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誠法師:以出世心做入世事
近日,一個法號「賢二」 的機器僧成為網紅。它穿著黃色僧袍,能明白人的簡單指令,還會跟人對話賣萌。
這不是龍泉寺第一次成為「網紅」。在過去的幾年,這座寺廟屢屢因打破了人們對佛教和寺廟的常規認識而引起關注,其中包括開門辦寺、用新媒體弘法、高科技元素在管理中的大量應用,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大量出身名校的高素質人才紛紛匯聚於此。
這些變化背後的重要推手,是龍泉寺方丈、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學誠法師。這位在新浪微博上擁有40多萬粉絲的法師,不僅讓一座荒廢已久的遼代古寺在不到十年的時間內完成蛻變,還通過引入高科技元素、嚴格的管理以及與政府的溝通,讓該寺的持續繁榮成為可能。
學誠法師說,自己多年來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寺廟究竟應該怎麼辦,才能走出一條既符合佛教傳統規制,又能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路。這一思路正在龍泉寺得以實現,而學誠法師希望,更多的寺廟能從封閉處走出,踐行人間佛教。他說,光有一個年輕的、高知的龍泉寺是不夠的,中國至少需要300座龍泉寺。
學誠法師。圖|《中國新聞周刊》秦斌
「你看,我從那邊走過來,邊走你邊拍。」學誠法師邊走過來,邊指導著正為如何擺Pose撓頭的攝影記者。此時龍泉寺內,玉蘭花瓣吹落,法師的僧袍也隨風掀起。
他顯得精神矍鑠、從容不迫。外人看不出來,事務繁忙的時候,他往往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身為中國佛教協會最年輕的會長,他還身兼多重角色: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寶雞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北京師範大學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長……他也是呆萌「賢二」的師父,那個在微博上為大家排憂解難的智者。
近日,就圍繞著他和龍泉寺的種種話題,學誠法師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專訪。
「面對眾生的迷茫痛苦,出家人有責任為社會提供智慧啟迪和清凈正見」
中國新聞周刊:龍泉寺被稱為「史上科研能力最強的寺廟」,有很多名牌大學畢業和高學歷的法師,這些高素質人才在寺廟中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是什麼因素讓他們選擇了龍泉寺?
學誠法師:這種評價說明龍泉寺的一些做法和特點突破了社會上許多人對佛教的既有印象,引起了大家對當代佛教和出家人的關注。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現象。
相當多的人對於佛教歷史並不真正了解,在兩千年中國佛教的大部分時期,佛教僧人都代表著當時社會文化、教育水平的高端。唐宋時期,只有通過國家考試、素質優秀者方能發給度牒,正式成為僧人。許多高僧大德天賦穎異,熟讀儒典、博通三藏。更有如玄奘大師這樣的傑出人物,精通中印語言、文化及大小乘佛法,並將1335卷佛經翻譯為漢語,當時他在長安組織的大型譯場里也匯聚了非常多高素質佛教人才。
無論從歷史傳統還是現實需求來看,高素質人才出家投身佛教事業,都有其必然性。
現在這個時代越來越趨於知識化和專業化,一個現代化寺院的正常運轉、各項弘法事業的順利開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從硬體建設如寺廟建築的設計、製圖、監工,到各種軟體建設,如大藏經的整理研究,網站、微信等現代弘法平台的維護和管理等等,都要有相關的專業人才。
比如龍泉寺的硬體建設,從設計到施工、監理、維護,都有僧團法師全程參與。具有專業背景的法師將寺院的傳統景觀與現代功能巧妙結合起來,每一處細節的設計都融入了科技的便捷、佛法的智慧和人文的關懷。一位法師還運用空氣動力學及生物學原理,為寺院設計出廢污水凈化回收再利用系統,並用於有機菜地的灌溉。人與自然的和諧、環保節能的創新,使龍泉寺成為一座生態寺院。
對佛教義理進行整理研究和現代闡釋,也需要高素質人才。近年來,龍泉寺一直在進行大藏經的校勘注釋工作,目前已經完成出版了《南山八大部》律典叢書32本,這在佛教藏經研究特別是律學領域,開創出了劃時代成果。從事這些工作不僅要有佛法修證的基礎,同時需要較高的古文功底和傳統文化修養,這對出家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新媒體等高科技手段傳播佛法,推動中國佛教和文化走向世界,都需要大量專業人才。比如動漫製作、經典翻譯、國際交流,尤其是建立海外道場、推動漢傳佛教國際化,更要有掌握多種外語的國際弘法人才。
實際上寺院清凈祥和的環境,可以讓高素質人才遠離浮躁的心情和動蕩的生活,更有利於他們發揮才能、提升生命,達到在其他領域不容易取得的成就。前景廣闊的佛教事業正在逐步展開,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投入新時代佛教的建設中來。
中國新聞周刊:作為最善於利用新媒體的出家人,你常在微博上為大家解答問題,這種感受和面對面解惑有什麼不同?
學誠法師:《法華經》中說,佛陀出現於世,是為了一個大事因緣——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在當今信息時代,怎麼讓大眾「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我認為,充分利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及時廣泛地傳播正信佛法,是一種適應時代的明智選擇。所以,小微博有大因緣。
每天在微博上,我都會回復網友們在工作、學業、生活、感情等方面的困惑,通過開放便捷的微博平台,藉由一問一答的交流方式,給予大家即時關注、安慰和鼓勵,幫助芸芸眾生找到對治煩惱的方法,帶給人們向善向上的力量。同時,網路也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共享平台,很多人即便不提問題,僅僅瀏覽這些問答,也能得到意外的啟發。有時候一個問題的解答,可能會讓人的命運發生轉折,乃至影響一個人的一生。來我的微博做客,不知不覺成為許多網友生活的一部分。
微博弘法的超越性、即時性、互動性、開放性、共享性,使其產生出單純寺院弘法所難以達到的廣泛效應。我們也整理和精選了一些典型的答問,編輯成答問錄《問心》,希望對社會大眾發揮更長久的饒益。
除了回答網友提問,我們還通過微博發布寺院學修生活、法會及佛教界最新動態,並以12個語種同步更新,受眾涵蓋了全球3/4的國家和地區。同時,龍泉寺動漫中心製作的見行堂語漫畫、「賢二」系列動畫片和公益微電影等新媒體作品,也會在我的微博上清新亮相。小小的「微博道場」,成為當今中國佛教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展示出新時期中國佛教積極融入社會的新面貌。
媒體是現代社會中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媒體對現代人的思想觀念和苦樂感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這種力量如果不加善用,將會對社會人心產生極大傷害。不少媒體喜歡追逐、報道負面新聞,刺激人的感官慾望,嚴重污染了現代人的精神空間。因此,新時代下媒體的定位以及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是值得每一個媒體人認真思考的嚴肅課題。佛教徒有義務承擔起凈化世道人心的責任,通過創造更多富有佛法智慧和傳統文化韻味的新媒體作品,源源不斷地為這個信息海洋注入啟迪人心的正能量。
中國新聞周刊:龍泉寺有動漫製作中心,你的漫畫書《煩惱都是自找的》裡面呈現出來的內容,比如賢二和不二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創作初衷是什麼?如何去實現?
學誠法師:現代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攀升,人類的精神壓力卻與日俱增,社會大眾對信仰的需求由此變得越來越強烈。
面對眾生的迷茫痛苦,出家人有責任為社會提供智慧啟迪和清凈正見,幫助大家以正確有效的方式化解煩惱和壓力,找回內心那片純凈的天空。所以龍泉寺一直在嘗試以各種適應時代的新方式開發現代佛教文化產品。
龍泉寺動漫中心針對「讀圖時代」的特點,創作出「賢二」系列動漫作品。我們做這些事業的初衷,就是想打開一個易於讓社會大眾了解佛教文化的窗口,將佛法高深的智慧以貼近現實人生和輕鬆幽默的方式,潤物細無聲地播撒到人們心中,幫助現代人解決身心困惑,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精神清流、文化新風,從健康積極的方向來引導大眾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同時,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社會大眾對佛教的陳舊觀念和誤解隔閡。
「賢二」系列漫畫的內容,既有寺院生活的寫照,也有一定的藝術想像和加工。其中「師父」的開示,基本都取材於我平時對弟子的一些隨機言教,以及在微博上與網友的互動問答。人性是相似的,人心是相通的,而佛法的智慧又是直指人心的針砭和良藥,所以許多網友和讀者往往能從「賢二」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在「師父」的法語中頓悟煩惱的根源和化解痛苦的出路。「賢二」這一形象能夠深入人心,讓各種身份、年齡的人喜聞樂見,正說明了古老佛教的現代魅力。
在製作動漫的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克服客觀條件的限制及技術方面的欠缺。比如拍攝面人動畫片《出家》,舞台道具基本上用的都是寺里廢舊的建築材料和天然草木,幾斤麵粉作為人物材質,幾根鐵絲擰成人物骨架,拍攝工具僅有一架微單相機。但是龍泉寺佛教文化事業最大的資源就是人才和善心,完全沒有任何專業經驗的法師和義工,憑著對三寶的信心和對弘法利生的熱忱,在物資極為簡陋的情況下淋漓盡致地發揮各自的創造性,克服了種種技術難關,開發出全球首創的「面人動畫」。
善心善願的感召,逐漸引來很多動漫公司和專業人才加入到龍泉動漫的開放性平台中。寺里的義工開始到動漫公司接受技術培訓,而動漫公司的員工則常常來寺里感受佛法的清涼安寧,獲得靈感的啟發。未來我們希望通過動漫製作,凝聚更多有心人參與佛教文化事業,創作出更多經典的作品,把傳統文化的精髓傳承下去、傳播出去。
龍泉寺內的動漫基地里大多都是前來做義工的居士,部分居士並無專業藝術院校的背景,但做起事來給人一種虔誠的專註感,隔層的玻璃房是一間茶歇室,在裡面除了進行接待還可以觀影和上網。圖|《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董潔旭
「打開廟門,拆除寺廟與社會之間的藩籬。寺院應該恢復為清凈的道場,商業應該退出廟門」
中國新聞周刊:佛教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意味著孤獨和避世,但是你和龍泉寺給人的印象是積極入世的,這兩方面矛盾嗎?
學誠法師:為什麼許多人會對佛教產生「孤獨避世」的誤解呢?我想大概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現代人對佛教的價值層面不熟悉、不了解、不習慣,難以真正認識到佛教的特殊社會作用,也就是一般世俗的價值觀和佛教價值理念之間缺乏無障礙交流和有效接軌,以致很多人認為佛教與世俗社會的關係是疏離的、對立的,佛教對社會現實沒有什麼作用。另外一方面,明清以來中國佛教的確因自身及外部各種原因趨於衰落,逐漸走向山林佛教甚至經懺佛教;尤其在近代以來整個傳統文化遭到西方文化衝擊的情況下,佛教的形象和價值在人們心目中日益低落。
事實上,佛教的社會價值是不即世間而又不離世間的。不即世間,意味著佛教思想價值體系不等同於世俗價值體系,它是對世俗價值體系的反思、超越、凈化和升華,而這恰恰體現出它對社會人生的積極作用,因此也可以說是不離世間的。其實,一個健康和諧的社會必須兼具物質與精神、世俗與超越雙重結構,尤其在物質主義至上的現代社會裡,更需要佛教價值體系對世俗社會進行引導和平衡。
我在龍泉寺建立新型僧團,利用互聯網等科技信息手段積極傳播佛法,正是想讓佛教的精神價值對現代社會產生應有的啟發、引導、平衡、凈化,把佛法對內心的覺悟能力、對現實的超越能力、對生命的完善能力傳遞給更多人,讓社會與佛教無礙鏈接,讓人心充滿光明和希望。
中國新聞周刊:龍泉寺有各種禪修班、法會,而且不收香火費用,各類禪修班都免費,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學誠法師:這個問題不妨從寺廟的功能定位談起。自古以來,寺廟除了是出家人修行辦道的場所,還承擔著教化民眾、凈化人心、傳承文化、慈善救濟等多種社會責任。在古代社會,寺廟既是士夫文人等精英階層的修心養性之所,也是平民百姓民俗文化生活的中心。精美的壁畫塑像、生動的俗講戲曲、豐富的法會廟會,以及免費施粥、診病等,營造了寺廟與社會的親切良性互動。而近代以後,寺廟和出家人的數量急劇減少,寺廟的社會功能不斷萎縮。改革開放以來,不少寺廟雖然得以恢復,但很多是從發展旅遊、促進經濟的角度出發,與寺廟的本質屬性有較大差距;甚至出現了寺廟「被商業化」現象,高價門票、天價香,冷卻了人們親近三寶的熱情,也破壞了佛教大慈大悲的形象。
因此,打開廟門,拆除寺廟與社會之間的藩籬,讓寺廟的正能量與社會大眾的心靈渴求形成暢通無礙的精神環流,是當代佛教的迫切責任。龍泉寺之所以舉辦各類禪修班和法會,正是希望開闢豐富多彩的現代弘法平台,以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正信佛教,讓更多人了解佛教的優良傳統和深邃內涵,獲得身心的凈化和生命的提升,促進社會的和諧與文明。同時也讓現代人體驗中國傳統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理念,並與國際友人展開文化交流,傳播中國傳統文化。比如龍泉寺的很多法會都設有多語種分會場,吸引了不少外國朋友參與。
至於收費問題,我一向主張,寺院應該恢復為清凈的道場,商業應該退出廟門。
龍泉寺恢復之初,曾有人擔心來來往往的信眾會不會把寺廟吃垮,但我堅信「道心之中有衣食」,十幾年下來,寺院的各項事業蓬勃開展,發展之路日益開闊,信眾也越來越多,對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兩位年輕的學員在寺廟內的教室默誦經文。圖|《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董潔旭
「處理好人心的問題,其他各種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中國新聞周刊:你在今年兩會中的發言提到過,宗教界要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揮作用,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提法?
學誠法師:在今年兩會的發言中,我倡議宗教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發揮積極作用,一是以宗教的慈悲情懷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價值認同力,二是以宗教的智慧思想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實踐驅動力,三是以宗教的心靈體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精神創造力。
從宗教的角度尤其是佛教的眼光來看問題,就會將所有問題的根本匯歸到人,匯歸到人的心。處理好人心的問題,其他各種問題自然迎刃而解。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發展源自人民,發展為了人民。建設小康社會同樣如此,人民是決勝小康社會的主體,而喚醒人們參與社會的主體性、激發人們奉獻利他的創造性,正是當代中國宗教可以大有作為的領域。
慈悲情懷、緣起智慧,最終都要回歸到人心的自信和自覺,我認為,這是宗教的特殊社會價值,是佛教的特別優勢,也是今後中國社會發展最為需要的。
中國新聞周刊:你如何看待當前社會信仰的缺失?
學誠法師:古往今來,人類一切奮鬥的最終目標,無不是為了追求快樂、遠離痛苦。可什麼是幸福快樂、什麼是痛苦不幸,人生應該追求什麼,生活的意義究竟體現在哪裡,身與心怎樣去理解和對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如何認識和處理?面對這些深層次的問題,人們要麼找不到答案,要麼會找錯了答案,以至於為求樂而反受苦。真正的信仰所要解決的正是人生的苦樂問題,如果一個社會缺失了信仰,苦樂的標準便會模糊甚至顛倒,社會的問題、人生的痛苦自然也難以消除。
儒釋道思想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深厚的道德倫理和信仰根基,維繫著千百年來社會人心的穩定。尤其在物慾橫流的現代社會,強調以心為歸、以人為本的傳統文化信仰,更具有凈化人心、覺悟人性、安定社會的作用。時代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渴望著佛法的心靈智慧。
作為終極信仰的家園、傳統文化的現實載體,佛教寺院一直在傳承、守護著中華文化的命脈和精神凈土,如果心情浮躁的人們能體驗寺院生活,感受競爭世界之外的清凈善良,就會換一個角度看世界、將人生方向掉頭。放下對物慾的貪逐,崇尚精神境界的提升,集體的喧囂浮躁就會大大減輕;將心靈寄託於更長久的未來,才不會被眼前的得失成敗所障礙;相信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眾善奉行、諸惡莫作」,便不會有恃強凌弱;懂得只有利他才能實現究竟的自利,以關愛、幫助他人為快樂,才會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冷漠;把奉獻而不是索取視作人生價值的體現、把慈悲而不是傷害作為與人相處的原則,那麼很多社會問題都可以化解。
可以說,社會人心的不穩正反映出精神信仰的缺失,而信仰的缺失在某種程度來說也表明了文化傳統的斷裂和宗教信仰的缺位。因此,佛教界有責任擔負起複興傳統文化、傳播正信佛法的時代使命,幫助現代社會重建完整的文化價值體系,啟發人們樹立自利利他、自覺覺他的人生信仰。龍泉寺近年來一直在嘗試通過各種現代方式傳播佛法、弘揚傳統文化,很多人通過網路交流和寺院參訪,真實感受到了佛教的智慧慈悲,找到了心靈的皈依、生命的方向。
出家人有專門的食堂區域,用飯前所有的僧侶會集體背誦經文,如果當月有僧人過生日,還會有法師在用餐之前進行宣布並給予祝福。儀式進行結束,會有一位僧人手舉著木質的器皿緩緩地從中間的過堂移走,這是用餐前的最後一項儀式,直到這位僧人走出門外,就能開始用餐了。圖|《中國新聞周刊》記者 董潔旭
「希望逐漸建立一套教職人員的准入、認定、任用和淘汰機制」
中國新聞周刊:在很多人看來,你在龍泉寺的管理方面有很多過人之處。在對寺廟和佛教協會的管理上,能不能談一下自己的經驗和體會?
學誠法師:從一個人到一個寺院乃至到一個佛教團體,想要發展首先要立規矩,規矩定了,模式就成了,後面很多事情的處理就會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在佛教自身建設中,教制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無論寺廟還是整個佛教事業,都會渙散無力、漏洞百出。
我在龍泉寺進行了一系列嘗試,逐漸摸索出現代新型僧團的管理模式。龍泉寺管理的根本原則是「依戒攝僧,以僧導俗,僧俗配合」,具體標準為僧俗有序、學修有序、工作有序、生活有序。
在「依戒攝僧」方面,我們將戒律清規與現代管理制度相結合,不僅嚴持戒律,而且針對商業社會背景下容易出現的問題,特別規定:僧眾不發單資,個人收取的供養全部歸屬僧團,常住提供個人學修必需條件;個人不擁有手機(執事除外)、電腦,不允許隨意上網,工作學習使用時需經審批;常住提供僧眾探親、父母來寺和醫療費用,以使之安心辦道。這樣一來,避免了僧團因財產問題產生矛盾,也去除了僧眾的後顧之憂。
在「以僧導俗,僧俗配合」方面,明確規定僧事僧斷,居士不插手寺院管理,同時僧俗分工協作,並按照不同的架構運作。僧眾有教學和執事兩個管理系統,教學按照班級劃分管理,執事方面包括各個堂口,都有相應的執事法師負責;居士方面分五大事業部門,包括文化部、弘宣部、教化部、慈善部、工程部,按照組織架構運作,每個部門也有僧團法師進行主管和指導,並給居士制定了「堅持隨眾,服從管理,不說是非」三大規約。
龍泉寺僧俗二眾的管理,不僅有原則、制度、組織、職責,而且注重監督落實、量化管理。比如僧團和居士系統每天都要填寫隨眾考勤表,從上殿過堂到上課、出坡、自習,每個環節都要認真對待,與之相應的有請假制度,遲到多次和無故缺勤的還要當眾懺悔。並且,平時的學修成績、考勤情況會成為僧眾受戒、請職的依據。
在佛教協會的管理上,主要致力於佛教的制度化、法治化建設,尤其是對佛教教職人員素質的培養、審定和管理、提升,更成為佛協管理工作的重點。以後希望逐漸建立一套教職人員的准入、認定、任用和淘汰機制,以嚴明有序的制度造就高素質佛教人才,推動佛教事業健康發展。
中國新聞周刊:作為最年輕的中國佛教協會的會長,你希望在任期內留下什麼?
學誠法師:接過中國佛教薪火相傳的火炬,我深感任重道遠。
在會長任期內,我希望為中國佛教建立起一個比較成熟全面的現代發展模式,包括佛教的現代思想體系、管理制度、學修體系,以及佛教的社會化形態、國際化方式;與此同時,也會致力於培養、儲備佛教人才和接班人,為未來佛教的持續發展留取火種。
現代佛教思想體系,其核心在於對佛教教義的現代闡釋。具體涉及漢傳佛教八大宗派和三大語系佛教的研究會通,對傳統文化精神的弘揚,對科技信息文化及西方文化的融攝等。大藏經的整理校勘、注釋研究,是佛教思想建設的根基,龍泉寺已經在此方面做出了階段性成果,也希望有更多佛教人才投入佛教經典的整理研究中。現代佛教管理制度,包含寺院管理、佛教教職人員培養管理、信眾組織管理、弘法事業的管理等。佛教學修體系,不僅針對僧眾培養,同時包含了信眾教育。僧才培養方面,我始終提倡「叢林學院化,學院叢林化,學修一體化,管理科學化」,應將叢林熏修與學院教育相結合。信眾教育方面,不僅有寺院學修,還應組織在家信眾進行日常學修,而且可以將網路學修與道場共修相結合。
佛教的社會化形態,是希望探索佛教與社會的互動模式,通過文化、慈善、教育、學術等各種方式,推動佛教融入社會生活多種領域,使佛教成為社會機體的一部分。佛教的國際化方式,是想開拓各種方式推動中國佛教走向世界,並能逐漸融入當地本土文化,諸如多語種微博及法會、國際參訪交流、海外學佛小組和道場等,都是善巧傳播佛教文化的新方式。在此過程中令佛教文化紮根西方,讓中華文化獲得更廣闊的新生命。
佛教的長久生命力來自薪火相傳的佛教人才,無論是考慮佛教自身發展,還是面對巨大的信眾需求,佛教的人才培養都迫在眉睫。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構建漢傳佛教的完整修學體系,不僅為出家眾設立次第學修、因材施教的大乘佛教教育體系,同樣也重視廣大居士信眾和社會人士的生命教育、系統引導。只有廣泛凝聚僧俗人才,感召眾多社會人士積极參与護持,正信的佛教才能夠真正弘傳開來,利益到更多的眾生。未來,希望世界每個城市都能有一座正信的佛教道場,讓佛法的菩提種子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廣利有情,給現代人類帶來新文明的曙光和福音。
上微信、易信關注【網易佛學】公眾號,下載網易新聞客戶端訂閱【網易佛學】頻道。獲取更多資訊,了解佛學動態,精華盡在【網易佛學】。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作者:國佳佳、韓永
推薦閱讀:
※入世修行中快速突破業障的個人體會(幾個長貼)
※從容入世,清淡出塵
※星雲大師: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沒有入世的能力,卻也沒有出世的資本,能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