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芭蕾之都:腳尖上的俄羅斯!

芭蕾舞的歷史

義大利語:balletto;法語、英語:ballet;俄語:Балет ,歐洲古典舞蹈。芭蕾舞是用音樂、舞蹈手法來表演戲劇情節。芭蕾藝術孕育在義大利,降生在十七世紀後期路易十四的法國宮廷,十八世紀在法國日臻完美,到十九世紀末期,在俄羅斯進入最繁榮的時代。芭蕾在近四百年的持久歷史成長過程中,對世界列國影響很大,傳布極廣,至今已成為世界列國都全力成長的一種藝術形式了。芭蕾舞最重要的一個特徵即女演員表演時以腳尖點地,故又稱腳尖舞。其代表作品有《天鵝湖》、《仙女》、《胡桃夾子》等。

芭蕾舞的秘密

在觀眾看來,芭蕾舞女演員用腳尖跳舞輕鬆愉快。女演員腳上那粉紅色的芭蕾舞鞋是那麼優美高雅,讓人想起這是一項崇高的藝術。但是,實際上,用腳尖跳舞十分困難。那些獻身芭蕾舞藝術,探索其奧秘的人並不願意把秘密公佈於眾。如果揭開芭蕾舞鞋的秘密,似乎芭蕾舞之謎也就不復存在。其實,芭蕾舞鞋鞋尖的最大奧秘在於使女演員得以用腳尖跳舞的「鞋盒」。「鞋盒」藏在鞋尖里。「鞋盒」實際上是一種硬套,套住腳趾和一部分腳面。芭蕾舞鞋能夠承受的巨大的荷重可以跟足球鞋承受的荷重相提並論,鞋尖不僅柔軟,而且具有相當大的安全係數。但是一雙芭蕾舞鞋只能在一場芭蕾舞上跳2-3次,壽命短得令人遺憾。最高紀錄保持者是俄羅斯大劇院的獨舞女演員娜傑日達·格拉喬,她的舞鞋在芭蕾舞劇《堂吉訶德》里堅持了9場。

肢體語言

所有芭蕾舞開始和結束的動作都用五種姿勢中的一個。這些姿勢是在18世紀創造的,是為了達到平衡並使腳顯得優美。它包括:腳的5種基本位置、3種基本舞姿;各種幅度和舞姿的跳躍;各種旋轉;擊腿技巧;各種舞步和連接動作;女子的腳尖舞技巧;雙人舞的扶持和托舉等技巧等。最後加以編排、組合、組成形象化的舞蹈語彙來表達劇情,創造出各種富有藝術魅力的舞蹈形象。

俄羅斯芭蕾隨著社會的發展,芭蕾舞逐漸從宮廷娛樂性舞蹈變成有情節 的芭蕾舞步入劇場,演出了帶有社會生活內容的舞劇。19世紀,浪漫主義思潮亦對芭蕾藝術產生深刻影響。芭蕾 舞從內容到形式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反映民間神話傳說、仙女 花神、精靈鬼怪等故事成了芭蕾創作的主要題材。女演員成為主角,服裝改成了短裙,腳尖舞成為芭蕾的基本要素。這種足尖站 立的技藝,把舞蹈者的身體向上提升,適合表現輕盈的體態以及 表達追求與渴望的情緒。

19世紀下半葉歐洲浪漫主義芭蕾走向衰落,復興芭蕾的使命歷史地落在俄國肩上。從40年代起,外國舞蹈家們頻繁訪俄。塔利奧尼父女、佩羅、聖·萊昂等人的表演和編導活動,特別是布農維爾的學生約翰遜(在聖彼德堡)和布拉斯(在莫斯科)的教學活動,向俄國舞蹈界傳授了法蘭西、義大利兩大舞派的精華,並逐漸形成了新的學派——俄羅斯舞派。在劇目建設上,瑪蒂帕和伊凡諾夫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十九世紀末,柴科夫斯基作曲的不朽名著《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等芭蕾舞劇在俄國和各國相繼上演,世界芭蕾藝術的中心,就由巴黎轉到了聖彼得堡。特別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不僅是芭蕾舞的典範作品,亦成為世界樂壇上的不朽作品。實現了舞劇音樂的革新,使音樂成為舞劇中塑造形象、敘述事件的基礎,啟發和豐富了舞劇編導的舞蹈交響化的思想。《天鵝湖》第二幕達到了舞蹈詩的高峰,被奉為交響化舞蹈的範例。

中國芭蕾

如果說1581年法國《皇后喜劇芭蕾》的上演,一直被視為芭蕾舞劇之初始——雛形的話,芭蕾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幾乎晚了3個多世紀。不過,起步雖晚,卻是飛躍前進。事實上第一代芭蕾舞劇編導,大都是從學習民族舞蹈轉向芭蕾專業的,他(她)們的民族文化背景,無疑有助於芭蕾舞劇民族化的探索。大型中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THE RED DEPACHMENT OF WOMEN)的上演,雖不是嚴格意義的「首開記錄」,卻可以說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國芭蕾舞劇。

今夏,俄羅斯之旅。來一場動人心魄的【芭蕾舞】吧!一起感受腳尖上的藝術,一同分享芭蕾舞之都的輝煌。
推薦閱讀:

天文史上的今天:俄羅斯隕星墜落事件
美國向敘利亞發射數十枚「戰斧」導彈,俄羅斯弱點暴露無遺
俄羅斯少兒芭蕾形體訓練
以日本現在的軍事實力,能否從俄羅斯手中搶回北方四島?
白宮:對俄羅斯給斯諾登提供臨時避難極度失望

TAG:俄羅斯 | 世界 | 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