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部落世界

Tribal World

2016年的部落世界

左上圖起順時針:《突尼西亞,柏柏爾人的紋身藝術》導演Myriam Bou-saha;大英博物館南美分館長、考古學家傑戈·庫帕;拯救了古手稿的廷巴克圖圖書管理員;「小島大歌」音樂採集項目發起人之一Tim Cole;雨林深處的部落族群,他們是否是首次與外界接觸頗受爭議;來自倫敦的音樂人Mala,以秘魯傳統音樂為靈感製作了出色的電音專輯

剛剛過去的一年和以前的千萬年沒什麼不同,世界上滿是災難和淚水,不平等和抗爭。部落世界也不再是個能夠讓人忘記周遭的地方,人權組織似乎日日都在為原住民申討權益,然而在許多地方,原住民的日子其實並不難過,他們遠比我們懂得如何熬過難關,在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問題上更是收放自如,極為優雅。

這不是文藝總結,而是今年的最新科學發現。


非洲21弦豎琴Kora的演奏家Seckou Keita組的四重奏樂隊歌曲

Achievement

事迹

以因紐特人古老故事為主線的遊戲Never Alone發布針對蘋果和安卓移動端的新版本,被命名為「Ki」,取自因紐特語,意為「我們走!」,和移動端的特性頗為契合。遊戲主人公是因紐特小女孩 Nuna 和她的狐狸,玩家可以隨意在 Nuna 和狐狸兩個角色中切換。隨著她們在冰原中前行、闖關,一個個關於因紐特傳統的古老故事和幕後製作訪談視頻也隨之解鎖。出品方與因紐特長老緊密合作,因紐特年輕人不乏沉迷遊戲者,通過 Never Alone,長老們希望以年輕人更容易接受的方式將傳統和故事傳下去,出品方則希望將因紐特人習俗以通俗方式傳向世界各地。遊戲有中文版。

年輕人不再一味嚮往花花世界,轉而對原住民文化產生興趣的不在少數。他們各有其理由,納米比亞攝影師Kyle Weeks完成攝影專業的學習後並沒有前往倫敦、紐約等地,而是來到辛巴族人中間,他拍下了族人收集棕櫚樹油制酒的畫面,作品獲得2016馬格南攝影獎。收集棕櫚油是一個危險的過程,必須爬到棕櫚樹頂端,砍下樹冠,使樹油流出。在當地,這是個代代相傳的古老傳統,辛巴族人會挑選當地特有也是受保護的棕櫚品種取其油脂,樹油發酵後就成了族人的神聖飲品Otusu。這種做法會導致棕櫚死去,但在辛巴族人的世界中,這並未破壞環境。

澳大利亞電影導演、音樂出品人Tim Cole和台灣視覺藝術工作者BaoBao Chen一同開啟了小島大歌音樂收錄計劃。他們一同前往印度洋和太平洋島嶼,拜訪巴布亞紐幾內亞、紐西蘭、菲律賓巴拉望島等地的原住民,記錄當地古老的傳統音樂。在過去5000年間,覆蓋了地球表面一半以上面積的洋面上,島嶼文化正是通過歌謠,由島民、水手代代傳承甚至彼此影響。但在今天,歌謠和部族都受到環境等威脅,面臨消失的可能。小島大歌計劃不僅收錄這些歌謠,更是要將島嶼有著不同文化背景的古老部落通過音樂串聯到一起,也以此製成一份獨特的紀錄。

英國關注部落文化與權益的組織sinchi-tribe今年成立,名字取自安第斯山內克丘亞語,具有力量、勇氣與領導力之意。與其他致力於保護原住民土地等權益的非盈利組織不同,sinchi-tribe將宣傳、保育原住民智慧視為首要任務。「他們的文化是經歷了時間的智慧結晶,是與人類的過去、傳統、祖先遺產相連接的。文化的遺失,也將是人性的遺失。」他們將主要通過攝影、影像和音樂三大門類架起原住民與西方世界的橋樑,也會不定期舉行文化聚會。

sinchi-tribe 2016年的第一場活動現場

加拿大原住民寄宿學校和搶奪寄養政策對當地土著兒童造成深重的心靈創傷。1960年代的加拿大興起「60年代掏空運動(Sixties Scoop)」,成千上萬原住民兒童被強制送往白人家庭。安大略省經歷了掏空運動的1.6萬名原住民向法院提起集體訴訟,要求13億加元賠償。12月,多倫多法院繼續簡易聽證會,判決將在2017年1月下旬公布。在此之前,已有多個原住民訴訟案獲得勝訴,政府道歉並給予相關賠償。

聚集在法庭外支持集體訴訟的原住民

Documentary

紀錄片

大英博物館南美分館長、考古學家傑戈·庫帕在2016年夏天播出的紀錄片《太平洋海岸的主人:美洲西北部落》(Masters of the Pacific Coast: The Tribes of the American Northwest)中拜訪了太平洋沿岸的部落,那兒的原住民歷史上經歷了種族屠殺、瘟疫、自然災害,熬過了許多其他印第安人沒有熬過的災難,如今依然信仰大自然,守護著原生宗教中的神秘主義,對外界不卑不亢,有一派堅韌、堅忍的生活作風。

紀錄片分為上下兩集,庫帕以這些部落為例,解說他常年與原住民交往中得出的非同往常的結論,他認為「以驚人的生命力活下來的部族擁有三個特點:

力量。指社會足夠強大,災難降臨時,有能力與之抗衡。

適應力強。不論是自然氣候變化或是外來者入侵或、接觸,族群都懂得如何應對,或是改進種植方式,或是遷徙,或是建立適當的交易網路。

懂得改變,但完整保留核心文化價值觀。

庫帕在西北地區拍攝紀錄片時

西北地區是最好的例證之一,在歐洲人來之前,他們面臨的麻煩來自大自然,環境、生態變化是生活的一部分,原住民展現了充滿力量的一面,倖存了下來;歐洲人抵達時,他們則以強大的適應力與其建立貿易關係,也吸收了來自歐洲的銅、鐵、玻璃等新物質;到了21世紀,經歷了瘟疫、寄宿學校的西北地區部族也完成了他們的轉變。他們從未放棄自己的核心價值,也就是氏族體系,他們與自然有相當密切的聯繫,從未視自然為資源,而是一個與之共存的生命體。

紀錄片中展現的西北地區原住民對自然的理解,挑戰著觀眾的原有認知。他們伐木、獵鯨,做著些在我們看來是慢性自殺的事,但這些部族以其千百年的成功歷史告訴觀眾,或許我們應該反思,到底怎麼做才是正確的,怎麼做才是真正守護自然平衡的方式。

BBC在2016年拍攝了多部與部落相關的紀錄片,各具特色也頗為振奮人心。野外自然攝影師Gordon Buchanan的新片《部落獵食者與我》將鏡頭轉向原住民,三集迷你劇分別講述了亞馬遜雨林深處與蟒蛇同生共存的瓦拉尼部族,他們甚至拍到了有記錄以來最長的蟒蛇;在新幾內亞雨林深處有兩個部落,與鱷魚共享河流長達四萬年,其間Buchanan對鱷魚也有了新的理解;他也與卡拉哈里沙漠中布須曼人的支系Ju/』hoansi人一起手持長矛,與獅子正面相迎。根據族中老人的教導,與獅子分享獵物的秘訣是「別膽怯,別逃跑」。

紀錄片中拍攝到的巨蟒

《地平線系列》推出《失落的人類部族》,從考古和基因角度講述了3-4萬年以前,有關其他人與我們——也即智人,同時存在甚至互為混血的最新發現。當時我們的祖先並不孤獨,其他原始人最終消亡的原因依然是迷,「他們(尼安德特人)絕非因為智力比我們低下而滅絕,只能說那是命運。」

Channel 4 2016年年初播放的紀錄片《首次接觸:失落的亞馬遜部落》(First Contact: Lost Tribe of the Amazon)話題略沉重,也是部落世界的常見議題之一:首次與外界接觸的部落面臨的困境。片中拍攝的部落即是2014年被BBC與巴西原住民保護組織FUNAI拍到的雨林深處的部落Mashco-Piros。影片播出後引起廣泛爭議,除了對紀錄片中用詞的異議之外,也指紀錄片並不完全屬實。

法國Arte電視台將目光聚焦於突尼西亞柏柏爾人身上,年輕的紀錄片導演Myriam Bou-saha深入突尼西亞腹地,在那裡找到最後一代擁有紋身的婦女。這些紋身被突尼西亞主流社會稱為「邪惡的墨印」。在紀錄片《突尼西亞,柏柏爾人的紋身藝術》中,柏柏爾婦女們隱藏、否認自己擁有紋身,表面看來她們似乎真的以此為恥,但隨著影片推進,她們也逐漸放下偽裝,小心翼翼地剋制著驕傲之情解釋紋身背後的意義。在突尼西亞城中,年輕手藝人在小巷裡開著自己的紋身工作室,他們深諳如何擦去紋身的手藝,「大部分收入其實源於擦去而非紋上印記。」

柏柏爾婦女的紋身,她們曾經的驕傲,如今的禁忌

《女獵鷹人》(The Eagle Huntress)是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候選影片之一,展映之初就獲得多方好評,《衛報》更是給予4分(滿分5分),福克斯動畫則迅速買下翻拍版權。在阿爾泰山深處,一代代哈薩克訓鷹人的本領都是由父親傳給兒子,但13歲的女孩Aishol-pan想要打破這項傳統,成為家族中12代以來第一位女馴鷹人。她強壯、能幹、是天生的好手,儘管族中老者強烈反對女孩子加入獵鷹人的隊伍,但她的父親卻不那麼認為,「只要女孩子下定決心,就能與男性取得相同的成就。」片中記錄了Aishol-pan參加哈薩克傳統訓鷹大賽時的勝利,也記錄了小姑娘在大自然中接受真正考驗的場景。

GoodReads

閱讀

在出版物方面,不論是畫冊還是讀物,即便有些是在相對沉重的部落話題中探索,最終也都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多樣性的結論。

《Who Belongs?》講述了美國南方部落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困苦歷史。作者針對六個印第安部落展開研究,與庫帕的紀錄片一樣,講述了部落民如何在面對人為災難時表現出堅毅與智慧。他們在印第安人境遇最黑暗的時期爭取人權和法律保護,儘管長路漫漫、充滿艱險,甚至到今天這些部族依然飽受威脅,但他們在種族歧視、屠殺的壓力下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親族關係,在困境中守護自己的核心價值,又與白人達成妥協,最終走向了真正的勝利。

英國Eland出版社今年為「作家視角」叢書新添一名成員,目光聚焦《衣索比亞》。在奧莫河谷,Hamar部族正在學習如何與遊客相處,成為絕好的模特;英國探險家威爾弗雷德·塞西格筆下的衣索比亞或許是探險時代的尾聲最精彩的一章,而蘭波、愛倫坡、希羅多德落筆之處也各有不同。全書由駐地作家Yves-Marie Stranger選編,由十餘位偉大作家筆下的衣索比亞組成。這個從未遭受過殖民統治的非洲國家是「為數不多的至今依然可以讓旅人感到驚訝的地方」。

《華盛頓郵報》將2016年最佳非虛構作品授予《牛逼的廷巴克圖圖書管理員》(The Bad-Ass Librarians of Timbuktu: And Their Race to Save the World"s Most Precious Manuscripts)。西方文明傳到非洲前,在撒哈拉中心廷巴克圖,文明就已然發展了起來,這裡曾是古代沙漠大學城,傳說是333位蘇非聖人的安息之地。該書講述了廷巴克圖圖書管理員在恐怖分子燒毀當地稀有手稿前,如何與當地知識分子一起鋌而走險,穿越撒哈拉沙漠,通過各種方式將手稿「偷渡」到安全地區,一共搶救了35萬卷。

右圖:搶救古手稿的牛逼圖書管理員Abdel Kader Haidara

美國亞馬遜2016年11月的最佳圖書之一是《大地在哭泣:美西印第安戰爭史詩》(The Earth Is Weeping: The Epic Story of the Indian Wars for the American West)。美國西部的廣袤土地能夠孕育的不止是《西部世界》,真實故事或許比人工智慧更震撼。作者Peter Cozzens筆下的白人將領和政要以及印第安首領個個飽滿、血肉豐滿,一改往日觸及印第安戰爭白人就屬黑臉角色的做法,該書沒有非黑即白的人物勾勒,完整、細節化地講述了美西史詩般的印第安戰爭,這片土地上的勝利和失敗。

《北冥有魚:人類學家的田野故事》是商務印書館的出品,也是中國大陸人類學界出版大眾讀物的首次嘗試,由北京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鄭少雄和李榮榮主編,收錄了國內外人類學家田野考察的98則故事。全書從學者角度出發,又深入淺出的用趣味盎然的故事,勾勒了一幅幅學者碰到的或發人深思或哭笑不得的圖景。

大陸出版的另一本部落相關書籍是《黑麋鹿如是說》。黑麋鹿是北美印第安奧格拉拉蘇族長老,該書是他1930年時接受美國詩人約翰·奈特採訪後的記錄。全書可說是印第安史詩,黑麋鹿在9歲時夢見創世大夢,從此獲得祖先傳於他的神聖力量,成為部落中的獵人、戰士、薩滿,成年之後的黑麋鹿命運多舛,經歷了歷史上著名的傷膝河戰役。書中完整記錄了他的夢境、靈視、戰役和對自然萬物的見解,是對現代人的一次心靈衝擊。

2016年出版的畫冊也頗為多樣。哈米德·薩達爾在蒙古從事攝影紀錄二十餘年,圖集由德國TeNeues出版。薩達爾為畫冊取名為《Dark Heavens》,譯作「中陰世界」或許合適,指的是蒙古查坦薩滿的死後世界,他們在那兒獲得永生,能受在世薩滿的召喚為後代提供幫助或治病等。畫冊不僅呈現了查坦人的神秘世界,也展現了薩達爾作為人類學家自身的轉變:由一個觀察者變為一個真正的參與者,從而了解薩滿真意,打破了人類學家只觀察不參與這一規則。

日內瓦民族志博物館的年度大展《薩滿與雨林之心》,展出了亞馬遜地區的藏品近5000件。隨之出版的畫冊製作精美,不僅收錄了展品,也有許多攝影作品,包括老照片和多位攝影師的新作。不論是展覽還是畫冊,都是博物館支持亞馬遜雨林原住民申討土地權益之舉。原住民長老通過人類學家之筆代表自己的部族發聲,畫冊中不長的樸素文字與色彩斑斕的熱帶鳥羽制薩滿器物一樣深入人心。

法國攝影師Kares Le Roy深入中亞拍攝當地游牧部族,出版畫冊《Ashayer》,書名取自波斯語,即游牧部族之意。幾年前,攝影師第一次旅行穿越中亞5.6萬公里,正是那趟旅途中遇見的部族催促他重返當地。這次他花了16個月與阿富汗瓦罕走廊的氂牛牧民、哈薩克訓鷹人、土庫曼的少數族群、伊朗巴赫蒂亞里族人一同生活,拍下他們正逐漸消失的文化。有趣的是,在整趟漫長的旅途中,攝影師認為自己最享受的時光是在「曠野中的獨處」。

Le Roy在地圖上標出了他拜訪的部落所在位置

Thames & Huston出版社出版了三本與部落相關的畫冊。以拍攝異教徒詭異盛裝揚名的攝影師CharlesFréger出品同一風格畫冊《Yokainoshima: Island of MONSTERS》,意為惡魔島,記錄了日本北部節慶中的傳統面具和服飾。照片的藝術性高於學術性,「藝術是照片的主題,人類學、民族志是它的影子,」Fréger如是說。不過日本民俗學家和人類學家ToshiharuIto和AkihiroHatanaka為畫冊撰文,彌補了學術方面的缺憾,補全了照片背後的節慶服裝、舞蹈和儀式的意義。

惡魔島畫冊內頁

另外兩本畫冊《Indonesian Tribal Art》和《Textiles of the Banjara》的藝術史意義頗強。前者包括四百餘幅印尼部落藝術品,全部來自私人收藏,是迄今為止該領域最重要的出版物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畫冊的序言大有來頭,出自坎貝爾基金會主席AndrewGurenvich和印尼藝術專家BruceCaprenter,後者也撰寫了畫冊正文部分。兩人的文字讓讀者對印尼部落藝術作品有了更為全面、深度的了解。

Banjara是印度拉賈斯坦邦的游牧部落,名字的本意就是森林中的流浪者。他們的織品色彩鮮艷,常用許多小鏡面作裝飾,刺繡圖案則源於自然風光,刺繡方式也獨樹一幟。最新研究顯示他們與歐洲羅姆人即吉普賽人有血緣關係。本書是第一本關於Banjara刺繡的出版物,不僅研究了刺繡的歷史,也深入追溯了他們與羅姆人的淵源。

畫冊內頁圖文並茂,對族中各式紋樣均有詳解

Album

音樂

維德角的曲調以悲傷聞名,但在這裡還有另一種源自非洲奴隸、充滿生命力的音樂Funaná,以手風琴和鼓伴奏。1975年前,維德角作為葡萄牙殖民地,這種傳統音樂被當局禁止,獨立後解禁,但直到近年來,Funaná才真正興盛起來。音樂人Victor Tavares(藝名Birori)在這股熱潮中脫穎而出,在2016年夏天推出專輯《Legend of Funaná, the Forbidden Music of the Cape Verde Islands》(傳奇Funaná:維德角的禁音),整張唱片充滿動感、生命力甚至可說是爆發力。

點擊收聽選曲《Analog Africa》

樂隊Fanfare Cioc?rlia是一支老牌吉普賽樂隊,1990年代末,他們在羅馬尼亞東南的小鎮婚禮上演奏,後被德國音樂人發現而走向世界。2016年是樂隊成立20周年,他們當然也以音樂慶生。Fanfare在歌謠中融入眾多流行元素,但依舊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吉普賽歡樂風格,新專輯《Onwards to Mars!》的名字有幾分朋克意味,樂隊也做了許多大膽嘗試,開場曲目是驚人的無伴奏合唱,展現了羅姆人與生俱來的音樂天賦。整張專輯節奏強烈,羅姆人瘋狂的快樂無處不在。

點擊收聽樂隊的經典曲目

來自倫敦的創作型音樂人Mala四年前推出紀錄古巴之旅的音樂專輯,2016年的新作《Mirror》的樂聲則源自秘魯,他將秘魯傳統樂器和安第斯山脈中特有的那種不斷反覆、催眠般的節律融合到一起,音樂的另一層次則是充滿地下酒吧感的電音,甚至包括舞步踩踏地板之聲。為了製作這張專輯,Mala在秘魯旅居了一個月,在利馬、庫斯科和城外山谷中漫遊,與當地音樂人一同工作,「在這裡,靈感和樂聲持續不斷向你湧來,你來到此地,聽當地人充滿力量的音樂,而他們的力量源於他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我和他們一起吃、住、聆聽,最終把一切帶回家,帶進我的音樂。」

點擊收聽選曲《4 Elements》

Lakou Mizik樂隊組團於2010年海地大地震後不久,意在用傳統歌聲激勵自己飽受創傷的祖國,振興海地傳統音樂。樂隊成員即有上了年紀的退役軍人,也有年輕小將,包括四位歌手和五位樂手。他們演繹的傳統歌謠輕快、易於入耳,傳統巫毒音樂在他們演繹下同樣如此。樂隊也創作以海地傳統曲調和巫毒節奏為基礎的新歌,融合了來自非洲、新奧爾良和加勒比的元素。如今這支樂隊的經理是成功打造過一支非洲世界音樂樂隊的美國人Zach Niles,《衛報》對他們的新專輯《Wa Di Yo》的打分為3分(滿分5份),認為其具有在國際上獲得成功的商業潛質。

點擊收看樂隊的現場,歌曲選擇新專輯

波斯尼亞的sevdah曲調憂傷、感性,Amira Medunjanin的聲線恰到好處地孕育了這些情感,她的嗓音克制、滿含傷痛。新專輯《Damar》運用了許多充滿力量與情緒的傳統音樂元素,包括薩拉熱窩的老曲,也有令人愉快的塞爾維亞民謠。此外傳統樂曲中也加入了弗拉明戈或爵士元素,使整張專輯豐富、飽滿、慵懶、緩慢、深沉,一如波斯尼亞的陽光。

點擊收聽樂手的經典曲目

世界音樂廠牌ARC2016年迎來了40周年,推出了《Celebrating World Music 40 Years 40 Tracks》(世界音樂40年40首歌)精選集,無疑是一場聽覺的世界音樂奧德賽,所選歌曲自是廠牌對自身歷程的回顧,來自安第斯山脈、如今暢銷不衰的玻利維亞樂隊Los Rupay是ARC的第一支簽約樂隊,他們的樂曲當然具有劃時代意義,樂隊為精選集特別錄製了《Shilli Condor》。開場曲目《Mikhi Nathan Mu-Toma』》來自非洲21弦豎琴Kora的演奏家Seckou Keita,收錄這支曲子的音樂家個人專輯《22 Strings》出品於2015年,獲世界音樂雜誌《Songlines》當年非洲與中東地區最佳專輯獎。

點擊收聽《Shilli Condor》

點擊收聽Seckou Keita的作品

多一種價值觀,多一條逃生路

若非授權轉載(你為什麼要走這種歪路)一律舉報。

推薦閱讀:

2016年:兩個美國
2016年9月25日 常年期廿六主日
2016年(丙申)需要什麼樣的風水局?
2016年最新養卡攻略
??今天是2016年8月16日??末伏到??還是千載難逢的要順日??最吉祥的祝福??送給群里的朋友??..

TAG:世界 | 2016年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