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精粹道德經(九)

第九章:天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字面理解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

持有超出自己需要(慾壑難填、貪得無厭)東西的人,不如適可而止。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人,不能自保。

持:遵守不變。盈:.多餘。已:止,罷了。揣:估量,忖度。銳:感覺靈敏。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咎。

金玉滿堂的人,沒有守得住的。有錢有勢而且驕橫跋扈的人,就會種下惡果。

咎:過失,罪過,怪罪,處分等。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人,就叫做:識時務者為俊傑,此乃順應天道之人。

遂:順,如意。

1、通俗理解

老子用辯證法的哲學思想告訴我們:生在天地間的人應該怎麼做。

從古到今,那些佔有慾極強的人,那些統治欲極強的人,那些唯利是圖、慾壑難填、貪得無厭的人,沒有哪一個是有好下場的。非但自己的榮華富貴不能長久,還會遺臭萬年留下千古罵名。還是老子說的「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才是真理啊!

從古到今,那些神經過敏、疑神疑鬼的人,那些機關算盡、暗藏殺機的「陰謀家」,那些處心積慮、以權謀私姦邪小人,那些禍國殃民、陷害忠良的亂臣賊子,沒有哪一個不會敗露的,他們害人最終的結果是害己,所以,無論他們何等有「智慧」,最終的結果他們都難逃「揣而銳之,不可長保。」的下場。

那些金玉滿堂、腰纏萬貫、富可敵國的人,他們佔有的是屬於別人的資源,他們消耗了不該他們消耗的資源,如果他們不樂善好施、行善積德,他們的財富沒有守得住的,「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就是他們最終的歸宿。

那些有權有勢卻沒有良好的品行的人,往往都會驕橫跋扈,他們仗勢欺人、橫行霸道,他們會遭到很多受害人的詛咒,會種下惡因,最終會得到惡報,「富貴而驕,自遺咎。」就是老子給他們下的結論。

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人,他們是:「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人,他們會得到人民的稱頌,會留下千古美名,他們才是順應天道之人。

2、物極必反

老子本章提出了「持而盈之」「揣而銳之」「金玉滿堂」「富貴而驕」「功成名遂」這些已經到了極限的壞事和好事,精闢的論述了中國人的辯證法哲學思想: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極限就會向相反方面轉化。

《呂氏春秋》中《博志》篇有這麼十二個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司馬遷在《史記·田叔列傳》中:「夫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也。」

《淮南子》中的《道應訓》篇:「夫物盛而衰,樂極則悲,日中而移,月盈而虧。」其中「樂極則悲」一句後來發展成「樂極生悲」,與「物極必反」結合,就成了「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的民諺。

《漢書·東方朔傳》也留下一句名言:「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三國演義》開宗明義就指出封建社會改朝換代的發展規律: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老子這一思想,至北宋,程頤明確使用了「物極必返」一詞。他認為,陰陽二氣交感,化生萬物,故萬物本身包含著對立,以至互相摩盪,形成往來屈伸的運動。其運動達於極點,即向反面變化,故萬物呈現為盛極必衰,動極必靜等情況。這就是「物極則反,事極則變」。他又認為,萬物消長盛衰,周而復始,而陰陽變化的原因是由於理的存在,即所謂「物極必返,其理須如此」。程頤把先秦以來「物極必反」的思想,發展成為理學上的一個重要命題。

3、中國歷史上的大奸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咎。」老子的這段話,好像是對歷代奸臣命運的總結。

嚴嵩(公元 1480~1567年),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嚴嵩在嘉靖朝權傾一時,位高權重,和其子嚴世蕃父子兩利用手中的大權貪贓納賄,大肆搜刮,可謂到了雁過拔毛的程度,嚴家的家財可與皇帝比富。在京城,嚴府連三接四,高牆峻宇、巍峨壯觀,府第前還修建了一座大花園,園中珍禽異鳥,奇花名草,應有盡有;更令人驚嘆的是,嚴嵩動用工役開鑿了一片人工湖,面積約有幾十畝,湖光雲影,畫船雕梁,更顯得嚴府的富麗堂皇。象這樣的宅第,嚴嵩在他的家鄉——江西分宜連修了五座,座座壯麗豪華,美奐美崙。說起深宅大院中的金銀珠寶,更是難以計數。就連嚴府的豪仆,也有幾個家財萬貫的。到後來,嚴嵩父子東窗事發被抄家時,共抄出黃金三萬餘兩,白銀二百多萬兩,其他珍玩寶物,價值連城,無以計數。嚴世蕃曾自誇說:「朝廷不如我富!」

魏忠賢(1568年~1627年),原名李進忠。中國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隸肅寧(今屬河北)人。出身於市井無賴,後為賭債所逼遂自閹入宮做太監,在宮中結交太子宮太監王安,得其佑庇。後又結識皇長孫朱由校奶媽客氏,與之對食。對皇長孫,則極盡諂媚事,引誘其宴遊,甚得其歡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為熹宗。魏升為司禮秉筆太監。明熹宗是個「木匠天才」,魏忠賢總是乘他做木工做得全神貫注之時,拿重要的奏章去請他批閱,熹宗隨口說:「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魏忠賢逐漸專擅朝政。天啟五年(1625年)誣陷東林黨的左光斗、楊漣、周起元、周順昌、繆昌期等人有貪贓之罪,大肆搜捕東林黨人。天啟六年,魏忠賢又殺害了高攀龍、周宗建、黃尊素、李應升等人,東林書院被全部拆毀,講學亦告中止。至此,東林黨被閹黨勢力徹底消滅,時東林「纍纍相接,駢首就誅」。魏忠賢與皇帝乳母客氏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極受寵信,被封為「九千歲」,自己也在民間養了不少「義子」,如什麼「五虎」、「五狗」、「十孩兒」、「四十孫」等。在其全盛時期,各地官吏阿諛奉承,紛紛為他設立生祠。1627年崇禎帝朱由檢登位以後,遭到彈劾,被流放鳳陽,在途中畏罪自殺。

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嘉慶四年(1799年),紐祜祿氏,字致齋,原名善保,滿洲正紅旗人,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寵臣,以巨貪而出名,2001年,曾入選《亞洲華爾街日報》世界級富翁行列。他也是十八世紀首富。乾隆年間大貪官何紳富甲天下,搜盡天下珍寶,恭王府里有一間何紳住的房子,地上鋪的全是用上等翡翠做的地磚。和紳深信翡翠有「鎮驚防邪」、「驅災避險」等神奇護身的功力,所以身上戴的牌飾,吃飯用的筷子、喝水用的茶杯都是用翡翠做成,就連抽煙用的煙管也是翡翠做成。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未幾,正月十三,嘉慶皇帝宣布和珅的二十條大罪,下旨抄家,貪銀8億兩(摺合人民幣3600億),當時清廷每年的稅收,不過七千萬兩,相等於當時清政府15年至20年的歲入。史稱「和珅跌倒,嘉慶吃飽」。原判凌遲,後改賜和珅獄中自盡。其子豐紳殷德娶了乾隆帝第十女固倫和孝公主,得免連坐。

歷史上諸如趙高、楊國忠、秦檜、賈似道、胡惟庸、王振、嚴嵩父子、魏忠賢、和紳等等貪官污吏,他們的下場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持而盈之、揣而銳之、金玉滿堂、富貴而驕。」大凡所有的貪官污吏都可謂樣樣俱全,其下場在老子的論述中都一一應驗。

4、功成身退

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中國人「物極必反」的哲學思想。不僅僅是指貪官污吏,貪得無厭最終惡報纏身。同樣也針對立下「蓋世奇功」的功臣,在他們身上也存在「物極必反」的過程,「蓋世奇功」的本身就是「榮譽」達到「極端」的表現,「蓋世奇功」的反面很有可能就是對應著「千古奇冤」。避免「蓋世奇功」出現「物極必反」的方法,只有「急流勇退」才能避免「極限」的到來。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是吳王夫差被范蠡包圍時寫給范蠡的,范蠡深通此道,「蓋世奇功」以後就飄然而去了,而與他並肩作戰的文中卻沒有逃脫「千古奇冤」的厄運。聽起來讓天下有識之士非常傷感,但是其中蘊涵的哲理卻非常發人深省。

千百年來一幕幕慘劇浮現於眼前。漢高祖劉邦誅殺異姓王;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明太祖朱元璋誅殺功臣等等不勝枚舉。老子在這些事情還沒有發生之前就看到了這一點,「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功成身退」范蠡就是其中最典型代表,他輔佐越王勾踐「卧薪嘗膽」,打敗吳國稱雄諸侯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這裡就不再羅嗦了。但是功成名就以後,他一葉扁舟帶著西施(傳說)飄然離去。從此開始經商。今天商人們供奉的「陶朱公」就是范蠡。范蠡既能治國用兵,又能齊家保身,是先秦時期罕見的智士,史書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

從古到今功成身退的人也很多,諸如:周公、管仲、鮑叔牙、老子、鬼谷子、孫武子、孫臏、范蠡、王翦、張良、曹參、陳平、房玄齡、郭子儀、曾國藩等等。他們都立下了蓋世奇功,但是他們都能夠不居功、不自傲、激流勇退。

陶朱公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詳,春秋楚國宛(今河南南陽)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實業家。後人尊稱「商聖」。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聖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他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輔佐越國勾踐。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生了槜(zuì)李之戰(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怨,連年戰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於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吳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後「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於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被拜為上大夫後,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後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略,也是九術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於在苧(zhù)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備的巾幗奇女——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裡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餘年,苦身戮力,卒於滅吳,成就越王霸業,被尊為上將軍。

范蠡認為在有功于越王之下,難以久居,「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深知勾踐其人「長頸鳥喙(huì)」,可與共患難,難與同安樂。「吳王亡身餘杭山,越王擺宴姑蘇台。」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一起泛舟齊國,變姓名為鴟(chī)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並經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千萬家產。(范蠡與西施泛舟五湖只是民間傳說,事實上,范蠡隱退時已經68歲高齡,而西施要比范蠡小的多。但是人們總願編織出英雄美人的佳話,因此才有泛舟五湖這一說。但史實應該不是這樣的。)

他仗義疏財,施善鄉梓,范蠡的賢明能幹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於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徵兆。」於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於「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商之地,操計然之術:就是根據時節、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沒出幾年,經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地民眾皆尊陶朱公為財神,乃中國道德經商——儒商之鼻祖。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於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范蠡的軍事宗旨: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後世稱道並沿用。范蠡著名的經濟思想:「勸農桑,務積穀」、「農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等至今對現代的經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點評

作為歷史人物,范蠡一直受到歷代史學家的關注。關於對他的評價,歷代統治者並沒有大張旗鼓地宣揚、表彰范蠡,為什麼?因為范蠡不是忠臣,他見機行事,巧妙脫身,這在統治者看來,不夠忠心耿耿,既然不是忠臣,故范蠡的名氣似乎比不上諸葛亮、岳飛。

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范蠡功成名就,急流勇退,見好就收,正表現了他的人生智慧。在中國古代,由於政治形勢險惡,不少士人厭惡官場,躲避政治,以隱居保全自身。漢初張良助劉邦打敗項羽,及時隱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避免了殺身之禍。陶淵明更是遠離政界後,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瀟洒田園生活。不過,張良、陶淵明僅僅保全個人,追求的是個人的自由,而范蠡則是憑藉對社會、對人民的關愛之心,為經濟發展、商業繁榮作貢獻,為社會獻愛心,他的胸懷更寬廣,思想境界更高尚!唐代詩人汪遵有一首《五湖》詩,對范蠡大加讚揚:「已立平吳霸越功,片帆高揚五湖風。不知戰國官榮者,誰似陶朱得始終。」

張良急流勇退

張良素來體弱多病,自從漢高祖入都關中,天下初定,他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漢十年(公元前197年),漢王朝上層出現了一場新的危機。劉邦有改易太子之意。當時劉邦寵愛戚夫人,並察知呂后有異心,有代劉而王的跡象,故欲廢太子孝惠(呂后子),改立趙王如意(戚夫人子)為國儲。朝野大臣,群起諫爭,但絲毫不能更改劉邦初意。眼看太子位行將被剝奪,呂后遂求救於「智囊」張良。張良考慮到太子一位,事關重要,不可輕易更立,大儒叔孫通說得好:「太子天下本,本一搖天下振動。」再加上當時天下方定,漢朝統治根基還未穩固,各項制度還正在健全,只有順其現狀,無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穩保江山。基於這個大局,張良遂對呂后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皓:白,即四個白頭髮的老人,分別是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和夏黃公)皆八十餘,節義清高,不就漢朝爵位,匿亡山林,皇上敦聘不至,但仍然高義「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請不來的隱士,今為太子左右,可見太子羽翼已豐,翅膀亦硬,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終得嗣位,呂后為此對張良也勛口敬重。

公元前195年4月,漢高祖劉邦駕崩,漢惠帝劉盈即位。劉盈「人為仁弱」,朝廷實權操在呂后手裡。呂后對張良曾設計保太子之功感激不盡,對張良帷幄運籌、決勝千里的超人才智更是由衷佩服。她設盛宴把張良召進宮來,希望張良出山輔佐惠帝,起衰振懦,扶上正道。對張良的學道之舉不以為然,勸曰:「人生一世間,如白駒過隙,何至自苦如此乎!」並「逼」著張良喝了美酒,吃了山珍海味。張良回去後,上吐下瀉了一番。他對呂后太了解,以他的精明洞達,豈能不會預見到日益壯大的呂氏集團與根深蒂固的劉氏集團將會有一場流血拚殺!對呂后請他出山扶持惠帝之舉,他不敢當面拒絕,請求容他回去仔細考慮一下。呂后不敢逼得太緊,答應了。可是張良回去後就在人間「蒸發」了。以致張良死在何年何月,史家也只能界定在公元前186—189年之間。總之,張良離開長安後,又悠哉了六至九年才離開人世。他到底哪裡去了呢?無人能回答。

點評

統一天下,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蘇沛縣),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張良辭封的理由是:他韓滅家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

老子說:「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張良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


推薦閱讀:

怎樣才能成為經濟適用男?
「為什麼要報警?小男孩又不是你什麼人」。
如何評價東野圭吾的《彷徨之刃》《天空之蜂》等小說?
如果大家都不給孕婦讓座換鋪,那孕婦怎麼辦?

TAG:道德 | 國學 | 道德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