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危機」緣何頻現 父親缺位難辭其咎
幼兒園開展體育活動時,怯生生的是男生!孩子之間發生爭執時,處於劣勢、被逼到牆角的也是男生!如今的「男孩教育」到底怎麼了?日前,浦東新區東方幼兒園園長毛美娟與記者暢談「男孩教育」問題。她認為,目前存在的問題,固然有獨身子女、重男輕女等原因,但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寵愛多於引導的隔代教育都脫不了干係。
家長「協助」孩子逃避困難
「孩子被送來幼兒園之後,男生明顯比女生哭得還厲害。許多男生害怕體育活動,家長採用給孩子請假或拒絕參加活動的方式來逃避正常的教學活動。」毛園長對此深有感觸。學前教育專業出身的她從男女性別差異說起:「由於男女生理結構的不同,男生和女生在成長過程中的表現會有差異。在嬰幼兒期,女生的動作與語言發展等能力會優先成熟於男生。但是,如果能夠注重男生的獨立意識與冒險精神培養,男生的優質潛力就能得以發揮。許多家長看不到這一點,教育孩子的方式都偏重於記憶性課程的學習,如英語教學、早期認字、公文數學等。而男生由於活潑好動,心理成熟期較晚等原因,過早、過多地培養記憶性的學習會極大的扼殺男生的天性。
記者在東方幼兒園採訪時發現,該園安排的許多課程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動手動腦和意志品質,如溜冰和游泳。可在這些課程剛開始時,本應該唱主角的男生,卻出乎意料地表現出了畏懼。
記者在與家長的交流中發現,女生的家長都很認可孩子應該積极參加各種活動,但一位領著小孫子的奶奶卻告訴記者,幼兒園不應該組織孩子參加危險的活動,「我的孫子不想學游泳,這不會影響他以後的前途。」
被「圈養」的男生缺「嘗試」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情況呢?教育界人士分析認為,首先,現在大部分家庭里,父母兩人中,一般帶孩子的是媽媽。「性別形成的主要機制是模仿,男孩從小生活在一個相對女性化的環境中,缺少陽剛之氣。在幼兒園和小學,男教師稀缺,在社會上過分追捧一些性別模糊的娛樂明星榜樣。此外,許多家庭都存在隔代教育現象,老人往往「圈養」男生,導致男生的冒險、勇敢等天性得不到發展,陽剛之氣得不到培育。
毛美娟認為:「家庭教育中不能一直提醒孩子『不可以』、『太危險』、『你還小』。西方國家在學前教育中,非常提倡冒險、勇敢、嘗試的學習品質培養,父親在家庭教育中非常注重與孩子開展各種競技運動,鼓勵孩子勇於嘗試。男生應該在犯錯誤中成長,成人應該告訴孩子,犯錯有什麼後果,而不是禁止他嘗試。」
應試教育對男孩傷害更大
男生在「溫室」中長大,還要接受應試教育的「洗禮」。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直言,現行的應試教育使中國比其他國家更容易出現「男孩危機」。雖然應試教育對孩子都不利,但對男生的傷害更大。首先,學校教育漠視性別差異,男生的一些好動、競爭與叛逆的天性往往被看作缺點,「資產」變成了「負債」;而且,應試教育強調動腦而不注重動手能力,把天性「想跑想跳」的男生按在座位上學習,缺乏應有的運動鍛煉;接著,學校和社會採取單一的評價方式,把「成績搞上去」當作唯一要求,使男生深感挫敗;此外,現在學校里大部分教師是女性,教育環境中缺乏男性教師,也對男生的成長不利。(記者 陳傑)
推薦閱讀:
※父親節臨近,推薦做一個好父親的10條建議
※父親節特輯:這輩子最值得自豪的是:我老婆在家等我吃飯 !
※熄燈號丨如果你也有一個習慣沉默的父親
※父親的腳步|槐蔭風情
※做比爾·蓋茨的父親,簡直「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