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課│指瑕:善待一切教學資源(主持人:鄧彤)
本輯課例之所以定名為「指瑕」,其實暗含了一種傾向:我們更願意在整體肯定語文教學的前提下將思考的焦點聚集於局部的不足。這裡,僅從如何利用教材中的瑕疵這一角度切入我們的研究。
教材是教學要素之一。一般而言,教材應盡量減少錯誤,但事實上不存在沒有錯誤的教材;而錯誤並非只有負麵價值,因此,如何利用教材中的錯誤便自然成為教學研究的一個方面。教材中的錯誤也是一種重要資源,值得我們珍惜並開發,錯誤中蘊含的價值正不斷被教師所認識、研究和發掘。發現錯誤、分析原因,尋找解決的方法……都是開發「錯誤」資源的基本途徑。善教者必然善用教材,而能巧妙利用教材瑕疵則臻於化腐朽為神奇的藝術境界。「指瑕」,甚至還可以成為一種教學策略,教師即使只是借用這一形式,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熱情,讓死的知識活起來,讓靜的課堂動起來。當然,「指瑕」並非是包醫百病的藥方,運用「指瑕」也有若干誤區需要我們避開。
為深入研究這一問題,我們選擇了寧鴻彬先生上世紀80年代的一個課例片段和當下幾位青年教師的相關課例作為研討資料,並邀請了江蘇省寶應縣翔宇實驗學校新教育研究中心研究員干國祥、魏智淵兩位先生點評課例。特此致謝。
鄧 彤
經典回放
《七根火柴》指瑕
寧鴻彬
《七根火柴》一文的教學即將結束,一個學生舉手發問:「我發現這篇課文中有兩個病句。一個是盧進勇打開從無名戰士左腋窩裡摸出的紙包時,課文寫道:『那是一個黨證,揭開黨證,裡面並排擺著一小堆乾燥的火柴。』我認為『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是個病句。因為既然並排,就不能成為一小堆。這樣寫前後是矛盾的。另一個是,無名戰士給盧進勇數完七根火柴之後,課文寫道:『就在這一瞬間,他發現那個同志的臉色好像舒展開來。』我認為這也是個病句。因為,臉色就是臉上的顏色,而臉上的顏色,只能變得深一點或淺一點,怎能舒展呢?所以說,這裡是作者用詞不當。」
教師在表揚了這個學生認真讀書,善於發現問題,並勇於提出問題之後,說:「你提出的第一個句子——『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不是病句。『並排』就是彼此平行的意思(與此同時,教師用左右手的兩個食指做了個平行的手勢)。『一小堆』就是那些火柴緊密靠攏的樣子。物品成『堆』,有各種各樣的擺放形式,單排緊密靠攏叫一『堆』,多排緊密靠攏重壘起來也叫一『堆』,多層縱橫交錯地擺放在一起還叫一『堆』,總之,不管是單排多排,不管是一個方向地擺放還是縱橫並錯地擺放,只要是被擺放的物品緊密靠攏,就叫一『堆』(與此同時,教師用手指做著各種手勢)。這樣看來,『並排擺著一小堆火柴』,就是這七根火柴,既彼此平行又緊密靠攏的意思。明白了嗎?」
聽了教師的解說,看了教師的手勢,那個提問題的學生和班上的其他學生,都紛紛點頭表示贊同。此後,教師接著說:「你提出的第二個句子——『臉色好像舒展開來』,也不是病句,但你說的有一定道理。『臉色』這個詞,如果你去查詞典,就會發現它有兩個義項:一個指臉上的顏色,另一個指臉上的表情。如果按照第一個義項來看這個句子,這個句子是說不通的。如果按照第二個義項來看這個句子,舒展是指臉上的表情,這是說得通的。而課文中的這個句子,『臉色』一詞正是選取的第二個義項,所以說這個句子也不是病句。不過,對於著名作家的成功之作,你能堅持獨立思考,大膽提出問題,而且對於第二個問題的見解,從另一個意義來看,還是有道理的,所以應該提出表揚。「
(摘自《寧鴻彬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錄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課堂聚焦
尋找課文中的「穿幫鏡頭」
劉 影
《孔雀東南飛》被稱為古今第一長詩。一首詩如此之長,學起來對普通中學生而言是相當枯燥的。通常,教師讓學生大致了解一下全詩內容再強調一下語言點就算學過了,但這種走過場式的學習其效果可想而知。後來,我重上此課時調整了教學思路,用一個問題激起了學生濃厚的興趣。我說:《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年間,一般認為該詩是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創作」的,但我發現詩歌中有一些細節失真。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究竟有哪些「穿幫鏡頭」。
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大家仔細研究課文,認真思考、討論,最後篩選出如下「穿幫鏡頭」。
1.劉蘭芝既然「生小出野里」,為什麼她的嫁妝(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那麼多?
2.劉蘭芝被休之後,不僅縣令家派人提親,而且太守家也派人提親。古代一個女子被休之後,應該是身價劇貶才對,怎麼會身價倍漲呢?
3.焦仲卿在自盡前曾對焦母如實稟告過其自盡的想法,並於當晚在家中庭院「自掛東南枝」。作為焦仲卿的母親,面對兒子自盡的念頭,難道不會阻止嗎?起碼當天晚上應該監視焦仲卿,不應該讓他在院子里上吊。
我對學生說,這三個細節真的是「穿幫鏡頭」嗎?大家再想想。看能不能從課文中找到依據,解決這三個問題。
十分鐘後,很多學生有了自己的答案,紛紛舉手回答問題。
第一個問題學生是這樣解決的:課文中有劉蘭芝自述「十六誦詩書」,其母也說女兒「十六知禮儀」, 可見,劉蘭芝確實有著良好的教養。因此,劉蘭芝後來對焦母說的那段「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兼愧貴家子」的話更像是一種謙辭,但這更加說明了她「知禮儀」。因為,如果她真的「生小出野里」,那麼以焦母的勢利,當初怎麼會同意兒子娶劉蘭芝?劉蘭芝若真的「生小出野里」,縣令家、太守家後來又為什麼會向劉家提親?所以劉蘭芝家境應該是很富裕的,這就不難解釋她的嫁妝為何會有「箱簾六七十」之多。
這個問題經學生這樣解釋,大家都很滿意,連當初提出疑問的同學也心服口服。
第三個問題也得到了比較滿意的解釋。
一學生從焦仲卿的性格入手,分析說焦仲卿性格懦弱,焦母深知兒子性格,僅僅把兒子要自盡的那番話理解成一種氣話,並沒當回事,因此晚上也沒監視焦仲卿,未能阻攔住他自盡。
另一個學生從焦母和焦仲卿的隔閡上解釋這一問題。焦母和兒子有著嚴重的代溝,她與兒子沒有真正的溝通,不明白兒子的真正需要和想法。在焦仲卿說出自己想自盡的打算後,她不是沒阻止兒子,而是以她的那套「汝是大家子,慎勿為婦死」的封建倫理觀來勸阻兒子,並對兒子誘之以色,作出「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在旦夕」的保證。她以為這樣一勸,這樣一誘,兒子便會徹底打消自盡的念頭,因此對焦仲卿全無防備,悲劇依然發生了。
三個問題圓滿解決了兩個,只有第二個問題解決不了,有學生認為劉蘭芝被休之後反而大受歡迎的原因是因為其「漂亮」「知書達理」「多才多藝」,但這種解釋並不能讓提問題的學生滿意。
最後我給了學生一個說法:這個情節明顯是不合情理的,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與《孔雀東南飛》的形成過程有關,《孔雀東南飛》最初可能是依照真人真事寫的一首並不算長的敘事詩,但在民間長期的口頭流傳中,善良的人們把自己的願望加在了這個故事中,讓這個故事變得越來越長。
如劉蘭芝這麼溫柔,這麼好,卻被焦母蠻橫地休掉,這激起了人們的義憤:你焦母有眼無珠,休了劉蘭芝,我偏偏要你看看劉蘭芝的魅力。於是衍生出縣令家和太守家求婚的系列情節。文學作品之所以是文學作品,就在於它相對於生活而言是一種再創造,不必完全遵循生活的原貌。
這個解釋還算讓學生滿意。到此為止,學生提出的三個問題都得到圓滿解決。
(湖北省武漢市常青一中 430023)
法律不公與民族宗教歧視
——《威尼斯商人》實錄片段
郭建華
師:上節課我們討論了《威尼斯商人》的矛盾衝突和鮑西婭、夏洛克兩個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通過討論我們體會到了莎士比亞對仁愛、友誼、愛情的熱情謳歌。現在,請大家想一想,還有沒有什麼問題需要提出來討論的。
生:老師,我想從這齣戲里挑點刺,可以嗎?
師:當然可以,只要是你閱讀中真實的感受。
生:我覺得,該場戲充分體現了莎士比亞的種族歧視觀念以及當時社會法律的不公。
師:噫,有點出人意料,你不妨說說看。
生:我覺得莎士比亞安排鮑西婭來當這一官司的審判者,就表明了法律的不公。
師:願聞其詳。
生:鮑西婭原本是巴薩尼奧的未婚妻,而巴薩尼奧又是安東尼奧的好朋友,由鮑西婭來充當安東尼奧的審判者,顯然有失法律的公正,使她難逃「公報私仇」的嫌疑!為了體現法律的公允,鮑西婭應該迴避,莎士比亞應該安排一個跟安東尼奧毫無關係的法官才好。
生:威尼斯城裡的人們都是種族歧視主義者,因此,他們的法律註定是一部維護基督徒權利的法律,用這樣一部法律為依據來審理一個猶太人與一個基督教徒的經濟糾紛與生命權利的案件,顯然是說不過去的。
師:你說「威尼斯城裡的人們都是種族歧視主義者」,能在文中找到依據嗎?
生:太多了。在這場戲裡,劇中人多次稱夏洛克為「猶太人」,公爵說「傳那猶太人到庭」,「猶太人,我們都在等候你一句溫和的回答」;安東尼奧的說法是「請你想一想,你現在跟這個猶太人講理……」
生:葛萊西安諾也說「狠心的猶太人,你這是把刀放在你的心口上磨」,並罵他是「萬惡不赦的狗」……;鮑西婭一上場就問「這兒哪一個是那商人,哪一個是猶太人?」……他們很少直接稱呼對方的名字,卻稱對方為「猶太人」,而且從他們的稱呼和語言里,都充滿了對猶太人的不滿和敵意。
生:我也有發現:鮑西婭還四次稱夏洛克為「猶太人」,葛萊西安諾也四次稱夏洛克為「猶太人」。在法庭這樣嚴肅的公共場合直接稱對方為「猶太人」,帶有十分明顯的民族宗教歧視的意味。
師:打住打住!不必再羅列現象了。希望大家通過這些現象思考一個問題:莎士比亞為什麼要如此大寫特寫宗教歧視和種族歧視?
生:或許莎士比亞就是想通過這樣一個不公平的法律案件來表達他的願望——應該建立一個公平、公正的法制體系。
生:歧視猶太人是當時社會的普遍現象,莎士比亞為什麼就不會歧視呢?……在劇本中他明顯是站在夏洛克的對立面的嘛!也許他就認為這樣大寫特寫才爽,才能宣洩自己對猶太人的鄙視之情呢!
生:(有學生笑,贊同)莎士比亞對鮑西婭等人的描寫就像在歌頌天使,而幾乎把夏洛克描繪成一個小丑,讓人覺得他罪有應得,活該被罰得傾家蕩產!可見,他對夏洛克就是充滿了歧視的。
師:確實,文學作品總是通過形象表現傾向的。莎士比亞究竟是否具有強烈的種族和宗教歧視,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老師想告訴大家的是:公平和正義確實是莎士比亞人文主義思想的內涵之一。而民族宗教之間的不平等,在這場戲劇中也是顯而易見的,在莎士比亞所歌頌的「仁愛、友誼、愛情」背後,在基督教徒們取得勝利的歡笑聲中,或許還深深地隱藏著作者沉重的憂思。
(重慶市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 400700)
課例沙龍
主持人:我在搜集「指瑕」課例時發現一個現象:時間越往前,搜集「指瑕」性質的課例就越困難。在較早時期的課例中,批判元素通常如鳳毛麟角般隱現於教學中。而新世紀以來,以「指瑕」乃至「批判、顛覆」為主導的課例比比皆是。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一現象呢?
干國祥:當然,教師的批判意識是在與時俱進的。語文教師對待文本的態度從「文本崇拜」發展到「文本批判」,確實是一個進步。不過,這與其說是教師的進步,不如說是時代的進步。
例如,今天看來,寧鴻彬先生的課例就帶有一定的「文本崇拜」色彩,教師雖然能夠肯定學生的質疑精神,但總體上是傾向於維護課文「權威」的。寧老師對學生關於「臉色不能舒展」質疑的回應,似乎並不能令人信服。因為,即便我們把「臉色」理解為「表情」,也只能說「臉色溫和」或「臉色陰沉」,說「臉色舒展」還是不太合適!如今看來,《七根火柴》並不是一篇字字珠璣的文章,有一兩處錯誤也不難理解;但在當時,幾乎沒有教師能夠坦率地承認這篇課文確實存在著硬傷。
但是,如果我們覺得可以因此「睥睨」寧老師等語文教育先驅,那就實在淺薄得可笑了。考慮到當時教師所處的時代,我們絕不應苛求教師去否定教材課文而旗幟鮮明地肯定學生的「指瑕」。事實上,我以為,寧老師所教學生的「指瑕」精神以及他對學生「批判意識」的呵護都是先於時代風氣的,其智慧之光與道德勇氣絕不亞於今日眾多的「指瑕」教學!因為,時下許多嚴厲的「指瑕」乃至「顛覆」不過是拜時代所賜而已!
主持人:看來,在當下「指瑕」的意識早已不存在問題,而為何「指瑕」、如何「指瑕」之類的問題卻成為思考的關鍵了。二位先生可否略加解說?
魏智淵:「指瑕」是一種教學策略。從教學論角度看,「指瑕」有時未必是指文章真有瑕疵(當然,若真有瑕疵,自然也是極好的教學資源),而是指教師可以通過「指瑕」,激活學生思維。「瑕疵」可能是假問題,激發的卻是真思考。而這樣的「問題」,往往會在解決的過程中牽一髮而動全身,充分發揮多方面的教學功能。
干國祥:但有時看似很明顯的「瑕疵」卻又未必是瑕疵。這時的「指瑕」要非常慎重。例如,《人民教育》曾發過一個課例——教師指導學生學習《鷸蚌相爭》寓言故事,學生在課堂上提出一個質疑:「鷸的嘴正被蚌夾著呢,怎麼可能說話呀?」教師於是因勢利導將此課上成討論「鷸和蚌此刻可不可能說話」的討論課,並鼓勵學生上網查找資料寫信給編輯。
這應該說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指瑕」課例吧。因為師生指出並探討了文本中的一個明顯的「瑕疵」。但是,這種「指瑕」卻是違背了閱讀基本原則的:消解了文本最初的結構——用一個虛構的寓言故事來寓指當時燕趙之爭以及秦國的虎視眈眈;這時的閱讀已經純粹成了對一個科學文本的理解。這違背了「指瑕」的本意。
主持人:看來,「指瑕」也要講究針對性,不是所有的「瑕」都要讓學生去「指」的。師生如果在一個無「瑕」問題上論證其「瑕」,輕而言之是浪費時間,重而言之是誤人子弟。那麼,運用「指瑕」時該注意些什麼呢?可否結合課例加以解說?
魏智淵:劉老師的課例是一節很有挑戰性的課。教師讓學生尋找課文中的「穿幫鏡頭」,首先就創設了一個新鮮的情境,其次為學生搭設了一個平台,使學生得以經歷一連串自主的有一定長度的學習過程。一個問題引發了一系列的討論,課堂活躍而有效。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反覆閱讀詩歌,反覆推敲文本內在的邏輯,努力找到文本自身的悖謬之處,並搜集證據相互辯駁,或者因為別人更有力的證據而改變觀點。「指瑕」,使學生既發展了思維又學得興味盎然。但嚴格地說,這篇課例中,教師雖然激活了學生思維,但指向還是不清晰的,這導致了問題偏離教學中心,從而造成浪費。這時的「指瑕」不但無助於學生獲取有效的語文知識,也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價值層面的思考,思維訓練的水平也因此打了折扣。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說,「指瑕」不能夠為「指瑕」而「指瑕」,它必須實現語文教學的目的?
魏智淵:對的。例如,在課例一中,學生指出的第一個「瑕疵」,劉蘭芝說自己「生小出野里」,只是謙辭,整篇詩中寫到的劉蘭芝,乃是一個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形象,哪裡是一個鄉下丫頭?而寫劉蘭芝的嫁妝很多,「箱簾六七十」之類,也是一種誇張描寫,這種描寫風格,是漢樂府敘事詩的基本特徵。例如,漢樂府名篇《陌上桑》中,採桑的羅敷也是驚艷登場:「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湘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讀者如果不理解漢樂府的誇張詼諧風格,就容易做羅敷究竟是平民還是貴族這些無謂的爭論。
罔顧文本表現手法來質疑文學作品,這樣的「指瑕」不但意義不大,而且還有誤導之嫌。
但學生如此「指瑕」反而是好事,因為這暴露了學生在閱讀文學作品方法能力方面存在著「瑕疵」,教師應該指出學生這方面的「瑕疵」,並加以引導點撥,而學生在經過「質疑」之後的領悟將是教學的巨大成功。如果教師只是滿足於學生能夠指出「瑕疵」,滿足於學生能夠自圓其說,就會有買櫝還珠之嫌。
至於學生指出的第二個「瑕疵」,涉及到婦女再嫁的問題,教師對此的解釋,也有些牽強。首先,這裡面肯定也有誇張的成分,但這種誇張,也是建立在漢末婚俗基礎之上的。漢代對婦女貞節問題不像古代那樣在意,男子也不會因為娶了離婚的女人而覺得恥辱。蔡文姬嫁過多次,司馬相如娶了寡婦卓文君,漢景帝甚至把結過婚的王氏立為皇后(即漢武帝的生母)。經典文本,往往沉澱了許多民俗的東西,包括當時社會的種種意識形態,教師不可以今解古。
一言以蔽之,「指瑕」在語文教學中首先應該為語文教育服務,不能以犧牲語文特徵為代價單純追求另類新穎的「指瑕」。
干國祥:如果說劉老師的課是教師要求學生「指瑕」,那麼,郭建華老師的學生則是自主地「指瑕」。讀郭老師的實錄,不得不為學生的精彩表現叫好:他們不僅有質疑大師的勇氣,而且能夠以文本細讀為證據,做到有理有據。這樣的指瑕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學生不僅找出了劇中基督教徒如何諷刺、打擊猶太人的語句,而且還細心計算出他們稱呼夏洛克為「猶太人」的具體次數——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證據,因為將一個有姓有名的人用其種族名來稱呼,就像中國許多地方將某個外鄉人稱為「××佬」,既是對這個人,同時也是對這個種族或地區的輕蔑。
不過,如果跳齣劇本和課堂,我們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相似結構:猶太人夏洛克原想狀告、報復基督教徒、威尼斯商人安東尼奧,結果在有所偏頗的威尼斯法律和自己的失誤之下,反而成了「被告」,落得個一敗塗地的下場。莎士比亞原想狀告、批判夏洛克和以他為代表的猶太高利貸者,結果沒料到在改變了種族觀、膚色觀,提倡種族平等和宗教寬容的21世紀的課堂上,自己的作品卻成為種族及宗教偏見的確鑿證據,被幾個中國高中學生凌厲地批判。
但是,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擔心自己的課堂會因為帶了另一種「有色眼鏡」,結果在草率批判莎士比亞的同時而被別的有見識者「指瑕」呢?
主持人:您是在擔心——如果運用不當,也許「指瑕」本身就是一種「瑕疵」?
干國祥:這是應該警惕的。如果只是為「指瑕」而指瑕,那麼,「指瑕」很可能會失去其積極意義甚至走向其反面。例如,如果細讀莎翁劇本,我們不能不讚歎當時威尼斯法律的先進性以及審判過程中的程序正義和人道精神——在審判一個異教徒陰謀殺害一個基督徒、一個勢力強大的威尼斯商人的案件過程中,只要沒有證據可以推翻夏洛克的起訴,就只能徒然地詛咒夏洛克,而依然嚴格遵照法律行事。如果我們在閱讀時,因為要去「指瑕」而視而不見甚至去抨擊批判這些可貴之處,那確實是走上了歧路。
我以為,如果一定要「指瑕」,就必須使課堂也成為一場「公正的審判」。在這堂課上,莎士比亞和《威尼斯商人》就必須得到充分的辯護!但我們遺憾地看到,在課堂上,雖然老師曾經想為莎士比亞辯護,但明顯有些倉促應陣,倒是有些批判莎士比亞的學生有出彩的進攻,而教師卻不能提供有力的辯護。
也許,無論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意識到:莎士比亞的偉大,不在於他超越了他的時代,不在於他沒有種族和宗教偏見,而在於他是如此深刻、生動地刻畫出了這個時代的偏見。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說,在閱讀教學中,許多教師樂於開展的對作者「歷史局限性」的「指瑕」,其作用與意義其實都相當有限?
干國祥:是的。我還要強調一點,語文課上的「指瑕」有其特殊要求,它主要不是思想與道德的交鋒而是對作品藝術表現水平的品鑒。
以語文教學的視點看《威尼斯商人》一劇,主要不是評價其是否富含人道與公正精神,而應該看它如何「表現」人道與公正。其精彩之處是它的戲劇結構——包括人物形象構成的張力,情節設計的精巧。
因此,語文教師在指導學生「指瑕」時,千萬不要把學生培養成只會「挑刺」卻沒有鑒賞能力的「找茬者」。
(江蘇省寶應縣翔宇實驗學校新教育研究中心 225800)
(原載《中學語文教學》2008年第11期)
推薦閱讀:
※主持人如何練發聲?
※快樂大本營主持人地位重新洗牌?李維嘉一張圖給出了答案
※王振龍除了《法治進行時》還主持了什麼節目?
※柳岩朱丹爭主持「一姐」【組圖】
※伊一加入金鷹卡通主持親子節目是不是太屈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