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記》作品的結構性缺陷是怎樣形成的
一.《石頭記》作品存在著結構性缺陷
《石頭記》是一部優秀乃至偉大的古典小說,對這一點無需懷疑。但《石頭記》也是一部存在缺陷、甚至嚴重缺陷的小說,對這一點也無需掩飾。《石頭記》的缺陷主要表現在作品結構上,研究作品的這些缺陷,找出產生缺陷的原因,明確缺陷對作品的影響,應是紅學題中應有之義。
《石頭記》作品的結構性缺陷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
1.斷臂維納斯。《石頭記》前八十回是作者原創,後四十回是後人補作,應無異議。因此,《石頭記》本身就是一部創作沒有最終完成的小說,是一隻斷尾巴蜻蜓。雖然斷臂威尼斯給後人留下無窮的遐想空間,但《石頭記》的悲劇畢竟沒有寫出「茫茫白地」結局,令讀者不能不對看不到作者如椽大筆如何處理這些素材感到遺憾。
據脂批透漏,《石頭記》不是作者沒有寫完,作者已經寫完了全書,但後半部分被「借閱者迷失」了。緣何迷失,怎樣迷失,迷失了多少章回,脂硯齋沒有交代,我們無從得知。脂批透露的後半部分主要內容有:「王熙鳳力拙失人心」,「鳳姐掃雪拾玉」,「獄神廟回」,「小紅仗義探庵」,「茜雪」有一番作為,襲人出嫁建議「好歹留下麝月」,「警幻情榜」等等。學界對脂批透露的這些迷失的內容爭議頗多,有些人乾脆懷疑是否實有其事。
2.三次開頭。今天我們看到的《石頭記》各版本,絕大多數以「此開卷第一回也」開頭,既是廢話,也不合小說開頭慣例,或者說乾脆就不像小說開頭。之後是大段枯燥乏味的「作者自雲」、「自又雲」議論文字,既有此地無銀三百兩之嫌,也令讀者索然無味,好多普通作者乾脆跳過去不看。一部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的百萬字小說,一如此奇怪而又拙劣的方式開頭,不能說不是結構性缺陷。
再翻書中內容,顯然還存在兩處小說開頭的跡象:一次是第回大段「作者自雲」之後,突然另起端緒:「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諳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說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接著就從女媧鍊石補天開始敘述本書故事。似乎這裡才是小說的開頭,前邊的文字都不是正文。也正由於此原因,甲戌本《石頭記》才將這個開頭之前的那段文字並未當作正文的開頭,而是當作楔子處理。
另一處開頭是第六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作者寫道:「且說榮府中,合算起來,從上至下,也有三百餘口人,一天也有一二十件事,竟如亂麻一般,沒個頭緒可作綱領。正思從那一件事那一個人寫起方妙,恰好忽從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這一家說起,倒還是個頭緒。」前面已經寫了五迴文字,有了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有了黛玉、寶釵進府,有了寶玉太虛幻境做夢,到第六回反而好像前邊什麼都沒寫似的,需要找出一個頭緒下筆,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奇怪了。㈠
3.三個神話。一般說,一部小說只能使用一個統一的神話系統,而《石頭記》的神話系統卻又三個,而且互相之間沒有必然聯繫。第一個是「石頭歷劫」神話系統,說男主人公賈寶玉是大荒山青埂峰下一塊「無材補天」的石頭下界,賈寶玉一出生口中就銜來一塊「通靈寶玉」,具有「除邪祟,療冤疾,知禍福」的神奇功能;第二個是「絳珠神瑛」神話系統,說男女主人公「絳珠仙子」和「神瑛侍者」下凡,是為了用「眼淚」酬報「灌溉」之恩;第三個是「風月寶鑒」神話系統,說跛腳道士拿一面神鏡為病入膏肓的賈瑞治病,鏡子正面看是紅顏,反面看是白骨,結果賈瑞因為「正照風月鑒」而死。㈡
一般說,小說的神話系統都同作品主人公有關,但《石頭記》三個神話系統中,石頭神話與女主人公寶釵有關,但與黛玉無關;絳珠神瑛神話與黛玉有關,但與寶釵無關;風月寶鑒神話與寶玉、寶釵、黛玉均無關。三個神話之間也沒有必然聯繫,石頭根本就不是神瑛,大荒山也不是太虛幻境。程高本曾試圖將二者彌合為一,但並不成功。至於那面神奇的鏡子,更與石頭、神瑛都扯不到一塊。
4.三個主題。《石頭記》作品本身有三重主題:第一重主題是「石頭懺悔」主題,作者交代創作目的是把自己「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訓之德」的荒唐往事,「編述一記,以告普天下人」,顯然是要把作品寫成一部「悔書」。第二重主題是「閨閣昭傳」主題,作者交代自己家「閨閣中歷歷有人」,創作目的是把「當日所有之女子」的事迹記錄下來,不使其湮沒無聞,顯然是要把作品寫成一部「頌書」。第三重主題是「風月寶鑒」主題,雖然書中「作者自雲」並沒有交代這個主題,但從焦大之罵、大出殯、賈瑞照鑒、二尤故事中,自不難看出這重主題,顯然是要把作品寫成一部「謗書」,勸懲書。㈢
一般說,一部小說都只有一個主題,即使個別小說有多重主題,主題之間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以保持作品的整體性。但《石頭記》三重主題互相之間顯然缺乏有機結合。一部作品中,把歌頌、誹謗(暴露)、懺悔三種思想情緒夾纏在一起,顯然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主題不易表達,情節不易安排,形象不易塑造,矛盾不易解決。事實證明,《紅樓夢》作品種存在的諸多矛盾混亂,均與此有關。
5.時序混亂。這是《石頭記》最主要的作品缺陷。首先是人物年齡忽大忽小,在三大主人公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身上,都存在這個問題,致使人物的形象、語言、行為都與年齡不相符合。好多紅學家都發現,作者創作過程中顯然有意一次次改小主人公年齡,致使一個兒童就出現了與小姐鬧戀愛、與妓女戲子鬼混、與丫頭髮生性關係的怪現象。
其次是人物性格忽清忽濁,賈寶玉一忽兒年齡幼小「不知淫為何物」,一忽兒又大談「意淫」,反對「皮膚濫淫」;一忽兒在姐妹們面前天真無邪,一忽兒又熱衷「兒女之事」奸丫頭、養戲子。剛剛與妓女雲兒,戲子琪官,紈絝薛蟠、馮紫英大唱淫詞艷曲,回到家裡就滾到王夫人懷裡撒嬌,猴在鴛鴦身上舔嘴邊胭脂。
除了人物年齡性格的分裂之外,故事地點忽南忽北,不南不北的問題也十分突出。住的是炕,有漫天風雪,似乎是北方;而大觀園中的梅花、桂樹、桃花、海棠等顯然是南方植物,吃飯、喝酒、飲茶等生活方式也顯然是南方風俗。另外,時序錯亂甚至倒流的問題也比比皆是。賈璉陪同林黛玉回家奔喪的過程,前後時間混亂。鳳姐與賈璉盤算將家中用不著的物品典當銀子,事情發生的好幾回故事前,賈蓉居然就未卜先知並告訴了父親賈珍。
二.作品奇特結構的產生原因
《石頭記》作品中存在的這些結構性缺陷,並不是筆者首先發現的,也不是自筆者方開始研究的。在筆者之前,紅學界諸多專家已經研究了上百年,研究的文章可謂汗牛充棟。綜合這些研究成果,不外是兩種傾向:一是為作品辯解,試圖彌合這些缺陷,解釋如此描寫的合理性。但彌合的結果往往勞而無功,非文學解釋也不足以服人。二是試圖用曹雪芹五次「披閱增刪」來加以解釋,但曹雪芹的人生經歷是一筆糊塗賬,無論如何也說不清他反覆改寫的過程,更說不清他為什麼要這麼改寫。因此,迄今為止,對《石頭記》結構性缺陷的研究,並沒有一種令人信服的權威解釋。
如果繼續沉溺在「曹家店」中搜索原因,大概這些問題將永遠是紅學死結了。跳出「曹家店」,開闢新領域,使用新材料,才是紅學擺脫困境、柳暗花明的唯一出路。筆者考證,《石頭記》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洪昇,創作時間不是乾隆中葉,而是康熙早中期,從而為紅學開闢了一片全新天地。按照洪昇人生經歷和社會背景去解讀《紅樓夢》,不僅能正確解釋《石頭記》的創作素材,思想源流,文化傳承,也能正確解釋《石頭記》的創作緣起,創作過程,以及作品缺陷的成因。
《石頭記》是洪昇對自己人生幾近實錄的描寫。《石頭記》的創作幾乎伴隨了洪昇的一生。洪昇的人生遭遇坎坷、跌宕起伏,大致經歷了五個重要階段,每個階段人生的特殊境遇都帶來思想情緒上的重大轉折,必然引起《石頭記》中思想、文化、素材、情節的相應變化。因此《紅樓夢石頭記》是洪昇在自己人生遭遇的不同時期分五次創作成書的,直到人生的結局尚未最後成書,使作品成了斷臂維納斯。
關於洪昇人生的五段特殊經歷的考證,散見於筆者《土默熱紅學》、《土默熱紅學續》的上百篇文章中,為了方便朋友們全面掌握,下面加以概要介紹。洪昇出生於一個「宋代父子公侯三宰相,明季祖孫太保五尚書」的百年望族家庭,詩禮簪纓,累葉清華,歷代名人輩出。明清改朝換代後,大家族處於「外面架子未倒,內囊漸漸盡上來了」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境遇,終於因三次「家難」的發生,導致大家族一敗塗地,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①
第一次「家難」是「天倫之變」,發生時間在康熙十年前後。洪昇家庭兄弟三人,姐妹兩人,屬同父異母關係。由於家族內部矛盾重重,特別是嫡庶矛盾十分尖銳,在繼母和父妾的聯手挑唆下,洪昇和二弟洪昌被嚴厲的父親趕出了家庭,整個下半生過著顛沛潦倒的困苦生活。二弟洪昌在漂泊中不幸病死,兩個妹妹也在出嫁後雙雙青年夭亡。
第二次「家難」是「抄家發配」之難,發生時間在康熙十八年前後。洪昇兄弟逃離家庭後,由於受「三藩之亂」牽累,洪昇之父洪啟鮫被械入京師,關押在一個蕭寺中,旋被釋放。康熙十八年,父親和繼母錢氏被朝廷發配寧古塔,家庭被官府查抄。經洪昇多方營救,發配之事被赦免,但是家庭卻從此徹底敗落了。
第三次「家難」是「斥革下獄」之難,發生的時間在康熙二十八年。洪昇逃離家庭後,一直在北京國子監求學。康熙二十七年,他的代表作《長生殿》殺青,在京師演出一炮走紅。康熙二十八年秋,朋友們為祝賀洪昇創作成功,聚會演出《長生殿》。時值佟皇后「國喪」尚未除服,結果被人告發,朝廷將洪昇逮捕下獄,革去國子監生籍。康熙二十九年春雖被釋放,但從此永遠失去了追求仕途功名、恢復家族盛世的可能。
康熙三十一年,洪昇攜妻帶子逃回故鄉杭州,在孤山築薭畦草堂遮擋風雨。洪昇收葬了二弟和兩個妹妹的骸骨,哭得死去活來。同時發現自己和二弟兒時的夥伴,四大家族的十二個姐妹,也都遭遇了各種不幸。姐妹們在蕉園前後結成的兩個詩社早已解散,或死去,或病中,或隨仕,或絕望,昔日的「閨友閨情」變成了「千紅一哭」、「萬艷同杯」。
康熙三十八年,玄燁皇帝第三次南巡到達杭州。洪昇的老朋友高士奇為了接駕,購買下柴雲倩(蕉園姐妹柴靜儀之父)家的蕉園,也就是當年十二釵前後兩次結詩社的園子,花費巨資進行改擴建,命名為西溪山莊。皇帝巡幸西溪山莊後,親自題寫匾額「竹窗」,並賦「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詩一首,讚頌這裡的景色。㈣
洪昇前半生遭遇了三次「家難」,後半生又遭遇了蕉園姐妹風流雲散和康熙皇帝巡幸西溪兩件大事,構成了洪昇人生中有代表性意義的五個階段。《石頭記》的創作,便是在這五個階段中分別進行的。每個階段洪昇要描寫的故事以及要表達的思想並不相同,並因康熙四十三年落水猝死,創作沒有完成,因此造成了《石頭記》作品的結構性缺陷。
三.描寫天倫之變的初創稿本
《石頭記》的初創時間不好精確斷定,但可能肯定在家庭「天倫之變」發生後,最大的可能是在二弟洪昌死亡後,洪昇痛定思痛,才以「二爺」寶玉為主人公,以第一次「家難」「天倫之變」為素材,開始創作本書的。這個階段創作故事的主要目的是表現大家族是怎樣敗落的過程,既有把「自己之罪編述一記」的意圖,也有為自己在家難中罪責辯解的意思。
這一時期創作的書中故事,應該是圍繞劉姥姥三進榮國府,親見榮國府從興盛走向衰亡這個線索展開描寫的。今本《石頭記》第六回從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形成的那個奇怪的開頭,應該就是《石頭記》初稿階段作品的開頭,是最原始的開頭。初創時期的《石頭記》,似乎只是寫實,沒有使用神話。至於當時書名叫什麼,因無具體線索很難確定,最大的可能是就叫《劉姥姥三進榮國府》。
這一時期作品的內容重點寫百年世族因內鬥而衰敗的破家經歷,主要是描寫家族內部那些「窩裡斗」故事:如趙姨娘魘魔寶玉鳳姐,寶玉因賈環挑唆挨打,鳳姐理家因入不敷出無奈典當,探春代理當家加強管理卻無力回天,茉莉粉換薔薇硝惹出一場風波,廚房換人引起一場混亂,矛盾發展到極端引起抄檢各房(不是大觀園),自殺自滅的最後結果是迫使「二爺」寶玉和「二奶奶」鳳姐「哭向金陵事更哀」。《石頭記》書中的「金陵」並非指今天南京,書中「金陵」、「長安」、「大都」都是首都的泛指,代指北京。洪昇和妻子黃蕙,確實是在「天倫之變」發生後,無奈逃離家庭哭著前往北京的。
此時書中沒有東府,沒有賈赦邢夫人長房一支,榮國府只有賈政(叫賈赦的可能性大些)一支。沒有今本中的小寶玉,也沒有眾多的表姐妹。初稿中的男主人公應該姓賈名璉,乳名寶玉,這個寶玉的年齡是個「大寶玉」,與鳳姐是夫妻關係,夫妻住的地方叫絳雲軒,很可能已經有了「混世魔王」、「絳洞花王」的諢號。今本《石頭記》賈璉乾的那些壞事都在這個「大寶玉」名下,今本「小寶玉」攜妓唱曲等荒唐事也是這個「大寶玉」所為。這同書前關於把「自己之罪」編述一記的記載是一致的。
這一階段作品的主人公和他的故事,雖然是按照洪昇自己的生活經歷描寫的,但書中對主人公的稱謂,應該就是「二爺」和「二奶奶」。這裡有兩個原因,一是創作此書本來目的就是紀念早死的二弟洪昌;二是書中賈璉(大寶玉)鳳姐的生活原型本來就是洪昇自己和妻子黃惠。正因為二人本來就是夫妻關係,後期創作「小寶玉」分化出來以後,才造成今本寶玉和鳳姐名為姐弟、形同夫妻,在鐵檻寺莫名其妙地同行同住,被趙姨娘一起「魘魔」,並一起「挺屍」的奇特現象。
需要說明的是,家難發生時,洪昇的親生母親黃氏已經去世,家中繼母錢氏已經進門。錢氏與父妾聯手排擠前妻黃氏所生的兩個兒子,方造成了「天倫之變」。這個階段書中賈赦與賈政是一個人,名字應該叫賈赦②,生活原型就是洪昇的父親。邢夫人就是洪昇的繼母錢氏,趙姨娘就是洪昇的父妾,姓名不詳,老三賈環就是妾生的三弟洪中令。書中沒有王夫人,這個形象是「小寶玉」從賈璉分化出來後才補充創作的。
這個階段的創作很可能已經完成,作者已經寫出了一個首尾具備的完整本。脂批透露已經迷失的後半部分內容,都是與這些內容銜接的:「王熙鳳力拙失人心」,「鳳姐掃雪拾玉」,「小紅探獄神廟」,「寒冬噎酸薺,雪夜圍破氈」等。這些情節都只能是這一時期故事的結局,與今本書中姐妹的故事、東府的故事根本無關,只能是早期稿本的收煞內容。
張愛玲先生在《紅樓夢魘》「五詳」中,曾推測出一個「第一個古本」,這個古本中沒有東府和賈赦,沒有風月故事和大觀園故事,只是如實描寫家庭中的內鬥,最後造成家庭敗落。這個結論與筆者以上推測基本一致,不過張愛玲將這「第一個古本」歸結為曹雪芹創作的初稿,是缺乏證據並說服力的。張愛玲先生十分欣賞這個最早的古本,稱讚其寫得「多麼現代化」,「多麼結實」!
四.補充十二釵故事的二稿本
《石頭記》創作的第二個階段,應該開始於蕉園詩社解散,蕉園姐妹風流雲散、各自遭受不幸命運之後,這一階段與《長生殿》的後期創作階段應該是一致的,甚至是與《長生殿》並行創作的,這從書中若干重要的故事架構安排中可以看得很清楚。③
作者在第二創作階段,仿照《長生殿》「蓬萊仙境」設計了「太虛幻境」;仿照《長生殿》「織女大士、天孫真人」,杜撰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仿照《長生殿》「孔昇真人、蓬萊仙子」,設計了「神瑛侍者、絳珠仙子」神話;仿照《長生殿》「釵盒情緣」的象徵金釵玉盒,分別創作了「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書中的「還淚」故事、人物名稱、主角性格、三角愛情關係,多從《長生殿》借鑒而來。因為此時書中故事改為主要寫富室閨閣的生活,因此書名此時應為《紅樓夢》。
這一時期的故事素材和人物原型,主要是以蕉園詩社生活中汲取。故事從甄士隱小榮枯帶出寶玉和「一干冤孽」臨凡寫起;以賈雨村引導寶釵、黛玉進府形成故事開端,也就是今本《石頭記》第六回之前的前五回故事。甄士隱故事之前的那段「作者自雲」,應該是這一創作階段作者補寫的《前言》或者叫《凡例》,目的是交代創作緣起和該書大旨。今本甲戌本把這段文字就是按照《凡例》處理的。
甄士隱的「小榮枯」故事,是用凝鍊的筆觸,概要描寫洪昇自己的人生。甄士隱家庭因「葫蘆廟」失火燒成白地,暗示洪家因家難一敗塗地;珍愛的女兒因「霍啟」遺失,暗示洪昇女兒因家庭禍起而凍餓夭亡;甄士隱夫妻逃往田莊又遇「鼠盜蜂起,水旱不收」,正是洪昇夫妻逃往武康鄉下避難的實情;甄士隱將妻子賴在岳家,自己跟隨道士走了,也正是洪昇逃到北京後,寄居岳父家中的實情,洪昇雖然並沒有跟隨道士出家,但確曾把妻子扔在岳父家、自己跟隨盤山「拙道人」逃禪過。
甄士隱故事之後,緊接著便是黛玉進府,寶釵來投,之後高潮迭起。脂硯齋在這裡批道:「至此漸漸好看起來也,這才是正文起頭處」。作者在第二稿中濃墨重彩地添寫了「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的愛情糾葛,以及姐妹們首先由探春發起結成海棠社,其後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姐妹們一起詠海棠,頌紅梅,歌菊花,嘆柳絮,藕香榭聯詩,凹晶館對句等花團錦簇文字。
由於第一稿《石頭記》描寫的家難故事是發生在洪昇婚後的故事,主人公是個「大寶玉」,而補寫的這些故事發生在洪家家難之前,其時洪昇和姐妹們尚處於少年。因此作品中倘若繼續用同一個主人公描寫,無法同時表現洪昇自己人生的兩個階段,所以寶玉和賈璉從此開始分身。作者從原著的「大寶玉」中分化出來一個「小寶玉」,「小二爺」和姐妹們一起廝混;而把原來「大寶玉」的罪責,主要由賈璉這個「大二爺」承擔起來。由此出現了今本中「大小寶玉」和「清濁寶玉」的結構性缺陷。
作者有意在新設計的「小寶玉」身上,體現「意淫」之情,在保留的「大寶玉」賈璉身上,體現「皮膚濫淫」,因此造成了今本《石頭記》中賈璉的形象過於紈絝不堪。也由於在「小寶玉」身上,原來「大寶玉」「皮膚濫淫」行為的痕迹無法完全清除,無奈只好繼續保留了攜妓唱曲等只有成人才有的行為,造成了今本《石頭記》中寶玉性格時清時濁、年齡時大時小的結構性缺陷。
因為這個階段洪家「天倫之變」的家難還沒有發生,洪昇的親生母親黃氏尚在。洪昇一生雖然對家庭極端不滿,但對自己的生母還是極為熱愛並終生思念的。因此在《石頭記》書中,不能用繼母錢氏的可憎形象邢夫人取代自己的母親,所以把父母形象也一分為二,杜撰出長房、二房家族兩支。今本《石頭記》中賈赦邢夫人一支,就是從這個時候分化出來的——嚴格說,賈政、王夫人的「二房」,是這個階段添寫出來的,賈赦、邢夫人是原來的形象。這就是為什麼賈政一支作為二房卻居住在正宅,賈赦一支作為長房,又承襲著祖傳功名,卻偏處別院的原因。也是賈璉夫婦作為賈赦之子媳,卻無端要替二叔二嬸當家的原因。書中鳳姐與王夫人是親姑姑侄女,生活中洪昇的妻子黃蕙,與母親黃氏的確是姑侄關係,是姑作婆的兩代姻親。
《石頭記》創作的第二階段,因為描寫的故事發生時間,洪家尚未嚴重敗落,家庭中那些富貴風雅的生活場面,多數是這一階段添寫上去的。本來第一稿《石頭記》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家族仍處盛時,第二稿《紅樓夢》中,再增添吃螃蟹、品茄鯗,以及姐妹們同劉姥姥一起行酒令、猜燈謎、開玩笑的內容,更覺花團錦簇。添加這些內容後,加大了書中榮國府興盛時期的故事內容比重,也使作品的面貌和主旨發生了重大轉折。第一稿原書的基調是壓抑的、灰暗的、頹廢的、無可奈何的,至此一變而轉為積極的,亮麗的,惟美的,情趣高尚的。
作品主旨改變後,一個難題便擺在作者的面前,作品的結局究竟怎樣處理才好?原書的結局內容中根本沒有關於姐妹們悲慘下場的描寫,難道還要再一個個去補寫姐妹早死或受難嗎?事實上這也是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可以試想,如果按照太虛幻境的判詞曲子,一個個去描寫十二釵姐妹以及「副冊」、「又副冊」丫環的結局故事,那《石頭記》將膨脹成為一部多大篇幅的小說?《水滸傳》就是前車之鑒,前七十回寫到一百零八將梁山聚義已屬不易,後「三十回」本子或「五十回」本子寫他們一一死去,猶如畫蛇添足,必然冗長枯燥。有幾個人願意看宋江率梁山好漢征遼、征王慶、征方臘的情節,有誰願意看梁山將士一個個悲慘死去的故事?
筆者對此有一個大膽的推測:《石頭記》創作的第二階段,作者有意效仿金聖嘆「腰斬」《水滸傳》,自己刪去了原創《石頭記》後半部分關於結局的內容,以寶玉夢遊太虛幻境親睹「警幻情榜」作為結尾,用太虛幻境的判詞曲子來暗示十二釵最後下場,並用寶玉夢中被夜叉扯下迷津,暗示自己的人生結局。這同金聖嘆腰斬《水滸傳》後用「盧俊義驚噩夢」暗示梁山好漢結局的結尾方式是完全相同的。
這就是說,這一創作階段賈寶玉夢遊太虛幻境的內容,並不在今本《石頭記》第五回位置,而在全書的結尾位置。張愛玲先生在《紅樓夢魘》中也曾推測,寶玉的太虛幻境之夢,本來不在書前的第五回,而在結尾的部分,很可能在馬道婆魘魔寶玉、鳳姐之後,因魘魔而致病做噩夢的。
由此推測我們再來看第二次創作的通書結構:開端是甄士隱親眼看見「神瑛絳珠」和「一干冤孽」投胎轉世,結局是以賈寶玉噩夢暗示全書人物的悲劇下場,並寫上賈寶玉在夢中目睹了「警幻情榜」,通過「正冊」、「副冊」、「又副冊」,以致「三副」、「四副」直到「七副」、「八副」,羅列了書中一百零八個女子的姓名。
朋友們都知道金聖嘆腰斬《水滸傳》的故事。金聖嘆將《水滸傳》第一回改寫成全書的楔子,描寫洪太尉「誤走妖魔」,與《石頭記》甄士隱親睹「冤孽轉世」不是異曲同工么?金聖嘆腰斬了《水滸傳》後五十回,添加了一段盧俊義「驚噩夢」的故事暗示結局,結束全書,與《石頭記》砍去原書結局故事,添加一段賈寶玉「驚噩夢」的故事暗示結局,結束全書,不是如出一轍么?《水滸傳》「驚噩夢」前是一百零八將排座次,《石頭記》夢遊太虛境」前是一百零八女排情榜,不是也驚人相似么?
需要說明的是,《石頭記》小說第一句話劈頭就是「此書開卷第一回也」,紅學界對此大惑不解,因為這是一句廢話,也不似小說開頭。為什麼出現這樣的怪事呢?原因也在於洪昇模仿金聖嘆。金聖嘆「腰斬」《水滸傳》,將原書開卷第一回《張天師祈禳瘟疫洪太尉誤走妖魔》改寫成《楔子》,將第二回作為第一回,依此類推。這樣,原書「開卷第一回」事實上成了「楔子」的代名詞。因此,在《紅樓夢》開頭寫上這樣一句話,意在表明,以下文字事實上是《楔子》。甲戌本中這些文字確實是按《楔子》處理的。
不僅如此,《水滸傳》寫一百零八個好漢,是組團式的故事結構,從史進、林沖、魯智深、武松、宋江、柴進、李逵、盧俊義等主要人物的事迹分段描寫,最後總歸梁山泊。《石頭記》寫一百零八個女子,也是從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賈探春、金釧、晴雯、襲人等主要人物的經歷一段段描寫,最後總歸大觀園。可以說,《水滸傳》是一百零八個陽剛的英雄同歸梁山泊,《石頭記》是一百零八個陰柔的女傑同歸大觀園。在結構上看,《紅樓夢石頭記》幾乎就是金聖嘆《水滸傳》的翻版。
有個化名「小石頭」的網友,曾在網上發帖說:《水滸傳》是寫男人的,《紅樓夢》是寫女人的;《水滸傳》張揚一個義字,《紅樓夢》渲染一個情字;《水滸傳》中男人的據點是水泊梁山,《紅樓夢》中女兒的天地是大觀園;水泊梁山男人多女人少,大觀園中女人多男人只有一個;梁山的女人比男人還勇猛,大觀園中的男人比女人更柔情;梁山好漢大碗喝酒,紅樓女兒小杯品茗;梁山好漢酒後殺人,紅樓女兒茶後作詩;《水滸傳》中有個玄母聖廟,《紅樓夢》中有個太虛幻境;玄母廟中有個玄母娘娘,太虛幻境有個警幻仙姑;娘娘託夢宋江,仙姑託夢寶玉;梁山好漢都是天罡地煞,紅樓女兒多是痴男怨女;水泊梁山最後被招安,大觀園最後遭查抄,都是悲劇。㈤可以說,《紅樓夢》是一部「女《水滸傳》」,是一部「柔《水滸傳》」,是一部「反《水滸傳》」。
今本《石頭記》是八十回,去掉那些後來補充描寫的東府風月故事,篇幅也大約是七十回。因此這一階段的《石頭記》篇幅,也和金聖嘆腰斬後的《水滸傳》基本相同。這些相同之處,難道僅僅是偶合么?更有意思的是,學界一般都認為,施耐庵創作《水滸傳》,是在杭州進行的,書中水泊梁山的原型就是杭州西溪。而《石頭記》作者洪昇就是西溪人,書中大觀園的原型也是西溪。這種前後相繼的關係,其中原委,難道不發人深思么?
五.補充東府淫亂故事的第三稿
應該說,《石頭記》的第一稿和第二稿,如果保留至今,都是不錯的小說,但作者沒有就此結束,隨後又開始了第三次再創作。導致第三次改寫的原因,是洪昇在康熙二十八年遭遇了因國喪聚演《長生殿》,而被朝廷「斥革下獄」的人生災難。洪昇在康熙二十九年春出獄後,沒臉回家,一個人騎頭毛驢,牛衣腫目跑到京東盤山青溝寺,投奔老朋友拙庵和尚(又稱拙道人),意圖出家當和尚了此殘生。後來雖然因「妻兒待米難淹留」,出家不成,但也萌生了第三次創作《石頭記》的強烈衝動。
這次再創作的主旨與前兩次多有不同。首先是對朝廷「正照風月鑒」處分作者表現出強烈憤慨。《長生殿》問世後,時人都稱之為「一部鬧熱的《牡丹亭》,一部深刻的『風月寶鑒』」。朝廷正因為這部作品正面看是寫帝妃愛情,反面看卻是寫外敵入侵、生靈塗炭的興亡感嘆,才蓄意釀造了「《長生殿》案件」,處分了一大批持民族主義態度的參與者的。正由於此,洪昇在第三次創作中杜撰了那面「兩面皆可照人」的鏡子,鏡子正面看是紅顏,反面看是白骨,象徵著《長生殿》以安史之亂諷喻明清更替的主旨,並用「賈天祥正照風月鑒」,將滿清朝廷罵了個狗血噴頭。
洪昇在第三次再創作時,在書中才添寫了「東府」,又叫「寧府」,並用焦大之罵開場,把東府寫得淫亂不堪。這麼寫決不是信手杜撰,而是精心勾畫的。明清換代初期,人們習稱滿人老家為「東省」,為「寧古塔」,社會上流傳著大量「太后下嫁攝政王」,「攝政王納侄媳為側福晉」等淫亂傳說。因此,洪昇才將有意將「東府」稱為「寧府」,有意描寫的淫亂不堪,父子聚麀,兄弟同槽,並通過焦大之罵,將清廷穢事暴露得淋漓盡致又含蓄策略。也正是這個原因,後來的好多旗人讀了《石頭記》,都認為該書是誣衊滿人的作品。
洪昇第三次改寫《石頭記》,主要添寫了四個故事,就是「群童鬧學堂」的故事,寧府「大出殯」的故事,「正照風月鑒」的故事,紅樓「二尤」的故事。其中群童鬧學堂的故事,是根據洪昇在國子監求學時的真實生活添寫的,那時清朝初創,戰亂頻仍,朝廷顧不上文化教育,國子監的教學管理的確十分混亂。書中的那些學童,表面上看是剛剛入學的兒童,實際上是已經成年的「童生」,否則那些為「親嘴摸屁股」而爭風吃醋的行為無法理解。
賈瑞正照風月鑒的故事隱喻如前所述,不再贅言。第三次創作的重頭戲是寫東府秦可卿「大出殯」,這是根據康熙二十八年佟皇后國喪「大出殯」的實情描寫的,因此才有「壓地銀山」般的場面,才有「四王八公」路祭的場面。洪昇當時在吏部尚書李天馥家任西席,跟隨著朝廷官員親自參加了「大出殯」全過程,因此寫起皇家「大出殯」的浩大場面來顯得得心應手。
寫秦可卿大出殯,不能不談到寶玉在秦可卿卧房做的「太虛幻境」之夢。作者為什麼要把寶玉之夢放在秦可卿卧室去做?因為洪昇的人生噩夢的確是在以秦可卿影射的佟貴妃「大出殯」時發生的。那麼,作者為什麼還要讓「太虛幻境」夢中出現一個「表字可卿、乳名兼美」的人物,還要讓她「鮮艷嫵媚」如寶釵,「風流裊娜」似黛玉呢?原因就在於佟皇后大出殯期間倒霉的人是《長生殿》作者洪昇,《長生殿》描寫的是楊貴妃,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當然是「兼美」。佟貴妃和楊貴妃都是貴妃,所以書中讓那個引導寶玉淫亂的女人「表字可卿乳名兼美」。洪昇通過創作《長生殿》走上言情文學道路,又因《長生殿》而斷送一生前程,所以書中要讓「兼美」為寶玉導淫,並讓寶玉與兼美偕行時被「夜叉」扯下「迷津」。
此階段還添寫了紅樓二尤的故事:這是洪昇在北京國子監期間發生的真實故事。洪昇用江蘇巡撫余國柱贈給的潛兩白銀,在蘇州戲班子中買了一個小妾鄧雪兒。這件事招致了朋友們的一致嘲諷,也引起了家庭中妻子黃蕙的吵鬧。洪昇為此專門創作了一部《織錦記》傳奇,再第三次補寫《紅樓夢》時,又按照《織錦記》情節寫入書中。④因為納妾行為不是書中小寶玉應該承擔的,所以仍舊歸於賈璉名下。
洪昇第三次改寫《石頭記》,創作於康熙二十八年《長生殿》事件之後。因此時作者心態灰暗且意圖諷刺,又主要寫骯髒的風月故事,所以筆下嬉笑怒罵,決不留情,文字風格與前兩次創作迥然有別,形成了今本《石頭記》書中那一片灰濛濛的東府風月故事。
《石頭記》的前兩次創作,其實都是有始有終的完整作品,但經過第三次改寫,則變成斷尾巴蜻蜓了。這是因為,第二稿中結尾部分寶玉所做的「太虛幻境」之夢,被作者截取下來,放在了秦可卿卧室,並隨著那組風月故事一起放在了全書的前面。由此,《石頭記》一書第二次失去了結尾,直到最後也沒有補充上合適的結尾。
作者為什麼一定要將寶玉「太虛幻境」之夢與秦可卿聯繫起來,甚至放進了秦可卿卧室,並前置在書中第五回呢?這是因為,作者以自己在北京期間的生活作為素材寫這些風月故事,首先要寫國子監中「鬧學堂」的故事,「鬧學堂」時杜撰了一個「情種」秦鍾,並將他處理為秦可卿的弟弟,就勢不能不把夢放在秦鍾姐姐的卧室里了。另外,把秦可卿卧室仿照《長生殿》舞台上的香艷道具來加以描寫,也是暗示《長生殿》案件的需要。
《紅樓夢》創作的第三階段,書名應為《石頭記》。這是因為,只有作者被「斥革下獄」永遠失去仕途功名前程之後,才會產生「無材補天」的強烈感嘆。書中第三次創作的開頭,應該就是從「列位看官,你到此書從何而來」開始,敘述女媧鍊石補天,「獨留一石未用」那段文字,意圖就在於感嘆國子監生中自己是唯獨未被朝廷錄用的頑石。隨後的「石頭」與「空空道人」對話,乃是作者在盤山逃禪時與空空道人對話的真實記錄。關於盤山是大荒山原型,拙庵是空空道人原型的考證,筆者《土默熱紅學》中有詳細描述,此不贅言。⑤
可能有的朋友會認為,《石頭記》創作的第三階段,因書中補入大量風月故事,此時書名應為《風月寶鑒》,實則不然。「風月寶鑒」是清朝早期人們對《長生殿》的比喻,《紅樓夢》書中說這個「風月寶鑒」乃是東魯孔梅溪所題,「棠村」作的序言。「東魯孔梅溪」是暗指洪昇的老師王士禎,「棠村」乃是當朝武英殿大學士梁清標的號,他們題名作序的作品,都只能是《長生殿》,而不能使洪昇死後才面世的《紅樓夢》。《長生殿》序言中第一句話就提到了「棠村首相」對該劇本的評價,可以證明這一點。
六.補充康熙南巡故事的第四稿
《石頭記》第三稿雖然補充完了「風月寶鑒」的故事,並將以前兩稿所寫的「家難」故事、「十二釵」故事,與第三稿進行了融會貫通,但在洪昇尚未寫出全書結尾的時候,又進行了第四次補充創作,這次補充的內容只有四回,就是從第十六到十九回描寫的「元妃省親」故事。
元妃省親故事在《石頭記》整個創作過程中,是成書最晚的故事。其證據一是在己卯本和庚辰本中,十六到十八回尚未分回,顯然是未完之作。證據之二是今本《石頭記》第四十二回的一條脂批,居然說「全書至三十八回」,顯然這條脂批的位置本來在原書中的第三十八回,前面添寫了元妃省親四回之後,才變成了今第四十二回。但由於第三稿時脂批被照錄在第四稿書中,才出現了上述問題。
洪昇之所以在這個時候要進行第四次創作,補充元妃省親故事,原因就是康熙三十八年,玄燁皇帝第三次南巡,巡幸了高士奇為接待皇帝巡幸修建的西溪山莊。這個西溪山莊的前身,就是洪昇的姐妹十二釵當年結詩社的蕉園,借元妃省親暗寫康熙南巡,並借這個園林展開蕉園十二釵的故事,實在是《石頭記》創作的最佳選擇,也是忠實於生活的正確表現。
洪昇在《紅樓夢》第十六回至十七回中,以兩回篇幅描寫了大觀園的建設和題詠過程,這應該是高士奇重建園林的真實過程。西溪山莊的位置就在洪家的洪園之側,洪昇與高士奇又是終生的朋友,所以洪昇必然清楚此事,或曾親自參與此事。第十八回正面描寫元妃省親,再確定園中景點名稱時,特意將「有鳳來儀」定為瀟湘館,將「紅香綠玉」改為「怡紅快綠」並命名為怡紅院,乃是寫實。怡紅院原型就是洪園,瀟湘館原型就是西溪山莊,所以《石頭記》書中說這兩個地方距離很近,寶黛二人往來方便。
洪昇在第十八回按康熙巡幸西溪山莊補充了元妃省親的故事後,緊接著又在第十九回用「小耗子偷香玉」故事,對元妃也就是康熙皇帝大加嘲諷。這又是為什麼呢?書中十七回寶玉題寫「紅香綠玉」四字,被元妃改為「怡紅快綠」,顯然刪去了「香玉」二字;十九回寶玉對黛玉講「香玉」被「小耗子」偷去了,顯然作者心存諷刺。作者諷刺什麼呢?原來,杭州文化的代表就是「香山玉局」,「香山」代指白居易,「玉局」代指蘇東坡,偷去了「香玉」就是偷去了漢民族的優秀文化。康熙在杭州巡幸期間,也曾大量收受民間奉獻的珍貴文物,晚明在洪家祖宅出土的「香玉」碧玉版,也是這個時候被洪昇的表弟翁嵩年貢獻給康熙皇帝的。「小耗子偷香玉」故事暗指此事,也不無可能。⑥
在洪昇生前,康熙皇帝南巡一共進行過四次,所以《石頭記》書中出現了皇帝四次南巡,把銀子花的「堆山塞海」的描寫。康熙巡幸西溪山莊,曾親題「竹窗」二字,並作「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深」詩,所以書中要把瀟湘館寫的竹窗隱約、竹林婆娑。皇帝的「十里清溪曲」和洪家祖先的「仁清歌」,又構成了甄士隱居家「十里街仁清巷」的來由。
從康熙三十八年皇帝巡幸西溪山莊,到康熙四十三年洪昇逝世,期間經歷的時間僅僅四年。洪昇除了補寫這四回故事之外,還要把原書中姐妹們結詩社的故事全部放進新創作的大觀園中(原書中也有個園子,是按蕉園為原型創作的,第四次創作時改為以康熙皇帝巡幸的大觀園為原型,規模與豪華程度大大提高了),修改工作量是十分浩大的。直到最後,這項修改也沒有全部完成,以至於書中還遺留一些寶玉居住「絳雲軒」而不是「怡紅院」,自號「絳洞花王」而不是「怡紅公子」的痕迹。書中對迎春、探春、惜春的居處名稱描寫均不統一,也是這個原因造成的。今天我們所能見到的「己卯本」、「庚辰本」,第十六至第十八回的三回沒有分回,己卯年就是康熙三十八(1699)年,庚辰年就是康熙三十九(1700)年,正是洪昇創作《石頭記》第四個階段初期傳出的本子,所以根本來不及分回。
這一階段的創作,洪昇沒有添寫新的神話故事,也沒有更改書名,仍用《石頭記》。這從書中元妃省親時,關於「石頭」以第一人稱出現親自講述感受的描寫中可以得到證明。也使這段「石頭」的自言自語,與全書的結構和風格發生了矛盾。就在這一切尚未來得及統一整理之際,《石頭記》創作戛然而止了,洪昇將一切遺憾都永遠留給了後人。
七.洪昇逝世後妻妾整理的第五稿
康熙四十三年六月初一日,洪昇在南京江寧織造曹寅府暢演三日《長生殿》後,歸家途中不幸墜水猝死,這一天恰好是歷史上楊貴妃的生日,因此人們都傳說他被楊貴妃召去,永遠作貴妃的「文學侍從」了。作者的猝死,使《石頭記》的創作了猶未了,也只能以不了了之的形式存世了。正因為《石頭記》乃突然中斷創作的未完之作,因此才出現了本文開頭所說的諸多結構問題。
因為《石頭記》創作第一稿、第二稿主要寫南,第三稿改寫北,第四稿又回到南,因此造成了全書南北混淆。因為第一稿只寫大寶玉,第二稿改為分寫大小寶玉,第三、四稿將污濁之事盡付賈璉,將小寶玉年齡進一步改小,性格進一步改清,造成寶玉小得不合情理,也時清時濁。再由於四個創作時段的各稿穿插混編,並未來得及最後統一整理,還造成了全書時序混亂。
洪昇逝世前,盤山拙庵和尚抄錄去一部文稿,形成了後來「立松軒」版本系統(蒙府本、戚序本、靖藏本)的源頭,書名均為《石頭記》;留在曹寅江寧織造府一部文稿,形成了後來曹雪芹「批閱增刪本」(夢稿本、程高本)的源頭,書名均為《紅樓夢》;留在家中的創作手稿,經妻妾整理後,形成了三脂本(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的源頭,書名均為《脂硯齋重評〈石頭記〉》。
《石頭記》脂批透露,作品的後半部分「被借閱者迷失」,留下了永久的遺憾,這應該是實情。但現在看,這個遺憾似乎沒有那麼嚴重,因為這些關於結尾的文稿,乃是《石頭記》創作第一稿的後半部分,在第二稿創作階段作者就已經自己刪去不用了;到了第三、第四稿時期,這個結尾故事就更無法使用了。因此,這部分文稿即使不被借閱者遺失,也無法與三次補寫後的原稿拼合成完整的小說,因此遺失了也沒有多大的遺憾。
從康熙三十八年到四十三年,還有四年左右時間,洪昇應該有時間完成創作,但為什麼沒有寫出全書結局呢?這裡面的原因恐怕有兩條:一是當時畢竟有嚴厲的文化管制,洪昇有所顧忌,不敢放手去寫結局文字;二是《石頭記》經過四次增刪,內容量大大擴張,故事頭緒紛紜複雜,思想宗旨歧義紛呈,很難以一種能夠適應四次創作內容和宗旨的結尾收場。或者說,《石頭記》創作至此,已經幾乎無法收場,洪昇自己也可能說不清如何收煞。久久膠著之後又是猝死,就這樣付之闕如了。
這也是《石頭記》問世三百多年來,一直無人能續寫好該書結尾的重要原因。這麼優秀的一部小說,三百年來,願意操刀結尾者不乏其人,為什麼無一人能夠續修完整?根本原因還是對歷經四稿增刪的內容加以收煞,必然顧此失彼,幾乎無法圓滿處理。後來曹雪芹補寫後四十回時,對賈府大家族結局的描寫,很可能使用了部分洪昇原稿,如抄家部分,賈母散余資部分等。但對十二釵的結局,對東府的結局,都只好另起爐灶補寫,因此與原書多所矛盾。⑦
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明白了《石頭記》的創作過程,《石頭記》的結局似乎是不寫而寫,不結而結了。因為第四稿中元妃省親故事,本身已經有了結局,第三稿中東府故事,「賈天祥正照風月鑒」就是結局。第二稿的十二釵故事,太虛幻境之夢已經暗示結局。第一稿故事後半部分雖然遺失,但甄士隱小榮枯的故事,也已經凝縮結局。所以八十回本《石頭記》還是一部完整的小說,不過其中一些結構性矛盾沒有處理而已。一百二十回本《紅樓夢》的補寫,雖有畫蛇添足之嫌,但曹雪芹的「批閱增刪」本後四十回,至今仍是諸多續書中最好的續書,可謂功不可沒。
八.斷臂維納斯更美麗
《石頭記》幾乎凝聚了作者一生心血,但最後也沒有完成。洪昇所處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成就了《石頭記》的偉大,表現偉大時代的文學作品,即使不是作者猝死,也很難盡善盡美完成結局,完成收煞,因此往往都成為遺憾的藝術,此類例子古今中外不乏其人,《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長生殿》都是如此,雖然全書完整,但顯然虎頭蛇尾,因此無須苛責《石頭記》。斷臂維納斯可能比安上胳膊的維納斯,藝術感染力更強,因為藝術的震撼力往往就在於遺憾,給後人留下無盡的遐想空間。假如《紅樓夢石頭記》不是斷臂維納斯,不存在這些缺憾,還有後來紅學的繁榮么?
《石頭記》的結構性缺陷,並不影響普通讀者對《石頭記》的閱讀和理解。一般說來,除非是專業研究人員,普通讀者往往並不在意這些矛盾和問題,也沒必要斤斤計較這些結構性缺陷。當前影響世人對《石頭記》理解的關鍵問題,不是作品的這些缺陷,而是紅學家們把作品著作權判給了乾隆年間的曹雪芹,因此使《石頭記》的故事素材,思想源流,文化繼承都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也使後人對《紅樓夢》的理解,陷入到無休止的對清宮秘史的猜測之中;對《石頭記》思想藝術價值的評論,陷入唯心主義的「天才論」泥淖中。這才是當今紅學悲劇產生的根本原因。
今天的任何普通讀者或專業作家,不要試圖去補寫《石頭記》。《紅樓夢》無法補寫,也無須補寫。就像七十回《水滸傳》一樣,無須給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個英雄安上光明的結局,安上悲劇結局也是畫蛇添足。《石頭記》也一樣,按太虛幻境判詞曲子,寫十二釵悲劇下場的是蛇足行為,為《石頭記》安上光明尾巴的也是笨蛋。《石頭記》的結局就在前八十回書中,就在洪昇的人生經歷中,就在洪昇與清初一代士大夫階層的思想意識中。以今人對《石頭記》的曲解和猜測去杜撰《石頭記》的結局,都只能費力不討好,電視連續劇《紅樓夢》就是前車之鑒。
《石頭記》是個偉大的悲劇,其悲劇的結論無須通過後人猜測出來的後半部分結局才能判定,從前八十回內容和思想中足以判斷出來。就像《水滸傳》砍掉了尾巴,也沒人會認為梁山英雄能夠「殺上東京,奪了鳥位」一樣,《石頭記》沒有後半部分,也沒人認為寶玉和十二釵都能成為歌舞昇平、享用不盡的神仙一流人物,其悲劇結局是確定無疑的。這也正是《石頭記》作者創作的成功之處。含蓄的悲劇比赤裸的悲劇更震撼人心,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悲劇下場,比一個悲劇下場的藝術感染力更強烈!
《石頭記》是異族入侵導致改朝換代的歷史悲劇,是晚明文化與興亡感嘆結合的文化悲劇,是一場江山淪亡後的民族悲劇,是一場封建大家族凋零的天倫悲劇,是一場封建士大夫沈淪的人生悲劇,是一場知識女性毀滅的命弒瘎。∈顫N是悲劇?悲劇就是把人生最美好的東西打碎了給你看,《石頭記》正是這樣一部偉大的悲劇!《石頭記》與《長生殿》是孿生姊妹,與《聊齋志異》是手足兄弟,同是明清鼎革時代催生的打著深刻時代烙印的文學作品,同是歷史悲劇帶來的文學悲劇。如此而已,豈有它哉?
注釋
①關於洪昇所遭遇三次家難的詳情,請參看《土默熱紅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第一部分關於洪昇家事考證的幾篇論文。
②《石頭記》創作中作者對賈寶玉、賈妃、賈赦三個人的設計,參照了南宋時期權臣賈似道與其父賈涉、其姊賈妃的家庭結構。原因是洪昇祖先洪皓的府邸「魏國公府」,後被宋理宗賜給賈似道,賈似道賜爵也是「魏國公」。詳情參看《土默熱紅學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中《絳珠神瑛神話溯源》。
③關於蕉園詩社的詳情請參閱《土默熱紅學》第二部分關於蕉園姐妹生平考證的系列文章。
④關於《織錦記》與《石頭記》二尤故事的淵源關係,請參閱《土默熱紅學續》中《〈織錦記〉與〈紅樓夢〉》一文。
⑤關於大荒山青埂峰和空空道人的考證,詳情請參閱《土默熱紅學》中《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考證》、《空空道人考證》等文章。
⑥關於「小耗子偷香玉」故事與「碧玉版十三行」之關係,請參閱本書文章《賈寶玉和賈似道》以及《土默熱紅學續》中《絳珠神瑛神話溯源》。
⑦關於曹雪芹增補《紅樓夢》的詳情,請參閱本書文章《〈石頭記〉不是〈紅樓夢〉》,《論〈紅樓夢〉後四十回為曹雪芹所補》。
參閱:
㈠.《紅樓夢》三次開頭:
1.現在的開頭:此開卷第一回也.作者自云:因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之說,撰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云云。但書中所記何事何人?自又云:「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故曰「賈雨村」云云。
2.第二個開頭:列位看官:你道此書從何而來?說起根由雖近荒唐,細按則深有趣味.待在下將此來歷註明,方使閱者瞭然不惑。原來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練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骼不凡,丰神迥異,說說笑笑來至峰下,坐於石邊高談快論。先是說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便說到紅塵中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也想要到人間去享一享這榮華富貴,但自恨粗蠢,不得已,便口吐人言,向那僧道說道:「大師,弟子蠢物,不能見禮了。適聞二位談那人世間榮耀繁華,心切慕之.弟子質雖粗蠢,性卻稍通,況見二師仙形道體,定非凡品,必有補天濟世之材,利物濟人之德.如蒙發一點慈心,攜帶弟子得入紅塵,在那富貴場中,溫柔鄉里受享幾年,自當永佩洪恩,萬劫不忘也。」
3.第三個開頭:按榮府中一宅人合算起來,人口雖不多,從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雖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亂麻一般,並無個頭緒可作綱領。正尋思從那一件事自那一個人寫起方妙, 恰好忽從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個人家,因與榮府略有些瓜葛,這日正往榮府中來,因此便就此一家說來,倒還是頭緒。你道這一家姓甚名誰,又與榮府有甚瓜葛?且聽細講。方才所說的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過小小的一個京官,昔年與鳳姐之祖王夫人之父認識。因貪王家的勢利,便連了宗認作侄兒。那時只有王夫人之大兄鳳姐之父與王夫人隨在京中的,知有此一門連宗之族,余者皆不認識。目今其祖已故,只有一個兒子,名喚王成,因家業蕭條,仍搬出城外原鄉中住去了。王成新近亦因病故,只有其子,小名狗兒。狗兒亦生一子,小名板兒,嫡妻劉氏,又生一女,名喚青兒。一家四口,仍以務農為業。因狗兒白日間又作些生計,劉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妹兩個無人看管,狗兒遂將岳母劉姥姥接來一處過活。這劉姥姥乃是個積年的老寡婦,膝下又無兒女,只靠兩畝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來養活,豈不願意,遂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因這年秋盡冬初,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狗兒未免心中煩慮,吃了幾杯悶酒,在家閑尋氣惱,劉氏也不敢頂撞。因此劉姥姥看不過, 乃勸道:「姑爺,你別嗔著我多嘴。咱們村莊人,那一個不是老老誠誠的,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你皆因年小的時候,托著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慣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有了錢就顧頭不顧尾,沒了錢就瞎生氣,成個什麼男子漢大丈夫呢!如今咱們雖離城住著,終是天子腳下。這長安城中,遍地都是錢,只可惜沒人會去拿去罷了。在家跳蹋會子也不中用。」狗兒聽說,便急道:「你老只會炕頭兒上混說,難道叫我打劫偷去不成?」劉姥姥道:「誰叫你偷去呢。也到底想法兒大家裁度,不然那銀子錢自己跑到咱家來不成?」狗兒冷笑道:「有法兒還等到這會子呢。我又沒有收稅的親戚,作官的朋友,有什麼法子可想的?便有,也只怕他們未必來理我們呢!」劉姥姥道:「這倒不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咱們謀到了,看菩薩的保佑,有些機會,也未可知。我倒替你們想出一個機會來。當日你們原是和金陵王家連過宗的,二十年前,他們看承你們還好,如今自然是你們拉硬屎,不肯去親近他,故疏遠起來。想當初我和女兒還去過一遭。他們家的二小姐著實響快,會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現是榮國府賈二老爺的夫人。聽得說,如今上了年紀,越發憐貧恤老,最愛齋僧敬道,舍米舍錢的。如今王府雖升了邊任,只怕這二姑太太還認得咱們。你何不去走動走動,或者他念舊,有些好處,也未可知。要是他發一點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們的腰還粗呢。」劉氏一旁介面道:「你老雖說的是,但只你我這樣個嘴臉,怎樣好到他門上去的。先不先,他們那些門上的人也未必肯去通信.沒的去打嘴現世。」誰知狗兒利名心最重,聽如此一說,心下便有些活動起來。又聽他妻子這話,便笑接道:「姥姥既如此說,況且當年你又見過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趟,先試試風頭再說。」劉姥姥道:「噯喲喲!可是說的,`侯門深似海,我是個什麼東西,他家人又不認得我,我去了也是白去的。」狗兒笑道:「不妨,我教你老人家一個法子:你竟帶了外孫子板兒,先去找陪房周瑞,若見了他,就有些意思了。這周瑞先時曾和我父親交過一件事,我們極好的。」劉姥姥道:「我也知道他的。只是許多時不走動,知道他如今是怎樣。這也說不得了,你又是個男人,又這樣個嘴臉,自然去不得,我們姑娘年輕媳婦子,也難賣頭賣腳的,倒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說畢,大家笑了一回.當晚計議已定。
㈡《紅樓夢》三個神話體統:
1.絳珠神瑛神話:一日,炎夏永晝,士隱於書房閑坐,至手倦拋書,伏几少憩,不覺朦朧睡去。夢至一處,不辨是何地方。忽見那廂來了一僧一道,且行且談。只聽道人問道:「你攜了這蠢物,意欲何往?」那僧笑道:「你放心,如今現有一段風流公案正該了結,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使他去經歷經歷。」那道人道:「原來近日風流冤孽又將造劫歷世去不成?但不知落於何方何處?」那僧笑道:「此事說來好笑,竟是千古未聞的罕事。只因西方靈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絳珠草一株,時有赤瑕宮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這絳珠草始得久延歲月。後來既受天地精華,復得雨露滋養,遂得脫卻草胎木質,得換人形,僅修成個女體,終日游於離恨天外,飢則食蜜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只因尚未酬報灌溉之德,故其五內便鬱結著一段纏綿不盡之意。恰近日這神瑛侍者凡心偶熾,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歷幻緣,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掛了號。警幻亦曾問及,灌溉之情未償,趁此倒可了結的。那絳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並無此水可還。他既下世為人,我也去下世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淚還他,也償還得過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風流冤家來,陪他們去了結此案。」那道人道:「果是罕聞。實未聞有還淚之說。想來這一段故事,比歷來風月事故更加瑣碎細膩了。」那僧道:「歷來幾個風流人物,不過傳其大概以及詩詞篇章而已;至家庭閨閣中一飲一食,總未述記。再者,大半風月故事,不過偷香竊玉,暗約私奔而已,並不曾將兒女之真情發泄一二。想這一干人入世,其情痴色鬼、賢愚不肖者,悉與前人傳述不同矣。」那道人道:「趁此何不你我也去下世度脫幾個,豈不是一場功德?」那僧道:「正合吾意,你且同我到警幻仙子宮中,將蠢物交割清楚,待這一干風流孽鬼下世已完,你我再去。如今雖已有一半落塵,然猶未全集。」道人道:「既如此,便隨你去來。」卻說甄士隱俱聽得明白,但不知所云「蠢物」系何東西。遂不禁上前施禮,笑問道:「二仙師請了。」那僧道也忙答禮相問。士隱因說道:「適聞仙師所談因果,實人世罕聞者。但弟子愚濁,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開痴頑,備細一聞,弟子則洗耳諦聽,稍能警省,亦可免沉倫之苦。」二仙笑道:「此乃玄機不可預泄者。到那時不要忘我二人,便可跳出火坑矣。」士隱聽了,不便再問。因笑道:「玄機不可預泄,但適雲『蠢物』,不知為何,或可一見否?」那僧道:「若問此物,倒有一面之緣。」說著,取出遞與士隱。士隱接了看時,原來是塊鮮明美玉,上面字跡分明,鐫著「通靈寶玉」四字,後面還有幾行小字。正欲細看時,那僧便說已到幻境,便強從手中奪了去,與道人竟過一大石牌坊,上書四個大字,乃是「太虛幻境」。兩邊又有一幅對聯,道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2.石頭歷劫神話: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一日正當嗟悼之際,俄見一僧一道遠遠而來,生得骨格不凡,丰神迥異,來到這青埂峰下,席地坐談。見著這塊鮮瑩明潔的石頭,且又縮成扇墜一般,甚屬可愛。那僧托於掌上,笑道:「形體倒也是個靈物了,只是沒有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幾個字,使人人見了便知你是件奇物,然後攜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地、溫柔富貴鄉那裡去走一遭。」石頭聽了大喜,因問:「不知可鐫何字?攜到何方?望乞明示。」那僧笑道:「你且莫問,日後自然明白。」說畢,便袖了,同那道人飄然而去,竟不知投向何方。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因有個空空道人訪道求仙,從這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塊大石,上面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是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引登彼岸的一塊頑石;上面敘著墮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閑情、詩詞謎語,倒還全備。只是朝代年紀,失落無考。後面又有一偈云:
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
此系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空空道人看了一回,曉得這石頭有些來歷,遂向石頭說道:「石兄,你這一段故事,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欲聞世傳奇。據我看來:第一件,無朝代年紀可考;第二件,並無大賢大忠、理朝廷、治風俗的善政,其中只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我縱然抄去,也算不得一種奇書。」石頭果然答道:「我師何必太痴!我想歷來野史的朝代,無非假借漢、唐的名色;莫如我這石頭所記不藉此套,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反倒新鮮別緻。況且那野史中,或訕謗君相,或貶人妻女,姦淫兇惡,不可勝數;更有一種風月筆墨,其淫穢污臭最易壞人子弟。至於才子佳人等書,則又開口『文君』,滿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且終不能不涉淫濫。在作者不過要寫出自己的兩首情詩艷賦來,故假捏出男女二人名姓;又必旁添一小人撥亂其間,如戲中的小丑一般。更可厭者,『之乎者也』,非理即文,大不近情,自相矛盾。竟不如我這半世親見親聞的幾個女子,雖不敢說強似前代書中所有之人,但觀其事迹原委,亦可消愁破悶;至於幾首歪詩,也可以噴飯供酒。其間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不敢稍加穿鑿,至失其真。只願世人當那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是洗舊翻新,卻也省了些壽命筋力,不更去謀虛逐妄了。我師意為如何?」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將這《石頭記》再檢閱一遍。因見上面大旨不過談情,亦只是實錄其事,絕無傷時誨淫之病,方從頭至尾抄寫回來,聞世傳奇。
3.風月寶鑒神話:那賈瑞此時要命心急,無葯不吃,只是白花錢不見效。忽然這日有個跛足道人來化齋,口稱專治冤孽之症。賈瑞偏偏在內聽見了,直著聲叫喊,說:「快去請進那位菩薩來救命!」一面在枕頭上磕頭。眾人只得帶進那道士來。賈瑞一把拉住,連叫「菩薩救我!」那道士嘆道:「你這病非葯可醫。我有個寶貝與你,你天天看時,此命可保矣。」說畢,從搭褳中取出個正面反面皆可照人的鏡子來,——背上鏨著「風月寶鑒」四字,——遞與賈瑞道:「這物出自太虛幻境空靈殿上,警幻仙子所制,專治邪思妄動之症,有濟世保生之功。所以帶他到世上來,單與那些聰明俊秀、風雅王孫等照看。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緊,要緊!三日後我來收取,管叫你病好。」說畢,徉長而去。眾人苦留不住。
賈瑞接了鏡子,想道:「這道士倒有意思,我何不照一照試試?」想畢,拿起那「寶鑒」來,向反面一照。只見一個骷髏兒,立在裡面。賈瑞忙掩了,罵那道士:「混帳!如何嚇我!我倒再照照正面是什麼?」想著,便將正面一照,只見鳳姐站在裡面點手兒叫他。賈瑞心中一喜,盪悠悠覺得進了鏡子,與鳳姐雲雨一番,鳳姐仍送他出來。到了床上,「噯喲」了一聲,一睜眼,鏡子從新又掉過來,仍是反面立著一個骷髏。賈瑞自覺汗津津的,底下已遺了一灘精。心中到底不足,又翻過正面來,只見鳳姐還招手叫他,他又進去:如此三四次。到了這次,剛要出鏡子來,只見兩個人走來,拿鐵鎖把他套住,拉了就走。賈瑞叫道:「讓我拿了鏡子再走——」只說這句就再不能說話了。
旁邊伏侍的人只見他先還拿著鏡子照,落下來,仍睜開眼拾在手內,末後鏡子掉下來,便不動了。眾人上來看時,已經咽了氣了,身子底下冰涼精濕遺下了一大灘精。這才忙著穿衣抬床。代儒夫婦哭的死去活來,大罵道士:「是何妖道!」遂命人架起火來燒那鏡子。只聽空中叫道:「誰叫他自己照了正面呢!你們自己以假為真,為何燒我此鏡?」忽見那鏡從房中飛出。代儒出門看時,卻還是那個跛足道人,喊道:「還我的風月寶鑒來!」說著,搶了鏡子,眼看著他飄然去了。
㈢《紅樓夢》三個作品主題:
1.女媧氏鍊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十二丈、見方二十四丈大的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那媧皇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單單剩下一塊未用,棄在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自去自來,可大可小。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才不得入選,遂自怨自愧,日夜悲哀。
一日,空空道人從大荒山無稽崖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大塊石上字跡分明,編述歷歷。空空道人乃從頭一看,原來就是無材補天,幻形入世,歷盡離合悲歡炎涼世態的一段故事。甲戌本脂硯齋在「無材補天,幻形入世」旁側批道:「八字便是作者一生慚恨。
2.今風塵碌碌,一事無成,忽念及當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細考較去,覺其行止見識,皆出於我之上。何我堂堂鬚眉,誠不若彼裙釵哉?實愧則有餘,悔又無益之大無可如何之日也!當此,則自欲將已往所賴天恩祖德,錦衣紈絝之時,飫甘饜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負師友規談之德,以至今日一技無成,半生潦倒之罪,編述一集,以告天下人:我之罪固不免,然閨閣中本自歷歷有人,萬不可因我之不肖,自護己短,一併使其泯滅也。雖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繩床,其晨夕風露,階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懷筆墨者。雖我未學,下筆無文,又何妨用假語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來,亦可使閨閣昭傳,復可悅世之目,破人愁悶,不亦宜乎?
3.略。
四.康熙巡幸西溪時間,有康熙二十八年,康熙三十八年兩說。
一說康熙二十八年春(1689年),康熙南巡,特至杭州,駕幸高士奇之西溪山莊,玄燁「登樓延賞,臨沼清吟」,寫下一首五言詩:「花源路幾重,紫山出沃土,煙翠竹窗幽,雪香梅岸古」。後來高士奇把康熙寫的「竹窗」二字,做成匾額,掛於正堂上,高氏從此以「竹窗」為號,也為西溪留下了諸多勝跡。
一說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高士奇隨康熙帝南巡。康熙帝巡遊了杭州的西湖與靈竺等名勝之後,隨高士奇到了西溪山莊休憩,見山莊周圍風景殊麗,竹篁深秀,綠色映窗,便手書「竹窗」兩字賜給高士奇。並寫下了一首《西溪》詩:「十里清溪曲,修篁入望森。暖催梅信早,水落草痕深。俗籍漁為業,園饒筍作林。民風愛淳樸,不厭一登臨。」高士奇把御題「竹窗」兩字裝匾懸掛外,還把康熙帝的詩銘刻於石頭之上,並把康熙帝池命名為「御臨池」,把他歇息過的亭子命名為「駐蹕亭」。
五.小石頭博客文章《紅樓夢與水滸傳比照》:
《紅樓夢》作為一部集大成作品,它的創作受到過很多作品的影響,像《金瓶梅》,人們已經談的很多,本文要談談它和《水滸傳》的關係。
(一)
《水滸傳》是寫男人的,《紅樓夢》是寫女人的;《水滸傳》張揚一個義字,《紅樓夢》渲染的是一個情字;《水滸傳》中男人的據點是水泊梁山,《紅樓夢》中女兒的天空有大觀園;水泊梁山男人多女人少,大觀園中女人多男人只有一個;梁山的女人比男人還勇猛,大觀園中的男人比女人更柔情;梁山好漢大碗喝酒,紅樓女兒小杯品茗;梁山好漢酒後殺人,紅樓女兒茶後作詩;《水滸傳》中有個玄母聖廟,《紅樓夢》中有個太虛幻境;玄母廟中有個玄母娘娘,太虛幻境有個警幻仙姑;娘娘託夢宋江,仙姑託夢寶玉;梁山好漢都是天罡地煞,紅樓女兒多是痴男怨女;水泊梁山最後被招安,大觀園最後遭查抄,都是悲劇。
(二)
接下來以一個實例來驗證以上提法。
談談史湘雲和武二郎,這兩個人物放在一出研究要找出他們之間的相似點或類同點。
史湘雲的曲詞叫《樂中悲》。中間有一句「英豪闊大寬宏量」,她的「闊大」與「寬宏」在書中表現得非常明顯。她遭際可嘆但性格開朗,不似黛玉之壓抑,也不像寶釵工於心計,也沒有妙玉一樣孤罕怪癖。與人交往心不設防但決不憨愚;做詩論理無意爭寵更見靈慧。
對湘雲「英豪「這方面的表現更充分,更豐富,細節因其獨特而具有了典型意義,成為《紅樓夢》中極富藝術魅力的一書存在,如」割腥啖檀」和」青石醉卧」兩節。
在這些細節的描述中使人不禁想到〈水滸傳〉中的武二郎的描述,現摘錄對比欣賞:
「湘雲一面吃,一面說道:「我吃這個方愛吃酒,吃了酒才有詩,若不是這鹿肉,今兒斷不能作詩。」"」
-----(《紅樓夢》十九回)
武松大笑,道:「你怕我醉了沒本事?我卻是沒酒沒本事!帶一分酒便有一分本事!五分酒五分本事!我若吃了十分酒,這氣力不知從何而來!若不是酒醉後了膽大,景陽岡上如何打得這隻大蟲?那時節,我須爛醉了好下手,又有力,又有勢!」
-----(《水滸傳》二十八回)
這兩段文字的相似性一目了然。
再有,史湘雲醉卧芍藥胭與武松醉卧景陽岡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再聯繫史湘雲好男裝,與好打不平等細節,便可以做如下概括:
史湘雲的「英豪」打油梁山好漢之剛性。與生活中張揚但不放縱,無女兒之矜持卻見嫵媚,成為大觀園裡的「這一個」。曹雪芹在塑造這個人物的時候,尤其在構思情節的時候或多或少受到了《水滸傳》的影響。
2007年6月8日星期五於長春
推薦閱讀:
※缺少父愛的孩子性格上會有什麼特點?
※從一則刑事案例看四要件構成體系的缺陷
※6款一字型廚房裝修設計 靠裝修來彌補廚房空間缺陷
※抓住眼前最後一點亮光
※為什麼ie對html5的支持總是丟三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