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天文曆法2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夏季的雅稱

  朱明 古代稱夏為「朱明」。《爾雅·釋天》:「夏為朱明」,註:「氣赤而光明。」《漢書·禮樂志》:「朱明盛長,敷與萬物。」

  朱夏 據《爾雅·釋天》曰:「夏為朱明」,後因稱夏季為「朱夏」。三國魏曹植《槐賦》曰:「在季春以初茂,踐朱夏而乃繁。」杜甫有詩云:「我有陰江竹,能令朱夏寒。」

  長嬴 《爾雅·釋天》:「春為發生,夏為長嬴,」也作「長贏」。贏,通盈。謂使草木長盈者為夏,故稱夏為長贏。

  長夏 《素問六節藏論》:「春勝長夏,長夏勝冬。」註:「長夏者六月也。」也泛指夏季。杜甫有詩云:「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昊天 《爾雅·釋天》:「夏為昊天。」郭璞註:「言氣皓旰。」

  槐序槐樹夏季開花,故稱夏為槐序。明楊慎《藝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

  炎節 唐錢起詩曰:「單車動夙夜,越境正炎節。」

  三夏 夏季三個月,簡稱「三夏」。《樂府詩集·子夜四時歌·夏歌》曰:「情知三夏熟,今日偏獨甚。」

  九夏 夏季共90天,簡稱「九夏」。陶潛《榮木》詩序有「日月推遷,已復九夏」之句。范槨詩曰:「情知已是秋風後,留作明年九夏寒。」

  農曆四、五、六月為夏季,古時分別稱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又稱為「初夏」、「首夏」、「槐夏」,均是四月的別稱。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個月,又稱為「超夏」。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秋季的雅稱

  三秋 古時七、八、九月分別稱為孟秋、仲秋、季秋,簡稱三秋。亦指秋季的第三個月,即農曆九月。唐代王勃《滕王閣序》中有:「時為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九秋 秋季共90天,簡稱九秋。張協《七命》詩:「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飈。」

  金天 按「五行」推演,秋屬金,故稱金天或金秋。唐代陳子昂詩曰:「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金素 謝靈運詩:「述職期闌署,理棹變金素。」李善註:「金素,秋也。秋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素節 又叫素秋,有時專指重陽節,有時則泛指秋天。歐陽修詩云:「我來夏雲初,素節今已屆。」王績《九月九日贈崖使君善為》詩也有:「忽見黃花吐,方知素節回。」

  素商 按古代「五行」說法,秋天色尚白,又屬「五音」之中「商」的音階,故有此稱。元代馬祖常《秋夜》詩云:「素商凄清揚微風,草根之秋有鳴蛩。」

  白商 蕭統編撰的《昭明文選》:「若乃白商素節,月既授衣。」李善註:「《周禮》:『西方白。』《禮記》:『孟秋之月,其音商。』」

  白藏 《爾雅·釋天》:「秋為白藏。」郭璞註:「氣白而收藏。」

  西陸 晉朝司馬彪《讀漢書》云:「日行西陸之秋。」「西陸」即二十八宿中的昂宿之別名。唐代駱賓王《在獄詠蟬》云:「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在民間,人們根據節氣、農事等又分別將七月稱為首秋、初秋、早秋、上秋、新秋、蘭秋、肇秋;八月稱為中秋、佳秋、仲秋、正秋;九月稱為深秋、涼秋、窮秋、暮秋、耖秋。秋天還有「高商」、「商節」、「白茂」、「凌辰」等雅稱。

  冬季的雅稱

  玄英 《爾雅·釋天》:「冬為玄英。」

  隆冬 《晉書·王獻之傳贊》:「觀其字勢,如隆冬枯柯。」 三冬 古代以農曆十月為孟冬,冬月為仲冬,臘月為季冬,簡稱為「三冬」。唐杜荀鶴《溪居》詩:「不說風霜苦,三冬一草衣。」

  九冬 冬季共90天,故云。南朝梁沈約《夕行夜間鶴》詩云:「九冬霜雪苦,六翮飛不住。」

  嚴冬 南朝梁簡文帝集《大同冬月庚戌》詩:「是節嚴冬景,寒雲掩落暉。」

  冬節 有時專對冬至而言,《南齊書·武陵昭王曄傳》:「冬節間訊,諸王皆書,曄獨後來。」有時泛指冬天,《後漢書·馬融傳》:「方涉冬節,農事閑隙。」曹操《卻東西門行》:「冬節食南稻,春歸復北翔。」

數伏

  俗語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初伏的第一天,開始進入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很多人都知道「數九」是從冬至算起,但卻很少有人知道,「數伏」究竟應該從哪天算起。因為,不論是從陽曆還是陰曆上看,每年的初伏起始日,總在變化,讓人捉摸不定。

  這是因為我國使用的農曆曆法中,有一種「干支紀日法」,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個字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個字相配組合成60組,用以編排年、月、日、時的順序,周而復始,重複使用。根據「干支紀日法」的規定,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的起始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起始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的起始日,並規定初伏和末伏各為10天。根據這個規則,有的年份中伏是10天,有的年份中伏是20天。

  由於現在的日曆中很少標出「干支」曆法,所以一般看不出哪天是「庚日」,需要去查「皇曆」。2009年夏至是6月21日(干支是丁酉),其後的第一個庚日是6月24日(干支是庚子),那麼,第三個庚日是7月14日(庚申),即為初伏的首日,第四個庚日是7月24日(庚午),而立秋是8月7日(甲申),其後的第一個庚日是8月13日(庚寅),即為末伏的首日,因此今年的伏期是40天。

  在祖國各地,因地域的不同,流行著在入伏的當天吃點什麼的說法。比如在華北地區就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民間諺語。我想,這種說法的產生,可能是在歷史上的農耕時代,物質匱乏,缺少精米細面,伏期正值新麥收穫不久,找個理由解解嘴饞。

伏天

  

「伏」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每年有三個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從夏至開始,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中的第七個字,庚日每十天重複一次。

  伏天的起訖時間每年都不盡相同,大致是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具體是怎樣計算的呢?我國流行的「干支紀日法」用天干與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有10天),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有的年是10天,有的年是2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有10天),總稱為三伏。

  當夏至與立秋之間出現4個庚日時中伏為10天,出現5個庚日則為20天,所以中伏到末伏有時十天,有時是二十天,而「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

  我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其中「冬九九」流傳較廣,它是以冬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寒冷的時候。

  「夏九九」是以夏至日為起點,每九天為一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它與「冬九九」形成鮮明的對照,遺憾的是它不廣為流傳,其實「夏九九」確實生動形象地反映日期與物候的關係。如最能反映我國大部分地區氣候特點的是最近在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樑上的《夏至九九歌》,其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老北京的伏天兒

  老寂

  進入農曆六月就該到數伏天了,俗話雲:「冷在三九,熱在三伏。」北京的伏天里最熱一般可到攝氏三十六七度,炎暑流金。

  我國古代曆法中既有對伏天的推算,「三伏」這種說法自秦代以來就有,查《漢書·郊祀志》有明確記載,注中說:「六月伏日也,周時無,至此(指秦)乃有之。」

  有關伏天的說法在我國的大江南北是一致的,並無南北之分。顏師古注說:「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也。」

  在我們北京因氣候高爽,雖沒有江南的「黃梅天」,但在伏天里也常有連陰雨,過去北京的老屋老房子多不免潮濕,所以要定期晒晒衣物以防發霉。

  《帝京景物略》上雲:「六月六日晒鑾駕,民間亦曬其衣物、老儒破書,貧女敝縕,反覆勤日光,脯乃收。」有意思的是「鑾駕」皇帝的儀仗車駕與「老儒破書、貧女敝縕」混在一起敘述,十分的有趣好玩兒。

  在有皇上的時候每到伏中國家史館「皇史宬」(在南池子菖蒲河公園北邊)要曬各朝的「實錄」;北京城內各大寺廟要曬佛經,有的還舉行「曬經法會」。

  北京人居住的房屋在伏天也有一番特殊的情調,即便是那些簡陋的小三合院的兩三間「棋盤心」(四周是片瓦中間為灰棚)房子,每到夏日炎炎似火燒的伏天,木窗上也要糊上一些冷布,掛上竹帘子讓屋裡有點兒影綽綽的花陰涼,生出些許的愜意,站在屋中透過帘子看天上的朵朵白天,檐下那棵石榴樹及窗台上的那一盆盆茉莉花指甲草。

  伏天陰晴不定,片雲可招雨,隔著竹簾聽院中的雨聲很有詩意。一會兒的工夫,天又放晴了,一抹斜陽照亮被雨沖洗過的牆頭,再看看院中低洼處的積水,一隻飛著的紅蜻蜓擦著水面掠過,忽然一抬頭又望見藍天上有一道彩虹凌空架起……

  古語云:「春風風人,夏雨雨人。」雨,從古至今都密切關係著人們的生活,北京伏天里的雨尤其惹人喜愛,特別是那種雨後有彩虹的雨。

  小暑大暑話三伏

  趙書

  北京有句俗話: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節氣是小暑,古籍《群芳譜》中說:「暑期之此尚未極也。」因為小暑過後,全年最熱的三伏就到了。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熱的日子,又是陰起陽降的時候。《漢書·郊祀志注》中說:「伏者,謂陰氣將起,迫於殘陽而未得升。故為藏伏,因名伏日。」夏至這天白晝長,太陽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氣最熱的時候,因為接近地表的熱量這時還在繼續積蓄,並沒有達到最多的時候。夏至後日照時間一天比一天少了,氣溫卻一天比一天持續升高,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的時候開始入伏,俗話說:「小暑大暑緊相連,氣溫升高熱炎炎」。這段時間叫數伏天。

  數伏天氣要一個多月,古人把這段時間叫「三伏」,由初伏、中伏、末伏組成。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是初伏的第一天,10天後是第四個庚日叫中伏,如果第五個庚日在立秋之前,那麼中伏就需20天,俗稱兩個中伏;若在立秋之後,中伏就是10天;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叫末伏。2007年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時間是7月15日、中伏庚申日,7月25日、末伏庚辰日,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第十天,以後就出伏了,隨著日照時間縮短,天氣也一天比一天涼爽了。由於夏至後的第五庚日(庚午)是8月4日,而立秋是8月6日,所以今年中伏是20天。

  「伏」,乃是藏陰氣於熾熱之中的意思,具有警示作用。庚,在天干中排列第七,在與五行搭配中屬金。金怕火,在數伏天氣中逐日消減,因此古人以庚日來計「伏」。入伏以後,暴雨易形成洪水,稱為「伏汛」。農諺說:「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農民喜,小暑防洪別忘記」。因此,數伏天氣既要防暑,又要防汛。我國用十個天乾和十二個地支相互搭配,六十天為一周期的紀日方法,已有兩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據甲骨文研究是在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2年)元月二日已巳日開始,至今從未錯記,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個奇蹟。由於干支紀日與農曆各月無一定對應規律可循,除推算個人生辰八字有用外,在其他領域目前很少使用,只有在推算「伏日」、「出梅入梅」、「分龍」等雜節氣時才使用。

  三伏天食俗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張心笛

  在夏至後氣溫驟升,形成灼熱的暑天。把最熱的暑天稱為「伏天」,是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人張守節曰:「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古代伏天時跟其他節令一樣,民間傳承著很多食俗。

  老北京民間有句俗語:「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就說的是舊京數伏天家家信守的飲食民俗。為什麼有這個食俗和俗語呢?據說與節氣和那時菜農生產技藝有關:農業落後,也沒有暖棚設施,沒有更多夏令青菜供應百姓,夏至數伏時正是蔬菜青黃不接斷檔之時,也因老北京伏天時特炎熱,汗流浹背的人們都願在此時弄些簡單少油又清淡爽口的飯食,所以就衍生出伏天吃餃子、麵條、烙餅的食俗。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餃子最初稱「餛飩」。據史載: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一書中就記述一種餛飩食品:「今雲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近年在吐魯番一個唐代古墓里出土的木碗中就發現了十多個餃子,其形狀跟現在的餃子一模一樣。到清代時吃餃子稱為煮餑餑,《燕京歲時記》上雲:「每屆初一,無論貧富人家皆以白面做角食,謂雲煮餑餑。」以上可見老北京人吃餃子歷史之悠久。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愛吃餃子,在伏天餃子的品種及用餡也多種多樣,有水煮餃子、燙麵餃子、油煎餃子、鍋貼餃子等。餡有一個肉丸的,有肉拌南瓜倭瓜或西葫蘆的,有一年四季吃不膩韭菜餡的,還有用鮮藕、木耳、雞蛋、口蘑製成的藕餡餃子。小時候家裡還喜歡製作瓜餡的鍋貼餃子。鍋貼

  餃子也叫「伏(福)貼」或「貼伏(福)」餃子,「伏」與「福」諧音,有納福吉祥富貴之意。

  六十多年前,那時我家人口多,每到夏天就在小四合院中用磚壘搭個小土鍋灶,灶下點燃著劈柴,灶上放著個大鐺,母親在鐺上抹層油後,把包好的餃子碼滿大鐺,蓋上個蓋兒,先用旺火再用微火,只十幾分鐘就烙熟一鍋,將那餃子蘸些醋一吃,那黃焦酥香的鍋貼可真饞人呀!當年在院中幫助擦瓜絲吃鍋貼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如今高低檔的餃子品種多彩多樣,頭伏之時,如不願動手自製,還可以去買各種冰餃或去餃子館吃,當然,那味道是不如自家的吃得香爽有味啦。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熱之時,老北京的主婦們都愛在此時製作簡捷又順口的麵條做主食,所以稱「二伏面」。

  古時把麵條叫「湯餅」和「不託」。在張岱寫的《夜航船》一書中就有「魏作湯餅,晉作不託」之語,麵條就是由湯餅逐漸為面片湯後發展而成。

  古時做麵湯時,用一隻手托著和好的面,另一隻手往鍋里撕片,形成「片兒湯」,片撕得很薄,就像蝴蝶翅膀似的,所以雅名又叫「蝴蝶面」。這種制湯麵方法類似現在的山西刀削麵。到了晉代人們才使用上了案板、擀麵杖和刀,不再用手托著做了,所以此時麵條也叫「不託」。北宋時期已製作成長條面,稱為「索麵」,待到明清時麵條的品種花樣更多。解放前後製作方面已有手抻面、刀切面、機器切面和挂面以及白面玉米面兩樣麵條等多種。

  伏天吃麵條的民俗早在三國時期已有,《魏式春秋》上雲:「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那麼又為什麼大熱天本來就酷熱難耐,還吃讓人淌汗的熱湯麵呢?南朝時有書論述是:「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因古時人們認為農曆五月是惡月,到了六月就應該辟惡,而「以熱制熱」法一向是中醫養生專家提倡的夏暑養生良方。另外二伏時正值夏收剛結束小麥豐收之際,人們素有「嘗鮮兒」的習慣,用新小麥做成湯麵吃上兩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嘗鮮又驅瘟疫邪氣,這就是二伏時吃面的原因吧!

  老北京人二伏時不但愛吃過涼水的豬肉炸醬麵、小碗干炸面、麻醬麵,還喜吃配上花椒油、黃瓜絲、小蘿蔔絲、青豆、青蒜末等菜碼兒的鍋里挑的熱炸醬麵、麻醬麵。那時還常吃肉片雞蛋黃花木耳勾芡的打滷麵,還有現在鮮為人知的「葷油腌湯麵」和「羊肉氽面」。

  所謂葷油即熬制好的豬油,腌湯是將頭年腌鹹菜剩下

  的湯加花椒大料經火上熬制而成,此葷油腌湯配些菜碼兒拌食,非常滑潤好吃爽口,那可是舊時伏天的美食呀。

  「羊肉氽面」則始源於宋代,元人忽思慧的《飲膳正要》一書中就有用羊肉蘑菇等澆面,以胡椒、鹽、醋調汁能補中益氣的記述。老北京人多選羊的胸脯、腿腱子肉加水先燉七八成熟,然後切成丁加入已泡發好的干蝦米、口蘑、黃花、黑木耳與薑片、花椒鹽、醬油、料酒、味精煮熟,用此氽湯澆面再撒上些香菜、胡椒末、醋,食之清香不膩,補氣補血,食後出一身汗,周身皆舒服。

  三伏天時節老北京人還要吃烙餅攤雞蛋。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後,氣候已比中伏涼了一些,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了。

  餅在古時是穀物、麵粉製成的食品統稱。至唐宋代後,餅才開始成為以麵粉製成的圓形麵食,出現了多種配料帶餡的餅、千層餅、酥油餅、家常餅及薄餅等。

  老北京時街市上到處都有餅鋪,以製作千層餅為主,供應平民百姓買食,持家的主婦們一年四季經常要烙制蔥花油餅、發麵餅、餡合子、脂油渣餅、麻醬糖餅等作為主食。在三伏天時多愛烙脂油餅、大荷葉餅,再煮鍋綠豆粥,攤上幾個雞蛋,買點醬豬頭肉,拌個蒜茄泥,拌個涼粉或撥魚,一家合而食之,是伏天里不錯的清爽美味。

  老北京三伏天的食俗,雖沒大魚大肉,有些清淡素口,但那卻是因時宜人的節令食品,很值得傳承下去,推而廣之。

數九

  

  「數九」習俗起源於何時,現在還沒有確切的資料。不過,至少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中就寫道:「俗用冬至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數九寒天,就是從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數到「九九」八十一天,「九盡桃花開」,天氣就暖和了。

  勞動人民經歷了千百年與風雪嚴寒的搏鬥,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創造出許多記敘數九期間寒暖變化規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謠:

  未從數九先數九,一九二九冰上可行走。三九四九掩門叫黃狗。五九六九開門縮頸走。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顧祿《清嘉錄》上記載有一首「數九歌」,十分風趣地描寫了古代人們過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縮在面袍里);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寒風刮在籬笆頭上,像吹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窩裡像睡在野地里一樣);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窮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蒼蠅垛屋(透露出一點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兩肩攤(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涼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腳眠,蚊蟲跳蚤出。

  在古代社會裡,窮人過冬尤其受罪。

  我國地域廣闊,各地「九九歌」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有一首較通俗的民謠是這樣的(北京版):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俗諺有「頭九暖,九九寒」,人們發現如果起頭九天暖和,則跟著來的整個冬天都會特別冷。故說「第一莫貪頭九暖,連綿雨雪到冬殘」。《燕京歲時記》中說:「冬至三九則冰堅。」意思是,從三九起就進入數九寒天中最冷的階段了。《京房易占》說:「冬至之後,三十日極寒。」,「冬至後第三戌,為臘月最冷者。」後來,一般人們都認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實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時間。只不過剛進三九的頭幾天,寒暖變化大,一下暴冷,身體不太適應,顯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雖然溫度比三九低,但溫差變化小,便感覺不如二九進入三九時這麼冷了。

  自冬至起,三四九剛好在二十四節氣的大寒附近。

九九歌

  遠在公元前的春秋戰國時代,九九歌就已經被人們廣泛使用。在當時的許多著作中,都有關於九九歌的記載。最初的九九歌是從「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因為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所以取名九九歌。大約在公元五至十世紀間,九九歌才擴充到「一一如一」。大約在公元十三、十四世紀,九九歌的順序才變成和現在所用的一樣,從「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

  九九歌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乘法口訣

現在我國使用的乘法口訣有兩種,一種是45句的,通常稱為「小九九」;還有一種是81句的,通常稱為「大九九」。

九九歌的故事

  相傳,在很久以前,乘法口訣的順序跟現在正好相反,也就是從「九九八十一」開始到「二二得四為止一共十六句.」正因為開頭的兩個字是「九九」,人們才把乘法口訣也稱為「九九歌」.

  據說,在春秋時的一代明君——齊桓公,為了廣招賢人奇士,曾經設立了一個「招賢榜」,可是「招賢榜」貼出了很久也沒有人來應招,終於有一天,來了個秀才模樣的人.齊桓公一聽有人來應徵,高興極了.連忙親自帶人道招賢館門口迎接.

  沒想到,來人二話沒說,開口就朗聲背道:「九九八十一、九八七十二、……二二得四.」背完了,向著齊桓公深深的作了一個揖.說道:「大王,見笑了.」

  齊桓公和他手下的人聽完,都哈哈大笑,齊桓公問道:「難道會背九九表也算什麼稀奇?這就表示你有才學嗎?」

  來人卻一本正經地回答道:「大王,會背九九歌也實在算不上是有才學.但是大王如果能對我這樣一個只會背九九歌的人都能以厚禮相待的話,這樣一來,天下有才學得人還愁不會接連的來投奔您嗎?」

  齊桓公聽了,說:「言之有理,那麼先生就是我招來的第一位賢士了.」從此,賢人們都分別來投奔齊桓公.齊國也越來越強大.

這個故事給我們傳遞了一個很重要得信息,那就是,早在春秋時,就已經發明了九九歌,照這樣來推算,乘法口訣的前身——「九九歌」已經有2600多年的歷史了.

九九歌與冬至

  我國陰曆有「九九」的說法,用來計算時令。計算的方法是從冬天的冬至曰算起,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即第九個九天,這時冬天已過完,春天來到了。

  老北京的習俗,冬至曰起要畫「九九消寒圖」,這一習俗在明人的著作中已有記載,這圖是一幅梅花圖,畫一枝梅花.上面有81個花瓣(代表九九八十一天)。每過一天就用筆染一個花瓣。待過完這8l天,81個花辦也全染過了,春天到了,所以叫「九九消寒圖」。而且在明代北京,還有刻印好的「九九消寒圖」,在市面銷售,這就更省事了,而且在這圖旁還有《九九歌》。

  這《九九歌》是利用人對寒冷的感覺以及物候現象(即因天氣氣溫的變化而導致動植物的變化的現象,如柳樹發芽,桃樹開花,大雁飛來等等,均與當時氣溫有關,而這些與幾月幾日並無必然關係)來反映天氣的冷暖。筆者小時候北京地區流行的《九九歌》是這樣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俗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便於記憶。

  這「九九」之說。早在南北朝時就有了。當時民間從冬至日數起,到九九八十一天,寒冷的日子就過完了。而這(九九歌)大約起源於宋代。到了明代已很流行了,而《九九歌)在民間流行時,卻有不同的版本,內容及詳略均不同。我們看看明代的<九九歌》的不同說法,十分有趣。

  明代《五雜俎》記載了當時《九九歌》的一種說法:「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指大風吹籬笆發出很大的響聲。這聲篥是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名。);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指天冷,在屋內睡覺卻像在露天睡覺一樣冷);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納擔頭擔(指天熱了,脫掉衣服擔著);八九七十二,貓犬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這一說法較為詳盡。而據該書記載,當時(明代)的北菪功乜區流行的,《九九歌》則遠沒這麼複雜,十分簡單明了:「一九二九,相逢不出手;三九四九,圍爐飲酒;五九六九,訪親探友;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目通俗易記。

  而明代專門記載北京風物的《帝京景物略》所記的《九九歌》與上述又有不同:「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鹽虎(鹽虎本來指古代一種虎形的鹽.這兒比喻人們所堆的雪人);六九五十四,口中出暖氣;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單;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才要伸腳睡,蚊蟲屹蚤出。」這最後幾句對於冬天受凍的窮漢給予了很大的同情。這兩個複雜的《九九歌》版本互有異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五九四十五」,前一說法為「太陽開門戶」;後一說法為「家家堆鹽虎」。這可能反映了這兩首《九九歌》產生的時期在冬六的降雪量有著很大的差別。

上述明代北京地區流行的簡單版本《九九歌》中說:「七九八九,沿河看柳。」而上一世紀時的《九九歌》都成了「五九六九,沿河看柳。」這一改動不可忽視,它反映了明代時北京的天氣比上一世紀時北京天氣要冷,以至於從物候現象表現出來,柳樹出芽長葉要相差一段時間。九九歌與九九消寒

  冬天的《九九歌》十分流行,因為寒冷的天氣讓人感到十分難熬。

  關於「數九」的習俗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公元550年南北朝時期梁朝宗懍所著《荊楚歲時記》,到現在已有1445年的歷史,「九九歌」的產生和流傳由來已久。到了明代,又在士紳階層產生與發展起:「畫九」、「寫九」的習俗,使數九所反映的暖長寒消的情況形象化,不僅是一項科學記錄天氣變化的時間活動,也是一項有趣的「熬冬」智能遊戲。不管是畫的還是寫的,統稱作「九九消寒圖」。

  數九天近三個月,時間是很長的,從開始數到九盡春深,正是一個由冬寒到春暖的漸變過程。不管是哪種「九九消寒圖」,只要認真填畫,都能忠誠記錄這段寒消暖長的具體狀況,而成為一份珍貴的氣象資料。不僅供個人和親友從中揣摩出冬季天氣變化的規律病危以後過冬、「熬冬」有了做好準備的依據;就是對科學家首先是氣象學家和農學家提供一份詳實可靠的參考、研究的資料。更加難能可貴的是「消寒圖」中形象體現出「客觀事物變化由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的原理。

其實夏天也有《九九歌》,不過夏天可不像冬天一樣。要畫什麼「九九消暑圖」了。夏天的九九與冬天相對應,從夏至日算起,也有九九八十一天,據明代《五雜俎》記載為:「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古代有冰窖,冬天藏冰,夏天取出應用);四九三十六.汗出如洗浴;五九四十五,難戴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人佛寺;七九六十三,床頭尋被單;八九七十二,思量蓋夾被;九九八十一,階前鳴促織(促織指蛐蛐)。」這夏天的《九九歌》寫得十分生動有趣,而且以人的主觀感覺為主。

九九歌各地方口訣

  一、夏至九九歌

  (湖北·禹王廟)

  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

  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乘涼進廟祠。

  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

  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兒。

  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北方大部分地區)

  夏日數九歌

  一九至二九,樹頭清風舞;

  六九五十四,乘涼勿太遲;

  七九六十三,夜眠莫蓋單;

  八九七十二,當心受風寒;

  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二、冬至九九歌

  (北京)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山西)

  一九二九閉門插手,三九四九凍死雞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陝西鳳翔縣)

  頭九溫,二九暖,

  三九、四九凍破臉,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八九過河洗手,

  九九歸一九,耕牛遍地走。

  (長沙)

  初九二九,相逢不出手(手插在袖筒或口袋裡);

  三九二十七,檐前倒掛筆(冰柱);

  四九三十六,行人路途宿(回家過春節);

  五九四十五,窮漢階前舞(贊春、送財神);

  六九五十四,枯椏枝發嫩刺;

  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脫衣裳;

  八九七十二,麻拐子(青蛙)田中嗝;

  九九八十一,脫去蓑衣戴斗笠。

  (河北)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凌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陝西的九九歌和其他地區略有不同,第三句為:五九和六九,河邊看楊柳.其餘相同.

  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里吃。

  棗強縣

  五九半,凌消散。

  春打六九頭,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

  八九不犁地,不過三五日,九盡楊花開。

  新河縣

  一九二九,啞門(形容張嘴)叫狗(形容打嗝兒);

  三九四九,凍破碌碡;

  五九六九,開門大走;

  七九河開河不開,八九雁來雁准來;

  九九河重凍,米面撐破翁。

  尉縣

  一九二九,相喚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篥。

  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家家推鹽虎。

  六九五十四,口中哂暖氣。

  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單)。

  八九七十二,貓狗尋陰地。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湖南)

  冬至是頭九,兩手藏袖口;

  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

  三九二十七,見火親如蜜;

  四九三十六,關住房門把爐守;

  五九四事務,開門尋暖處。

  六九五十四,楊柳樹上發青絛;

  七九六十三,行人脫衣衫;

  八九七十二,柳絮滿地飛;

  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江蘇常武)

  頭九二九相逢不出手,

  三九四九凍得索索抖,

  五九四十五窮漢街上舞,

  六九五十四蚊蠅叫吱吱,

  七九六十三行人著衣單,

  八九七十二赤腳踩爛泥,

  九九八十一花開添綠葉。

  (浙江)

  一九二九,相呼不出手;

  三九二十七,籬頭吹好粟;

  四九三十六,夜宿如露宿;

  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

  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

  六九五十四,蒼蠅躲層次;

  七九六十三,布衲兩肩攤;

  八九七十二,豬狗躺海地;

  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

  剛要伸懶腰,蚊蟲虼蚤出。

  (川西壩)

  一九二九,懷中插手;

  三九四九,凍死豬狗;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把衣擔;

  八九七十二,貓狗卧陰地,

  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田中立。

  數完九九,春花也就燦然了。

  (河南北部)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沿冰走

  五九半冷冰散

  七九六十三行路把衣寬

  九九楊落地十九杏花開

  九九消寒詩

  清王之瀚

  在山東濰坊發現一首「九九詩」,詩為九首絕句,分別寫在81格的「八卦爻象圖」內,相傳為清道光年間王之瀚所寫內陸在前人「九九歌」的基礎上,加上形象、生動的景物描寫,把當地「九九」期間的氣候變化情況及民風民俗刻畫的淋漓盡致,躍然紙上,堪稱「九九歌」中的佳作。詩逐日渲染,塗完則「數九」畢,全詩如下:

  一九冬至一陽生,萬物姿始漸勾萌,莫道隆冬無好景,山川草木玉裝成。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間休息掩柴關,室家共享盈寧福,預計來年春不閑。三九嚴寒春結冰,罷鉤歸來蓑笠翁,雖無雙鯉換新酒,且喜床頭樽無空。四九雪鋪滿地平,朔風凜冽起新晴,朱堤公子休嫌冷,山有樵夫赤腳行。五九元旦一歲周,茗香椒酒答神庥,太平天子朝元日,萬國衣冠拜冕旒。六九上苑佳景多,滿城燈火映星河,尋常巷陌皆車馬,到處笙歌表太和。七九之數六十三,堤邊楊柳俗含煙,紅梅幾點傳春訊,不待東風二月天。八九風和日遲遲,名花先發向陽枝,即今河畔冰開日,又是漁翁垂釣時。九九鳥啼上苑東,青青草色含煙蒙,老農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卧龍。


推薦閱讀:

公曆曆法的由來
瑪雅文明究竟來源於何處?為何短期內就擁有了特殊的曆法和技術!
破解《銀盤子》心算萬年曆法的秘密
一文讀懂中國古代曆法(收藏版)
二十四節氣和干支曆法

TAG:曆法 | 天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