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

和珅跌倒,嘉慶吃飽(摘自林岩、王蔓編著的《中國古代廉政文化集粹》)  和珅,原名善保,字致齋,鈕祜祿氏,滿洲正紅旗二甲喇人。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貪官。

  和珅從小家境貧寒,但他為人好學,19歲時被選為皇帝轎子前的小跟班,由於他善於揣測皇帝的喜好,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於是次年他就擔任戶部侍郎和內務大臣,後又被提拔為皇帝御前三等侍衛,由於他善於奉承拍馬,所以官運亨通,直至軍機大臣,前後掌權20多年。他的發跡與乾隆皇帝的喜好是分不開的,乾隆皇帝喜歡惟我獨尊,在後期很喜歡聽讒言而不願聽進大臣的勸告,而和珅善於投機鑽營,他觀察皇帝的一言一行,見到乾隆咳嗽,他立即捧上痰盂;在乾隆皇帝要查處雲南總督李侍堯時的貪污案件時,他把事情幹得十分漂亮,而且把事情有聲有色的講給皇帝聽,正是憑著這般本事,他能夠得到乾隆皇帝的寵愛,甚至乾隆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和珅的兒子做媳婦。

  和珅結黨營私,把大學士傅恆的兒子、皇后的內侄福長安拉進軍機處充當助手,各地的封疆大吏也紛紛把他當作自己的靠山,從而更加橫行霸道。他就此開始貪污枉法。

  和珅掌管著國庫,同時負責皇帝、宗室的財產,但他經常順手偷盜國家和皇室的財產,各地向皇帝進貢的珍寶,必須先經過他的手,好的總是被扣留,剩下的才送進皇宮。有一次,協辦大學士孫士毅從越南回來,在宮門口等待皇帝的接見,恰好碰到了和珅,他見到孫士毅的手上拿著一樣稀奇之物,於是便問是什麼。孫士毅告訴他說是鼻煙壺,他接過一看,只見是一顆明珠做成的,有鳥蛋那麼大,雕琢精巧,晶瑩剔透,神奇無比,他對此讚不絕口,要求孫士毅忍痛割愛,把它送給自己,孫士毅十分為難,他說:「我事先已經把送鼻煙壺的事情告訴皇上了,實在不能滿足你的要求。」他說:「我不過是說說而已,你不必當真。」過了幾天,孫士毅被和珅邀請,要求參觀自己的鼻煙壺,孫士毅一看,大吃一驚,這不正是自己送給皇帝的鼻煙壺嗎?他告訴孫士毅說是皇帝轉送給他。孫士毅十分疑惑,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是和珅自己從宮偷回來的。

  和珅雖不會治國統軍,無甚功業,但卻特別擅長於揣摩帝意,迎合君旨,玩弄權術,還會為皇上聚斂銀錢,供皇上支付各種不便公開動支國庫的費用,故能博取皇上歡心。這在乾隆四十六年廢除「名糧」,增補綠營兵額,給武職養廉銀上,表現得非常清楚。這時,乾隆八十大壽時以國庫充盈,下詔要取消武將「名糧」,改為給與養廉銀,增補綠營兵,每年要增加軍費白銀300萬兩。乾隆帝詢問阿桂有何意見,阿桂奏稱,費銀太多,不應增補。乾隆不聽其言,下諭說,現在國家「財賦充足」,「戶部庫銀尚存七千餘萬兩」,支付這新增的300萬兩,綽綽有餘。著大學士會同九卿科道詳議。和珅深知皇上必欲實行此法,故極力贊成。乾隆遂下諭批准大學士九卿等的複議,每年增支軍費銀300萬兩。

  正因為和珅擅長逢迎,摸透了也迎合了乾隆晚年志得意滿、好大喜功、愛聽諛言、文過飾非、自詡明君的心理,按其旨意辦事,又善於斂財以供皇上享用,所以受到特別寵信,成為乾隆帝的惟一心腹和代理人。有了皇上的寵信和庇護,和珅身兼多職,位極人臣,基本上掌握了用人、理財、施刑、「撫夷」等方面大權,他便肆無忌憚地攬權索賄,亂政禍國。

  和珅聚斂財富的主要方式是任用官員索取賄銀。內而九卿,外而督撫司道,不向和珅納銀獻寶,不是和珅親友,是很難當上官的,從而形成了「和相專權,補者皆以貲進」,「政以賄成」,禍國殃民的嚴重局面。以乾隆最關心的河工而言,就敗壞得不像個樣子。史稱:「乾隆中,自和相秉政後,河防日見疏懈。其任河帥者,皆出其私門,先以巨萬納其帑庫,然後許之任視事,故皆利水患充斥,藉以侵蝕國帑」,「至竭天下府庫之力,尚不足充其用,……而庚午、辛未高家堰、李家樓諸決口,其患尤倍於昔,良可嗟嘆」。和珅對金錢、財物貪得無厭,還公開進行索賄,還縱容下屬親信四處搜刮民膏。在他的包庇之下,文官貪污枉法,武官剋扣軍糧,貪污之風愈演愈烈。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的貪污案件時,他向國泰通風報信,後來國泰被錢灃查處,他又把功勞記記在了自己的頭上,使錢灃不能夠得到升遷。諸如此類,多不勝數。

  1799年,乾隆皇帝去世,僅僅過了三天,嘉慶皇帝就宣布和珅的20大罪狀,下令逮捕和珅,並抄了他的家,嘉慶見了清單,大吃一驚,只見清單上寫著全是和珅貪污、掠奪來的財物:田地八千傾,當鋪八十五家,銀號四十二家,古玩店鋪13座,花園樓台一百零六處,還有數不清的珍寶,鑽石等,比皇宮中還要多,加起來折算成白銀達八億倆,相當於清朝20年的財政收入。

  嘉慶皇帝不僅殺了和珅,而且還把他的財產全部收歸國庫。當時人民都說:「和珅跌倒,嘉慶吃飽」,真是名不虛傳。


推薦閱讀:

《清代皇帝傳略》之嘉慶帝顒琰(4)
乾隆臨死前一天,寫下一首五言詩,嘉慶讀了大哭:父皇早就該死了
嘉慶為何急著要殺和珅?不是因為錢 民間流傳的一句話是關鍵
乾隆剛死,嘉慶:三天後抄家,十天後賜死和珅,和珅:臣明白!

TAG:和珅 | 嘉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