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君如伴虎 | 唐太宗與魏徵關係的微妙轉變
伴君如伴虎:論唐太宗與魏徵關係之轉變
唐貞觀朝唐太宗與魏徵的君臣關係一向被視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典範,而事實上他們的關係遠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和諧,那樣始終如一,魏徵死後甚至慘遭清算.唐太宗與魏徵的關係經歷了一個由敵對到合作(李世民即位前),由親密到疏遠(魏徵在世時期),由憎惡到懷念(魏徵過世後)的過程,它從一個側面見證了唐太宗由即位之初的積極納諫到而後消極拒諫的全過程.
武德元年(618)---武德九年(626):完全對立,你死我活
魏徵的人生經歷頗為複雜,他早年做過道士,在隋末動動中先後跟隨元寶藏和李密,之後又與李密降唐,任太子洗馬,成為太子李建成的府中智囊.這一時期,李世民與魏徵的關係是完全對立的,他不止一次勸說太子早殺秦王,以絕後患,但太子並未採納,不然的話大唐歷史必將因此而改寫.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就找到魏徵,質問他為什麼挑撥他們兄弟關係,魏徵從容答道:「先太子早從征言,必無今日之禍。」我們知道,事實上太子與齊王並不是太顧及過什麼兄弟情分的,也曾屢次設計謀害秦王,那為什麼魏徵會有這樣的回答呢?某天驕以為當時魏徵很可能提出了一個十分陰險的計策,而太子都認為過分而未能採納,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魏徵在玄武門之變前當真是急欲除秦王以後快的.
李世民因為久聞魏徵正直賢良之名,於是不僅赦免其罪,並最終用他為諫議大夫,由此演繹出中國歷史上別具特色的進諫與納諫的精彩故事.
武德九年(626)---貞觀四年(630):積極納諫,重賞諫者
剛剛經歷了一場血腥政變,踏著兄弟的屍骨踏上皇位的李世民,其心裡承受著巨大壓力,他知道如果自己不能有所作為,開創一個亘古未有的盛世的話,那麼歷史上的自己只能是一個篡逆者的形象,與表叔煬帝無異,因此初登帝位的李世民迫切的希望大幹一場.其次,由於唐太宗自己與隋煬帝的特殊關係(李淵與楊廣的母親是親姐妹),他知道論聰明才智,他的這位表叔決不比自己差,可他在短短十幾年間就將一個富庶無比的大隋王朝敗的一乾二淨,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顯然因為隋煬帝太自負了,他容不下一句異己之言,於是他只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加之剛剛穩定下的大唐尚沒有完全擺脫內憂外患的困擾,國力也遠沒有恢復到隋朝前期的水平。某天驕以為正是基於以上現實與歷史的兩個原因促使唐太宗廣開言路,對於敢諫者慷慨的給予金銀高官的賞賜,以鼓勵他們積極進諫,以補為政之失.
這時的唐太宗是十分清醒的,一天太宗把自己戰爭歲月中收藏的弓箭拿給一個弓匠看。弓匠看後回答說:「這些弓不是用好材料做的。」太宗深感意外,忙問:「你怎麼知道?」工匠說:「弓的材料中心部分不直,脈紋還是斜的,這樣的弓力量雖然很大,但發出的箭不走直線,要它何用!」太宗聞罷點頭稱是。太宗受此事啟發對太子少師蕭禹說:「我以強弓平定天下卻連弓箭的性能都不了解。由此來看,對於治理天下的事務,我又怎麼能掌握其中全部的道理呢?」從這件事中,我們可以看到太宗納諫的決心.
因而這個時期也就是唐太宗與魏徵關係最好的時期了,<舊唐書>稱"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卧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知無不言。",由此可見君臣關係之和睦.然而就是在這個蜜月期,依舊充斥著不和諧的音符.貞觀元年(627)就有人出來告發魏徵,說他結黨營私,太宗令御史大夫溫彥博去查證此事,最後證明舉告者所言不實。但溫彥博同時也指出了魏徵的另一個缺點:「徵為人臣,須存形跡,不能遠避嫌疑,遂招此謗。雖情在無私,亦有可責」這就是說魏徵雖然沒有什麼大的過失,但是他平時做事卻很不注意分寸,所以才會有人懷疑.於是太宗即命溫彥博轉告魏徵以後不能這樣了,此事本來可以就此了解,但還是引起了魏徵一番高論:「臣聞君臣協契,義同一體。不存公道,唯事形跡,若君臣上下,同遵此路,則邦之興喪,或未可知。」太宗沒有治罪只是很溫和的警告已經是很開恩的了,而魏徵最後竟又迫使太宗認錯,這就有些過分了。還有通過這件事某天驕想說明,太宗與魏徵二人遠不是親密無間.
貞觀四年(630)----貞觀十七年(643):關係疏遠,逐漸惡化
貞觀四年(630)發生了一件大事,它改寫了當時整個大唐王朝的命運,李靖與李勣統帥的大唐雄師攻滅東突厥,西北各族領袖共同尊唐太宗為「天可汗",一時間太宗成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同時隨著國內經濟狀況的大為好轉,文化的繁榮昌盛,大唐王朝成為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這就難免要使太宗滋生出驕傲情緒,其表現就是不能像即位處那般從善如流了.
造成魏徵與太宗關係逐漸疏遠的另一個原因在於魏徵自己,雖然他曾對太宗說:「願陛下俾臣為良臣,毋俾臣為忠臣。」並進一步解釋道:「良臣,稷、契、咎陶也;忠臣,龍逢、比干也。良臣,身荷美名,君都顯號,子孫傅承,流祚無疆;忠臣,己嬰禍誅,君陷昏惡,喪國夷家,只取空名。此其異也。」總之一句話,良臣得輔佐君主使國家強盛且得終身富貴,而忠臣必是以死報國,也就是一生一死,而縱觀魏徵一生,他的所作所為卻完全是將自己往忠臣的路上引,進諫之時完全不去顧及太宗的面子和想法,這是任何帝王都無法容忍的.
貞觀六年(632),這種情況已經表現的十分明顯了。一次唐太宗回宮氣憤的對長孫皇后說:「一定要殺掉魏徵這個鄉巴老,才能一泄我心頭之恨!」話說的相當不客氣,長孫皇后聞言悄悄回到內室穿戴上禮服,然後面容莊重地來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稱:「恭祝陛下!」她這一舉措弄得唐太宗滿頭霧水,不知她葫蘆里埋的什麼葯,因而吃驚地問:「何事如此慎重?」長孫皇后一本正經地回答:「妾聞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徵直,由此可見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這才使太宗暫且消了氣。此時若不是長孫皇后深明大義,出來勸諫的話,太宗當然也不至於殺掉魏徵,不過通過這一件事已足以看出,太宗對魏徵的怨恨早已是表露無疑。
雖然如此,但此時的太宗卻一時一刻也離不開魏徵.貞觀八年,一次太宗想要分派大臣為諸道黜陟大使,到各地視察,李靖推薦了魏徵,太宗回答說::「征箴規朕失,不可一日離左右。」於是命令李靖與太常寺卿蕭等共十三人分別巡行全國各地.這表明在大唐國力陡然上升的時候太宗還是可以保持一個較清醒的頭腦的,然而當魏徵看到之後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的時候,毅然在貞觀十一年(637)和貞觀十二年(638)分別上奏了著名的《諫太宗十思疏》和《十漸不克終疏》,勸諫太宗要保持即位初期的優良作風.這不可能不打擊太宗的自尊和自信的,也埋下了未來清算魏徵的種子.
貞觀十七年(644)---貞觀二十三年(649):先清算,後懷念
魏徵剛剛去世的時候,太宗悲傷不已,不僅給以"廢朝五日,贈司空、相州都督,謚曰文貞。給羽葆鼓吹、班劍四十人,賻絹布千段、米粟千石,陪葬昭陵"的優厚待遇,而且說出了那句著名的「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已過,今魏徵殂逝,遂之一鏡矣!」的話.
此後不久,了魏徵曾經舉薦的中書侍郎杜正倫及吏部尚書侯君集先後犯罪一被貶黜,一被誅殺,於是太宗開始懷疑魏徵結黨營私。無巧不成書,恰在此時太宗有聽說,魏徵曾將自己記錄的與太宗一問一答的諫諍言辭拿給負責編寫起居錄的褚遂良作參考,太宗大怒,這不是誠心給自己整「黑材料」,給自己臉上抹黑嗎?於是乎原本要將衡山公主下嫁給魏徵長子魏叔玉的婚約被解除,而太宗親自給魏徵寫的墓碑也被推翻在地,對其家更是「漸衰矣」。
太宗與魏徵的糾纏到此還沒完,貞觀十八年(644),也就是魏徵死後的第二年,唐太宗不顧大臣勸阻毅然決定步隋煬帝之後塵親征高麗,雖然是連戰連捷,可最後卻因受阻於安市城和天氣原因不得不放棄戰果,回師中原。這一戰大動干戈,勞民傷財,無功而返,此時唐太宗才又一次想起了魏徵,長嘆道::「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同時「命馳驛祀征以少牢,復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詣行在,勞賜之」,也就是命人再去魏徵墓前悼念一番,並且將當初推倒的墓碑又立了起來。
平心而論,此時唐太宗想起的其實並不是魏徵而是即位初期的積極納諫,若是能一貫保持如此作風,怎麼會有高麗之失呢?追悔莫及之下也只能借懷念魏徵給自己找個台階下了。
最後某天驕評價一下唐太宗與魏徵的君臣關係,他們共事十七載,即便有些不愉快,也最終沒能釀成大禍,這是幸事,若是換一個什麼漢武帝之類的,恐怕魏徵至少也死了好些回了(汲黯就是個例子,他直諫漢武帝雖然沒被處死,可也一直被武帝疏遠猜忌)。因此唐太宗依舊是千古難尋的好帝王,但可惜的是卻不能有始有終。
推薦閱讀:
※塗磊:男人婚後該如何轉變?
※轉變業障為福報
※女人一旦出現這五個轉變,男人就放手吧!
※人民政協職能和任務的轉變
※一夜爆紅女星的轉變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