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機鋒辯禪一等獎獲得者頓慧法師專訪
「百分之一百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
——第八屆少林機鋒辯禪一等獎獲得者、弘法寺佛學院頓慧法師專訪
他是那個從小就酷愛武術、喜歡挑戰自我的少年;他是那個從武術的養生技擊功法契入學佛修道的居士;他是那個為了求道十方遊歷,遍訪善知識的參學者;他是那個發心猛利、用功修學的佛學院學僧;他是那個慈悲心腸,總喜歡把自己的好東西結緣給他人的修行者;他是那個因精彩的應機答辯獲得全場陣陣掌聲的辯手;他是那個發菩提心,勇於承當荷擔如來家業重任的師父……他,我們難以用語言去描述他,他卻用他活生生的「辯才無礙」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不二法門」課。也許,一切當下即是!因為他說:人,要百分之百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
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為頓慧法師頒獎
2013年8月17日至18日,第八屆少林問禪之「機鋒辨禪」活動在河南登封少林寺舉行,來自深圳弘法寺佛學院的頓慧法師作為辯手參加了此次活動,並在活動中盡顯身手,以其無礙的辯才和巧對禪機的絕佳表現,贏得本次比賽的一等獎!載譽歸來,弘法網特別邀請頓慧法師做了一次專訪,以饗讀者。
頓慧法師接受弘法網專訪
弘法網:您覺得您這次比賽取得這麼好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什麼?
頓慧法師:這一次完全出於意外,2012年我努力準備參加了機鋒辯禪,卻只得了三等獎。2013年這次,我從雲居山到五台山朝拜,8月15號下午才趕去少林寺,整個時間非常倉促,沒想到竟評了一等獎。如果說有什麼因緣的話,我覺得最主要的因素,第一點是發心很重要——發心一定要正!我記得十年前,聽北京一位老師講過「心正,人正,世界正。」所以我發心過去參加的目的,第一點就是為了學習,為了向那些學修很好的人蔘學,而且少林寺也是禪宗的祖庭、達摩祖師開闢的道場。我很想去達摩洞去朝拜一下達摩祖師,親身感受這個禪宗祖庭氣氛。因此我的目的是為了學習和參訪,不是為了別的什麼。然後,出家這一兩年來,我可以很坦誠很自信地說,我確實一直都在用心學習,不管是實踐還是理論,至少可以勉強算成用功辦道吧!然後我也是希望能夠通過一個殊勝的媒體平台把我所知道的,醒悟到的東西分享給大家,能夠讓一切的有緣人,或者所有學佛修行的同參道友,都能夠相互的交流互動,能夠得到更多的進步和提升,共同在佛法的學修上得到更大的進展。這是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
然後第二點,我覺得跟佛菩薩、佛法僧三寶的慈憫,和師父的加持有關。從去年到今年的兩次參賽,雖然在賽場上難免有一點緊張,但整個的過程我一直很投入,很輕鬆。對於法師提的問題、辯手提的問題、還有觀眾所提的問題,哪怕是刁難考驗,我都感覺好像很簡單很自如,都很和諧順利。比如2012年那次,有一個問題說「黃龍三關·旨在何處?」有辯手特意問道「黃龍三關,突破初關、重關、牢關都很困難,請問法師,你什麼時候才可以出關呢?」當時我很奇怪,對方話音剛一落,我頭腦的靈感馬上就來了,就好像很直接性地完全是一種自性的流露,沒有半點遲疑!我拿起麥克風就笑出來了——「哈哈哈哈」!而後一拍蒲團,發出很大的「噗」的一聲——回答「就在當下出關!」全場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當時主持人也馬上就說「好,太好了,就在當下出關」。
還有一次是,有參賽辯手專門質問「法師慈悲,請問你成佛之後做什麼?」這種問題一般也是很難回答,因為我們目前還沒有圓成果地佛。但是很奇怪,我腦海當時馬上就產生了一個靈感,他話音剛落,我立刻馬上就拿起麥克風,說「大做夢中佛事」!我話音剛落,全場馬上就想起雷鳴般的掌聲,這個回答很應機!包括評委還有主持人都很讚歎,台下的人也都在紛紛傳遞,他們說『大做夢中佛事』回答得太好了太妙了!」
這些巧妙契機的問答,我印象一直很深刻,可以說當時絲毫遲疑都沒有,完全不假思索,像是自性流露一樣,非常痛快爽朗,又很自在無憂慮。也許跟師父和三寶加持有關吧,也可能是護法菩薩慈悲化現加持所致。我今年參賽前先是在黃梅四祖寺參訪學習,緊接著去了江西雲居山真如寺,然後去參訪了茅棚閉關的修行人。再從雲居山,去了山西五台山,去五台山各個大小寺廟裡面朝拜,主要是朝禮五方文殊,求文殊菩薩開智慧,令我業消智朗。
我跟師父印順大和尚可能也是有著宿世的因緣。當年師父給我取法名的時候,我當時心裡想,佛教講「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佛教的核心就是「戒定慧」三學,當時我知道師父出家弟子中有頓戒、頓定,唯獨還沒有頓慧,心想可能是叫頓慧吧!沒想到印順大和尚竟然馬上脫口而出:「好,那你的法名就叫頓慧吧!』我想這個實在是太奇妙了,我說:「師父!弟子心中想的正是頓慧!」這個非常應機,也令我法喜充滿,就是這樣一個巧妙的因緣。還有今年參賽之前有一次我在夢境中遇到印順大和尚穿著紅祖衣,在一個非常莊嚴的場合,給我加持,說「我已經幫你打開了智慧之門,頓開佛慧!」我當時說「頓慧」!而後還相互談論了一些其它的佛法內容,可惜後面內容一下子想不起來了!
我是家中的獨生子,父母開始都很反對我出家,可以說我出家的違緣障礙特別多。我出家前斗膽效仿「善財童子」去遍訪善知識,還專門禮佛拜懺,完成了十萬個藏傳大禮拜,以求懺悔業障!後來上北京靈光寺瞻仰佛牙舍利時感應道交,令我對佛很生信心……最終我總算解除了違緣而順利出家,並有幸到弘法寺佛學院學習。可以說,我出家是為了「法」而出家,為了「道」而出家,為了明心見性,為了了生死出輪迴,為了真正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把佛教的慧命給傳承下去,真正的能夠身體力行,為我們佛教正法住世,能夠盡心儘力地作出自己積極努力的貢獻,盡到自己的一份責任,我覺得這種使命的實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覺得世出世間,所有一切還是發心為第一!阿彌陀佛!
弘法網:關於對本次初賽、複賽您所參與選題的應答,請您為我們稍加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況,謝謝。
頓慧法師:初賽我遇到的一個辯題是「《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生什麼心?」,前面這幾位辯手他們所講的內容就是這個「生什麼心」,多數是圍繞「生什麼心」來表述,我想佛法應該是很靈活的,從很多的法門類別上講,都可以說是很標準的,因為根據眾生不同的根性而說不同的法,所以我馬上把自述主題扭轉成「生什麼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佛性要發生妙用」,不管你生什麼心,通通都是對佛性的妙用。然後我從這個佛性的妙用和清凈無染、生心無住的這個角度來講,跟他們就形成了一種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一種格局狀態。然後包括應對觀眾提問,我的頭腦裡面產生了很多的靈感,都是一剎那間產生出來的,同時這種狀態也是被逼出來的。不過我想,一方面就是一剎那的靈感觸動,另一方面是自己長期累積的功夫也很重要,這兩方面應該是結合起來的!
複賽我的辯題是《雲門三唱,旨在何處》。從一入佛門,我對這個禪宗方面就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很願意去學習祖師大德的一些公案,包括看禪宗的一些經典。所以對這個雲門宗的「三唱」(涵蓋乾坤、截斷眾流、隨波逐浪),我從書本上、從一些祖師大德的角度見解之領悟,同時我也總結出了我自己獨特的一種見解。當時我從很多的角度把這個比較圓融地講了一下,因為佛說一切法,皆為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包括從《壇經》、《法華經》《金剛經》《華嚴經》等各種各樣經論,圓融地結合起來陳述,包括台下的觀眾所提的各種問題,有的確實是故意的刁難考驗。但當時的我很奇怪,就是很平淡、很平靜地直抒胸臆,自然把一種靈感流露出來了。然後台下的觀眾都很滿意,都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大概這個也是能夠得高分勝出的原因。後來評委法師在對這個複賽做總結分析時,特別對我這個12號辯手的論述做了專門點評,說「12號頓慧法師的這個辯述是最圓滿的,是最切合主題的」,並且也強調這個《雲門三唱,旨在何處》三唱原本為一唱,是為一體不二的,並不是那麼複雜的分別一二三唱,如果說要有分別那是自己的心在分別,阿彌陀佛!
弘法網:關於您這次決賽中的選題「不二法門」,請您為我們解釋一下?
頓慧法師:這個不二法門不光只是禪宗,包括凈土宗,律宗,密宗,佛教的各個宗派,包括其他外教外派的一些法門,都是需要這個不二法門的圓融智慧。在《維摩詰經》裡面有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就是這個德頂菩薩、善意菩薩,法自在菩薩都講了生滅不二,垢凈不二,生死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這幾個不二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他們回答了這些問題之後,維摩詰並不滿意,然後他就請文殊菩薩開示,何為不二法門,文殊菩薩就說,「對境,不亂作分別,對法,也不妄加言說,乃至於破除一切的問答、一切的對立,這是不二法門。」然後文殊菩薩就反問維摩詰居士「何為不二法門」?這個維摩詰居士竟然沉默無語,一言不發。全場都很驚訝,但文殊菩薩智慧第一,他就知道維摩詰大居士真正契入了不二法門,所以他馬上讚歎好,這是絕妙至極,不僅捨棄了一切的音聲之相,並且也破除了一切的文字、言語,維摩詰居士才是真正地契入了不二法門。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得知,真正的佛門的不二法門,絕非言語文字有限的這些能夠完全涵蓋形容的,那最根本的一點還是在要從我們的心地上去下功夫。
比如說我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講這個煩惱、菩提,生死、涅槃,就像我們的手掌和手背一樣,我們的拳和掌一樣,都是一體不二的。如果沒有這個煩惱的話,就沒有這個菩提;沒有生死,就沒有涅槃。我們的這個菩提還是來自於我們這個煩惱,涅槃也是來自於我們的這個生死,也就是說,歸根結底,它就是對治法。佛法本來就是一種不二法門,之所以我們有了生死輪迴,要修道親證菩提果位,因為我們有了種種的煩惱,就要斷除煩惱,要回歸到智慧層面去!所以最根本的原因,我們要向佛陀的這種圓融智慧去學習,因機說法、因病施藥。凡事都是相對而論的,真正來講我們可以用《法華經》的一句話來解釋「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只有我們的佛性、實性、本來面目,才是真實的。但這又是性空無相的,看不見摸不著的一個東西。其他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都是虛幻的虛妄的。同時我們要明白,這都是我們的佛性妙用,是我們的真心顯現,所以又叫「真妄不二」。然後,種種有相、有形的東西,包括我們能聽能見,所思所見,都是由我們佛性妙用所生出來的,所以又可以說「能所不二」。因為這個相是因為我們的自性生出來,而我們的自性為了讓眾生理解明白,要通過某一樣有相的東西進行一種顯現,進行化現,所以又可以叫做「性相不二」。所以這個煩惱,它是菩提之本,涅槃又來自於生死,所以又叫生死涅槃不二,煩惱菩提不二。
同時我們在這個21世紀知識爆炸、物慾橫流的生活時代,作為我們現代佛教徒,也應該把我們佛教的這種圓融智慧,運用到我們的現實生活中,融入到我們的生命中,真正能夠把佛法的這種圓融智慧深入到社會的各個階層,那就需要我們真正地正信實修,去身體力行。作為一個佛弟子,更應該去身體力行,去言傳身教,為其他的一些不懂佛法的人做好一種榜樣,作好一個楷模,樹立一個好的形象,讓眾生對佛法斷疑生信!比如說在現在這個科技發達、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不斷的去正信實修,效仿諸佛菩薩的那種悲智行願,將種種智慧圓融的不二法門運用到生活當中,然後我們努力地去實踐佛法,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真正地全心全意的為眾生服務,為我們人類的高度文明而服務,為共同構建社會和諧服務並且積極努力,這就是一種將佛法的甚深智慧、不二法門融入到社會生活當中,融入到我們生命當中,融入到我們實際生活當中,乃至飲食起居,行住坐卧,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等等,通通都可以算作我們佛教不二法門圓融智慧的活靈活現!真正的一種體現途徑和形容方式。阿彌陀佛!
弘法網:請您談談您這兩年在弘法寺佛學院的學習生活。
頓慧法師:目前在國內幾十家佛學院中,只有弘法寺佛學院和中國佛學院是直接隸屬於中國佛教協會的,所以它肯定具備一些獨特的優勢。另外,參加入學考試之前,我也對佛學院的實際情況做了一些考察和了解,它這邊的一些硬體設施條件、還有它地處海內外窗口的位置、國際文化交流的平台等等,都是一些其它佛教院校所沒辦法一時完全具備的,所以我選擇這裡是為了能夠更好地聞思和修學。另外也發自內心的非常仰慕佛門泰斗本煥長老,很想參拜禮敬善知識。
那麼外在條件無論怎樣好,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要個人努力地去用功學習,當你有了這種良好的物質基礎和這種設施平台以後,那你就要珍惜這樣的機會,就像佛教說的要珍惜福報,珍惜這樣殊勝的因緣,然後好好地發心努力地用功在學習上,然後儘可能把你所學到的,所知道的這些佛法教理,能夠實踐運用到自己的生活當中去,運用到自己的飲食起居、言行舉止和起心動念當中,那這個時候,也就不存在是光偏向於一個佛法教理的學習,實際上你在學習教理的同時,就已經在開始實修了,關鍵是自己如何把握。
所以說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要等到佛學院畢業以後,再去搞實修、再去閉關、再去怎麼樣,真正來講,應該是信解行證,教理行果,二者也是一種不二法門的體現,都是相輔相成的。重點還是在於自己,佛學院的師資力量、開設的課程、整個的學修環境,包括這個人文素質都也很重要,但這些都是外在的,都是外面的世界,對我們來說可能是一種不可控的因素,我們真正要抓的核心和重點,就是改變我們自己,不斷去擴大我們自己的心量,提升我們的界限水平,提高我們對佛法的認知程度,真正的能夠把佛法融入到我們的生命當中,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人,要百分之一百地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任,真正地把每一天都當成我們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活,那我們就能活好每一個當下,活好每一個剎那!所以對我個人來說,我覺得每一分鐘,每一秒鐘,每一剎那都是一種無上的修行,都是一種殊勝的對佛法實踐的一種進步。所以我在佛學院不僅僅是在學習佛法的教理,同時也是我在走實踐佛法學修的一種修行之路,一種佛教修行的進步之路,
弘法網:能否請您談談您對未來的打算?
頓慧法師:通過我這一兩年的佛學院學修經歷以後,究竟該何去何從,實際上當我在踏入這個佛學院大門之前,乃至之後的過程中,也正是我在不斷思索考慮的一個問題,因為我覺得做人不管是學佛修行度人,還是做人處事交友等等方面,應該是一個有目標、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的人,所以你對自己的人生應該有一定的規劃,不能做一個漫無目標的人。佛教雖然講一切無求,一切隨緣,但是很多人都錯解了這個意思,把它當做是一種消極,負面的,其實不是這樣的,道教裡面老子也說「無為而無不為」,根本來講其實應該是「積極的、正面的」才對!真正的隨緣是隨緣任運,是要你隨順一切因緣而積極正面地去努力,以一種陽光正面的心態,以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真正地就像我們國家領導人說的,要傳承正能量,傳播正能量,這個很重要。所以具足一種正能量的心態來做人處事,來學佛修行非常關鍵。
我何去何從的問題,我覺得也可以用隨順因緣來解釋,來做規劃。具體走哪一種路徑,主要的話還是看個人的因緣,個人的意願,也看個人的善根,福報資糧,福德智慧等等,這都是需要有很多方面的條件和因緣具足的。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自己的知見要正,發心要對,就是佛教裡面佛陀講的八正道,那麼第一個就是正知正見,樹立了正知正見以後,然後才是我們的定慧等持的這個功夫,包括我們的這個行持威儀方面都很重要,就是我們佛教講的要「戒定慧」三學。所以不管你是選擇留在佛學院繼續學習還是做法師授課,或者到各地去弘法利生還是選擇在深山茅棚閉關修行,還是去朝禮各大名山,還是去托缽乞食,還是到寺廟裡面去做執事,接引大眾等等,這個外向的這些表現形式不重要,這個路徑本身也是我們修行的一種方式,關鍵還是我們要攝持好自己的心地,如果真正時時刻刻都能夠凈化身語意,時時刻刻都能夠修正自己的見定行,不管在什麼地方,通通都是自在的,統統都是安樂的,都是法喜充滿的,那這就是一個好的佛子,一個好的出家人,真正的能夠起到續佛慧命,傳承佛教正法的作用,這個應該是很關鍵很重要的,對我們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都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阿彌陀佛!
弘法網:弘法寺佛學院開設的主要的兩門專業是禪宗和凈土專業,您認為這兩個法門哪一個更適合現代人的根器?
頓慧法師:在我們深圳弘法寺佛學院所分的專業主要是以禪宗和凈土為主,其次會涉及到佛教傳播學,包括佛教的藝術學等等。那麼無論是禪宗還是凈土宗,對於我們現代佛教徒的佛法學修來講,我覺得最主要的話還是看個人的根性和緣分,有的人他可能喜歡凈土宗的持名念佛,他希望自己在生命中能夠有一個歸宿,要往生凈土,那要往生凈土可能採用念佛法門,凈土法門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那還有的人他可能比較適合我們禪宗的這種法門接引,禪宗講究這個明心見性,立地成佛,頓超及第,所以這個要看個人的根性和因緣。
其實真正當我們學修佛法到一定程度以後我們會明白,嚴格來講的話是禪凈不二的,二者還是一種不二法門,因為你學凈土宗,那麼你念佛要達到一心不亂,才是達到這個往生凈土的一個必然保證,要具足「信願行」三資糧,就是信真,願切,行專,那歸根結底,也就是要一心不二,一心不二它就是一種很好的禪定境界,而且我們凈土宗裡面時常講到的一句話就是「花開見佛悟無生」,那悟無生就是禪宗的一種見性法門。
無生,既無生也就無死,禪宗明心見性就是要你能夠覺悟到自己的本體,覺悟到自己的佛性,本來不生不滅的,所以這就是悟無生。所以異流同源,殊途同歸,歸根結底還是去到一個地方,都是成佛作祖,都是要上成佛道,下化眾生。那禪宗裡面,它參話頭,要參這個念佛是誰,念佛是誰,他在參這個話頭之前,一般為了方便接引,他可能會念佛,念阿彌陀佛,念幾聲佛號,然後再參這個念佛的是誰,那這也是用的一種念佛法門,就算他不念這個佛號,他在參這個念佛的是誰的時候,那也是一種凈土法門,因為,他在反觀自性,找到這個自性本體的一個東西,不生不滅的東西,那也與我們凈土念佛法門的實相念佛是相契合,相適應的。包括這個密宗裡面的身口意三密,這個念咒語,他同樣也是屬於這個禪凈不二,他念咒語,也就是等同於在念佛號,他在打坐三密相應,這個身口意一體相應的時候,也就是一種很好的定慧等持的一種禪定境界。包括這個律宗,律宗在嚴持戒律,它的目的也是為達到身口意的清凈,那也是為了更好的由戒生定,因定發慧,由慧而發生各種智慧的妙用,所以歸根結底,還是用我們佛教的殊勝的不二法門來解釋,是最合適最恰當的。阿彌陀佛!
弘法網:禪似乎與現代人的生活聯繫越來越緊密,如何讓禪更好地融於當下的生活,您有何建議?
頓慧法師:嚴格從法性上來講,禪實際上是無處不在的,無處不是禪,處處都是禪,而且真正的禪用言語文字是沒辦法完全涵蓋形容的。因為在我們祖師的論述裡面常講到的一句話是「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佛經裡面都可以找得到。而且道法本不可言,無聲,勝卻有聲。永嘉大師在證道歌裡面說,「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所以歸根結底,在要我們真實的去體悟,我們要把禪的這種理論知識,灌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能夠真正一心不二,萬緣放下的去體悟禪的這種意境,只有我們切身體驗到了這種禪悅法喜的妙意,妙境,我們才可能真正的明白,什麼樣是真正的禪,禪究竟在哪裡,所以最主要還是要理論結合實踐,如果僅僅停留在文字上那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親身實踐運用。
弘法網:這次比賽結果對您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和改變嗎?
頓慧法師:通過從去年2012年少林機鋒辯禪到2013年的少林機鋒辯禪,我個人也獲得從三等獎到一等獎的這樣一個過程。但是走下來的全過程,我的狀態都很平靜、很淡定。所以我覺得以平常心來安住於這一切,是對我個人來說很重要的,也是很必須的。因為也沒有什麼,當我參加完這樣一個過程經歷,從河南少林寺回到深圳弘法寺,我覺得這一切,都是等於就如同一場夢幻一樣,統統都是歸無所得的,也沒有什麼值得你去刻意在乎的,沒有什麼需要你去特別在意的,還是「平常心就是道」吧,這是我們馬祖道一禪師的心得開示。《心經》上講「無智亦無得」,一切都歸無所得,所以再用祖師大德的一句話來講,就是「但管做去,莫有外求」。《楞嚴經》講「但盡凡情,莫作聖解」。阿彌陀佛!
弘法網:聽說您這次回來就在圖書館借了《你也能大成就》這本書。您理解的「大成就」是什麼?謝謝!
頓慧法師:所謂的大成就,在我看來就像是他們講到名師一樣,這個名師有兩種,一種是名氣的「名」,還有一種是明白的「明」。我覺得這個大成就的話應該是明白的「明」的這個明師,名氣的「名」的這個名師,他不一定是明白的「明」的這個明師。所以真正的大成就者他可以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人,但他也可以不是一個名氣很大的人,但歸根結底他必須要是一個明白人,要是一個真正的明眼善知識,真正是能夠通達佛法,真正是能夠教我們學修佛法隨緣任運的,運用於我們自身的學修之中,能夠在自己成佛之路,乃至於接引眾生和引渡眾生返迷歸覺、返妄歸真的路上隨緣任運,法喜自在的這樣的一個人!那這樣的人,憑我們凡夫肉眼的這種角度可能沒辦法去正確揣測,但是我們可以用佛教的經典來進行判定和印證,他是不是符合佛教的戒律、是不是符合佛教的因果、是不是符合我們的道德價值觀、是不是符合我們涅槃經裡面所講的四依法,四法印等就可以決定。
比如說,是不是真正的斷惡修善、自凈其意,是不是真正的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是不是真正的發菩提心、行菩薩道?這幾點,非常的關鍵,而這個大成就,他可以在外界的形式上表現的對這個社會有很大的貢獻,對這個佛教作出了積極穩定的貢獻,也可以是一個大善人等等,但是在內在,他一定是一切都空無所住,一切都是沒有任何的執著,然後非常的法喜充滿,真正的具足出離心,慈悲心,菩提心。就像我們歷代的這些高僧大德一樣,像我們古代的玄奘法師,鑒真大師,蓮池大師,藕益大師,像我們虛雲老和尚,弘一法師,印光大師等等,包括我們現在深圳弘法寺的開山鼻祖本煥老和尚,雖然在當今物慾橫流的這樣一個時代,在這個經濟發達的地區,但是他能夠法喜充滿的去接引眾生,然後樹立一個很好的一種榜樣。這就像我們《金剛經》裡面說的:「如如不動,不取於相」,他只盡他度化眾生的一個責任,示現好一個好的出家人之榜樣,然後一切無著,一切沒有滯礙,沒有計較地去度化眾生,歡喜自在!然後特別是本煥老和尚晚年的這幾十年時間,一直在大力地弘揚我們《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而普賢菩薩這十大願王,就是讓我們成佛的一個很好的法門,然後特別是有一句話本煥長老包括印順大和尚一直在提倡,「不為自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而且還有一句也是印順大和尚經常開示的,如果好好運用普賢菩薩行願品這十大願王的法門,就是「行於世出世間,皆無有障礙」,自在通達,如果真正的去實踐去做到了,就是可以達到我們佛經所說的這種水平,最關鍵一點還是要言行一致,真正的走一個信解行證的佛法學修之路。阿彌陀佛。
當下擔當:當時被評為一等獎之後,頓慧法師說當時也真的沒有多在意,因為去參賽的目的就是學習,就是想通過自己的學修跟大家交流互動,共同進步。所以當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為他頒獎合影的時候,開始還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似的,就把頭微微一低,結果就給人家搶拍到了,後來馬上抬起頭,因為想到「既然是禪宗嘛,應該敢於承擔,所以說還要顯出一個好的精神面貌給大家,也要讓大家對我們的佛法,對我們正法有個斷疑生信,有一個好的形象展現給大家,所以我趕緊把頭直目正,身體挺直,這樣面對,然後那張照片被少林寺的官方網站給采拍到的,所以有兩張不一樣的跟永信大和尚的合影照片。」
自我評價:採訪的最後,我對法師說,「師父,我通過側面的採訪,他們對您的評價使用了包括「發心、低調、謙虛、好學、惜福、用功」等等這些詞,如果讓您對自己做一個評價,您會如何講呢?頓慧法師對此幾乎沒有遲疑而堅定無比地說,「對於我自己,我覺得還是以我們佛教歷代以來的祖師、高僧、大德善知識為我終身學修佛法的榜樣和楷模!以佛陀的言教為我盡行壽乃至盡未來際,上成佛道,下化眾生的始終標準!以諸佛菩薩的悲智行願為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的參照標準和思想行為方式!真正地去實現一個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續佛慧命,轉正法輪的一個生命軌跡!阿彌陀佛!」如是,又是一則關於「發心」和「擔當」的心聲,作為採訪者,我很感動!
弘法寺佛學院老師寄語:
印欽法師(弘法寺佛學院院長助理,曾在弘法寺閉關六年,2012年8月出關):
本煥老和尚在世時,一直強調,佛法的興旺不能離開僧才。只有發心勇猛用功辦道,真修實證,佛法才有希望。我對佛學院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這裡有一群發心的老師、學生,就能克服一切困難。我們就是要讓發心、實修實證成為弘法寺佛學院的主旋律。
對頓慧法師的建議:做真實功夫。怎麼做真實功夫?一定要「放下」,一切不可得。究竟處,無法可說。能講的都是方便、入門。推門入室,一切法都得放下。徹底的空凈,當下即是。要從心地法門入手,把妄想熄下來。「做真實功夫,得真實利益」也是對他的祝願和提醒吧!
當究法師(首任班主任):
這次頓慧法師獲得這麼好的成績也是因緣殊勝,本身他熱衷走禪修法,又是佛門泰斗本煥長老的徒孫,跟大和尚也很有緣分。
作為班主任,我原來一直鼓勵他們多走出去,多參加類似的活動。這樣可以讓他們親身感受到教內現狀,通過對佛法的學習「實戰」,對宗派法門修習有一個渴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通過實修將弘法應用到生活中去。
希望弘法寺佛學院的學僧們能夠高效利用在佛學院的這段黃金的學習時期,學修並重,只要發心用功辦道,就不會覺得苦,就會輕鬆快樂地學習、收穫。
頓若法師(現任班主任):
弘法寺佛學院的特色,從校訓「正信、實修、悲智、行願」可以看得出來。信念、正信、理想是第一位的。信是建立在理的基礎上、正知正見基礎上,佛學院注重實修,理行同時並舉。除了一些基礎課程的安排外,很重視日常的行持,包括上殿、過堂、打坐等等。
是荷擔如來家業的責任感,時代的緊迫感讓本煥老和尚、印順大和尚悲心深重,高瞻遠矚,克服了重重困難,通過兩年試辦學,試招生,現在弘法寺佛學院正走在高規格、高效率、高質量,與眾不同的健康發展的道路上。
頓慧法師這次取得這樣好的成績,這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成績,也是弘法寺佛學院的成績,弘法寺是老和尚的道場,加持力很大,弘法寺佛學院的師資力量也很強大。對於其他同學來講,也起到了一個鼓舞的作用,榜樣的作用。對於頓慧法師個人而言,希望他能夠再接再厲,好好用功,雖然在比賽中是冠軍,但對於修行來講還只是第一步。我們會進一步關注和引導他走好未來的路。
作為新學期的班主任,希望同學們珍惜出家的因緣,為做「人天師表」發大心,樹正氣,用佛法的信念來指導自己的學修生活,安排自己的人生。相信他們四年下來,能夠得到一個很大的提升,能夠實現荷擔如來家業的使命!
推薦閱讀:
※2018年,幾大生肖將獲得讓人沾沾自喜的好運。
※普紮上師教言——實修乃獲得究竟見解之唯一途徑!
※人物 | 姚儼森:我練武功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平靜
※4種辦法降低餐後血糖,可獲得5大健康益處(內附476種食物GI值)
※腎囊腫多為先天性 單純性和獲得性腎囊腫有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