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癸酉年柏林禪寺冬季禪七開示

凈 慧(1993年11月3日-9日)學佛的三大綱目(1993年11月3日)我們說一次法會的殊勝因緣,往往用「靈山一會,儼然未散」來形容。「學佛的三大綱目」這個題目沒有什麼新鮮,只是老生常談。但是佛法乃至世間法,總是一番提起一番新。儘管千言萬語佛祖都已經講過,但我們此時此地,再把它們提出來加以闡釋,可能又有一番新的意義。學佛的三大綱目就是持戒、修定、證慧,這是我們學佛的下手處,也是我們修學佛法的總綱。一、戒首先要持戒。持,就是受持、堅持,持之以恆;戒,是戒律。戒律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不應該做的就不去做,這叫止惡;另一方面是應該做的就必須去做,這叫修善。持戒無非是這兩方面的意思,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在戒律上,止惡叫止持,修善叫作持。該止的不止,固然是犯戒;該做的不去做,同樣是犯戒。所以說「諸惡莫作」你做到了,如果「眾善奉行」做得不好,做得不夠,那還不是持戒的完整要求。學佛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要持戒,只有把戒持好了,使我們的身心有所約束,不受外界的干擾,才有可能修定。二、定定,指的是禪定,是一種令心專註而不散亂的修行,也是一種凝然寂靜的狀態。禪定的範圍是很廣泛的,既包括禪宗所說的禪,也包括其他宗派所說的禪法、止觀、觀法等。有的居士說:我打坐只會念阿彌陀佛。對嘛!念阿彌陀佛同樣是修禪定,你念到一心不亂、念念分明,就是「念佛禪」。還有的說:我就會持《大悲咒》。持《大悲咒》可以讓紛亂的意識平息下來、安定下來,這也是修禪定。所以,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門都離不開禪定,離開禪定,佛法就沒有基礎了。同時,佛法的一切修行法門都由禪定所攝。因此,一定要扎紮實實地修定,有了定,才能發慧、證慧。三、慧慧,不是小聰明,不是世智辯聰,它是由於持戒、修定而引發的一種高度準確的抉擇力、判斷力,一種極其敏銳、透徹的洞察力,它能使人們斷除煩惱,趨於覺悟和解脫。這種智慧又名般若,因為是人人本具,不是從外面獲得的,所以說要「發慧」、「證慧」。戒定慧三學,持戒是根本、是保證;修定是基礎;證慧是究竟。這三者的次第,我們通常是按持戒、修定、證慧的順序排列的,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當修行到一定程度,這種順序又可以倒過來,由於有智慧,有抉擇力,你修定就會事半功倍;有了甚深禪定,那你持戒就能夠不持而持,自自然然,毫不勉強,你雖然每時每刻、一言一行都在戒律中,但又不覺得有戒律的約束。戒定慧三學是學佛的總綱、修行的總綱,所以我們常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我們能將這件事念念不忘,修行就一定會有好的成就。修行的三大法門(1993年11月4日)昨天我講了學佛的三大綱目:戒定慧。持戒是保證,修定是力量,證慧是作用。這其中修定很重要。有了定,我們才有堅固的力量,身口意三業才不會隨無明煩惱遷流,做出違背戒律的事情;有了定,我們就能像大地一樣安然不動,像泰山一樣巍巍聳立,那才可以說是「八風吹不動」。講到修定,現在流行的有三大法門,那就是禪、密、凈。這三大法門都離不開修定,都是圍繞修定、證慧展開的,依之修持都能得解脫、了生死,這是它們之間的相同之處。但它們之間也有幾點不同。一、所依不同參禪主要是依靠自力。所謂主要依靠自力,就是說也要靠他力,不過是以自力為主。參禪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參禪的人首先要敢於承擔自己就是佛,自己只要當下把一層無明殼子捅破,那麼當下就能夠見與佛齊。所以參禪的人要發精進勇猛心,以精進力,破煩惱魔,除掉凡心,就是聖境。密宗的修法可以說是自他結合。因為修密法是要做到三密相應,自己的身口意與所信奉的本尊的三業相應,所以一方面要通過自己主觀的努力,另一方面必須得到本尊的加持,來實現了生脫死的目標。這裡面自力他力都有,而且本尊的加持力是必不可缺的。修凈土法門則以他力為主。凈業行人依仗阿彌陀佛的本願,通過憶佛念佛的修行,與佛的本願相應,在臨命終時正念分明,仗佛慈力,接引往生極樂世界。凈土法門雖然以他力為主,但必須通過自力的努力,他力才能起作用。自力,主要指凈業行人必須具備信、願、行,才能與彌陀(他力)的本願相應。二、風格不同禪宗的修法比較靈活,可以說是活潑自在。在寺院里可以修行,在家庭里也可以修行;有佛像的地方可以參禪,沒有佛像的地方也可以參禪;集體可以修,個人也可以修;有經典可以修,沒有經典也可以修。靜坐是禪,吃飯穿衣、搬柴運水等平常日用也是禪。正因為這一法門以自力為主,所以它的修行是活潑自在的。密宗的修法應該說是最嚴格。它的修行一定要在一個壇場里進行,一定要經過上師的傳授、灌頂,還要依照一定的儀規,不管儀規有多麼繁瑣,修行的人一點也不能打折扣,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身口意三業和本尊的身口意三業相應,實現修行的目標。凈土宗的修法雖然比密宗要靈活一些,但是凈土宗觀想念佛時,就必須要在有佛像的地方,面對聖容,口誦心惟,觀想佛的相好莊嚴,才能比較快地產生效應。念佛法門出家人可以修,在家人也可以修,特別是在家人修念佛法門比參禪、修密有許多殊勝方便之處。三、歸宿不同參禪,只要你捅破了這個無明殼子、見性開悟了,那麼隨處都是凈土,隨處都是極樂世界。開了悟的人,不一定要升西方,不一定要上兜率,而是常生人間教化眾生。開悟成佛作祖的目的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當然,晚近以來,也有開了悟的禪師在晚年迴向西方凈土。但從禪宗的本意來講,是要自己發願形成一個凈土,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凈土,都有自己的極樂世界。《六祖壇經》上說:「愚人願東願西,智者在處一般。」有智慧的人無處不凈土,所謂「唯其心凈,則佛土凈。」密宗的歸宿多少與禪宗有相通之處,它是要即身成佛,要在這一生就證得與佛一樣的福德智慧,來成就自己的佛土。凈土宗的歸宿大家都非常清楚,就是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要靠信、願、行的堅定。其中信很重要,信,就是要信西方極樂世界的實有存在,信阿彌陀佛的本願真實不虛,信自己只要老實念佛就能往生西方。上面講的是禪、密、凈這三大法門的主要不同之處。《金剛經》上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這三大法門並無優劣之分,重要的是我們應選擇一種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來修持。有的人修禪宗比較相應,我們就勸他參禪;有的人修凈土比較相應,我們就勸他念佛;有的人也許覺得自己和密宗比較相應,但我們不能隨便勸他去學密。因為目前漢地不具備修密法的環境和條件,沒有傳承,沒有上師,沒有壇場,不懂儀規。如果你一定要學,只有學東密或藏密。東密就是日本的密宗,又叫真言宗;藏密就是流傳在我國藏蒙地區的藏傳佛教里的密教。修東密,找日本人做上師,顯然不現實;修藏密,找一位喇嘛、活佛做上師,首先語言就不通,其次生活習慣也不同,他們吃牛、羊肉,我們漢地佛教徒接受不了。所以說修密宗比較困難。那麼是不是參禪、念佛就沒有密法呢?實際上參禪、修凈的人也離不開密法,離不開密咒的加持,只不過沒有專門的壇場儀規而已。我們寺院里每天早上都要念《楞嚴咒》、《大悲咒》等,而這些真言密咒,在《藏經》里都被劃歸密部,屬密法。修凈土的人,《往生咒》是少不了的。這些咒語大都是諸佛、菩薩、護法善神的名字,我們經常持誦,就能得到加持,有助於修行。在漢傳佛教里,由於密教里的咒語被其他宗派採用了,所以說顯和密是互相融通的。我覺得我們的祖師們為了使我們眾生修行易得受用,這樣將佛法融匯貫通,確實是煞費苦心。一方面念佛可以入禪,另一方面念佛本身也就是禪。《趙州禪師語錄》里記載,有學人問趙州和尚:「什麼人是七佛師?」趙州和尚回答:「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由此可以看出趙州禪師對念佛法門的態度。我們現在也同樣如此,既弘凈土也弘禪,既有禪七法會,也有念佛法會。我們是把這些法門統一在禪的基礎上,這樣就能互相圓融、互相補充,而不是互相矛盾、自相水火。顯密圓融、禪凈雙修,這樣修行會不會雜呢?要處理好這個問題,應分清主次。念佛的人應以念佛為主,以持咒為輔助,可獲得佛、菩薩的加持。修禪的人,打坐靜修可以專心致志地數息、觀心或參話頭,日常工作、生活中為了使意念不馳散,也不妨以念佛號作為輔助。總之,「歸元無二性,方便有多門。」希望大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修行法門。人生的三大缺陷(1993年11月5日)人生有太多的缺陷,我們學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清除人生的種種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種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業、苦,這是我們一切凡夫所無法避免的三種缺陷。一、惑什麼是惑呢?顧名思義,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無明、煩惱,它是我們流轉生死、造諸惡業的推動力。惑主要包括貪、嗔、痴,也就是三種最根本的煩惱,我們一般稱為「三毒」。貪是對順境的貪著、貪愛;嗔是對於逆境的憎惡、排斥;痴就是愚痴,不明事理,不明因果。我們時常說:「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嗔痴。」可見我們之所以造作種種惡業,是因為有貪、嗔、痴這三種煩惱。二、業業,就是行為造作,這裡講的由惑而起的業,是指惡業,十善業道的反面,就是十惡業。我們如果對境迷惑,就會有煩惱;在煩惱的驅使下付諸行動,就成為業;業不斷累積就會形成一種強有力的慣性作用,這叫業力。眾生就是在業力的推動下輪迴六道,自己還不覺得,這是很可悲的。三、苦由造業就要感果,起惑造業所感的果報就是苦。苦是人生的一種真實、一種現實,佛教里叫「苦諦」,就是說我們人生從根本上講,充滿了種種缺陷、不如意、不自在,這是個現實。上面講的惑、業、苦三者又是循環不息的。由惑造業,由業感苦,面對苦報如果不覺悟又會生煩惱,繼續造業,這樣便輪迴不息。我們怎樣改變這個現實呢?關鍵在於面對苦我們是修還是不修?是繼續隨波逐流還是跳出惡性循環?比如說,我們現生所感貧困果報,如果我們用正當的、誠實的勞動來改善生活,改變現狀,那是佛教所允許的;如果用非法的手段謀取財利,那就在造惡業,循著惡業不斷追求,那就只有墮落輪迴生死。所以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面對人生是苦的現實,按照因果的法則去斷惑,去調整我們行為的方向,種下善的因、解脫的因,那麼我們最後所感的果報,就會是善報而不是惡報。善報從低層次來講就是人天果報;從高層次來講,就是聲聞、緣覺、菩薩乃至佛果。獲得善果,我們就必須在保有人生的前提下,積極地改惡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我們能夠持五戒,修十善,就能得人天的果報;如能進一步修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四攝,就能證聲聞、緣覺、菩薩的聖果,關鍵在於我們現在如何選擇。希望各位善自珍重,努力修持。修行的三個方面(1993年11月6日)行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來修,這三個方面就是身、語、意三業。只有修到三業清凈了,才能夠得解脫,證聖果,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修行中,容易將這三個方面割裂開來,或只注意其中一、兩個方面,而沒有將身、語、意三業作為一個整體來全面對待。一、身修身業,就是要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三善業,這是在家佛教徒的戒律;作為出家人也是要不殺生、不偷盜,再就是不淫。這三條戒持好了,就不會墮入惡道,同時也為口業和意業的清凈提供了基礎。二、語口業,又叫語業。修口業主要是修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這四個方面的善業。自己清凈、安祥的心態就全部打失了,妄言、綺語、惡口就都出來了。所以口業不容易修。表面看來只是說一句話,實際上這一句話說得好,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萬人的善業;說得不好,可以毀掉一人乃至千萬人的善業和前途。所謂「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就是這個道理。口業在五戒里只表現為一條戒,就是不妄語戒;在十善里分得更細,不妄語作為口業的一種,再加上兩舌、惡口、綺語,一共是四條。這樣,我們防非止惡就更加具體,更加明確。三、意意業方面,我們要修不貪、不嗔、不痴這三種善業,而遠離貪、嗔、痴這三種惡業。怎樣才能做到不貪呢?佛陀教導我們:「多貪的眾生要修不凈觀。」貪,無非表現為對財、色、名、食、睡五欲的貪著,尤其是男女之間情慾的貪著最為嚴重,也最根本,三界眾生以淫慾而正性命。針對這一點,不凈觀是要我們透過人的外表去觀察他內在的實質,這樣來克制慾念。人的外表看起來可能很俊美,可是你看他的骨子裡面,他的五臟六腑,甚至他死後腐爛的情景,這樣一觀想,貪慾就會淡化甚至消除。修不凈觀對出家人尤其重要。嗔恨心重的人,要修慈悲觀。嗔恨心重就是分別心重、人我是非心重、嫉妒障礙心重。為了對治嗔恨心,我們要修慈悲觀。慈悲觀是要我們把一切眾生都當做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來看待,互相關懷,休戚與共,有利益可以分享。佛陀還告訴我們:「一個行菩薩道的人,對待一切眾生要如一子想。」這倒不是要我們把自己看得很高,把別人看得很低下,而是要我們對一切人有一種慈悲心,一種愛心,一種護念的心。多痴的人應修因緣觀。痴就是愚痴,不明白一切法緣生緣滅的道理而妄生執著。修因緣觀主要是觀察、思維十二緣起,領會諸法遷流變化的規律,並順應這一規律,這樣才能過一種覺悟、清醒的人生。我們修行就是要修身、語、意三業,而且要將這三方面作為一個整體,來全面地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要做到三業清凈、三業純和。那麼三業清凈有什麼效驗呢?我想最基本的,身體要輕安輕健,語言要柔和慈善,內心要明凈喜悅,這是三業清凈最初步的表現。當然往深里去,得禪定,開智慧,這都是可能的。要獲得這些效驗,必須將三業統一起來修,也只有這樣,才不致於出現種種偏差。比如有的人講,修行嘛,主要是修心,只要心好就行了,於是就放浪形骸,無視律儀,這是「狂禪」。還有的人修行就只講一點表面形式,吃齋叩頭,也不管自己的心地是不是清凈,自己的性格是不是在向好的方面轉化,這樣修行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生活的全部。所以,我們一定要三業齊修,然後達到三業清凈。修行的四個層次(1993年11月7日)今天講修行的四個層次:信、解、行、證。信是起點,證是終點,只有具備一個良好的起點,才能有一個圓滿的終點。一、信信什麼呢?我曾經在《生活禪開題》上講過,信就是要信三寶、信因果、信般若、信解脫,能夠具備這四個方面的信,就是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不過信本身也有幾個層次。一般講信仰,這是信的第一步。因信而仰慕佛法僧三寶,仰慕佛法的真理,仰慕修行的可貴,這些都應該在信仰的階段完成,否則,信仰就很難深入。信仰以後要信賴。我們既然對三寶產生了信仰,就應該在信仰的基礎上以三寶為依靠、為依賴。這並不是說就此躺在三寶的身上,而是說作為凡夫,如果不依賴正確的信仰目標,要想出離生死輪迴解脫人生的痛苦,那是不可能的。兩千多年來,已有無數的先輩在三寶慈光的照耀下獲得了覺悟,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信賴三寶呢?人身難得,三寶難遇,我們應該生慶幸之心、難遭之想,毅然決然地投身到三寶的懷抱中。信賴之後是信受,就是對佛法的道理能信受奉行,能從中得到受用,這樣信仰就落到了實處。由信仰、依賴、信受,到最後是信樂。由信仰產生了快樂,產生了法喜,這時信仰由自發變成了自覺,由他律上升到自律,種種戒規再也不是負擔和約束。因為我們從信仰中獲得了喜悅,而且這種喜悅遠遠超過世間的五欲之樂,它是清凈的、崇高的。我們可以對照上面所說的信的四個層次,來檢查自己的信仰生活,看看自己在哪一個層次上,需要向哪方面努力。二、解信了以後,進一步要理解,理解佛法要從「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著手。當然,在沒有條件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的時候,自己可以多看經典,多看佛教理論的書籍,以佛言祖語為依據,樹立對佛法的正知正見。有了正知正見,修行就不會誤入歧途。而且,理解加深了,信仰會更堅定,信仰堅定又會促進理解的深入。三、行理解的目的是為了指導行持。前幾天,我們講了修行的三大法門:禪、凈、密。除此之外,是不是就沒有別的辦法修行了呢?不是的。修行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如果我們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都能存有修行的念頭、修行的心態,那可以說我們一天24小時都有機會修行。我們提出生活禪,就是要提倡在生活當中修行,在修行當中生活。尤其是在家佛教徒,千萬不能把修行與生活對立起來,與工作對立起來。否則,你不僅不能很好地修行,而且會因為修行帶來許多煩惱,比如像家庭鬧不和,在單位里人際關係緊張等。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這個問題很複雜。簡單地說,可以有一個標準,就是以佛心做佛事,或者說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是不是佛事、好事,就要看你的舉心動念、一言一行是否符合五戒、十善的原則,是否順於佛法解脫的道理。如果我們能將佛法的原則、佛法的精神貫徹到生活中去,那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四、證修行的目的是要證果。假使修行沒有驗證、沒有結果,那就是只開花不結果。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具足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可這只是「因位的佛」、「理即佛」,實際上我們都是具縛凡夫,沒有佛的覺悟,沒有佛的神通智慧、相好光明,還不是果上的佛。要成為果上的佛,就要通過修行一點一點地斷煩惱,破無明。斷一分煩惱,證一分法身,就顯露一分佛性,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上面講的信、解、行、證是逐步加深的過程,信是起點,證是終點。各位知道了修行的這些層次,就會有的放矢,穩步前進。修行的四大志願(1993年11月8日)修行需要有大志向、大志氣。因為凡夫的境界是順著生死流轉,而修行是逆著生死之流而上,或者說要斬斷生死之流,這是非常艱難的,沒有大志向就不可能實現這個目標。所以學佛要發願,發願就是立大志,樹立一個遠大的目標,然後孜孜以求,鍥而不捨,向這個目標努力。今天我們就講修行的四大志願。修行的四大志願,是我們每天做功課時都要念的:「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發的通願,任何一個眾生要從凡夫修到成佛,都必須根據這四弘誓願來安身立命,精進不息。一、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既然是無邊的,那我們要度盡眾生再成佛不就沒有成佛的可能了嗎?因為眾生無邊嘛!怎麼度得盡呢?不是這個意思。這裡主要是強調我們要學習菩薩的精神--「眾生無盡,我願無窮。」這樣,我們的心量就擴大了,我們個體的生命就和廣大眾生的生命緊密結合在一起了,我們就有無窮的力量和勇氣去斷除自己的煩惱,完善自己的人格。假使我們僅為自己一個人修行,那個目標就很渺小。一個人怎麼樣都行,無可無不可,表現在行動上就是懈怠消極,今天修行,明天可以歇一歇,後天再修。如果時時想到無邊的眾生,我們就會有一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並由此產生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動我們勇猛精進。像地藏菩薩那樣:「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無盡,即言煩惱之多,煩惱之微細,所謂「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弟子們問候他的時候還說:「世尊,您是不是少病少惱啊?眾生是不是易度啊?」可見佛要教化我們這些剛強眾生,往往也有煩惱的時候。眾生難度啊!佛在度眾生的過程中,還可能遇到這樣那樣的誤會,甚至干擾和破壞,不過佛陀最後總是能調伏剛強刁頑的眾生。當然佛的煩惱和我們凡夫的煩惱有著本質的區別,他的煩惱不是因為自己的私利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是因為眾生剛強難度而引起的。而且這種煩惱是暫時的,不會帶來苦報。我們的煩惱則不然,因為有貪、嗔、痴,有人我執、法我執,處處分別執著,所以說是煩惱無盡。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以大無畏的氣概與煩惱做鬥爭,修行的過程可以說就是與煩惱拼搏的過程。三、法門無量誓願學古人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從佛法的觀點來看,我們一期的生命雖然是有限的,而生生世世修學佛法的歷程卻是無限的。我們應該立足於這無限的生命,發大願心廣學佛法,廣度眾生。有人會問:「修行不是要一門深入嗎?」不錯,我們要專修,同時還應廣學。修要專,學要廣,這樣你才會有善巧方便去接引各種各樣的眾生。《華嚴經》上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事迹,就是要教導我們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方便善巧。四、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是至高無上的,佛果菩提是至高無上的。世間的目標都是短暫有限的,而成佛這個目標卻是無上的。正是在努力追求佛果的過程中,我們的人格才能得到完善和提升。這四弘誓願應該貫穿於我們從發心到成佛的全過程。我們不僅當生當世要這樣發願,還應該盡未來際都要這樣發願。這四弘誓願實際上把整個佛法住世的目的、宗旨講得非常透徹,也把我們學佛修行、行菩薩道的目的、宗旨揭示得非常明白。我們時刻想到這四弘誓願,在學佛的過程中就會有無窮的力量,就能永遠保持精進不息。當然,光有弘大誓願還不夠,還要有篤實的行踐,否則就是紙上談兵、口頭禪。「篤實」這兩個字很值得我們注意。「實」就是果實,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表皮的東西,果實可以飽腹解飢。「篤」上面一個「竹」字,下面一個「馬」字。竹是鞭子,鞭子在馬頭上,馬當然會奮勇向前,所謂「良馬見鞭影而行」。所以「篤實」兩個字一個是要我們一杆子到底,扎紮實實;一個是要我們揚鞭奮蹄,勇往直前。這就是篤實的行踐。弘大的誓願,篤實的行踐,把這兩者結合起來,修行就會有成就。修生活禪的四個要點(1993年11月9日)我們提倡生活禪,所要強調的就是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這裡的修行當然不僅僅局限於禪,也包括念佛、學教、觀心,總之是指佛教修行的一切法門。因為一切法門都離不開禪定,所以我們特彆強調了禪。《瑜伽師地論》上列舉了種種禪,其中還有「辦事禪」。辦事禪的意思就很近似於我們提倡的生活禪,不過生活禪的含義更廣,它所要求的不僅是把禪落實到工作、辦事中,而且要把禪落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生活的天地是廣闊的,有社會生活、家庭生活、道德生活、情感生活,我們要讓生活的一切領域裡都充滿禪的精神、禪的喜悅。那麼修學生活禪有哪些要點呢?修學生活禪有四個要點:將信仰落實於生活,將修行落實於當下,將佛法融化於世間,將個人融化於大眾。一、將信仰落實於生活我們要把信仰的原則貫徹到日常生活中去,要使信仰生活化。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舉心動念、所做所為都要依據五戒、十善的原則,使我們的人格在信仰的生活中由分裂趨於統一。我們不能在寺院里或打坐時是一個樣,到生活當中又是另一個樣。我們要用信仰的原則、用佛法的精神去逐步提高生活的品質,改善生活的環境。這當然包括物質方面的豐富,更重要的是要使生活的內容、生活的品質趨於凈化,趨於完美,趨於崇高;而使那些低級庸俗的趣味、對感官享樂的貪求逐步被滌除。由此,我們就會有和樂的家庭生活,有完美高尚的社會生活,那我們就有可能逐步實現佛化家庭、佛化社會。二、將修行落實於當下我們修行要時刻不離當下一念,當下一念處理不好,一切都無從談起。《地藏經》上講:「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可見當下這一念事關重大,十法界的形成都是從這一念開始的。我們要讓自己的每一念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含糊。在無明煩惱剛要萌動時,我們就要用智慧的光芒照破它,不可隨它遷流。古德所謂:「念起即覺,覺之即無。」就是覺照當下一念的方法。如果能把修行落實於當下,那麼我們就不必擔心到臘月三十日會手忙腳亂,也不必擔心最後一息不來時會前路茫茫。因為當下是一個永恆的概念,當下不等於是這一念,這一念過了,下一念還是當下。我們當下若能做得主,時時處處就都能作得主,這就是所謂「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能做到這一點,何愁生死不了,煩惱不斷?何愁聖果不成呢?所以各位,包括我自己在內,都要用「把修行落實於當下」這樣一個高標準來勉勵自己,約束自己。照這樣去做,那我們一切時、一切處都能修行,一切場合都能成為修行的道場,就像佛典上說的--「處處總成華藏界,個中無處不毗盧。」三、將佛法融化於世間釋迦牟尼佛應世說法,就是要教化世間、凈化世間,使這個有缺陷和煩惱的世間,變成美滿清凈的人間凈土。這是佛法住世的一個根本目標。離開了這個目標,佛法就將被束之高閣,毫無用處,佛經也只是一種古董而已。晚近以來,佛教界出現了一些脫離世間的傾向,佛教幾乎成了專為死人超度的儀式,佛教徒被人稱為「避世主義者」。太虛大師為此高揚人間佛教的思想,主張佛法要化導人世間,改善人世間。太虛大師的思想現在成了佛教主流,我們應該順應這一主流,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去理解佛法,修行佛法,去建設這個世間,改善這個世間,並覺悟這個世間。六祖惠能大師說得好:「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猶如求兔角。」四、將個人融化於大眾佛法講緣起,就是說任何個人、任何事物都不能脫離各種條件而獨立存在,萬事萬物都是互相影響、互相關聯的。因此,我們修行就不應離群索居、閉門造車,而應該將自己的修行與救度眾生緊密聯繫在一起,「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與一切眾生同憂同樂。或許有人會問:「這樣我自己還能得到利益嗎?」當然能!而且還會得到大利益。因為菩薩就是在利他之中實現自利,在覺他之中完成自覺的。同時,我們能夠將個人融於大眾,我們的家庭生活、社會人際關係就會非常和諧,學佛的人也就不會被誤解為逃避現實、消極厭世了。上面四點既是生活禪的要點,也是我們在生活中修行一切法門的要點。總起來講,這四點可以概括為我們作為生活禪宗旨的那兩句話:「覺悟人生,奉獻人生。」我們覺得這八個字比較準確地概括了菩薩的根本精神,揭示了佛教在這個時代所擔當的使命。覺悟人生就是智慧的體現,奉獻人生就是慈悲的體現。如果我們既具有高度的智慧,又具有廣大的慈悲心和肯於奉獻的精神,那我們就能在當今時代把佛法的精神、佛法的形象很好地樹立起來。如果我們每個佛教徒都能積極向上,積極為社會、為大眾做奉獻,那我們在社會上就不會受到人家的譏嫌,就不會被說成是消極厭世。「覺悟人生,奉獻人生」這八個字看起來很平實,做起來卻非常不容易。我拈了這八個字,一方面作為我們自己的座右銘,也希望認同生活禪的人都能以此來勉勵自己,要求自己。在禪七法會的最後一天,我沒有別的東西贈送給各位,就送這八個字給大家。希望我們在一切時、一切處都能本著「覺悟人生,奉獻人生」的精神去生活、去工作、去修行。
推薦閱讀:

【穿衣搭配】「偏瘦型「男生冬季要如何穿衣?
聚嵩冬季話茶四
冬季女人怎麼穿不冷,而且顯瘦又時尚!
冬季練瑜伽,整體熱身很重要!
冬季進補攻略 總有一款適合你

TAG:冬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