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隱士的處世方略:非常人非常道(全文上)

  

  序一散談歷史中的隱士之一

  一直以來,中國歷史上的隱士,都是中國社會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雖然他們處在地理認識受限的年代,但他們的精神和思想已經超越了時空的局限,深深地影響著後世的人們。他們所擁有的超然於世的智慧,孕育了人們精神生活之根,並承載起中國文化最古老的價值觀。

  在中國古代,有隱逸情懷的人士不少,但是真正的隱士卻不多。所謂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其實,隱於紅塵之外的隱士,不一定就是真正的隱士。真正的隱士要耐得住寂寞,能混跡於紅塵之中,而不為紅塵俗事所動;真正的隱逸情懷則是一種心靈的寧靜,是一種生活的調劑,更是一種人生的追求!

  隱士與歷史文化

  當下,有人說中國古代的隱士,就是西方文化論中自由主義者的「不同意」主張,他們不反對當時的一些不敢苟同的政治思想,按照自己的意願超然獨立,這是典型的民主政治的自由精神。看起來,這個比方似乎有些道理,但細細推敲便會發現,它還是站不住腳的。因為在中國的隱士知識分子當中,走隱士路線的人並沒有完全脫離政治,更不是從不憂國憂民,正是因為他們十分擔憂,而又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所以只好以隱士的名義來抒發情懷。

  在中國的歷史中,幾乎每個隱士和現實的政治社會,都有絕對的關係。只不過,他們所採取的方法,始終是暗中幫助人,而自己從來不站到中間去。

  明朝皇帝朱元璋之所以能夠把強大的元朝推倒,背後的幾個道家思想的隱士人物出了不少力,正面站出來的是劉伯溫,而躲在背後不出來,且故意裝瘋賣傻、瘋瘋癲癲的人也有好幾個。如裝瘋的周顛和鐵冠道人,他們都為朱元璋打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朱元璋曾親自為他們寫過傳記,但遺憾的是,在正史中這些人物並沒有被記載。因為正史是儒家人編的,他們覺得這些人太神奇了,這些資料都不應寫在正史中。

  據說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

  周顛每天都在裝瘋賣傻,人們都覺得他是個怪人,但是他與朱元璋的交情卻非常好。每逢朱元璋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就會突然出現,並給朱元璋指點迷津。有一次,周顛居然對朱元璋說自己不會死,朱元璋自然不會相信這樣的話,便決定測驗一下。朱元璋命人將周顛放在蒸籠里去蒸烤,結果蒸了半天,打開一看他還是活蹦亂跳的,看樣子像是洗了一個十分舒服的澡。此後,朱元璋告訴部下,不可對周顛怠慢,這是一個奇人。

  在中國,每個時代開創之際,都可以看到許多才華橫溢但不為人知的人物。像他們這樣一類從旁去幫助別人的行為,也屬於隱士之流的思想。知道時代不可以挽回,他便不勉強去做,不做儒家思想的「中流砥柱」。不可否認的是:人應有中流砥柱的氣概。但問題的關鍵是,能不能挽回危險的局勢呢?他們知道是不可能的,於是便慢慢地隱居於世外,只是留下一個美名。

  第2節:序一散談歷史中的隱士之一

  歷來的學者對隱士都是持反對態度的,他們認為隱士只會逃避現實,不負國家興亡之責。當然,時代發展到今天,隱逸不宜提倡,但是中國歷史上的隱士所創造出來的燦爛輝煌、豐富多彩的文化卻不容否定。需要提醒的是,隱士之所以選擇隱居,根源在於政治渾濁和強權統治,應該鞭笞的正是這一批獨夫民賊和卑鄙之徒。

  《南史·隱逸》有雲:「夫獨往之人,皆稟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譽期通。若使夫遇見信之主,逢時來之運,豈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對於世間事,應當努力,但有時候,只有努力是無濟於事的。蘇東坡《大臣論》有雲:「天下之勢,在於小人,君子之欲擊之,不亡其身,則亡其君。」結論曰:「非才有不同,所居之勢然也。」如武則天、慈禧等政壇強人,雖說都為女子,然天下勢在其手,千軍萬馬都不能奈其何,又何況一手無縛雞之力的士人呢?

  當然,對於政治的不滿情緒,很多人也會表現得十分激烈,這類人我們暫且稱之為「強者」。「強者」可以反抗,即使失敗也在所不惜。那麼「弱者」呢?只好隱退,也總比同流合污來得好。隱士表面上超脫,內心實則無比痛苦。隱居並不意味放棄社會,而是放棄自己的貪慾,即通過改造自己的心,進而尋求社會改造。

  隱士的哲學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題記

  中國的古代哲學,其發生與發展主要是由中國古代的隱士們來傳承發揚的。

  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而大多數學說的創立者恐怕都是隱士。老子是個「隱君子」,這是眾人皆知的;莊子作為一個隱士創立了「道家」;墨子作為一個隱士創立了「墨家」。其他的如陰陽家之於鄒衍、縱橫家之於鬼谷子、醫家之於扁鵲倉公、商家之於范蠡楊朱,無不有隱逸的影子在。作為儒家創始人的孔子,其弟子中喜好隱居的也不乏其人,曾皙、顏回、閔子騫都是隱逸的典型。

  縱觀歷朝歷代,由興及盛,由盛轉衰。天下諸國合而又分,分而又合。其間,出現了不少隱逸的名士,當然,並不是所有的隱士都是滿腹才華與抱負,他們亦有優劣之分。

  「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

  香山居士選擇了中隱,朝廷近在咫尺,山林遠在天涯。不願做顧全的大臣,也不堪隱居山林的痛苦。於是,他選擇做了一個不大的小官,拿了一份不多不少的收入,舉著「中庸之道」過著悠閑的生活。從這裡,可以看出他的處世哲學。

  濮水垂釣的莊周,夢囈著蝴蝶。現實雖近在咫尺,靈魂卻遠在天涯。他精通黃老之術,「虛、靜、一、守」,「虛極靜篤、神志清明」,體會萬物的冥冥之道。他討厭塵世的混亂、虛偽、浮華,在某一個地方找到了靈魂的依存與寄託。「心遠地自偏」,處於戰爭紛亂中依然平和、寧靜,越過一切世俗的煩惱,「超脫」是對他最好的詮釋。

  第3節:序一散談歷史中的隱士之一

  最終走入了山林的嵇康,全然不顧司馬氏的威逼利誘。他是那個時代的精神領袖,也是那個時代的名人志士,但是,他放棄了咫尺的榮華富貴,遠離了鬧市的塵埃喧囂。他是唯一一位門下打鐵的名士,唯一一位臨刑彈曲的隱士。一曲《廣陵散》,琴弦間撥動出隱士的坦然自若,柔音中演繹出他的鐵骨錚錚。終於,靈魂與肉體分開了,可是精神卻永遠留傳了下來。

  縱觀隱士的一生,他們用生命闡述了隱逸的精神。隱士的哲學,是遠與近的哲學,是天涯與咫尺的哲學。在正義與神聖的交融中,隱士在遠近中選擇心靈的自由,在咫尺天涯中選擇靈魂的超脫。孔子的道隱,莊子的心隱,東方朔的朝隱,蘇東坡的酒隱,以及魏晉的林泉之隱,在咫尺現實中追求靈魂的天涯,兼取禪宗的行世精神。

  那江中的垂釣者,那舟上的樵夫,那田園間的荷鋤者,山林里的歌泣者,在無可奈何間秉承「中庸」,彰顯高潔,遠離污濁,走近真我,登上人格的頂峰。

  隱士的思想

  隱士思想,歷來佔據傳統文化領域中最崇高、最重要的地位。隱士思想,一如隱士的形態一樣,採取「遁世不見知而無悶」的隱逸方式。所以,它很容易被大家所忽略,甚至是忘記。隱士思想,其實就是與歷史上的隱士們的作為分不開的一種思想,換句話說,他們便是操持中國文化的主要角色。

  比如道家的學術思想,與隱士分不開。與其說道家淵源於黃、老,或老、庄,毋寧說道家淵源於隱士思想,演變為老、庄或黃、老,更為恰當。為什麼說隱士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呢?這是因為隱逸者往往都是些飽學之士,他們隱逸的目的又各不相同。

  他們有的是逃避亂世,保全性命,范蠡者也;有的是厭棄仕途,不願做官,許由者也;有的是探求學問,專心讀書,李耳者也;有的是對前途失望,退居山林,介之推者也;有的可能是自視過高,不屑於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竹林七賢者也;有的為了等待時機,以期東山再起,姜子牙者也;還有的是對當時統治者的腐敗、愚蠢越來越厭惡,不願和他們同流合污,決心一「隱」了之,陶淵明者也。

  他們不是沒有思想,他們的思想還很複雜。他們有著對美好的不滿與不平,他們有著對現實的擔憂與無力,他們有著對現實的渴望與期待,他們有著對現實的憧憬與理想。他們有的隱於詩,有的隱於畫,有的隱於書,終生孜孜不倦,多有所成,從而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和演變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貢獻。

  第4節:序二散談歷史中的隱士之二

  序二散談歷史中的隱士之二

  一提到隱士,大家似乎都會想,是不是只要在某一座荒山野嶺過不食人間煙火的獨居生活就可以稱為隱士?事實上並非如此。人們之所以這樣想,可能都把認知歸結到了「隱」字上面,但真正的隱士不僅僅是這樣的。

  所謂的隱士,顧名思義,首先得是「士」。然而怎樣才能稱之為「士」呢?即有能力、有文化、有才學的人,同時還必須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即聲望。換句話說,也就是那些有才能、有學問、對社會有現時或者長遠影響的人,才能夠稱之為「隱士」。

  他們為什麼是隱士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古代隱士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天生的隱士,而另外一種就是後天的隱士。

  天生的隱士是指,從一出生就已經註定將來要成為一個隱士的人。因為他們的性格和愛好已經決定了他們一定會選擇做隱士這樣的一條道路,也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感到人生的快樂與意義。對於這條隱士之路,他們在選擇的時候,也完全是自發的、自願的,不受外界因素的任何影響;心情也是愉悅的,沒有痛苦和矛盾心理,心甘情願為此而放棄一切。

  這種天生的隱士,由於性格上有些桀驁不羈,嚮往自由的生活,不喜歡被束縛,再加上本身博學多才,因此更容易對世俗產生較大的意見。如嵇康先生,他詩文俱佳,且熱愛音樂,擅長彈琴,為「竹林七賢」之一,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但他卻選擇了做隱士,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雖令人感到惋惜,但千百年來也被人們所傳誦。

  用現在的話來形容這類隱士,最恰當的莫過於:我選擇,我喜歡。他們這些人能夠從靈魂深處真切地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適合走什麼樣的道路。

  後天的隱士,就是那些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去隱居的人,但是迫於現實的無奈,不得不做一個隱士。這類後天隱士有著滿腔的熱血,也有滿腔的抱負,但是他們的理想卻總是與現實發生劇烈的衝突,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抱負在當時的現實條件下是實現不了的。於是,為了保全自己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意志,他們只好選擇去走另外一條道路,成為孤寂無奈的隱士。

  後天的隱士在做出選擇的時候,無疑是無奈和痛苦大過於快樂。如著名的詩人孟浩然,一開始他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信心,一直在為自己當官鋪路,努力為科舉、為入仕做準備,這一準備就是三十年。可是迫於對當時黑暗的現實的無奈,他不得不做出讓步。可以想像,當他選擇做一名隱士時的痛苦和掙扎。可喜的是,在掙扎、痛苦之後他迎來了一個全新的自己,同時也開始接受並享受自己選擇的隱居生活。

  其實,天生的隱士也好,後天的隱士也罷,既然他們選擇了這條隱士之路,就已經做好了承受這一切的準備,不管結果是快樂還是憂傷,他們一定會在隱士這條道路上行走下去,不是一時,而是一輩子一直走下去。

  第5節:序二散談歷史中的隱士之二

  這些隱士,他們也許沒有山珍海味,也許沒有綾羅綢緞,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在追求著一種內心的安詳與寧靜。在做隱士隱居的時候,他們更多地寄情于山水,讀書、思考、寫作,他們有一顆安然恬淡的心,他們過著心靜知足的生活。他們有青山綠水,這對他們來說,也許是一種最好且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人人都是心靈的隱士

  中國的隱士像一線風箏,精神和思想超然物外,飄搖於自由的空間,他們的根卻扎在深刻的社會現實當中。也就是說,作為隱士,要隱得洒脫,隱得自然,隱得大氣,不逃避現實,勇敢面對。因此,任何認為中國隱士遠離現實的觀點都是不正確的。從古代眾多隱士的人生經歷中,我們能夠得到一些啟發,那就是:每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道路,每個人都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在許多人看來,古代隱士是消極避世的,從而也認為他們的生活也是缺少快樂的。這是因為他們在看待問題的時候,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的,他們總是以自己的快樂去衡量別人的快樂。然而這種觀點有些片面,他們並不能領會到隱士的快樂。

  以莊周為例,有人戲稱他為春秋戰國第一「憤青」,實際上,是人們誤解了他。對於莊周先生來說,他追求的是一種內心的寧靜,他的隱居,意義就在於他給世人一種洒脫、放達、愉悅的感覺。特別是在和他的朋友惠子相比之下,那種逍遙的生活態度更是鮮明,因為不論在任何時候,他都有著令人羨慕的閒情逸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莊周一邊順應天地萬物,一邊遵循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這原本就是符合自身特點的生活。他的生活態度不僅不是消極避世的,反而是一種對生活、對人生的積極態度,他是在積極地追求著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這不正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生活境界嗎?假如說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每個人都能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生活方式,那麼生活中一定會少了許多煩惱和憂慮。也許每個人都會成為心靈深處的隱士,也都能追求到和諧和美滿。

  「做最好的自己。」也就是說,一個人不管擁有多麼巨大的物質財富,擁有多麼崇高的社會地位,如果從一開始到結束都是過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那麼他的人生就是毫無意義的,甚至是極其痛苦的。

  為什麼很多人都做不到內心的寧靜,感受不到快樂和幸福?原因就是他們看到的總是別人,而忽視了自己。然後,一味地對自己不滿足,接著就開始要求自己,總希望自己能夠做的更好,結果就是在自己心裡想著要怎樣超越別人的時候,迷失了自我。這是很可悲的事情,因為我們永遠不可能成為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們選擇不了出身,但我們可以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就算沒有轟轟烈烈、名垂青史,至少可以淡泊明志,可以寧靜致遠,至少還可以做自己,至少還有快樂,至少還可以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做一個心靈深處的隱士。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值得我們向古代隱士學習的地方。

  說到底,隱士能夠容忍絕世的寂寞,就是因為他們過著一種心靈寧靜的生活。他們所追求的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即把物質的欲求降到最低,把精神世界搞得有聲有色,活在自己的心靈世界裡,做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心靈隱士,唯有這樣的生活態度,才會讓人感覺自己不是在虛度人生。

  所謂的隱士生活,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簡單生活。這兩種態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雙方都主張將外界的誘惑摒棄,過一種心靈上的純粹的無拘無束的生活。而我們向隱士學習,並不代表我們也要去隱居,這種隱士情懷只是告訴我們一種生活方式,我們要懂得如何把生活變得充滿價值和快樂。要做生活的主人,而非傀儡。這就已經足夠了。

  對於自己選定的道路,則要一如既往地走下去,就像隱士,雖然沒有動聽的絲竹,沒有眾星捧月的虛榮,也沒有執掌生殺的威嚴,卻有自己獨特的快樂,這其實是一種心靈上的超越。在當今物慾橫流的社會,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種隱士情結,但是迫於現實的壓力,我們沒有勇氣像古代隱士那樣,拋棄現有的一切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其實,隱士離我們並不遙遠,人人都可以做一個心靈隱士。因此,我們都要做一個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無論處於多麼卑微的境地,無論是多麼的窮困,都可以生活得開心又知足的人。

  第6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上卷大隱,隱於朝

  大隱也,即明,處世不驚,內心恬淡,借世隱形。

  隱,其實是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隱士們有一顆安然恬淡的心,過一種靜心知足的生活。他們對政治與功名始終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之所以要歸隱,是因為他們從靈魂深處真真切切地意識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會走什麼樣的路。他們做任何事只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他們敢想敢做,敢愛敢恨,他們活得真實,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許由——一直在出逃的隱士鼻祖

  許由,字武仲,生於公元前2155年,卒年不詳。他是堯舜時代的賢人,以不圖名利、淡泊名利而著稱。傳說堯帝在位的時候,欲把帝位傳與他,卻被他拒絕。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許由曾率領許姓部落活動在今天潁水流域的登封、許昌、禹州、汝州、長葛、鄢陵一帶,這一帶後來便成了許國的封地,他也成為許姓的始祖。

  俗語有云:「大隱於朝,中隱於市,小隱於野。」這話說得很好,凡隱士者,當不求官、不求名、不求利。有則不求,恬淡無欲,心無掛礙,如此才能真的擺脫名利之擾。這樣的隱士在中國歷史上太多了,許由則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

  淡泊名志,甘心隱居

  第7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許由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他寧願過著平凡的生活,也不去為名利奔波。因此,他的生活總是十分悠閑自得。他認為「淡泊為大」,而這樣一種寧靜致遠的淡泊心智,可以連天下都辭讓出去,可見他有多麼博大的境界和情懷。

  其實人活在世上,無論貧富貴賤、窮達逆順,都免不了要和名利打交道。對待名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態度:一種是追名逐利,一種是淡泊名利。而大凡隱士都是淡泊名利的,他們不為名利所累,皆能置個人得失於度外,視名利如糞土,心態平和,操守清廉。許由就做到了這一點,在他看來,真正的隱士確應身在市坊之間,隱在內心。隱居則是他一生的追求。

  「人人都說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這是《紅樓夢》里的開篇偈語,似乎在訴說繁華錦繡里的一段公案,又像是在告誡人們名利世界中的冷冷暖暖。是的,人生是什麼暫且不論,名利雖乃身外之物卻最能累人。但是從古至今,有多少人掙扎在名利場上,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凡是把名利看得很重的人,必將被名韁利鎖所困擾。試問現在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到淡泊名利、笑看人生呢?

  司馬遷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名利本為浮世重,古今能有幾人拋?」由此可知,淡泊名利甚難,笑看人生亦難,說起來輕鬆做起來難,但這對於許由來說就不難。堯帝甘心讓出帝位,他卻仍然能夠堅持隱居,足以說明他高尚的情操。

  淡泊其實就是一種境界。渾渾噩噩、不思進取的人是無法「淡泊」的,他們眼中的「淡泊」不過是一種「平淡」和「玩世不恭」。許由則不同,他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有治理國家的天分,但他始終不為名利所累,甘心隱居。他才真正的實現了淡泊。

  世外高人,不受帝位成佳話

  堯被中國人認定為聖人之首,是天下明君賢主的代稱。堯在位時便聽說許由品德高尚,才智過人,很受部族崇敬,因此想把帝位讓給許由。有一次,堯認真地對許由說:「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其於澤也,不亦勞乎!」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明光永恆的太陽月亮都出現的時候,我們還打著火把,和日月比光明,不是太難了嗎?及時的大雨落下來了,萬物都已經受到甘霖的滋育,我們還挑水一點一點澆灌,對於禾苗來說,不是徒勞?

  堯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就是在說自己的治國能力不及許由,是個不稱職的君主。然而,許由是個以不問政治為「清高」的人,他拒絕了堯的請求。當時堯還以為許由謙虛,於是對他更加敬重,便再次去請他,說:「如果堅持不接受帝位,則希望你能出來當個『九州長』。」

  第8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不料許由聽了這個消息,並沒有表現出高興之色,只聽他淡淡地回答:「你治理天下已經治理得這麼好了,那麼,我還要天下幹什麼?我代替你,難道就圖天下名嗎?名者,實之賓也,吾將為賓乎?名實相比,實是主人,而名是賓客,難道我就為了這個賓客而來的嗎?」

  接下來,許由又舉了一個例子: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偃鼠飲河,不過滿腹。一個小小的鳥在森林裡面,即使有廣袤的森林讓它棲息,它能築巢的也只有一根樹枝;一隻小小的偃鼠在河裡飲水,即使有一條湯湯大河讓它暢飲,它頂多喝滿了它的肚子而已。

  堯帝不斷地邀請他,可是他到潁水邊洗耳,表示不願聽到。許由的朋友巢父恰巧隱居在這裡,正巧這時牽著一頭小牛來飲水,便問許由幹什麼。許由就把整件事情告訴他,並且說:「我聽了這樣不幹凈的話,怎能不趕快洗洗我清白的耳朵呢!」巢父聽了,冷笑一聲說道:「哼,誰叫你在外面招搖,造成名聲,現在惹出麻煩來了,完全是你自討的,還洗什麼耳朵!算了吧,別玷污了我小牛的嘴!」說著他牽起小牛,徑自走向水流的上游去了。

  許由本來就認為自己德才不如虞舜,如果堯執意要讓位於自己,一定會誤了國家大事,讓百姓受苦。再加上現在聽了巢父的話,便越來越覺得自己應該過著隱居的生活,於是連夜私赴岐山。此後,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自耕自食的生活。一日他沿山放牧,來到岐山西北部的山腳下,見這裡山清水秀,草豐樹茂,土質肥沃,有一位農夫正在耕地,便高興地說:「此乃牛壯田肥之地也。」農夫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稱這裡為牛田村,後來不斷發展,成為今天上牛田、下牛田、中牛田三個自然村。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戰國時代的思想家荀子就曾稱讚說:「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許由以其淡泊名利的崇高節操贏得了後世的尊敬,從而被奉為隱士的鼻祖。他死後葬於岐山之巔,堯帝封其為「岐山公神,配食五嶽,後世祀之」,故後人稱岐山為許由山。

  歸隱之後,許由早晚常到這裡觀賞山光嵐氣,讚揚錦繡河山,頗有一代真隱風範。許由這種不受帝位的高尚氣節,令很多人折服。他隱的大氣,隱的逍遙,好不自在。因此,被稱為天下第一隱士。

  在競爭日益激烈、誘惑日趨紛繁的社會裡,固守節操、淡泊名利並非易事,只有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人生追求,樂於奉獻的人,才可能經受住各種誘惑的考驗,始終不渝地堅守自己的道德準則和理想信念,不重名利,不計得失,以淡泊的情懷書寫出高尚的人生。

  古詩云: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淡泊是一種信仰:公而忘私的人甘於淡泊,敬業奉獻的人懂得淡泊,節操高潔的人嚮往淡泊。也許在許由看來,歸隱是他保持靈魂真我完整的唯一方式。對於名利,他只淡然一笑,摘下一朵初綻的菊花,繼續他的「落魄江湖載酒行」的生涯。這才是隱的真意。許由不捨棄自身的宗旨、道德的操守以謀取榮顯,一直是抱定一顆初心,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隱士的風格。

  第9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世外高人許由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人生哲理,那就是不為名利所動,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歸心自然,何樂而不為?不為名利牽絆,不為金錢誘惑,想來便來,想往便往,不是神仙卻勝似神仙。

  鬼谷子——縱橫家鼻祖,雲夢山歸隱

  鬼谷子,姓王名詡,又名王禪,戰國時期的思想家、軍事家、教育家。因隱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他是先秦諸子之一,有《鬼谷子》一書傳世。

  鬼谷子出生於動蕩不安的西周末年。當時,周王室日益衰退,幾乎沒有什麼權威,而各地諸侯則逐漸強大起來。鬼谷子在學有所成後,開始遊說諸侯,四處獻上治平之策。然而上天卻不眷顧這個曠世奇才,在四處碰壁、遭人白眼之後,他終於心灰意冷,隱居雲夢山中,常入雲夢山採藥修道。

  其實,要說鬼谷子的才學有多深,沒有人能知道,大概用「高深莫測」一詞都覺得稍顯不足。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的徒弟個個都是歷史上風雲激蕩的人物,很多都成為春秋時期著名的縱橫家,位極人臣。比如巧舌如簧的蘇秦、辯才驚人的張儀,還有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和龐涓等,都出自於鬼谷子的門下。

  鬼谷子的離奇身世

  說起鬼谷子先生的身世,還真是離奇,據說他是吃虎奶長大的。關於他的身世,還有這樣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鬼谷子的祖父姓王,是做珠寶生意的,而且在當時還是曲沃城的一個大富豪,可謂家財萬貫。王老先生只有一個女兒,所以就視之為掌上明珠。這位王小姐不僅人長得漂亮,且喜歡讀書,最願意跟老爹談古論今。王老先生還專門為女兒請來私人教師,想要把她培養成當世才女。轉眼王小姐就過了二八妙齡,出落得亭亭玉立,貌美驚人,當地許多達官貴人的子弟都想娶之為妻。

  眼看女兒已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王老先生也開始尋思著給女兒找一個如意郎君了。當然,要找一個什麼樣的女婿,王老先生心裡早就打算好了。他的成龍快婿,一定得是個王室的貴族,不僅要一表人才,還要為人知書達理。其實,王老先生的心裡早就有了一個人選,那就是當時楚王的嗣子。他想,如果女兒能和楚王的嗣子成親,那麼,他不僅能和這個國家的王親貴族做珠寶生意,同時自己也一下子躍升成為貴族了。想到這兒,他都笑得合不攏嘴了。事不宜遲,沒過多久,老先生就踏上了南下的征程,他是去楚國找那個楚王的嗣子說這門親事去了。由於當時交通條件很差,王老先生這一來一回就花費了兩年時間,不過最終親事是說成了,他還是很高興。然而,等他回到家裡,鬍子差點兒都給氣白了,原來他視為掌上明珠的寶貝女兒居然挺著個大肚子!

  第10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原來,就在王老先生離開的這段時間,王小姐自己找了一個如意郎君,兩人還偷嘗了禁果。可惜的是,那個男人究竟姓誰名誰,至今還是不詳。據說,他是王家的一個僕人,但究其是否真實並不那麼重要了。事情發生之後,王小姐並沒有把這樣的結果歸咎於他們的莽撞,而是毅然決然地獨自承擔一切後果,早在父親回來之前,她就讓那個人遠走高飛了。

  家裡發生了這樣敗壞門風的事,王老先生怎麼能不生氣呢?自己怎麼向那位差點就成為他的乘龍快婿的楚國公子交待呢?他想盡各種辦法也沒有讓女兒說出那個人到底是誰,一氣之下,就將王小姐趕出家門,並且與之斷絕父女關係,老死不相往來。可憐的王小姐在被趕出家門之後,無依無靠,挺著個大肚子漫無目的地行走在山間野地,渴了就以山泉解渴,餓了就摘些野果果腹,風餐露宿,十分凄苦。

  轉眼間,又是好幾個月過去了。王小姐來到了一個叫「鬼谷」的地方,剛到谷中她便覺得一陣天旋地轉,腹部開始劇烈地疼痛,她知道這是到了臨盆的日子了。於是,她支撐著找到一個山洞,恰好洞中積有乾草,在經歷過一番痛苦之後,王小姐終於生下了一個男嬰,他便是鬼谷子。在生完孩子之後,王小姐本來就營養不良的身體更加虛弱了。她知道自己命將不長,於是咬破手指寫下了遺書,她為這個孩子起名為「鬼谷子」。為了避免孩子長大以後知道自己是母親未婚先孕產下的,而使心靈受到創傷,便在遺書中寫這孩子是自己食下谷穗後有感而孕而生下的。寫完後,她便撒手人寰了。可是,在人跡罕至的鬼谷,怎麼可能會有人發現「鬼兒」呢?也許,是母愛感動了天地吧,驚人的奇蹟發生了。一頭處於哺乳期的老虎進了山洞並發現了鬼谷子,大概因為虎崽夭亡、思子心切吧,它竟將濃濃的母愛轉移到嗷嗷待哺的「鬼谷子」身上。就這樣,幼小的生命在寒濕的深谷中存活了下來。

  本來這件事就夠離奇的了,沒想到接下來又發生了一件奇事。有一天,一個鶴髮童顏、仙風道骨的老人趁猛虎外出覓食之際,竟將鬼谷子抱走了。據說,這個道人自周平王東遷的時候就隱居鬼谷了,大概已經有300歲了,是一名世外高人。那天,道人正在山谷中採摘藥草,忽然看見一隻猛虎呼嘯而過,隨即進入一個山洞,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又從洞中懶洋洋地出來。出於好奇,道人就進洞中查看。令人吃驚的是,洞中竟然有一個活生生的嬰兒。看到他,那嬰兒眨著天真的眼睛,嘴邊還留有奶水的痕迹。再往裡看,還有一具女屍,旁邊有一封血書。道人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拿起血書一看,知道這孩子不同尋常,於是就將孩子抱走撫養長大。

  第11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天資聰穎,才學過人

  這道人便是鬼谷子的師父,據說此人學識淵博,胸懷韜略。所以,在師父的調教下,鬼谷子自然也很了不得。當然,他能夠學到一身本領也確實是因為天資聰穎,悟性頗高,常常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因此他深得師父的喜愛。到了總角之齡時,鬼谷子已經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精熟兵法,深諳術數了。當時,人們都相傳鬼谷中有一對神仙師徒,其仙風道骨,世人只能是可望而不可即。

  轉眼20個春秋過去了,有一天,道人語重心長地對徒弟鬼谷子說:「徒兒,為師已將畢生所學全部傳授於你了。如今的世道,七雄爭霸,兵荒馬亂,百姓生靈塗炭,顛沛流離。你當將你所學發揚光大,救蒼生於水火之中。你要找到賞識你的君主,獻上治國平天下之良策,若此生不行就培養好下一代,直到成功為止。」鬼谷子說:「弟子謹記。」話音剛落,道人便飄然遠去,不知所蹤了。

  鬱郁不得志,歸隱雲夢山

  鬼谷子不忘師父臨走時的囑託,就出谷四處宣講自己的治國思想。然而,帶著一腔熱血的他卻四處碰壁,他遊說於各個諸侯國,卻沒有一個人願意重用他。幾番折騰下來,他先前的那些抱負和理想早就消煙雲散了。但他想起了師父的話,不行的話就培養弟子,將自己的思想繼承下去。於是,鬼谷子就決定回到「鬼谷」,過隱居的生活。

  他的隱居生活主要分為兩項任務,一是著書,二是授徒。這兩個目的,鬼谷子先生最終都達到了。經過他的潛心著作,一部集鬼谷子先生的政治思想、軍事謀略、心理戰術、外交主張和處世哲學的大成之作《鬼谷子》終於問世了。此書一問世,就引起了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的熱烈反響,甚至有很多王官貴族都重金聘請他出山,但經歷磨難甚多的鬼谷子先生,早已視名利為虛無,甘於過著隱居的生活。

  雖然鬼谷子本人沒有得到當時社會的重用,但他的幾個徒弟混得都相當不錯。他最欣賞的兩個徒弟就屬蘇秦和張儀了,這兩個人都是用舌頭成功改變歷史的縱橫家。蘇秦巧舌如簧,以三寸不爛之舌遊說合縱之策,以至於能夠謀得身執六國相印的殊榮;張儀的辯才可謂無人能敵,因主張連橫而被秦王所賞識,最終幫助秦王成就霸業。所以,鬼谷子被稱為是「縱橫鼻祖」,真是當之無愧,實至名歸。

  在鬼谷子先生覺得自己的願望已經達成後,就停止收徒開始雲遊四海了。據說,他騎著一頭青牛從函谷關向西而去,當他走到昆崙山的時候,見此處流沙瀚海、瑤池碧草,是個隱居的好地方,於是就在那裡落腳了。從此風餐露宿,不問世事。至於他是何年何月怎樣仙逝,後世也無人知曉。

  第12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縱觀鬼谷子先生的一生,實在是頗為離奇的。他不愧為一個歷史的另類人物,身為隱士,他有著自己獨特的表達方式,那就是通過思想傳播,改變世界。

  西方著名的歷史哲學家斯賓格勒在他所著的《西方的沒落》一書中,曾對鬼谷子有著這樣中肯的評價:「鬼谷子察人之明,對歷史可能性的洞察以及對當時外交(合縱連橫的藝術)的掌握,必然會使他成為當時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在遙遠的西方都有自己的知音,鬼谷子先生也不枉此生了。

  莊周——貧困老叟,終生不仕之士

  莊周,又稱莊子,名周,字子休,世人對於他的出生和死亡年月說法不一,一般認為他生於公元前369年,卒於公元前286年。莊子不僅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同時也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是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其故里在今民權縣順河鄉青蓮寺村。

  莊子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其根本精神還是要皈依於老子的哲學。因此,他也被稱為蒙吏、蒙莊和蒙叟。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物我兩忘的唯物主義者

  莊子認為宇宙一開始就是沒有生命的。他有一句名言:「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千百年來,這句話流傳在哲學史上,流傳在文人的筆墨之中。

  莊子在對待哲學的根本問題上,所持的是唯物主義態度,他是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家,因此他能夠做到物我兩忘。莊周的最高人格追求是「真人」。所謂的「真人」就是反對人為破壞自然本真的狀態,而尊崇任性自然。他逍遙地看世界,能夠欣然做到忘我存在,解除苦樂、得失、毀譽等等對自己的束縛,使自己心志專一,虛靜與「道」合一。

  莊子所生活的時代,既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年代,又是一個攻伐殺戮、民不聊生的動亂年代。按理說,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充滿抱負、為國為家的人才能夠得到大家的信賴和推崇。但莊周的人生態度還是令許多人折服,因為他所提倡的生活態度和理想境界其實也正是當時很多人所嚮往和憧憬的。莊子所追求的是絕對的自由,即人的生活和精神達到一種不為外物所束縛、所統治的絕對自由的獨立境界。

  莊周給世人留下的始終是一種洒脫、放達、愉悅的感覺。如果將這種形象和戰國時翻雲覆雨的諸子對比,他那種逍遙的生活態度更是鮮明。在莊子看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生者樂生惡死,死者樂死惡生,所以生不足喜,死不足悲。

  莊周曾一度貧困,他曾穿著補綴的衣服、捆著繩的草鞋去見魏王,也曾向監河侯借貸度日,經常以釣魚、打草鞋為生,困窮織晨屨,槁項黃馘。但儘管如此,他卻向來不慕功名,無意於仕途,長期過著隱居生活,對一切抱以無所謂態度,生不足喜,死不足悲,其妻死,竟「鼓盆而歌」。

  第13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莊子認為,人這一生總是要老的,沒有人會長生不老,因此死是沒有什麼可悲的。莊子晚年時身體很弱,像大風中的一根蠟燭,他的思想之光也漸漸要熄滅了。他的弟子圍住他說,「萬一先生死了,我們要厚葬你。」但是莊子不同意,告誡他們不要這樣。他說,他是以天地為棺材、以日月星辰為陪葬品的。由此可以看出,莊子有很通達的思想,在那樣一個封建落後的時代里,能夠有這樣的領悟實非常人。

  莊子的思想里包含了對自然、對人生、對歷史的提問。他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藐視權貴的奇才,是滔滔不絕的辯士,是異想天開的理想主義者,同時也是田園詩人,是田間的歌者,是悲天憫人的仁者,是淡泊名利的隱士。

  當然,他也時常關注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並時常對生命的存在進行哲學的思考。他的思想充滿著東方的智慧。《莊子》一書不但反映了莊周的哲學思想,而且顯示了他卓越的文學才華。他汪洋恣肆、恢詭譎奇的文筆,幻想奇特、誇張大膽、想像豐富、情節離奇、語言奇妙的浪漫主義文風,無不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積極而又深遠的影響。

  「可愛游叟」逍遙看世界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里,莊子的智慧是獨具魅力的。可以想像一下,在一個動蕩喧囂的環境中,莊子其實就想讓自己的思想映射出一片寧靜的光輝。可是,現實的無望卻使他無法實現內心的願望。在這種情形下,他惟一的路便是回歸於內在的生活——在內在的人格世界開拓其新境界,他理想中的世界就是自由,完全沒有世俗偏見。

  史書上說,莊子有一天睡覺的時候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白色的蝴蝶,忽上忽下,翩翩飛舞,非常快樂。它盡情享受著大自然賜予的明月清風,甘露醇漿。它扶搖直上,忘記了人間的是非榮辱;遺世獨立,擺脫了世俗中生死名利的糾纏。這隻蝴蝶也不知道自己飛到了何處,要去何方,只知道從從容容地飛翔,安安靜靜地生活……

  當莊子醒來之後,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到底是莊子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子?如果莊子沒有做夢變成蝴蝶,那為什麼莊子會體會到蝴蝶飛翔時的快樂?如果蝴蝶沒有做夢變成莊子,為什麼這一切會出現在莊子的記憶里?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莊周夢蝶」的故事。

  不僅如此,莊子還是一個善於思辨的人。莊子在他的著作中曾多次提到一個人:惠施。莊子稱其為惠子,此人是莊子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人。他博學多才,善於辯論,口才過人。他是莊子最好的朋友,但每次碰面,卻總是會發生一番激烈精彩的辯論。

  第14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話說有一天,莊子和惠子兩人站在橋上觀賞池中的魚。莊子說,你看這些魚游得那麼從容自在,它們一定會很快樂地生活。惠子反駁說,你又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是不是快樂?莊子回答說,你又不是我,你憑什麼說我不知道魚快不快樂呢?惠子說,我不是你,當然不會知道,但是你也不是魚,所以你同樣不會知道魚的心情。莊子說,你開頭問我,你不是魚,你怎麼知道魚是不是快樂?按照你前面推己及人的推理可以得知,你已經認可魚是快樂的這個命題。莊子這麼一說,惠子接下來便只有沉默了,無言以對。莊子佔了上風,並且從邏輯上說服了惠子。「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就是中國哲學史上非常精彩的辯論,即使在現代社會裡,這也是很多人用來反駁他人的最佳論據。

  後來惠子接受了魏國的邀請,做了魏國的相;莊子卻堅持自己的意見,堅決不去做官,還堅定地謝絕了楚國國王以1000兩金子請他做相的邀請,繼續在他的橡膠樹園裡面做小小的守林員。但他的好友惠子認為,一個人的智慧和才能要想得到別人的認同,必須通過做官才能得以實現。於是惠子對莊子說,如果你不做官,那麼你的理論都是沒有用的,只是空有滿腹才學。莊子說,那你就得明白什麼是無用的用處了?你看,我們腳下的大地是這樣的廣闊,但是每個人的兩腳只能是站在自己腳底下的這麼一小塊土地。如果按照你的說法,那麼其他的地方就是沒用的。如果把其他的地方挖掉的話,周圍就會變成深淵,這樣一來,人站在這麼小的一塊地上是動也不能動的,那一小塊土地有什麼用?周圍的土地難道真的就沒用了?

  莊子拒絕了高官的誘惑,繼續過他的隱居生活。他潛心研究學問,探索宇宙人生的奧秘,終於成為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相比之下,當年那個做過大官的惠子,基本沒有什麼著作能留下來,如果不是在莊子的著作中經常被提到,想必他會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吧。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魯迅這樣評價莊子:其文則汪洋捭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從莊子對人生及世俗的態度可以看出,其實他本人是較為自命不凡的:在他的眼中,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嘰嘰喳喳、跳躍撲騰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豬玀,文人學士則如爭吵不休的猴子。讀讀他筆下大鵬和小鳥的比喻,河伯與海神的對話以及井底之蛙的設喻,便可見他的胸襟。

  兩根釣桿濃縮了生命的精華,兩隻釣鉤折射出生命的真諦。同樣的垂釣,同樣的機遇,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從莊子的哲學有著退隱、不爭、率性的表象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對現實世界有著強烈愛恨感情的人。雖然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張修身養性、清靜無為,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則充滿著對當時世態的悲憤與絕望。

  第15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莊子留給世人的,只是幾十篇短文。人們看到的,不過是他精神的一個衣角。他的精神和思想還在高天之上,俯瞰著眾生。正因為世道污濁,所以他才退隱;正因為有黃雀在後的經歷,所以他才與世無爭;正因為人生有太多不自由,所以他才強調率性。莊子是以率性而凸顯其特立的人格魅力的。他認為做官會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貧賤生活中自得其樂,其實就是一種對現實情形過於黑暗污濁的強烈的覺醒與反彈。

  對於萬物生成和發展的總的法則,莊周也提出了極有價值的辯證觀點。他說,事物的生滅是「氣」的離合,變化不能離開物質,離開物質就沒有變化,事物只是變化,並不是消滅,事物的變化過程是永不停止的。莊周認識到客觀世界發展變化的規律性,這是他的哲學思想中最有價值的地方。

  嚴光——不事王侯的清高之士

  嚴光,字子陵,一名遵。東漢會稽餘姚人。公元前37年出生於餘姚陶婆嶺西的嚴公山。他本姓庄,因避漢明帝劉庄的諱而改姓。

  嚴光年輕時已有高名,曾與光武帝劉秀一起遊學。後光武帝劉秀即位,邀請他進宮,請教治國之策。隨後,光武帝又提出要任命嚴光為諫議大夫,嚴光堅決不受。此後光武帝又幾次徵召嚴光入朝,他都避而不去。不久,嚴光歸隱富春江,後人將嚴光在此垂釣處稱為嚴陵瀨。嚴光最後在餘姚終老,享年80歲,死後葬在離城10里的陳山(後改為客星山)。

  他是東漢開國皇帝的至朋好友,是當時的有名之士,東漢皇帝曾因與他結識而深感自豪;

  面對唾手而得的高官權勢、榮華富貴,他都避而不受;

  曾與皇帝同床共枕,但最終徹底回歸到了大自然中;

  當別人都醉心於利祿,依附於權勢之時,他最終選擇了真正的自由,聽從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盛世中的「賢才」

  嚴光生於王莽與東漢初期,當時東漢剛剛建立,光武帝繼承了西漢時期獨尊儒術的傳統,興建太學,設置博士,各以家法傳授諸經。

  漢光武帝劉秀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稱其才兼文武,頗有大度。他長於用兵,善於以少勝多,出奇制勝。他知人善任,中興28將大都拔擢自小吏、布衣、行伍之中。他對待臣僚「開心見誠」,不念舊惡,但賞罰嚴明,雖仇必賞,雖親必罰,如重用有宿怨的朱鮪。在歷史上,光武帝是一個頗具英名的皇帝,所以,東漢在他的統治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光武帝在提倡儒學神學的同時,鑒於西漢末年一些官僚名士醉心利祿、依附王莽的經驗,而對王莽及漢時期隱居不仕的官僚名士加以表彰、禮聘,表揚他們忠於漢室、不仕二姓的「高風亮節」,企圖養成重名節的社會風氣,為鞏固東漢封建統治服務。嚴光就是當時有名的隱士,他還是光武帝劉秀的好友,少時與劉秀同學,後又幫助劉秀建功立業。憑他與劉秀的交情,也足可以被封侯納爵,享受榮華富貴了。但是,當他盡完朋友之義後,就自動歸隱山林,閑雲野鶴,獨享清靜去了。

  第16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不事王侯的釣翁

  其實,嚴光在年少時就很有名。王莽天鳳中年,嚴光在長安與劉秀相見,兩人同受業尚書,並結為好友。當時兩人同吃同睡,交情甚是深厚,而且學習成績都很好。別的不說,單從文學詞章的方面來講,兩人都頗有一番造詣。當時的劉秀尚微賤,與當時有高名的嚴光結交甚感自豪,常引以為榮。後來,劉秀起兵反莽,嚴光積極擁護。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王莽被殺,新朝滅亡,劉秀登位稱帝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前將軍耿純說:「天下士大夫,捐親戚,棄土壤,依大王於矢石之間者,其計因望攀龍附鳳、附鳳翼,以成其所志也。」就是說,跟隨劉秀打天下的人,是為了做官,榮宗耀祖。

  但是,當時嚴光對「攀龍附鳳」甚不感興趣。更始三年(公元25年)六月,劉秀登基做皇帝,定都洛陽,嚴光為了逃避做官就易名改姓,退隱不出。

  光武帝劉秀是個純厚平和聰明好學之人,比起先祖劉邦的粗野率性顯然可愛得多,比起自命天授的漢武帝也顯得有修養得多。他一登大位,便施行仁政,令天下蒼生休養生息,對讀書人「推心置腹」,使新興之國呈現一派百花齊放、百鳥齊鳴的新氣象。

  穩定基業後,劉秀懷念起了年少時的同學嚴光,就自畫了嚴光的畫像,派人帶著他的畫像到處查找,希望他來一見。後來山東地方傳報有嚴光垂釣山澤的消息,劉秀興奮得手舞足蹈,連忙讓使者備了錦車御馬去迎聘他。兩人見了面自是十分激動,劉秀為了報答嚴光對自己的幫助,對他甚是厚道,還讓他住進了皇城最豪華的府地,有御廚專為他做美味佳肴。但是這一切對於嚴光來說,似乎太陌生了,也讓他覺得渾身不自在,時常回味起釣魚于山澤的日子。

  為了表示他對閑雲野鶴生活的懷念,一天夜裡,他與劉秀談到深夜後,兩人又同榻而眠,但他故意裝作睡相不好,將腳擱在劉秀的肚子上睡覺,似乎目無天子,希望能以此觸怒劉秀。第二天史官來奏告說:昨夜觀天象發現「客星犯帝座」。好在劉秀確實有大度,沒有與他計較。後來,光武帝見他實在不肯做官,無奈之下只好放他歸山,讓他過自己的生活。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身邊能有一個能人異士自然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此不能挽留嚴光為國效力始終是劉秀的一塊心病,他終歸放不下。後來,劉秀再一次讓使者打聽他的下落,想讓他出仕相助。當時朝中的大司徒侯霸與嚴光也是舊友,於是劉秀便讓他遣使奉書問候。因侯霸在王莽朝初任過淮平大尹,現在又居顯要,嚴光很看不起他,只給侯霸送了一個口信,說:「君房(侯霸的字)足下,位至鼎足,甚善,懷仁輔義天下說,阿諛順旨腰領絕。」意思是說,臣子輔助君主以仁義治國家,則天下悅服;如果只知阿諛奉承,對君主的錯誤主張也一味曲從,難免就會受到腰斬頸斷的極刑。可見他的心中裝著國事、裝著人民,後人對他「不事王侯」的高風亮節極為讚賞。後來,嚴光告誡侯霸的「懷仁輔義天下說,阿諛順旨腰領絕」兩句話,也成為輔君治國的要訣。

  第17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要說到請人出山,劉備三顧茅廬可謂是世人皆知,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劉秀為了得到嚴光這一人才,也是三番兩次地親自拜訪他。一次,劉秀親自來看望嚴光,可是嚴光卻沒做到一個百姓應該有的尊敬,當時他坦腹而卧。但劉秀並不計較這些,他用手輕輕拍著嚴光的肚子,笑著說:「子陵啊,你為何不助我呢?」嚴光迷迷糊糊地說,「文人都是各有各的志向啊,就算不做官,也不會妨害陛下的德政的,陛下可不要逼我做官啊。」劉秀嘆了口氣說:「子陵,難道我就真的說服不了你了嗎?也罷,那就不迫你為官了。只是朕心有不甘啊。」

  第二天,劉秀又派人把嚴光接入宮,並讓身邊的侍衛都退下,兩個人在屋裡不拘形跡,高談闊論。他們一塊兒回憶少年的時光,又唱又笑的,好不快活。後來光武帝喜滋滋地問嚴光:「你覺得我和以前相比有什麼變化嗎?」嚴光故作神秘地湊到光武帝的耳邊說:「胖了。」光武帝哈哈大笑。晚上,他們兩個人胼頭胝足地睡在府第的小床上,一點兒也沒有講究君民之間的約束禮儀。

  第二天,嚴光將光武帝封的諫議大夫的帽子放在府第的牆角,起身離開了。這一次他沒有再回沂河邊,而是回到了家鄉,因為家鄉也有一條像沂河一樣的河流——富春江。如果說嚴光年輕的時候不願意回到家鄉,是面子問題在作祟的話,那麼這一次他回到家鄉應該是一種徹底的回歸,他的心裡很坦然,再也不擔心別人會怎麼看他,因為他心裡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在江邊,他擦去漁桿上的銹跡,又做回他的漁樵耕讀的文人去了。

  在江邊他真正獲得了精神上的快樂,沉浸在一種無欲無求的空靈境界,在他身上奔淌著一股超脫不羈的文人隱者的清流。在富春江邊隱居的日子,他把每一天都當做節日來過。很多人不明白,這個老頭為什麼整天笑呵呵的,難道他就沒有煩惱嗎?只有嚴光自己知道,其實就是因為曾經壓在劉秀肚皮上的那條腿沒有邁向官場,而是邁向了大自然。只有自然才能真正帶給他快樂。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有修養的文人不做官,他們重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有高尚的價值取向。嚴光就是這樣,他以「高風亮節」聞名於後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在《嚴先生祠堂記》中以「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高度讚頌了嚴光的高風亮節。桐廬縣現今還有嚴子陵釣台,餘姚有嚴子陵祠、客星山、客星橋、客星庵、高風亭、「高風千古」石牌坊、故里碑亭、子陵亭等遺迹、紀念物。可見,他對後世文人的影響是相當之深遠了。

  嚴光不事王侯,耕釣富春山,在當時被視為清高,後來很多文人墨客對他的這種行為讚賞備至。因為在那些文人看來,在群彥攀龍附鳳、熱衷爭名奪利的世風下,嚴子陵功成不居的高風亮節,確能收到使「貪夫廉,懦夫立」的功效。

  第18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一面,嚴光的與眾不同就在於不隨大眾而走,甘願放下別人求之不得的榮華富貴,追求自己獨立的生活方式。佛家說:「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而嚴光深知自己所要追求的是什麼,無論他處在富春江邊有多麼地貧困,多麼卑微,他都可以與自然為伴,都可以使自己過得開心而知足。

  樊英——隱而不仕,歷史的亮光

  樊英,字季齊,南陽魯陽人,是我國東漢易學家、術數名家,同時也是我國東漢時期的易學專家。幼年到三輔(今陝西西安周圍地區)學習《親氏易》,後長期隱居於壺山。他在閑暇時間收徒講學,曾著有《易章句》世稱樊氏學說,對後世有較大的影響。潁川陳寔是樊英學派的繼承人,他傳播和發展了樊氏學說。

  此外,他還學習京氏易學,兼明五經,又善風角,星算,河洛七緯,推步災異。曾為易學著作《易緯稽覽圖》、《易緯辨終備》作過注,著《易章句》,今不傳。

  樊英,一個不為很多人知道的人物,一個被歷史遺忘的人物,卻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真正的隱士,他不向權勢低頭,不向榮華屈服。他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權主義者,雖然史書上對他的記載少之又少,但卻無法磨滅他作為一個另類人物所散發出來的光芒。他捨棄了富貴,贏得了「桃李滿天下」的美譽,歷史正是因為有了像他這樣的人才顯得更加熠熠生輝。

  慧眼識世,歸隱山林

  樊英所處的時代是東漢末期,政治上正義與邪惡分庭抗禮,德行上君子與小人劍拔弩張。政治上尤其混亂不堪,幾大集團勢同水火,不共戴天,宦官與外戚兩大勢力成為左右朝廷局面的關鍵性力量。可以這樣說,當時的社會潛伏著巨大的社會危機與變革。在這個一個夕陽即將落山、黑暗籠罩寰宇的混亂時代中,樊英的才華究竟是得到挖掘還是被埋沒呢?也許有人會說:一個偉人生活在這樣一個朝代中實為可惜,別說在朝廷發揮自己的雄才大略了,能保住性命就已是感謝上蒼了。但是不要忘了,亂世卻也是造就英雄的時代。

  樊英所在的時代大約經歷了5個帝王,即漢安帝、漢順帝、漢沖帝、漢質帝和漢桓帝,漢順帝即位時年方11歲,政權操縱於眾閹宦之手,有擁立之功的19個宦官俱都封侯,開啟了給太監封爵的先例。由於從小便受到眾位宦官的壓制,漢順帝長大後,性格懦弱,很少有振奮的表現,甚至縱容宦官與外戚相互勾結,導致梁氏外戚攬政長達20餘年。在漢順帝在位的20年中,東漢王朝毀滅的各種徵兆俱已呈現,政府更加腐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第19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到了桓、靈二帝的時候,局面愈發不可收拾,宦官與外戚兩股勢力由勾結而轉為水火難容。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勢力則又重新抬頭,他們挾天子而發號施令,與外戚集團爭奪權力,相互傾軋。在那樣的大黑暗時代,樊英早早地便察覺到了一股非同尋常的歷史變革暗流,他已經感應到:改朝換代的大勢已不可挽回。於是,他選擇歸隱山林,以收徒講學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樊英隱居授徒之舉,使他的聲名在當時顯赫一時。後來漢順帝聽說他的德行後,就有意讓他出仕,於是就派人準備好豐厚的禮物和大量錢財,徵召樊英入朝為官。也許是樊英認識到當時的現實太過殘酷,當官必會招來殺身之禍,無異於將自己架上油鍋,綁赴刑場,因此稱病堅辭。

  這下可惹怒了漢順帝,他見樊英如此清高,於是就對他所隱居的地方——壺山的地方官大加斥責,並命令地方官用馬車強行將樊英送到京師。迫於政治的壓迫,無奈之下他只好進京,但到了京師後,他仍然推說病重不能入殿面君。漢順帝再次命人強行將樊英抬入殿中,可倔強的樊英卻端坐在座椅上,不肯行君臣之禮,這樣讓漢順帝與樊英的關係很是緊張。

  俗話說:「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漢順帝怒不可遏地對他說:「你一介草民,三尺賤命,憑什麼輕慢朕的命令?你讀了一輩子的經典書籍,連最起碼的人臣之道都不懂嗎?就你這樣的舉動,朕可以讓你一輩子都貧窮下賤,永不得富貴。」隱士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對富貴不屑一顧,貧窮反倒更讓他們感到自在。因此,聽了漢順帝的話之後,樊英並沒有感到恐懼,竟然還慢條斯理地說道:「陛下言之差矣。老朽行在世上,接受的乃是天命。能夠平平安安頤養天年,是天命使然;人生不幸,多災多難而不足長壽,亦是天命使然。陛下怎麼能使我活,使我死,讓我富貴,讓我下賤呢?殊不知,我見到殘暴的君主就如同見到了敵人一般,見面尚且引以為恥,更何況是對陛下稱臣呢?至於陛下讓我做官,我自然也不能接受。雖然儒家提倡君子理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處世理念,但是我埋首青山,教書育人,雖是一介賤民,但卻怡然自得,自感無異於陛下之尊。我的志向不在於『兼濟天下』,而在於『獨善其身』,只要能實現我的志向,樂我所樂,即使非常粗陋的飲食我也不厭棄。人的追求不同,你又何必苦苦勉強呢?人的價值觀不同,貧窮與富貴又有何差別呢?」

  漢順帝見他如此清高,也很是無奈,最後只好被迫放棄。但此後對他卻相當敬重,朝廷每月都給他送去羔羊與美酒,以表示國家尊重賢士。樊英在京師過了兩年的時間,在此期間漢順帝不再讓他做官,但總是時不時地向他請教朝政之事,還向他行弟子之禮,後來授予樊英五官中郎將之職。這一次,樊英接受了。幾個月後的一天他遇到張楷,張楷對樊英說:「天下有兩條路,一是出仕,二是隱居。我以前認為你能夠輔佐天子,以利當世之人;沒想到你拿自己珍貴的身家性命作代價,激怒萬乘天子,但是後來又改變自己的初衷,享受天子賜予的官爵祿位,你這是敷衍塞責,並沒有履行你應有的職責,是以覺得兩難也。」聽了張楷的話,他深以為然,於是就又以病重無法履行職責之名請辭,再次要求退隱山林,擺脫兩難境地。這一次,漢順帝也不再強留,放他去過閑雲野鶴的生活了。

  第20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樊英回到壺山後閉門謝客,反省自身,一心一意地過起了隱居教書的生活。

  尊重婦女,教出「梁上君子」

  樊英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女權主義者,他對待婦女的觀念態度和關於婦女地位的闡述,比之於現代人的觀點,絲毫也不遜色。陳寔是樊英的眾多弟子中有名的一位,他曾親眼目睹過老師尊重妻子的一幕。樊英先生生病期間,他的妻子派侍女前來拜問,樊英先生不惜病體,從床上下來答拜。陳寔覺得很奇怪,就向老師問為什麼。樊英先生說:「妻是齊的意思,按照古禮,妻子應該與丈夫一同供奉祭祀,地位是平等的,我怎麼能不下床答拜呢?」在當時婦女地位低下的社會環境中,能夠有這樣的認識實為不易,他不愧為一位思想超前的學者。這一點,很多現代人應該感到無比汗顏。幾千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的思想反不如前人了?

  在歷史上,樊英的地位太「渺小」了,但是從史書上對他的零星記載中依然可以看出,他以自身微薄的力量推動著歷史的車輪向前滾動。他聽懂了時代的旋律,時代卻因為他的隱逸而將他遺忘,但他樂其所樂,並不以此為憾事。

  陳寔在跟隨樊英學習《易經》時很是努力,經常廢寢忘食。為此,樊英也很喜歡這個學生,就不吝將自己畢生所學教給他。陳寔也不孚眾望,刻苦讀書,孜孜不倦,不僅繼承了樊英高深的學問,也得到了樊英高風亮節的德行真傳。

  在陳寔做縣令的時候,一個小偷因為飢餓潛入他的家中,小偷先是躲在房樑上,想等夜深人靜時入室行竊。但由於小偷在行竊前不小心留下了可疑的痕迹,使得陳寔覺察到了房樑上有人。但他並未向家奴大喊大叫,而是穿戴整齊叫來兒孫,嚴肅地說:「人啊!不能不自我勉勵。那些不行善事的人未必本性就是邪惡的,只不過習以成性,沒法改變。樑上的那位君子大概就是這種情況!」

  這位小偷聽了陳寔的話,很是羞愧,於是就從房樑上跳下來,向陳寔先生道歉。陳寔打量小偷一番,說:「看樣子你並不像一個壞人,以後應該好好約束自己,改前惡為今善,好自為之。不過良心喪於困地,你偷盜也是因為貧窮的緣故。」說完,還命家人取兩匹絹送給小偷,讓他維持生計。這就是著名的「梁上君子」故事。

  這個故事說明了樊英對弟子德行的教化,陳寔本身的德行固然無以改變,但樊英對他的影響卻可謂深刻。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在歷史上,他不像其他人那樣卑躬屈膝,依附權貴。他隱於山野,不慕榮利,雖有州郡公卿的禮請與舉薦,但他終不為享受榮華富貴,始終堅守著自己獨立的人格。特別是當漢順帝招他入朝做官時,他應對皇帝的那段話語真是不卑不亢,正應了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也是他在王權面前維護自己天賦人權的最好的宣言。樊英應該是繼莊子之後蔑視權貴,寧可曳尾於途中,而不願被祭在權力供桌的真君子!也是中國古代士人不服從於權貴的自由主義者!

  第21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在當時的亂世之中,他獨具慧眼,寧願歸隱山林也不願到朝中享受富貴。他看不慣當時朝中的黨亂之爭,深惡痛絕於漢順帝寵幸宦官的黑暗政治,乃至而後隱居授徒,品藻人物,更開清議之先河。雖然樊英先生並不是這一切的肇始人,但在這股浩蕩的時代潮流中,他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弄潮兒。

  儒家信奉「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處世理念。樊英的隱居,雖然是在國家混亂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也稱不上是值得推崇的行為,但他的隱居仍然是徹底的,他不跟任何人合作,只俯首講壇,他廣招門徒,把自己淵博的學識傳承下去,希望後繼之人有所作為。也就是在他傳播自己知識的過程中,樊英發掘了自己的價值,並找到了自己的快樂。生活貴在有自己的方向和主張,那種生活在別人制定好的條條框框里的人,永遠都不會領悟到快樂的真諦。

  商山四皓——鬢髮霜相似,安劉復西歸

  商山四皓,指秦末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東園公唐秉、甪里先生周術、綺里季吳實和夏黃公崔廣四位著名學者。

  在秦朝時期,因秦始皇實行焚書坑儒的政策,他們不願意為官,長期隱居在商山;到漢代時又因漢高祖劉邦常侮辱知識分子,他們也不願出仕。後來,太子劉盈請他們出山時,他們已經眉皓髮白,皆八十有餘,故世人稱他們為「商山四皓」。

  後來,劉盈在他們的幫助下地位穩固,他們就又歸隱山林,成為當時有名的隱士。

  四賢入商於,一丘避亂秦。

  居隱知進退,從此不事君。

  采苓亂石里,餐芝共醉沉。

  藍關迎漢使,安劉復西歸。

  白髮四老人,昂藏南山側

  商山四皓為秦末漢初人,是當時有名的學者,他們本來在秦朝就已經美名遠播了。但是,當時秦始皇施行一系列的暴政,窮奢極欲,尤其是他實行「焚書坑儒」的政策,令商山四皓大為憤怒。俗話說「道不同而不相為謀」,他們對秦朝的統治甚為失望。「大道不行則隱」,與其身處漩渦之中,不如跳出來做一個與世無爭的局外人,既可遠離禍患,又可獨善其身,何樂而不為呢!於是,他們就一同「掛冠而歸」,隱居於長安城外的商山,決定不再出仕助秦。

  在山中,他們的生活過得簡單而樸素,但甚是怡然自樂。一壺酒、一局棋足以使他們得意忘形。漢朝建立後,四皓也曾復萌出仕的念頭,但又聽說漢高祖劉邦是個大老粗,很是瞧不起讀書人,當他看到讀書人戴著很端正的帽子,就叫人取下來往裡撒尿。如此這般動輒以戲侮知識分子為樂的做法,使他們非常鄙視漢高祖。因此他們又打消出山的念頭,繼續在商山飲酒,做清高的隱士。

  第22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漢高祖劉邦也久聞四皓的大名,為了拉攏更多的仁人智士前來為漢王朝效忠,他確實也曾經想請他們出山為官過,可惜天不遂人願,幾載轉瞬而逝,竟沒有發現四皓的蹤影!他們寧願過清貧安樂的生活,也不願進朝做官,而且還寫了一首《紫芝歌》以明志向,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曄曄紫芝,可以療飢。唐虞世遠,吾將何歸?駟馬高蓋,其憂甚大。富貴之畏人兮,不如貧賤之肆志。」

  皇帝家的那點「私事」

  當然,出於對天下蒼生的考慮,他們曾經破過一次例。說起此事,還得從皇帝家的那點「私事」說起。

  當時劉邦的原配夫人是呂氏,她曾在劉邦最為落魄的時候施以援手,還被項羽的軍隊抓走當作俘虜,受盡了折磨。在打拚江山之際,她又幫劉邦籠絡了一批效命的謀臣,為漢室江山立下汗馬功勞。劉邦建漢後,她自然就成了皇后。依照當時的律法,皇位的繼承人即儲君應該從皇后所生的兒子里挑選,實行嫡子繼承製。故漢朝成立後,劉邦就立長子劉盈為太子,劉盈乃呂后所生。眾所周知,皇帝有三宮六院佳麗,而後宮也正是歷朝歷代暗潮湧動的地方。當時劉邦十分寵幸妃子戚夫人。戚夫人是一個聰明過了頭的人,她知道呂后乃惡毒之婦,劉邦在時,自己還可以在後宮找到一席之地。漢高祖一旦去世,自己便也不會有好下場。於是,她便想趁自己受漢高祖寵幸之際,讓他立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的想法在當時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代後宮的妃嬪往往母以子貴,若是兒子能當上皇帝,自己也就是未來的太后,不僅可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而且還可以得到至高的榮耀及權力。尤其是像戚夫人這樣的女人,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又不具備呂后那樣籠絡謀臣的能力,她的地位在當時能得以保全,主要是因為劉邦的寵幸。

  當時,劉邦對劉盈與劉如意的態度也不一樣。劉盈敦厚善良,天生懦弱,才華平庸,因此很不受劉邦的喜歡。而劉如意則天生聰慧,才學出眾,很有自己的風範,因此劉邦也有意立劉如意為儲君。再加上戚夫人不停地向他扇枕邊風,劉邦便更加堅定了易儲的決心。

  當劉邦在朝堂上將改立劉如意為太子的想法交與大臣討論的時候,卻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尤其是為劉邦制定一國禮儀的叔孫通與御使大夫周昌,他們都義正辭嚴地要求劉邦打消這種危害國家的想法,並宣布不接受任何改立太子的詔命。

  劉邦見眾臣都反對此事,又想到這事關乎國家的命運,不能草率為之,故而暫時擱置下來。這樣一來,就給了呂后及太子劉盈反擊的機會和時間。呂后是一個就連劉邦都有所畏懼的角色,不但城府深,而且手段狠毒。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她找到了早已不問朝政的張良為她出謀劃策。張良本不想再管皇家的私事,但是在呂后的軟磨硬泡下,他最終決定幫這個忙。

  第23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張良對呂后說:「當時高祖建立漢王朝時,就聽說商山隱居了秦朝的四位高士,高祖就想請他們出山相助治理朝政。但是皇上找他們數載,卻未能發現他們的蹤影,因為他們寧願躲進深山,也不願出來為皇帝效力。正因為如此,皇帝反而越發敬重他們。如果太子能將這四位高人請出山,隨太子出入皇宮,那麼皇帝知道後一定會改變更換太子的想法。」

  於是,呂后懇請張良修書一封,寄給隱居在商山的四位居士。然後,他們命人帶著寶物及太子的親筆信,去請商山四皓下山。張良在邀請商山四皓出山的書信中以晚輩自居,態度謙恭有禮,言辭和順溫文,又因其師黃石公與四皓的交情深厚,令四皓難以推辭;而太子在信中也推心置腹,以天下人的利益相邀。此外,商山四皓也想到若當時劉盈被廢,國家的根基就會受到破壞,不但朝中大臣失望至極,怨聲載道,恐怕別有居心的謀亂分子也會渾水摸魚,剛平定的天下就會重新陷入浩劫。出於對天下蒼生的考慮,他們最終決定出山相助。

  四皓出山定是非

  太子劉盈聽說商山四皓肯出山相助而且已到長安,心中欣喜若狂。呂后也聽說四皓到來的消息,便親自出來迎接,將四皓安置在呂澤的府上,好生款待。

  就在這時發生了英布造反的事件,劉邦為處理此事勞心勞力,使原本就虛弱的身體更加不堪一擊,常卧不起。戚夫人感到時不待我,於是就讓劉邦趕緊立劉如意為儲君。劉邦也想到自己一旦西去,戚夫人肯定會遭到呂后的迫害,於是就決定第二日上早朝時,使改立太子一事成為事實。

  第二日,劉邦宣布要改立太子時,張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但被劉邦駁回。後來叔孫通又出來反對,他列舉古來因為改立太子而致的禍亂,以此諷諫劉邦切不可草率易儲,他還說:「太子劉盈寬厚仁德,深得民心,絕沒有改立其他人的必要。」劉邦說:「此是劉家私事,外人不用妄費口舌。」叔孫通說:「易儲是劉家家事,外人自當不容置喙,那麼天下也是你們劉家的,是不是我們姓叔孫的就不能在這朝堂為官?以此類推,這朝堂之上所有非劉氏的官員是不是全都要走?倘若陛下執意要改立劉如意當太子,請先賜老臣一死!我不願看到國家動亂的那一天。」劉邦見朝臣反對他到如此的程度,只好又一次將此事擱置下來。

  後來,到了劉如意生日的這一天,劉邦決定為他舉行盛大的夜宴。他還特意下旨,讓呂后與太子也必須去參加宴會,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通通列席。劉邦是想趁夜宴的機會再次改立太子。

  夜宴開始後,劉邦看到劉盈身後站立著四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一個個仙風道骨,精神矍鑠,就好奇地問道:「這四個老者是何人?」老翁不急不忙地回答:「我們乃商山四皓。」此時劉邦不禁心生崇敬,忙命人賜座,問:「我以前找過你們好多年,你們都躲得不見蹤影,現在卻追隨我的兒子,這是為什麼?」

  第24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四皓說:「以前我們躲藏起來,主要是因為你瞧不起讀書人,動輒就拿讀書人取樂。我們不願意被你侮辱,所以拒絕為你效力。而太子劉盈仁厚忠孝,很是尊敬知識分子,天下的人都願意為他效死,何況是我們幾個枯朽的老頭子呢?故願意出山相助。」

  高祖劉邦點頭說:「如此甚好,那就拜託四位老兄照顧太子。」面對劉邦的問題,四皓的回答甚是巧妙,寥寥數語,便說出自己當初不願與劉邦合作的理由。此外也讓劉邦明白了一件事:太子已結下深厚的民心,彷彿大樹生根,難以撼動,還是死了改立太子的心吧!

  夜宴結束後,劉邦便尋思,現在太子已經深得民心,就連商山四皓都願意相助,如果自己一意孤行的話,勢必會動搖漢朝的根基。於是,便徹底打消了易儲的念頭。後來,劉盈繼位,為漢惠帝。幫太子穩固地位後,商山四皓便決定離去,太子劉盈極力挽留,但被四皓婉言相拒。告別時,他們只是對劉盈說:「善待天下蒼生!」此後,他們就再次隱居商山,再也沒有出仕。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商山四皓四位賢人死後,皇帝令地方官為他們舉辦了隆重的葬禮,並規定每年清明節要掃墓祭奠,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到了明代時,商州州官嫌每年清明去丹鳳有些麻煩,就在商州城裡隨便修了一個墓冢,權當就是四皓墓,於是就有了商縣的四皓墓。

  對於商山四皓的所作所為,後人對他們評價不一。唐朝有人道:「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獨忘機。如何鬢髮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意思是秦末的時候,人人都想建立屬於自己的基業,而獨有商山四皓隱居深山,不問世事。可是為什麼到了頭髮都白了的時候,卻從深山裡出來蹚渾水,惹是非呢?人們之所以會有這樣帶有貶義的疑問,是因為他們在評價歷史人物時大都是從儒家的思想出發,以「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的標準來定他們的是非。不過話又說回來,隱士就不能有自己的政治傾向嗎?雖然他們隱居,但是還能為天下蒼生貢獻一點綿薄之力,也體現了隱士的一種價值觀。

  無官無爵無俸祿,遠離塵世卻心懷魏闕,關鍵時候能挺身而出,為天下蒼生奔走出力,功成而弗居,急流而勇退,這樣的隱士更值得崇敬。

  歷代文人在商山四皓所葬的地方留下詩文有百餘篇,盛讚四位先生淡泊名利,堅持道德的高風亮節。唐代大詩人李白的《過四皓墓》、白居易的《謁四皓廟》更是膾炙人口,千古流傳。唐人許渾也題詩讚道:「峨峨商嶺采芝人,雪頂霜髯虎豹茵。山酒一壺歌一曲,漢家天子忌功臣。避秦安亂出藍關,松桂花陰滿舊山。自是無人有歸意,白雲長在水潺潺。」

  第25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古往今來,從帝王將相到文人騷客,一代一代傳頌下來,幾乎把他們抬到聖人的高度了。但也有人以為,從另外一個角度考慮,商山四皓的安貧樂道也有其明顯的消極一面,那就是多強調了獨善其身,安於守窮,少了兼濟天下的大氣,缺少闖勁。細究四皓先生一生經歷,這一點是不可否認的。但毋須論功過是非,只他們的隱士精神已足為我們慢慢品味。

  龐德公——超然風塵外,自得丘壑美

  龐德公,字山民,漢末襄陽(今湖北襄樊)人,居住在峴山(亦名峴首山,在今湖北襄樊南,東臨漢水)之南,大約生活在漢靈帝建寧至三國蜀漢昭烈帝章武年間,今襄陽城東門外龐公鄉是龐德公的出生地。

  龐德公一生樂於隱居,「躬耕田裡,夫妻相待如賓,休息則正巾端坐琴書自娛,睹其貌者肅如也。」荊州牧劉表久聞其名,數次派人請他出來做官,龐德公都謝絕了。雖然從來都沒有做過官,但他在當時卻是名聲響亮,是荊州地區的六大豪族之一。

  龐公棲鹿門,絕跡遠城市。

  超然風塵外,自得丘壑美。

  耕鑿勤厥躬,耘鋤課妻子。

  保茲永無患,軒冕何足紀。

  超然於亂世外的真隱士

  龐德公生活在東漢末與三國初。自東漢的桓、靈二帝以來,朝中宦官作亂,他們憑藉皇帝的寵幸幾乎為所欲為,一手遮天。此外,深受皇帝倚重的外戚勢力,由於位高權重,也是無所顧忌。朝中這兩股勢力既相互勾結又彼此攻訐,甚至同一勢力的內部也勾心鬥角,互相傾軋。在他們的操控下,東漢王朝的江山早已經搖搖欲墜。

  當時,天下的分裂已屬必然。外戚何進聽取袁紹的建議,引涼州軍閥董卓進京勤王,誅滅十常侍,但誰知董卓卻反客為主,殘酷鎮壓異己者。於是,天下群臣又將矛頭指向董卓,由王允獻連環計將董卓除掉,大快民心。

  其後,袁紹以「四世三公」的政治資本崛起於冀州;曹操奪取青、兗之地,後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天時,聲勢逐漸浩大;袁術佔據淮南、揚州,實力不容小覷;劉表佔據荊襄,其地藏龍卧虎;孫堅廣據江東,收兵買馬,倚長江天險,睥睨中原;劉璋據蜀地,張魯據漢中。天下已經支離破碎,東漢王朝名存實亡。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其實亂世也出名士,只是隱士與英雄出處不同罷了。正如諸葛孔明所說,有的人不甘寂寞,想在渾水中撈一把,憑藉自身的謀略或是縱橫家的口才,打動諸侯,從此奔走效力,博得屬於自己的一份功業;有的人卻淡泊名利,不想蹚渾水,不想趁火打劫,視塵世如網羅,視名利如羈勒,只求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龐德公就是這樣一位真正的「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大隱士。

  第26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知人識相的「伯樂」

  龐德公世居襄陽,祖輩曾在朝中為官,家道顯赫一時。但由於後來家道中落,到龐德公這代時幾乎到了貧困潦倒的地步。但是龐德公從小就很聰明,在家飽讀詩書,包括天文、地理、軍事、數學、算卦等。所以到20歲時,很多人就聽說他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無所不通了。本來以他的成就,足可以在當時的朝野中謀個一官半職的,但是他卻不汲汲於功名,只想隱居山林,做一名普通的農夫。

  龐德公非常善於發現人才,是當時著名的「伯樂」之一。雖然沒有出仕,但是他卻聞名四方,就連諸葛孔明也曾向他執過老師之禮。據說他與諸葛亮的交情甚密:「孔明每至其家,獨拜床下,德公初不令止。」這也足以證明龐德公的識人之才。諸葛亮能夠在出仕之前就已經名聲鵲起,和龐德公也有直接關係。清人阮函在《答鹿門與隆中孰優說》中說:「龐公卻辟劉表,知其不足與為;而智辯昭烈,隱然出武侯以自代。在國可扶炎鼎之衰,而在已無改岩林之樂。」阮函認為龐德公對諸葛亮的成名起了關鍵的作用。後來,龐德公的兒子龐山民,娶諸葛亮小女為妻。而當時被稱為「鳳雛」的龐統就是他的侄子,也受過他的指導教育。「卧龍」孔明與「鳳雛」龐統都是三國有名的大謀士,從他們輔佐劉備成就一番霸業的功績來看,龐德公的聲名與才能就不同凡響。

  龐德公對於自己的侄子龐統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視的。《襄陽記》中說:「(龐)統少未有識者,惟德公重之,年十八,使往見德操。德操與語,既而嘆曰:『德公誠知人,此實盛德也。』」從中可以看出,龐德公對龐統的成才、成名都起了決定性的作用。而到最後,孔明與龐統都沒有辜負他的厚望,成為後漢三國時期的著名謀士,為自己的人生畫上壯麗的一筆,這足以說明龐德公的人才品藻水平。

  超然風塵外,自得丘壑美

  龐德公最突出的特點有兩個:一是堅決不做官。他早先居襄陽峴山之南,以耕讀為業。劉表為荊州牧(治所襄陽),聞知德公德高望重,數次請他進城府做官,皆辭不屈就。二是有一套不做官的理論。龐德公後隱居於鹿門山,採藥以終。他的理想是自得其樂,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樂。當然,這在當時是不為世人所理解的。

  他所隱居的地方是劉表所管轄的區域,聽說他的大名後,劉表就想請他出山相助。有一次,劉表親自登門拜訪。當時龐德公正在田間耕作,劉表也沒有擺出高高在上的樣子,直接在田邊就和龐德公談了起來。這兩段對話頗有意思:

  劉表問:「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一個人不做官,只為保全自身,而不能保全天下呀!)龐公笑曰:「鴻鵠巢於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棲;黿鼉穴於深淵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棲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龐公的意思是說:有種叫鴻鵠的鳥,築巢於高林之上,使其暮而得所棲;有一種叫黿龜的動物穴於深淵之下,使其夕而所得宿。人們的趨舍行止也是人的巢穴也。他用此生動、形象的比喻,說明了物各有所求,人各有其志的緣由。「保全天下」非龐德公之願,自得其樂才是他的追求。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龐德公遠離紅塵的超脫。

  第27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由於堅請不赴,劉表心有不甘,接著又問:「先生苦居畎畝而不肯官祿,後世何以遺子孫乎?」(先生苦苦地在此躬耕而不肯拿做官的俸祿來生活,又拿什麼留給子孫後代呢?)龐公曰:「世人皆遺之以危,今獨遺之以安。雖所遺不同,未為無所遺也。」意思是說:當官的人都把危險留給子孫,我卻把勤耕讀、安居樂業留給他們。只是所留下的東西不同罷了,不能說我沒有留下什麼東西。龐德公的這番話耐人尋味,細想之下,劉表雖然把權力、財富留給了子孫,但同時也給子孫留下了隱患。而龐德公給子孫留下的,顯然不是什麼物質財富,卻是一種精神財富、道德標準,讓後世一輩子都享用不盡。看來,這位隱士果然是不同凡響,他的話就是拿到今天,也是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的。最終,龐德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反」,完成並實現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我國儒家思想代表孔子曾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作為中國幾千年來的特殊群體中的一位,當別人都想在亂世之中撈取功名時,龐德公卻完全隱居起來,沉浸于山野之中,自得其樂,不涉足紅塵。

  雖然他的兩個「弟子」都出仕,且在當時聲名大噪,但是他卻一生未仕,至死都恪守「不求聞達於諸侯」的準則。「苟全性命於亂世之中,不求聞達於諸侯」是諸葛亮在《出師表》里的話,不過他還是在等待賢君的禮遇,而龐德公的「不求聞達於諸侯」則是發自肺腑的,沒有任何弦外之音的。龐德公這種視功名如「糞土」的態度,在當時「學而優而仕」的社會中是難能可貴的。

  當時的龐德公想必是看透了為官者的下場:有的人為官一生,身心俱憊;有的人殞命官場,可恨又可憐。在龐德公看來,做官無異於蹲牢房,既不可得自由之思想,又遑論獨立之人格,彷彿身陷一片苦海。於是他掙脫苦海,羈留山林,與青山綠水相伴,做了一名優哉游哉的隱士。

  後來孟浩然在其《夜歸鹿門歌》中提到龐公: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岩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獨來去。是的,隱士的行為在很多人看來是可笑的,是不為人所理解的,也許只有那些身臨其境的人才能理解他們生命中所含的真正意味。

  羊祜——居廟堂之高,戎馬一生見高潔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人,即今山東省費縣。羊祜是我國西晉時期著名的軍事謀略家,祖輩皆為官吏,並且都以清廉有德操而聞名。其祖父羊續是東漢著名文學家蔡邕的外孫,東漢時期曾任南陽太守;而其父曾任上黨太守。

  第28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羊祜的哥哥羊承英年早逝;姐姐羊徽瑜曾嫁給司馬師作妾,後被封為景獻皇后。而羊祜後來則成了夏侯霸的女婿。

  縱觀羊祜一生,他雖身居高位,但立身清儉成性,其高尚的品格一直為後來的名人隱士樂樂稱道。在羊祜死後不久,武帝按照他生前的軍事部署消滅了吳國,統一了祖國。

  唐朝著名詩人孟浩然對這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羊祜及其一生作出了極其熱情的評價,他在《與諸子登峴山》這首詩中這樣寫道: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

  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仕途順利,一路高升

  羊祜十二歲喪父,但是他的父親在羊祜會說話的時候就開始教他學習典範的文章,再加上他從小好學,到了九歲的時候,就完全掌握了《詩》、《書》等。

  青年時期的羊祜,不僅博學多才,而且長得眉目清秀,身材魁梧。曹魏末年,文帝親自召見他並封他為大將軍,另拜為中部侍郎。在職時,羊祜認真負責,深得領導人的賞識,後來被調職,擔任關中侯、秘書監、相國從事中郎,中領軍悉統宿衛等職,甚至與司馬昭一起商討國家機密。

  司馬炎稱晉代魏後,因為羊祜輔佐有功,就封他中軍將軍等職。泰始五年(公元269年),晉武帝與他策劃滅吳之事。之後,又封他為尚書左僕射,都督荊州諸軍事,坐鎮襄陽。在這十年當中,羊祜廣泛開設鄉村學校,治理地方秩序。他針對當時「軍無百日之糧」的窘況,號召士兵屯田開荒田八百餘畝,幾年之內就積存了供十年用的軍糧。這一措施充實了軍用物資,既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又為滅吳作了充分準備。

  居廟堂之高,卻深得民心

  為人寬和,深得民心

  每次外出活動,他常常是一身便裝,不著鎧甲;在他自己的住所附近,負責保衛的侍衛也從不超過二十人。一有空閑,羊祜還跟將士們一塊去打獵、捕魚。羊祜的這一作風吸引了吳國的將士們。對於吳國的士兵來說,很難見到這麼平易近人的帶兵將領。漸漸地,他們對羊祜失去了敵意,紛紛越過邊界向其投降。羊祜細細地問過後,總是很寬和地說:「隨你們的意願,我們隨時歡迎你們。」

  打仗的時候,收割吳國的穀物當軍糧時,他會命令手下統計好數目、價值,另外,還會讓下屬送一些絲織品給吳國百姓作為補償。

  做事講原則,贏得敵心

  羊祜雖然經常和手下兵將馳騁於吳、晉邊界打獵、遊玩,但他從不會踏上吳國土地。我們知道,禽獸不識邊境。有時,吳國人會先射中逃到晉國這邊來的禽獸。這時,羊祜就安排手下將其綁好後再送還給吳國人。

  第29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在兩國交戰之時,羊祜從不搞突然襲擊,亦不會為了勝利而不擇手段。一次,晉、吳將士雲集戰場,一時狼煙烽起,戰鼓聲不絕於耳,戰鬥馬上就要開始了。這時,下屬突然來報說,有位將領要獻詐兵之計。羊祜一聽,立刻呼喚左右侍從:「來,把他捉住。用美酒灌醉他,讓他開不了口。」結果那個將領被眾手下扭著灌了個酩酊大醉。

  有一次,兩軍交戰結束之後,他手下有人捉住了吳國兩個小孩子。當時,那兩個小孩被嚇得瞪圓了雙眼,驚恐萬分。但羊祜沖他們倆友善地笑了笑,然後忙招呼兩個壯士:「送他們回去,一定要找到他們的家,保證他們平安無事。否則拿你們是問!」此後不久,吳國將領夏詳等前來投降,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那兩個小孩的父親,他也帶著部將前來投靠羊祜。

  胸懷寬廣,得天下朋友

  吳國將領陳尚、潘景等人屢次侵犯晉地。有一次,他們又來侵犯,羊祜派兵追擊,直接把他們截殺了。但是,事後羊祜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且高聲宣揚他們寧死不屈、效忠吳國的精神。而對於聽到消息後,悄悄趕來送葬的陳尚、潘景的弟子,羊祜同樣以禮相迎,以誠相送。

  吳國將領鄧香,舉兵入侵晉朝夏口,結果一敗塗地,鄧香等人被羊祜的將士們活捉。當鄧香被晉兵捆綁著押送到羊祜面前時,十分惶恐,心想難逃一死。誰知羊祜卻微笑著揮手,吩咐手下給他鬆綁,並放他回吳。鄧香感激涕零,回到孫吳之後,馬上帶領自己的人馬投奔了羊祜。

  羊祜為人處事的氣節感動了吳國人,一說到羊祜什麼,他們都是心悅誠服。即使是當時晉國敵對國的吳國,也尊敬地稱羊祜為「羊公」。長期與晉對戰的吳國將領陸抗曾經嘖嘖稱讚:「羊公胸懷寬廣,連樂毅、諸葛亮都比不上他啊!」一次,陸抗得了病,羊祜就贈與他醫藥,陸抗毫無疑心地就把葯服下了,左右的人都勸他不該這樣,萬一中了毒怎麼辦。但陸抗說:「世間哪會有毒人的羊叔子呢?」後來,羊祜與陸抗互通使節,各保分界,使得邊界一帶非常安寧。

  在其位,謀好其政

  羊祜是一個非常懂得把握時機,有長遠政治眼光的人。

  吳國的人心逐漸偏向了羊祜,這為晉國征服吳國奠定了思想基礎。咸寧二年(公元276年),抗晉吳將陸抗病逝,伐吳的條件準備完備。羊祜上書武帝:「吳主荒淫無道,又非常殘暴,現已失去民心。我當趁此攻打吳國,吳縱有長江作天險也無濟於事,滅吳統一就在眼前了。」但是,由於當時秦、涼二州的少數民族叛亂,再加上朝中多數權臣都不支持此事,平定統一之事就這樣被擱置了。為此,羊祜曾感嘆道:「有當斷不斷,天與不取,豈非更事者恨於後時哉!」

  第30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羊祜為晉朝立下了赫赫戰功,晉武帝決定封他為南城侯,但是被羊祜拒絕了。《史書》記載:「祜每被登進,常守沖退,至心素著,故特見申於公列之外。是以名德遠播,朝野縣瞻,縉紳僉議,當居台輔。」換句話就是說,他覺得武帝給他封的官太大了,超出了他應該被封的官職。因為當時的南城郡可不是一座小縣城而已,它包括了泰山郡南武陽、牟、南城、梁父、平陽五個縣,管轄範圍非常大。在羊祜有理有據的堅持下,晉武帝不得不答應了羊祜的請求。

  二年之後,羊祜病倒了,但這並不能影響到他為國家社稷盡心儘力的志向。他回到洛陽後,繼續向晉武帝面陳滅吳之計。武帝怕他累著了,於是免去了他朝見之禮,讓他坐車上殿。羊祜又一次向武帝重申其伐吳謀劃:「今主上有禪讓之美,而功德未著,吳人虐政已甚,可不戰而克……如舍之,若孫皓不幸而沒,吳人更立令主,雖百萬之眾,長江未可越也!」晉武帝聽後覺得非常有道理,於是,隨即令羊祜帶病領兵出征。羊祜說:「這次我不必親自去就行,但等他們回來了,聖上您可要多操心了。」

  公元278年,羊祜病情加重,去世之前,他還不忘向武帝推薦軍事才幹,如杜預(為西晉的統一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羊祜的死去意味著武帝失去半臂,所以,當武帝聽到這一噩耗時,「素服哭之,甚哀」(由於當時天氣寒冷,武帝的眼淚都流到了鬍鬚上結成了冰)。而南州人聽說羊祜去世,更是哀號痛哭,有的甚至停止營業,街頭巷尾哭聲相接;就連孫吳守邊的將士聽說了,也為之哭泣。由此可見,羊祜一生的仁德是多麼深厚,並廣得人心。

  羊祜在臨終前,曾對自己的子女囑咐過兩件事:其一,不得將其官印入柩;其二,不得為他修陵寢,只要和自己的父母葬在一起就可以了。羊祜死後,其堂弟羊琇按其意願準備將其葬於故里祖墓之側時,晉武帝念其功高,賜他離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頃,並追封為侍中、太傅。所以,羊祜歸葬新泰故里的遺願最終還是沒有實現。

  羊祜死後二年,杜預按照他生前的軍事部署一舉打敗孫吳,終於完成了祖國統一的大業。當滿朝文武歡聚慶賀的時候,武帝手舉酒杯,流著眼淚說:「這都是羊太傅的功勞啊!」。

  羊祜寄情于山水,展現其特有韻味

  忙於政事之餘,羊祜非常喜愛遊山玩水。閑暇之餘,或每逢風景明媚之日,他定會登上硯山(今湖北襄陽西南),飲酒觀賞,吟詠品玩,且終日不倦。

  一次,面對山中美景,羊祜慨然而嘆,對同行的鄒湛說:「自有宇宙以來,便有此山存在。古來賢達勝士,像你我這樣登臨此山的人,怕是已不可勝數。但都湮沒無聞,令人悲傷嘆惋。百歲之後,倘若有知,我的靈魂仍然要登臨!」鄒湛搖頭笑答:「您德冠四海,繼承先哲,聲名威望,一定能與此山一同流傳後世。而像我們這樣的人,才真的會如您所說的湮沒無聞呢!」正如鄒湛所言,在羊祜死後,人們就在南峴山為其建立了石碑。每到逢年過節之時,總是祭祀不斷。而來往之人看到石碑,也無不思慕流淚,後來此碑就叫作墮淚碑。

  第31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羊祜,雖是戎馬一生,但是渾身處處散發著一種「大隱」的氣節:為人寬宏大度,做事不耿耿於懷。比如,襄陽為官十年中,屯田興學,以德懷柔,深得軍民之心。《晉書·羊祜傳》:「泰始之際,人祇呈貺,羊公起平吳之策,其見天地之心焉。昔齊有黔夫,燕人祭北門之鬼;趙有李牧,秦王罷東並之勢。桑枝不競,瓜潤空慚。垂大信於南服,傾吳人於漢渚,江衢如砥,襁袂同歸。而在乎成功弗居,幅巾窮巷,落落焉其有風飈者也。」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在晚年曾多次調閱《晉書·羊祜傳》,並在書封寫下題記,對羊祜有著高度的評價。

  陶弘景——有名的「山中宰相」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號華陽居士,著名的醫學家、文學家、煉丹家,同時也是中國南朝齊、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出生於南朝梁時丹陽秣陵(今江蘇江寧縣),一生經歷了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終年八十歲。因長期隱居而自號華陽隱居,死後謚號貞白先生。

  大家都知道,歷史上每朝都會有一位宰相,他們為皇帝的江山社稷鞍前馬後。梁武帝的這位宰相卻有一點特別:他是一位「山中宰相」。其實,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對整個國家的事務進行遠程指導。在科技發達的今天,遠程遙控處理事情已經成了習慣,但是對於那個沒有網路、沒有任何高科技物品的時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山中宰相」遠程遙控輔助梁武帝

  陶弘景從小就聰穎好學。四五歲時就常以荻蘆為筆,在灰沙上練習寫字。十歲時,就開始每日研讀最喜歡的葛洪的《神仙傳》,不分晝夜、廢寢忘食。深受其影響,陶弘景早早立下了修身養性的遠大志向,並付諸實際行動中,如他長期食素,不沾葷腥,不近女色,也不娶妻生子。長大後,陶弘景眉清目秀,身材高大,一副仙風道骨;學識十分淵博,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到20歲,就做了帝王的伴讀。機緣巧合之下,他做了官。然而身在仕途的他卻不習慣於與他人打交道,他只是在批閱公文以及研究學問上下功夫,因此,朝中大事,大都由他定奪。

  也許是上天註定,也許是本性使然,在做官不久後他就向梁武帝請求辭去了官職,回到自己的家鄉過起了隱居的生活。在他離開京城時,很多官員都在路邊為他送行,這也是南朝開朝以來從沒有過的場面,這足以證明了陶弘景在朝中的地位之高。

  陶弘景隱居之後,先是東陽郡守沈累書邀之,結果被他推辭了;接著梁武帝屢加禮聘,他亦不出。梁武帝就想不明白:在朝中待遇好,地位高,為什麼偏要過一種山中的生活呢?於是,就問他:「山中到底有什麼值得你這麼留戀,為什麼不出山呢?」陶弘景以一首詩和一幅畫作了回答。《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第32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

  畫的內容是:紙上的兩頭牛。一頭散放水草之間,自由自在;一頭鎖著金籠頭,被人用牛繩牽著,並用牛鞭驅趕。梁武帝在看了詩和畫以後,明白了他的用意,雖對他不舍,但還是尊重他的意願,不再強求他出山做官了。另外,還送給他大量的布帛及常用之物。

  陶弘景退隱山中之後,以煉丹修道為主。他來到了句容山,並在那裡潛心修鍊,繼續研究學問。但是由於皇帝與他十分親密,又極其信任,所以每每「國家有吉凶征討大事,無不前以諮問」,還常以書信的形式請他參與決策。由此,陶弘景便有了「山中宰相」之名。

  陶弘景與《本草經集注》

  陶弘景對社會的貢獻很多,他在醫藥﹑煉丹﹑天文歷算﹑地理﹑兵學﹑鑄劍﹑經學﹑文學藝術﹑道教儀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對於藥物學的貢獻更為突出,是對本草學進行系統整理並加以創造性地發揮的第一人。另外,他編寫的《本草經集注》是古代中藥學發展中的一顆明珠,是繼我國現存最早的藥物學著作——《神農本草經》之後的又一重要文獻。

  陶弘景從自己名醫別錄篇中挑選出了365種新品種附入《神農本草經》,使原書只有365種的藥物增加到730種,並予以一一訂正、調整、分類注釋,編成《本草經集注》一書。

  相對於《神農本草經》來說,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有著它自己顯著的特點。

  第一,他改進了藥物的一般分類法。

  《神農本草經》中對藥物使用了簡單的三品分類法,僅僅概括性地指出了某種藥物有毒還是無毒,但是藥性卻難以判斷,而且內容較為粗糙,既不容易供人們學習掌握,又很容易造成治療上的差錯。對於此種情況,陶弘景做了詳細地改變:他把三品分類發展到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種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後來成為我國古代藥物分類的標準方法,在以後的一千多年間,一直被沿用並加以發展。

  第二,他對於藥物的性味、產地、採集、形態和鑒別諸方面的論述,描寫的更加詳細,在語言方面也有顯著的提高。

  第三,他總結了諸病通用的藥物。例如祛風的藥物,如防風、防己、秦艽、川芎、獨活等歸在同一類,叫做「諸病通用藥」。他研究出來的這種分類方法,便於臨床參考,對醫藥學的發展也起到了促進作用。

  這本《本草經集注》的問世,對我國醫藥學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我國古代第一部藥典——唐代的《新修本草》,就是在此書的基礎上進一步修訂完成的。

  第33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嚴謹的治學態度

  說起陶弘景嚴謹的治學態度,這裡有個很生動的故事。

  有一天,當他讀到《詩經·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抱)之,教誨爾子,式谷似之」時,很不以為然。再看到《詩經》的舊注:「蜾蠃(一種細腰蜂)有雄無雌。當它繁殖後代時,是由雄的螟蛉(青蜘蛛)把幼蟲銜回窩裡,叫那蟲子變成自己的樣子,最後成為它的後代。」看到這裡,他認為這簡直不可思議。

  這時,正好他的一個朋友也來向他請教這個問題。他查遍了可以查到的書本,可書本里的解釋和《詩經》上面的一模一樣。他想:這些書籍彼此之間都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查書是查不出答案的,我何不親自到現場去看個究竟呢?

  於是,他來到庭院里,找到了一窩蜾蠃。經過幾次細心的觀察,他發現那螟蛉幼蟲並非用來變蜾蠃的,而是蜾蠃銜來放在巢里,等自己產下的卵孵出幼蟲時作為它們的「糧食」。蜾蠃不但有雄雌之分,而且還有自己的後代。蜾蠃銜螟蛉幼蟲作子之謎,在陶弘景嚴謹的治學態度下被揭穿了。

  經過這件事以後,他得出一個結論:治學一定要嚴謹,要重視調查研究,不要一味地去相信書本,更不能別人怎麼說自己也跟著怎麼說。

  陶弘景整理醫學書籍是出了名的細心、嚴謹、周密且實用,是今天人們在整理中醫古籍們時的一面鏡子。他在整理醫學書籍的時候,十分尊重原作,決不亂塗亂改,也不信口雌黃;即使有補充,也把自己的說法和原書的說法區分開來。比如,他把搜集到的365種葯加入《神農本草經》,有的就用「黑」字寫,有的就用「紅」字寫。所以,後人對此書有「本草赤字」,「本草黑字」之稱。赤字是本經正文,黑字是後來加入的。他開創的這種做法,被後來的注釋家爭相學習,成了現代人們治學的榜樣。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梁武帝時期,被世人稱為「山中宰相」的陶弘景,因創建茅山宗而成為道教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後人提到陶弘景,也多論述其在道教思想史上的成就和醫學上的貢獻,至於他對文學的重要貢獻,人們卻很少注意。其實,陶弘景在文學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他具有文人和道教徒的雙重身份。

  陶弘景的一生,涉及之廣泛,研究之深入,達到了前所未有。他是一位博學的文人,精通天文曆法、山川地理、醫術本草、琴棋書畫乃至陰陽五行。他的著作很豐富,但多屬道術和醫藥方面的書。他的駢文《答謝中書書》:「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雲,清流見底」,「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清淡而精美,是六朝山水小品的名作之一。

  第34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他的詩雖然僅存6首,但意義與質量都很高。其中,以他給梁武帝的那首五言詩《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最為出名:「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短短20個字,就表現出了他作為隱士的一面,淡漠名利,志存高遠,為歷來文人所傳誦。另一首《題所居壁》「不意昭陽殿,化作單于宮」,借詠史流露出對現實的深刻憂慮。樂府《寒夜怨》一首,雜用三、五、七言,感情真摯,格調流利,也堪稱佳作。

  歐陽修——博學多才的仕途隱士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廬陵,即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時期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和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仁宗天聖八年(1030年)中進士;仁宗時期,先後被提升為知制誥、翰林學士;到了英宗、神宗時期,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兵部尚書,以太子少師致仕。

  歐陽修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在文學創作上,散文、詩歌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其中以散文最高。如他的《豐樂亭記》、《醉翁亭記》諸作,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鍊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完全體現出一新文壇面目。蘇軾在評論其文時說:「論大道似韓愈,論本似陸贄,紀事似司馬遷,詩賦似李白。」

  自幼好學的曠世奇才

  歐陽修四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他和母親不得不依靠在隨州(今湖北隨縣)的叔父生活。歐陽修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成才,可惜家境窘迫,連紙筆也買不起。於是,她想了一個辦法:用屋前的池塘邊長著的荻草稈兒在泥地上教歐陽修識字、寫字。在母親的潛心教育下,聰明的歐陽修很早就愛上了書本。在十來歲的時候,他就經常到附近藏書很多的人家去借書讀,有時候還把借來的書抄錄下來。

  有一次,在一戶姓李的人家裡借書的時候,他發現那家的一隻廢紙簍里有一本舊書。於是就撿起來翻了一下,他立刻被這本書——《唐代文學家韓愈文集》迷上了,於是就向主人借了來,帶回家裡細細研讀。當時正值宋朝初年,一股文章華麗但內容空洞的文風籠罩著整個社會。歐陽修讀了韓愈的散文,覺得它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樣:文筆流暢、說理透徹,而且內容充實,於是他開始認真琢磨,學習他的文風,並且深受其影響。比如,他後來吸取韓愈「文從字順」的精神,掀起提倡簡而有法和流暢自然的文風,反對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澀的古文運動,都是源於受其影響。

  另外,在古文運動中,歐陽修不僅能夠從實際出發,提出平實的散文理論,而且又以很高造詣的創作實績起了示範、帶頭的作用。

  第35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仕途中勇於改革古文風

  成年後的歐陽修到東京參加考試,中了進士。此時,他在文壇上已經頗具聲譽了。中了進士之後,雖然官職不高,但他卻十分關心朝政,為人正直、敢諫。

  有一次,范仲淹因得罪了呂夷簡而被貶謫到南方,當時有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惟獨諫官高若訥在四處宣講著他的理論:范仲淹被貶活該。聽說此事的歐陽修十分氣憤,他馬上寫信責備高若訥不知道人間有羞恥事,而歐陽修也因此而得罪了朝中權貴,最後連他自己也被貶到滁州(今安徽滁縣)去了。滁州這個地方我們都知道,歐陽修最為著名的詩篇《醉翁亭記》就是出自於此地。當時,滁州四面環山,景色優美。歐陽修到了滁州後,除了處理政事之外,就是遊覽山水了。

  在滁州琅琊山上,有一座和尚修造的供遊人休息的亭子,那便是醉翁亭。其實,這個亭子本是沒有名字的。歐陽修在登山遊覽的時候,常在這裡喝酒,他自稱「醉翁」,所以給亭子起個名字——醉翁亭;後來,他以這個亭子為名,寫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記》,從此醉翁亭隨著歐陽修的名字也揚名天下了。

  歐陽修被貶的十多年後,因宋仁宗忽然想起他的文才,他又被調回了京城擔任翰林學士。在擔任翰林學士之後,他支持范仲淹,積極提倡改革文風;因繼承了韓愈古文運動的精神,在政治與文學方面,他都主張革新,成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領導者。

  宋初的時候,整個文壇充斥著貴族文人集團提倡的西昆體詩賦,其內容浮華纂組,並無社會意義。為了矯正西昆體的流弊,歐陽修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他的主張得到了尹洙、梅堯臣、蘇舜欽等人的熱烈贊同。

  在矯正西昆體的過程中,歐陽修不畏各方面的壓力,勇敢地堅持自己的主張。有一次,京城舉行進士考試,由歐陽修擔任主考官。於是,他就抓住這個機會選拔人才,改革文風:在閱卷的時候,只要是華而不實的文章,一概都不錄取,這導致了一批落選的人對歐陽修的怨恨。一天他騎馬出門,在半路上竟被一群嘴裡罵罵咧咧的人攔住,就是在考試中落選的一些人在滋事。直至後來巡邏的士兵過來為他解圍,他才得以脫身。在歐陽修的努力下,考場的文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都開始學著寫內容充實樸素的文章了。

  歐陽修在任翰林學士期間,不僅大力改革文風,而且十分注重發現和提拔人才,其中最典型的如曾鞏、王安石、蘇洵和他的兒子蘇軾、蘇轍等,本來他們並不怎麼出名,但經過他的賞識、推薦、提拔,一個個都成了名家。後來,他們六人還有唐代的韓愈、柳宗元,被後人合稱為「唐宋八大家」。

  第36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隱居生活,注重修身養性

  歐陽修的文學成就

  歐陽修好古嗜學,博通群書,詩文兼李白、杜甫、韓愈之長,文章名冠天下。蘇軾父子及曾鞏、王安石皆出其門下。歐陽修開創了宋代筆記文創作的先聲,文章不拘一格,寫得生動活潑,富有情趣,並常能描摹細節,刻畫人物,以《新五代史》、《歸田錄》、《六一居士集》最為著名。其中,《歸田錄》記述了朝廷遺事、職官制度、社會風習和士大夫的趣事軼聞,還介紹了自己的寫作經驗,很有價值。另外,歐陽修又與宋祁等共同修撰《新唐書》,是研究唐代歷史的重要文獻。

  歐陽修在詩歌創作方面

  歐陽修在詩歌創作方面成就卓著,他的詩歌自然流暢,避免了韓愈的險怪艱澀之弊,而且詩歌的風格也是豐富多樣的。在詩歌的內容上,他的詩有一部分反映人民的疾苦,揭露社會的黑暗,議論時事,抨擊腐敗政治,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在詩歌創作方面,歐陽修更多的是寫景抒情,他的作品或清新秀麗,或平淡有味,其中多以抒發自己的生活感受為目的。

  後人將他的詩集錄成書,稱為《六一詩話》,這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話。《六一詩話》開創了「詩話」這一新的體裁,對後世詩歌理論發展,提供了一種簡便靈活的形式。

  歐陽修的詞在宋初的詞壇上佔了一席重要的位置,其詞風處在欲變未變之際。他的詞中約有四分之三的作品是表現男歡女愛、離別相思、歌舞宴樂之類內容的,但是,他筆下的婦女生活涉及面比前人要寬得多,而且他寫的男女之情都是歌頌愛情的永恆,內容大都與「花間」相近,主要內容仍是戀情相思、離情別緒、酣飲醉歌、惜春賞花之類,描寫出的景色清新疏淡,但表達出的感情卻真摯親切,深沉委婉。

  歐陽修對事物體察入微,從他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得出。他的詞看似隨意寫出,卻是無限傳神。他偏重抒情的詞,且寫得婉曲纏綿,情深語近。例如《踏莎行》中上下闋的最後兩句「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通過春水春山,從思婦眼中寫徵人,情意深遠,含蓄蘊藉,給人以新穎別緻的感覺,感情亦非常深摯。另外,在他的詞中還有三十多闕言志抒懷之作,這些詞表達的已不再是輕歌曼舞間的愁思,而是作者豪邁坦蕩的胸懷和飽經仕途風波後的深沉感慨,意境開闊雄放,表現出襟懷豪逸和樂觀的一面。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若算起來,歐陽修也算是一個很典型的官場隱士。作為北宋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身上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在逆境中始終保持樂觀的態度與進取的精神。

  第37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歐陽修在文學創作上頗有建樹,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感。另外,他倡導改革文壇華而不實之風,使文章內容充實,氣勢旺盛,深入淺出,精鍊流暢,敘事說理,娓娓動聽,抒情寫景,引人入勝,寓奇於平,從而使文壇呈現出新的面目。

  歐陽修喜論古今書,書論有《論南北朝書》、《論仙篆》、《六一題跋》、《集古錄跋尾》等。作為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領袖人物,其文論和創作實績,對後世有著相當深遠的影響。歐陽修雖素慕韓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並不亦步亦趨。他的書法亦著稱於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歐陽修一生著述豐富,成績斐然。除文學外,他對自己所研究的著作,如《詩》、《易》、《春秋》,都能不拘守於前人之說,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滿招損,謙受益,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舉天下之豪傑,莫能與之爭;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歐陽修離開我們雖然已經一千多年了,但他留給了我們很多東西。可以說:沒有歐陽修,就沒有滁州琅琊山的響亮名聲。醉翁亭歷經滄桑,屢廢屢興,數百年不敗,似乎也在見證著這位歷史文化名人給後世帶來的影響。

  吳鎮——抗簡孤潔,高自標青之士

  吳鎮(1280年—1354年),生活在元初,字仲圭,號梅花道人,又嘗自署梅沙彌,浙江嘉興魏塘鎮人。工詩文及草書,擅畫水墨山水,又長墨竹,人物、雜卉隨意點染,亦能超塵出俗。

  他年輕時曾學習理學,終其一生閉門隱居,未入仕途,除精研儒家經典外,還旁通佛家、道家學說。常往來嘉興、杭州一帶,以賣卜為生。所居住室曰「梅花庵」。平時喜歡和僧人貧士為友,很少與上層官僚士紳往來,閑時放情于山水之間,以詩文書畫自娛。山水師法董巨,墨竹則宗文同,俱能自辟畦徑。他與當時黃公望,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四大家」。

  有吳鎮,家清貧,村塾師,賣卜人;

  始作畫,不與人,付年後,名聲震。

  漁夫圖,靈氣新,嵐霽雲,淡無痕;

  畫竹枝,有精神,工草書,能詩吟。

  「義士」之家的隱士

  吳鎮的遠祖系汝南,即今屬河南,他的先輩們都與宋室有著密切的血緣關係,且有著顯赫的政治背景,其中許多是兩宋的台閣重臣。如宋代開國元勛吳延祚(三世)、宋太宗駙馬吳元扆(四世)、衛國名將吳革(九世)等,然而,這卻造成了他終生拒不仕元的想法,即對其以後的生活道路有著重要的潛在影響,另外,這也是他的思想性格形成的歷史原因。

  第38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吳淵是吳鎮的高祖輩,是南宋的進士,官至參知政事,並且曾任轉運使、發運使,總領許浦、澉浦與福建等地的轉運事務,直接影響了吳鎮家族在元代的謀生之道;吳寔是他的曾祖,見南宋將亡,「棄文習武,仕進義校尉,水軍上將。元兵南下,公力戰死」。宋亡後,吳氏家族開闢了以海運為業的謀生之道。基於祖上有過水軍生涯的優勢,吳鎮的祖父——吳澤,官承信郎曾出使金國。作為一位抗元猛將,吳澤參加了鎮守襄陽的戰役。從此以後,吳氏家族就開始在嘉興一帶生根,由於吳澤的那種忠宋不仕元的堅定的政治態度,確立了吳氏家族的政治品性,其子多被當時人稱為「義士」。這對吳鎮後來不仕元的態度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入元後,吳氏家族除了以航海為生外,還有以行醫為業者。元亡後,這些以行醫為生的家族中人都紛紛出仕明廷。生活在這代代富庶的家庭里的吳鎮,其主要經濟來源必定是來自父輩留下的產業,吳鎮的寓所在今嘉善縣魏塘鎮,原名「竹庄」,後更名「梅花庵」。後來據實地考察,吳鎮當時的住宅十分大。這為他以後的歸隱生活奠定了物質基礎。

  詩、書、畫「三絕」之士

  吳鎮少年時就對劍術非常感興趣,成年後便與他的哥哥一起向柳天驥學習易經,得其性命之學,尤其對於學習預測人類的災異禍福有著極其深切的愛好,然後垂簾賣卜。書有記載,吳瑱「嘗賣卜於崇德,日止一課,得錢米酒肉與人」。顯然,他們兄弟倆的賣卜行為都不是為了生計,而是逃避世事的一種方法。吳鎮從此以後韜光養晦,堅持高尚志氣,不與眾人和同,貫通儒、道、釋三教,達生知命。他年輕的時候,曾經遊歷杭州、吳興等地,飽覽太湖風光,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而大自然的真山真水則啟發了他創作的靈感,從此,他就深深地喜歡上了大自然,而這也是造成他不仕元的又一重要原因。

  吳鎮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系統地學習書法和繪畫,後來成為了一位天才畫家。

  他喜愛梅花,於是,於屋前屋後都種上了百株之多的梅花,還自比北宋林逋;「為人抗簡孤潔,高自標表」;個性清高孤僻,不同流俗。他十九歲開始學畫,筆力雄強、蒼茫沉鬱,題材多為漁父。精寫竹,師李衎,為文同後又一大家。詩詞風格剛勁有力。每作畫往往題詩文於其上,詩、書、畫相映成趣,時人號稱為「三絕」。

  吳鎮長住魏塘,深居簡出。在當時,他的同里盛懋門庭若市,畫幅都以善價出手,鎮之妻就勸他不妨屈就學盛懋之筆,吳鎮卻堅持說:「二十年後不復爾!」後來果然成名。工草書,能詩,擅長水墨山水。他的作品較多,其中《漁父圖》,寄寓他嚮往自然,隱遁避世的思想。

  第39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吳鎮向來不嫌貧愛富,富貴者向他求畫往往求而不得。平素以詩酒為娛,雖放浪鄉野,但在家中「能與父言慈,與子言孝」,史稱有嚴君平風。晚年的吳鎮,改號為「梅沙彌」,成為佛教徒。時與友人會於精嚴寺僧舍,心儀佛門,在生活上受到族孫佛奴(家譜錄為觀音奴)的侍候。四年之後,吳鎮回到魏塘,自選生壙,自書碑文:「梅花和尚之塔」。卒於元至十四年,終年七十五歲。

  「只釣鱸魚不釣名」之士

  據記載,吳鎮於公元1350年中舉人,曾先後擔任過山東陵縣知縣、湖南沅州知府。在湖北任職興國知府的一年中,他大力地主持興辦地方公益事業,並能耿直敢言群眾的疾苦,終違湖南某中丞,借口隱蔽屬縣亂事,責其失職而被劾罷職。在離開沅州時,兩袖清風,行裝只裝有書畫數卷,沅州石數塊而已。抵蘭州後,主講蘭山書院。

  吳鎮耿直的性格也是造成他仕途坎坷的主要原因。相傳,在他任職知府期間,鄰縣有人被勒殺致死者,地方官以自縊結案。其子不服,多次申訴,上級責他去處理。他經過反覆地追查,最後終於緝拿兇犯歸案,進行了依法制裁。

  吳鎮是漢族文人,他從小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是儒家的入世思想、仕圖觀念對於處在特定環境中的吳鎮來說,已毫無激勵作用。他在《漁父圖》上的題畫詞所云:「碧波千頃晚風生,舟泊湖邊一葉橫。心事穩,草衣輕,只釣鱸魚不釣名。」這樣做也是為了全身避禍。再者,元代對漢族知識分子的歧視政策,更使他無意於功名,因而產生出世思想。此外,他的家族世代所形成的忠宋意識也不可能使他效忠於元廷。

  此外,吳鎮除了受儒家思想熏陶外,在早年還常與釋、道交往。據說,他在二十餘歲時就對道教有著深厚的興趣,其中與他交往親密的畫家方方壺,即是上清宮道士。道家遁世清修的思想對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此外,他還醉心於佛家主張,吳鎮最終皈依的不是黃冠而是佛家的空門。吳鎮晚年的畫作落款常用「梅沙彌」。《釋氏要覽》稱,「此始落髮後之稱謂也。」這表明此時已正式成為出家人。

  吳鎮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飽嘗艱辛,甚至要淪為賣卜為生的地步,因此他的思想中有一種可貴的平民意識,這種思想使他出污泥而不染,保持了他質樸無華的本性。吳鎮還有這樣一首《寫菜》題詩說:「菜葉闌干長,花開黃金細。直須咬到根,方識淡中味。」這「淡中味」是對生活的體驗,也是對人生的領悟;「咬到根」,不僅指嘗到生活的滋味,也是老子「味無味」的意思;「五味令人口爽」,優裕的物質生活反而使人舌不知味,守持恬淡的生活,能保持固有的天真。吳鎮曾多次畫墨菜。其實,他這種題材的選擇,本身就反映了他樸素的平民意識。

  第40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吳鎮晚年,家益貧,心卻益靜,常焚香終日,獨坐,因而也有了更多的心靈自由。這就為他的墨戲創造了良好的創作心境。不過,與釋道不同的是,吳鎮的心靈並不走向佛家的空寂,他晚年旺盛的創作力充分證明了他的學佛學道,其歸宿還是在書畫中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吳鎮一生貧寒,曾以賣卜為生;性情孤峭,以隱居自適,少與文士縉紳往來,當時鮮有知者。他雖然博學多識,但性情孤高,不輕易給人作畫。像他這樣因為性格孤傲而歸隱不仕的人,在歷史上是很少見的。

  陳繼儒的《梅花庵記》的一篇極有影響的文章里,記載:「當元末腥穢,中華賢者幾遠志,非獨遠避兵革,且欲引而逃於弓旌征避之外。倪元鎮隱梁溪,楊廉夫隱幹將,陶南村隱泗涇,張伯雨隱句曲,黃子久隱琴川,金粟道人顧仲瑛隱於醉李,先生隱於鄉。生則漁釣詠歌書畫以為樂,垂歿則自為墓,以附於古之達生知命者,如仲圭先生蓋其一也。」可見,吳鎮的歸隱不是因為隱於官場的無奈,也不是隱於醉生夢死的狂歡,他的歸隱與一無所有的清貧歸隱也不一樣:他一生絕意仕官宦,固然與當時的統治者輕視漢儒有關,也與他思想深處儒家「窮則獨善其身」的觀念有關;在他的題畫詩中,充滿了儒家知識分子孤傲不屈、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古往今來,很多隱士大都處於沒有出路的年代,故時感惆悵,他們大多心裡都埋藏著無盡的痛苦、悲傷與對出仕的絕望,所以,他們走上隱居不仕之路是很自然的,這也是對黑暗社會無可奈何的選擇和最好的歸宿。他們超凡脫俗、怡然自得的光環背後是清醒者無路可走的悲哀。但是,吳鎮卻不同於他們,他性格高介,疵俗激清,類皆不得於時,故其孤身英特之氣,時溢為山水竹石。

  「抱節元無心,凌雲如有意。置之空山中,凜此君子志。」他以竹喻人,表現其高潔不屈的志行,而且是傳統的儒家節操觀。他心中沒有古代其他隱士那樣憤世疾俗、無可奈何的絕望,而是一種不願與世俗相容的高尚的真隱士氣節。

  曾國藩——一代梟雄,隱於朝野

  曾國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號滌生,原名子城,清湘鄉縣荷葉塘,即今雙峰荷葉鄉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軍機大臣穆彰阿門生。累遷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中國清朝時期著名的軍事家、理學家、政治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與大學士倭仁、徽寧道何桂珍等為密友,以「實學」相砥礪。

  另外,他更是晚清的重臣,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力挽狂瀾,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

  第41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曾國藩,出生於湖南雙峰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後入京赴考,中進士後留居京師。十年七遷,連升十級,37歲時任禮部侍郎,官至二品。當時,正值清王朝由乾嘉盛世轉而為沒落、衰敗,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動蕩年代,然而,正是在這種危難的時刻,才顯示出了他的非凡能力。在他的領導之下,國家曾一度出現「同治中興」的局面。可以說,他是這一過渡時期的重心人物,其在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各個方面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令人十分矚目。

  修身五字,功成天下

  中國歷史上,曾國藩一直是一個最有爭議性的人物,然而,他的政治功績是不可否認的。他是一個道學家,但絕對不是一個空頭道學家。他的哲學思想的發展主要是由信奉程朱發展到信奉王夫之,這是他在與自己的對立面作鬥爭的過程中實現的。他的思想學術觀點也倍受重視,就連毛澤東都對他評價一二。

  作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國藩對於「乾嘉盛世」後清王朝的腐敗衰落洞若觀火。他這樣說過,「國貧不足患,惟民心渙散,則為患甚大。」他還指出,「吏治之壞,由於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誠為探源之論」。基於此,曾國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即在危急之時需用那些德才兼備之人。另外,他提倡廉正之風,行禮治之仁政,反對暴政、擾民,對於那些貪贓枉法的官吏,一定要予以嚴懲……這些都是他比較有代表性的學術觀點,也正是他的這種先見之明,才得以讓他在官場中如魚得水。

  他作風嚴謹,比較注重自己的人生修鍊,一共可以總結為修身五字:誠、敬、靜、謹、恆。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誠。所謂誠即是誠實、誠懇,為人的表裡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於世,要修鍊自己的誠;第二個字是敬。所謂敬就是敬畏,人要有所畏懼,人不能無法無天,敬畏表現在內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現在外就是持身端莊,嚴肅有威儀;第三個字就是靜,是指人的心、氣、神、體都要處於安寧放鬆的狀態;第四個字是謹,指的就是言語上的謹慎,不說大話、假話、空話,實實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個字是恆,是指生活有規律、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正是因為做到了這幾點,所以他能夠在官場中做一個「瀟洒」的隱士,並且隱得大氣。

  在這幾點修鍊中,其最高境界就是「慎獨」,即人應該謹慎地對待自己的獨處,就是指在沒有任何監督的情況下,也要按照聖人的標準行事。這對於人們來說是很難做到的,但曾國藩就做到了,並且做的非常好。

  曾國藩在自己的修行方面還有一個信條,那就是「不為聖賢,則為禽獸」。他深知「世無艱難,何來人傑」,所以,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貪圖享樂,不收受賄賂;他知道「天下事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所以,他不畏困難,「堅忍維持」,以期「有後日之振」。他常嚴厲責備自己的懶惰、卑瑣,這種嚴於律己的精神值得借鑒。

  第42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他31歲時開始修身,並且一直貫穿到他的後半生。在此後的30年中,即便身為軍事統帥,每天在殺戮聲中度過,他每天仍然「三省其身」。可以說,修身是曾國藩事業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這一點,曾國藩最終才能得以功成天下。

  遵守「潛規則」,隱於朝野

  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風雲人物。咸豐年間,曾國藩能獨立時代潮流,把握風雲際會,並且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繼承和發揚林則徐、魏源的經世致用之學,大力倡導學習西方,開展自強新生政治運動。

  在中國傳統的主流文化中,對大成功有著另一個評價體系,那就是「立德、立功、立言」。倘若一個人能夠做到這幾點,他就成功了,曾國藩就是這麼一個成功的人。在中國的近代史上,他被人們稱為完人,正是因為他有道德、有軍功、有文章。

  有這麼一句話,「小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就是說那些隱士有一部分是看破紅塵隱居于山林,其實這只是形式上的「隱」而已,真正達到「物我」兩忘心境的,反而是那些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雜的干擾,做到自得其樂的人,這些隱居於市朝的人才算得上是心靈上真正的升華。

  有一些隱士,他們非常有能力,但無奈於世事黑暗,於是希望依賴周圍的環境忘卻世事,他們選擇沉湎於桃源世外之中,這其實就是小隱;真正有能力、頂尖的人才會隱身於朝野之中,在那裡實現自己偉大的抱負和理想。正因為如此,他們雖處於喧囂的時政中,卻能大智若愚、淡然處之,真正的隱者之為也。曾國藩就是隱士中這樣的一個極其典型的代表人物,他是真正有能力之人,卻能夠遵守「潛規則」,遊刃有餘地隱於朝野,實屬不易。

  眾所周知,在政治舞台上,利益是永遠的主題。不論善人、惡人,一旦登上這個舞台就得唱這齣戲,不唱即有被後來者趕下台之虞。正是基於這點,如果用常人的道德標準來衡量他們的話,常常會讓人陷入困惑之中。因為,古往今來,過於善良的人難成政治家,而曾國藩這個一代梟雄則把握得很好。他最終成為一個出色的政治家,是因為他深知要想成功,就必須對官場上的各種手段駕輕就熟,不但得會拉關係、找靠山,還得與每一派都保持一定距離;他了解奉承的力量,常對人有出格之頌。因為讚揚在什麼時候都不會讓當事人覺得過分,哪怕嘴上謙虛或面上鄙夷、慍怒,但是心裡仍美滋滋的。正是官場上的這些「潛規則」,幫助他在這樣一個殘酷的時代中站穩了腳跟,為自己的理想、目標而奮鬥著。

  曾國藩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在太平天國失敗以後,曾國藩沒有和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爭奪權位,而是見好就收,成為一個十分明智的隱士。老子說:「功成身退天下道。」正是由於他深知這些道理,在自己的事業將要下坡時,在他出任江西鄉試正考官時,忽報母喪,告假回家守孝,從此隱退,這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台階下去了。

  第43節:上卷大隱,隱於朝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後世對於曾國藩的評價,真可謂是眾說紛紜。

  有人說他是中國思想政治領域的開山祖師。

  曾國藩自稱:「鄙人乃訓練之才,非戰陣之才」。他教導士兵「說法點頑石之頭,苦口滴杜鵑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紀律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

  其實,一直以來,曾國藩都被政治界的人物奉為楷模。毛澤東在青年時期潛心研究曾氏文集,得出了「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的結論。毛澤東還說過: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蔣介石對曾氏更是頂禮膜拜,認為曾國藩為人之道,「足為吾人之師資」。曾國藩的個人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有人說他修身齊家治國,是中華千古第一完人。這是因為中國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業)、立德(成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為後人留下學說)「三不朽」之說,但真正能夠實現者卻寥若星辰,而曾國藩就是其中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他完成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不愧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

  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學術界對曾國藩的研究的逐步深入,人們對他的評價越來越客觀,即:曾國藩事功之大,譽稱晚清「中興名臣」;創辦洋務,不愧為洋務派領袖;著作豐富,可當之為學者;研究古文辭,不亞於文人;治軍有方,調配得宜,堪與古代兵家相媲美,擁兵而不自重,善權變而又謙退,足見道德修養功夫之深厚。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從政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岩」。這主要是說曾國藩在外事的處理上,表現出了審時度勢能應付劇變的才能。他堅持民族正義立場,忍辱負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戰禍,使中國有了一個喘息之機,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里,進行「圖強求富」的建設。

  曾國藩是政治史上成功的典範,他熟讀中國歷史,對官場之道參深悟透,積澱一整套官場絕學,用之於官場之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他陞官最快,三十七歲官至二品,在清朝惟獨一人;

  第二,做官最好,政聲卓著,治民有言;

  第三,保官最穩,歷經宦海風波而安然無恙,榮寵不衰。

  歷史的步履雖然千災百難,但歷史並不會倒退,而要前進。曾國藩雖有一定的歷史罪過,但其對中國歷史的推動作用,其歷史地位是應劃在近代進步的愛國人士之中的。另外,其重要性在中國近代歷史前60年里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比。

  第44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中卷中隱,隱於市

  中隱也,即清,辨清是非,明哲保身,借境隱形。

  用現在的話來說,中隱符合中庸之道。歷史上的隱士,屬於中隱範圍內的,在社會上大都能夠安身立命,活得怡然自得。他們雖然不像大隱之士那樣遊刃有餘,但是他們能夠看透當時的社會,做到明哲保身。但是,由於種種的原因,他們並不能完全達到超凡脫俗、忘物、忘我的狀態,但也完全不像小隱之士那樣憤世嫉俗。他們學會並喜歡享受,他們不熱衷權力,但也不可避免要碰觸權力。他們就和普通人一樣,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體會著生活帶來的快樂。

  伯夷和叔齊——首陽山上的慷慨悲歌

  伯夷和叔齊,商朝人,孤竹王的兩個兒子。兩個人相貌酷似,感情甚好,從小在一起長大。當時孤竹王想立小兒子叔齊為王,但是叔齊覺得這樣做很不妥當,畢竟自己最小,不符合當時的常理,於是就謙讓伯夷當國王,而伯夷呢?則為了遵照父王的遺言離開了國家。

  後來,周王滅商,他們倆都成了高士。為了表達自己對商王的忠心,不食周粟,結果最後餓死在首陽山上。

  伯夷,叔齊,他們並不是天生的隱士,但他們的隱居卻是很決絕、很極端。為了孝忠商王朝,他們不惜喪命叩馬而諫。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而不知其非矣。

  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

  這正是形容他們兩人的悲歌,即使現在的人們聽起,仍然為之動容。

  亂世之中的「高風亮節」

  伯夷和叔齊生活於商代後期。當時,紂王荒淫無道,濫殺無辜。他修建離宮別館,苑囿台榭,令百姓怨聲載道;他寵愛美女妲己,終日歌舞,令樂師新作「淫聲」,有所謂「北里之舞」「靡靡之樂」之名句;他造酒池肉林,酗酒無度;他大肆搜刮,糧食裝滿了巨橋的倉庫,無數珍寶堆滿了鹿台;他任用壞人,迫害正直的大臣。如重用貪財好利和善於逢迎拍馬的費仲,提拔善於挑撥離間的惡來;他廢除貶斥了受人們擁護的賢人商容,他還殘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貴族以及諸侯和周邊各國都離心離德。

  此外,紂王發動對周邊各國的連年征戰後,又把全部兵力用於對東夷的戰爭。戰爭加重了人民的負擔,激化了已經尖銳的階級矛盾。商王朝已經危在旦夕,不可收拾。武王伐紂時,商王朝眾叛親離,軍隊倒戈。正是由於商紂王的荒淫無道,周王姬發奮而起義,討伐紂王,替天行道,最後滅了商朝,建立西周。

  正是在這麼一個混亂的時代背景下,伯夷與叔齊迫不得已地選擇了隱居這一條道路,他們隱得很決絕,也很極端。作為當時商朝孤竹國王的王子——其中伯夷是大兒子,叔齊是小兒子,他們並沒有像其他世子一樣爭權奪勢,兩人感情甚好,從小他們就同吃住同行。據史書記載,凡是伯夷做的事,叔齊都會參與。這也是後來史書將他們倆放在一起,當作一個人敘述的原因之所在。

  第45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讓國」與「叩馬而諫」

  關於伯夷和叔齊的身世,史書上並沒有過多的記載,而在司馬遷的《史記》中也只是提到他們倆是孤竹國王的兒子。後來有人考證說,歷史上根本沒有孤竹國這個地方,是司馬遷為了安置他倆而虛構出來的國家。不管事實究竟如何,可以看出,孤竹國這個名字頗具深意,而它也隱含了司馬遷對伯夷和叔齊的熱愛與欽佩。司馬遷將他們比作孤竹,就是說在當時沒有人能理解,雖孤獨但始終能夠堅持自己志向的人。

  據《史記》記載,孤竹國國君年老時,想將自己的位置傳讓給自己的小兒子叔齊,但是叔齊卻並不想接受。他認為,國君之位理應由老大伯夷接任,自己與大哥伯夷比起來,在治國方面要遠不如大哥。伯夷沒當上國君,自己卻想當國君,心中很是愧疚。另外,他對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感覺很滿意。被立為世子後的叔齊去找伯夷商量,並堅決地表明自己的心意:國君之位應該是哥的。但伯夷認為這是父命,誰也不能違抗,所以,他一再退讓。這可把叔齊急得團團轉,不知怎麼辦才好。自己根本不是當國君的料,但也無可奈何,於是整天都去找伯夷商量此事。可是伯夷也有他的堅持,始終不答應,並說自己已經決定要離開國家。一天晚上,伯夷正在收拾行李的時候,叔齊出現了,他對伯夷說:「哥哥要把我一個人拋棄在這裡嗎?如果你真的要走,我也要跟隨哥哥一同去。」伯夷想到從小兩人在一起從沒有分開過,於是就答應了叔齊,兩個人一同離開自己的國家,到遠方尋求理想的世界。

  兩人準備去投靠西伯侯姬昌,即周文王。因為他們聽說姬昌是個仁義之士,心地善良,能屈能伸,真君子也。西伯侯姬昌曾被商紂王囚禁,紂王對他進行了殘酷的折磨,竟然還讓他喝下自己親生兒子的肉烹制的肉湯;但他為了自己滅紂的大業,始終忍住了紂王對自己的種種折磨,直至他的兒子姬發用大量的美女與財寶將他贖回國。此人可謂是集大智慧與大忍耐於一身。

  伯夷與叔齊來到了周部落的邊境,這時遇到了姬髮帶著大軍前去討伐商紂王。他們當時也沒有想到事情會到如此地步,於是,一個震撼人心的場面上演了:伯夷、叔齊兄弟正走在路上,周武王姬發迎面而來,伯夷、叔齊兄弟勢單力薄,見英姿颯爽的姬發身騎高頭大馬,身後還跟著幾十萬大軍。為了表示對商王朝的忠義之膽,他們就鼓足了勇氣,一個箭步衝上前去,擋在姬發的面前,拉住姬發坐騎的韁繩,激動地說:「西伯侯剛剛過世,你就大動干戈,你這樣做算是孝順的兒子嗎?不管怎麼說你都是紂王的臣子,可你卻以臣子的身份謀害國君,你這樣做算是仁義嗎?你這樣不仁不孝的人有什麼資格統治老百姓呢?紂王殘暴,但你敢保證你以後不會像紂王那樣殘暴嗎?」伯夷與叔齊這一番話,被司馬遷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稱之為「叩馬而諫」。姬發聽後,不知如何是好,想令部下將他兩人殺掉,但這時周武王的軍師勸告說:「這兩位都是忠義之士,殺了仁義之士就會失去仁義,也就會失去眾多的百姓,而失去了百姓就會失去天下。」最終,武王還是放了他們。

  第46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在眾多大軍面前,伯夷與叔齊確實太渺小了,在當時的人看來,他們舉動也許很荒謬:武王替天行道,為民除害,這是天經地義的好事,但是他們倆卻這樣不顧自己性命,冒死挽救商朝。所以,他們這樣的舉動為後來的歷史留下了一個頗具爭議的話題:伯夷與叔齊叩馬而諫是對,還是錯?

  後來的史學家考證說,當時伯夷與叔齊反對的不是武王,而是以暴除暴的方式。他們已經意識到,權力是一切禍害的根源,尤其是沒有任何管束下,權力會導致人性的喪失。我們知道,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一場流血衝突,為了爭奪王位,父子反目,手足殘殺,致使很多無辜的人死於非命。他們當時之所以不願當國君,也是根由於此吧!他們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動來踐行他們的理想,希望社會不斷地發展下去,即使非改朝換代不可。雖說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他們的反暴力思想是很有價值的。然而,當時有這種思想的人,除了伯夷叔齊兄弟外再無他人,所以,當時沒有人能理解他們,司馬遷因此把他們比喻成孤獨的竹子。

  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他們選擇了隱居首陽山,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以「隱」為「賢」

  史馬遷在《史記》中記載:他們來到了首陽山,並在那裡隱居了下來,後來伯夷與叔齊就成了真正的隱士,而首陽山也因為有了他們倆而增添了許多悲壯的色彩。

  在山上,他們仍堅守他們的志向,拒絕吃周朝的糧食,他們在山上采「薇」充饑。薇是他們在山上唯一可以找到的充饑食糧,但他們並不覺得這有什麼,而且每吃完後,他們還唱歌以相互鼓勵。歌曰:「上哪個西山哪,采這裡的薇菜。用那強暴的手段來改變強暴的局面,我真不理解這樣做算是對呀?先帝神農啊,虞夏啊!這樣的盛世,恐怕不會有了。我們上哪裡去呢,真可嘆啊!我的生命就要結束了。」不久之後,他們就餓死在首陽山之上。他們的這種行為,為了歸隱還是為了表現自己的忠勇賢良?後人不得而知。但他們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為,卻受到了儒家的推崇。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他們不食周粟的行為,很契合我國儒家所信奉的思想。儒家認為,人生的價值不是在於你能獲得什麼功名利祿,而是在於你對社會作出了什麼貢獻。通過後世對你的評價來體現人生的價值,這就是所謂的留名千古。於是,孔子說:「伯夷叔齊……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非聖賢而能若是乎!」當孔子的學生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何人也」時,孔子立即回答說:「古之賢人也。」又問:「他們對所做的事不覺得後悔嗎?」孔子說:「他們求仁而得仁,沒有什麼後悔的。」後來又進一步說:「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於首陽之下,民到如今稱之,其斯之謂與。」這就是孔子眼中的伯夷和叔齊,可以看出,孔子也很敬重這二人的精神。

  第47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寂寞身後事,千古眾紛紜。伯夷和叔齊死後,有人說他們是積仁潔行、清風高節;有人說是不識時務、逆天悖理;還有人說是自討苦吃、咎由自取……也許,他們的讓國君之位與不食周粟的行為,在今天的人看來是一種「愚忠」,然而,他們在當時能堅持他們自己的信念、理想,並為之奮鬥終生、矢志不渝,這是一種多麼難能可貴的品質啊!他們寧可餓死也不吃周朝的糧食,結局自然悲慘,但氣節卻讓後人敬仰。

  在當今的歷史上,伯夷、叔齊的行為散發著詩意的光芒,從「叩馬而諫」到「採薇而食」再到「絕食而亡」,他們都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這麼做並不是為了流芳百世,只是在堅持自己的信念、自己獨立的人格,堅持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種堅持是需要勇氣的,這也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東西。

  現代人往往隨波逐流,一味地順應外界,從而喪失自我。雖然有些人吃得比伯夷和叔齊要好,穿得比伯夷和叔齊要暖,但他們活得卻比他們累,因為他們忽略了最根本的一點:沒有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介子推——隱於綿山,抱樹而亡

  介子推,戰國時期重耳的微臣,周晉,即今天的山西介休人。一作介之推(介推),亦稱介子。另有姓王名光之說,生年不詳,卒於晉文公元年(公元前636年)。《縣誌》里記載「文公返國,介子推『不言祿』,隱於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得,放火焚山,他抱樹而死。」

  對於蘇軾的《望江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可是說到清明節時,又有幾個人知道「介子推」呢?其實,清明節也就是所謂的「寒食節」,就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

  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肱股之臣,寒食之士

  也許有人不知道介子推,但是說到清明節,幾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傳統的清明節,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它本來與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寒食節只是較為接近,但是,後來漸漸地,人們把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了,寒食則成為清明的別稱。因此,清明節又可以稱為「寒食節」。在此期間,還有一個習俗,就是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清明節的由來。

  春秋戰國時期,晉文公重耳經歷過一番「大難」之後,終於重建了國家,並登上「霸主」的寶座。在這期間,有一個讓人敬佩不已的故事。

  第48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在晉文公回國後,論功封賞群臣時,作為忠臣之一的介子推,不願意與那幫曾經追隨晉文公且自恃功高的臣子們為伍,就有了功成名就歸隱山林的想法。他每天託病在家,不去上朝,而晉文公也就漸漸地把他忘記了。

  介子推有個鄰居名叫解張,多次勸說子推請功封賞,介子推不以為然。本來事情到此也該結束的,然而,他這個鄰居解張卻一直為介子推抱不平,於是,一天夜裡寫了封書信掛到城門上。書信的大概意思是「龍失其所,周遊天下,眾蛇從之。龍飢乏食,一蛇割股。龍返於淵,安其壤土。數蛇入穴,一蛇於野。」看到這封書信後,晉文公猛然想起,這個曾經為了他而割下自己大腿上一塊肉的介子推,心中頓感有愧。於是,趕忙派人去請他上朝受賞封官。

  可是,介子推不願意涉及到朝政,就緊閉大門。無奈之下,晉文公只好親自去請,同樣連續多次邀請都沒有請到。最後介子推為了躲避這種事情,就背著老母躲進了綿山。然而,晉文公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讓御林軍搜遍整個綿山,結果卻沒有找到介子推。後來,為了逼介子推出山,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不斷向里蔓延,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才漸漸熄滅,這過程始終不見介子推出來。

  待火熄滅後,人們上山一看,只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著它嘆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說就是來源於此。後來,晉文公為了紀念介子推,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冷食。

  晉文公放火燒山的日子是三月份,後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在那個月不生明火,吃飯也吃冷的食物,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後來人們由一個月吃冷食漸漸減少到清明節的前一天,即為「寒食節」。不過現在人們也常常在寒食節紀念死去的親人。

  淡泊功名,隱於綿山

  縱觀歷史,有很多名人賢士都不被功名利祿所「奴役」,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人生態度,有自己的人生情懷,介子推正是其一。他不追求那些人人所嚮往的「功名夢」,做好自己的「忠義之臣」就知足了。

  春秋戰國時代,各國君王為爭霸發動戰亂。晉國國王晉文公重耳在被立為國君之前的外出逃亡的十九年中,有一幫文武豪傑曾不離不棄的輔佐他,介子推就是其中較著名的一位。關於他們的故事,在兵荒馬亂的年代,出現了歷史上兩個有名的故事:「驪姬之亂」和「割股奉君」。

  第49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那個時代,晉國國君晉獻公有個妃子名叫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她賄賂晉獻公寵信的大夫梁五和東關嬖五,使他們說服獻公讓申生、重耳和夷吾離開京城,並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驪姬為讓自己的兒子登上王位,不擇手段,又設法陷害太子的弟弟重耳和夷吾。自此,重耳開始流浪奔逃的生活。

  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先是父親獻公追殺,後是兄弟惠公的迫害,過的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生活,而且原來跟著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也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不離不棄地追隨著他。其中一人就是介子推。有一次,他們逃到衛國,飢餓難當向田夫乞討,結果不但沒要來飯,反而被農夫們用土塊當成飯戲謔了一番。沒過多久重耳就餓暈了,這時,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做成湯餵給重耳吃,這才救了他一命。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割股奉君」的故事。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介子推為了躲避功名抱樹而亡的故事,在歷史的史冊上添上了濃重的色彩。他臨死時,曾寫下這麼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

  這正是在告訴晉文公,他並不是為國君忘給自己賞功名而隱居,而是不願意再踏上政治的道路,想自己清靜地過日子,並告訴國君要勤政清明。

  隱士引發出的故事

  在史冊上,介子推「割股奉君」和「忠義殉國」的故事,已經讓後人銘記於心。作為隱士的他,還有著許多人們不知道的故事。

  誗「足下」的來源

  介子推忠義殉國後,成為晉文公心裡的一塊心病,總覺得欠他些什麼,時不時地想起他。尤其是在理朝政的時候,一遇到困難,就會想起忠臣介子推。為了紀念介子推,他派人到山上鋸了一段被燒焦的柳木給自己做了一雙木屐,並常常對它長嘆道:「足下、足下、子推足下……」由此,史書上出現了「足下」一詞。

  誗「思煙台」的由來

  介子推「抱樹而亡」,意在喚醒晉文公做一個清明的國君。在晉文公下令焚林時,母子二人並沒有選擇逃生。這時,在烈火中,濃煙下,突然有百鴉繞煙慘叫,都圍在介子推母子周圍,試圖用小小的軀體擋住濃濃的烈焰,結果卻和介子推母子一起慘死在柳樹下,為此人們無不感動、驚愕和痛心。過後,人們為了紀念他和這些義鴉,自發地在此築起一個高台,起名為「思煙台」。至今,此台尚存。

  第50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誗文公朝靴

  取得「霸主」的晉文公,每次主持朝政的時候都會想起當年介子推對他的肺腑之言:「我不求任何封賞,只願你做一個清明的國君。」因此他兢兢業業地處理朝政,從而使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國力日盛。一直到後來,晉文公因年事已高,想到不能再去「陪介」村的介君殿了,就想到一個妙招,每次想起子推時,就脫下自己的朝靴,派大臣送去介君殿,以示他陪伴在介子推身邊。

  誗十一古會

  話說介子推的後裔為弘揚其先祖的顯貴,便在村裡興建介君殿,並在介子推生日,即十月初一這一天,大舉祭祀盛典。祭祀初時,晉國王臣,龍車鳳輦;天下介氏族人,車水馬龍,雲集於此,在介君殿前焚香拜祭,乞福求吉。自此之後,每年十月初一日祭祀介子推生日期間,陪介村的人像逢會一樣,促使這裡的人們為來客提供食宿服務,相應地促進了物資交換的形成,這就形成了陪介村每年十月初一「古會」,從那時起直到今天。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和晉文公出生入死的介子推,在功成後並沒有接受晉文公的賞賜,而是背起老母,歸隱於山林間。可見,他主觀上並無意於功名利祿,而是自甘隱姓埋名於草莽之中,來營造自己的精神家園,追求自己渴望的人生境界。

  我們從介子推身上可看到,他既不是從政心態,也不是棄世心態,而是兩者之間的矛盾結合體,是一種隱士情懷。而最終這種隱士情懷卻害了他的命。關於他的選擇是否正確,後人眾說紛紜,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有人說,介子推為遠離朝政逃到山林,是時機把握得不對,有點太早了。其實,確切地說,介子推這個人還算很厚道,共患難而不共享受,極其看不起實用派的狐偃等人,於是選擇了功成身退,但是他的隱士情懷或多或少讓他留下點尾巴。有這樣的說法,不無道理。介子推不給君王一點人情,居然偷偷地跑了,而且跑到綿山這個不算太遠的地方,明擺著心理上既想逐政又想清高,想為政者之表率,又不能完全為政者所容,欲居廟堂之高又恐人言其貪功,欲處江湖之遠又恐人不知其名。不過,這只是後人的一點評論而已,歷史會見證他的一生。

  在當時那個兵荒馬亂、你爭我搶的年代,晉國晉獻公寵幸驪姬,殺申生,昏於家,亂於國,而重耳則成為振興晉國的希望。但重耳被迫逃亡,流離失所,介子推卻把自己的一生押在重耳身上,這是個賭注,當然風險也非常大。終於,重耳不負眾望,最終重建了國家,並登上了霸主的地位。而這時候的介子推卻有了歸隱之心,所追求的只是一個賢臣的清明。他「抱樹而亡」,並不只是告訴晉文公要做一個「勤政清明」的君王,還告訴他自己渴望的是清靜的生活,想在這個沒有紛爭、沒有功名利祿干擾的山林里度過餘生。

  第51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如此的「倔強」,如此的「另類」,在歷史的史書上又出現了一位「如此」的人物。介子推隱居于山林,是非難以判斷。王者之心,誰知道想的是什麼?也許,對於不諳世事的他,隱居是一種最好的選擇。

  范蠡——中隱隱於市的陶朱公

  范蠡,春秋楚人,字少伯,與文種同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范蠡跟隨越王時,難以久居,而且深知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至陶,操計然之術以治產,因成巨富,自號陶朱公。因為經商有道,逐成巨富,民間有尊「陶朱公」為財神。

  提到「陶朱公」,就不禁讓人想起了范蠡,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商聖」。這樣一位歷史人物,曾引起千古文人的嚮往。唐代詩人溫庭筠,在《和友人題壁》詩道:「三台位缺嚴陵卧,百戰功高范蠡歸。」古代文人由於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想建功立業,兼濟天下,但一旦功成名就,就毅然退出政治舞台。而這位范蠡之所以選擇歸隱的生活,是因為他深知「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

  勇而善謀,功成身退

  春秋時期,范蠡是越王旁邊的一員大將,戮力輔佐,二十年的「卧薪嘗膽」,終於使得越國復興。復興王國的越王,雖然有著可佳的「卧薪嘗膽」的精神,可是其個人品質卻非常糟糕。比如,在當時極端困苦的情況下,成就大業之後,幫助他完成大業的兩個功臣,一個被殺,一個逃跑。

  在越王復興國家之後,聰明的范蠡就知道了「敵國滅,謀臣亡」的道理。於是,范蠡規勸文種:「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從這裡可以看出,范蠡之智顯然高過文種。但是,忠厚的文種不相信越王會使出這樣絕情的手段來,後來的事實證明了范蠡是正確的:文種被殺。在殺文種時,勾踐說,「你教我滅吳的七種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種就滅了吳國。你那裡還有四種,把它們帶到先王那裡去吧。」

  而范蠡正是因為有先見之明,知道只能與越王勾踐共患難,不能同富貴,於是就辭書一封,放棄高官厚祿,乘舟遠行,一去不返,終於免於一死。

  其實,范蠡在逃到齊國時,因害怕越王的追殺就更名改姓,隱於鄉間,耕于海畔。由於他的聰敏睿智、胸藏韜略,沒用幾年時間就迅速積聚了數萬貫家財,從此,揚名於齊國。齊國國君仰慕他的賢能和智慧,曾請他做宰相,可是,范蠡卻感嘆道:「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就拒絕了齊國君王,為了避免招來殺身之禍端,他把家裡的財物分給鄉鄰,又一次隱居,漂泊於人世間。

  第52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到了陶這個地方,精通商業的范蠡看到此地有發展商業之前景,就決定留居下來。他把陶作為貿易要道,並自稱為陶朱公。他抓住一切商業貿易的機會,很快就又累積了無數的財產。范蠡每到一處都能如魚得水、功成名就,可謂有大智慧也。但即使他名聲大振,他也能在名利面前時刻保持著清醒的頭腦,懂得何時捨棄那些飄渺虛無的榮華富貴。在這一點上,他進退自如,把握得很好,最終後人尊稱他為「財神」。他所到之處,必是財源滾滾來。

  正所謂:登廟台之高,隱江湖之遠。范蠡身上所散發出的那種曠達超然的光芒,讓後人欽服。「大隱隱於市」的隱士胸懷,和不染紅塵的老莊之風,在他身上發揮得淋漓盡致。他的勇,他的智慧,他的先見,值得後人學習和借鑒。

  「另類」隱士,「另類」性格

  范蠡的一生大起大落,歷經坎坷;又大智大勇、名聲顯赫。青少年時代,他雖生活在「衰賤」之家,卻飽讀典籍,胸懷大志,但又憤世嫉俗,性情怪異,被人誤稱「狂人」、「瘋子」。後受宛令文種拜訪,二人成為摯友,一起離楚赴越共創大業。

  在越王復國之後,范蠡毅然選擇離開是明智之舉。相反,如果他長久地陪伴在越王身邊,就會有著與文種同樣的下場,因為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性格與中國傳統封建文化格格不入。

  誗不愚忠

  范蠡與其他古人不同,就在於他的「不愚忠」。中國封建文化強調為臣者一定要「忠」,如諸葛亮為代表的一類人物。他分明知道後主劉禪是個昏庸之人,但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范蠡則看到勾踐陰險毒辣,瀟洒地把君王「炒」了。

  誗不檢點、不清貧

  他的「不檢點」、「不清貧」,成為史書一大亮點。中國封建社會往往歌頌清貧隱士,而范蠡辭官後竟「下海經商」,成為商業巨賈。這在整個重農輕商的中國封建社會裡,自然是一反派。其實,范蠡在政治、軍事、經濟等領域的建樹,與先秦時代的諸子百家相比毫不遜色,但在正史中一般都沒有記載。

  誗性情中人

  范蠡還是一個性情中人、至孝仁義之人。

  第一是至孝。范蠡是很孝順的,明明自己不願意出仕,為了不讓母親生氣,委屈自己走上了官場,而且還干出了一番功績,算對得起老母親了。

  其二是仁義。范蠡和文種的交情一直不錯,對待自己的下屬也全心全意,對待君王更不必說,主動請纓和勾踐一起前往吳國為奴,三年其志不變。

  范蠡勇而善謀,能屈能伸,克敵制勝,胸有成竹,在歷史中是一個頗具個性、卓爾不群的歷史人物。

  第53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范蠡的「三聚三散」

  在中國的歷史上,民間曾把范蠡奉為財神,這不是傳說,而是有史書記載的。有這樣一個范蠡「三聚三散」的故事。

  誗一聚一散

  春秋時期,出身貧寒的范蠡跟隨越王勾踐二十餘年,真可謂是苦身戮力輔佐,終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復興之後,范蠡深知自己的主公勾踐是一個可患難不能共富貴的君王,於是就辭書一封,放棄了高官厚祿,只帶了些輕珠寶玉,帶著自己心愛的人乘舟遠行,一去不復返。

  傳說,范蠡與西施在漂流途中,曾在江蘇無錫的五里湖逗留過,後人便把五里湖改稱為蠡湖。

  誗二聚二散

  在范蠡漂流到齊國後,便更名改姓,苦身戮力耕于海畔。憑著他聰明的頭腦,數年之間,就累積了家產數十萬。當時,齊國人都很敬佩他的為人和智慧,就想請他為官,造福於齊國的黎民百姓。可是,淡泊名利的他拒絕了齊王的請求,歸還宰相印後,便立即將其財產分給朋友和鄉鄰,自己帶著珠寶閑行而去。

  誗三聚

  范蠡從齊國出來後,又到了一個名為陶的地方,此地風景美麗,又是貿易的要道。精通商業的他,便決定滯留在此地發展自己的人生又一「事業」。於是,他自稱陶朱公,從父子耕畜開始,根據時機作物品貿易,取薄利。時間不長,就累積家產數萬。

  這就是財神范蠡「三聚三散」的歷史故事,他每到一處都能成名於天下。這位古人,在名利面前,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進退自如,以保全自身為根本,功名富貴的捨得就在這先散後聚中讓我們有所體會。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在中國古代所有的文人中,范蠡可謂是活得最為洒脫的一個,也是值得現在人們好好品味的一個。功成了,身退了,和西施泛舟江湖,一派自在風範。

  歷史上關於他的傳說還有很多,不管有什麼樣的說法,人們不可否認的是他有著「知進知退」的韜略,最終能不為名利所惑。在越國身為大夫、將軍等這些要職的范蠡,從政率軍,二十餘年忍辱負重、嘔心瀝血、勵精圖治,以文韜武略、深謀遠慮相助越王勾踐奮發圖強,興越滅吳,可謂是功績卓著,名炳史冊。

  作為當時的政治家,他有著聖人之資,然而卻不為世人所識,他憤世嫉俗,裝瘋賣傻,佯狂顛痴,浪跡江湖。無論身處逆境還是順境,范蠡都能夠用自己過人的智慧化險為夷。

  在官場上,范蠡是一個不貪戀榮華富貴的忠臣。在吳國為人質時,吳王夫差曾對范蠡說:「今勾踐無道,你能棄越歸吳,必當重用。」范蠡答道:「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臣在越不能輔佐越王為善,致得罪大王,幸不加誅,已知足」(《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婉言謝絕,甘心情願陪勾踐為奴。

  第54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范蠡除了在軍事、政治上有卓越的才能外,還獨具不受約束的性格。范蠡前後輔佐越王二十餘年,隨著越國越來越強大,勾踐多疑的本性逐漸流露了出來,於是在沒有獲得勾踐批准的情況下,范蠡毅然地悄然絕塵而去。

  范蠡在越國能夠審時度勢,功成身退;在齊國「歸相印,盡散其財」,悄悄地由齊至陶,所到之處都受到人們的好評。正如老子所說:「功成,身退,天之道。」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從古至今,從司馬遷至蘇軾、馮友蘭、胡寄窗等,史學界和學術界對范蠡的評價都非常高:「文武雙全、德才兼備、憂深思遠、堅韌不拔」,「忠以治國、勇以克敵、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是「治國良臣、兵家奇才」、「商學大師」、「經營之神」;是「春秋末年一顆璀璨的明珠」,「中國古代第一個棄官經商者」,「中國古代謀臣的楷模」……

  縱觀我國幾千年封建歷史,能同時擁有從政、經商天才的人寥若晨星,身居要職而不以權謀私、德才兼備而不居功恃寵的官員更是屈指可數。能夠吟誦《大風歌》的漢高祖也是小肚雞腸,他依賴著韓信的軍事天才奪得了天下,原說要與韓信「共天下」的,後來非但不「共」,反而還要了韓信的命。倒是張良聰明絕頂,託言辟穀,遠遁深山。劉邦一死,張良的辟穀秀也就謝了幕,照舊吃飯,看來頗得范蠡的衣缽。在整個人類社會,自從有階級以來,能達到范蠡的人生境界者真是少之又少。

  孫臏——身殘志堅,功成身退

  孫臏,戰國時齊國軍事家,是孫武的後代,今山東鄄城人。少時孤苦,年長後從師鬼谷子學習兵法,顯示了驚人的軍事才能。當時與他一同學習兵法的還有一人,就是龐涓,後龐涓為魏惠王將軍,誑他到魏,處以臏刑(去膝蓋骨),故稱孫臏。

  後孫臏經齊國使者秘密接回,被齊威王任為軍師,馬陵之戰,身居輜車,計殺龐涓,大敗魏軍。著作有《孫臏兵法》,久已失傳。後來,孫臏功成身退,隱居山林。

  他,一個身殘志不殘的古代軍事家,早年孤苦,隱居山林學習兵法。出山後,在軍事上顯示了驚人的才能,「圍魏救趙、欲擒故縱」的戰術,使他聲名顯赫。

  在經歷了世俗的坎坷後,他功成身退,隱居山林;

  一本《孫子兵法》讓他流芳百世……

  身殘志堅之「隱士」

  據說,孫臏原名並不是「孫臏」,而是叫「孫賓」。當初他在鬼谷子那裡學到一身本領下山時,鬼谷子就將孫賓的「賓」字前加個「月」而成「臏」,這個「臏」就是剜去膝蓋骨的意思,是古代的一種刑罰。原來,鬼谷子早就看出日後孫臏要被剜去膝蓋骨,但也許是天意不可違吧,他沒有說出來。

  第55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當時和孫臏一起跟隨鬼谷子學習的還有龐涓。龐涓的天資學業雖較好,但他為人姦猾,善弄小權術,但表面上並不顯露,因此輕易不被察覺。和龐涓不同,孫臏為人善良,待人厚道,他與龐涓兄弟相稱,從未對他有過懷疑。龐涓的忌妒心很強,他看到孫臏很有軍事才能便心生妒忌,可在嘴上從未流露過,還一再表示將來有了出頭之日,一定要舉薦師兄,同享富貴。幾年後,兩人經過師父鬼谷子的精心調教,在兵法、韜略上都大有長進。當時各個諸侯國你爭我奪,政局十分不穩,位於中原地區的魏國慢慢強大起來,它就藉此機會不斷地向鄰國擴張自己的勢力。而此時龐涓在未學成的情況下被魏國請出山,孫臏則繼續跟隨師父鬼谷子隱居在山中學習軍事戰術。

  儘管龐涓還沒有完全學成,但他擁有的軍事才華已經足以讓魏國更加強大,因此很快得到了魏王的賞識,被封為將軍。隨後,龐涓指揮軍隊同衛國和宋國開戰,打了幾個勝仗後,他成了魏國上下皆知的人物,從此更得魏惠王的寵信。

  龐涓找到了能夠施展自己才華的地方,心中甚是歡喜,但其實他心裡還有一個問題:若論天下的用兵之法,能和自己一比高低的恐怕就只有孫臏了。自己當初對他說如果自己得到重用,一定會舉薦他。龐涓深知自己的才學不及孫臏,孫臏一旦受到重用,其聲名威望一定會超過自己。而萬一孫臏被別的國家重用,自己同樣也不是他的對手。苦思冥想之後,他終於想出來了一個對付孫臏的辦法。他差人送給還在山上的孫臏一封信,信中說自己極力向魏王推薦,說服他同意孫臏前來魏國任將軍之職。孫臏看到信自然是喜出望外,對龐涓更是感激不盡,立即隨同來人趕往魏國的都城大梁。

  孫臏來到魏國之後,龐涓大擺酒席歡迎他,一連幾天都是如此。但孫臏始終不見魏王的面,龐涓不提此事,他也不好開口相問。其實,龐涓早已經在暗地裡向自己的同門師兄弟下起了黑手,他在魏王面前巧言誣陷,說孫臏有私通齊國之罪。魏王自然是十分生氣,隨即命人將孫臏捉拿,並對他施以「臏刑」,還在他臉上刻下犯罪的標誌。孫臏這才徹底明白了龐涓讓自己前來魏國的用意。

  事發之後,龐涓為了表示自己與此事無關,還假惺惺地對孫臏十分友好,但孫臏早已識破他的陰謀詭計。為了保命,孫臏在魏國忍辱負重,不惜以裝瘋賣傻來迷惑眾人。龐涓認為孫臏已經是廢人一個,不會成大器,對他的戒備也就越來越鬆懈。後來,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孫臏終於脫離了苦海。

  田忌賽馬,初出「茅廬」

  齊國的大將田忌見孫臏很有才能,於是就收他為門客。田忌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賽馬,但卻屢次敗陣。有一次,他要與齊威王賽馬。兩人的馬都各自分為上、中、下三等,對等競賽,結果田忌三場全輸了,好不喪氣。這時孫臏恰巧在場,便給田忌出主意說:「待到下一輪比賽時,你用上馬對威王的中馬,用中馬對威王的下馬,用下馬對威王的上馬,必贏無疑。」田忌依計行事,造成兩個局部的優勢和一個局部的劣勢,以一負二勝贏得齊王千金。一向取勝的齊威王這次輸了,大感驚訝,忙問田忌是何原因?田忌便把孫臏找來,藉機推薦給齊威王。

  第56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不過,齊威王見孫臏是一個雙腿受刑之人,對之很是輕視。當孫臏向齊威王陳述自己對天下戰爭問題的看法時,齊威王便有意問道:「依你的見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歸服呢?」孫臏果斷地回答說:「這不可能,只有打勝了,天下才會歸服。」然後,他列舉黃帝打蚩尤、堯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等事實,說明了在當時社會中戰爭的重要性,這一番獨到的見解使齊王深為震動。當他再次向孫臏詢問兵法時,孫臏更是對答如流。齊威王這才發現孫臏很不簡單,於是尊稱他為「先生」,請他協助治國。

  功成名就,歸隱山林

  公元前356年,魏國將軍龐涓發重兵突襲,將趙國的都城邯鄲包圍。趙國抵擋不住,就派使者到齊國求救。齊威王便以田忌為大將,孫臏為軍師,發兵前往救趙。大軍既出,田忌欲直奔邯鄲,速解趙國之圍。孫臏卻並不贊成這種直攻的辦法,提出應趁魏國國內兵力空虛之機,發兵直取魏都大梁,迫使魏軍棄趙回救。這一戰略,將避免齊軍長途奔襲的疲勞,而致魏軍於奔波被動之中,因此立即為田忌採納。於是,當魏軍竭盡全力將邯鄲攻下時,卻傳來魏都告急的消息,龐涓顧不得休整軍隊,就率大軍馳援大梁,只留少數兵力防守剛剛攻下的邯鄲。但是他怎麼也想不到,行至桂陵時陷入齊軍的包圍之中。齊軍當時士氣十足,對抗疲憊不堪的魏軍,很快獲得了大勝,龐涓也被活捉。魏國只好同齊國議和,歸還了邯鄲。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後來大將龐涓被放回了魏國。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又派龐涓聯合趙國引兵伐韓,包圍韓都新鄭。韓昭侯求救於齊。齊以田忌、田嬰、田盼為將,孫臏為軍師,率軍經曲阜、亢父(今山東濟寧),由定陶進入魏境,矛頭直指與大梁近在咫尺的外黃(今河南民權)。龐涓聞訊,忙棄韓而回。魏惠王深恨齊國一再干預魏國的大事,乃起傾國之兵迎擊齊軍,仍以龐涓為將,太子申為上將軍,隨軍參與指揮,誓與齊軍決一死戰。

  這一次,孫臏又發揮出了自己獨特的軍事才能。當時,魏軍來勢兇猛且兩國力量懸殊,孫臏知道要想取勝,只可智取,不可力敵,於是他採取了欲擒故縱的方法。他命令軍隊由外黃向馬陵方向撤退,誘使龐涓上鉤。當時馬陵位於鄄邑北60公里處,那裡溝深林密,道路曲折,很適於設伏,孫臏遂命令兵士第一天挖了很多灶坑。龐涓幾天不見齊軍,誤以為齊軍撤退了,他便親率精銳部隊兼程追趕。於天黑時他們才趕到,他命兵士將火把點燃以照明。火光下,他見到一大樹上寫著「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等字,這才意識到自己中了孫臏的計。就在他剛要下令撤軍時,齊軍已萬箭齊發。魏軍進退兩難,陣容頓時大亂,龐涓也知自己氣數已盡,隨即拔劍自刎。齊軍乘勝追擊,正遇太子申率後軍趕到,一陣衝殺後,魏軍兵敗如山倒。齊軍生擒太子申,大獲全勝。史稱此戰為「馬陵之戰」。從此以後,孫臏與田忌聲名大噪。

  第57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俗話說「樹大招風」,由於孫臏與田忌為齊國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很快就遭到了鄒忌的記恨。不過,孫臏很有先見之明,為了擺脫政治上的糾紛,馬陵大捷後他沒有接受齊威王新的封賞,而是主動辭去了軍師的官職,過起了隱居生活,之後再也沒有出仕。晚年,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軍事理論的著作上,他深究兵法,承前啟後,寫出流傳千古的《孫子兵法》,此書具有相當高的軍事價值,對後世影響深遠。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唐朝的周曇說:「曾嫌勝己害賢人,鑽火明知速自焚。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毛澤東也說過:「攻魏救趙,因敗魏軍,千古高手。」這些都是對孫臏智慧的高度評價。但是縱觀孫臏的一生,卻並不像他的聲名一樣如此動人,歷盡艱辛曲折,但他忍辱不屈,奮鬥不息。在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後,他最終選擇了歸隱山林。他的選擇在當時是英明的,至少得以明哲保身。

  在實踐上,他對戰國中期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在軍事理論上,他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確實是我國古代一位奮發圖強的傑出軍事家。他雖然沒有轟轟烈烈、名垂青史,但在經歷了人生的蹭蹬、生命的大起大落之後,終於徹悟了人生的真諦,選擇了以自然為伴。這樣做雖然沒有千萬財富,至少可以做回真正自己,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也許,這才是他人生真正的歸宿。

  嚴君平——神機妙「算」,功成身退

  嚴君平,生於公元前86年,卒於公元10年,我國西漢時期的道學家、思想學家,蜀郡成都市人。嚴君平原名庄遵,後來東漢時期班固著《漢書》的時候,因避漢明帝劉庄的諱,改為嚴遵。漢成帝時期隱居於成都市井中,以卜筮為業,終身不仕。他精老莊之學,著書十萬餘言,為當時著名文學家楊雄所敬重。著有《老子指歸》13卷,使老子的道家學說更加系統條理化,至今尚存其中的7卷。

  嚴君平生於富饒的川西南平原,那裡是中國最早的水稻文明產地,有豐富的天文和水利資源。嚴君平在年輕的時候外出學道,學成以後在成都卜筮為生,後來到都江堰一帶教授易經學說。嚴君平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在我國古代的隱士中,他相對來說是較為長壽的。

  當老師不成被撤職

  據說,嚴君平本來不是以算命為生的。當時正值漢景帝劉啟統治時期,劉啟本人熱衷教育,可能也是為了響應他的號召吧,當時四川省成都市文廟街一帶,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地方官學——石室學校,而嚴君平就是那所學校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師。當時開辦學校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當官的人才,講授儒學思想,學習四書五經;而對於學生而言,上學就是為了當官,讀書不做官就是浪費學費。但嚴君平不是這麼想的,他覺得如果讀書就是為了做官,那隻會讓人成為權欲的奴隸。由於他本人主張道家的思想,因此在教學期間,就不斷給他的學生傳播這種思想。可以想像,學校領導怎麼可能容忍他這種思想在學生中間泛濫呢?這不是砸自己的飯碗嗎?所以沒過多久,嚴君平就被撤職了。

  第58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撤職就撤職,大不了自己辦!被辭退的事情好像激發了嚴君平的鬥志,他有了開辦學校的想法。但要想開辦一所學校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首先要有硬體設施,像桌子、凳子、書本等。當時的嚴君平除了一間臨街的破屋外,幾乎一無所有,又哪裡來的錢可以置辦這些東西呢?更關鍵的是,一個學校若想維持下去,就必須要有人願意來聽講,而當時人們上學只是為了能當官,誰願意聽一些沒用的道家學說呀!凡此種種,都成了當時困擾嚴君平的問題。萬般無奈之下,嚴君平只好將辦學校這件事擱在了一邊。這時,嚴君平想到了給人算命。這也是他當時最好的選擇了。

  首先,他本人以前就是學老莊玄學的。而老莊玄學就是教人如何抓住老百姓的心思,如何從人們的一舉一動看出他們內心的實質。如果能看出這一點,那麼算命就不再是算命,而是算心了,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心理輔導」。其次,通過給人家算命,也能把自己的一些道家思想傳播給他人,這也為他以後開辦學校做了鋪墊。再者,古時候的人們都很信命,所以市場很大,如果生意好的話還可以攢一筆資金,為以後的事業做準備。

  算命生涯的真正開始

  沒過多久,人們就看到大街上多了一位穿著道袍,竹竿上端系一布幡,上書「算命」二字的道人,他便是嚴君平。為了能更好地為人們服務,他還認真地鑽研了《周易》。不過萬事開頭難,嚴君平的算命之路並不順利,一連幾天,他遊走於各個大街小巷之間,見人就問人算命不?很準的,不準不要錢!可惜沒一個人來問津。

  到了第四天,事情終於有了轉機。他看到街上有一個失意青年,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便知道這青年肯定是出了問題了。於是,他就主動走過去,問道:「兄弟有心事?」年輕人抬頭一看是個算命先生,不耐煩地說:「走開,都是些騙人的把戲!」嚴君平哪裡肯輕易放手,繼續說:「我知道你為何發愁。」年輕人說道:「好啊,那你就說來聽聽,如果說中了,我付你雙倍價錢。」「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嚴君平一口答道。

  說著,嚴君平就開始打量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只見他面容清俊白皙,穿得也很體面,應該不是為柴米油鹽發愁。從這個人的年齡來看,大概有20來歲,於是就猜他不是因為感情問題,就是因為工作問題在發愁。但嚴君平看他好像並不痛苦,只是有點茫然,便斷定他是為沒找到工作而苦惱。沒想到,還真被他猜中了,當嚴君平將自己心中所想告訴年輕人時,年輕人大吃一驚,馬上對他刮目相看,對他說:「先生真是神算呢!您看我如何是好呢?我想做官,但父親卻把他的官位傳給了哥哥。」

  第59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嚴君平聽後,就問了一些他的想法,得知他想做官只是想讓自己吃好穿好,受人尊敬。於是就對他說:「兄弟,你這樣無非就是想讓自己過得開心一點,對不對?」年輕人聽後點了點頭,然後嚴君平接著說:「其實,想要過得快樂並不只有做官這一條道路可走啊,而且做官也並不一定能夠為你帶來快樂。如果你只是為了虛榮而做官,那麼你也只是自尋煩惱而已啊。」他的這番話彷彿靈丹妙藥一般,年輕人聽了,心裡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激動地說:「聽先生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然後就付了雙倍價錢,還詢問了嚴君平的住址。

  終於創辦了自己的學校

  據說這個年輕人後來還是選擇了做官,但他信奉道家思想。他做官,不患得患失,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認真做好自己的事,不斷為老百姓們做實事,做好事,深受人們的愛戴。同時,他也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他一直念念不忘嚴君平對他的那一番教誨,一有空兒就大力宣揚嚴君平的道家思想。後來,嚴君平要辦學校,他聽說後也利用自己的關係幫嚴君平做宣傳。後來,像這位年輕人一樣幫助嚴君平的人越來越多,而且大部分都做了他的學生,這些人也都是讓他算過命的人。嚴君平的名聲越來越大了,終於有一天,在眾多學生的幫助下,嚴君平開辦了自己的學校,達成了他多年來的心愿。

  嚴君平開辦的學校是為了宣揚道家思想的。所以,他招收的學生必須人品要好,還要信奉道家思想才行。而對於學費,嚴君平要求得就鬆了些。有錢的就交一些錢,沒錢有米的可以交一些米,如果什麼也沒有,就不用交了。他對所收的學生也是平等對待,一視同仁。

  一天,嚴先生正在給自己的學生們上課的時候,學堂門口突然站著一位面目清秀的少年。不等嚴君平說話,那少年就結結巴巴地說:「請問……您……您……您就是……嚴……嚴君平……老師吧!」他剛說完,學堂里就爆發出一陣笑聲,嚴君平馬上制止了他們,然後對少年說:「對,我就是嚴君平,別急,有什麼事慢慢說。」這少年又用了好半天才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原來,他想成為嚴君平的學生,但他沒有錢。也許是他們倆有緣分吧,嚴君平第一眼看見他,就知道他就是自己一直以來想要找的學生,而他將來也一定會成為自己思想的繼承者和接班人。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收下了這個學生。

  功成名就,歸隱著書

  後來,事實也證明嚴君平確實沒有看錯人。這位天生結巴的少年竟成為漢朝唯一可以與司馬相如媲美的暢銷書作家,同時也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他還創立了「耕讀理論」,與嚴君平成了忘年之交。這位少年就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文學大家楊雄先生。楊雄成名後,在中國各地極力推崇嚴君平的學說,致使道家思想很快就傳播開來,道教的發展便與此有著很大的關係。如道教中的「太上老君」神位,多半就與嚴君平有關。

  第60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楊雄也是蜀郡成都人,字子云,一生成就卓著。他所著的《車酋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是全世界第一部研究方言的著作,而且很幸運地完整地保留到了現在。歷史學家班固在《漢書·楊雄傳》中對楊雄評價甚高:「雄少而好學,不為章句,訓詁通而已,博覽無所不見。為人簡易佚盪,口吃不能劇談,默而好深沉之思,清靜無為,少耆欲,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修廉隅以徼名當世。家產不過十金,乏無擔石之儲,晏如也。自有大度,非聖哲之書不好也。非其意,雖富貴不事也。顧嘗好辭賦。」由此可見,楊雄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才子。王莽當政時,楊雄在一次文字獄中受到了牽連,於公元18年不幸病逝。

  自己的學生已經桃李滿天下,繼承人也培養得差不多了,嚴君平先生決定退隱。據說,他後來一直隱居在橫山,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也就是在那裡,他完成了《老子指歸》。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嚴君平的學說最大特點就是自由伸展,他的思想對於許多道家人士和易玄大家都有很大影響。據說,嚴君平當年在為人算命時卜得極准,能為人預言吉凶禍福。後來聲名遠播,以至在他去世後,人們為了紀念他,還將他賣卦、遊歷、授徒及主要活動的地方,分別命名為成都市青羊區君平街、成都彭州市北君平鄉、成都邛崍市南君平鄉、成都郫縣平樂寺、君平墓等。

  華佗——足跡平原,扶困濟貧稱「神醫」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東漢末著名醫學家,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譙城區)人。據有關資料顯示,其實華佗約生於漢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於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但是,後人依據《後漢書·華佗傳》有華佗「年且百歲,而猶有壯容,時人以為仙」的記載,也有說他壽至一百五六十歲仍保持著六十多歲的容貌,而且是鶴髮童顏的記載。所以,根據此記載,有關人員斷定,華佗不可能只活了六十四歲。

  華佗一生寧靜致遠,淡泊名利,視錢財如糞土,不願做官,而是以醫治天下蒼生為己任。他不貪圖安逸,不慕富貴,使自己精於醫藥的研究上。故後人將他稱為「神醫」。

  他,中國古代十大名醫之一;

  一生淡泊名利、不慕富貴,不願踏入仕途,

  而是以醫治天下蒼生為己任;

  故後人從他身上不僅學到了精湛的醫術財富,

  還有受益一生的從醫財富——醫德。

  亂世之中的平凡「名」醫

  華佗生活在東漢末期的三國時期。這時,國家正處于軍閥連年混戰的狀態,疫病流行,萬物生靈塗炭,百姓們無時無刻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是當時社會環境的真實寫照。看到這種場面,對朝廷一向滿懷信心的華佗萬分地痛心,一面是痛恨那些作惡多端的封建豪強,一面又十分同情受壓迫的百姓。也正由於這種原因,他一生都不願踏入仕途,正所謂「做官難,做清官更難」。於是,他寧願提著箍鈴四處奔波,任勞任怨地為百姓解脫疾苦。

  第61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華佗的一生都專註於醫藥學的研究上,精於外科手術,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不多見的外科醫生之一,麻醉、針灸等都是他做外科手術最常用的方法。倘若有病邪鬱結在體內,針葯都不能直接達到,那麼應採用外科手術祛除病患,也就是說開胸破腹的外科手術。另外,華佗所創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劑,他本人也成為世界上發明麻醉劑和第一個使用麻醉劑的醫學家。但他從不自傲恃人,居為己有,相反,他把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撰寫成了一部醫學著作——《青囊經》,不過可惜的是,它沒有流傳下來。華佗對醫學的貢獻雖被淹沒了,但無論任何時候,他的功勞都不會被抹殺的。因為他有許多有作為的學生,如以針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吳普本草》的吳普,著有《本草經》的李當之,他們把他的經驗部分地繼承了下來。

  眾所周知,華佗年輕時曾遊學徐州,兼通數經,通曉養生之術。據史書記載,他年近半百時,相貌卻如壯年,並且性情爽朗剛強,淡於功名利祿。曾先後拒絕太尉黃琬徵召他出仕做官,謝絕沛相陳珪舉他當孝廉的請求,只願作一個平凡的民間醫生,以自己的醫術來解除病人的痛苦。他的足跡遍及江蘇、山東、安徽、河南等地,再加上他樂於助人,所以深受群眾的信仰和愛戴。由於他從未做過官,又是一名民間醫生,故後人稱他為「民間隱士」。

  華佗佚事

  華佗對我國醫學的貢獻是不言而喻的,他不僅是我國歷史上外科的「鼻祖」,還是提出並引導養生之術的先驅。他編寫的「五禽戲」,就是模仿五種動物的形態、動作與神態,來舒展筋骨,暢通經脈。五禽,分別為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常做五禽戲可以使手足靈活,助血脈通暢,還能防病祛病。事實證明,隨華佗學醫的吳普用這種方法強身健體,直到90歲還耳聰目明,齒髮堅固,當今能做到這一點已是難能可貴,更何況那還是在三國時期呢?

  三國初期的關羽,有一次到樊城圍攻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後來傷口漸漸腫大,十分疼痛,不能動彈,最後也是經過華佗為他割臂刮骨治好的。華佗剛為他做完手術沒多久,關羽就對華佗說:「現在我的右臂不疼了,您真是妙手回春啊!」

  據《三國演義》記載,曹操患了頭痛病,每次發作都疼痛難忍,聞得華佗醫術超群,就派人將他招來,留在身邊為自己看病。當曹操發病時,一旁的華佗即刻用針刺他的鬲俞穴,頭痛癥狀馬上就停止了。由此,他的醫術深得曹操的讚賞。於是曹操便想方設法地將他留在身邊,以便為自己服務,但是華佗卻置功名利祿於不顧,謊稱妻子有病告假回家,久不回朝。曹操十分生氣,派人前去追查,發現他妻子無恙,便將華佗抓到許昌為曹操治病。華佗診斷曹操的病後,說:「丞相的病已經很嚴重,不是針灸可以奏效的。現在惟一的方法就是先服麻沸散,然後剖開頭顱施行手術,這才能除去病根。」曹操一聽勃然大怒,認為華佗要謀害他,就將他關進死牢。

  第62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臨刑前,華佗將一本書拿了出來,交給獄卒說:「這本書可以用來救人。」獄卒不敢收,華佗也不強求,便含淚將書燒了。華佗被處死後,曹操又常常犯頭痛病,由於無人能夠醫治,所以病情越來越重,但他仍對華佗記恨在心,「華佗明明能一次性將我的病治好,卻不治」,以此來抬高自己,貶低華佗。直到曹操的愛子倉舒病危時,他才嘆息道:「我真後悔把華佗殺死了,否則我的孩子也不會死了。」

  扶貧濟世之士

  華佗是漢末誕生的「建安三神醫」之一。與之並稱的是董奉,後隱居廬山,留下了膾炙人口的杏林佳話;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理法謹嚴,被後世譽為「醫聖」。只有華佗深入民間,足跡遍於中原大地和江淮平原,在內、外、婦、兒各科的臨證診治中,曾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蹟,尤其以創麻沸散(臨床麻醉藥)、行剖腹術聞名於世。後世每以「華佗再世」、「元化重生」稱譽醫家,足見他對後世的影響之深遠。

  據記載,華佗的家族本是一個望族,其後裔中有一支定居於譙縣以北十餘里處一個風景秀麗的小華庄。但到華佗這代,他的家族已衰微,為了重振家族的威望,家族中人對他寄託了很高的期望。單從他的名、字來看,名「佗」,乃負載之意,「元化」是化育之意。華佗自幼刻苦攻讀,習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具有了較高的文化素養。但是他的家鄉盛產藥材,對他日後從事醫藥學方面的研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關資料顯示,譙縣出產多種藥材,如「毫芍」、「毫菊」,早已聞名天下,再加水陸交通較為發達,譙縣自古就是一個藥材的集散中心。至今在毫縣的通衢大街上,中藥材貨棧比比皆是。因此,幼年時他一邊攻讀經史,一邊留心醫藥知識。這與他以後在醫學上所做出的巨大貢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在封建社會裡,讀書人都會以出仕做官為榮,然而華佗則與眾不同。不同之處就在於,他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終身以醫為業,矢志不移。在他青少年時期,正值東漢桓帝、靈帝執政之際,外戚宦官交替專權,朝綱不正,政出私門,賣官鬻爵,賄賂公行。他們對百姓敲骨吸髓,瘋狂榨取,人民陷入到深重的苦難之中,華佗目睹官場之腐敗和蒼生之苦難,決心棄絕仕途,以醫濟世。

  要知道,當時有一些有識之士,對華佗的品行、學識很為賞識,太尉黃琬要徵辟他為官,被華佗謝絕了;沛相也舉薦華佗為孝廉,他也婉言謝絕了。這充分表明了華佗志向的堅定和品德的高尚。

  精湛的醫術,「外科鼻祖」

  第63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華佗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批判地繼承前人的學術成果,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創立新的學說。《隋書·經籍志》記有「華佗枕中灸刺經」一卷,已佚。《醫心方》所引《華佗針灸經》可能是該書的佚文,《太平聖惠方》引有「華佗明堂」之文。從現存佚文看,《華佗針灸經》所載腧穴名稱及定位均與《黃帝明堂經》有較大不同。華佗的許多學問都是從古人扁鵲的學說發展而來,另外,還包括張仲景的學說。

  華佗的醫術十分精湛,在整個古代名醫中堪稱一絕,尤其是他首創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術,被後世尊之為「外科鼻祖」。他採用口服「麻沸散」進行麻醉以施行腹部手術,開創了全身麻醉手術的先例。這種全身麻醉手術,在中國醫學史上是空前的,當時在世界醫學史上也是罕見的創舉。然而,在儒家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主張之下,外科手術在中醫學當中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弘揚發展。

  華佗在針術和灸法上的造詣也十分令人欽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治療的時候,不過取一兩個穴位,灸上七八壯,病就好了;用針刺治療時,也只針一兩個穴位,並告訴病人針感會達到什麼地方。然後,針感到了他說過的地方後,病人說「已到」,他就拔出針來,病也就立即好了。華佗在醫療體育方面也有著重要的貢獻,從「五禽戲」中就已看得十分明了。除此之外,華佗還善於應用心理療法治病。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縱觀古代醫學家,戰國時的扁鵲、西漢時的倉公、東漢的涪翁、程高等,所留下的不慕榮利富貴、終生以醫濟世的動人事迹,這些不僅為華佗精研醫學提供了可能,而且還陶冶了他的情操。正是為此,本應是世人的華佗,從此一身書生風骨,數次婉拒為官的舉薦,寧願手捏金箍鈴,在疾苦的民間奔走。

  他在行醫旅途中,起死回生無數。他看病不受癥狀表象所惑,用藥精簡,深諳身心交互為用,同時也不濫用藥物。華佗很重視預防保健,「治人於未病」,觀察自然生態,教人調息生命和諧。但是,對於病入膏肓的患者,則不加針葯,坦然相告。他的精湛醫術或許終將為現代科技趕上,但他的這種淡泊名利、不貪富貴、看重生命的風範,使人懷念不已。

  可以說,正是有了華佗的存在,才促使我國中醫在漢代時期得到空前的發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正是由於三國時期特殊的文化氛圍,造就了中醫學的特殊研究方法,使中醫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只能使用外科方法解決的問題,在這裡卻可以使用內治的方法達到同樣的效果,使得人們不得不承認中醫學卓越的科學性和其理論的精妙深遠。

  第64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華佗為後世中醫留下的不僅是深厚、精湛的中醫學理論,還為後人留下了一筆不小的醫德財富。

  諸葛亮——一代賢相,隱居待時

  諸葛亮(公元181年—公元234年),字孔明,號卧龍居士,三國時期人,生於琅邪郡陽都縣,是蜀漢傑出的丞相及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散文家、外交家,謚曰忠武侯。諸葛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其生辰八字還很奇異,辛酉、丙申、癸丑、丁巳。據有關資料記載,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可是,他的孩時命運還是可憐的,三歲喪母,八歲喪父。隱居「卧龍崗」多年的他被劉備發現,「三顧茅廬」後,逐漸涉及朝政,其後便名揚天下。

  諸葛亮,這個名字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翻開中國歷史「智聖」的那一頁,諸葛亮的大名佔據著輝煌的一頁,正所謂「諸葛大名垂宇宙」。在民間,他是智慧的化身,是忠誠的典範。千百年來,有關他的故事舉不勝舉,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諸葛亮的「未出茅廬,已知天下三分」的故事。後人為了紀念他,還特意建立了有名的武侯祠。

  十年躬耕磨一劍

  諸葛亮,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父親諸葛珪曾做過泰山郡丞,所在的門第是士族的中下層,上可攀附顯貴,下與較低層的社會有接觸。在他小時候,天下大亂,各軍閥割據,戰亂不休,神州大地沒有一片安寧的土地。在這兵荒馬亂的年代,諸葛亮先後失去了雙親,於是便跟隨著叔父諸葛玄生活。在他17歲那年,叔父病歿,而諸葛亮此時尚不到弱冠之年。

  諸葛亮的叔父去世後,其叔父舊交劉表本該照拂朋友之子,可最終沒有伸出援助之手,這讓他在諸葛亮心中沒有留下什麼好印象。而恰恰相反,他則更加崇拜德高望重的伯父龐德公,便決心拜他為師,做一個有志之人。

  可是,諸葛亮向龐德公表明自己的心意後,龐德公沒說行,也沒說不行,只是讓他和自己的兒子去砍柴,說完便轉身入室。

  小諸葛什麼也沒說,高高興興地跟著龐子到南山去砍柴了。這一天,可把諸葛亮整苦了,累、渴、餓,他都咬著牙挺過來,手腳也都磨出了血泡,痛得他幾夜都不得安寧,但他卻始終沒哼一聲。為了拜師學習,他又向龐德公表明求師的心愿。這次,龐德公叫來侄兒龐統,又讓二人把牛牽出來,犁出一塊地來種莊稼。

  然而,龐統和諸葛亮出身名門望族,都不會套牛耕地,更別提什麼扶犁了。這可把二人愁得團團轉,可不管怎麼樣,為了能拜師學藝,只好硬著頭皮去想辦法。經兩人協商後,決定用钁頭刨。本來一塊用牛一會兒就能犁完的地,兩人整整用了一天的時間來刨,可把兩人累壞了,全身酸痛也不敢吱聲。

  第65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伯父一次又一次地出難題並沒有難倒諸葛亮,而細心的他卻從伯父那裡,悟出了一些躬耕隴畝、注重農桑的道理。他懷著這顆「有志」之心,決定再一次拜見龐德公。這一次,去拜訪龐德公的時候,發現他和衣而睡,諸葛亮怕驚醒這位德高望重的伯父,先是恭恭敬敬地站在一邊,後來想到上了歲數的人這麼睡覺容易著涼,於是上前輕輕地給龐德公蓋上被子,又單腿跪在床邊慢慢為他脫掉鞋子。待龐德公醒來,看到諸葛亮的決心很堅定,不由心頭一熱,滿意地微微點了點頭。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諸葛亮在龐德公如數家珍的教誨下,開始潛心研究歷史、軍事、政治,研究史書上縱觀上下幾千年的國家興衰,探索改朝換代的根源,窺望定國安邦的重大問題。幾年下來,諸葛亮學有所成。

  可是,怎麼才能施展自己一身的抱負呢?諸葛亮為此煩惱不已,於是便去請教老師龐德公,希望能給自己指出一條明路。龐德公分析,荊州十年內尚可保持安寧,是個求學煉志的好地方,就指著遠方一座隆起的山,說可在那裡結草為廬,開山為田,耕而學之。

  聽了恩師的話後,諸葛亮就帶領全家到山中去定居。此山名為隆中,他開始在山中躬耕隴畝,學而煉志,遊學訪友。從公元197年到公元207年,整整十年,在此期間,他與志士名流交遊,如號水鏡先生的司馬徽,有漢南名士黃承彥,有北方士人潁川石廣元、徐元直、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等人,縱談天下大事,並苦讀兵書,揣摩兵法,增長才幹。這樣一來,才華橫溢、精通兵法的他就躋身於荊州上流的士族社會,成為當時的中堅人物。

  過了十年的隱居生活,諸葛亮終於盼來了「三顧茅廬」的劉玄德,諸葛亮「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把報答知遇之恩和匡救天下的抱負統一起來,從而走上了一條助劉興漢、前途多艱的政治道路。

  諸葛亮的藝術造詣

  千百年來,蜀漢丞相諸葛亮在人民的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軍事家,是治國的良相,人臣之楷模。事實上,諸葛亮不僅僅是一個政治家和軍事家,同時,還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有很高美學修養和藝術成就的傑出人物。名揚古代及現代中、西方的諸葛亮,在藝術的造詣遠遠不遜色於政治、軍事等方面,特別是他在書法、繪畫和音樂方面,給後人留下了很多藝術成果。

  誗諸葛亮之書法

  三國時期正是我國書法流派紛呈,風格多種多樣,書法藝術逐漸趨向於成熟的時代。幼年時的諸葛亮就特別喜愛書法,除了喜愛之外,他還付出了很多精力,每天都刻苦訓練,從而寫出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相當出色。南朝陶弘景是一位大書法家,他所著《刀劍錄》記載:「蜀章武元年辛丑(公元221年),採金牛山鐵,鑄八鐵劍,各長三尺六寸,……並是孔明書作風角處所。」北宋時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嘗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在宋代,諸葛亮的書法作品是作為有示範意義的「法帖」流行於世的。

  第66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綜合以上記載,我們不難看出,諸葛孔明的書法並非一般,且在世間絕無僅有。作為鉤沉所得傳世惟一可信的「書聖」王羲之,曾臨仿「智聖」諸葛亮書跡,《遠涉帖》的水落石出,其史料與書法價值之高自不言而喻。

  誗諸葛亮之繪畫

  很多古書都有這方面的記載,說明諸葛亮繪畫藝術造詣之精深。他的畫往往取材於現實生活中,更多的是南中少數民族的生活。獨特、非凡的手法,再加上神奇而豐富的想像,使整個畫的構圖顯得宏偉,場面博大。

  在中國的繪畫史上,諸葛亮多方面的繪畫作品是不多見的。據知,他不僅可以畫天地、日、月,而且能畫各種建築、車馬、動物和人物,是個掌握如此全面的繪畫技巧的畫家。一些歷史專家還研究出,諸葛亮作畫絕不是出於個人的閒情逸緻,他的繪畫藝術還為他的政治和軍事目的服務。

  誗諸葛亮之音樂

  歷史上揚名軍事領域的諸葛亮,除了精通書法、繪畫,還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在音樂文面的修養並不亞於其他方面。

  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中興書目》記載:「《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輿地誌》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由此,我們不難得出:諸葛亮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而且還會製作樂器——制七弦琴和石琴。此外,他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琴經》。

  後世評價——如此隱士

  有「卧龍先生」之稱的孔明,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戰略家,還是有名的散文家、教育家、科學家、藝術家、天文學家。在諸葛亮的一生中,品德高尚,恪守諾言,扶弱抑強,忠於職守;他身上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高尚、智慧、勤勞、勇敢的品格,贏得了世世代代人們的敬仰,成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

  作為半個隱士的諸葛亮,先隱居,也可以稱為真隱。只是在隱居的時候等待時機,等到了時機就出山,等不到還繼續隱下去。幸運的是孔明先生等到了,劉備的三顧茅廬,為他開闢了施展一番才能的機會。在輔佐劉備成就大業的過程中,他用了種種神機妙算和深謀遠慮的軍事策略,火燒博望、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巧借東風、赤壁之戰、七擒孟獲、六出祁山、計設空城、火燒草谷,除了街亭一役之外,簡直是無往而不利。甚至於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連死諸葛也可以驚走活仲達,真可謂神人也。

  第67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諸葛亮為了得到別人的常識,經受了漫長的等待,這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然而,他又不甘於隱居,時常與名流志士談天下大勢,並以管仲、樂毅自比且是明證。隱士就像殺手,是不能有情的,所以諸葛亮沒有像林和靖那樣以「隱士」而聞名。因此,諸葛亮不能算是隱士,至少不是個純粹的隱士,或者說只是半個隱士。像這樣一位謀士,每日憂心忡忡,生怕有負所託,晚上睡覺動一根頭髮也定能驚醒的人,人們怎麼可以說他是真隱呢?

  阮籍——超世絕群,遺俗獨往

  阮籍(公元210年—公元263年),字嗣宗,三國時期魏詩人、文學家,陳留尉氏(今屬河南開封)人。阮籍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思想上崇奉老莊,政治上採取謙退沖虛、謹慎避禍的態度。他與嵇康、向秀、劉伶等七人為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

  陳留阮籍阮嗣宗,性命苟全幸有終。

  超世絕群人物外,遺俗獨往酣飲中。

  天地萬物一體同,名教自然兩折衷。

  神遊寥廓庄能達,囊括陰陽易可通。

  自然無外天地名,天地有內萬物生。

  無君無臣物事定,君立臣設虐賊呈。

  禮樂無序親疏亂,上下有等尊卑明。

  讀得大人先生傳,令人長想阮步兵!

  謹慎避禍,明哲保身

  阮籍二歲喪父,家境清苦,勤學成才。他是三國時期魏後期詩人,文學家。當時的局面十分險惡。明帝曹睿已亡,由曹爽、司馬懿夾輔曹芳,二人明爭暗鬥,政局處於動蕩之中。曹爽曾召阮籍為參軍,他託病辭官歸里。

  阮籍認為,在政治上本有濟世之志,於是他曾登廣武城,觀楚、漢古戰場,慨嘆「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但是不幸的是他生在了亂世之中,為了明哲保身,在政治上,他始終保持沉默,不發表任何意見。阮籍本來在政治上傾向於曹魏皇室,對司馬集團心懷不滿;與此同時,他又感到世事不是自己一個人所能掌控得了的,於是,他採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態度,閉門讀書,要麼登山臨水、酣醉不醒,要麼緘口不言。當時,在曹爽與司馬政權較量時期,曹爽為拉攏名士的支持,就召阮籍為參軍,但在當時政治混亂的情況下,他託病辭官歸里。果然,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司馬氏獨專朝政。司馬氏殺戮異己,被株連者甚多。但是因為阮籍沒有應召曹爽的要求,才得以脫身。

  要知道,當時阮籍有著很高的威望,也是當時的名士。司馬氏掌權後,阮籍迫於司馬氏的淫威,先後做過司馬氏父子三人的從事中郎,當過散騎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後人稱之為「阮步兵」。後來,他還被迫為司馬昭自封晉公、備九錫寫過「勸進文」。司馬氏對他採取容忍態度,對他放浪佯狂、違背禮法的各種行為不加追究,最終使他得以終其天年。

  第68節:中卷中隱,隱於市

  悲憤哀怨何處吐,時以《詠懷》定聲名

  在政治上,阮籍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在思想上,則崇尚老莊之學,他的詩歌就足以表明了他的文學成就,其主要作品是五言《詠懷詩》共八十二首,其中有些詩反映了詩人處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在種種醉態、狂態掩蓋下的內心的無限孤獨寂寞、痛苦憂憤;有些詩表現了詩人害怕政治風險,希冀避世遠禍的思想態度;有些詩借古諷今,寄託了對時政的抨擊或感慨,表現了詩人對國事的關切;還有一些詩針對當時的政治,嘲諷了矯揉造作虛偽的禮法之士人。

  總之,阮籍的《詠懷詩》以「憂思獨傷心」為主要基調,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在藝術上多採用比興、寄託、象徵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種「悲憤哀怨,隱晦曲折」的詩風,從而抒發了詩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悶情緒。他的作品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詠懷詩》,它在藝術上具有很大魅力,風格渾樸、洒脫、含蓄,繼承了建安詩歌的傳統,在五言詩的領域裡作了新的開拓,並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受到後世的廣泛重視。文學史上有不少詩人都曾仿效作過《詠懷詩》。可見,《詠懷詩》對後世的影響之大。

  除詩歌之外,阮籍還長於散文和辭賦。今存散文九篇,他的論說散文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論》、《達庄論》、《通易論》、《樂論》等,文章注重結構上的邏輯層次,大體上都是首尾照應,論證逐層深入,善於作抽象的、本質的分析,體現了魏晉時期思辨方式的進步,語言風格樸素凝重,稍有駢化的痕迹。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大人先生傳》,有四千餘字。另存賦六篇,述志類的作品為:《清思賦》、《首陽山賦》;詠物類有《鳩賦》、《獮猴賦》。

  此外,阮籍還善於彈琴,音樂理論著作有《樂論》,強調聖人作樂為的是「自然之道」。在文學上,他經常與嵇康、劉伶、向秀、山濤、王戎及阮咸六人為友,經常集於竹林下肆意酣暢;在生活上,他們不拘禮法,清靜無為,作品常用以揭露和諷刺司馬朝廷的虛偽。為了尊敬及仰慕他們,後人將其稱為「竹林七賢」。

  禮樂無序親疏亂,上下有等尊卑明

  由於阮籍是一位有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再加上當時政治上的混亂,他先後擔任的尚書郎、參軍、中郎都是幕府的屬官,其主要職責是掌謀畫和文翰。換成現代的說法,就是從事參謀文字工作。從歷史的角度來講,這個官職只是一個掛名職務,而阮籍只不過是為了領取一份俸祿,以解決生計問題。同時,那些任用阮籍的官員,也只是圖個虛名罷了,表明他們愛才、惜才、用才,藉以籠絡人心,很明顯那些任用他的官員並不指望他做什麼事,只要聽話、在職,什麼都好。因此,阮籍一邊擔任他的掛名官職,一邊讀書寫文章,做名士。


推薦閱讀:

一組關於處世的經典格言
中國有29處世界遺產排名全球第三
曾國藩的5大經典處世智慧,受益一生,學會了,助你走向人生巔峰
想混得好,學點「杜月笙」處世之道

TAG:隱士 | 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