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7}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7}(2007-12-26 11:17:27)

轉載

標籤: 宗教 本經 《華嚴經》 釋迦牟尼 三門 分類: 《無量壽經》講解

經題可分七個段落來介紹

(1)佛、(2)說、(3)大乘、(4)無量壽、(5)莊嚴、(6)清凈、(7)平等覺經

首先介紹佛。佛這個字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我們中國古時候字少,這個字是佛教傳到中國來,因為要翻譯佛經,才造的。沒有人字的「弗」是中國原有的古字。在「弗」邊上加一個「人」字,代表人,成為佛教專用術語,是音譯。意為智慧,覺悟。可是此處「智與覺」不是我們平常概念中的智慧,覺悟。這是究竟圓滿的智慧。是十方三世,過去未來無所不知的智慧。是徹底的覺悟,沒有一樣事情他不覺悟。覺有自覺、覺他、覺滿。阿羅漢是自覺。佛經里標準非常嚴格。世間雖有覺悟。但不能稱之為正覺。世間有科學家、宗教家、哲學家,都有相當聰明、相當的覺悟,但是非、人我、貪、嗔、痴、慢,煩惱沒有斷,雖然覺悟不叫正覺。煩惱斷盡了才叫正覺。這是佛教的標準。達到這樣的標準叫阿羅漢,正覺。覺他是講菩薩。菩薩是正等正覺,自行化他。阿羅漢難道就不教化眾生嗎?阿羅漢也教化。你找到他、求他做師傅,他還要看看你跟我有沒有緣分,沒有緣分不教。不像菩薩,大慈大悲,我們不拜他做師傅他也來教我們,這個了不起。我們不去找他,菩薩會找到你家裡教你,這就不容易了。菩薩為一切眾生不請之友。菩薩值得人尊敬的地方在此。這是大小乘不相同的地方,覺滿就是大覺圓滿,是成佛。這裡說的佛指本師釋迦牟尼佛。但這部經特別,和其他經不一樣。其他經上「佛說」。決定是釋迦牟尼佛,不是其他的佛。本經和《阿彌陀經》不一樣,十方一切諸佛沒有一尊佛不弘揚、不宣說的。所以這個「佛」也可以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本經是一切諸佛不是一尊佛說的,可知這經的重要。

「說」,悅的意思,即心裡歡喜。古時候,「說」和「悅」是同一個字。你看《論語》第一章「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歡喜是從內心生出來的,和樂不一樣。樂是外面的刺激。外面境界去了,樂就沒有了。悅比樂要深得多。佛以度眾生成佛道為本願。他一生一世的願望就是一切眾生成佛。眾生機緣成熟了,可以給他們講成佛的方法了,佛歡喜啊!歡喜才給我們說經,尤其是給我們說這個法門,佛特別歡喜,從沒有過的歡喜,以後經文可以看得到。為什麼呢?一般眾生學佛的因成熟了,但根性不相同。有的人學小乘的,有學人天的,這個緣成熟了,佛也歡喜;學菩薩法的因緣成熟了,佛當然歡喜了。現在是成佛的因緣成熟了,這還得了嗎?這是你們成佛的機會到了。佛為我們說這個法門,藕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里說:「佛以度眾生為懷,眾生機緣成熟,為說難信法、令究竟解脫、故悅也」。藕益大師真正說道佛的心坎。所以印光大師說藕益大師《彌陀經要解》:就是阿彌陀佛來給《彌陀經》作一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小本和此經是同部。說小本與說此經一樣。可謂償佛本懷。滿懷本願。

大乘:是比喻。乘是車承。古時候大乘就是馬車,可坐十幾個人,擠一擠可擠二十幾個人。現在大乘就是火車、輪船。小乘是羊車,只能坐一個人,兩個人,羊就拉不動了。乘上車能從此地達彼地。一切眾生都搭乘這個交通工具,從凡夫圓成佛道,所以稱之為大乘,不是小乘、中乘。小乘是聲聞乘,中乘是緣覺乘。這個法門不僅是大乘,而且是大乘中的大乘,是了義中的了義,是釋迦牟尼佛應世所要講的第一部經。其餘一切法門都是二三四,不是第一。無量壽:無量壽梵語即阿彌陀,跟密宗的咒沒有兩樣。古人常說,念經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念佛第一。諸位要記住,你們持咒的人從今天起改為念佛。念佛比持咒要好得多。一句阿彌陀佛是無上的神咒,任何神咒的功力都比不上這句阿彌陀佛的力量。阿彌陀佛三字是密語、是密咒,裡面含義無量。無量壽,是在無量義里最重要的一個意思。諸位曉得,假如你說得怎樣好,但沒有壽命,那就一切好都落空了,享受不到。所以一切無量中,以無量壽為主體。佛有無量壽,一切無量才能享受。無量壽是西方極樂世界一切莊嚴里的第一莊嚴。十方一切諸佛中唯獨西方世界壽命無量無邊,真正得到永生。這是任何一個佛國土所不能跟它相比的。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在因地所發大願、所修大行、以及成佛後普度眾生的大德大能。總而言之,這一不經所說的都不出無量壽三字。整個經題來講,「無量壽」三個字是中心。所以羅什大師翻小本《彌陀經》就翻《佛說阿彌陀經》,直接用名號作經題,用意很深。

莊嚴:本經經文說。「一向專志,莊嚴妙土,莊嚴眾行」又說「我已成就莊嚴佛土,清凈之行」又說「彼極樂界,無量功德,具足莊嚴」這些經文明明白白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無異於華藏世界。古時候人常說不讀《華嚴》不知道佛家的富貴。要拿現代化說,你不讀《華嚴經》,你不了解成佛的好處。念了《華嚴經》才曉得為什麼要成佛。本經的境界和華嚴境界沒有兩樣,是華嚴中的華嚴,是一真法界里的一真法界。古人講本經是中本《華嚴》,《佛說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即說明本經和《華嚴經》完全相同。《華嚴》講十無礙法,一真法界,本經也是十無礙法、一真法界。再看本經,就能看出味道了。本經確實是《華嚴經》的精華、濃縮。我們當然讀這部經好。《華嚴經》太大。不好念啊!為什麼不念精華呢?真正下定決心,專修凈土法門,專弘凈土法門,才能報佛恩。

清凈平等覺:清凈身、口、意,三業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凈而不染。佛法雖有無量法門,但好像我們弘法堂大殿,你們諸位同修從四面八方來,每人走的路不一樣,但走到講堂門口想進來,只有三個門。佛法也是如此。八萬四千法門,走到目標地,要想入門,只有三門,即覺門、正門、凈門。哪門進來都一樣,所以說佛法平等,無二無別。但這三門的確有難、易不同。禪宗走覺門,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三門裡最難走的,上根利智才可從覺門進來;正門指教下:華嚴、天台、般若、唯識,依靠經典,修正我們的知見,達到正知正見。象《法華經》講的「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凈土宗和密宗走的是凈門,即清凈心。走正門要念好多書,很慢。禪宗最快,但不是那個根性快不了。一步登天登不上去啊!登不上去掉下來命就沒有了。不要想一下跳到樓上去,不走樓梯。教下是走樓梯的,一步一步往上。凈土不是一步登天,也不是一步一步往上,妙在佛拉你一把,把你拉上去了。什麼條件呢?心要清凈。凈和密都是修清凈心。十個門,走的路不一樣,但走進去絕對是一樣的。所以不能說哪個門高,哪個門好,哪個門不好!不可以的。個人根性不相同,機緣不相同,絕對是平等的,我們要曉得。這哥們容易啊!比任何一個門都容易!這個門叫「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的。你只要懂的理論、方法、依照方法去修學,決定不會空過,所以這經題上特別。「清凈」又「平等」。平等才清凈啊!清凈和平等互為因果。清凈是因,平等是果報,平等是因,清凈是果報;所以你要想得清凈心,就要修平等心,新才真正得到清凈;心為什麼不清凈,說老實話,就是心不平等。看到這個我喜歡他,看到那個我討厭!這就不平等了,平等好難啊!在告訴諸位。平等就是覺,不覺就不平等。八萬四千法門去試試看。念佛這個法門巧妙,見到歡喜的「阿彌陀佛」,見到不高興的「阿彌陀佛」,平等啊!還沒成佛就平等了。就用這個方法修清凈平等覺。釋迦牟尼佛對學禪的人講《金剛經》,相當辛苦,《金剛經》一展開,須菩提尊者提出兩個問題,「云何降伏其心,云何應住」。佛在經上就解答這兩個問題。降伏其心:我們的心妄念太多了,怎樣把妄念降伏住,心安住在哪裡啊?釋迦牟尼佛講那麼多。如果碰到念佛的人就輕鬆愉快了:「云何應住」「南無阿彌陀佛」云何降伏其心?「南無阿彌陀佛」,問題馬上解決了。還用得著那麼麻煩嗎?你要曉得這個法門非常高啊!高在哪裡呢?你一下就想到了,比它高。一句阿彌陀佛,什麼問題都排除了,清凈平等覺。

佛在經上說:心凈則佛土凈。這說明一即一切。平等就是真,就是本性,就是不二法門。所以平等覺至少含有四個意思,第一:這部經,這個法門,時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平等普覺一切眾生,一切眾生平等成佛的無上第一法門。其他一切法門裡沒有平等成佛的。為什麼呢?成佛要經過很多劫,象菩薩要經過十信位、十住位、十行位、十迴向位、十地位,慢慢一步一步往上才成佛。凈土法門,凡夫一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跟觀世音菩薩平等了。天天拍拍觀世音菩薩的肩膀:咱們兩個平起平坐!真的啊!第二:以平等法覺悟一切眾生。平等法即經里所講的方法和理論。在凈土法門裡,眾生和佛是平等的,生佛不二,性相一如。所以完全入了《華嚴經》境界。《華嚴經》說:「情與無情,同一種智」古德稱本經為中本《華嚴經》的確有見地。第三:平等覺即如來正覺,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的別號,是一切如來的果號。第四:就本經說,平等覺是阿彌陀佛的外號。經里有根據。釋尊對阿難尊者說:「你要不要見平等覺?」阿難說:「我願意」。佛說:「你向西方禮拜,一心稱念無量壽清凈平等覺佛,阿彌陀佛就現身了」。

以上是本經的別題。「經」是通題,凡是佛所說的,都稱之為經。這個字在《華嚴經疏鈔》里有十種解釋。《華嚴經》用十表圓滿,所以經上常用十。我們簡單介紹四個意思。

推薦閱讀:

大乘無量壽經  (第八十三集)  2000/4/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83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講記.凈空法師{52}-{56}
《大乘妙法蓮華經講記·化城喻品第七》
1596 31 P0271 攝大乘論釋論(10卷)〖隋 笈多共行炬等譯〗貳
從人而佛的修證之道--大乘菩薩行

TAG:平等 | 凈空法師 | 法師 | 凈空 | 大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