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文化綜藝走紅憑什麼
近一段時間,有兩檔綜藝人氣爆棚,即《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和《見字如面》。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從1月29日(大年初二)開始至2月7日在央視連播十期,決賽的收官戰以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30%的絕對優勢,領跑收視榜單。騰訊視頻推出的綜藝《見字如面》於2016年12月29日上線,豆瓣上評分高達9分,收穫無數網友好評。
這兩檔節目無論是熱度還是口碑,都優於同儕,那麼看似高冷的文化類綜藝節目何以拔得人氣頭籌呢?熱鬧的討論背後又映射出怎樣的社會文化心態?
《見字如面》:那些往事,並不如煙
《見字如面》是國內首檔也是全屏唯一一檔季播型書信朗讀節目,每周一期,每期時長60分鐘,讀7封信,由現場的兩位嘉賓許子東和楊雨來解讀書信背後的故事,12期的節目合集版是真正完全的現場版,製作團隊是曾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和《中國成語大會》的實力文化。
《見字如面》的節目形式很簡單:一個講台,一隻話筒,一封信,一腔飽滿的情感,一群認真聆聽的現場觀眾,乍一看顯得有些清冷,既沒有流量明星、搞笑字幕,也沒有浮誇表情包和無處不在的廣告贊助,張國立、何冰、林更新、歸亞蕾、蔣勤勤、張涵予、王耀慶、徐濤等演員,他們用聲音來扮演寫信人,通過文字與畫面引發觀眾的共鳴。
不同於大眾出版物,書信天然地具有私密性和真實性,帶有鮮明的個人情感和時代印記。因其具有個人特色與歷史代入感,書信得以成為人們介入歷史、認知名人的一扇窗。信中的一字一句都是鮮活的歷史,一筆一划都是個人的情愫。
「朗讀」的好處,是它用聲音和語調,讓一封信恢復了原有的「慢」。讀信也和讀其他作品不太一樣,一個人的心性與見地、感情與追求,往往在信件中袒露得更徹底、更親切。
書信內容的選擇,從古至今,從文學藝術界到普通百姓家,皆有涉及。有蕭紅寫給弟弟《有你們,中國是不會亡的》、蔡琴寫給楊德昌的《讓他活在我的歌里吧》、黃永玉給曹禺《你多麼需要他那點草莽精神》、劉慈欣寫給200年後的女兒《在時間之河的另一端》、林徽因寫給徐志摩《我不願成為拆散你們的根源》、陳寅恪寫給傅斯年《此點關係全部綱紀精神》、林則徐寫給夫人鄭淑卿《本來皇上還想照顧我》、張愛玲寫給王家衛《很高興您對<半生緣>拍片有興趣》……
一封封的書信,通過演員朗讀的方式,帶給觀眾一種全新的體驗,讓觀眾能夠從書信當中去管窺逝去的歷史和書信中所能夠傳遞出來的脈脈深情,這是當代這個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所稀缺的一種「慢」體驗和「靜」享受。
節目組從全國各大圖書館、檔案館、文學館、博物館、文史研究機構、名人故居、民間及私人信件收藏家手中,初選出千餘封信件,而最終入選的只有百封。從春秋時代的第一封私人家書,到魏晉唐宋,再到晚清民初一直到現在,這些信件跨越了綿延的時間長河,讓那些逝去的往事重新回歸大眾視野,通過書信中某人某事某地的某種情緒表達,可以讓人敏感地「窺探」到背後的大社會。
《見字如面》在打撈傳統文化,向觀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方面的貢獻值得讚許和肯定。節目所倡導的不是喚起紙質閱讀,也不是鼓勵觀眾翻查家譜、重新寫信,而是希望國民能夠重讀歷史,追尋逝去的歷史精神特別是民國的人文精神,這一點從節目組對於書信選擇的偏重就能夠看出來。
對於這一點,我個人認為要謹慎待之,書信的確是一個進入歷史現場的方式,也能夠滿足觀眾對於知識的渴求,但是帶著濾鏡來想像民國,一味地憧憬民國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這就忽視了歷史本身的豐富性和複雜性,也有失偏頗。這就需要觀眾保持冷靜的頭腦,要對歷史和當下有清醒的認知。
《中國詩詞大會》:故國人民有所思
根據央視的數據顯示,《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全部10期累計收看觀眾達到11.63億人次。從收視率和網路上的討論熱度來看,這的確是一檔成功的節目。
如此亮眼的收視成績不僅與節目本身的高質量相關,更重要的是,《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播出平台為中央一套,播出時段為春節假期的晚間黃金檔。播出平台的高覆蓋率和春節檔龐大的電視觀眾人口紅利也是這個節目成功的關鍵性因素。就像春晚的收視率每年都居高不下,並不見得是春晚有多好看,而是全家人一起看電視就是中國人在春節期間最日常的集體娛樂活動。
《中國詩詞大會》的參賽選手來源非常多元化,年齡跨度從幾歲上至七旬,職業構成也豐富多樣,數量更是達到幾百位。身體殘疾卻不斷挑戰自我的女孩張超凡、來自河北的40歲抗癌農婦白茹雲、理工科女博士陳更、石家莊學院的大學老師兼圖書館閱讀推廣人王子龍、新加坡華人李宜幸等,都在節目上展現了自己日常的古典詩詞積累和文化修養,給觀眾以如沐春風之感。
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題目中所涉及的詩詞內容跨度更大,難度升級,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再到毛澤東詩詞,時間跨度達數千年。 從「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詩歌緣起,到「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大漠豪情,再到「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革命情懷,這些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讓觀眾為傳統文化的魅力所感染、震撼。
節目還有根據沙畫猜詩的環節,將沙畫的神奇和精妙與詩詞的畫面感和生動性結合在一起,既考驗了參賽選手的反應速度,也讓觀眾體驗到了藝術的美妙。
此外,還增設了「飛花令」環節,即每場設定一個關鍵詞,一對一輪流進行限時背誦含有此關鍵詞的詩句。比賽設有百人團,涵蓋了各年齡層的社會各階層人士。選手在答題的過程中,觀眾也有參與感,在電視機前把自己當作「百人團」參與答題。從節目的環節設置和議題設置來看,觀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感很強,也是該節目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武亦姝是來自上海復旦大學附中的高一學生,年僅16歲,但古典詩詞的積累和文化修養已然很深厚,她將陸遊、蘇軾、李白奉為偶像。她說:「喜歡詩詞是一件很單純的事,古典詩詞中蘊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現代語言中很難找到。」由此可見,熱愛古典詩詞,學習傳統文化已然成為當下國民所認同的價值追求。
武亦姝
《中國詩詞大會》播出之後,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背誦古典詩詞的熱潮,大有「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之勢,但是我們需要反思的是,背誦古典詩詞的確是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方式,但是不可死記硬背,不知變通。當下時代發展飛速,我們的確需要沉下心來去學習和生活,但切忌只顧悶頭苦讀,而忘記了抬起頭來去辨識世界大勢。既要傳承優秀文化,也要勇敢突破創新,才是題中應有之義。
無論是詩詞、成語、還是漢字、書信,文化類綜藝中的這些核心元素都只是提綱挈領的手段,關鍵是觀眾能夠從專家教授的解讀中和節目傳遞的文學文化信息中,提升興趣,收穫知識,有所感悟。
在當下這個各式各樣的明星真人秀、相親、挑戰、唱歌等節目輪番霸屏的時代,文化類綜藝真可謂是綜藝節目中的一股清流,低調含蓄卻魅力十足,讓生活在快節奏、強壓力下的當代人能夠適當地慢下趕路的腳步,停一停,追懷一下逝去的歷史與人文精神,感悟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意蘊之美。
以《中國詩詞大會》和《見字如面》為代表的文化綜藝的走紅,說明歷史文化與古典文學並不高冷,也不是只有搞怪和秀下限才有關注和市場,通過創新節目形式和認真製作優質內容,文化綜藝正在漸入佳境,期待未來能夠出現更多優秀的文化綜藝節目,在一片紛雜之中撥開迷霧見真淳。
【文/胡摩】
版權聲明:
推薦閱讀:
※毛澤東的「詠梅」和 陸遊的「詠梅」,兩種不同的境界...
※中華好詩詞大學季第一期題庫和點評
※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面試經驗
※2018年《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冠軍為何相親屢碰壁?
※【文化觀察】《中國詩詞大會》雖好,復興傳統文化才剛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