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研習報告(第二十一頁)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十一頁)
凈空法師 主講
第二○一、二○二卷 新加坡居士林
『真如者,無可遣,名真。亦無可立,名如。實相者,雖無相,而亦無不相也。所以結之曰「故名如來」。名者,假名也。』 這是解釋經文「如來者」之含意。般若經中,自始至終教我們離相,離至離無可離。「遣」就是離,無可離就是真的,能離的都是假的。能離之心是假的,所離之相也是假的,能離、所離都是假的。達到離無可離,就是真的,真性是如此顯現的。佛門裡講「明心見性」,性是如何見到的?直至離無可離,真心就現前,就是真的。真性里也沒有一法可離,因為建立一法,這一法是虛妄的,能建立,當然就能離,能離的,就不是真的。所以,無可離的,稱之為「真」,也無建立,稱之為「如」,這是「真如」二字的含意。 「實相」是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什麼?凡是講「相」,一定要聯想到它有「體」,有「作用」。體、相、用,說一個,就包含著三個。體是空寂的,所以說它「無相」。可是它的作用有相。我們現在六根接觸外面境界,森羅萬象,不能說它沒有相,所以稱之為「無不相」。說無相,是從體上講;說無不相,就是有相,是從相上說的,從作用上說的。相雖然是假的,但是有這麼一回事。雖有,它不是真實的,因為剎那生滅,了不可得。 世尊在經文將結束時說,「故名如來」,這是「如來」的意思。此處又有一番說明,佛用種種不同的講法,讓我們體會;其中的義理既深又廣,又極其微細。「故名」,名是假名,也不能執著這個名。如果執著名,又錯了。《金剛經》里,「即非、是名」這種句子很多,用意就在此。 『念佛人往生,須知彌陀來接,而初未嘗來也。往生西方,而亦未嘗去也。雖未嘗來去,亦何妨現來現去。』修凈土的人,發心將來要往生到極樂世界,要清楚這個問題。沒有問題,當然最好,心很清凈。若有此問題,而不徹底解決,這疑問會產生嚴重的障礙。障礙我們這一生不能往生。淺一點的,因為此疑問將來生到西方邊地。其實,能生邊地也算不錯,不過是耽誤五百年不能見佛聞法。實際上是指我們人間五百年,因為西方世界沒有年月日。 念佛人往生,阿彌陀佛來迎接,這是真的。無論三輩九品,下下品往生佛也來接引。佛來了沒有?依我們看,佛真來,真的現在面前。有一些人臨終見佛,佛從雲端下降,看得很清楚明白,佛真的來!來接引他,他與佛去了。大家也見到,佛真的往西方去了。在相上,有來有去;在理上,佛沒有來,也沒有去。沒有來,沒有去,為什麼見到來也見到去?其實,與我們看電視畫面一樣,你看他到來了,也看到他去了,始終沒有離開畫面上那個方框框。 眾生與佛感應道交,真相就是《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現代科學家講,佛是從另一維次的空間,轉變成我們三維位次、四維次空間。我們見到這個相,他將往生的人帶去,轉變另一個維次的空間,我們見不到,消失了。這是現代科學家的講法,不同的空間,這是事實,確有其事。宇宙之間不同空間的維次,應當是無限度的,不只是三維空間、四維空間。現在科學家已經證實,有十一維次的空間。可是我們從理論上來推想,應當無量無邊。 空間是眾生妄想、分別、執著變現出來的。如果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那個空間,佛法里稱為「一真法界」,那是真實的,就是絲毫沒有改變,從真如本性里顯現的。誰改變的?「唯識所變」,所以是識變的。每位眾生的識不一樣,因此每位眾生生活的時空也不一樣,這在理上才能講的通。事上一定是這樣的。所以批註說「而初未嘗來也」。 佛來接,佛有沒有來?佛沒有來,「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此時眾生里起了感應,他要往生。我們念佛,為何佛不來?臨命終人念佛,佛為什麼來了?這道理很簡單,我們現在念佛是嘴巴求往生,心裡實在不想去!如果阿彌陀佛現前了,嚇死了,那還得了,所以佛不來。這種心與佛沒有感應,只是通消息而已,不可能有感應的。臨命終的人,求生的意念非常懇切,他真要去!在世間活得這麼多年,待得不耐煩,他真的放下,不想再多住了,這種心就能感應佛現前。由此可知,真的是感應道交,絲毫不爽。眾生有感,佛就有應,佛就在他面前;如我們看電視一樣,電視機擺在面前,頻道一播,畫面就現前了,所以緣具足,佛就現身。 佛接引他到西方極樂世界,他也未嘗去,只是空間的轉變,實在是念頭的轉變。我們的念頭,一念相應一念佛,念頭轉變了!念頭非常強烈,讓境界立刻就轉換。雖然不來不去,事實上是不來不去,但是我們看此現象,表面上說它來去,也沒有說錯。只要真正明白事實真相,佛現相來了,佛相消失了,我們也能這樣說,「亦何妨現來現去」。 佛能現,每位眾生都能現。能現不是佛的專利,所有眾生個個都能現,不過眾生所現的不自在。何以曉得一切眾生能現?我們從例子上能體會,凡夫睡覺會作夢;不但晚上睡覺會作夢,要是疲倦了,打個瞌睡都會作夢。夢,就是另一個不同的時空。可見境界真的是自己所變現的。我們作夢,自己做不了主,不想作,它也得要作,不想作惡夢,偏偏作惡夢,自己做不了主宰,這就是業障。我們有業障,諸佛菩薩沒有業障,所以他現身自在,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我們是被業障障礙了自性,雖現,現得不自在,這些理事,我們細心思維經中的要義,也能體會到一些。 『何以故。不來不去者。理體也。』從真如本性,從理上、從體上說,確實沒有來去。我們的真心本性,法身一切處,盡虛空法界,那有來去?『有來有去者,事相也。』說有來有去,是從事上、從相上講的,但要知道,理事不二,理與事是一不是二,性相圓融。凡夫迷惑顛倒!將理與事分開了,性與相也分開了,不知道理事性相是一不是二,於是在一切法里圓不過來,生起妄想分別執著。境界相會變,愈變,境界愈差,他愈感覺到苦。三界六道的苦境界,就是自己變現出來的,我們不可以不知道。如果覺悟了,明白這個道理,他變的境界就很自在,能得到樂的受用。所以,明了的人得樂,迷惑的人受苦,境界給人苦樂的感受不相同。 『理事不二。性相圓融。本無礙也。此等事實真相,今人謂之不同因次之空間轉變然也。何去來之有哉』。現代科學家曉得這些現象,確實是不同維次時空的轉變,明白這道理,才曉得確實不來不去。如我們看電視,接收頻道一樣。撥對頻道,畫面現前,不能說它來了;頻道關掉,畫面消失,也不能說它去。真的是不來不去! 『即是來去要在不來不去上體認』。這是教我們如何在相上見性,如何在事上見理。要是會了,就是宗門所謂「頭頭是道,左右逢源」,就真的得自在,真的開智能了。來去是現相,不來不去是理體,我們從相上體會性體,這樣修會開悟,這是開悟的門徑。『不來不去』。這是理、是性,『即在來去中做出』。性,雖是空寂的,但它不是死的,它活活潑潑。活潑的性體從事相表現。由此可知,有體有用,就對了。 『此是念佛求生之要訣!得此要訣,決定往生,決定見佛』。這是特別說給念佛人聽的,教導念佛人,平常要用這種功夫,要在現相中體會性體,將性體活潑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這種生活有樂趣,一般人講生活有價值、有意義,就是指幸福、快樂、美滿。如果生活沒有價值,沒有意義,講幸福、快樂、美滿,皆是假的。這些地方,我們都應當細心體會。修性宗的,這是重要的觀行,用功的原則,念佛人也用得上;如果實在不會用,念這句「阿彌陀佛」就行。雖然還不清楚,古人常講,老實念這句「阿彌陀佛」,即是「暗合道妙」。雖然不清楚,確實合乎原理原則,沒有違背。這是念佛法門不可思議之處,念佛法門第一殊勝之處。 『性相一如,法界平等,一切對待之相,不能離絕待之性而別有。』佛菩薩、覺悟的人、開智能的人,為何他們的心那樣平靜?凡夫的心有很大的起伏!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如波浪一樣有起伏。覺悟的人,真有功夫、真有學問的人,他心的心起伏就小。諸佛菩薩,如本經講的「法身大士」,他們的心是平的,幾乎看不到起伏(雖然沒有達到究竟平)。如何達到究竟?如同我們看海水,沒有風浪時,水很平、很靜,但是底下流動,往深處走。深海上面不動,下面還在流動。正如法身大士們,表面上平了,裡面還有差別,直至如來的果位,完全平了。再往深處、廣處,都不動,都達到清凈了。即是「究竟圓滿覺」。 「性相一如,法界平等」,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性變現的,佛菩薩懂得道理與事實真相。既然是真如本性變現的,則一切法的性體無二無別。覺悟的人從相上見到性,從事上見到理,妄想、分別、執著自然放下,不再打妄想,所以他的心清凈平等。我們的心為什麼不清凈不平等?我們聽經也聽很多,也讀得很多,佛講宇宙人生體相作用的大道理,我們也好象懂得,也似乎明白,可是境界風一動,我們的心立刻就起風浪。若不相信,你走到門口,遇到一個人無緣無故罵你幾句,立刻就生氣,你的心就動了,禁不起外面境界的考驗。 佛講的這些理,我們聽了似乎懂得,其實沒有真正懂得。如果真正懂得,六根接觸外面的六塵境界,自己的心一定平靜,決不會被外境轉動。道理很簡單,都在《金剛經》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還有什麼好動心、動念的,都沒有了。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道一切法緣起性空,了不可得!無論是什麼境界,再大的變化,他見到了如如不動。天翻地覆,他看了若無其事,沒事!這是真正從相上見到性、從事上見到理。這種功夫,大乘佛法稱為「性定」,不是修來的,這是「自性本定」,正如《楞嚴經》說的「首楞嚴大定」,決定不受虛妄境界的動搖。 『絕待之性,亦未嘗離對待之相而獨存』。前一句明白了,這一句就好懂。性與相一體,事與理一體,決不是兩樁事。性不可以離開相而獨存,如同相不能離開性而別有,兩個關係乃是一體之兩面。 『是故當於日常一切對待之事相上,雖無妨隨緣而行,卻不可隨緣而轉』。這幾句是我們在生活中修行的秘訣。如果學會了,你的生活就改變了。這不是小的改變,而是從凡夫的生活改變成佛菩薩的生活,得大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沒有一法不是相對的,眼所見的、耳所聽的,乃至於心裡所想的,有能想、有所想,有能見、有所見,有能聽、有所聽,全是相對的,全是對待法。這裡教我們用功,如何在一切對待法里隨緣而不變;不可隨緣而轉,就是不變的意思。可以隨緣,但是不能變,變就壞了。是什麼不變?清凈平等心不變。依本經經義而言,相可以隨緣,事可以隨緣,隨緣之中不變自性,就成功了。諸佛菩薩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有什麼不一樣?他就是有這個本事,隨緣不變! 我將這句話說成四句:「隨緣不變」,這是教菩薩的,我們要學,一定要隨緣,隨緣里修不變。不變,簡而言之是不分別不執著。在隨緣里學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能達到不起心不動念是高段的。開頭從不分別不執著下手。如果能達到不起心不動念,就已經得到三昧,有相當的功夫,這要真修,不是裝模作樣,而是真實功夫,這是菩薩行。 第二類是再來人,佛與大菩薩倒駕慈航再來的,他們是「不變隨緣」。他已經不變了,所以不變隨緣是倒駕慈航。佛菩薩示現在世間,如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現在世間,他是不變隨緣,不變功夫到家了。我們現在隨緣里學不變。印光大師,他是西方世界大勢至菩薩再來的,他是不變來隨緣的。中國袓師大德也有不少人身份暴露的,是古佛再來的。我們在傳記里見到,永明延壽大師是阿彌陀佛再來的,唐朝的傅大士是彌勒菩薩再來的,示現在家人的身分。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菩薩再來的,豐乾和尚也是阿彌陀佛再來的。這些再來人是不變隨緣。 第三類是小乘阿羅漢與辟支佛,這種人「不變不隨緣」,不到人間來,不與我們接觸。第四類是凡夫,「隨緣隨著變」。這種講法你們很好懂,佛、菩薩、羅漢、凡夫,到底什麼地方不一樣,你就明了了。一樣穿衣,一樣吃飯,一樣工作,只是隨緣不變不一樣。此處教我們隨緣不變,這是教菩薩法,我們應當要學習的。 『緣應了者,得機便了,不與糾纏』。這是舉例說明,真的愈講愈細。人與人之間,凡是有關係的,見面點頭笑一笑也是關係,這是關係淺的;關係深的就變成一家人,變成父子家親眷屬,緣非常複雜,數不盡也述不盡。佛為大家講經說法,只好將複雜的因緣歸納為四大類。報恩的,你們的關係非常友好,因為有恩義在,來報恩的。報怨的,你們的關係會處得非常不好,冤家聚頭,不是冤家不聚頭。還有兩種,討債、還債的。總不外乎這四類,家人在一起四種緣,親威朋友也是這四種緣,只是這四種緣有親有疏,有近有遠。你走路時遇到外國人,不認識的,也與你打個招呼,點個頭,那也是緣;中國人好象沒有這個習慣,不認識就不理會的,這都是緣。 緣該了的,譬如你遇到討債的,要還他。我們現前借人家的錢,當然到時要還他。有些債是前世的,過去生的,我們不知道,錢無緣無故被人拿走,或者被人騙去,或者在某種環境之下被人家搶取了,我們拿不回來,都有緣故。既使小偷將你的財物偷去,也是緣。為何他不偷隔壁的而偷你的?你要曉得,隔壁那個人前世不欠他債,所以不會去偷他的,而來偷我的。不學佛不知道,學了佛才曉得,這筆帳了了,他偷去算了,不必報案,帳到這裡就結了,這樣好。要真正懂得,不懂不行!總而言之,不是我欠他的,就是他欠我的。我沒有欠他,他偷去了,他來生欠我的,我也一筆勾銷,我不要了。來生我到極樂世界作佛。這是說明「緣應了者,得機便了」。從這個例子,諸位就要體會到,如何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所以,學佛的人很開心,很自在,就是了了,「不與糾纏」。一糾纏就沒完沒了,麻煩才大!生生世世糾纏,這是愚痴,不是智能。智能的人一刀兩斷,再不搞這個麻煩事。 『緣應結者,亦無妨結,但不攀緣。』特別是佛教菩薩,要與一切眾生結法緣。不結法緣,怎能度眾生?緣要結,不妨礙,但不要攀緣。什麼是攀緣?用最簡單很清楚的話說,結緣里有感情就攀緣,那不好。結緣里是智能,是理智,這才對,因為以後沒有麻煩,沒有糾纏。有情在其中就有糾纏,智在其中沒有糾纏。所以,我們鼓勵學佛的同修與一切眾生結法緣,將佛法介紹給他,將斷惡修善的方法介紹給一切眾生,介紹就好,不要扯關係。一切隨緣,不要攀緣。這一段好,真的教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學佛如何過日子,如何生活。非常具體,非常有用。 『二六時中,果能如是勤勤觀照,密密勘驗。心將得定,腳立得牢。不為相所轉,而泯相入體矣』。前文教我們方法,要認真的做。「二六時中」是指不間斷。古代中國用的時間單位是晝夜十二時,現在算命排八字還用中國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中國的一時是現在的兩時,我們稱現在的時間單位為「小時」,比原先的時小一倍。二六是白天六時,晚上六時,晝夜不間斷,功夫要這樣做,現在人用功很困難。 我們在佛經上見到,佛當年在世,與釋迦牟尼佛的這些人,佛規定他們每天只睡四個小時。夜晚十點鐘睡覺,兩點鐘就要起床,要用功辦道。所以,他真的可以做到不間斷,睡眠的時間少。因為覺眠是昏沉的,修行功夫中斷了。當時出家人絕大多數是不倒單,他們不躺下來睡,就打坐。睡覺也打坐,坐著睡容易警覺;躺下來睡會睡得熟,不容易警覺。古時候用這種方法勉勵自己,希望做到功夫不間斷,這是我們所謂的苦行。吃,不會吃得很飽,當然也不會吃得很好。睡也睡不好,穿也不會穿得很暖。這種生活方式很有道理,教人時刻刻知道做人很苦,趕緊脫離六道輪迴,用意在此。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一切都很舒服,不想離開六道,覺得六道還不錯,為你講西方極樂世界,你搖頭,「我沒有見到,我現在這裡很不錯」,不想去。所以,佛教弟子們過這種苦行的生活,時常提醒警覺,這是真的大智能。 無量劫來,我們在六道打滾,苦不堪言!諸位細想就知道太苦了。能有警覺心,想出六道輪迴,就是真正覺悟。所以,佛的一切教導設施都是幫助人覺悟。這是說明「二六時中,果能如是勤勤觀照,密密勘驗。」密密是細心,很細心的體驗,就曉得自己的功夫。功夫就在日常生活中。隨緣不變。在一切隨緣里學不變。在境緣中,應當了的要趕快了,應當結的可以結。結不能攀緣,結緣里不能有感情,有感情就是攀緣。最好是結法緣,善惡緣都不好,惡緣更不能結。結惡緣,將來冤冤相報;結善緣,將來要報恩。總而言之,報恩、報怨皆脫離不了六道輪迴。結法緣好,法緣就是勸人念佛,勸人求生凈土。我們自己希望往生極樂世界,何不多勸一些人,多帶一些人去。這很有意義,所以須多結法緣。 「勤勤觀照,密密勘驗」是指前面講的功夫。以下兩句話很重要,我們功夫能不能成就,念佛能不能得一心,能不能功夫成片,下面「心把得定,腳立得牢」這兩句話關係很大。 「心把得定」是我們在境界里決不會被外境動搖,我們的心始終只有一個方向,一個目標,念佛求生凈土,決不會為世緣動了心。「腳立得牢」是指我們的身體隨緣,不會被緣所轉,不會為境界所轉,也就是我們持戒要清凈,戒律清凈,就是腳與站得牢;一切如理如法,就是心把得定。心地清凈,不為相轉。身心都不會為外面境界所動,正是本經末後世尊教須菩提尊者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不取於相是腳立得牢,如如不動是心把得定,這樣就能成功。「泯相入體」,用在凈土宗,能這樣修法,就能得一心不亂。 『此是學人第一著工夫!便是隨順真如。便是直指向上。』第一句是泛說,無論學任何宗派法門,能運用這個原則原理,這是第一等功夫。「隨順真如」是性宗常說的。「直指向上」是襌宗所說的。這種修法就是宗門之向上一著。念佛法門用得上。念佛在方法上,行事上,與宗門教下不一樣,但是在精神上,原理原則上,完全相同,這是我們應當明了的。 『果能如是』,果然懂得此道理與方法,而且可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用在工作上,對人對事對物都會用。『則任它萬象紛乘,自不為其所動』。無論社會如何複雜,人事如何混亂,自己也不亂不雜,不為其所動。 『以上皆是從「諸法空相」起修之方便』。金剛般若到最後,皆歸在「諸法空相」,這是說出「諸法空相」的修法。 『有緣人隨修行之,大有受用。』我們都是有緣,今天讀到這部經,聽到這部經,就是有緣;沒有緣,聽不到。我們在此地講經,製作的錄像帶、錄音帶流通出去,將來能聽到磁帶的,也都是有緣的。真聽懂,聽明白了,肯照這樣去做,一定得大受用,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與工作。不是在形式上改變,不是教人改行,還是照樣生活、工作,改變的是在生活里得樂,不會得苦,這就是大受用。 下一段經文,科題是『約塵界明離一多』。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塵」是物質里最小的,「界」是世界,是物相里最大的。《金剛經》上講的是現代科學研究的重心。大的,也探討觀察,無量無邊的太空(虛空)沒有邊際;小的,研究微塵,佛法稱為微塵,他們在研究原子、電子、基本粒子,最新的量子是最小的。佛在這一段就是將最大最小的告訴我們,在觀念里,一多、大小,皆是相對的,還是從虛妄、分別、執著來的,不是真的,要捨棄。 『此明眾緣聚散無常之義也』。經文真正的意義在此。現在科學家懂得,宇宙一切萬法,是從最小的基本粒子積集而變現的。科學所謂的「方程式」,它的排列組合不同,所以變成原子;原子的組織排列又不同,這樣變成分子;由分子變現出動物、植物、礦物,一切萬物。這是將物質的根源找到了。 說到最小的,現代講量子,講基本粒子,有許多科學家也觀察到,其實是波動的現象。科學家承認,講基本粒子,或者講波動,意思相同。基本粒子就是波動,波動就是他們觀察中所謂的基本粒子。認識此一事實,就是《金剛經》末後講的「一合相」,合是組合。同樣的東西,組合不同,就變成種種複雜的現象。沒有相,實在是基本粒子聚散。聚集起來,相現前了;散開來,相沒有了。聚散無常,所以相是假相,相是幻有,不是真有。這是事實,說明眾緣聚散無常之義。 『文中重在「碎合」二字』。將世界碾碎,正是科學家所用分裂的方法。最小的物質,將一粒微塵分開,分成小的,再分,發現原子、電子、基本粒子,再分,愈分愈細,這是「碎」。基本粒子組合了,就變成世界。這兩個字意思很深,「碎」是分解,「合」是組合。 『因其可碎可合,足證微塵世界之相,皆是緣生,當體即空』。世界如何來的?微塵組合的。它可以組合,可以分解。從基本的物質觀察,過去認為物質中最小的是原子,不能再分了。以後科學技術再進步,將原子分裂,分成中子、質子,不能再分了;現在中子、質子又可以分,其中還有最小的東西,科學名詞是「夸特」組合的。夸特將來還能不能再分?科學家認為應該還可以,但是現在還沒有這種技術。將來技術再進步,大概還可以分。所以才曉得,一切法緣生。因緣生法,緣生之法沒有自性,沒有自體,所以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說明宇宙的現象。 動物、植物、礦物,小至微塵,大到太虛空,皆是因緣生法,皆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那一樣東西是自己的?若了解事實真相,還會執著嗎?還會打妄想,這是我的,我要佔有,這些全是妄想,妄念,絕非事實。說實話,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也是基本物質組合而成的。緣聚,身體就存在,緣散身體就沒有了,那裡是真的!《金剛經》說,不但身不可得,心也不可得,心也沒有。我們講的更抽象,因為心不是色法,不是物質,心是精神的部份,也是緣生。八識五十一心所都是緣生,這才了解,原來身心萬物都不可得,只是緣聚緣散現的假相而已。 『而法性中,本無此物』。法性是真的,真如本性是我們自己。佛法歸根究底就是找到自己,這與科學不一樣,科學探索至後來沒有結論,一場空!佛法至最後有個真正的自己,真如本性,這是不生不滅。禪宗所謂「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本來面目里沒有這些東西,本無此物! 『故雖不斷滅,而不可著也』。覺悟的人,修行的人,應當任他萬象紛紜,自不為其所動,這就是我們生活,處世待人接物的態度。諸佛菩薩如是,我們學佛,學菩薩亦如是。所以,一切萬象不要斷。因為是假的,當體即空,斷它幹什麼?有個斷的念頭,錯了。不理會它,不執著它,就沒有,就不相干了。所以重要的是絕不能執著。果能不執著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就破了。只要有絲毫的執著,誰執著?我,就有我相。有絲毫的執著都不行,諸位一定要記住,有四相就是六道凡夫,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著相決定不能成就。 相,不容易斷!我要斷,「我」還在;我想斷,「我」還在。起心動念,它在,不起心不動念,它還在,這才知道難。因為難,諸佛如來大慈大悲,為我們開了一個方便法門,教我們帶業往生,不斷也能出離六道輪迴。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只有這一條路才行得通,我們剛巧碰上,這不容易,真的比中特獎還要困難。我們中了特獎,自己不曉得才真可惜;好比中了特獎,不去對獎,多麼可惜。我們今天中了特獎,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對獎了。所以,最重要的是不執著,知道事實真相,一切法都不執著;不但不執著,分別都不要,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一句彌陀念到底。 『當知世界微塵,大小雖殊,無實則一』。大,世界、太空;小,量子是現在發現最小的。大小不一樣,但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大世界緣生性空,小至微塵,小至中子、質子、原子,也是緣生性空。「無實則一」,無實是空,性空,體性空是一。 『世尊說此,是欲人徹底了解世間所有』。了解是教人放下,不要苦苦的執著,佛講經說法目的在此地。 『大至世界,小至微塵,莫非虛妄,當體即空』。世界、微塵,一切萬事萬物都包括在其中。當體即空,都是虛妄的,所以《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末後偈頌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是真的,一點也不假,「夢幻泡影」四句偈是整個金剛般若的總結。我們要時常念著、想著,自然就會放下,就會看破,放下,煩惱就輕了,智能就長。放下的好處太多,開真實智能,真是得大受用。溫哥華一位陳老居士,他刻了一個印章,就是這四句偈,我們現在將印章放大,印在背心上,我看到很多人穿著,時刻提醒自己,這是好事。 『不可執著,不必貪戀』。諸佛菩薩苦口婆心勸我們不要執著,不要貪戀,『一切放下』。佛教我們的,他自己做到了;他若沒有做到,我們不會相信。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帝王之家,世間人要求富貴,他的富貴是現成得來的,他都捨棄,全部放下。他若不出家,可以繼承王位。他的王位、榮耀、地位、權力、富貴皆不要了,出家了!他真放得下,真沒有貪戀。出家之後,三衣一,每天到外面乞食,做給我們看。他的生活非常快樂,非常自在。世間人看到苦,他生活是大自在,身心沒有絲毫壓力。我們看現在世間富貴人,他得的富貴,須付出多大的代價。 有些同修經商,賺錢不少,太辛苦了。如果這樣辛苦,我寧願不要。這是真的,因為得不償失,一定要看清楚事實真相,然後聽到佛的話,自然會肯定,不再執著,不再貪戀,一切放下。 『方能於實相相應也』。實相是事實真相。與事實真相相應,你過的是真實的生活。正是《無量壽經》說的三種真實。「真實之際」就是與實相相應;「真實慧」,真實的智能;「真實之利」,凡夫講利益,佛告訴我們那才是真實的利益。 『迷人長劫之中,唯造惑業苦耳』。反觀未覺悟的人,不了解宇宙人生真相的人,無論是富貴、貧賤,他們過的生活是迷惑、造業、受報,是六道輪迴的日子。佛菩薩過的是一真法界的日子,完全不同。佛菩薩生活之樂,凡夫不知道;凡夫能看得出來的,不是普通人。真正是有學問、有修養,身心清凈的,也觀察到佛菩薩生活自在快樂。 我出家受戒時,得戒和尚是道源老法師,在戒壇里給我們講了一個真實故事,就出現在他們的家鄉。他是江蘇蘇北人,那時他還很年輕,在當小沙彌,家鄉有件奇怪的事;有個要飯的乞丐,他的兒子以後經商成功發了財,他的老爸爸在外面要飯當乞丐,人家看不過,親戚朋友都責備他,罵他不孝;你家裡這麼富有,怎麼可以讓父親到外面去要飯?他是有口難言,是他父親甘心情願的,但是為了自己面子,派人到處去找,好不容易將老先生請回來了。請回來之後,為他換新衣服,不讓他出門,在家裡養尊處優,過好的生活。 大概住不到一個月,老先生看到防範的人比較鬆了,他又偷偷跑掉,又去要飯了。後來有人問他,你為啥不在家裡享福?他說,家裡有什麼福享,我這樣生活才真享福。每天遊山玩水,走到那裡吃到那裡,走到那裡住在那裡,身上一文也沒有。那時社會動亂,到處都是土匪。土匪不會搶乞丐,所以他的天下太平無事,這個人了不起,不是普通人,他會找自己的樂趣,過自由自在的生活。若不是真正看得破、放得下有智能的人,不做這種事。 老法師講這樁事,給我們很大的啟示。此人並沒有學佛,而他有智能,他要過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願意受約束。擺脫了繁雜的社會,家庭也放下了。在我們想像,他這一生沒有學佛,過去生中一定是學佛的,一定有很深厚的善根。否則他怎會想過這種生活,這是真實自在快樂、幸福美滿,世間人怎看得到?他快樂在身心沒有罣礙,沒有絲毫憂慮,沒有一點煩惱與牽掛,這才真正了不起,世間人不能與他相比。世間人迷在長劫之中,造的是惑業苦,迷惑、造業,受果報。若不細說,確實很難看出,經文中有如此深的意義,真的是深廣精微。 世尊叫著須菩提,問他這一句,當然尊者要答覆。下文是尊者答覆的話。世尊問,將此世界搌碎為微塵,數字無法計算,別說是大千世界,一個世界就不得了,何況是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 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 「眾」是眾多的意思。須菩提尊者很聰明,佛這一問,他就曉得佛的問意所在,這個非常重要。如果不曉得問意在那裡,如何答覆! 『問意著重在「眾」字』。「是微塵眾,寧為多不」,著重在「眾」字,眾多的意思。『「微塵」是集合之幻相,並非實有』。雖然很小,小至很不容易發現。現在科學發現也相當不容易,因為現代技術進步,特別是光學,比過去三十年進步太多了。利用這些先進的科學儀器才發現,依照發現的理論來推測。如果科技再進步,可能還會有新的發現。佛經里講的微塵、極微之微、鄰虛塵,佛說鄰虛塵不能再分了,與虛空作鄰居。現代已經觀察到波動,與鄰虛的意思就有一點靠近。 佛告訴我們,物質是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波動的現象,無明是動相。所以《法相經論》說「無明不覺生三細」。三細相,第一個是「業相」,現代話說是,極其微弱的波動。從業相再變成「轉相」,轉還是波動,不過波動弧度比業相大。從轉相就變成「境界相」,境界相就是物質,就變成現在所謂的基本粒子。物質是這麼發生的。 為什麼波動會變成物質?佛教我們一個理論的基礎,「唯識所變」。識是分別執著。物體本來沒有,它是由分別執著變現的。分別就是波動,執著將此波變成物質。我們用現代科學觀察,再看佛在經上講的,合起來看,就容易明白。現代的物理學,佛經上全都有,佛在三千年前說的,沒有這些科學儀器,居然是最進步的科技才發現的。我們相信佛的五眼圓明,佛的眼睛比現在任何高級光學儀器還銳利,因此看得清楚。現在科學家還沒有見到轉相,還沒有見到業相,頂多只見到境界相而已。佛講的,的確非常微細,所以要曉得一切東西是緣生的,沒有自性。 『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可得,當然就不再分別,更不需要執著。離開一切分別執著,就見到真相。為什麼會見到?自性般若!這是高度的智能,圓滿的能力,佛是五眼圓明,他見到我們每個人都有五眼,都具足圓滿的般若智能。今天我們的智能沒有了、能力沒有了,原因是《華嚴經》說的,「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佛用一句話將我們的病根說穿了,我們的病根就是「妄想、執著」。諸位要曉得,妄想就是分別,離開妄想執著,我們本能的智能能力就恢復了。佛能見到,我們也能見到。佛告訴我們,妄想執著離一分,自己的智能能力就透一分,妄想執著離兩分,智能能力就恢復兩分。這是真的,《金剛經》上就是這麼說的。 圓教初住菩薩破一品無明,就是妄想執著放下一分,他的智能德能恢復一分;二住菩薩放下兩分,就得兩分,等覺菩薩,四十一品無明都放下了,得到的智能德能圓滿的。「得」字是很勉強說的,只是本能恢復,那來的得?從前沒有,才可以說得。眾生本來有的,所以得也是勉強說的,不能執著真的有得,不能執著真的有智。《心經》最後告訴我們真話,「無智亦無得」,智是圓滿的,德能也是圓滿的。圓滿的智能、德能不是得來的,而是自性本來有的,現在恢復而已。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三、二○四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佛時外道,每將世間事物,層層分析。分析至於不可分。而猶執為實有。正如今之化學家,分析世界各物,為分子、原子、電子。依然執為實有。二乘知微塵可析為鄰虛,知一切皆空。然不及大乘之能作體空觀也。』 釋迦牟尼佛距離現在已經相當遙遠,中國歷史上所載的,佛出世至今已三千多年;即使是外國人的考據,也超過二千五百年。那個時候,印度的外道就相當聰明,用分析的方法觀察物質的現象,分析至最小的,他還是執著物質存在。 最近二三十年來,科技比從前進步太多了。以前分析至原子、電子,還執著是存在的,是實有的。最近,由於科技的發達,觀察更為微細,發現物質是波動的現象。講到波動,現在科學家已經承認了。換句話說,基本的物質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與佛經所說的逐漸接近了。佛對於這些事,在經典里講得很詳細,物質是如何變現來的,如何發展成為宇宙一切現象。縱然發展至如此複雜的現象,佛告訴我們,這個相是幻相,是假相,不是實在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般若心經》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物質的現象。空有是一不是二。小乘人也像現代科學家一樣用分析的方法,分析至極微之微,知道所有一切物象不可得。大乘菩薩的智能高,用不著分析。他雖然沒有佛的五眼,有與佛相似的觀察能力,知道一切法當體即空,稱作「體空觀」。我們常念《般若經》,念得很熟,並沒有得般若的受用,就是我們雖念而不知道作觀,也就是沒有能力將佛經里中重要的經句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必須在生活里點點滴滴作比較,我們才能得受用。 『「眾」字之義,謂凡由集合而成者』。「微塵眾」,是集合而成的,就是一般說的「因緣生法」。因緣就是許多條件聚合而成的。凡是聚合而成的,『便知是空,不可執實』。不能執著這是實有的,最好從自己的身體觀察起。身體是四大五蘊集合而成的,這個身體是因緣生法,也不違背這個原則。既然是因緣生法,當然是當體即空,所以不能執著這個身體,以為實在有的。從這個地方看,從這個地方下手,拿這個來作觀,這是物質、色法。 心法,也用《金剛經》的一段經文觀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我們起心動念,要時時能體會《金剛經》說的道理,將般若經中的道理與實際生活檢驗一下,這稱作「觀」,這就是用功。不檢驗不知道!經是經,念頭是念頭,行為是行為,彼此互不相干。一檢驗,關係就密切了,曉得身心境界俱不可得,我們的妄念自然就平息,沒有了。妄念沒有了,心定了,自己的真心本性就現前。佛法教導一切眾生,真正的目的是教我們作佛,教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教我們成佛作祖。不用這個功夫,不能契入諸佛菩薩的真實境界。所以,「執著」實在錯了,那是凡夫的知見;知道一切法不可得,這是佛知佛見,佛看到真相。 『今之科學家雲,物質形成於場』。這是近代科學家發現的。什麼是場呢?『「場」乃具有能量強度之空間,其中並無一物』。這就接近佛法說的「鄰虛」,說得好。 『又有謂一切物質都是波之現象。又有謂,元質點的世界,是一個反覆生成和消滅的世界』。這是近代科學家的說法,真的與佛經上說的愈來愈接近。『此與《心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義似合』。意思似乎很接近。為什麼不說它與般若經上說的是一樣的,而用「相似」?因為科學家雖然觀測出來,說出來了,他沒放下,還是執著有,他依舊是凡夫,不是聖人,出不了三界六道。這個講法、觀察,與佛經上所說的接近,如果他真的明白了,徹底明白了,我相信他一定將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一放下,最低限度他證阿羅漢果。他之所以證不了果,就是放不下。我們應該警惕,自己能不能放下。 科學家們利用先進的科技觀察到這個現象,我們沒有機緣,沒有親自見到,但是這些科學家決定不是妄語。他們的論文公布之後,為其它國家地區的科學家所肯定,決不是虛妄的,我們信得過。我們學佛的,尤其是受過三皈五戒,期許自己作佛弟子。佛弟子對老師的話怎能不相信?老師在經中為我們說的,我們也要像相信近代科學家所發現、所說的一樣。『故一切法誠不可著也』。更進一步要看破放下,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看破放下之後的境界就不一樣,所謂超凡入聖,這正是諸佛如來對我們殷切的期望;我們應當做到這一點,才不辜負世尊為我們說法。 下一段經文,科題是『釋其所以』。釋是解釋,解釋其所以然的道理。 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 佛說法的善巧,我們必須細心領會,這種句子在《金剛經》里很多。凡是講到『「則非」,約一如之法性,明其本來是空』。從體上說,從性上說,『則非微塵眾』。換言之,清凈心中沒有此物,『是名微塵眾』。『「是名」,約緣生之法相』。這是從現象上說的,這種現象是因緣所生。什麼因緣?眾生無始劫來、無量劫來妄想分別執著的習氣。本來是空寂的,在空寂里凝結的現象,這個現象不是真有。試問,空中本來沒有,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你說是凝結的現象,難以相信! 實在說,這種現象很平常,你要不相信,可仔細觀察空中有沒有相。沒有相,你將兩眼瞪大,仔細的看,看上十分鐘、二十分鐘,你會看到空中有相了,因為眼睛看疲勞了。你要是害眼病,虛空就會現象,眼睛疲勞的時候也有現象。這個方法不是我發明的。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上講,耳根疲勞了,會聽到奇怪的聲音。確實沒有聲音,別人沒聽到,而你聽到,原因是疲勞了,累了。 由此可知,相是假的,不能說沒有相,相不是真的,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我們現在感覺的這個現象,是極其粗的。但是諸位要曉得,粗相是從細相里變現出來的,變化出來的,是眾生業因果報生滅的相續相。所以,科學家說的波動很有道理,確實是波動。波動,就是佛經說的「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就是波動。為什麼會有波動?因為不覺,迷。迷了就動,覺了就不動,迷與覺的差別的現象就在此。我們問自己,我現在是覺了,還是迷了?用這個方法來觀察,覺與迷就清清楚楚。迷的現象,心裡妄動,想東想西,妄想停不住。真正覺悟的人沒有妄想,心是定的,心是清凈的。 我們好好想想自己的心是定的,還是亂動。如果心亂動,就是迷了,沒覺悟;果然心定了,就知道自己覺悟了,不迷了。要想覺悟,要想不迷,一定要萬緣放下。般若經上說的這麼多,無非是幫助我們看破,讓我們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明白了,才肯放下。放下不簡單啊!有這種現象,『明其不無假名也』。佛要為我們說明這些現象的真相,總要建立名詞術語,彼此溝通就方便。所以,名詞是為了溝通方便而建立的,不是真的,也是因緣生法。 『「佛說」者,顯示覺智洞照,法性本空,法相皆幻』。經文「佛說微塵眾」,不是「如來說」。《金剛經》中,「佛說」與「如來說」,意思不一樣。「佛說」是證果之人說的,「如來說」是從自性上說的,所以意思不同。「佛說」,顯示這個人修行證得究竟圓滿的果位,就是見思塵沙無明煩惱都斷乾淨了。 覺智圓明洞照,照見什麼呢?底下兩句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法性本空,法相皆幻」。有性決定有相,性相決定起作用,性的作用就是現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性體是空寂的,法相怎會實有?實有是決定講不通的。性相怎能一如?所以法相是假的,如夢幻泡影。 『當其有時,便是空時』。這是如來的知見。我們凡夫顛倒錯亂,顛倒在那裡?錯在那裡?就在這個地方。我們將法相當作真實的,不知道一切是幻有!不是真有。 『因微塵之本空,便可類推而知世界皆空耳』。所以,佛法說「萬法皆空」。我們今天講構成現象的基本物質是「波動」,沒有實體。構成宇宙萬象是波動,沒有實體的東西,這些現象怎會是真實的?理上講不通,可是我們感覺好象是這樣的,這真是我們看走了眼,看錯了。事實上,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個意義很深廣、很精微,要細心體會、觀察;果能得到一點消息,對我們修學就有很大的幫助。知道小而微塵,大而世界,皆是因緣生法,了不可得,幫助我們斷煩惱,證菩提。 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 須菩提尊者的確非常聰明,這是須菩提尊者說的,他叫著世尊,「如來所說」,就是從真如本性上說,大千世界則非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名為應身教化之境,此境為一切眾生所依』。一切眾生的生活必須依靠世界,譬如得人身,雖然時間不長,短短的數十年,我們一定要依靠這個世界才能生活,不能離開世界,這是一切眾生依靠生存的。 『如來為利益一切眾生,隨緣顯現,以教化耳,不住著此境也』。諸佛菩薩示現在這個世界,與我們生活在一起。我們在這個世間,是業因果報所變現的,不得自在。過去生中造善因,這一生中感善果,造作惡因,感惡果,因緣果報,所以不自在。諸佛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與我們和光同塵,他是感應現身的。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他現的這個身自在。因為不著相,雖示現在這個世間,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是自在的,如此教化一切眾生。 『如是而說,正所以開示眾生,應觀世界非實』。古德教我們,讀經、聽教,就是平常讀誦經典、聽講經說法,「貴在隨文入觀」,隨著經文,隨著說話的音聲,就能契入這個境界。這很高明,所以佛當年講經,有一部經還沒聽完,聽眾就開悟,證果了。他為什麼有這個能力?隨文入觀!如何才能隨文入觀?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說,「離名字相,離言說相,離心緣相」,就能隨文入觀。真的讀到那裡,境界立刻就提升,非常明顯的提升。雖然提升至很高的境界,可是沒有證得阿鞞跋致,所以會退轉。因為會退轉,我們天天讀、天天聽,退轉了再拉起,這是自古以來修行人成功的秘訣,不斷的熏習,時時刻刻拉自己一把。讀這個地方你就曉得,「眾生非眾生,世界非世界」,常常讀誦,常常思惟,我們對宇宙人生就看淡了,不那麼執著、不那麼計較,就得自在,就能恢復自在。 『「是名」而不住著。世界不著,則一切不著矣』。眾生非實、世界非實,這是教你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目的在『乃能令本具之法身出障也』。法身是本有的,為什麼不能現前?有障礙。什麼障礙?執著眾生是實有的,執著世界是實有的,你本具的法身永遠不能現前。所以一定要曉得,眾生、世界、身心、萬法,全是假的。知道全是假的,就覺悟了,你的解圓了,知見圓了。功夫就是放下,對於這些事不再放在心上,障礙就沒有了,本具的法身就能現前。「出障」,就是現前了。 下一段經文是《金剛經》中最精彩的一段。 何以故。若世界實有。則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一合」,合而為一之謂』。一合就是合而為一的意思。種種法,小至一微塵,都是無量因緣合而為一所現的相。今天我們知道,微塵不單純,是許多基本粒子組合的。為什麼組合這個相?因緣非常複雜,不是單純的,也不是偶然的。世出世間絕對沒有偶然之事,有事必有理,有果必有因。 『雖聞界可碎塵』。世界可以分析成微塵。『然其未碎時,其合而為一之相,明明有也』。世界沒有被碾碎為微塵的時候,這個世界不是明明有嗎?這是凡夫的情執,就是迷情的執著。 『長老為遮此執,所以徹底破之』。有這種執著的人,的確太多了。這種執著不打破,縱然開了圓解,依舊放不下,依舊不得受用。須菩提尊者知道眾生病根之所在,就在病根處下手,幫助我們將此微細,無始劫來牢不可破的習氣,連根拔除,所以有這一問。這一問的用意太深了。 『不但因其可碎,知非實有』。現代科學家用科學儀器將最小的物質分解,分解開就是打碎,曉得它不是真實的。『即其未碎,亦非實有』。這才真的聰明,現在這個世界的相,在沒有將它打碎時,相雖然在,你一眼就看破,知道它是微塵聚集的相,一合相。所以,一切現相都是一合相,種種因緣聚合而現的相,大至世界,小至微塵,皆是一合相。 『則非、是名,言其不過假名,本來無實也』。這都是假名。『意明必須實有,方是一合相』。諸位能不能體會這個深義?如果基本的物質真有,確實存在,它組合的現象才能稱為「一合相」。可是,基本的物質,所謂基本粒子,只是波動的現象,根本不存在,否定物質的存在。基本的物質既然是虛的,不是實在的,由它組合的現象怎麼是實在的,沒有這個道理。這個意義很深,真的是進了一步,要是能參透這個意義,真的明白了,才會點頭。一切萬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你真的承認,真的明白了,也真的放下了。依舊不能放下,凡是墮在一合相里,不知道佛說的一合相也是假名而已,有名無實。所以,尊者這一段問的意義很深。 『今一合相,既無一定。則世界之為當體即空,彰彰明甚』。「彰」是非常明顯的暴露在外面,絲毫隱瞞也沒有,太清楚明白了。事實的真相,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從此處,我們能體會,諸佛菩薩真正得究竟圓滿的解脫,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圓滿的現前了,他們的受用就是「常樂我凈」。凡夫顛倒,他們真正得到了。 常,永恆,不生不滅。樂,離一切憂悲苦惱,永遠擺脫了。苦樂憂喜永遠沒有了,才是真樂。我,主宰的意思,自己真正作得了主宰。凈,身心清凈,一塵不染,這是他的受用。尊者說得好,也問得好,我們再看釋迦牟尼佛是怎麼說的。 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這一段若不細說,真的很難體會,我們看批註。 『「一合相」者,一不定一,合不定合。故曰「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佛的講法,比須菩提尊者所說的更深,更廣,更微細。真的是所謂徹底法源。宇宙人生的根源,實在講一合相是方便說,不是真實說。說一合相,凡夫能接受、能理解。從粗顯的,譬如,現在科學,從電子中子質子,為單位來講,講一合相,我們大家都會承認,沒有問題。可是將中子質子再分析,再往深一層觀察,問題來了。不往下去,這一合相沒問題,再往下追究,就有問題。問題在物質根本不存在,根本沒有!「一」尚且沒有,怎麼「合」!這是徹底法源的意思,一也沒有,合也沒有,所以「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大智能的須菩提尊者,聽佛這一說明,就能明暸。 『若說世界真是一合,豈微塵亦真是一合』。我們今天所說的原子、中子、質子,真的是一合。大而世界,小而微塵,真的是一合相。 『而世界非世界,乃微塵也』。我們可以接受、可以理解,世界的確沒有,因為是微塵聚合的,是一合相。 『微塵非微塵,乃本空也』。這個事實,現代科學家已逐漸接近證實了。微塵本空!由此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複本空。如果說微塵不空,世界的一合相是講得通的;微塵本空,這世界的一合相就成了問題。 『由是可知世界之一合相,亦複本空。豈非一即非一,合即非合耶』。「則是不可說」,佛這句話意義很廣,含攝種種不同的根機。大根機的人體會得深,體會得透徹;小根器的人體會得淺,也得受用。這種說法,真的是善巧方便。 『約清凈性言,則都無此事』。如果講清凈心,真如本性里沒有這樁事情。清凈心中無佛無眾生,無微塵無世界,沒有這些東西。 『「凡夫之人貪著其事」。「其事」,泛指一切事相』。佛門講,十法界依正莊嚴,凡夫貪著其事。『言凡情非正知也』。凡夫對於宇宙人生是「情見」,就是迷,不覺,以為是這樣子的,殊不知自己看錯了,不是「正知」。 『因其向外馳求,故於事相,起貪戀而生執著』。凡夫的病在向外求,心外求法,想從相上求,著相不見性。最近的外面現象是身體,執著這個身體、保養這個身體、愛惜這個身體、貪戀這個身體,皆是向外馳求。再擴展,身外之物無量無邊,就造業了。六道是這樣來的,十法界也是這麼來的。因為貪戀世間五欲六塵,就變成六道輪迴。因為貪戀佛法,貪戀出世間法,就變成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 「十法界」都是妄想執著變現的,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十法界就沒有了,不得已取一個假名,稱「一真法界」,不得已用一個假的言說,你證得清凈法身。用《金剛經》的話說,都是「則非、是名」,都是假名。 『欲不貪著,須凈凡情。欲凈凡情,須開正知』。要將凡情淘汰盡,永遠不迷,一定要開正知。正知是佛知佛見,《法華經》上說的「開佛知見,入佛知見」。 『當知一合相,當離名字言說。當於不可說處領會』。佛說這一句話,種種根性的人體會不一樣,大根性、小根性就在佛這一句「則是不可說」。一合相,則是不可說,從這裡體會。『不可「貪著其事」』佛說一合相,貪著一合相,錯了。佛菩薩唯恐我們聽了這話,不懂他的意思,貪著言說,貪著名相,就錯了;決定不能貪著,要離言說,離名字。一合相是名字,名詞術語,還要離心緣相。 『如此,方為能解如來所說義』。這才真正懂得佛所說的意思,「願解如來真實義」。『得以隨順契入』。這就是古德所說的「隨文入觀」,才能契入。 『塵界如此』。塵是微塵,界是世界,一個是最小的,一個是最大的。我不得已說,不用這種說法不行,無話可說。微塵世界是一合相,『色身亦然』。我們身體也是一合相。 『凡夫所以貪著色身為我者,由於不知是五蘊假合耳。若知除五蘊外無此色身,便不至於貪著矣』。那一個眾生不貪著他的身相?再醜陋的眾生也貪著自己的身相。畜生、餓鬼、地獄,沒有一個不貪;要不貪著這個身相,他的問題就解決了。為什麼會墮三途?因為貪著身相。我們今天念佛為什麼不能往生?貪著身相。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身也是一合相,四大五蘊眾緣和合而生起的這個現象,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諸位如果能契入這個境界,生死就自在了。生死自在,沒有生死,就得大自在了。佛說這些話,我們讀得太多了,聽得太多,為什麼做不到?就是不能將這些道理時時刻刻在我們身心活動中勘驗、體會。我們沒做這個功夫,聽經是聽經,讀經是讀經,與我們起心動念,所有一切生活的活動,沒有連起來。真正修行人,就是將經典所說的道理、原理原則,與日常生活集合在一起,用佛理來勘驗我們的起心動念與行為。用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切行為來體會經義,體會佛所說的道理與原理原則,這是真修行,真會用功。諸位要知道,修行不是每天念幾部經,大家都搞錯了。還有一些人,早晚功課都不缺,一天到晚貪瞋痴慢,自以為修得不錯,其實與佛所說的完全不同。 我們身體是物質,物質是四大組合的。四大,就是現代科學家說的原子,電子,基本粒子。這是最小的物質,為什麼稱它為四大?它有四大特性。第一、它已經成一個物體了,你能觀察到,這是「地大」。佛菩薩阿羅漢有天眼,能看見微塵。菩薩的法眼看得更仔細、更透徹,看到波動。這個基本的物質帶電,佛法講「火大」,是帶陽電,「水大」是帶陰電。水大、火大是動的,不是靜止的。現代看得很明顯,它是動的,動的就稱為「風大」。 物質有四大特性。用普通話來講,它有溫度、濕度。現代人講帶陽電、帶陰電,陽電就是溫度,陰電就是濕度。它是動的,組成我們的肉身。我們這個身體,是無量無數的基本粒子組成的。這個東西散開了,身體就沒有了;聚起來,就現這個相。相是假相,緣聚緣散。緣聚,這個相不生;緣散,這個相也沒滅。那有生滅?找生滅,了不可得,只有緣聚緣散的現象。 五蘊,其餘的四個,受、想、行、識是心法。人是動物,除了物質的肉體之外,還有精神的作用。精神這一部分,稱為「心法」。受,有苦樂憂喜的感受。想,人會打妄想,有想像,包括妄想分別執著。行,行的意思比較深,行是不住,不停。我們的念頭不停,一個念頭滅了,下一個念頭生,不會有一個念頭停在那裡。念頭有生滅,生滅就是無常,所以四念處說「觀心無常」。一個念頭起,一個念頭滅,一天不曉得多少念頭生滅。佛講,一彈指六十剎那,一剎那九百生滅。什麼生滅?念頭生滅,就是妄想。識,就是妄想心的本體,迷了就稱為識,覺悟了就稱為性。覺悟了就是真如本性,所以覺悟之後,妄想分別執著都沒有了。有妄想分別執著,就是迷而不覺。 不要以為自己覺悟了,正如同一個人生病,不要以為沒病。知道有病才好,因為你會求醫,還有救。自己一身病,以為沒有病,沒救了,因為他不求醫,那一天病發作,只有死路一條。所以,一定要覺悟,了解我們身體除四大五蘊之外,了不可得。我們對身心都不起貪戀,身心世界都要放下,身心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大的世界、小的微塵,也是一合相,了不可得。說這些話,就是教我們,身心世界都是虛妄的,都是假有的。如果實在不能體會,就想一合相,眾緣和合而起的幻相。從這個地方體會,逐漸能看破,能放下,就不至於貪著,能斷貪的煩惱。貪是無量無邊煩惱的總根源,將它拔除之後,病就好了。貪不到才瞋恚,所以總根源是貪。佛講《金剛經》,就是幫助我們將根本煩惱連根拔除。 『說非一非多,即是說不增不減。他如不生不滅等句,皆同此意』。這是聞一知十,知道世尊說法,說一個原理原則,,我們就能通達一切法。佛為什麼說許多,因為眾生根性不同,有些人在「不生不滅」這一句明白了,有些人在「不增不減」這上面明白了,其實怎麼說法,都是一個意思。這也顯示「佛無有定法可說,佛實在無有法可說」,佛說法是應種種不同的根器。 『總之,明得界非界、塵非塵之義』。世界非世界,微塵非微塵。經上說,「則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則非世界,是名世界」,時常想著這個意思,『便恍然於世間』。恍然是大悟,明白了、清楚了。 『所有大小、高低、來去、一多、總別、增減、賢愚、凈穢、等等對待之名相』。大小,在世界上講,世界是大,微塵是小。凡夫的色身與受想行識的心是相對的,色心是對待的。凡是對待的,『莫非虛幻,當體是空』。對待相生,能離開因緣嗎?凡是對待的,都是因緣生。因緣就是對待,緣生性空,所以說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還執著它幹什麼!所以佛教我們,生活在世間的態度是「隨緣而不攀緣」,這就對了。 『若明得諸法本空,便會歸於性,而諸法一如矣,是法平等矣』。大乘法常說,「消歸自性」,法相學者常說「轉識成智」,這都是行門用功的重要綱領,重要的原理原則。我們聽得耳熟,討論起來也會說,為什麼做不到?這裡說明,你沒有真正體會「諸法本空」,沒有領會到。如果真正領會諸法即空,消歸自性,轉識成智,自然就做到了,自然就「諸法一如,是法平等」。 是法平等,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諸法一如,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會歸於性,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只要知道諸法本空,三心不可得,如來果地上的境界,就是圓教初住菩薩。這個境界,我們確實可以得到。如果凡夫得不到的,佛在這個世間決定不講,因為講了,而我們做不到,佛說的那些話都是吊胃口,開玩笑的;說得太高,我們做不到的,佛對不起人。 凡是佛說的,我們都做得到。做不到的原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對於事實真相不清楚。般若經就是對治這個原因,將宇宙人生真正的狀況講得清楚明白,讓人了解身心世界都是緣起性空,沒有自性,了不可得!如來果地的境界,就有辦法契入,念佛決定得生。不但往生凈土,而且高品位往生。往生的時候預知時至,沒有病苦,站著走、坐著走,真是自在,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人家就是了解諸法本空,了不可得,他全部放下了。我們今天念佛不少年,連個消息都沒有,原因是執著一切法有,還在這裡搞貪瞋痴慢,將我們無始劫來嚮往的大事耽誤了。所以,此處說明諸法本空這個非常重要的義理。 『此為諸法空相之要義』。最重要的義理。『解得此義,便可事事作如是觀』。我們日常生活中,工作、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用這個來勘驗,就自己實際的生活行為體會經義,這是真修,真正用功的方法。開頭做,因為習氣的關係,所以不習慣,偶爾提一下就忘了,甚至一天中一分鐘的時間也提不起來。但是,要警惕!所以為什麼教你多讀經。讀經是提醒自己要這麼做,尤其是早晚功課,早課提醒自己,晚課反省。我教大家念「阿彌陀佛」十聲,對於再繁忙的人,十聲佛號,一分鐘就行了。一天念九次,每次一分鐘,提醒自己一次。念佛號要能提起觀照功夫,時間雖短,很有效果、有力量,自然養成習慣。到功夫不間斷的時候,就是『觀照功醇』。功夫醇,醇就是打成一片。起心動念、一切作為都能體會經義,都能與經典的理論原則相應。 『便可證無生忍,而泯相入體矣』。泯相入體,明心見性。念佛人念得理一心不亂,就能「證無生忍」,境界很高。為什麼能證無生忍?因為曉得世界微塵是假的,不是真的,本來不生;我們自己的色心也是假的,也是本來不生。果能入這個境界,是證得無生忍基本的條件。雖然沒有證得,但是具有這個基本條件。 『正報、依報,為眾生所不能須臾離者』。「正報」是身體,「依報」是我們生活依靠的環境,衣食住行,一時一刻也不能離開。『尚且虛妄無實』。都是假的,不是真有,何況其它!更是假的,更不是真的。 『則一切盛衰』。一般人講,這個人走運,發財了,興盛;這人運不好,做什麼事情都不順利,衰了。假的,不是真的。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業因果報。一般人相信命運,命運是結果。妙善法師告訴我們,我們要相信業因。你造善因,一定得善果,你造惡因,一定有惡報。你要相信造因,果報自然殊勝,不相信因,要想求一個好的果,錯了。苦樂也是假的、空的。 『苦樂、稱譏、毀譽、種種對待之事相』。這八個字,就是佛經常說的「八風」。一個人,最低限度要「八風吹不動」。稱是稱讚你、讚歎你,譏是諷刺你、譏笑你,毀是毀謗你,譽是榮譽。這八個字都是相對的,四對。一般人在生活中,對這八個字看得很重,分別執著,念念之中不肯放下,不知道身心世界都是假的,都是空的。這些東西,那裡有啊!『其更為虛幻非實可知。何足貪戀執著哉』。對於身外之物,還這樣計較、分別、執著、貪戀,真是迷惑相當重。 『其它一異』。佛在經上為我們說的大原則、大綱領。『聖凡、生滅、垢凈』。一部《中觀論》只講八個字,不一不異、不生不滅,不去不來,不斷不常」,全是相對的。『人我、彼此、等相,莫不如是』。全是空寂,全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 『果能如是一眼覷定本不生之心源上,觀照入去,便是所謂直指向上』。宗門的功夫,也就是禪宗修學最高的指導原則。中國禪宗,從五祖忍和尚傳六祖惠能,往後代代相傳,都用《金剛經》的原理作為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宗門用這個方法,就在一切對待法中,一眼看破,看到它的根源,看到它的真相。根源真相從那裡來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現象是從心生的,對待是由識變的,妄想執著變現出來的,而在真心本性里沒有這個事相,真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教人從這裡「觀照入去」,從一切對待的境界里得到清凈,真的是返本歸源,這就是禪宗最高的指導原則。禪宗的修學從根本修,根本是真心本性,真心本性里一法不立,這就是「直指向上」。 用這種功夫的人,『則胸襟當下開豁』。凡夫心量很小,容不得人,果能這樣用功夫,心量立刻就擴大了。佛與大菩薩,「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今天生活在世界上,與這個人不能相處,與那個人過不去,心量太小了,迷得太深了,不知道宇宙人生的真相,才會有這個現象。。如果自己的心量拓開了,與諸佛菩薩是好朋友,與妖魔鬼怪也是好朋友,與天人可以一起生活,與餓鬼地獄也可以一起生活,得大自在。 『煩惱當下消除』。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煩惱?煩惱從那裡來的?真正會用功的人,找煩惱從那裡來。果然會找,這一找,煩惱沒有了,就要覺悟,原來煩惱本空。煩惱若有,真的將它找出來。找不出來,就像禪宗二祖慧可一樣。慧可心不安,求達摩祖師替他安心。他修行多少年,沒有成就,心不安。達摩祖師說,「行,你將心拿來,我替你安」。他從這句話回光反照,找他不安的心,找了好久卻找不到,回答了一句話,「覓心了不可得」。覓心當然了不可得,《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達摩告訴他,我替你將心安好了。沒事了!他在這一句話中開悟了,悟的是身心世界都不可得,不再打妄想,不再生煩惱,心不就安了! 慧可大師的毛病就是我們現前的毛病,他解決了,為什麼我們解決不了?他之所以能解決,因為他真做,真的去找心;而我們天天生煩惱,天天不安,卻不去找那個煩惱的心。果然回過頭去找,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佛法是心法,不能在心外求,心外沒有法。向內求,就能解決問題;向外求永遠不能解決問題。「煩惱當下消除」,真的一點也不錯。 『顛倒夢想當下遠離』。顛倒就是妄想,妄想立即沒有了,煩惱沒有了。妄想煩惱沒有了,你就不是凡夫,而是聖人。 『如此用功,方是直下承當,可稱善用功人』。這是真會用功的人。《金剛經》聽到這個地方,你會不會用功?如果你真聽懂,真會了,恭禧你!這一生念佛決定往生不退成佛,超越三界,永脫輪迴。只要明白這個道理,只要會用功,凈宗法門,萬修萬人去。念佛不能往生,原因是不明理,不會用功,盲修瞎練,去不了。明理的人、會用功的人,沒有不成就的。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五、二○六卷 新加坡居士林
『《圓覺經》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這是《圓覺經》上一段很重要的開示,教我們修學的訣竅,經中所說與《金剛經》上講的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可以把它用來互相的詮釋。用《圓覺經》來解釋《金剛經》,用《金剛經》來解釋《圓覺經》,這個意思格外的明顯,可是這個境界很高,真正能用得上當然很好,怕的是實在用不上,就老實念佛。 「知幻即離」,什麼是幻,《金剛經》上講得透徹,世尊在本經告訴我們,不但微塵是幻妄,不是實在的,世界也是假的,說明了「諸法空相」。大乘佛法常說「萬法皆空」,這句話已經變成佛門的口頭禪;如何「空」法,卻很少人過問。空不了,就解決不了問題。本經說得明白,確實是空相。「相有體無」是如來方便說,真實說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外面的境界是空的、幻有、假有;裡面我們能思惟、能想像、能記憶的,稱為「心」。能執著的,世尊在經上告訴我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也是空的。身心世界都是空相,都不是真實的,這是「幻」。 前文一直講下來,講得很詳細、很透徹。觀世音菩薩在《心經》里告訴我們,「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這是用般若的觀照,「照見五蘊皆空」。「五蘊」包括世出世間一切法,有情、無情,動物、植物、礦物,都超越不了五蘊的範圍。五蘊皆空,於是能「度一切苦厄」,不只三苦、八苦,六道輪迴沒有了,十八界也沒有了。六道十界都是苦,他能超越,到一真法界去。 菩薩住「一真法界」,他為什麼能照見?為什麼能度一切苦厄?就是《圓覺經》上講的「知幻即離」,他明白了身心世界都是假的,不是真的,立刻就放下。「離」就是「放下」,不是離開這個境界。諸位要記住!心裡再也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再也不把身心世界掛在心上。心真的離了,離得徹底、離得究竟,因為他知幻即離。「知幻」是開悟,大澈大悟。「即離」,離是功夫,是放下,功夫就圓滿。「不作方便」,直截了當,這的確是宗門所謂上上根人。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接引的對象,就是上上根性的人。 「離幻即覺」,這裡的「覺」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沒有次第。這是「圓頓大法」,所以經名是《圓覺經》,「圓」是究竟圓滿,沒有次第。《華嚴經》告訴我們,在修正的形象上觀察,有次第、有圓融。中、下根人,修學證果有次第,如經上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上上乘人沒有次第,就稱為「圓融」。圓融不礙次第,次第不礙圓融。好比我們到這講堂來聽經,講堂在五層樓,從樓梯上一級一級上來,這是「次第」。坐電梯上來就沒有次第,就是「圓融」。但是,你坐電梯上來時,還是一級一級的經過,所以行布與圓融是一不是二。圓融里有次第,次第里有圓融,這是離幻即覺,問題是自己是不是真的徹底放下。 《金剛經》愈講愈精彩,重要的意思都在後面。這段經文最重要的就是這兩句話,知幻即離、離幻即覺,與《金剛經》的義趣完全相同。 「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菩薩」當然沒有問題,讓我們生起疑惑的是「末世眾生」,末法時期的眾生行嗎?《圓覺經》是一部大經,經義與《楞嚴經》非常接近,有相當的深度。如果我們有金剛般若的基礎,再涉獵這些圓教的了義經典就不難,《金剛經》的確是一把寶貴的鑰匙。末世眾生有沒有這種人?有,正如須菩提尊者在這部經上所問的,五百年之後,還有沒有人能相信釋迦牟尼佛講的這些話,世尊解釋得很清楚,別說是現代(世尊的末法一萬年,才過一千年,後面還有九千年),九千年之後還是有人相信。 為什麼那時還有人相信,還有人能依照這個方法修行?這些人善根福德深厚,不是普通人,這是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的,《金剛經》上也說那不是凡夫,久遠劫來已種植善根福德,他是善根福德非常深厚之人。善根、福德這麼深厚,為什麼他不證果,還在當凡夫?這句話問得很好,問的就是我們這班人。 《無量壽經》上說「阿闍王子曾經供養四百億佛」,諸位想想,那要經過多長的時間!過去生中曾經供養四百億佛,無量劫來這樣深厚的善根,聽到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典才能生歡喜心。諸位要曉得,沒有這樣善根深厚的人,縱然有機會聞到佛法,心還不堅定,不能依教奉行。念佛往生的人,善根福德比這還深厚。 我們在經上看到,阿闍王子曾經供養四百億佛,聽到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只動了一個念頭,「希望自己將來成佛,也要像阿彌陀佛一樣」,還沒有動念頭,「我要發念佛往生的心」,沒發這種心。《阿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可見供養四百億佛的善根還算少。這才曉得,修凈土法門的人不可思議!決心在這一生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只要下決心,再不退轉,這個人就是菩薩,決不是凡夫。這話也不是我說的,而是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講的。 從《金剛經》上,我們知道「幻」,能執著的心是「三心不可得」,所執著的一切法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了不可得」。身心世界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全是幻!不但佛這麼說,近代西方科學家也是這麼說的。 我們雖「知」,問題是沒有「離」。如果我們在講堂聽了立刻就離,當下就證果,立刻就成佛了。古人所講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話不假。諸位想成佛,離了立刻就成佛。當然,不是究竟圓滿佛,但確實是《金剛經》上所講的「諸佛如來」。圓教初住菩薩就是諸佛如來,真的是成佛。肯不肯「離」,也就是肯不肯「放下」。放下就是! 離幻即覺,說明大乘了義經的理論與方法,乃至於果證,末法時期的眾生也有分。抬高自己是貢高我慢,低估了自己顯得太懦弱無能,都不能成就。一定要明理,要放下!若實在不能完全放下,則依次第,就是逐漸放下。比如你們從一樓到五樓來,須從台階一步一步上來。爬到第二層,一定要舍第一層,你放下了。放下第二層,才能到第三層。放下第三層,才能到第四層。第四層也放下,才能到第五層。你不放下,就得不到,一定要放下。次第是慢慢的放,先將身外之物放下,最重要的是從心上放下,不再攀緣。 每天三餐飯能吃得飽,能穿得暖,有個小房子住,就很好了,不要再貪求。再奢求,就是放不下。生活愈過愈簡單,愈放愈多。愈放下得多,就愈自在,因為心理負擔少,壓力少。貪而無厭的人,心理負擔沉重,就不自在,煩惱重重。能放下的人,煩惱少。煩惱輕,智能就增長,所以他生活在圓滿智能之中,這真的是高人。一般凡夫生活在煩惱里,苦不堪言。這些事與理,大家要好好想想!我講得很簡單,你也點頭,但是你還是放不下,原因是沒想通。果然想通,就真的放下了。放下就是明心見性。 「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三界六道、十法界都是幻的,所以稱為「諸幻」。三界六道從那裡來的,一定要清楚,否則不肯放下。佛在經上真的講得很圓滿、很透徹,十法界是從妄想生的,打妄想、起分別,就有十法界;六道是十法界里的一部分,從執著來的。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證得的是一真法界、真如本性。我們不能證得,原因就是有妄想、有執著。 有些人有妄想,卻死不承認。要是他沒妄想,怎會生到六道里?他不但有妄想,還有執著。要是只有妄想,沒有執著,應該是阿羅漢、菩薩、佛,在四聖法界,不在六道輪迴。在六道里的人,不但有妄想,還有嚴重的執著。我們承認自己有病,還有救,還會去找醫生治病,不曉得自己有病或不承認自己有病,病發時就沒救了,那才是可怕的事。 妄想、執著皆放下了,這就是「離幻」,就「覺」了,不但超越六道,也超越十法界。凡夫的確有超越十法界的機會,《阿彌陀經》說的「善根、福德、因緣」,緣分很重要。縱然有善根、福德,如果這一生沒有機會,沒有遇到凈宗的經典,沒有遇到《金剛經》、沒有遇到《圓覺經》,就真的沒法子。縱然遇到了,會念經,不懂經義,也沒用處;因為提不起修行的功夫,就是提不起觀照的功夫,所以念經要解義。江居士在《講義》中說了很多次,不但要解義,而且要「圓解」,要解得透徹,解得圓滿。然後,你才知道如何用功,還知道非這樣用功不可,你的問題就解決了。「圓」非常重要。 『此段經文正是此經註腳。此為一超直入圓頓要門,一切法門,無方便於此者也』。這段文從理上講,確實落實了,但是這樣根性的人,佛教史上記載的只有一人,唐朝的禪宗六祖惠能大師,他的確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為什麼沒有第二個人?知得不夠徹底,不能完全放下,這是佔大多數,沒有如此直截了當的。宗門的人物,有幾年開悟的,明心見性的,有十幾二十年、三十年開悟的,明心見性的,如禪宗《景德傳燈錄》與《五燈會元》里記載的,但是,惠能大師真的是知幻即離,離幻即覺,所以他為我們作見證。「無方便於此者」,凈土念佛往生也比不上他,也沒有他這麼直截了當。 我們還要往生凈土,原因就是放不下,離不開,只好全靠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幫忙。縱然你能知幻即離,離幻即覺,十方諸佛還是勸你念佛往生極樂世界。《無量壽經》第二品前面列「賢護等十六正士」,十六位等覺菩薩的果證,與文殊、普賢沒有兩樣,與觀音、勢至完全相同,為什麼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佛快,時間縮短,確實一切法門沒有比這更方便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那是圓教初住菩薩,想成佛,還要修三大阿僧祇劫。如果能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小劫都不需要,太快了!這說明十方等覺菩薩,還要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原因。江味農居士一生研究《金剛經》,《金剛經講義》是他四十年的心得報告,他真的透徹明了,所以念阿彌陀佛求生凈土。真正透徹的人,一定是這種做法。 『佛說一句法,包含無量義,可作種種解,故謂之圓音』。圓是圓滿。為什麼「佛說一句法,包含無量義」?不但大乘了義經字字句句含無量義,小乘方等經也是如此,因為世尊字字句句是從真如本性流露的,不是從分別妄想里流露的。世間的凡夫,文章寫得再好,著書再好,都是不了義的,因為是從思惟想像流出的,就是從意識心流出來的。凡夫用八識心,而諸佛菩薩轉八識成四智,四智就是真如本性。所以,字字句句流出來的源頭不一樣,一是從自性流露的,一是從意識流露的。意識心流出來的就有分別執著,意思有盡,佛的經典是從心性流出來的,意思無有窮盡,所以包含無量義,能作種種解。特別是學教的,不能不知道。 我常說「佛經沒有意思,佛經不能講解」,釋迦牟尼佛自己也說「佛不但無有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學佛的人對於佛的經典要用什麼態度?佛既然無有法可說,我們應該無有法可聞,這就對了,所以受持經典,老實念,不要想它的意思。想經文的意思,那是胡思亂想!它沒有意思,你怎麼想出來的,都不是佛的意思。佛沒有意思,因此,你幾時沒有意思,就入了佛的境界。沒有意思時,就明心見性,凡夫來問你這部經是什麼意思,你就頭頭是道,為他講凡夫的意思,這就是無量義。果真能通達無意思時,講經就活了,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無論什麼根性的人,你一接觸,都能講得頭頭是道。大家要曉得,無意思里才會出無量義,有一個意思就是死的,再不能作第二個意思講。 五祖忍和尚、六祖能大師皆提倡《金剛經》,於是成為家喻戶曉,知名度最高,讀誦的人最多的經典。自古以來,為《金剛經》作批註的人也最多,現在《大藏經》中收的《金剛經》批註有一百多種,自古以來《金剛經》有五百家的批註。如果它是一個意思,一本批註就好了,何必要這麼多?無量義!學經要大開圓解,從無意義下手,特別是般若經說的「般若無知」。經要天天讀,讀到無知,即《心經》說的「無智亦無得」,就成功了。「智」沒有了,「得」也沒有了。 《心經》講得簡單,「無智亦無得」就出了一道題目,文章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經》整個內容最後歸結,就是「無智亦無得」。達到無智亦無得時,就明心見性了。無智無得是徹底放下了,「無智」將所知障放下了,「無得」將煩惱障放下了,二障皆放下,就明心見性了。智與得是幻,不是真的。知幻即離,離就是無智無得;離幻即覺,就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這才曉得,字字句句本來具足無量義。無量義是從起用上講的,不起作用時,什麼意思也沒有,所以「可作種種解」,這是佛的「圓音」。 『又說:圓人說法,無法不圓』。「圓人」是圓頓根性的人。怎樣才是圓頓根性的人?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就圓了,一有分別執著就不圓了。我們是不是圓教的根性,不必問別人,自己省察一下就知道。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還有計較、有分別、有執著,就不圓;離一切分別執著,就圓了。圓人因為心清凈,離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看東西沒有成見,就圓了。我們不圓,原因是有成見。這樁事,自古以來,世法、佛法都講得很多。 在中國古代,小學生剛開始接受教育,父母對於這樁事非常重視,為自己兒女選擇老師,這位老師影響小孩一生,所以非常慎重的選擇。啟蒙老師的標準是「德行」,師是作人的模範,稱為「師道」。選擇一位好榜樣,讓小孩接觸他,不知不覺中受他的熏陶、影響,先入為主。小朋友一接觸這位老師,就是個好樣子,影響他一生,等他長大了,再親近別的老師就沒關係,因為已經養成好習慣了。最重要的影響是第一位老師,因為年紀六七歲時上學,這時影響力最大,會影響他一生。 現在有幾個人懂得這個道理?有幾個人真正愛護自己的兒女?如果真正愛護兒女,家裡不可以買電視。電視節目是壞樣子,兩三歲就天天看電視,腦筋里壞主意不曉得有多少!從前十幾歲的人還沒有這些想法,現在兩三歲就不得了,察顏觀色,就能看人的臉色說話,盡說假話。今天世界受魔王主宰,電視機就是魔王,害得一家人身心不安,你還挺喜歡它,那有什麼法子。 圓頓根性的人非常可貴,心地清凈無染,沒有分別計較,他修學大乘很容易。如果樣樣都分別、計較、執著,學小乘法方便。小乘法教人執著,大乘法教人開放,這是大小乘教學旨趣不同之處。 『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這是真的,我們在現前社會上見到太多了,就是所謂變質的佛法。佛法是正法!世間確實有一類人認為佛法有利益可圖,佛教徒很老實,於是掛著佛教的招牌欺騙信徒,為非作歹,毀滅佛法。中國、外國,處處都能見到,我們周邊可能就有。名利的誘惑力量太大了,他沒有那麼大的智能與定力抗拒名聞利養與五欲六塵的誘惑,因此要避免眾生造罪業,只有自己小心謹慎。 譬如,我們想做一件好事,印經布施是好事,有人聽到了,就到處化緣。大家歡歡喜喜拿了一萬塊錢來,只印一千塊錢,經是印出去了,誰也不會去查他的賬,這是造罪業。現在這種事很普遍,台灣印經的印刷廠都知道。我們也找這些印刷廠印經書,版權頁上註明印一萬本,就是一萬本,印一千本,就是一千本。印刷廠老闆曾經對我講:「法師,你們很老實!都照這個數字印。」我說:「難道還可以不老實?」他說:「好多啊!實際上只印一千本,但是版權頁卻說印一萬本。」老闆經手的,很清楚。類似這樣的事太多了,籌建道場,有些信徒幫忙化緣,化來的錢,自己分去一半。所以他才熱心。無利可圖,他才不幹,這都是造罪業。 「邪人遇正法,正法亦成邪」,古時候講這句不好講、不好懂,現在很好講、很好懂,就在面前。業因果報不可思議!自從民國初年印光大師提倡《了凡四訓》,我們跟進,最近這幾年來流通量很大,希望諸位多看看,果能相信因果報應,相信命運,就不會造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你說自己能賺到錢,那是假的。如果你真的能賺到錢,釋迦牟尼佛也拜你為老師,因為佛菩薩也沒有這個能力。錢從那裡來?過去修財布施的因,布施的多,這一生得的多,因緣果報!前生種財布施的因少,這一生得的就少。打著佛菩薩的旗號,欺騙眾生而得來的,都是你命里有的。 古人所謂「君子樂得為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即使作強盜搶來的、偷來的,都是他命里有的,只不過先把它拿到。你說冤枉不冤枉!他若不偷不搶,也能得到,可能過幾年才得到。命里沒有的,你去搶搶看,搶不到,也偷不到。我們懂得佛法,了解因果,就曉得錢不是人賺來的。如果將此道理參透了,心就定了,就不會汲汲的爭名奪利,不幹這種傻事。命里有的決定有,命里沒有的,怎麼求也求不到,何必去犯法,造惡業。真正曉得積功累德,前途一片光明。 『所以大乘經中教導學人,以親近善知識為要圖,以開正知見為根本也』。這兩句話不僅是對大乘佛法,凡是佛法,都不能違背這個原則。學佛最重要的善知識,就是好老師;遇到好老師,不會走冤枉路。一般學佛的人,學幾十年還沒有成就,沒有受用,原因是沒有好老師,關鍵在此。真正遇到好老師,效果很快速、很顯著。我常勸勉大家,學佛的成就,學佛的功德利益就在自己面孔上。你學佛,學得一年比一年年輕,身體一年比一年好,這是花報,一定得到。這麼一點小小的好處都得不到,還學什麼佛! 佛在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華嚴經》說「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意思是一樣的。「相」是幻相,從識變現的,「識」就是心想。心地清凈,容貌就清凈,身體就清凈。身心清凈,怎會生病?凡是生病,都是自己的心不清凈、身不清凈,才會生病。身心清凈的人不會生病,不容易衰老,這是學佛立刻就得到的效應。假修,當然得不到,還是有煩惱、有憂慮、有牽掛,都是衰老疾病的根源。你不想衰老、又不想生病,可是偏偏要製造,這不是自作自受嗎?世間人沒有接觸佛法,不懂這個道理,情有可原,學佛的人明白這個道理,必須「知幻即離」。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是幻、是假的,果能將這些離開,身心就健康,初步的利益就得到。所以,好老師非常重要。 好老師,幫助我們開正知見。如果不是幫我們開正知正見,就不是真正的善知識。正知正見,就是三皈依講的「覺、正、凈」。幫助我們覺、正、凈,這是善知識;如果不是教我們覺、正、凈,還加深我們迷、邪、染,就太可怕了。在這個時代,用這個方法辨別善知識的真假,就不會上當。《楞嚴經》說,「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邪正如何辨別?正法是讓我們趨向覺正凈,邪法是教我們走向迷邪染,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下一段經文科題是『約我見明離亦離』。前一段是從塵界說明,在一百七十段『約塵界明離一多』。經義愈說愈深,愈說愈透徹。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假設有一個人這樣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這個人對於世尊的說法是不是真的明了?開經偈雲「願解如來真實義」,他是不是解如來的真實義,下文是須菩提的答覆。 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 這個人不懂得如來所說義,這是世尊教我們,「離」這個念頭不能有。離相離見,還有個離的念頭,還是有妄想、有執著。「離」也要離,才真的清凈。經文的意義很深,必須連到後面幾段,才漸漸能看出來。 『此節經義極深。當知開經以來,屢言我人四相不可有。恐凡夫因佛如是反覆申說,遂執為我見等,真實是有。此見橫梗於心,正是我見。豈非反加其縛耶。』 將這極深的意義為我們顯示出,確實是深!宗門常講「伶俐漢」,世間有幾個是伶俐漢?若非上上根人,總免不了將佛法的意思聽錯了。聽錯的人很多!世尊說法,當時與會的大眾還將佛經的意思錯會了;後來的祖師大德們說法,聽眾中不可能沒有將意思錯會的;現前這個講堂聽眾有將意思聽錯、將經文錯會的,又何足為怪。這一點,我們總是儘力防範,所以經文字字句句要反覆的說,就是怕人錯會意思。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無不要求我們對於經典要圓解,圓解就不會將意思錯會了。凡是錯會意思的,都是知見不圓。 《金剛經》中世尊屢次說到「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教我們要離「四相」。說的次數多了,怕我們聽的人執著真的有四相。如果以為真的有四相,就變成「我見」。所有一切法相,世間法、出世間法,佛法也在其中,都是因緣所生的,緣起性空。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怎能將四相當真!經文至此才講透徹,不能執著四相,因為它根本沒有,所以教人不執著。如果你以為有,而要離開它,要不執著它,便已經「不解如來所說義」,修行就修得很苦。我要離,又離不掉,拚命要離,這種苦就像在夢中作夢一樣,不知道那是空的。 《圓覺經》說「知幻即離」,「知幻」與「即離」不是兩樁事,知就離了。知道之後,還要離,可見你根本不知。一旦曉得是幻,當下就丟掉,問題就解決了。確實,這麼多人聽經有這種誤會,所以不能不講清楚,否則錯會了,又加一層迷惑與妄想,「豈非反加其縛耶」。「縛」是煩惱的代名詞。 『此經於一切法,屢說即非、是名』。我們看得太多,也講得很多,這是世尊說法的善巧方便,一定要懂得這四個字的深義。『以明相有性空之義』。說「即非」是說性空,說「是名」是講相有。相有,我們又執著有;性空,我們又執著空。其實,空有都沒有,才真的明白「即非、是名」之意義。 即非講性空,是名講相有,雖不能說錯,其實沒有真懂,所以天天念《金剛經》,也不會開智能,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待人接物中,依舊解決不了問題,毛病出在空有兩邊都執著,與《金剛經》的宗旨「諸法一如」不相應。沒有空有,才是一如。有了空有,有了對立,那來的一如!前一大段經文,破除我們相對的觀念。只要有相對,就不是一如,還是落在四相四見里。佛講這些話的意思,我們要真的理解,『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也』。這是如來的真實義,可見如來的真實義並不是這些法相,而是教人「知幻即離」。一切大乘了義經典,都是這個宗旨,凈宗與此宗旨亦符合。 今天大家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不了解這個宗旨,違背了佛說法的義趣,所以念佛修凈土而得不到利益。如何能符合《金剛經》的原理原則?還是知幻即離!身心世界、六道十界皆是假的,都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念佛人身心世界放下了,一句阿彌陀佛,專求凈土,就得到了。放下身心世界就是「無住」,一心念佛求生凈土是「生其心」,即是《金剛經》的教義。放下身心世界,不著有;一心念佛求生凈土,不著空。空有兩邊不著,這是金剛般若,即是真實智能。 「意在令人觀照本空,頓得解脫也」,放下,立刻就自在。這件事要靠自己,佛菩薩幫不上忙,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無始劫的煩惱是自己找的,不是別人給你的。你打妄想、分別執著、憂慮牽掛,都是自找的,因為是自己迷惑顛倒變現的,所以佛菩薩幫不上忙,全是自己的事。佛菩薩能幫的,只能將這個現象說清楚明白,告訴我們,全是假的。所以,聰明人,上根之人,一聽是假的,事情立刻就解決了,不再憂慮牽掛、不再打妄想了。真的明白了,當下得解脫。 『利根者,自能聞一知十』。佛門常講,一聞千悟,大澈大悟。『悟知我見等,亦復相有性空也』。相有,有即是空;性空,空即是有。空有不二,空有一如,才是諸法如義。今天我們過不去這個關口,不曉得性空與相有是一樁事,錯在這裡。相有就是性空,性空就是相有。大家天天念《心經》,提不起觀照功夫,念了有什麼用處?《心經》簡單明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不異就是沒有兩樣,空就是色,色就是空,是一不是二。如何將此經義運用在生活上?我們對人、對事、對物,只要一起心動念,立刻就體會到色空是一,不是二,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立刻就止息,這就是「觀照本空」。 玄奘大師當年到印度是走路去的,途中要通過八百里的大戈壁(新疆沙漠地帶),能通過這條沙漠活著回來的,沒幾個人。他能度過重重的險難,傳記里記載,他就是受持《心經》,觀空!所以他能通過一切災難。在這個險難中不能通過的,就是有執著。由此可知,觀照本空,利益功德不可思議。 『今曰「佛說我見等」』等就是指「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假設有一個人這樣的執著,說佛說這四種見,『其偏執於有相邊,未能通達我人等等之見,亦為本空。故曰「不解如來所說義」也』。凡夫聽佛說法,聽佛說空,就執著空;聽佛說有,他就執著有。佛說法,沒有一定的。佛為什麼一會兒說空,一會兒說有?佛對人說法,每個人執著的不一樣。今天張三來請教,佛看他執著有,就為他講空,破他的執著。過兩天又來一個人請教釋迦牟尼佛,這個人執著空,佛就講有,破他執著空。佛所說的一切法,破眾生的執著而已!所以諸位讀經要想想,這部經是對什麼人講的。 後世有些人不懂得佛說法的義趣,誤會釋迦牟尼佛一會兒講空,一會兒講有,自相矛盾,這是「不解如來所說義」。佛那有法好說?佛是看你害什麼病,這副葯下去,病就好了。病好了,葯也不要了,所以「法尚應舍,何況非法」,這才真正懂得。 佛說一切經,都是有對象的,今天最大的困難,這些經都不是對我說的,很不容易治我的病,不對症!可是佛非常慈悲,滅度之後,後世眾生無量無邊,佛也不捨棄他們。「佛事門中,不舍一人」,釋迦牟尼佛真的沒有捨棄,所以教我們念佛法門。佛在《大集經》里普遍的告訴大眾,佛的法運有三個時期,正法、像法、末法。他說,「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嚴持戒律就能證果;「像法時期,禪定成就」,佛教傳來中國是像法時期,禪宗非常興盛;「末法時期,凈土成就」,我們生在末法,聽釋迦牟尼佛的話,念佛求生凈土,個個都有成就。 佛教念佛方法給末世眾生,我們生在末法卻不聽話,還要去找釋迦牟尼佛替從前人治病的老藥方,不但治不好病,反而加重病情。這個處方不是給你用的,你偏偏要用,釋迦牟尼佛沒有過失,而是自己的過失。釋迦牟尼佛留一個處方給你,你偏偏去找他治別人病的藥方,要是吃死了,醫生不負責任。 世間人有病,用藥都很小心謹慎。佛經是葯,修學佛法不契機,會斷眾生的法身慧命,但那不是佛的事,而是我們自己選錯了。我初學佛時在李老師會下,同學們在一起聊天討論佛法,我曾經說過「佛法會害死人!」我的同學聽了不服氣,到老師那裡告狀,老師點頭說「沒錯」。因為法不契機,會斷人法身慧命,所以我選擇法門非常慎重,要選擇適合自己根性的法門修學,才得利益,不會選擇的就選擇凈土宗,因為是釋迦牟尼佛針對我們開的處方,就是教導我們的。末法時期選擇凈土法門,決定不錯! 『古德有請師解縛者,師曰:「誰縛汝?」此節經文,正明斯義』。這是宗門的公案,禪宗的典故,真有這樁事,一個人憂慮、煩惱、牽掛重重,苦悶得不得了,找法師解決,請法師將他心裡的結解開,法師很高明,「你把結拿來,我替你解」。禪宗初祖為慧可安心,就用這個方法。「縛」就像繩索捆綁一樣,不自在。古大德遇到這個人,反問他,「誰縛汝?」那一個捆綁著你?這些話都是點醒他,教他回光反照。果然回光反照,沒人系縛。 若說你今天有苦,有難,誰給你苦受,沒有人。若說某個人給我氣受,那個人為什麼不給彆氣受,單單給你氣受?實在講,人家給你氣受,你歡歡喜喜接受過來,自己要受,有什麼辦法,問題還出在自己。譬如有人罵別人,你為什麼不生氣?罵你,為什麼你會生氣?罵別人,你沒有受;罵你,你就接受過來了。你不受,就沒事,怎能怪人家!明白這個道理,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都沒有干擾我們,都沒有系縛我們,而是自己愚痴。 譬如電視,電視是魔王,你受它的害;如果不受它的害,電視是菩薩,可以天天看電視修行。《華嚴經》中有類似的,在戲劇、歌舞裡面修行會開悟,會證果,因為他看那些相都是假的、都是空的,從假相迴光返照,整個宇宙人生都是空的、假的,他開悟了。所以,會修的人,唱歌、跳舞、看戲,都成佛;不會的,墮落下去。因為會的人太少了,所以佛菩薩就少。不會的人太多了,妖魔鬼怪就多。外面境界沒有好壞,沒有佛與魔,佛與魔在自己心裡。一念迷,都是魔境,講經說法也是魔境;一念覺,唱歌、跳舞皆是佛境界。所以,外境無佛亦無魔,佛與魔就是我們一念覺迷。一念覺,佛境界;一念迷,魔境界。怎能怪別人!世間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怨天尤人,那種過失最大,真的錯了。這是舉禪宗的公案說明這段經文。 『性體空寂,本無有縛』。「性」是空寂的,「相」則了不可得,可見性相都沒有系縛我們,性相都沒有帶給我們煩惱與牽掛。煩惱、憂慮、牽掛是自己找的,『今橫一我人等見於心,且曰「佛亦如是說」,豈非作繭自縛乎』。就錯在此。 聽經聞法,最好是聽全部的,要細心體會,最怕的是斷章取義。聽一句、聽一段,執著這一句、執著這一段,就壞了。佛法是破執著的,你卻在裡面執著,豈不是大錯特錯!因為眾生種種執著不同,佛經才有種種破執著的方法。圓頓根性的人聰明,他明白佛的意思,樣樣都不執著,於是他解義就圓了。舍一邊,執著一邊,都會將佛的意思誤會、錯解,因此帶給自己許多困惑,真正是作繭自縛。 這一段是將問答的大前題說出來,而精要的意思在下一段,才真正將這樁事為我們說得清楚透徹。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七、二○八卷 新加坡居士林
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這一段經文解釋,不但要離相,「見」就是離的念頭也不能有,「離」也要離,為什麼不能有?這段經文將道理說出來了。此處我們又讀到「即非、是名」,其中的意義很深廣。 『「是名」,約相』。從相上說的。從緣起上說的。『約緣起說』。從緣起上說的。『「即非」,約性』。從性體上說的。『約性空義說。我人等見,皆為緣起之幻相,此佛說我見之真實義』。這樣的句子,前面也曾經讀過,但是前面的意思淺,後面的意思就深了 。為什麼前面淺後面深?前面教我們離相,說的重點都是在離相。後面所說的,我們明白了,原來所有一切相都是虛幻的,都不是真實的。不但外面境界相是虛妄的,我們起心動念能緣的相也是幻而不實。這個意思的確進了一步,又深了一層了。說一個「我見」,就將所有一切念頭都包括了,這一切念頭,總不外乎這四大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就是自己有這個意念。 『「我見」是無明本』。佛法常說,凡夫有三種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最細、最難斷,斷塵沙煩惱的,無明煩惱還在,何況斷見思煩惱的。無明破一品就證一分法身,即是法身大士,也是我們經上講的諸佛如來。得要破一品無明才行,由此可知,念頭就是無明的根本。法身大士與平常人有什麼不一樣?不一樣的就是他沒有妄念。 下一句是佛在《楞嚴經》上說的,告訴我們什麼是「無明」。這也是富樓那尊者問的,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明。 『知見立知是無明本』。知見立的是什麼知?就是此處講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楞嚴經》上這兩句話真的很不好懂,什麼是「知見立知」?前面這個知是「般若真知」,人人都具足,每個人都有真如本性;佛知佛見,個個人都有。若不相信,我舉個例子,你立刻就明白了,我在這講台上,大家都看到了,看得很清楚明白嗎,你並沒有起心動念,也沒有分別執著,這時你的「見」就是佛知見。你要是起個念頭,這上面坐的是凈空法師就起了無明,在這裡立一個「知」就錯了。 為什麼立一個知就錯?本來沒有名,你為他起個名子;本來沒有相,你著了相。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只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一樣看清楚、聽清楚,那就是第一個「知」,佛知。法身大士也是圓教初住以上的菩薩,我們能永遠保持這個境界,也就是六根起作用,能保持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此種知見真知,正知正見、佛知佛見。 如《金剛經》說的,法身大士以下的菩薩,在知見里又建立一個知。前面擺的是花,這是紅的,那是黃的,就完了,愈迷愈深。原本沒有這些名與相,沒有這些分別執著,我們錯就錯在這裡。又有分別、又有執著,就起煩惱,貪、瞋、痴、慢跟著起來,連著起來。麻煩大了,這就是「立知」。諸佛菩薩與我們不一樣的地方在此,所謂「第一見」。我們看第一眼是正知正見,到第二眼的時候就變了,就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那是立知,這就是無明,稱為「根本無明」。無明在那裡,我們要清楚明白。無明起來了,就有三細六粗,就有十法界,就有六道輪迴。 『為成凡之由。破我見是智能光,乃成聖之路。此中所說,正是的示修功』。「的」是的確,確實指示我們修行真正的功夫。破我見,就是於一切境界中不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比登天還難。若不相信,試試看自己有沒有辦法做到。「我不分別」,你已經分別了;「我不執著」,你已經執著了。太難了!我們明白了道理,也清楚事實,實在做不到,就老實念佛求生凈土。除這一條路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試試看,我們在一切境緣中試試看能不能真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起心動念,就將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了;分別執著,在十法界里又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是分別執著變出來的。 『佛說一切法,不外兩義』。總而言之,佛為眾生說一切法,歸納起來不外乎二義。『明性、明修是也』。這四個字,將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法包括盡了。佛指示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是眾生自性變現的,不是外面真有的,又告訴我們,性體是空寂的,遍法界的;性體的作用無量無邊,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人。這才曉得,自己的智能德能都是無量無邊。佛要不為我們說出,我們怎會曉得有真如本性,不曉得自己智能德能這樣的深廣。佛說這些經典,為我們顯示這樁事,我們也聽明白、聽懂了。 雖然有這樣究竟圓滿的智能,我們現在還是迷惑顛倒。智能怎麼失掉的?如何再恢復?那就是修。《金剛經》說的是原理原則,方法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處而異,所以方法很多。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徑,有這麼多;聽說法門無量,那就更多了。是不是真的無量?真正無量!無量的法門有一個不變的原則,無量的法門可以把它歸納到這個原則,這個原則,「覺、正、凈」。無量無邊的法門最後歸到修行,不外乎這三個原則,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好比我們到這個講堂來,諸位居住的地方不一樣,四面八方來到這裡,最後你進入講堂。講堂只有三個門,最後就從覺、正、凈這三個門中,任何一門進來都行,功德都一樣,而且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沒有進來是三個門,不一樣的,進來之後三個門原來是一樣的。 性宗、禪宗,他們走的是覺門,大澈大悟、明心見性,古人常說,上上根人才有這個能力。正如《金剛經》說的,四相、四見皆是錯誤的,都是緣生之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一類根性的人聽到這個話,妄想、分別、執著立刻就斷,他就成功了。如《圓覺經》所說的『知幻即離,離幻即覺』他從這個門進來,速度快!如果不是上上根人,為他講這個法門沒用,像我們這種根性的人就沒用。 《金剛經》雖然講得這麼詳細,講了這麼多天,一個開悟也沒有,一個見性也沒有。這就說,我們不是這種根性,雖然不是這個根性,聽聽《金剛經》也有好處,知道上根利根的人是如何修法的。他們能依照這個方法修至明心見性,我們沒有辦法。懂得了有好處,對於世出世間法的情執會淡幾分,不會那麼堅固的執著,總會少了幾分,對念佛就幫助很大。這是我們這次講《金剛經》的目地,幫助我們看破、放下。我們沒有徹底看破,沒有究竟放下,只要看破幾分,放下幾分,對於念佛往生就有幫助,這是說覺門。 其次講正門,「正」是正知正見,也就是佛知佛見。佛的知見在那裡?一切經上所講的都是佛知佛見。佛對於宇宙人生的看法,佛為我們的說法,佛知佛見在經典里,我們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修行,有次第、有淺深,慢慢的學習,這就是所謂的「教下」。禪宗以外,如天台宗是根據《法華經》,賢首是根據《華嚴經》,三論是根據《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法相宗的經論比較多,有六經十一論。這些宗派都是根據佛的經典,將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修正過來。 經典是標準,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依著經比照。我們的想法看法與佛不一樣,要將自己的想法看法捨棄,用這種方法,學佛的想法看法。教下用這樣的方法,中下根性的人都行,但是時間很長,像讀書一樣,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按步就班,循序漸進,能得利益。這是走正門的,但要真正實行,真正相信佛,將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要捨棄,向佛學習。 第三是凈門,凈宗走這個門,密宗也走這個門。密也是修清凈心的,我們為何提倡凈土,其中有道理的。凈宗講的凈是離開污染的凈,容易得到。離開所有一切污染,得到清凈,這容易。密宗的凈是高級的,不離開污染,心也清凈,這很難。我們將名聞利養捨棄,不貪,他是金銀財寶一大堆,天天在那裡玩。這種不貪,不是普通人做得到的,所以密是最高級的修學方法。如果沒有這個功夫而要學密,沒有一個不墮地獄的。 一般人不懂得,一窩蜂學密,因為密不要吃素,雞鴨魚肉照吃,也不要斷淫慾,那更合現代人口味。在這裡得清凈心,他吃肉決定沒有分別執著,沒有起心動念。那種吃法,行!給他一碗大便,他照吃,因為他也不起心動念,也沒有分別執著,真清凈。盛一碗大便,他不吃,給他肉,他吃,保險墮地獄,那是假的。凈宗的凈是有選擇的,密是高級的,我們比不上,他是真清凈。 現在密宗傳得很廣,學的人很多,我沒學過。我的老師是密宗的大師,他教我三年,我的佛學基礎是他老人家為我奠定的,但是他沒有傳我密法,我對於密宗的內容知道很多。黃念祖老居士他是學密的,本身就是金剛上師,我們見過幾次面,也深談過這個問題,他直截了當告訴我,今日已經沒有密宗的根器。我聽了這話,覺得他是一個善知識,不騙人,很難得。他告訴我,中國大陸這四十年來修密,只有六個人真正修成功。我相信他講的話不會錯。因此,他遇到學密的同修,都教他們受持三部經。 他寫的《凈土資糧》是本小冊子,我將他的《谷響集》合印在一起,《谷響集》就是老居士對學密同修的開導、書信,都是勸人學密要加持《無量壽經》,要讀誦《彌陀經要解》與《菩賢菩薩行願品》。他教他們念這三部經,這也是老居士的苦口婆心,知道大家密學不成功,念這些經求生凈土。 我們常講「凈密雙修」,諸位要知道,原因是看到學密不能成就,想在凈宗拉你一把,千萬不能聽錯了,也來凈密雙修,那就大錯特錯。專一,才有把握,學兩門,精神時間都分散了,往生都成問題。密是靠不住,不會成就的,不太可能。所以,真正善知識會觀察,你不是這個根器,他不會傳密給你,我們讚歎密,但不學,與禪宗一樣,我讚歎禪宗,但不學禪宗,我自己知道不是那種根性。 別說是很高的禪宗,最起碼的禪也出不了三界。初禪是什麼樣的功夫?到色界天,欲界就丟掉了。什麼是欲?財、色、名、食、睡,這五樣東西擺在面前,你還動心不動心?不是我出家了,都離開了,不行;念頭上還有,還是欲界,色界天沒資格去。這才知道禪難啊!禪,要捨棄欲,這還是最起碼的、最低級的功夫,愈往上去,功夫愈高,我想想,自己做不到。 《金剛經》是禪宗的經,我講的也不比其它學禪的人差,禪宗祖師語錄,我講過很多,《壇經》也講過好多遍,口頭禪,我比他們都行。試問我自己,我能講得很清楚,卻做不到。財色名食睡擺在面前,雖然我不要,還會動念頭,還會動心,這不能欺騙自己。欺騙別人有罪,欺騙自己是罪上加罪,怎能成就?禪與密的門檻太高,我們確實沒有法子,回過頭來「老實念佛」。想一想,這個法門有把握,行!我們這一生中真能成就,這是走凈門。這是說修行,我們列舉這三大綱領。 每個法門宗派的常識要知道才不會被它們迷惑,不會被動搖,這很重要。自己選定了一門,就一門深入,這樣才能成就。如果不是了解狀況,世俗人常講「干一行,怨一行」,看到別人好象都比自己高,這是世俗的觀念,我們也有。如果存這種觀念,這一生的修學沒指望,因為沒有信心,心是浮動的,總是在動搖,總是在每個法門中試探。這一生有多少光陰空過,浪費了,非常可惜!所以重要的是選定一門,而後就一門深入。 『且一句法中,說性必兼有修,說修即攝有性』。佛說法,即使小乘經也不例外。一切經中說性,一定有修行方法。如果沒有修行方法,佛說的經就不圓滿。說修行方法,一定有理論依據。理論的依據就是自性。最明顯的,《阿彌陀經》中說的都是事、都是修,字字句句里都有性、都有理。我們沒看到,是自己看得太淺,沒有看到它的深度。看蓮池大師的《彌陀經疏鈔》就懂得,蓮池大師將這樁事清楚明白的為我們交待。每一小段,講到最後「稱性」,就是說性。《彌陀經》說的是事,它有理;說的是修,它有性。《地藏菩薩本願經》也是如此,像看故事、看小說一樣,全都是講事,其中有很深的道理。我們讀經要能體會。 研教,就是講經要講透徹。凡是佛講事的這些經,須將理論說透徹,大家對此事就相信,不懷疑。講理論的經,如《金剛經》講理論,理講明白了,如何修法?若不將修行的方法交待清楚,我不會用這個道理,用不上。《金剛經》的原理原則能用在日常生活中,你就成菩薩,就不是凡夫了。一定要學著會用,學的多少不拘,學的淺深也不拘,當然愈多愈好、愈深愈好。假如沒有這個能力,淺一點也好,少一點也好,都能得到利益。 我在講習中曾向諸位報告,我們想將《金剛經》的原理原則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個好樣子可以給我們很大的啟示,就是《華嚴經入法界品》,他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我們今天講《普賢菩薩行願品》,你們的概念中就是薄薄的一本「十大願王導歸極樂」,其實不是的,這只是《普賢行願品》最後的結論。它的全經有四十卷,現在流通的本子是四十卷之第四十卷(一卷),前面還有三十九卷。這三十九卷就是著名的五十三參,有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就是《金剛經》上講的諸佛如來,做給我們看。這五十三個人,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如何將《金剛經》的道理方法應用在他的生活工作之中。不論從事任何行業都用得上,只要會用了,就是菩薩。菩薩不一定要出家,五十三位法身大士、大菩薩,示現出家相的只有五位,其它的都是在家的法身大士。所以應當要提倡《四十華嚴》,否則我們沒有樣子。《四十華嚴》五十三參是學佛的樣子,表演給我們看。 《華嚴經》批註很少,自古至今完整的批註只有兩種,一是唐朝清涼大師的疏鈔、一是李通玄居士的合論,現在流通的就這兩樣。清朝道霈大師,是福州鼓山湧泉寺的住持,他將這疏與論合起來,重新編了一個本子,《華嚴經疏論篡要》。這本書,我們已經印了三次,最近可能會贈送這邊一千套,《四十華嚴疏》將來也會有書送到這邊來,要送到這邊來至少有一千套。即使沒有人講,也應該要讀讀。讀不懂沒關係,多讀,古人所謂「書讀千遍,其義自現」。要有耐心的讀誦,對於我們的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對我們的生活與工作皆有幫助,這是現前的利益。對我們了生死出三界有幫助,那是將來的利益、永恆的利益。此處將重要的經義說出,就是教我們讀經、聽講,要如何體會。 『若不知如是領會,其於佛法,終在門外』。這是真的,多少人學佛,學了一生都在門外。學佛學一輩子,問他佛是什麼,他不知道,答不出來;問他修什麼,他也不曉的,盲修瞎練。所以,一生的時間精力浪費了,一無所成,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理性當於差別中見平等』。如何見性,如何能體會甚深的義理,這裡講的原則好,講的非常之好,簡單扼要。平等是性,差別是相,從差別相里見到平等,就見性了。相宗告訴我們「轉八識成四智」,轉末那為平等性智。末那是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不分別,就是妙觀察智;不執著,就是平等性智。我們想明心見性,見色聞聲,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學不分別,就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不執著,就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了,在相里就見性了。 禪宗是不說出來,教你悟;你要不悟,香板就打下去了。當然,老師父要用棒喝來教你,也是看清楚這一棒下去能把你打開悟。我們這種人到禪堂里,老師父不打,因為打死也不開悟,那就有罪過。他打了,你真的會開悟,那就要打。宗門用棒喝,教下用講演,宗門教你悟,不跟你講,悟了之後為你作證,證明你的見解沒錯,所以方法手段不一樣。 宗門用這個方法要觀機,看你的功夫將成熟還沒成熟,就差那一點,用這種特殊的手段,棒喝下去之後,你一下子就驚醒,不是隨便打人的。所以,宗門的手段不一樣,也沒有一定的方法,完全是觀機,應機施教。因此,那個手段不能學的,我們沒有那個本事,對象也不是那一等人,單學那個樣子,那就造業了。理與事都要清楚,我們還是在教下用功夫。 凈宗的方法,就是老實念一句佛號,將妄想分別執著念掉。妄想分別執著起來,不要怕,那是正常的,我們是凡夫,要不起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佛菩薩而不是凡夫了。凡夫當然會打妄想,當然有分別執著。古德教我們,「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覺悟要是遲了,妄想繼續不斷的來,麻煩就大了,造業了。妄想一起來,立即覺悟,我現在又打妄想。你覺察到了,覺察到用什麼方法對付它?阿彌陀佛!心裡立刻提起佛號,將妄想執著趕走。換一句話說,用「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代替所有的念頭,用佛號取而代之。 佛號是不是妄想?不是的,一切都是妄想,唯獨「憶佛念佛」不是妄想。為什麼?阿彌陀佛的名號是我們真如本性的德號,念這句佛號就是念真如本性,這是理。大家都會念,不明這個理,雖念,與理不相應。「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一念也好,念念也好,都不相應,因為不明了這個理。明了這個理就會相應了,只要將煩惱雜念消除,清凈心就現前了。清凈心就是真如本性。清凈心一現前就相應,即此處講的「從差別中見平等」。平等當然就清凈,清凈就平等。「修功當於平等中見差別」。平等、差別,兩邊都不著,這是修行真實的功夫。由此可知,這是《金剛經》上所講的原理原則,兩邊不著,兩邊不離,這就是諸法如義、法法皆如,你就見到了。 『佛之開示,往往約一事以明理』。佛菩薩講經說法,我們在一切經里都見到,《金剛經》里這種例子就很多,舉例只說一樁事,這一樁事、一個理,通一切事、一切理,不只是聞一知十。世間人聞一知十,這種人是絕頂聰明,學佛還不行。學佛是一聞千悟,十與千差很多。一聞千悟,聽到一樁事,所有一切事情都明白通達了,這才行。「而其理實貫通於一切事」,從一樁事情說明這個道理,理貫通一切事。 『若聞法者,不知如是貫通,是只見差別而不見平等,豈能觀其理而會於性乎』。學有善學,有不善學。善是會學的,不善就是不會學的。會學的人很快,學它的理,因為理能貫通一切事。不會學的人學事,那個很苦了,學一樣會一樣,再學一樣會兩樣。事無量無邊,一生一世學不完,累死了!所以一定要會學。會學的基本條件,心要清凈,不能有成見,不能有懷疑,那是兩大障礙。你看佛在經上常講,疑為菩薩的大障礙。對菩薩都產生大障礙,何況我們初學的。決定不懷疑,所以要保持清凈心。清凈的信心、真誠心是我們修學的基本條件,再加上細密的觀察,細心去體會。 我過去學佛,進度非常快,我自己就具備這些條件。我對老師有信心,縱然老師教給我的,我不知道他的意思,但不懷疑,我相信他,相信老師不會害我,依照他的話去做。我有這個好處,所以老師肯教。我學習很細心、很專心,所以老師教給我的方法與別的同學不一樣。最明顯不一樣之處,老師不准我寫筆記,其它同修們聽經寫筆記,老師從來沒有說不對,老師也看到他們一面聽一面在寫,而我就是不可以寫。這就是根性不相同,教學的方法不一樣。老師要求我聽經聽「教理」,他告訴我,好處是理通一切佛法,一部經通了,所有經都通,這個方法的確好。如果沒有這個能力,不得已而求其次,體會「教義」。義比理次一等,義能貫通與這個相類似的能通。 譬如凈宗的義理,凈土五經一論沒問題,你聽一部經,這六種經論都貫通了。聽一部學一部,教人的很辛苦,學的人也很辛苦。如果是教理,就廣大了,不僅限於凈宗,所有一切宗派的經典,乃至於世間法都通。所以,要懂的體會它的理,理能會於性,這很重要。學佛最終的目標在明心見性,這是正確的目標,這是大方向,一定要把握住。希望同學們細心體會,確確實實能得大受用。如果自己根性稍微差一點,要懂得培養。 我學佛,如果不跟章嘉大師,到台中去也學不到東西,想成就也不簡單。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這對以後的修學幫助太大了。能看得破,則知見圓,不執著,沒有成見,能放得下,則自在,沒有分別執著。所以,不能看破、不能放下是嚴重的障礙。我一學佛,章嘉大師就教我這個方法。從那裡做起?他老人家教我「布施」。我的好處,跟他老人家第一次見面,我就相信他講的話,回來之後就真布施,真做。以前我很小氣、很吝嗇,就咬緊牙根去學布施。什麼都能舍,才知道自在,愈舍愈多。這邊舍了,那邊又來了,但是要記住,愈多愈舍,非常重要。舍財,財就來;舍法,法就來了。佛講的話,我們在生活中證明了。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能,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很多同學是吃長素的,素食就是無畏布施,不吃眾生肉,修慈悲心。 諸位在家同修,我希望你們無畏布施里多施醫藥。我不知道新加坡的制度如何,如果有貧病之人,有病苦、有困難,你幫助他的醫藥費。布施這個得健康長壽。有很多人聽這話感覺莫名其妙,他就是要準備一筆錢作自己的醫藥費,準備自己生病,糟糕不糟糕!他一定會生病,因為他醫藥費已經準備好了。我今年七十歲了,沒有生過病,沒有進過醫院,醫院裡沒有我的病歷,我不生病,因為我的醫藥費都布施了。有醫藥費的人可以生病,沒有醫藥費的人不能生病,要懂這個道理。佛說這個道理,你愈想愈有道理,何必替自己留一筆醫藥費!經上常講,「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老想著病,沒病也想出病,這是不健康的思想、錯誤的思想。你要想自己健康長壽,多幫助苦難的人,就得健康長壽。《金剛經》講了這麼多,可以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在金剛般若中,我們得了這兩句結論。 因果不空,善有善果、惡有惡報,絲毫不爽。你想得財富,財布施;想得聰明智能,法布施;想得健康長壽,無畏布施。印經,三種布施具足。印經書,需要財,財布施;印出的經本,內容是佛法,法布施;眾生讀了經,明白道理,無畏布施。這樁事里,三種布施都圓滿了。 我在這個地方的錢沒用,所以有了趕緊印經,讓大家共享。這種做法,三種布施一次完成,理上,我們要透徹明了,事上,我們才真正熱心去做。弘法的人你能這樣做,法緣殊勝!法緣是結的。緣應當了的要趕快了,應當結的可以結,與一切眾生結法緣。 『本經說即非是名處甚多』。這種句子很多,此處提醒我們,『聞者便當領會其中道理,原無二致』。不能將「即非、是名」看作兩樁事。否則你就在門外,沒入門。,它是一樁事情,為什麼兩種說法?便於體會。一個說法,你不能領悟;用兩種說法,你在其中體會,就悟入了。這是說法的善巧。從差別中體會一如,這是會聽。 『即非,約理體之性,以明本空』。體是空的,根本是空的。「是名,約緣生之相,以明幻有」。因緣所變的現象,現象當然沒有,因為體沒有。怎麼會有相,正如前面所說的,「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世界怎麼來的?微塵眾聚集起來的。微塵眾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那裡會有世界?佛雖然在經上講「一剎那九百生滅」,來說明一切萬物的現象是「一剎那九百生滅的相續相」,其實不只九百,百億、千億、萬億都不止,這是真的。佛為什麼不這麼說,因為這樣說,人更不懂。說一剎那九百生滅,一般人還能想像得到。如果說是萬億、億億,太難想像了,真的是萬億。由此可知,所有一切現象確實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說實。 由此可知,即非與是名,豈不是一個意思嗎!這是佛法。如果說,即非、是名是二法;六祖講,「二法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諸位要曉得,宇宙人生萬事萬物都是一法,不是二法。眾生與佛,你說是二或是一?眾生與佛要是二法,就不是佛法。「生佛不二」,經上聽說過、讀過的,不二就是一。「性相不二、理事一如」,盡虛空遍法界是圓融的,它是一不是二。果能從此處體會,你的大慈悲心就生起來了。慈悲心,用現代話說,愛護一切眾生、關懷一切眾生,即是清凈心、平等心,沒有差別,就是沒有分別執著,一律平等,大慈悲心自然就生起來了。我們今天沒有大慈悲心,因為不知道宇宙人生是一體。為什麼是一體?同一個自性變現的,都是真如本性變的幻相,會相歸性就是一體。 我們著相,分別相、執著相,相千差萬別,見不到一,見不到一如,見不到平等。如果在差別相里見到一如、見到平等,才曉得萬法歸一。一是自性、一是真如、一是本體。實在說,「歸」這個念頭很粗,不應該有。萬法本來就是一,那有什麼歸不歸!我說這話,諸位《金剛經》聽了這麼多,我想你不會反對,而會點頭。經沒有講至此處,我這樣講法,懷疑的人就多了。祖師大德說「萬法歸一」,為什麼你說歸一還不對,還有問題?《金剛經》讀到這裡,就曉的那個歸是勉強說的,要是執著有個「歸」就錯了。它本來就是一,所以說無所謂歸與不歸。 『即非是名並說』。佛在《金剛經》上常用這個方法,「明性相不一不異,法法皆然」。性相是一,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事就是理,理就是事,確實是一不是二。所以,即非是名合在一起講,教我們體會這個意思,也就是教我們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不能說一,也不能說異。你要是明白了,也可以說一,也可以說異。明白人怎麼說都行,他不迷,了解狀況。說一是從性上講、從理上講的;說異,異就是不一樣了,從相上講的、從事上講的。非一非異!明白人說一切現象是一,行,講得通。 古人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器樣子太多了,現在同修們常戴著耳環、戒指、手鐲、項鏈,都不一樣,名詞不相同,這是異。說金,相同,全是金的。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即非是名」合起來說,教人了解真相。一法如是,法法皆然,沒有一法不如是。我們將器比作相,將金比作性,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教人體會這個意思,認識一如、認識真相。執著一邊就錯了,不如了。執著金,執著體的空性,這是不如,有體無用;執著相也不如,有用無體。必須面面俱到,才看得圓滿、看得真切;沒有看錯,才能得真實的受用。 『即無論何法,皆應明了此理,兩邊不著,銷歸平等之性體是也』。這很重要。法身大士,他們能在一切法中見性。佛門術語,現代人初聽,感覺很玄,不知道你在說些什麼。講得通俗一點、淺顯一點,「在一切法里見到它的真相」,大家好懂。真相是什麼,還是個問題。因為你沒見到,見到當然就懂了。沒見到,好好的學習,依照《金剛經》的道理與方法,縱然見不到,多少也能得一點消息,就有好處,至少增長我們的信心,這是最低限度的利益。那麼在功夫上,理事都清楚了,就不會執著差別的相。不執著,平等的性也放下了,心得清凈,心得自在,這就是「銷歸平等之性體」。 『修行功夫可概括為觀門(理觀)、行門(事修)』這是佛法常說的「觀行」,觀行是修行的總綱領、總題目。任何宗派法門,觀門與行門的內容都不一樣,但是總題目是一樣的,都稱為觀行。禪宗的觀門、行門,與教下的不一樣。教下的觀行,譬如賢首宗的觀門、行門,與天台宗的就不一樣。觀是理、明理。在事上見到理,稱為「修觀」;在理上見到事,稱為「行門」。兩者一定要合起來,也是一樁事,不能分作兩個。理論是理論,事實是事實,合不起來,沒有用處。必須懂得,理就是事,事就是理,理事本來不二,才能入門。 『細說法門無量誓願學也』。無量無邊的法門,「觀行」是總題目。每個法門觀行的內容都不一樣,有差別,可是原理相同,終極的目標都是要達到「法法皆如」,如果不是達到這個目標,就不是佛法。佛法一定是要達到這個目標,就是經文說的「諸法如義」,一切皆如。 『理觀,依佛說可以貫通一切之理性,加以深切體認,嚴密覺照,用之於行門』。《金剛經》說理,真正的原理原則。我們隨便拈一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金剛經》的經文,我們很熟悉,要將這個理應用在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對物,起了煩惱了,想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有什麼好煩惱的!一定要會用。不用在生活上,《金剛經》就白念了。遇到喜歡的事情,起了貪心,貪愛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貪愛的心立刻就涼了,恢復平等、恢復清凈。喜怒哀樂都是波浪,都是不清凈,必須恢復清凈。 清凈心生智能,不清凈的心生煩惱,諸位要懂得,煩惱是從不清凈心生的。清凈心就生智能,即《金剛經》說的「信心清凈,則生實相」。所以,要將這個理用在生活上。《金剛經》上的理好!「不一不異」、「無實無虛」,隨便拈一句,在生活里起很大作用。理真的貫通一切,要深切的體認,理要透徹。「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它是虛妄的,我們在這次講席中講得很透徹。 「三心不可得」,為什麼不可得,我們說明心是怎麼來的,怎麼會有的,它起什麼作用,都講清楚了,這才知道真的不可得。這個三心就是指念頭、生滅心。生滅心不是真的。從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從無明生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相宗稱之為三分,自證分、見分、相分。「見分」,《金剛經》說四見, 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四相,就是相分。見相同源,都是從自證分變現出的。由此可知,轉相就是見分,境界相就是相分,自證分就是業相。這就將心法和色法的根找到了,它不是自性。自性是真的,自性里沒有這些東西,而是從「不覺」變現出的,我們對理清楚明白了,才知道內而生心,外而萬物,都是假的。 現代科學家講波動的現象,而波動的速度,確實一秒中億萬次,也就是一個波動億萬分之一秒。佛在《楞嚴》上說「當處出生,當處滅盡」,我們才懂一點意思。否則,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也不清楚,含糊籠統念了,含糊籠統聽了。當處是什麼意思?隨眾生心,應所知量。諸位要曉得,諸佛菩薩在十法界示現,現身說法度眾生是「隨心應量」。佛說一句話,通一切法。我們今天得這個身體過日子,也是隨心應量。心是因緣,量是果報。我們今天是隨著業因,變現果報之相。還是這個原理,還是這句話。 諸佛菩薩隨心應量是他因地里所發的願,願力與一切眾生自然感應道交。凡夫沒有願,被業力支配操縱,一點也不自由、不自在。現在對真相清楚了,所以此處講「加以深切的體認」。清楚了,體會到了,要「嚴密覺照」,就是用在日常生活中。嚴是認真,這不是普通事,須非常嚴肅。用佛所說的話來看人、看事、看一切萬法,這就將它用在行門。 『理觀,必應兼事修』。離了事修,沒得觀,就是空理。『行事修,必應兼理觀』。事里如果沒有這個觀念,此事就會帶給你無盡的煩惱,問題就不能解決。也就是說,你愈迷愈深,生活愈過愈苦,工作愈做愈累,必然是這種現象。如果理觀深透進去,你的生活會愈過愈快樂、愈過愈幸福,你的工作會愈來愈輕鬆、愈來愈自在,完全不一樣!這是佛法真實的利益。學了佛,這一點利益也得不到,我們學它幹什麼?佛法給我們是真實的好處。 『缺其一,便不足以言修功矣』。由此可知,學佛的人很多,不能說他不用功,而是不專精,他是雜進亂進,所以不能轉境界,還是過苦日子,這就是功夫不得力,不會修。會修的人,行里有觀,觀里有行,觀行是一,不是二。也就是說,生活里有高深的理論。什麼高深理論?見性,見到平等性。用相宗的話來講更清楚、更明白,在一切事相中,他見到平等性,見到妙觀察性,見到大圓鏡性。他生活在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里,怎麼不快樂自在!不會修的,將觀行看成兩回事,合不起來,就是八識五十一心所,煩惱重重,六道輪迴,當然日子愈過愈苦。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 第二○九、二一○卷 美國聖荷西
『事修,如布施、持戒,乃至看經、念佛,一舉手、一低頭,無論大小精粗,凡見之於動作行為者皆是。修法須就事論事。事有千差萬別,修法亦因之而有萬千差別。如各道場禮拜、唱念等法則,豈能一律耶。』 修行功夫不外乎觀門與行門,前文已將「理觀」介紹過了,這一段講「事修」,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做。此處只能舉幾個例子,我們應當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將所舉例子的原則應用在生活點點滴滴之處,才能得受用。 「如布施」,布施包括整個佛法,我們在本經講了很多。一般人只知道在佛門裡面捐一點錢,就算布施,這個範圍非常狹小,不是布施的真正意思。佛經告訴我們,佛所說的無量無邊法門,歸納起來不外乎「六度」,這就說明六度是無量法門的總綱領,不只是六樁事,每一條展開都是無量無邊。六度還可以歸納,最後就是一個「布施」。布施包括三個科目: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持戒、忍辱屬於無畏布施。精進、禪定、般若屬於法布施。可見,說一個布施,六度萬行就包括盡了。 這三大類布施,自己天天在做,卻不知道。為什麼不知道?他沒有理觀,所以布施修得不圓滿,問題很多。以財布施來說,有內財、有外財。內財是我們的智能、勞力與才藝,是自己本身具足的。外財是指身外之物。 譬如家庭主婦,從早晨起來到晚上睡覺,忙忙碌碌地,也操心,也勞力,把這個家庭整理好,照顧一家人的飲食起居,這是屬於「財布施」。雖然你沒有花錢,而是內財布施。你布施一家人,一家人接受你的布施,這種影響非常大,其中就有「法布施」。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佛弟子,佛的學生要作一切眾生的好榜樣。《金剛經》一開端,釋迦牟尼佛就為我們示範。 《金剛經》的發起,與一般經典不一樣。《無量壽經》的發起,是世尊放光現瑞,有種種瑞相,阿難看到,非常驚訝。《金剛經》的發起是在日常生活,佛當年的生活方式是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要到都市或村莊里托。所以一開端,「著衣持」,一般人在經文里看不出門道。須菩提尊者看出來了,看出佛的一舉一動、一切言行,皆是一切眾生最好的榜樣。作一切眾生的榜樣是法布施,做出來給人看,讓大家跟著佛學習,佛如何存心,如何對人對事對物,我們學佛要在此處學。佛穿衣,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作穿衣的樣子。佛吃飯,去托。托來的食物,不是一面走一面吃,那就很難看。一飯托回來之後,還要回到講堂精舍里,大家一起吃。施主供養什麼就吃什麼,沒有分別執著。他是作樣子給大家看。眾生穿衣挑剔 ,吃東西也挑剔,起妄想分別執著。佛在日常生活中一切隨緣,沒有分別執著,作好樣子給我們看。 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與過去完全不一樣,真正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如果用從前的思想觀念,與現在人不能相處。現代人對人對事對物的想法與看法,我們要清楚明白。佛法在這個時代要度現代人,不是度古代人,不能將現代人看作古人來度,否則佛法就行不通。我們自己修學,幫助別人,這是大前提,一定要認識清楚。所以我在講席中常說,佛法在世間,要著重本土化與現代化。 剛才我來的時候,同修問我,「法師,你講經沒有穿袍撘衣?」這是在美國,我在新加坡講經時要穿袍撘衣,因為那是另一個地區的人,我在那個地方要過他們的生活方式。這個地方與那個地方人不一樣,沒有定法,因此要做出樣子給現代人作榜樣。你的家庭很整齊清潔,佛法講很莊嚴。一家人和睦歡喜,鄰居親戚朋友見到就很羨慕,你為什麼這樣幸福?因為我一家人學佛。一個人學佛,帶給一家人幸福;一家人學佛,就帶給這個地區幸福;一個地區人學佛,就帶給這個國家幸福,財、法、無畏三種布施都圓滿了。 很可惜,現在口頭上學佛的人很多,實際上並沒有真正學佛。每天念經、念佛號,這不算學佛。佛的存心,佛的為人都沒有學會,怎能算學佛?佛的心是清凈心、平等心、覺心,《無量壽經》說的「清凈、平等、覺」,我們有沒有學?我們的心清不清凈?心裡還有貪瞋痴慢,就不清凈。必須將貪瞋痴慢淘汰盡,這是學佛。心裡還有是非人我,不平等。《金剛經》說的四相四見,你沒有放下,那裡是學佛?依舊迷而不覺,所以依此標準來觀察,我們沒學佛。表面上雖然皈依多少年了,依舊在門外,這是我們必須檢點反省的。 布施是放下,我們那一點放下,那一樁事放下了?放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做,放下之後,我們生活工作得更積極、更圓滿。放下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然後在你工作上所做的,自己日常生活就像世尊所示現的,我們為誰穿衣、為誰吃飯、為誰生活在這個世間?為續佛慧命,為弘法利生。 不僅講經說法才是弘法利生,你在社會上作好樣子,就是弘法利生。你作好人,讓別人看到,效法你、學習你,這就是弘法利生,不必說一句話。你的家庭整整齊齊,為一切家庭作榜樣,這就是弘法利生。無論從事那個行業,你經商開店,你是所有開店的榜樣。無論是任何職業,都是世間的好樣子、好榜樣,這就是弘法利生。所以,弘法利生是廣義的,不局限在講經說法。這些都在布施里。 「持戒」也是廣義的,意思就是守法。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按照規矩做。持戒就是守規矩、守法,有條不紊,不局限在佛所講的戒條。戒條只講幾個原則而已。佛說不殺生,意思是不惱害一切眾生,範圍多麼廣!字字句句都含無量義。 下文舉幾個例子,「乃至看經」。看經,有看經的方法與規矩,方法很多,規矩就不一樣。有人仔細看,有人只觀大意。念佛也有許多方法,如《觀經》說的「觀想念佛、觀像念佛、持名念佛、實相念佛」,這是大的差別。每個小項目里又有許多差別,怎麼會一樣?都要如法,要懂得方法與規矩,才能收到念佛的效果與利益。 讀經,一般講有三個目標。第一種目標是「修定」。我常勸初學佛的同修,將《無量壽經》念三千遍,從這兒下手,目的在修定,不是求解。天天念經,要懂得目標在那裡。讀經不求解意,只是打開經本,從頭到尾好好的念一遍,不要念錯,不要念顛倒,不要念漏掉,目的是修定。修定是將妄想打掉。不念經,胡思亂想,妄想多:讀經,妄想就沒有了。所以,目的是斷煩惱,這是第一種讀經的方法。 第二種是「求解」。目標在領悟佛在經典里說的理論與境界,古人說「隨文入觀」,這是求解。求解不能落在意識里,這是很難的事。落在意識里就胡思亂想。一面讀經,一面打妄想,怎能解如來真實義?理觀是沒有落在意識里,能開悟,這又是一種讀法。 第三種是「印證」。你已經證得一個境界了,但是這個境界正不正確,要以佛經作印證。我所證得的,與佛在經上講的一樣不一樣?如果跟佛在經上講的一樣,就正確,就對了。所以,經典是我們修行證果的證明。同樣是讀經,目的不相同,方法就不一樣。 「一舉手、一低頭」,這是講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一般人認為這是小事,微不足道。佛教學生,這是大事,這不是小事。「無論大小精粗,凡見之於動作行為者皆是」,這個範圍就廣了。一舉手、一低頭,這是身的動作,包括口的言語,意的念頭,這些都是行為。行是行動,為是作為。意業的行為,就是思想、見解。三業行為里,最容易犯過失的是口業。《無量壽經》中,佛對我們的教誡,三業將口業排第一,「善護口業,不譏他過」,這是因為口業最容易犯。 一般修行人很用功、很勤奮,發憤精進,努力不懈,但是他的功德無法保持,無法累積。經上講「積功累德」,你的功德無法累積,一面修,一面漏掉了。從那裡漏掉?大概百分之八十從口業漏掉的,自己還不知道;因為講話太隨便了,不知不覺中說錯話了。古人說得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所以,言語的造作,往往與一切眾生結很深的怨結,生生世世都不能化解。三業中,佛將口業排在第一,很有道理。 六祖惠能大師講得好,「真正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他為什麼見不到?他自己要用功,找自己的過錯,改自己的毛病,用這個功夫的時間都不夠,那有時間看別人的過失!所以他眼睛裡看到別人都是聖人、賢人,都是佛菩薩,只有自己一個是凡夫,沒有看到別人過失。難道他對於世間這些人作善作惡完全不知道?那不變成白痴?他知道、他清楚,他的眼目中,作善修福的人都是佛菩薩;作善的是示現好樣子,教我學習他;作惡的是佛菩薩示現反面的榜樣,警告我不可以學他。所以,善人、惡人,好事、壞事,皆是佛菩薩示現來教化我一個人的。因此,他成菩薩、成佛了。《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是這個意思,佛以善財作為大乘修學的典型。大乘修行的人,只有一個,沒有同學。如果有一個同學,你跟我差不多,恭敬心生不起來。所以,菩薩道上只有一個人,除自己一人之外,都是諸佛菩薩。無論善惡,他是表演的,是大慈大悲來度我的。 善財用的是什麼心?我們今天用什麼心?唯我獨尊,別人都不如我,想想自己一身沒有毛病,看到人家毛病百出。這種修法,到那一劫才能成就?佛在經上所講的道理與義趣,一點也沒有體會到,經白念了。我們明白這個道理與事實,就知道應該如何修法,如何學菩薩、如何學佛。特別是《華嚴經》上的五十三參,那是作榜樣給我們看,包括男女老少、各行各業,看人家的用心,以及處世待人接物。實在講,佛慈悲到了極處。經上講的理論太多了,一部《華嚴經》展開,差不多百分之七十講理論,講修行的只有一品經,《離世間品》。《華嚴經》五卷,《入法界品》是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慈悲到了極處。講理論、講方法,怕我們不會用在生活上。如何運用、如何學法,末後做出樣子,表演給我們看,真是慈悲到了極處!日常生活中,起心動念、動作行為都是。 「修法須就事論事,事有千差萬別」,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瑣碎小事要如法如理。理是清凈。「清凈、平等、覺」是理,說三樁事,諸位要知道,其實是一樁事。一樁事從三個角度來看,從不染,說他清凈;從不迷,說他正覺;從離一切分別,說他平等。這是屬於理觀。理就在事上,再小的事情,都具足清凈平等覺。舉例說明,小至一舉手、一低頭,都是圓滿的清凈平等覺。這是過佛菩薩的生活,超凡入聖就在日常生活中。所以,事與理要能圓融,理即是事,事即是理,理事是一,不是二。本經前面才念過「諸法一如」,不一就不如了,一就如了。世出世間一切法皆是一如,所以事相上千千萬萬的差別,差別里要見平等,要見一如,這是真正修行、真正會用功。在相上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事上有差別,理上沒有差別。 「如各道場禮拜」,拜佛是學佛的人天天做的,早晚課誦總要拜佛。每個道場的規矩不一樣、儀規不一樣,大同小異。「唱念」也是如此,每個道場念誦都不一樣,「豈能一律耶!」這是講事,千差萬別的事里,舉佛門的例子說明。到別人的道場,儀規與我們道場不一樣,決定不可以執著自己的是對的,你們都錯了。如果生這種心、說這些話,實在是自己錯了,他沒有錯。我們進入別人的道場,要隨他的緣,要守他的規矩。如果這個道理也不懂,不行! 我們從台灣來,美國有很多法律與台灣不一樣,我們到此地來,就要將台灣的法律捨棄,守美國的法律,這就對了。每個國家地區的法律、規矩都不一樣,到那個地方,要守那個地方的法律與規矩,這就對了。同一個地方,三十年前的法律,與三十年後的法律也不一樣,我們要守現代的法律,不能守三十年前的法律,那是人家已經作廢的。這就說明,事有千差萬別,一定要懂得;理沒有差別,理都是清凈平等覺。換句話說,理一定是離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事上隨緣,隨順。《普賢行願品》說,「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事上要這樣做。隨喜中能成就功德,功德是從理上講的。理事不二,理事一如,就是真實的功德。 積功累德,往往是多少世的累積。如果自己稍稍迷惑了,就享福。諸位要知道,世間的鴻福,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種享受,覺悟的人不享受,迷了才會享受。一念不覺,起了無明,就來享受五欲六塵之樂。為什麼說覺悟的人不享受呢?覺悟的人知道,多少生多少世累積的福報,立刻就享完了。享福無不造作罪業,罪業會讓人墮到惡道,不曉得要多少劫才能出來,多麼可怕。這個事理,大家要是一下子體會不過來,我舉個淺顯的比喻來說明。 譬如我們累積財富,儲蓄金錢,辛辛苦苦地,一生勤勞攢積,存了不少錢。平常生活真是省吃儉用,循規蹈矩。錢財一多了,那一天迷了,再有幾個惡友來牽引你,帶你去玩,吃喝嫖賭,多少年辛苦的累積,幾天就花光了。花完之後,這裡面必定造罪業,後面就墮落,吃苦頭。佛的福報太大了,無量劫的累積,可是那一尊佛菩薩示現在世間享福的?沒有一個。釋迦牟尼佛無量劫的修持,積功累德,他示現沒有享福。我們看看歷代出家修行的、在家修行的,這些大富大貴的人也不享福,他的生活還是非常節儉,他的福報與一切眾生共享。這是學佛的人,諸位在中國歷史上就見到很多,因為他不迷。 近代的出家人,印光大師、虛雲老和尚,他們的信徒多,皈依弟子中,大富大貴之人不曉得有多少!信徒供養之收入,決不是一般世間人能相比的,可是他自己還是粗茶淡飯,沒有改善伙食。寺院大眾吃什麼,他就跟著吃什麼,沒有開小伙。一件衣服還是穿幾十年,沒有多做幾件新衣服來穿。所有一切供養,都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虛雲老和尚一生建道場,舊的寺院,年久失修,他幫助修補;修建好了,請一位出家人去管理,作住持,他老人家離開了,以後再也不過問,並沒有說是他自己的道場。虛老和尚一生建道場、修道場,自己沒有一個道場。為佛法、為眾生,沒有為自己。印光大師一生也沒有道場,住的是別人的道場,所有一切供養印送經書。這是他老人家提倡的,將財力完全法布施。他在蘇州報國寺創建弘化社,就是佛經流通處,印經流通全國、全世界,沒有改善自己的生活,為我們作好樣子。布施、持戒、守法、守規矩、守本分。我們看到前人的樣子,這是真正出家在家學佛人的榜樣。 在家居士,《金剛經講義》的著作人,江味農居士是在家學佛的。我們親眼見到的,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台北念佛團創辦人,李濟華居士,他們確實依教奉行。佛在經上怎樣教,他就怎樣做,做出樣子來給我們看。不但活的時候作樣子給我們看,往生也作樣子給我們看。李濟華老居士往生,預知時至。我聽人家講,他兩個月前就曉得了,所以星期假日去看看老朋友,見最後一面。他不說出來,走的當天還為大家講一個半小時的開示,言詞懇切,勸導大眾念佛。講完之後,向大家告假,說他要回家去了。聽眾不曉得他話里的意思,以為他年歲大了,八十多歲,講了一個半鐘點累了,要回家休息。那裡曉得,他下了講台(講堂隔壁是客廳),在客廳沙發上一坐,就往生了。沒有生病,講開示時聲音宏亮,下台不到十五分鐘就走了。這都是做出樣子給我們看,不是假的,希望我們見到這個樣子要覺悟,人生一場空!這是《金剛經》說的道理,三心不可得,諸法空相,能所皆空,唯有業果不空。業果就是因果。 『理通於事,故修理觀時,不但要依理性,觀其平等之理。且要依所修之事類,觀其差別之理』。平等的理,我們常說的原理,這是總相,是一個理。可是,一切事相也有理,就是差別之理。差別之理一定通原理,從原理生的。我們要明了,這些差別現象如何產生的,如何演變的,這是事之理,差別事之理。為什麼會有這一切現象,為什麼會有這些演變,為什麼會有種種不同的結果?諸位要曉得,果不定果,這個果又變成下一個因,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因果循環,所以「因不定因,果不定果」。 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因果沒完沒了。要是迷在裡面,就太苦了。要從這裡面覺悟,覺悟之後才解脫。解脫並沒有離開事的因果,古德講,不昧因果,就解脫了。世間人昧什麼?迷在裡面,迷執因果,在裡面造業,沒完沒了,而且一世比一世嚴重。我們常講「冤冤相報」,如何得了!覺悟的人明白了,受報的時候沒有絲毫怨言。前面造作這個因,現在應該得這個果,歡歡喜喜受報,不怨天不尤人,報完就沒有了,到此為止,這是覺悟的人。迷的人不甘心,他不願意接受,自己沒有力量抗衡的時候就結冤讎。冤讎又變成下一個果報的因,所以業因果報沒完沒了。覺悟的人,到這裡就了了。無論果報是善是惡,他都不再放在心上,一切到此為止,所以稱解脫。「解」是對於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脫」是對於果報,沒有果報了。 『若但觀平等,不知差別。或但觀差別,不知平等。則亦等於盲修也』。古人常講,「盲修瞎練」。有理觀而沒有事修,這是盲修;有事修而不懂理觀,也是盲修。清涼大師說,「有解無行,增長邪見」。解是理觀,沒有事修。「有行無解,增長無明」。這兩者都是盲修瞎練。佛法講求的是「解行並進」,解與行一定相輔相成。理事、性相,兩邊都顧到,不偏於一邊,這是大乘經中常講的「中道」。 『當知性也、修也。修中之理也、事也。不能看成兩橛,不可混為一談。須體認其不一中之不異,不異中之不一。乃能性修不二,理事圓融』。這一段講得更清楚、更透徹。性是心性,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佛在《華嚴》上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能德相」。與佛完全平等,這是「性也」,自性里本來具足的。所以,佛看一切眾生平等,沒有絲毫差別,佛對於一切眾生尊敬,決不會對一個眾生怠慢,因為他知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是《華嚴》上說的,《圓覺經》也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佛怎麼可以輕慢一個眾生?輕慢一個眾生,豈不就是輕慢自性!他清楚明了事相與性,這是事實真相。我們今天迷失自性,所以在一切差別相里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是病態,不是正常的。這是迷,迷了心性,迷了自性。迷了之後,如何再恢復自性?要靠修德,這就講修。 經上講性、講修,性與修就是修行中的理與事。性是理體,修是在事相上。也就是說,我們的生活,對人、對事、對物,要知道修行的總綱領,「性修是一不是二,理事是一不是二」,這是大前題。掌握住大前題,就不會錯,不會有偏差,所以不能將它看成兩樁事,否則就錯了。正是六祖說的,「佛法是不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這句話的意義很深。《壇經》中,印宗法師問「禪定、解脫」。禪定、解脫,不過是舉兩樁事而已。我們舉例會舉的更親切,生佛,眾生與佛,這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眾生與佛是一,不是二。我與人是一或是二?這才曉得,我與人也是不二。我輕慢人、損害人,就不是學佛。 大乘經上講得很明白,菩薩要度一切眾生,佛教他接觸眾生的要領是「四悉檀」。檀是檀那,就是布施。「悉檀」二字是梵華合一,檀是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悉是中國字,普遍的意思。所以,悉檀是遍施,普遍的布施,沒有分別執著。用清凈心、平等心布施,就是悉檀。 佛教菩薩接引眾生,要守住四個綱領。第一是「世界悉檀」,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這是菩薩。眾生喜歡你,你可以親近,為他說法;眾生討厭你,你趕緊走開,讓他不要討厭你。菩薩做給我們看的,是佛教導的。他的用心、他的用意、他的行為,無非是不令一切眾生生煩惱,而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你喜歡佛法也好、不喜歡佛法也好,你行善也好、行惡也好,決不令你生煩惱。這是重要的綱領,我們學佛一定要從這些地方學。 性與修,就是修行中的理與事,是一不是二,不能看成兩節,不能看成兩樁事,但是也不能混為一談。這就是《般若經》所說的重要原則,「不一不異」。相上講不一,理上講不異。事相千差萬別,無量無邊,這是不一。無量無邊的現象,都是心性所現的,這是不異,從性上講不異。這是平等之理,那裡還有差別之理?這些現象是從因緣產生的。因緣不同,所現的果相就不一樣,所以有十法界依正莊嚴。 我們暫且不談十法界莊嚴,就談現前這個講堂,幾十個人坐在這裡,每個人在這一生得人身,果相同。這是我們過去生中修的因相同,因是五戒十善。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這一生得人身,是果。雖然都是人,面貌不一樣,享受不相同,這是報不一樣,所以果與報要分開講。得人身是果,我們一生中所受的是報。報為什麼不同?每個人過去造的業因不同。譬如你有財富,你的財富不是你賺來的。若說你有本事,運氣好,這是迷惑顛倒的話。原因是你前生修財布施的因,這一生得財富。你修的因多,布施的多,這一生得的財富就多。你修的少,這一生得的就少。這是差別之理,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不是自己有本事賺來的。社會上比你本事大的人多,比你手段高明的人也多,為什麼他賺不到,偏偏你賺到了! 我們得的財富,有很輕鬆賺來的,也有非常辛苦賺來的,原因是自己修的因不同。布施的時候很歡喜、很慷慨、很大方,得果報就很自然,不費力就得來了,就得財富。布施的時候很艱難,不是甘心情願的,看到別人布施,自己不布施不好意思,布施之後又後悔多少天,心裡難過,將來就很辛苦才能得到果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所以要明白差別之事理。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與方法,如何修?現在就修,這一生還能得到受用。 《了凡四訓》,袁了凡先生明白這個道理之後,他拚命修,所以他的果報這一生就享受了。俗話講,現世報,不要到來生,這一生就享受。因為他修的心勇猛,做的事真誠,所以果報立刻就現前。修因得果,這是一定的道理。法布施,得果報是聰明智能。這個人為什麼開悟?修法布施的果報。不肯修布施、天天聽經,天天研究,也不能開悟,他沒種那個因。聽經、研教,那是緣,沒有因,縱然有緣,還是得不到果。因加上緣,才有果報。 健康長壽是無畏布施的果報。無畏布施,就是不惱害一切眾生。不但不能害眾生,令眾生生煩惱都是錯誤的。過去我令別人生煩惱,現在自己才生煩惱,果報就是這樣。我不惱害眾生,一切眾生決定不會令我生煩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這是事之理,一定要懂得。 這裡教我們要體認,要認真體會「不一中之不異」。不一是指事相,不異是指理體,事中有理。明白不一中的不異,自然不會再分別執著,不會再計較,你真的就做到了「應無所住」。再懂得「不異中之不一」,就會生心,「而生其心」。生什麼心?以清凈平等大慈大悲對待一切眾生,所現的境界就自在美滿,這就是現前的受用。實在說,大乘經上,理與事都講得清楚透徹,我們讀了、聽了,依舊不能將它變成自己的生活行為,非常可惜。所以,這兩句話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我們應當生心,幫助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最需要我們幫助的是破迷開悟,其它的是次要的。 「乃能性修不二,理事圓融」,這兩句是講果。性修不二就自在,就是講的理事圓融,理與事是一。 『圓融中有行布,行布中有圓融,方為真圓融,真不二』。「行布」是次第,現代講步驟、程序,按部就班。雖然有次第、有程序,每個次第都是圓融的,《華嚴經》就顯示這種境界。菩薩五十一個位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這是行布,有次第。可是,我們在《華嚴經》上見到,初信位的菩薩也修等覺菩薩的法門,等覺位的菩薩也修初發心菩薩的法門。 初發心的人就學六度,就學普賢十願,這是圓融。十地菩薩、等覺菩薩,在事上還是修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他學的是初信位菩薩的法門。這就顯示,行布里有圓融,圓融里有行布,這是真圓融。這句話含義無限深廣,諸位從這個例子體會,一舉手、一低頭是事,穿衣吃飯是事,洒掃應對是事!六度十大願王是修,是一不是二。穿衣里包含六度,吃飯里也包含六度,一舉手、一低頭皆含著圓滿的六度十大願王,這才真圓融。六度萬行、十大願王,願願之中,圓圓滿滿包含世出世間一切法,這是真圓融。 『則無修而不成矣』。這樣的修功才圓滿。大乘法常說「乘性起修,全修即性,全性即修」,都是講這樁事情。如果能向這個地方體會,就真正懂得修行,就會修,就不是盲修瞎練。可見「修行」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別說做不容易,真正將這兩個字的講法搞清楚,也不是容易的事。下文是愈來愈落實到生活上。 『修功於日常生活工作中』。無論我們過的是怎樣的生活方式,無論從事那一種行業的工作,都沒有妨礙,都在佛法之中。『則須依照幻法,勤修不怠』。這一切差別的現象、差別的萬法,我們現在稍稍明白一點,所有一切法真的是幻,因為它不是事實。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夢幻泡影,怎會有這些現象?業因果報相續的現象。為什麼稱它幻法,為什麼說它不是真的?因為它剎那生滅,當體即空,了不可得,所以它是幻相,不是事實。若將它當作事實,就迷了,錯了。這個錯誤不在別人,一個真正覺悟的人,真正明白的人,決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你怨天尤人,就將這樁事當真,不知道這是假的。 如果知道事實真相,就沒有人,也沒有事,更沒有自己。三心不可得,你怨什麼!所以念頭真的是妄想。佛講妄想、分別、執著,其實妄想分別執著也沒有自性,也是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不要以為妄想分別執著真有,錯了,沒有!所以那個想就稱為妄想,法稱為幻法。雖然是幻法,還是勤修不怠。菩薩還修六度、十大願王。落實在事相上,每天生活工作,還是一樣認真努力,一點也沒有懈怠,這是「而生其心」,不住空。雖然認真努力的做,心裡決定沒有分別執著,不住有。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能偏在一端,必須空有兩邊不住。 『所謂啟建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這是舉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佛菩薩常跟我們在一起,為我們作榜樣,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所謂的「啟建道場」。將道場比喻作「水月」,水中的月亮,假的,不要以為道場是真的。現在迷的眾生太多了,建道場麻煩甚多。我初學佛的時候,李老師很感慨的對我們講,道場在啟建的時候,同參們熱心出錢出力建道場,個個都是菩薩,值得人尊敬,道場建好之後,每個人在裡面爭名奪利,都變成羅剎。李老師這兩句話,不是他說出來的,而是古來祖師們說的。為什麼會變成羅剎?迷了!五欲六塵最容易迷人。 《八大人覺經》說「四魔」,魔有四大類。第一類「五陰魔」。這是與生俱來的煩惱,生下來就有的,過去生中帶來的,所以稱為「俱生煩惱」。第二類「煩惱魔」。心裡有七情五欲,佛法稱之為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也是本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起現行,起作用。第三類「天魔」。用現代話說,我們身體以外的一切誘惑,就稱天魔。所以,天魔不是魔鬼侵擾我們,簡單的講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來誘惑你。外有誘惑,裡面煩惱起來,內外勾結,麻煩就來了,就造業受報。第四類「死魔」。這是對修行人說的,修行人很精進用功,但是道業還沒有成,壽命到了,一生修行的功夫就白費了,所以這是大障礙。對於修行人來講,沒有開悟,道業沒有成就,壽命到了,這是很大的障礙。障礙就是魔。 我們必須認清楚事實真相,道場是空的,是假的,有什麼好執著,有什麼好爭執,為了爭奪廟產,造無量無邊的罪業。古往今來,這種事情很多,稍稍留意就能看見,這不是好事。出家人貪戀道場,爭奪道場,執為己有,麻煩太大了。如果自己不是真正修行,持戒精嚴之人,沒有不墮地獄的。縱然修行很好,戒律精嚴,也麻煩;因為執著這個道場是自己的,不肯給別人,但是壽命到了,不能不死,死了以後還執著這個地方是他的,還不肯離開。男眾的道場沒有女眾,女眾道場沒有男眾,他要投胎,得不到人身,沒有這個緣,到那裡投胎?道場里有老鼠、有蚊蟲螞蟻,他就投這個胎了。你說可憐不可憐!一生捨不得這個地方,此地有這些畜生,他就落在這一道。這是造的罪業不深重的,墮落在畜生道,很難出離。什麼時候他能將這個放下,捨棄,才能離開。執為己有,不肯舍離,麻煩就大了。 世尊當年在世,教誡弟子樹下一宿。佛一生沒有建過道場,都住在樹下,而且還規定一宿,只可以住一晚上,第二天就要找別的樹。因為怕這棵樹很大,樹蔭很涼,你喜歡這個地方,天天住在這個地方,就執著這個地方,又麻煩了。貪戀這一棵樹蔭,將來投胎,樹上可能有松鼠,可能有小鳥,你就變成畜生一類。所以,佛教樹下住一宿,使人對於場所決定沒有貪戀之心,教人真正放下,這才是真的無所住,「應無所住」才真做到。絲毫的貪念,都招來說不盡的麻煩。沒有高度的智能,他怎會知道?還得要有高度的警覺,才不會犯過失,不會再迷惑,這非常重要。 佛陀在世的時候,有些精舍、道場,都是國王大臣、長老居士們提供的。道場的所有權是在家人的,佛與弟子沒有。他們請佛與弟子們來供養,佛與弟子們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今天在這裡講經兩小時,我們有使用權,這個道場所有權是別人的,我們沒有所有權,所以對這個道場毫無留戀。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在世間,在這個地球上,我們所用的一切,都是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要培養這個觀念。今天你自己有產業,買的有房子、有地、有公司、有事業,要是一位佛弟子,就很清楚明白,都是暫時的、臨時的,有使用權,決定沒有所有權。你的心放下,就自在了。將來往生,產業交給誰,不要設想。如果產業要交給這個、那個,就去不了。你還有那麼多啰唆事情沒放下,怎麼行?必須清楚,與我毫不相關,沒有掛礙才能決定往生。這是真理,是事實真相,不可不知。 「大作夢中佛事」。講經說法,教導大眾修行,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些事都稱為「佛事」。佛是覺悟的意思,佛事就是令一切眾生覺悟之事。現在社會上,特別是佛門所講的佛事是什麼意思?幫助人迷信的事,與這個完全顛倒,都是搞迷信,不是教人覺悟。將迷信當作佛事,真的不曉得錯到那裡去了。 『惟心中不存一能修所修而已』。這句非常重要,決定不能少;如果少了這一句,恐怕你又迷了。自己修行不著相,真修;全心全力幫助眾生,也不著相。自行化他都不著相,不要放在心上。雖然認真努力,自己修行,幫助一切眾生,不論用何種方式,方式是事,千差萬別,為一切眾生作覺悟的樣子,就是佛事。吃飯,吃飯覺悟的樣子;穿衣,穿衣覺悟的樣子;工作,工作覺悟的樣子。這就是自行化他,就是佛事。時時刻刻認真努力不懈的做,心裡若無其事,做而無做,無做而做,這就對了,就是這一段文的意思。 我們要細心體會並思惟,然後用在自己日常生活中,才是真正學佛,才能得到佛法真實的受用。佛法修學不在形式,要重實質,要真正在日常生活點滴之中修,這樣才真正覺悟,真正是佛弟子。
推薦閱讀:
※顧偉康《在電腦上讀金剛經》「四句偈」何所指
※劉東亮老師《金剛經》講座 (74)
※金剛般若經旨贊----京西明道場沙門 曇曠 撰
※金剛般若研習報告(凈空法師95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