於印度,印度的海上地緣優勢強於中國,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陸地支援海洋,一旦印度的海軍欲在印度洋航線上對我們圖謀不軌,我們的陸軍就在印度北部邊境的「留置針」里推一支冷靜劑,讓它靜一靜。

    保持中印邊界西段爭端和克什米爾問題,對於中國還有其他好處:一是中國西部一直存在著不穩定因素,一支處於臨戰狀態的解放軍部隊長期駐紮在新疆—西藏邊界,對於「三股勢力」將起到極大的震懾作用;二是面對共同的敵人,有利於保持中巴之間的長期密切合作。

    當然,西段邊界也有一個「三步走」的策略,如下圖所示。其中第一步應是我方的底線(現有邊界戰術上不利於我方防守)。三步之間要掌握好節奏,就算推進到了第三步(拉達克,中國故土,傳統藏區),也不要急於簽訂邊界條約,除非我們無論從海陸空天,在全球範圍內都已經獲得了無與倫比的優勢,正如今天的美國。

    (十)從戰略高度重視中國與巴基斯坦、緬甸、斯里蘭卡三國的關係,務必與其結成全天候的戰略合作夥伴。現階段中巴關係已經夠鐵了,中斯關係正在走向通往鐵哥們的道路上,只有緬甸有些搖擺。建議利用中緬邊境的民族關係,徹底搞掂緬甸,一定要把這個國家拉進包圍印度的四國同盟中來——中國在北邊,利用邊界問題扼制印度;巴基斯坦在西邊,切斷印度與中東的聯繫;緬甸在東邊,切斷印度與東南亞的聯繫;斯里蘭卡在南邊,為中國維護印度洋航線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一山不容二虎。只有把南亞的這隻孟加拉虎困在這個由中、巴、斯、緬四國圍成的鐵籠中,中國這個亞洲老大的位置才能坐得安穩,與美國的競爭才能無後顧之憂。

    當然,等到老三認清形勢,接受現實,能和老二和睦相處的時候,老大的寶座也許就該換人了。

    從世界著名的紅茶產地大吉嶺遠觀干城章嘉峰

    本文不代表塔木德領頭羊觀點,僅供讀者參考

    羊城富豪=粵港澳大灣區 珠三角城市群 廣東省省會 全球中心城市=塔木德領頭羊 創業創新創富帶頭人


    推薦閱讀:

    溫家寶:以戰略眼光開放胸懷看待中歐文化交往
    讀書筆記:《什麼是戰略》,迄今為止最全的戰略定義解析
    鋒芝離婚戰略不一 霆鋒深藏不露柏芝遭新片棄用
    國際移民,國家競爭中意義深遠的戰略力量
    高嘉:不要用行為的勤奮、掩飾認知的懶惰

    TAG:印度 | 戰略 | 休息 | 中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