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歲,做一個會說話辦事的人

第1節:前言:年輕人要會靈活處世  前言:年輕人要會靈活處世  20幾歲的年輕人,剛從學校步入社會,由一個單純的學校環境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必然有很多的不適。比如角色轉變不順,工作開展不順,人際關係不順,等等。而這些不順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不在於他們的能力和學歷背景,而在於他們的為人處世態度和方法。  很多有才華的年輕人之所以懷才不遇,感嘆生活艱難、世事不公平,不在於他們的才華不為人所知,而在於他們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更在於他們沒有穩定良好的人際關係。他們或內向,或自負,或木訥,或狂傲。他們不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不懂得如何與人建立聯繫,也不懂得如何靠人際關係來為自己獲得幫助和成功。  年輕人的大學階段是專業知識的積累時期,那麼當他們步入社會,走上工作崗位,成為一個真正的社會人的時候,他們更應該學習的是,如何說話和辦事,如何靠會做人來做好事,如何樹立個人品牌,如何擁有自己的人際支持網路等。  很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經歷:跟陌生人在一起,總是找不到話題;心裡很崇拜你的上級,嘴上卻不知分寸地得罪了他;朋友遇到了傷心事,你很同情但又不知如何勸慰;與客戶談判,卻無意中讓對方識破了自己的底線……  會說話、會辦事的年輕人,人們都願意與他交往,他的人脈資源也會越積越多,而一個人的人脈網路又直接支持他的未來發展。因此,會說話、會辦事的年輕人往往比其他同齡人更容易成功。  有一個大學畢業後工作不到一年的年輕人和我聊天。這個小夥子能力不錯,加上"初生牛犢不怕虎",因此,說起話來在我這個"老人"面前一副捨我其誰、雄心萬丈的樣子。當他聊到公司的現狀、領導和同事的時候,說的是"都沒什麼了不起的"!我明顯感覺到他對領導不以為然,對某些前輩看不上眼,對自己無比自信充滿期待。  人不輕狂枉少年。在職場的這麼多年中,我見多了像他這樣的年輕人。小夥子這種咄咄逼人的說話方式,以及鋒芒畢露的心理並不一定是好事。試想,像我這樣一個對年輕人比較寬容的"老人",尚且對他的言行產生一絲不快,換成是他的上司或者與他有利益衝突的同事,不知道會對他有多反感。說不定,小夥子還未上路,就因為無意中表露出來的"野心"而栽到他人給他設置的陷阱中去了。最後,我忍不住建議他,"少說,多聽,多做沒壞處。"  我們天天在說話,不一定就說對話;我們天天在辦事,不一定就會辦事。為人處世,大部分在一個人的說話里體現。也就是說,說話和辦事二者之間不是相互獨立的,在生活中應該靈活運用。一件事情能否辦成很大程度上與說話有關;而一句話是否說得得體,又與一個人的個性、閱歷等有很大的關係。年輕人從20多歲開始重視和學習說話、辦事的技巧,有利於事業空間的拓展。  這本書是我繼《20幾歲了,別再犯迷糊!》之後的第三本勵志書,依然是獻給步入社會不久的年輕人。這本書主要從說話技巧和辦事技巧兩方面來告訴年輕人,在為人處世中應該重點注意的問題,書中運用了一些心理學理論,希望用真實的案例讓年輕人在閱讀中產生共鳴,並學到很多實用的處世技巧。第2節:面對人生角色的轉變(1)  第1章20幾歲,真正變成"社會人"  一個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單獨存在,他必須適應社會,融入社會中。20幾歲的年輕人,進入社會沒多久,面臨人生的轉折期,從"校園人"走向"社會人",有很多困惑。  很多年輕人的困惑來自於,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社會角色的轉變,依然把學校中的那套為人處世方法拿來用在社會中,所以行不通。  面對人生角色的轉變  "想著馬上要參加工作了,我就充滿了恐懼。""我都還沒有做好參加工作的心理準備,怎麼辦啦?""我真不想工作。"很多20幾歲,剛走出校園的年輕人常常對自己的未來有一種莫名的恐懼感,剛剛從校園出來的他們,在這個寬廣的社會中有些無所適從。  小劉就是這樣一個年輕人,離校的日子越近,他的這種煩躁感就越強烈。早就聽師哥師姐們說,社會上的人際關係相當複雜,競爭又那麼激烈,以後工作還不知道順不順利。這段時間,他似乎處於人生的低谷。他是家中的獨生子,父母在他身上傾注了所有的希望。他一帆風順地考上大學後,沒想到畢業找工作卻連連遭受打擊,十幾份簡歷投出去後猶如石沉大海。現在,不少同學都在打點行裝奔赴新的崗位,只有他無處可去。家是肯定不能回的,這樣空著手回去多沒面子呀。可是自己的未來究竟在哪裡呢,他也不知道。  每次想到這些,他就充滿了無限的煩惱,真希望一輩子都呆在學校里,多好啊!  現在很多20幾歲的年輕人畢業就面臨著"失業",剛剛還被人稱為"應屆生",一眨眼的工夫,在還沒有順利就業的情況下就已成為"往屆生"。  不管自己是多麼的願意當"鴕鳥",但是走出社會終究是無法逃避的。  既然需要面對新的生活環境,就要讓自己適應這個環境。  社會是一個大舞台,跟單純而有保障的校園環境大不相同,曾心存浪漫情調和美好幻想的年輕人在現實面前常常茫然無措。他們曾經以為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學歷就能找到喜歡的工作,但滿腔激情一次次被殘酷的現實打壓,甚至激不起一點波瀾。有一個年輕人這樣描述自己畢業後的生活:  畢業後的我跟很多同學一樣,租著廉價的房屋,過著入不敷出的日子,那點微薄的薪水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我成了真正的"月光族",有時候還不免厚著臉皮向父母開口求援。生活突然間變得很陌生,獨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每天穿梭於車水馬龍的大街,而自己卻像一個被人遺棄的孩子,在焦慮、急躁、抑鬱、恐懼中掙扎。然而,時間終究不會因為誰的不如意而停止,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茫然後,我終於找到了一份工作,我把它當作精神寄託。我快樂地工作著,快樂地與不同的人接觸,這份工作不僅開闊了我的視野,更教會我如何做事和做人,工作的樂趣幾乎無可替代。第3節:面對人生角色的轉變(2)  人在一生中要扮演多種角色,要發生多次的角色轉換。其實,大學畢業到一個新的單位工作,就是一次角色轉變的過程,即實現由"校園人"到"職業人"的轉變。而從學校到社會,從學生到職場中,這個過程總是會有茫然與苦悶相伴隨。  所謂角色轉換,是指個體的人因社會任務和職業生涯的變遷,從一個角色進入另一個角色的過程,其根本的變化是社會權利和義務的變化。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履行著不同的社會責任,遵循著不同的社會規範,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對自己的社會角色認識得越清晰越全面,就越能順利地實現角色的目標與任務,就越符合社會的期望。一個人只有符合社會的期望,他才會受到社會的接納和歡迎。  一個人的角色認識過程既是認識自己、認識他人、認識社會的過程,也是通過自己所承擔的角色,讓他人和社會了解自己的過程。由學生角色向職業角色的轉換,在我們每個人一生經歷中占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這個過程,也是一個人走向成熟的過程。  年輕人角色轉移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事業的成功與失敗,如不能及時進行角色轉變,在工作中會遇到諸多問題,甚至會影響自己的成長與發展。這裡有三點需要注意:  1. 學會獨立,做好角色定位  年輕人走上工作崗位以後,要迅速地完成角色的轉變,認識自己在新環境中的位置和所承擔的工作角色,明了該角色的性質、職責範圍和自己應承擔的義務,這是順利度過適應期的重要一步。  如果20幾歲的年輕人畢業後到新單位還跟在學校一樣,意識不到新角色與學生有什麼不同,遲遲進入不了角色,依然故我,我行我素,就會加大與新的社會角色的距離,造成對新環境與工作的嚴重不適應。  社會與學校相比,生活環境、工作(學習)條件都有著很大的變化,難免使那些心存幻想、躊躇滿志的年輕人產生心理落差和強烈的衝突。因此,年輕人在這個過程中要著重鍛煉自己的獨立生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應對挫折的能力。要明白,你已經是一個成年人,要對自己的未來負責任,學會自己獨立解決問題,不要動輒向父母或朋友伸手求援,或是遇到一點挫折就灰心喪氣。要知道,你人生中的"萬里長征"才剛剛起步呢!  2. 虛心學習,在實踐中增長才幹  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不要仍然沉湎於大學的輕鬆、浪漫生活,要儘快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環境中。一個人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畢竟有限,大部分知識和能力仍需要在工作實踐中學習、積累和鍛煉。一切有經驗的領導、師傅、技術人員和同事都是很好的老師,他們在崗位上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這些都是你所需要的,只要你肯虛心請教,一定會學到很多有用的東西,而這些都是你將來獲得更好的發展、做出更好的成績的資本。第4節:面對人生角色的轉變(3)  許多年輕人工作幾個月還靜不下心來,三心二意,不安心本職工作,這對角色轉換的實現是十分不利的。吃苦耐勞並不是大道理,而是實實在在的生活態度,也是角色轉換的重要條件。年輕人只有勤奮、肯吃苦才能很快適應環境,及時進入工作角色,順利實現角色轉換。  我認識一個年輕人,畢業以後待業在家已經兩三年時間了,一直由父母供養著。他也曾做過幾份工作,第一份工作他嫌工資低,第二份工作他嫌太難,第三份工作他嫌累。結果工作也不找他,他也不找工作,成了一個閑人。作為一個新人,工資低也是無可厚非的;工作難就要虛心學習,努力克服困難,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你便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和經驗,你自身也獲得了成長;而工作累就更沒什麼可說的了。一個人年輕時工作不累一點,老了生活會更累!  3. 增強人際交往能力,加強協作意識  年輕人走入社會後,人際交往能力的發揮是適應環境的關鍵。人際關係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必然發生的聯繫或關係。人際關係如何對於一個人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幫助你在事業上取得成功,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糟糕的人際關係則會使你陷入孤立的境地,消極被動。  很多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都有著較強的個性和極強的自尊心,他們活潑有餘,熱情不足,往往孤芳自賞,放不下架子去同周圍的同事搞好關係。特別是當周圍的人學歷低於他的時候,他更有一種優越感,因此目中無人。他們獨來獨往,在工作上也不懂得與人合作。不善於與人交往,難以溝通,難免將自己封閉起來,以致帶來諸多煩惱與痛苦。  還有些年輕人,在新的環境中,個性得不到張揚,情緒低落,見別人熱熱鬧鬧地生活著,便產生"己不如人"的自卑感,對生活感到"失望"、"失落",覺得自己徒有"滿腹經綸","才華"難得施展。  也有的年輕人性格內向,不懂得與他人交流思想,不能熱心地去和他人交朋友,結果造成離群索居,使展現個人才能受到阻礙。  年輕人應該明白,人際交往能力是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首要重點學習和培養的能力。主動與人交往,建立自己的人際網路,加強與他人的合作意識,對自己的未來有百利而無一害。  總之,從校園環境到社會環境,肯定會面臨很多複雜的、難以把握的狀況,20幾歲的你或許應付能力還不夠,但不要逃避,儘快完成自己從校園人到社會人的轉換過程!第5節: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1)  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  有一個剛參加工作的男孩在網上與我聊天,他說自己很孤單:  畢業後,想念同窗的朋友,想念和同學一起打球、聚會、喝酒的日子。那是多麼開心的事,可是現在,什麼都要一個人做: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路、一個人哭、一個人笑……每天回到租住的小房子里,說不出的孤單。  下班坐公交車時,看窗外美麗的夜景,一切繁華都似乎與自己無關,一個人行走在這個陌生的城市,聽到的只有自己孤單的腳步聲。要是遇到什麼不順利的事,心都酸了,倍感失落。我很懷念在學校里無憂無慮的生活,討厭現在這種什麼都要自己去做的狀態。要是不長大,多好啊!  這個男孩的心情我非常理解,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一段心理經歷。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我也是一個人"獨闖"陌生的城市。我也曾幻想自己一直生活在熟悉的大學校園,過三點一線的簡單生活,但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生活在自己的空間里。只要我們進入社會,無論自己是否想長大,是否已做好準備,是否能獨立,很多事情都不得不去面對--生活的挫折、人際關係的複雜、自身能力的局限,等等。我們無從選擇。  要說以前是被老師教育的話,那麼現在開始被生活教育。  學校幫助我們成長,社會逼迫我們成長。在學校中,我們可以慢慢地學習,慢慢地長大;而在社會中,如果我們成長得太慢,很可能就會在某一領域被淘汰,被那些比我們"成熟"的人所替代。  在校園裡,只要我們考試成績好,人格健全,基本上就會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歡迎;而在社會上,僅僅成績好,工作業績好,是不夠的。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一旦我們的能力不夠,就會被太多的候補人員快速地替換。  在這個人才濟濟的時代,社會根本就沒有功夫和耐心慢慢培養你。你不行?你不願意?你不喜歡?沒關係,換人吧!這就是現實。  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不要企圖有多麼好的差事等待著你。只有當你成長到了一定的程度,社會才會接納你。有很多年輕人在我面前抱怨自己學有所成卻總是得不到用人單位的認可;也有很多年輕人抱怨自己運氣不佳,總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更有一些年輕人終日憤憤不平,與自己同時走出校園的同學為什麼能很快得到提升,而自己還在原地踏步。  一天到晚只會抱怨的人,必定是不成熟的人。當你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去面對社會,如何快速地適應社會後,你就沒有時間去抱怨了。因為那個時候,你把時間都用來學習、工作和拓展人際網路了。  徐良是個有理想的男孩,他畢業後目的非常明確--利用5年時間在北京買房。結果不到4年時間,他的目標就提前達成了。在這4年多的時間中,他覺得自己成熟了很多。  他剛工作的時候,在一家小公司做文職。當時和他一起進去的另外兩個新同事也都是普通大學畢業生。在公司里,基本上每次電話鈴響了,都是徐良起身去接,其他人根本就不動。時間長了,大家好像都習慣了徐良做一些辦公室"公益性"工作,電話鈴一響,如果徐良不起身,大家就會一直等著,直到他終於忍不住了起身去接。第6節: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2)  公司太小,也沒有專門請保潔人員,辦公室的衛生就要靠大家。每天下班後,從來沒人主動扔垃圾。徐良是個愛乾淨的男孩,每天下班都把垃圾帶走,而其他人根本就不做這些小事。  其實,這些事情徐良在家和在學校的時候幾乎很少做。但他知道,現在自己參加工作了,就要有個工作的樣子。有很多事情即使公司沒有明文規定,但應該做的他也盡量做到。工作後,連他的穿衣風格也變了,以前在學校的時候,他喜歡穿休閑服和運動服,現在只有周末他才會穿著運動服跟朋友們去踢球,平時則盡量穿襯衣和西褲。他想展示給別人一副"成人"的形象。  他在試用期的表現不錯,儘管有同事說他假積極,但他並不在乎。他的行為得到了老闆的認可,試用期過後,他被留下了,而其他兩個同事被淘汰。  老闆說與其他兩個試用生比起來,他更像一個職業人。我們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時期有不同的使命。  如果你到了一個新的時期,你的使命卻還停留在上一時期,那麼就說明你並沒有隨著時間而成長。一個永遠長不大的人,只能站在他人的背後,而自己無法主動爭取進步,他在未來的生活中將很難獲得成功。  所以,20幾歲的年輕人,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  1. 責任感--對自己的未來負責  有一個年輕人,大學畢業後被一家公司聘用,試用期間,公司因崗位調整,需要裁掉一個人。因為他的資歷最淺,所以他被選中了。本來他可以把工資結清後就走,但他認為自己還是公司的員工,有義務把工作做好了再走,對他來說,多做一天的事情,也是給自己多爭取一天鍛煉的機會。  人事部通知他,這個月最後一天不必來了,下個月第一個周一來取工資就行了,但是月底他仍然來了公司。他仍然像平時一樣認真工作,把工作台洗刷得一塵不染,把用過的東西洗得乾乾淨淨,擺放好。與同事交接過的文件中還存在著一些什麼問題,他都羅列在了紙上,非常負責任地再次和同事交接。他的細心讓同事們都感慨。  第二天,人事部通知他,他可以繼續在這裡工作,沒有被裁掉,原因就是他突出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工作態度打動了老闆。老闆說,這樣認真勤奮的人,如果放走他,將公司的損失。  沒有責任感的年輕人,大多工作主動性不強,他們習慣了依賴別人,依賴父母、依賴朋友、依賴社會,從來不考慮自己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自己現在應該做什麼,應該怎樣去爭取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他們每天得過且過,一旦到了三十多歲,才發現自己浪費了大好青春,浪費了生命。  年輕人要知道,一次次放鬆自己、遷就自己的行為,看似不起眼,慢慢地就會讓你形成一種懶散、敷衍的習慣,最終害了你一輩子。可以說,那些不願意長大、阻礙自我成長的年輕人,說到底是他們不願意承擔責任。但是你要知道,有壓力並不是一件壞事,正是這些壓力,驅使著你一步一步前進。第7節:社會不會等待你成長(3)  2. 使命感--努力達成自己的目標  使命感往往和進取心聯繫在一起。像上面故事中那個叫徐良的男孩,進入了公司,就把自己當成了公司的一員,其他員工不做的事情,他主動去做。他不管別人如何評價他,他只知道自己既然工作了,就要像個工作的樣子;他不管自己現在做的事多麼微不足道,因為他知道這些事是應該做的,而這些對自己的工作和前途是有幫助的。  你要過一種怎樣的生活,你現在就要去爭取。不要把你的任務留到三十歲以後去完成。不要以為自己還小,還可以等待;不要以為自己還小,大家都要讓著你。你越早懂得這個道理,就會越早付出努力,目標也會越早達成。  比如,一個有使命感的人,當他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不夠的時候,他會很自覺地去向別人學習、請教,不斷充電;當他意識到自己的圈子太窄時,他會有意識地擴大自己的交友圈子,不斷增加自己的人脈資源,等等。第8節:做好"學徒"才有前途  做好"學徒"才有前途  20幾歲的年輕人,在一生中要經歷一個重要的時期,那就是當"學徒"的時期。這個時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這是一個積累的關鍵期。誰都知道"學徒"是很苦的,聽師傅的使喚,做一些不喜歡做的瑣碎小事,還經常挨師傅的罵,而且報酬又低,甚至沒有報酬。但也正是這個階段,讓你學會很多的本領,積累很多的工作經驗,也正是這段時期,讓你不再一無所有。  很多年輕人沒有意識到這段時期的重要性,所以各方面積累得不多,底子薄,工作起來也就不順。  劉燕畢業後,在一家小企業工作。她的工作很簡單,平時事情也不多。她的老闆為了拉一個大項目,長期在新疆出差。每當老闆不在的時候,她就無比地高興。她所在的公司人員不多,規章制度也不多。因為上班不打卡,所以她經常遲到,也沒人說她;工作時間她不是上網聊天,就是"煲電話粥"。  公司做財務的大姐曾好心地提醒她:"上班的時候,要多學點東西,不要老在網上聊天、看電影。雖然老闆不在,但也要對自己負責。"她表面接受,心裡卻認為同事多管閑事。  就這樣,一年時間過去了。劉燕一直認為自己找到了一份輕鬆穩定的工作。終於,老闆出差回來,他拿下了新疆的大項目。  有一天,老闆拿了一份資料給她,讓她正反兩面按比例複印,她在複印機前搗鼓了很久,紙張浪費了很多,但都沒按要求印出來。老闆急了,說她工作了這麼長時間連複印機都不會用,當時就把她訓得哭了起來。  後來,老闆讓她給客戶發一份英文郵件。這又讓劉燕犯難了。雖然她是英語專業畢業的,但是一年多時間沒有使用英語,早忘得乾乾淨淨了,何況這個郵件中還涉及好多的專業辭彙。看到劉燕寫英文信手忙腳亂的樣子,老闆又不高興了。在公司項目即將開動,老闆招兵買馬的時候,劉燕卻被辭退了。  她走的時候,老闆對她說了一句:"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一年你在公司什麼也沒做,對公司是一種悲哀,對你自己更是一種悲哀。"  很多年輕人,不珍惜當"學徒"的時光,把這段寶貴的時間,用來抱怨,用來敷衍了事,用來做一些與自己的前途毫不相干的事情。這是一種愚蠢的做法。  就像上面的劉燕,在公司業務不忙的時候,她應該把時間用於學習那些自己不懂的東西,讓自己多積累一些工作經驗,虛心向前輩們學習。一旦業務開始忙了,她也能夠用自己掌握的本領去應對,即使公司效益不好,她去跳槽,也為她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多了一個資本。而現在的她,再去找工作的話,跟其他應聘者比起來,顯然沒有什麼優勢,跟應屆生比吧,專業知識早就忘記了;跟有經驗的人比吧,她的工作經驗幾乎是零。  有一個叫王黎的男孩,跟劉燕的態度就完全不同。他畢業後找工作不太順利,很多公司都以經驗不足拒絕了他,他覺得這些招聘單位太不公平了:"大學生剛畢業當然是沒有工作經驗的,為什麼要在經驗上難為我們呢!"  最終,他實在沒有辦法,就向招聘單位提出:"我只要管吃管住,不要工資,公司哪裡需要我,我就到哪裡。這總可以吧!"他心想,大概只有這樣才能換取一些"工作經驗"了。  即使這樣,很多公司也不接受他,因為新人確實只會"添亂",做不了什麼工作,只有一個外貿公司見他這麼誠懇,正好最近又缺人手,就答應了他。他非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每天工作的8個小時,他都要用來換取自己所需要的"工作經驗值",以便再次找工作時簡歷能拿得出手。  同事們都把他當成公司的"機動勞力",有什麼大事小情都找他做。  "小王,幫我去財務查個數據。""小王,幫我給物流公司打個電話問貨什麼時候到。""小王,幫我比對一下哪個公司的報價更低一點。""小王,幫我倒杯水!"無論同事們怎麼使喚他,他都非常高興,因為他覺得他每做一件事情,他的經驗值就得到了提高,所以他的腿跑得非常勤。同事們也都非常喜歡他。  三個月過去了,他了解了公司的業務流程,對商品的型號、採購價格、供貨商、物流運輸等,都有了基本的了解。他向老闆提出辭職,並衷心地感謝老闆給了他這次工作的機會,沒想到老闆卻捨不得他走了,並給他補發了三個月試用期的工資。  老闆看中了他的勤快和上進,以及他積累的那些客戶資料。  很多年輕人在步入社會時對自己抱著太高的期望,認為自己應該得到重用,應該得到豐厚的報酬。其實,這個社會是按實力說話的,對一個企業來說,員工首先要為其創造效益,是否有這種本領,就要看你能否不斷地充實自己。  剛畢業的年輕人,不要以為自己生來就是干大事的,任何人都有必要從底層的小事做起。有一個大企業的人事經理說,現在很多招聘單位都希望招那些不怕做小事情的年輕人。因為是新人,部門對他不了解,可能會讓他臨時辦點小事,去複印、去打字,這都很正常,很多年輕人就不能忍受,覺得沒有意思,堅持不了幾天就走了。其實,公司不可能讓員工僅做這些小事,總會有安排。那些能從小事情做起的實習生,最後幾乎都留在公司了。公司非常看中那些不計較、能踏實做事的實習生。因此,年輕人不僅要知道"學徒"階段的重要性,而且還要知道,在這個階段你最需要的品質是--勤快。你越是勤快,你就會越早"出師"。第9節:說話辦事要有一顆平和心(1)  說話辦事要有一顆平和心  年輕人,無論是說話,還是做人、做事,心態都很重要。我們經常說,老年人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就是因為年輕人充滿了朝氣、有活力;其實,生活中僅僅有朝氣和活力是遠遠不夠的。年輕人也應該向長輩們學習,保持一顆平和心,遇事不要太浮躁,太衝動,盡量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趙工程師年輕的時候,從事技術工作,頭腦靈活,上手很快,一些老工程師幹不了的事情,他馬上就能完成。原來需要兩個工程師做的事情,他一個人做起來都遊刃有餘,並時常還做一些技術上的創新嘗試,大多都成功了。  為此,他也感到很自豪,認為自己貢獻大,就有些飄飄然了,開始目中無人。他根本就沒想到目中無人是做人的大忌。  有一次做項目,他的意見和其他幾個同事不合。同事們都說應該那樣做,他卻堅持這樣做。最後他不耐煩了,對著同事們大叫:"這種項目以前你們都沒做過,有什麼資格下結論?"被他訓斥的人中有幾位是他的前輩,大家看他這麼說,也都不做聲了,任他去做決定。  後來,那個項目沒有攻堅下來,不了了之。同事們也慢慢疏遠了他。  跟他同時間進工廠的同事中,很多都先後走上了管理崗位,儘管他能力很強,卻一直做著技術工作。後來他才意識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心態不好,情商低,所以沒人願意主動接近他。  年輕人除了努力工作外,還要有一個平常心。無論你有多大的能耐,你仍然需要謙虛謹慎;無論你的能力多麼有限,你也不能妄自菲薄;無論你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你仍需要保持一份危機感;無論你遇到多大的困難,你都需要保持冷靜,戰勝困難……這就是一顆平和心。  20幾歲,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說話、辦事中要保持平和心態主要把握下面幾點:  1. 有些事情不要看得太重  儘管我一直都認為年輕人應該不遺餘力地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但是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挫折和失敗。工作上沒有遇到伯樂,人際關係上受到排擠,談朋友失戀了,等等,這些困難都會讓初入社會、對社會期望值很高的年輕人變得沮喪、自卑,甚至一蹶不振。其實,有一些事情,你看得越重,越容易失去,一旦失去了,你就越會感到灰心。第10節:說話辦事要有一顆平和心(2)  印度詩人泰戈爾在他的詩中寫道:"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錯過群星!"在人生的角逐場上,有贏就會有輸,只要你努力了,做到自己滿意就行了。你還年輕,大不了再來一次。  2. 懂得吃虧是福  年輕人應該懂得辯證地去看待每件事情。有時候,一些在你看來是很糟的事情,其實對你是有利的。  比如,我前兩天看電視,一個公司的老闆被採訪如何選拔人才。他說"認真"是他衡量員工的一個標準,他舉了一個例子:他每次都把車開到同一家洗車店去清洗,而每次給他洗車的都是同一個小夥子,小夥子每次都非常認真地把他的車洗得很乾凈,這個老闆非常滿意。  有一次,小夥子不在洗車店,換了別的夥計給他洗車,那次他就明顯地感到有敷衍的成分在裡面,儘管也算合格了,但是洗得並不到位,很多角落都沒清洗到。後來,這個老闆就問小夥子願不願意到自己的公司上班。小夥子當然非常願意。  對於這個年輕人來說,同樣的工作,他比別人做得細緻,花的時間長,精力多,可以說,他是在"吃虧",因為他完全可以把車洗得"合格"就行了。他"吃虧"了,但是也為他迎來了機會。  很多年輕人心氣高,遇到事情總不願意自己受"壓迫",不甘於自己處在低位。其實,處於低位並不是什麼壞事。這能讓你積累更多的東西。  這讓我想到了一個名詞--凹地效應。地勢低的地方更容易匯聚更多的資源。平地上面如果有一塊凹地,根據自然的規律,水或者其他物質都很容易彙集到這個凹地裡面,從而呈現出它對這些物質的一種聚集作用。  3. 把自己放在平常的位置,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  自信固然重要,但是自負就不行了。無論你有多大的能耐,都不要太把自己當一回事,特別是在你還沒有太多能力的時候。太看重自己的人,往往心高氣傲,目中無人,最終很容易被他人和社會遺棄。  我的一位同學擔任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每年要為公司選拔很多優秀的員工。有一次,他面試一個年輕的女孩,這個漂亮的女孩應聘總經理助理,當時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  問:"你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為什麼要改行從事行政類工作呢?"  答:"就是想改行了,以我學的專業做助理應該是綽綽有餘的吧?!"(有些得意)  問:"那麼,你對助理工作,了解得多嗎?"  答:"應該就是協助總經理的工作吧?"(猜測著)  問:"那麼,你願意從前台工作做起嗎?"  答:"不知道,沒有其他崗位嗎?"(不太滿意)  問:"你雖然專業很好,但是目前沒有任何相關工作經驗,而前台的崗位可以給你鍛煉和成長的機會。"  答:"那好吧!不過我不是永遠都做前台的,我希望以後還是能做其他工作!"(有些無奈)  問:"這個當然,但是需要看你的實際工作表現!現在,在薪資方面,你有什麼要求嗎?"  答:"現在我的同學平均工資都在3000左右吧。我……希望在4000左右!"(自信地)  "……"(無語)  這個女孩去應聘工作,她的表現卻像是用人單位在求她去上班。儘管她的專業是多麼的好,她是多麼的漂亮,但是這個社會是靠能力說話的,何況比她優秀的人還多著呢。第11節:積累自己的人氣(1)  積累自己的人氣  年輕人,需要形成自己的生活圈子,多交一些有益的朋友,見一些成功的前輩,多拜一些淵博的老師,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這個社會誰也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多一個朋友,多一條道路,這些良師益友們能在最關鍵的時刻拉你一把,他們對你非常重要,但是他們不一定會主動出現在你的視線範圍內,你需要主動去結交他們。  生活中,有的年輕人走到哪裡都是孤零零一個人。有歡樂的事情,沒人跟他分享,有不開心的事情,沒人同他一起分擔;有的年輕人走到哪裡身邊都有一群人,遇到困難,即使他不說,也會有人主動為他解難。前者被人遺忘,後者受人歡迎。  人際關係對一個人將來成功與否的影響在這個社會中是顯而易見的。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了能力,還需要有人欣賞,有人提拔。處理好人際關係,形成自己的關係網,也是我們每個人降低辦事成本的最佳選擇。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成為出類拔萃的頂尖人才,就必須注意拓展自己的人際關係,經營好自己的人脈。人脈競爭力提高了,你才會在工作生活中找到機會,展現自己的競爭力。  因此,20幾歲的年輕人,不僅要積累學識和經驗,更要積累自己的人脈,多交朋友,交有用的朋友。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有一定道理的。我們與人相處,會受到他人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你不太承認自己受他人的影響,但是在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比如,你的朋友喜歡看某一類書,你也會跟著喜歡看;你的朋友喜歡用某一品牌的日用品,你也會跟著用;你的朋友喜歡參加某一類活動,你也會嘗試著去參加。不僅僅如此,他們的思想、人格都會對我們產生影響。與生活態度積極、工作優秀、見識遠大、成績卓越的人在一起,會讓我們受到他人的熏陶,向他人看齊。  馬克·漢森是一位暢銷書作家,有一次,他與成功學大師安東尼·羅賓同台演講結束後,私下請教羅賓一個問題。  漢森問道:"我們都在教別人如何成功,為什麼我的年收入才100萬美元,而你一年卻能賺進1000萬美元呢?"第12節:積累自己的人氣(2)  羅賓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過來問他:"你每天都跟誰在一  起?"漢森回答:"我每天都跟百萬富翁在一起。""哈哈!"羅賓聽後大笑,"我每天都跟千萬富翁在一起。"  馬克·漢森的回答表明,跟什麼樣的人在一起,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或許很多人會說:"我工作之後,根本就沒時間交朋友,每天面對的都是那麼幾個同事,上班、下班、回家,人際交往很窄,沒辦法。"  我身邊也有幾個男孩讓我給介紹女朋友,他們都25、26歲了,苦於沒有機會結識女孩子來結束自己的單身生活。他們抱怨並不是要求太高,而是根本就沒有機會結識同事以外的女孩。其實,機會隨時都有,只是有的人能把握,有的人把握不了。  在火車上,小章一個人靜靜地坐著,覺得很無聊。他的旁邊坐著一個跟自己差不多大的年輕人,對面坐著兩個年輕的女孩,像是大學生。開始的一段時間,對面的兩個女孩不停地說笑。後來,小章旁邊的年輕人請對面靠窗的女孩把窗帘拉上去一下,然後,他說了聲"謝謝",對方笑著回答"不客氣"。這個年輕人就順利地加入了兩個女孩的談話中,三個人有說有笑。  小章看得出旁邊的年輕人是有事沒事地找話題跟對面的女孩聊天,但誰在意呢!他甚至有些鄙視這個年輕人跟女孩們套近乎。  這位年輕人說自己帶有撲克,提議大家一起玩"拖拉機",但是三缺一。於是,兩個女孩便主動邀請小章參加。可是小章拒絕了她們,因為他感到有些累了,而且自己也不怎麼會。  於是,他們三個人就只好"鬥地主"。一會兒工夫,三人就很熟悉了,還相互開起了玩笑,留了各自的QQ號碼,說好以後聯繫。只有小章閉著眼睛,寂寞地坐著。  結交朋友要主動抓住機會,比如,有朋友請你參加聚會,不要因為自己手頭事情多,或是懶得去而拒絕。這些場合都是很好的機會。  積累自己的人脈,除了主動結識他人外,還要有選擇性地結識。古人說"交友遜己不如無",就是讓我們結交比自己優秀的人,這樣的朋友能使我們有個榜樣,有個追趕的方向,促進自己進步。另外,當你的人脈關係建立起來後,就要經常維護,不要與人失去聯絡,或是等到有了麻煩時才想起別人。  我有兩個同學,A跟我關係很不錯,生活富裕;B跟我不太熟,他的條件一般。一天,A跟我說,昨天突然接到B的電話了,說想要找他借5萬元錢,他買房子需要。我想了很久才想起B是誰來。於是,我問A,你打算借給他嗎?他說,我跟他畢業之後就沒有聯繫過,誰知道他現在什麼狀況,我為什麼要借錢給他?其實我知道對A來說,5萬元並不算什麼。這種情況在生活中經常發生,平時不聯絡,一到關鍵時刻就找別人幫忙,即使你有勇氣開口,別人也不一定會幫你。最後,年輕人要記住,在社會上,一個被眾人接納和認可的人,有時候能力未必超人一等;但是一個成功的人,其背後必定是一群人在努力,抓住了這群人,你也就抓住了成功。第13節:真誠是最好的處世之道(1)  第2章年輕時儘早展現你的正面形象  出色的外在會很大程度地幫助你樹立自信心,同時也能為你贏得更多的機會。年輕人應該儘早把自己的正面形象展現出來。  20幾歲的年輕人,對於別人的外表善於評論,卻往往忽視自己的形象。一個人的內涵與修養在很大程度上能通過他的外表表現出來,我行我素、不修邊幅並非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真誠是最好的處世之道  年輕人為人、說話、辦事,真誠第一。  在我們每天接觸的人中,哪些對我們是真心的,哪些是虛偽的,我們很容易就能夠感覺到。對於那些真誠的人,即使我們開始不怎麼喜歡他們,最後他們的真誠也會打動我們,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而對那些虛偽的人,開始我們會喜歡他們的笑容,甚至有種親切感,但是時間久了,我們就會對他們的"笑裡藏刀"、"口蜜腹劍"感到厭煩、憎惡,最終不自覺地遠離他們。所以,每個人都喜歡對自己真誠的人。  美國學者安德森研究了影響人際關係的人格品質,排在序列最前面、受喜愛程度最高的六個人格品質是:真誠、誠實、理解、忠誠、真實、可信,後面的五個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同真誠有關。排在序列最後,受喜愛程度最低的幾個品質是說謊、虛偽、不老實等,也都與真誠有關。安德森認為,真誠受人歡迎,不真誠則令人厭惡。  這個社會需要真誠,我們的人際交往也需要真誠。真誠是打開別人心靈的金鑰匙,因為真誠使人產生安全感,減少敵對感。真誠的人在結交朋友時很容易得到對方的信任,真誠可以在兩顆陌生的心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樑。  巴爾扎克說過:"只有打算彼此開誠布公的人們,相互之間才能建立起心靈上的交流。"朋友要做到交心,沒有什麼比真誠更重要。  彼此猜疑的友誼不能長久,這幾乎是恆世不變的真理。尤其在這麼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仍能把真誠擺在人際交往的第一位,就更容易贏得大家的信任。  有一個年輕的職業經理人,在回憶過去的時候,說自己其實是很幸運的,在他剛畢業沒多久,就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  當時,我在一個飯店跑堂,經常會遇到一些挑剔的顧客。比如他們故意點一些他們想吃,而店裡又沒有的菜;當他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會大罵"這是個什麼破店!什麼菜都沒有!"很多顧客都會給我們出難題,但是在店鋪里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無論他們進來的時候臉色怎麼樣,只要你真誠地對待他們,他們最終也會信任你。  6年前的一天,那是快過年的時候,窗外下著小雪,夜已經很深了。有一個顧客進了店,手裡提著好幾包東西。看起來他已經很累了。他想吃一碗可以暖胃的粥,正好那個時候店鋪要打烊了,廚師都已經下班,只留下一些簡單的食物和幾個值班人員。第14節:真誠是最好的處世之道(2)  顧客說:"我想喝一碗豬肝青菜粥。"  我抱歉地回答:"對不起,已經沒有了。"  他翻了幾頁菜譜,又說:"那來一碗牛肉羹吧!"  我又十分抱歉地說:"對不起,牛肉羹現在也沒有了。現在只提供一些簡便的食物,比如炒飯、麵條等。"  顧客很生氣:"什麼都沒有,你們為什麼不幹脆把門關掉!"  因為時間已經不早了,我敢保證很多餐館都已經關門了,我們餐館之所以沒有關門是為了給那些趕路的、需要充饑的人提供方便。我很想解釋,但是看到他生氣的樣子,我都覺得他有點無理取鬧,天這麼冷,隨便吃一點不就得了嗎?我還沒反應過來,他已經提起東西,氣沖沖地起身走了。  他離開之後,我發現他的一個文件袋落在了座位上。我看到他徑直走進了斜對面的一家店。於是,我去對面那家店找他,把文件袋交到了他手上。  當他看到我手中的文件袋時,他的臉上露出了尷尬的笑容,很顯然,他對自己剛才對我的態度感到不好意思。他站起來,對我這個看起來比他至少要小10歲的年輕人,鞠了一躬,說:"我剛才的態度不好,一時心急沒想到會把最重要的文件袋丟了,更沒想到你會給我送過來。謝謝,謝謝!"我知道那個文件袋對他來說肯定是很重要的。  他說著要從錢包里抽出錢來感謝我,我拒絕了。他覺得無以為報,拿出一張他的名片給我,說以後有機會再感謝我。  我都沒想到會要他報答什麼。從那以後,他經常來我們店吃東西。後來,他說他的公司需要人,就把我引薦到了他所在的公司。  後來,我在那家公司的採購部工作了4年,成為了採購部經理。老闆對我的工作十分信任。  一般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在"受氣"之後,發現顧客落下了東西會幸災樂禍,可能不會去想如何把東西歸還給別人,而這個年輕人靠他的真誠打動了他的貴人,所以贏得了一個很重要的機會。他因此成功地從一個小店員轉到大企業做採購員,並且憑著自己的努力晉陞為經理。  這個年輕人對顧客的真誠,恰恰迎來了他人的信任。很多年輕人說自己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不懂得一些人際交往的技巧,所以朋友也不多,其實,很多時候只要你真誠,別人就可以感受得到,因而會主動地接納你。  爾虞我詐的欺騙和虛偽的敷衍,都會讓人遠離你,只有真誠才能真正地打動人心。當然,真誠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發自內心的。第15節:年輕人的信譽值千金(1)  年輕人的信譽值千金  我有一個朋友,在一家小型軟體公司做副總。他的公司成立七八年了,每年都會招聘一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長時間的招聘過程中,他對年輕人最不滿的就是,沒有責任感,沒有信譽。簡而言之,就是"很多年輕人都靠不住!"我問他:"為什麼說靠不住?"  他說,不誠實、不講信用是年輕人最大的毛病。比如,很多面試通過的年輕人經常爽約,在通知了上班時間後,卻不見人影,連一個電話都沒有。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廟小留不下人。前幾天我又面試了一個年輕人,做軟體測試。面試的時候,雙方感覺都不錯,我看好他的能力,他的待遇要求我們公司也能滿足。最後確定了這周一到公司來報到。結果我們等到中午也沒見人,最後我打電話過去問,他卻說他找到了一個離他家更近的公司上班,就不過來了。我當時就被他氣暈了。其實,如果他不過來,可以打個電話過來說一下,雙方都可以做出調整和準備。像這樣的事情很多。  他說的這種情況,我也了解不少。很多年輕人都跟他說的這個年輕人一樣,在找工作的時候喜歡"騎驢找馬"。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這種方式未必不可,誰都想找到一個條件最優厚,自己最喜歡的工作,但是,一旦你答應了他人,無論你還有什麼理由,你首先要考慮為你自己的承諾負責,考慮你的失信給對方造成了哪些影響。即使你不得不爽約,也要提前告知對方,讓對方可以做好安排。這對他人也是一種尊重。  其實,一個人今後的道路,從他一開始的態度就能看到底。年輕人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性應該有個分寸和尺度,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你的路會越走越窄!  在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遇到一些說話不算話的人,開始他們會滿不在乎地拍拍胸膛說:"這事包在我身上!""好,就這麼決定了!"一旦到了兌現的時候,卻久久不見他們的人影,再去問他們,他們會找出各種各樣的理由為自己開脫:"對不起,我實在太忙了!""我不是故意要忘記的!"  這樣的人,如果他們經常這樣對你,次數多了,你也就不會再"上當"了。因為你不願意跟他們繼續交往下去。同樣的道理,如果你也是一個總喜歡給人家開"空頭支票"的人,那麼別人也不願意跟你交往,你的人際關係也會越來越緊張。  小劉在一家傢具廠工作。一個星期前,一個傢具經銷商給他打電話,說一定要他幫個忙,準備兩個現貨花梨木的實木立櫃。一般這種散單,廠商是不會接的。因為小劉之前跟他有過合作,所以為了維護今後長期的合作關係,就口頭答應了這份訂購單。雙方都說好周一上午經銷商過來提貨,到時候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小劉把情況向領導彙報了。領導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說他沒有按正規程序辦事,無論他怎麼想幫助經銷商,也不能把私人交情和工作相混淆。簽合同,然後下訂單,再生產,才是正規的流程。  小劉委屈地說:"我都答應對方了,怎麼辦呢?"領導寫了個批條給小劉,讓車間周末安排一下。領導也不想讓別人認為他公司的員工說話不算話,靠不住。當他把批條遞給小劉的時候,警告小劉下不為例。第16節:年輕人的信譽值千金(2)  經過幾天時間的加班,小劉如期地把貨準備好了,雖然活不多,但大家也算是辛苦了。明明經銷商說周一自己親自過來提貨,表示感謝。可是小劉等到下午也沒見人,他打電話過去,對方說在上海,可能過不來了,或許明天過來拿貨。  小劉當即對這個經銷商非常失望,如果真的有事走不開,出於禮貌,至少來電話告知一下,可對方像完全沒這回事一樣。  第二天,經銷商仍然沒有過來,小劉便打電話過去催。直到催得對方提了貨,交了款他才放下心來。在這個過程中,小劉發誓,以後再也不相信對方了。這個經銷商的信譽在小劉心裡打了很大的折扣。  小劉出於對經銷商的信任,不顧自己挨批評,也要按時給對方準備好貨物,沒想到對方卻沒有在約定的時間提貨,這讓小劉很頭疼。相信如果下次這個經銷商再找小劉幫忙,小劉就不會很順利地答應他了,因為小劉會"吃一塹,長一智"。他會對對方的信譽度重新審視。  20幾歲的年輕人,應該懂得信譽值千金的道理,千萬不要只顧著"說著好玩",或是一時逞口舌之快。要知道,你所說的每句話都會對別人產生影響。別人會因為你一時的"口舌之快"對你失去信心,你的"健忘"會讓對方從此忘掉你這個人。  當然,別人也會因為你真誠的言行、高尚的職業道德和良好的信譽而願意和你交往、合作,這樣良好的為人處世原則才會為你鋪就成功的人生路。  年輕人應該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在人際交往中要謹慎小心地許諾,盡量考慮到各種可變因素和偶發情況,以防突然發生某些狀況,妨礙諾言的履行。如果你重視這個承諾,你就應該想方設法予以遵守,或者在恰當的時候請求收回承諾。兌現自己的承諾既是對別人負責,更是對自己的形象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第17節:用說笑話的方式表達自己(1)  用說笑話的方式表達自己  林肯有一句名言,他說:"依我的經驗來看,在向一般人說明或解釋問題時,說笑話的方式比其他方式更容易被人接受。"  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生活在輕鬆活躍的氛圍中,每個人都喜歡與那些有親和力的人交往。比如學校里的兩個老師,一個喜歡跟學生開玩笑,總是笑容滿面,另一個則是一臉的嚴肅,容不得學生的半點冒犯。很顯然,前者會更受學生的歡迎。  的確,人與人的交流,在歡聲笑語中進行會更加順利。我很喜歡與那些說話幽默風趣的人聊天,因為跟他們聊天,我能感受到他們的樂觀和快樂。即使他們遇到了很糟糕的事情,比如面臨生活中的一些失敗,面臨別人的有意攻擊,他們也會微笑著去應付。  無論我們從事什麼工作,無論我們處於何種地位,與人交往是不可避免的。幽默不僅能幫我們與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往,還能幫助我們處理一些特殊的人際關係問題,讓我們順利地渡過困境。適當的幽默能幫助我們與他人建立和諧的關係,贏得別人的信任和喜愛。  小霞是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工作處處碰壁,但是她堅信自己一定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一次,她給一家外企發了一份簡歷,第二天就收到了對方發來的"未被錄用"的郵件。對方的郵件寫著:很遺憾,您未被錄用……。可能是系統出了問題,對方相同內容的郵件,竟然有好幾封。  於是,她無意中給對方又回復了一封郵件,說:"既然您對沒有錄用我表示如此的遺憾和內疚,為什麼不能給我一次面試的機會呢?"  對方的招聘人員覺得好笑,想看看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女孩,於是就給了她一次面試的機會。結果她順利通過了。  在後來與外國經理的相處過程中,小霞也總能夠抓住機會幽默一下,使得本來尷尬的氣氛變得緩和,而且,結局永遠是快樂的。例如有一次,外國經理不小心把一杯可樂打翻,可樂灑在地毯上,他自嘲地說:"一會兒蟑螂部隊肯定會大規模地襲擊我的辦公室。"小霞想了想,微笑著對經理說:"絕對不會,因為中國的蟑螂只喜歡吃中餐。"經理很愉快地看著她,放聲大笑。以後的日子裡,小霞很是得到這位經理的器重,工作也非常順利。  求職也好,與領導相處也好,小霞的幽默吸引了他人,帶給了她很大的成功。由此可以看出,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品,是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美國的一位心理學教授認為,幽默是文學與心理學相結合的與人友善相處的一種科學方法。在人際關係緊張而複雜化的情況下,幽默能緩和衝突,化解矛盾,使困難的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善用幽默的人不僅受人喜愛,更能獲得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做起事情來也往往事半功倍。因此,年輕人應該為自己補充一些幽默細胞。  可能你會問:"幽默不是天生的嗎?"其實,幽默感可以在生活中慢慢培養。幽默並不是天才、高智商者、喜劇演員的專利品。在生活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變得幽默一些,只要你學習讓嘴角往上翹,換個新鮮角度欣賞事物,即可學會幽默,走出尷尬。那麼,怎麼培養自己的幽默細胞呢?  讓自己變得樂觀。  樂觀的人不一定幽默,但幽默的人必定是樂觀的。  生活中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有化解的辦法,不妨多一點笑容和幽默,少一份沮喪和悲哀。一個心胸狹隘、思想消極的人是不會有幽默感的,幽默屬於那些心寬氣平、對生活充滿熱情的人。  即使在平淡的、不如意的生活中,也不要讓自己變得灰心喪氣,更不可與其他同事在一起發牢騷、唉聲嘆氣,而要保持樂觀的心境,讓自己變得幽默起來。因為樂觀和幽默可以消除彼此之間的敵意,營造一種親近的人際氛圍,並且有助於你自己和他人變得輕鬆,消除工作中的勞累。第18節:用說笑話的方式表達自己(2)  擴大知識面。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它必須建立在豐富知識的基礎上。一個人只有具有審時度勢的能力、廣博的知識,才能做到談資豐富,妙語成趣,從而做到恰當的幽默。  因此,要培養幽默感必須廣泛涉獵,充實自我。這就要求我們盡量博覽群書,拓寬知識面。當你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在各種場合與各種人接觸你都會胸有成竹、從容自若。  適當的聯想。  幽默語言多誇張,但和一般語言的誇張不同,有出奇的巧思。說話幽默的人一定聯想豐富。  美國哲學家喬治·桑塔亞那選定某天結束他在哈佛大學的教授生涯。  這天,他在哈佛大學禮堂講最後一課時,一隻美麗的知更鳥停在窗台上,不停地歡叫著。桑塔亞那出神地打量著小鳥,許久,他轉向聽眾,輕輕地說道:"對不起,諸位,我要失陪了,因為我與春天有個約會。"言畢,他微笑著走了出去。這句美好的結束語充滿了詩意,也頗具幽默,從而贏得了聽眾熱烈的掌聲。  平時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對事物的快速應變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助於你的聯想。  不斷地積累。  多讀、多看、多聽、多學,佔有的幽默資料多了,可以模仿、借鑒、參考的素材就多。比如經常看一些文學作品,看一些幽默故事、腦筋急轉彎等,對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都是有好處的。  最後,在你運用幽默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運用的場合以及所適用的對象,而且必須是友善的、健康的。這樣別人在聆聽過程中,便能感受到你的才華和睿智,而那些充滿低級趣味的笑話只會令人厭惡。第19節:註定命運的兩秒鐘(1)  註定命運的兩秒鐘  有一個年輕人,在面試的時候,因為上衣的扣子扣錯了位置,結果給面試官留下了很差的印象。儘管他在面試中的表現很優秀,對面試官的問題對答如流,但是最終他還是沒有被錄取。  助手問起面試官原因,回答說:"一個連自己儀錶都不注重的人,很難相信他的工作有多麼的細緻和耐心。"  這個年輕人或許很優秀,但是當面試官見到他第一眼時,就已經註定了他面試的失敗。  或許你經常遇到這種情況:有些人,你與他們只是一面之交,並不熟悉,但是他舉手投足間不經意流露出的魅力、氣質,可以讓你回味好久,因此你對他們感覺良好,並期待著下次的見面;而有的人,無論他自詡有多麼的優秀,但你看他一眼便覺得是多餘,他的邋遢、世故、猥瑣……讓你避之唯恐不及。  儘管這些人跟你都沒有多深的交往,你們彼此並不熟悉,但是你對他們的態度決定了是否同他們繼續交往下去,而決定你態度的是,他們第一次給你留下的印象。  第一印象實際上就是在與陌生人交往的過程中,所得到的關於對方的最初印象。這種印象並非總是正確的,但卻總是最鮮明、最牢固的,並且決定著今後雙方交往的過程。對印象好的人,我們當然希望與之交往,而那些印象不佳的人,對他們難免產生厭惡感,於是頓生終止交往的念頭。  儘管我們經常說,不要以貌取人,但是多數人在初次與人見面的時候,都會憑外貌判斷人的好與不好。有時候,別人就那麼瞧你一眼,就能決定你的一次機會,甚至你的一生。  以前在公司工作的時候,我曾負責過面試工作,為公司招聘員工。有一次,公司招聘一名策劃助理。那天下午,來了兩個應屆女大學生,由我和副總負責接待她們。  這兩個女孩是大學同學,看似是好朋友,但個性迥異。當我走進接待室的時候,長相漂亮、身材高挑的那個女孩早已落座,她渾身散發出來的時尚氣息馬上吸引了我的目光。這個女孩從頭到腳都是讓人眼動的服飾,裸露著一大半後背的上衣,鑲滿了亮片的裙子閃閃發光,搭配得很得體,看來她是個十足的"潮人"。  與這個女孩比起來,第二個進來面試的女孩就顯得樸素多了。其實,論長相,她與第一個女孩不相上下,但這個樸素的女孩化妝沒那麼誇張,只是眉毛恰到好處地加長了一點,她的淡妝與那個漂亮女孩比起來,顯然沒有多大的視覺"衝擊力",但她簡單大方的一套職業裝,倒也烘託了她的身材。  最終,助理的人選定在第二個女孩。我和副總的意見基本一致:第一個女孩雖然看起來漂亮,打扮時尚,但是給人高傲、不夠細緻的印象;第二個女孩雖然看上去比較內向,但是讓人感覺細膩、敏感,而且她說話都經過思考。這不正是公司需要的為人謹慎做事認真、低調的策劃經理的人選么?  俗話說:"人靠衣裳馬靠鞍。"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能直接反映出他的修養、氣質和品格。它往往能在他人認識你或洞察你的才華之前顯示出你是何等品位。  心理學研究表示,一個人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中,50%以上的信息是由他的外表透露出的。你的外表是否清爽整齊,是別人決定你是否可信的重要條件,也是別人決定如何對待你的首要條件。我們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深刻的。如果你留給別人一個壞印象,那是很難改變過來的,有時候甚至一輩子都改變不了。可以這樣說,人際關係上,第一腳邁錯了,後面無論如何努力都是挽回不了的。  20多歲的年輕人跟別人第一次見面,誰都希望對方對自己的感覺美好;在求職面試的時候,沒有哪個人不希望給考官一個好印象;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沒有哪個人不希望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第20節:註定命運的兩秒鐘(2)  因此,你要想事半功倍,在第一次與對方見面的時候,就得在這方面下點工夫。你想給對方留下什麼樣的印象,你就怎樣表現自己。那麼,怎樣才能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呢?  1.服飾整潔得體。  乾淨、整潔、得體的服飾給人的感覺是精神、認真、熱情;而邋遢、不得體的服飾給人的感覺是敷衍、懶散。你喜歡與哪種人交往呢?  不同性質的行業、工作單位對服飾儀錶有著不同的審美標準和習慣。  政府機關、學校要求穿著打扮端莊大方,過於新潮的服裝、髮型會與這些職業的工作環境不相協調;而在新聞、文藝單位則不必矜持。但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不論從事何種工作,還是以整潔、樸素、大方為好,過分新奇時髦或不修邊幅都有損自身形象。  2.不要有過多的無用動作。  與人家見面,要集中注意力,不要有什麼小動作。如果你跟他人說話的時候,小動作不斷,諸如搔首弄姿、整理衣服、亂擺手勢,那說明你對他人缺少起碼的尊重。如果有緊急情況,需要打電話或者發簡訊,可以告訴對方,說一聲"不好意思",不要不顧對方的感受,自顧自地做一些個人動作。  3.注意表情,面帶微笑。  人的心靈深處的想法都會形之於外,在表情上顯露無遺。很多年輕人在約會時,往往只注意"領帶正不正"、"頭髮亂不亂"等著裝打扮方面的問題,卻忽略了"表情"的重要性。與人初次見面之前,不妨照照鏡子,審慎地檢查一下自己的面部表情是否跟平時不一樣,如果過於緊張的話,最好先對著鏡中的自己"傻笑"一番。第21節:有目的地自我宣傳(1)  有目的地自我宣傳  有一個年輕人為自己的默默無聞而感到苦惱。他說:  跟朋友們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一個傾聽者,從來不敢說話,怕自己說不好,惹人笑。朋友們都說我"低調",其實我不是真的低調。  跟其他人在一起,我總是被冷落的那個,無論是陌生的朋友還是熟悉的朋友都一樣。明明自己有些才華,從高中到大學,我的成績一直都屬班上的前列,但是如果我不說的話,根本沒人知道。看到別人表現自己,我卻不敢表現,有時候還會掩飾自己的才華,甘當不行的人。所以現在別人都以為我什麼都不行。  還有,當我被別人欺負或者嘲笑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一般保持沉默,不敢表現出生氣或憤怒,害怕影響大家關係。我不知道該怎麼表現自己,讓自己煥發出本來就有的光彩。  我們每個人都想做一個出色的人,希望獲得他人的好評,希望自己在他人心中樹立高大的形象,而要想受人歡迎,必須先讓人了解自己。  很多年輕人,非常害羞,不給別人了解自己的機會,更談不上宣傳自己了;也有很多年輕人,認為表現自己便是好出風頭,於是他們選擇默默無聞。一個人,如果不"現"出自己的才華,別人就不了解你的能力,你也就不免產生"大材小用"或是"懷才不遇"的感憤。雖說是金子總會發光,但是在人才輩出的今天,你敢肯定你的光芒不會被別人掩蓋嗎?  適當地表現自己,會讓自己充滿信心和力量,這種力量又會促進我們更加的完善自己。20多歲的年輕人,不僅僅要表現出自己的才能,讓眾人知道,更需要有目的地宣傳自己。  美國人力資源管理學家科爾曼說過:"職員能否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不在於是否努力,而在於老闆對你的賞識程度。"可見,得到他人的欣賞有時候比能力更重要,而你要得到他人的賞識,必須首先給他人一個賞識你的理由。那麼,如何做到有目的地宣傳自己呢?  首先,要對自己充滿信心。  自我宣傳,首先就是對自己能力的肯定。任何時候,都要視自己為主角,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要告訴自己"我是最風光的,沒有人可以搶走我的風頭",這樣不斷地暗示自己,為自己加油助威。  小李和小張在一家公司做實習生,實習期為三個月,最終只留下一個人。兩人到公司一個月,就分出了勝負,小李留了下來,小張被人事部提前通知不被錄取。  在這個月中的一天,經理給他們兩人布置了一項任務,以他們的能力和經驗,這項任務是很難完成的。小張看了一眼項目方案,覺得經理是有意為難他們,所以也沒當一回事;而小李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經理是在考驗他們的能力,他想,既然經理給他們安排了這個任務,就說明他們有可能完成,否則經理是不可能難為他們的。於是,小李虛心請教部門的老同事,熬夜查找資料,給經理交了一份報表,雖然報表不十分完美,但也充分顯示出了小李的各項能力。於是,小李被留了下來。  從這裡,我們能看到信心的力量。一種積極的思想可以引領你獲取成功,而一種消極的思想在你付出行動之前就已註定了你的失敗。許多成功者的成長軌跡中,都有自信心的推動。信心能轉化為一種積極的動力,它能夠激發潛意識,釋放出無窮的熱情、精力和智慧,進而幫助我們獲得巨大的財富與事業上的成就。  其次,懂得包裝自己。  就像我們在買某種商品的時候,對於一些同類產品,在無法對比其功能強弱的時候,我們都會注重其包裝。看包裝本身的質量如何,上面的圖案印刷是否清晰,哪個名人代言,等等。偽劣產品常常在包裝上也比不過正品;大牌廠家生產的產品在包裝上常常也優於小廠家生產的產品。通過這些簡單的辨別,就可以決定該選擇哪個商品。  個人形象是一個人出門在外的一張名片,包裝成功與否與你的前途息息相關。無論工作還是愛情,包裝得好,你就會比不注重包裝的人獲得更多的機會。  包裝自己又包括外在的包裝和內在的包裝。外在的包裝就是指一個人從外部的形象上包裝自己,讓人喜歡與你親近。現在很多企業的招聘人員都注重應聘者的外在形象。我所接觸的一些老闆在選員工時也比較注重外部形象。第22節:有目的地自我宣傳(2)  當然,這裡所說的包裝自己,決不意味著可以弄虛作假,所以一個人不僅僅要注重穿著得體、有品位、吸引人,更要注重自己內在的氣質修養。這也就是我所說的內在包裝,比如自己的誠實可靠,自己的淵博知識,或是自己的穩重大方,這些都應讓別人從你的一舉一動中切實地感受到。當然,這需要你不斷地充實自己,做個富有內涵的人。  最後,經常給自己尋找機會。  有些人總是說什麼"真人不露相",非常低調地做人、做事,結果一輩子也沒有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與有機會但沒能力的人比起來,那些有能力卻沒有機會的人,心中更是充滿了不平之憤。  伯樂相馬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伯樂的重要性,而韓愈在《馬說》中則進一步指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一方面我們苦於找不到良馬;另一方面真正的良馬又被埋沒。既然世上"伯樂"稀少,那麼,"千里馬"們為何不來個"毛遂自薦"呢?  過地下通道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流浪歌手捧著吉他,唱著辛酸的歌曲,面前的吉他包里,有路人施捨的零錢。有一次,一個朋友跟我過地下通道,朋友說:"這些年輕人長得挺帥,但面子挺厚的,這麼多人過來過往,他們一天能討幾個錢啊,還不如找份正經工作去做。"我認為,他們的目的不是要錢,而是要機會。我挺佩服他們的。我知道很多歌手最初都在地下通道磨鍊過,尋找過機會。  道理很簡單,你不把自己的能力亮出來,誰知道呢!如今這個時代,是需要向社會展示自己才能的時代,只有展示自己的才能,並以此宣示自己在社會上定可有所作為,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年輕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充分表現自己。第23節:已過了"童言無忌"的年齡(1)  第3章20幾歲,越會說話人脈越廣  每個年輕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都有結識"貴人"的機會,關鍵在於你是否懂得把它挖掘出來。人脈網路需要自己去尋找,去挖掘,去編織。  很多年輕人性格內向,不願意或不知道如何去與人打交道。這是他們最大的困惑。說對話、辦好事、會做人,最關鍵的就是先要與人建立聯繫,並成功地打開話題。  已過了"童言無忌"的年齡  生活中,我們不可避免地要和他人交流,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依靠語言實現自己的很多目標、達到目的。可以說生活就是一連串的口才發揮的過程。正如美國成功學大師卡耐基所說:"當今社會,一個人的成功,僅僅有15%取決於技術知識,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口才藝術。"你的語言決定了你的前途和發展。  會說話,能幫助你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拓寬自己的交際影響。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際關係十分微妙,掌握一定說話藝術和技巧的人善於與人溝通,能夠化解人際矛盾,人際關係就會越好,往往能夠製造出一個好的人際環境。  說話不僅要起到溝通的作用,還要不得罪人,說得大家都開心,都願意聽。通過語言來維繫和他人的良好關係,其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懂得很多說話的技巧。  我認識一個女孩小樺,在某機關做辦事員,她就是一個不會說話的典型。每當別人就某件事情徵求她的意見時,她總是說些讓人不愛聽的話,完全不考慮對方的情緒。  有一次,小樺的部門有一個女同事穿了件新衣服到單位,別人都稱讚衣服是多麼的"漂亮""合適"之類,可當這個女同事問小樺感覺如何時,小樺直接回答:"你身材太胖,不適合。"甚至還說:"這顏色你穿有點艷,不適合你的年紀。"  這話一出口,剛才還興緻勃勃的女同事臉色馬上就變了。不僅這個女同事覺得非常尷尬,而且剛剛大讚衣服不錯的其他同事也感到尷尬。因為小樺說的有一部分是事實,這個女同事的身材確實有些臃腫。  雖然小樺有時會為自己說出的話不招人喜歡而後悔,可很多時候,她仍然喜歡說那些讓人不愛聽的話。久而久之,同事們把她排除在集體之外,有話題很少會想到她。到最後,部門裡幾乎沒人主動搭理她。  女孩小樺,在說話的過程中她並未說錯話,她倒是實話實說了,但她說話時沒有想到要迎合對方的心理,不懂得挑別人喜歡的方式去說,結果得罪了別人。  如果小孩子說錯了話,大人們都會說他們"童言無忌",不跟他們計較。因為小孩子不懂事,很多做人的規矩都不懂,想到什麼便說什麼,不懂得在大腦中加工,也不懂得遮掩,所以實話實說。  但是,如果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說錯了話,人們就不會用"童言無忌"來為他開脫了。因為20多歲的人已經成年,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思維方式,有自己做人做事的態度。從你的說話中,別人可以看到你的態度。只要你的話沒有掌握好分寸,或是表達了與人相悖的觀點,他人就會跟你計較。  肖曉回家,碰到了一位三年沒見過的高中同學,問及同學的近況,同學說,自己還在參加高三的補習班。  肖曉聽了,馬上抬高八度的音量,陰陽怪氣地笑著對同學說:"你怎麼還在讀書啊?還真要活到老,學到老啊?"這一句話引來了路人的回頭率,同學當場臉就紅了,肖曉本來還想跟他再多聊幾句,對方卻說自己有事先走了。  後來,肖曉感覺到自己有點失禮了,不應該大聲地說話,如果語氣平和一點,委婉一點,或許同學也不會那麼難堪。  肖曉這句話,就是沒有考慮到對方的心理,沒有注意自己的說話方式,讓對方感到自己被嘲笑,自尊心受到傷害,所以對方不願意再理他。一個人說話的語音、語調不同,表達出的意思也不同,同樣的一句話,如果用平和的語音說出來,聽起來也會很自然;要是提高音量,就有可能帶有諷刺的意味,對方必定不快。第24節:已過了"童言無忌"的年齡(2)  當然,說話的內容對聽者來說,更重要。上面那個故事中肖曉用"活到老,學到老"來形容復讀了幾年的同學,顯然會刺激到對方心中敏感的地方。下面這個故事中的小伍也是個不會說話的男孩,別人不願意聽他說話,是因為他說話太不注意身份。  小伍是主管劉麗娜的助手,雖然劉麗娜僅比他大五歲,又從同一所學校畢業,但他們畢竟是上下級關係。而小伍見劉麗娜性格柔和,跟她說起話來就有點沒大沒小。  有一天,劉麗娜在茶水間和隔壁部門的一個大姐聊天,小伍正好進去了。只聽到兩人聊到了公司一個同事剛結婚的事情,小伍一邊倒水,一邊問他的主管劉麗娜。  小伍問:"劉姐,你結婚了嗎?"  劉麗娜停頓了一下,回答:"沒有!"(不喜歡別人問這個問題)  小伍問:"怎麼還不結婚啊?沒有男朋友嗎?"(屬於隱私)  劉麗娜答:"有,不想結!"(非常不喜歡回答這個問題)  小伍說:"你年紀不小了,趕緊結婚吧,女人年紀大了就成豆腐渣了。"(有損人的嫌疑)  劉麗娜臉色鐵青,在一旁的同事大姐對小伍說:"小伍,你就這樣說你的領導呀?"  小伍面帶笑容地對劉麗娜說:"我說的都是事實呀!是吧,劉姐?"  像這樣的對話,在小伍和主管劉麗娜之間經常發生。劉麗娜脾氣再好,她也不喜歡這樣一個對自己評頭論足的助手。小伍不會說話,是沒有考慮到對方的位置和身份。作為一個助手,用一種長輩的口吻跟自己的主管說話,這樣的助手誰都接受不了。就跟東西不能亂吃一樣,話也不能亂說,否則就可能導致人際關係緊張。  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是說話的行家,都會出錯,但是有些錯誤是可以避免的。這就要求我們在說話之前先思考,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該說,應該如何說,如何更好地說。  20幾歲的年輕人不要再把自己當成小孩,不要以為還可以"童言無忌",應該多修鍊自己說話的本領。第25節:溝通要從禮儀開始(1)  溝通要從禮儀開始  禮儀是我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應該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能體現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和素質。懂禮儀的人容易讓人接納,從他與人的交往中,對方能感受到他對別人的尊重和重視,能感受到他自身的魅力和修養。  禮儀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而是發自內心的真誠和善意。無論是溝通還是做事,禮儀是年輕人首先要學的一堂課。在這裡,我按與人的交往過程,列出了年輕人需要注意的幾方面禮儀。  1. 稱呼  無論是當面和人交流還是在電話中,記住對方的名字,並準確地稱呼對方,都會讓人感到喜悅。因為你記得別人的名字,說明別人在你心中有一定的位置。對一個自己不在乎的人,我們往往不會花心思去記他的名字。如果你首先在稱呼方面就讓人不悅,比如,你忘了對方的名字,或是記錯對方的名字,那接下來的溝通就容易受阻。  那麼,記住了名字,又該如何稱呼呢?年輕人除了自己熟悉的同輩朋友之外,對其他人盡量不要直呼其名。當你清楚對方身份時,可以對方的職務相稱,比如"周總"、"李工"、"張會計"等;當你不清楚對方身份時,可採用以性別相稱的方法,如"周先生"、"張小姐"等。當然,如果你們熟悉了,還用"某先生"或"某小姐"來稱呼對方,就會顯得很生疏,讓對方感到你有意拉開彼此的距離。這個時候就要改稱呼了。  稱呼他人的時候,要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比如,你剛進公司,見到很多同事對一個老同事都叫"老趙",這個時候你也跟著叫"老趙",他可能就不太喜歡。他可能會認為"老趙"是同級人對他的稱呼,比他小二十多歲的你也這樣叫,顯然有些不把他放在眼裡。當然,熟悉之後你們可以這樣稱呼。  另外,年輕人最喜歡給人起綽號,如果你給老闆也起了個形象的綽號,千萬不要讓他聽到,否則你的後果很難預料。  2. 握手  握手時,同樣要向對方傳達你的敬意。與他人,特別是客戶握手時,要保持熱情和自信,如果過於嚴肅、冷漠或是缺乏自信,對方就會認為你對他不夠重視,因而也不會重視你。握手的時候盡量把手套取下來,就像對人敬禮時摘下帽子一樣,也是一種尊敬的方式。  年輕人還要注意一點,一般來說都是地位較高的人先伸出手,地位較低的人再主動走到對方面前;年齡較長的人通常先伸出手;女性通常先伸出手。所以,為了"保險"起見,無論對方年長與否、職務高低或者性別如何,都要等對方先伸出手,你千萬不要太"主動"地與別人握手。  另外,握手的時間不要太長,力度不要太大。如果你是男性,對方是一個女性,那麼握手的時間更要縮短;如果是同性之間,為了表示熱情,可以緊握對方雙手較長時間,但是也不要太長,同時握手的力度也要適中。  3. 距離  人與人交往中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同的關係之間,距離的遠近也不同。人類學家霍爾認為"人際距離"可區分為4種:親密距離(0-18英寸),通常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情人或戀人之間;個人距離(1.5-4英尺),一般適用於朋友之間;社會距離(4-12英尺),用於具有公開關係而不是私人關係的個體之間,如上下級關係、顧客與售貨員之間等;公眾距離(12-25英尺),比如老師和學生,演講者和聽眾之間。  與朋友間的距離屬於個人距離,可以近一點,與領導的距離屬於社會距離,適當地遠一點。總之,要與對方保持合適的身體距離,如距離太遠顯得生疏,距離太近又會令對方感到不適。第26節:溝通要從禮儀開始(2)  4. 自我介紹  自我介紹時語言要簡潔,言簡意賅。因為話說得多了,不僅顯得啰嗦,而且對方也未必記得住。為了節省時間,作自我介紹時,你還可以利用名片加以輔助。這裡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忽視了自己的"名字"。  自我介紹的內容一般包括姓名、籍貫、職業、職務、工作單位或住址、畢業學校、經歷、特長、興趣等。當然,應根據實際需要來決定介紹的繁簡,不一定把這些內容逐一說出。在領導和長輩面前,語氣應謙恭;在平輩和同事面前,語氣應明快,直截了當。  5. 交流  說話時,保持端正的站姿或坐姿。面帶微笑,表情柔和是友好的表現。說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你必須保持與其視線接觸,不要躲閃也不要四處觀望。說話時,音高、語調、語速要合適,語言表達必須清晰,不要含糊不清。  對方說話時,不僅要認真、耐心地聆聽,還要給予及時的回應,以表達你的興趣,比如"是真的嗎?""簡直不可思議!""我也這樣認為!"等。  如果沒有聽清對方的意思,千萬不要敷衍著應答,故意讓對方重複一遍也未嘗不可,比如"你剛說的意思我沒聽清。""你能不能具體說說?"說這些話,一方面,表示你聽清了對方的意思;另一方面,也使對方知道你在認真聽。注意,在對方說話的時候,不要隨意打斷對方。  6. 道別  如果是他人拜訪你,那麼,當對方準備告辭的時候,一般都應真誠地挽留。不論是朋友來訪,還是業務上的交往,當對方走時,一定要熱情相送,不要對方剛出門,馬上就把門關上了,這樣讓人感覺你把他推出去了,他會從心裡感到不自在。  如果是你拜訪他人,千萬要有時間觀念,不要佔用他人太多的時間,要適時地主動提出告別,不要做"聊不完"先生,粘住了別人。這樣下次對方就不敢再邀請你了。  最後,有一些小的細節要注意。自己做得不對的地方,要及時道歉。  比如,雙方見面的時候,你遲到了,當你知道對方等了很長時間,你一定要表示歉意,一句"對不起,讓您久等了",往往會讓對方感到十分溫暖,剛才的不耐煩也會隨著你這句話煙消雲散。第27節:主動搭訕和"套近乎"(1)  主動搭訕和"套近乎"  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候你跟陌生人一路同行,很想跟他說話,但是既然對方沒開口,那就算了吧,各走各的路,一路上枯燥無趣;但是,一旦對方主動找你說了一句話,哪怕只是人家自言自語地抱怨了一下"這個該死的天氣",你也就很自然地接上他的話茬,跟他一起抱怨:"都下了一個禮拜的雨了,什麼時候才會放晴啊!"接下來你們就從天氣聊起來,聊的話題也越來越多,最後甚至交換各自的個人信息,彼此成為朋友。這說明,在幾個不熟悉的人中,往往只要一個人主動開了口,也就給了其他人說話的勇氣。  一天,在公交車上,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吸引了汪磊的眼球,更巧的是,這個女孩居然跟他一起下車,一起進入辦公樓。後來又有好幾次汪磊都在公交車和電梯里遇到她,但是彼此都沒有說話。其實,汪磊很想認識這個漂亮女孩,希望跟她交個朋友,但是他沒有勇氣開口。  這個周末,汪磊在公司加班,從公司出來,進了電梯,發現這個女孩又在電梯里。她穿著紅色only的T恤,黑色短褲,白色運動鞋,挎了一個很大的草編織提包,很清爽,很休閑。  汪磊覺得他和這個女孩太有緣分了,今天無論如何也要跟她說上話。  因為是周末,電梯里沒有別人。所以他鼓起勇氣,對女孩說:"真是很巧啊!我們經常碰到……"話還沒說完,臉已經紅到了耳根。  "是啊!一共碰到了5次!"汪磊沒想到女孩記得這麼清楚,說明女孩也在注意著他。於是,他接著問:"你今天也加班嗎?"  "不是,過來取點東西。我們從來不加班!"女孩微笑著對他說。還沒等汪磊開口,女孩又主動問:"你們經常加班嗎?"  ……  那天,他們一路聊到了公交車站,坐上同一輛車。兩人聊得非常愉快,在這個過程中,汪磊知道了女孩姓謝,周末喜歡打球、逛街,在公司做文秘工作,等等。  汪磊主動跟女孩說話,女孩沒有拒絕她,最後還跟他交了朋友。看來,主動說話是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然而,在生活中,有很多年輕人,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很被動,不喜歡主動跟人接近。這主要有兩種心理原因。一種是怕自己的主動搭訕、打招呼得不到對方的回應,使自己陷入尷尬的境地,自尊心受損;另一種想法是,認為自己先同別人打招呼,顯得自己很賤,像是在討好別人。  這兩種想法其實都是片面的。試想,當別人主動跟你說話的時候,你會認為別人是在討好你,因而不願意搭理別人嗎?當然不會!因此,當你因為某種顧慮而不敢主動同別人交往時,最好去實踐一下,用事實去證明你的擔心是多餘的。不斷地嘗試,會積累你成功的經驗,增強你的自信心。比如下面的這些話,都能引起對方的注意。  ·請問現在幾點了?  ·你也是去南京嗎?我也是去南京,我們可以一起走!  ·每次來這裡都會碰到你,真是太巧了!  ·請問你是第一次來這裡嗎?  生活中,其實很多人都有搭訕的經歷,比如問路、問時間。那個時候是不得不去做,所以表現得很自然,但是,以交友為目的的搭訕,就會讓人感到緊張而張不開口。因為你害怕被人拒絕而有損自己的自尊心。  搭訕的方式其實也有很多,如果你沒有勇氣跟陌生人說話,那麼你可以小聲地自言自語,比如當你到某個地方去面試,去得太早了,面試的人都在門外等待著,這個時候,你自言自語地說:"今天好像來得太早了!"然後面帶微笑地看著其他人。你這樣說,跟你一起等待的人,也可能會接著你的話,跟你聊天來打發時間。第28節:主動搭訕和"套近乎"(2)  還有一個很好用的方法就是,把一件對方可能知道的事情,故意說錯,等著對方給你糾正。  ·這個節目不是每天晚上8點才有嗎?怎麼現在就有了!  ·白天也有的,現在這個是昨晚的重播。  好為人師是每個人的特點,大多數人在發現他人的錯誤後,都會主動糾正。在搭訕成功後,就可以進一步地彼此了解。如果你對人家感興趣,很想和他交朋友的話,那麼,就要懂得如何"套近乎"。  比如:  ·我們還是老鄉呢!  ·我和你是一個學校畢業的。  ·我曾在你們家鄉待過一段時間。  ·我看過你寫的文章,寫得太到位了!  套近乎,聽起來似乎是個貶義詞,但是在生活中卻非常管用,可以通過得體的語言拉近彼此的距離。套近乎主要是在雙方的經歷、志趣、追求、愛好等方面找出共同點、誘發共同點,為交際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進而贏得對方的支持和合作。  喬·吉拉德是美國汽車銷售界的傳奇人物,被稱為汽車銷售大王,他沒有三頭六臂,也沒有強硬的後台支持,他的秘訣就是套近乎。  一天,一個建築商來到了他的展位,吉拉德打完招呼,並沒有急著介紹自己的商品,而是和建築商談起了建築工作,他一連問了好幾個關於建築施工的問題,每個問題都圍繞著這位建築商,比如"您曾負責哪幾棟大樓的施工?""您是否參與過建造附近那片小區?""您現在進行哪項施工?"等等。  幾個問題下來,他和這位建築商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建築商不但非常信賴地把挑選汽車的任務交給了他,而且還介紹自己的朋友給他認識,使吉拉德獲得了更多的商機。  雖然套近乎於人際關係的發展有不錯的效果,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讓你的動機太過功利,讓人覺得你很勢利。  另外,跟人套近乎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禮儀風度,不要給人一種巴結、猥瑣的感覺,特別是在異性面前,要有分寸,如果對方真的對你不感興趣,千萬不要死纏著不放。第29節:盡量避免與人爭辯(1)  盡量避免與人爭辯  在進入這篇文章之前,請先想下面幾個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內,你跟誰有過爭論或衝突?是如何發生的?  對於這些爭辯,你覺得是否有意義?  與對方的爭辯是否影響到了你們的關係或交情?  對此,你現在的想法是什麼?如果再來一次,你是否還會跟上次一樣,不遺餘力地與人爭辯到底?  生活中,不少性子急躁的"直腸子"年輕人,遇到一點小事就喜歡與人抬杠,無論這件事是否值得他去爭辯,恨不得最後對方向他跪地求饒,他才肯罷休,似乎從中能得到一種滿足感。但無意義的爭辯除了顯示自己的好鬥外,沒有任何的好處。  在19世紀,林肯的一名年輕軍官個性好強,無論什麼事都愛跟人爭論不休,他經常和戰士們發生激烈的爭吵,影響很不好。  林肯因此處分了他,他告誡這個年輕人說,一個成大事的人,不能處處與別人計較,消耗自己的時間和人家爭論;無謂的爭論,對自己的性情不但有損害,而且會使自己失去自制力,在儘可能的情形下,不妨對人謙讓一點;這就如同跟一條狗搶行,不如讓狗先行一步,如果被狗咬了,你即使把這隻狗打死,也不能治好你的傷口。  在與人的交往中,我們每個人因為各自的立場、身份、家庭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面對同一件事情,各自的想法會不同,為人處世的方法也不同。這個時候,很容易因為觀點不一致而發生爭辯。無論你是出於好心想要糾正對方的"錯誤"觀點,還是只是受自己的表現欲所驅使,爭辯都是一件傷感情的事情。  有的年輕人,說話總喜歡駁斥對方,人家剛說出一個觀點,他會馬上糾正道:"不是這麼回事……""你說錯了!""你絕對是錯誤的!"然後大談自己的觀點。如果對方脾氣好,就不再說話了;如果碰到脾氣倔點的對手,這樣的開場白就直接升級為爭吵了。無論哪種情況,跟這樣的人說話,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  因此,在交談中,要避免與人爭論,有下面這些建議。  給對方說話的機會。  讓你的溝通對象有說話的機會,當對方提到了與你不同的觀點時,也要讓對方把話說完,不要頂牛、防護或爭辯,否則只會增加彼此的誤會和障礙。有的年輕人,聽不得一點反對意見,對方還沒把話說完,就開始為自己辯解。  小周為公司贏得了一個榮譽後開始飄飄然起來,師傅為了不讓他因此而驕傲,所以打算先挫挫他的銳氣,再肯定他的成績。  師傅和顏悅色地說:"年輕人不要沉不住氣,要學會謙虛……"  小周一聽就不高興了,馬上變了臉色,嘀咕道:"我為公司立了功為什麼不說?"師傅聽到後,也很不高興,覺得小周太自負了。  師傅不悅,說:"你小子還沒怎麼樣呢,屁股就翹上天了!"  於是,兩人進行了一場不愉快的談話。  說話的方式有很多種,有時候最初說出來的意思並不一定是他人全部想表達的意思。人們會採用"先揚後抑(先肯定再否定)",或是"先抑後揚(先否定再肯定)"的說話技巧。如果話只聽一半,就急著跟人辯駁,那很可能會造成一些誤會。所以,要先讓對方把話說完,了解對方最終想表達的意思,再與人辯解。  適當地保持沉默。  在與人意見不合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想想這樣的爭辯是否有意義,對於一些根本就與你沒關係,或是無關痛癢的事情,你最好是保持沉默,讓對方去說好了。如果對方本就對你有偏見,或是根本就對你不熟悉,那麼開口之前也要謹慎,否則你在對方心中的形象又會受損。第30節:盡量避免與人爭辯(2)  我以前參加過一個學習班,班上建立了一個聊天群,有事沒事都有人在群里閑聊。有一次,群里一個人閑來無事,說到了當時的"網路紅人"芙蓉姐姐,有一個說自己最討厭這種人,另一個說自己就喜歡這樣的,開始兩人爭來爭去,好像在開玩笑,群里的人都在笑。一個說另一個審美有問題,另一個馬上針鋒相對,最後他們居然大說髒話,吵了起來。後來班上的同學聚會,爭吵過的兩人像仇人一樣,誰也不跟誰說話。  其實,人家喜歡誰,不喜歡誰關你什麼事呢?你改變不了對方的觀點。就算你爭贏了,人家跟著你一起喜歡芙蓉姐姐,對你又有什麼意義呢?  說話時對事不對人。  ·我不相信這件事能夠順利完成。(針對這件事)  ·我不相信你能順利完成這件事。(針對你這個人)  上面的兩種說法說出來好像差不多,但對聽者來說,就大不一樣了。  對於第一個說法,對方可能回答:"我盡量努力,讓它順利完成吧!"而第二個說法,對方可能會說:"你憑什麼不相信我的能力?"  有時候,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能將戰火點燃。我們經常在為一件事爭吵的時候,會無意識地把事引到與事相關的人,進而對他人發起人身攻擊。比如當一件你很看重的事情對方沒處理好的時候,你會不由得想罵對方"你這個人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的事情都辦砸了,你長了個豬腦袋呀?"甚至用"有其父必有其子"之類的話語捎帶上對方長輩一起訓。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一旦你侵犯了他的自尊,戰火就會越燒越烈。所以,這樣的錯誤最好不要犯,即使爭論也要圍繞事情去爭論,而不是針對雙方的為人。  儘快走出"戰場"。  如果爭論無法避免,且最終你獲勝了,你也應該表現出自己的風度,不要計較爭辯時對方對你的態度。這個時候,你可以請對方為你幫個小忙,比如遞一杯水,問對方几點了。這表明,你即使跟他進行過一場爭辯,但你始終是把他當朋友的,對他並沒有敵對情緒,這樣可以緩解氣氛,讓雙方儘早從充滿火藥味的"戰場"走出來。  如果爭論是對方獲勝,那麼也不要太計較爭論本身這回事,而要認真思考對方所說的道理。不要因為自己在爭論中輸掉了而對對方耿耿於懷,甚至因為這一點小事而對對方打擊報復。  在社交中,若人家提出的意見,你不同意,千萬不要馬上反駁,至少要給他一個台階下。當然,這裡我們說的是盡量避免爭辯,與如何說服別人不同,後面我們還會講到如何巧妙地說服別人。  年輕人一定要明白一件事,爭辯並不是目的,達成共識、解決問題才是目的。很多年輕人在與人爭辯的過程中,漸漸地轉移方向,把對事情的反對態度轉變為對對方的否定態度,因而一場爭論發展成一場衝突。當雙方的意見僵持不下時,你就應該明白,再這樣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最佳的辦法就是,找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或者建議一個可行性強的折衷方案,其中包含了雙方的部分觀點。第31節:表達你的感激之情(1)  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有一個女孩從家裡出來,剛要到小區的車棚取自行車時,看到一個人拿了開鎖工具在開她自行車的鎖。女孩立刻意識到自行車被盜了。於是大喊:"抓住他!有賊!"  女孩喊的時候,偷車賊已經打開了車鎖。推了車就往外奔去。就在這個時候,只見路邊一個中年大叔伸出了手中的一把雨傘,試圖阻攔這個逃跑的賊。由於車速比較快,雨傘連帶著中年大叔,加上小偷以及自行車都摔倒在地。小偷見女孩要追上來了,於是趕快跑掉了。  女孩見到自己的新自行車剮蹭了一塊皮,上去將車扶起,然後頭也不回地走了。這時,大叔才從地上爬起來。旁邊有人跟她說:"姑娘,你怎麼不感謝這位大叔一下?人家的傘都壞了!"這個女孩還只顧著自己的新車,嘀咕道:"我的車龍頭都歪了!"  眾鄰居們對她一聲嘆息,都覺得她太自私了。有的人議論:"這樣的女孩,就不應該幫她!""不懂得感激別人,就想著自己的車了!"  第二天,女孩到樓下的小賣部買水果,發現帶的錢不夠,於是,想先把水果拿回家,下次出來再還錢給老闆。老闆不僅不同意她這樣做,還不願意賣水果給她。原來這個老闆就是昨天幫她搶回自行車的大叔的兒子。  他不願意把東西賣給"不知好歹"的人。這個女孩也知道理虧,低著頭出來了,她以後也不好意思再在小賣部買東西了。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習慣了父母的寵愛,所以到了社會上也認為這個"待遇"會一直延續下去。年輕人有必要弄清楚,在父母的眼裡,你永遠是孩子,他們把你看成自己生命的延續,所以他們會一如既往地寵愛你;但是在同事眼裡,你僅僅是同事,甚至是競爭對手,他們沒有義務寵著你、讓著你,他們甚至會因為某一處利益,而跟你進行激烈的競爭,不僅不讓著你,還要從你手上奪走很多的東西。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得到了他人的幫助,你應該感激,而不是擺出一副理所當然的姿態接受。  儘管有些人幫助你並不期待有什麼回報,但是在他們的內心中,始終都有一種期待,那就是希望你記住他的好。你的感激之情表達得越充分、越及時,他們就會越覺得自己的付出是有意義的。否則,他們會認為自己"費力不討好"、"白幫忙"了,下次當你有困難的時候,所有的人都可能離你遠去,就像上述故事中的那個女孩一樣。那麼,我們應該怎樣表達對他人的感激呢?  事情沒辦成也要表示感謝。  別人幫了你的忙,你表示感謝是理所當然的,但是如果別人答應幫你,儘力了但卻沒有幫上,你該如何呢?抱怨別人不該答應你?指責別人沒有為你多儘力?或者是什麼也不說,就當沒發生過?第32節:表達你的感激之情(2)  不管怎麼樣,只要對方付出了努力,無論結果如何,你都要表示感謝,否則就會讓人認為你是個勢利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說:  ·我知道你已經儘力了,謝謝你!  ·真不好意思,讓你為難了!  ·這件事的難度確實太大了,我自己再想其他辦法,但還是非常感謝你的幫忙!  對方聽到這樣的話,心裡肯定會感到很舒服,甚至為沒有幫上你的忙而感到愧疚,下次你遇到困難時,他們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來幫你,以 "彌補"這次對你的"虧欠"。  感激之情要及時表達。  很多年輕人在得到他人的幫助後,不僅不感謝別人,還喜歡說一些"佔了便宜又賣乖"的話。比如:"沒有你,我同樣也能完成!""你來了反而給我添了麻煩,本來我可以提前完成的。""我一個人其實也能搞定!"他們說的可能是實話,但結果讓對方覺得自己"做好不討好"。  合適、及時的感謝會讓朋友們感覺到你對他的肯定。下次你再有困難的時候,朋友自然願意幫你。比如,當你收到別人的禮物的時候,不管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都要及時地表示感謝,因為送你禮物的人會很在意你的反應。  借第三者表達你的感激之情。  我們當面說一個人的壞話,和背後說他的壞話,你覺得哪個對他的影響更大?背後!其實說一個人的好話的時候,這種效果也非常明顯。有時候,你想要對別人表達感激之情根本就用不著自己去表達,很多的局外人都能幫你做到這一點。  在第三者面前表達對一個人的感激之情就避免了討好、虛情假意的嫌疑,顯得誠懇。尤其當這種"背後感激"通過各種渠道傳到對方的耳朵里時,就會使他更加感到滿足和愉快。  比如,有一個人給你推薦了一份好工作。在和你們共同的熟人聊到他的時候,你可以趁機說:"上次多虧了他,我的工作才這麼順利,不然的話我現在還不知道在哪裡呢?真是太感激他了!"用不了多久,這句話就會傳到他的耳朵里,總有一天,你會發現他對你的態度比原來更好了。  感激不僅僅只靠口頭表達。感激的話誰都會說,但是有時候用行動表示感激,更能打動人,更能把你的感激之情傳遞給對方。比如說借著節假日,請對方吃頓飯,或者送對方一些小禮物,一方面相互聚聚可以聯絡感情,更重要的是要向對方表達你的感激之情。雖然你表面上沒有說出來,但對方也一定明白你的意思。  幫助他人以報感激之情。  這一點,我可以用以前看過的一個小故事來說明:  有一個生活貧困的男孩為了積攢學費,挨家挨戶地推銷商品。傍晚時,他感到疲憊萬分,飢餓難耐,而他的推銷卻很不順利,他有些絕望。這時,他敲開一扇門,希望主人能給他一杯水。開門的是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她給了他一杯濃濃的熱牛奶,令男孩感激萬分。  許多年後,男孩成了一名著名的外科大夫。一位患病的婦女,因為病情嚴重,當地的大夫都束手無策,被轉到了他所在的醫院。他為婦女做完手術後,驚喜地發現那位婦女正是多年前,在他饑寒交迫時,熱情地給過他幫助的年輕女子,當年正是那杯熱牛奶使他又鼓足了信心。  結果,當那位婦女正在為昂貴的手術費發愁時,卻在她的手術費單上看到一行字:手術費=一杯牛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在曾幫助你的人有困難的時候盡自己的一切努力給予幫助,那就是你對他最大的感激!  總之,年輕人要明白一個道理,任何人對你的幫助,都不是一種義務,人們有幫助你的選擇,也可以不幫助你。當你得到了他人的幫助的時候,一定要懂得感謝,哪怕只是簡單的一句"謝謝你",都是你應該做的。第33節:在恭維中給對方提要求(1)  在恭維中給對方提要求  當一個小孩怕疼,不願意打針的時候,如果父母哄著他:"你真勇敢!小朋友們都不如你勇敢!"這個小孩就真的以為自己是最勇敢的人,而不再抗拒打針。你承認了他的勇敢,他就會勇敢給你看。  好聽的話,小孩愛聽,大人也愛聽。你想讓對方怎麼做,就把對方標榜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眼中是無所不能的,那麼,他就會盡量表現出自己的無所不能。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給某人戴高帽。  王妮找了一個保姆,便打電話給那位保姆的前任僱主,詢問了一些情況,得到的評語卻是貶多於褒。  保姆來的這天,王妮對她說:"我打電話請教了你的前任僱主,她說你為人老實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唯一的缺點就是理家比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髒兮兮的,我想她的話並非完全可信。你穿得很整潔,人人可以看得出。我相信你一定會把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同你人一樣整潔乾淨。你也一定會同我相處得很好。"  保姆聽到王妮這樣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表現,結果,她們果然相處得很愉快,保姆真的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而且工作非常勤勞。  在保姆正式開始工作之前,王妮就給她戴上了一頂高帽。"煮得一手好菜"、"相信你一定會把家裡照顧得井井有條"、"你一定會同我相處得很好"。這些話保姆當然愛聽,因為是對她的讚賞和肯定,而對於王妮來說,她的目的不是讚賞保姆,而是對保姆提出這樣的期望和要求。當保姆知道自己在王妮心中是這樣的好印象之後,她會儘力做到最好,使這種好的形象一直維持下去。  老子說:"美言可以市。"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善於駕馭語言,便可以用來交換自己所需要的東西。這句話的意義體現於上述生動的故事中。會說話的人,必定是會擅長"美言"的人。在恭維中給對方提要求,是一種社交技巧。想讓對方怎麼做,就朝那個方向恭維他,這樣可以滿足他被讚美、被崇拜的心理,更重要的是,他會不遺餘力地為你辦事,努力達到你所恭維的境界。第34節:在恭維中給對方提要求(2)  一個年輕人做生意需要一筆資金,他想向銀行貸款,可他不是本地人,所以貸款一直沒有批下來。為此他出入了多家銀行,都沒有成功。  無奈之下,他只好請在一家銀行做主管的朋友幫忙。這個朋友讓他到辦公室來說。年輕人到銀行主管的辦公室後,表現得非常高興:"真是太好了。謝謝你!我早應該想到找你幫忙,相信不會存在什麼問題,我的創業理想馬上就要實現了。"  主管聽後,說:"我不一定幫得了你,別太急著感謝我。"  年輕人把椅子拉近一點,對他說:"你是部門的主管,還有什麼你辦不了的事情嗎?"  主管聽了,微笑著說:"你這是給我出難題呢!不過,我可以試一試。"  通過主管和年輕人共同的努力,本來他們以為辦不成的事情,結果辦成了。  年輕人的一句話:"你是部門的主管,還有什麼你辦不了的事情嗎?"  聽著在恭維對方,實際上也是在給對方施加壓力。如果作為一個部門主管,這個事情也辦不好的話,在這個年輕人面前豈不是太沒面子了!於是,他會儘力把這道"難"題做出來,證明自己是個"無所不能"的部門主管。這個主管戴著年輕人扣下的"高帽",按著年輕人的期望,很好地表現了自己。  或許你會說,戴高帽其實就是拍人馬屁,其實,並非如此。拍馬屁是指過分誇大別人的優點或將別人的缺點、錯誤說成是正確的。戴高帽雖是誇獎別人,但是不誇大,符合實際,只是在誇獎別人時,突出了他的優點而將缺點按下不提罷了。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善於給人戴高帽的人就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並適時地說出來,對方自然會很高興。因為誰都希望自己在別人的眼裡有價值,誰都喜歡聽別人稱讚自己。如果是你,你會喜歡別人貶低你,讓你難堪嗎?你不也喜歡聽別人誇獎你,對你說好聽的話嗎?  ·沒有什麼你辦不成的事!  ·這件事只有你才能完成!  ·我知道你是個責任心很強的人,所以完全相信你。  ·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你絕對不會讓我失望,對吧!  這些話聽起來是在恭維對方,實際上是在給對方提要求。其實,這一點,你明白,對方也明白,只不過對方甘願在你的讚美聲中上你的當。  然而,在恭維他人的時候,很多人常常言過其實,讓人感覺受到愚弄,這樣就適得其反了。比如,對一個相貌平平的女孩,為了跟她套近乎,你說她是美如天仙;對一個不懂專業的人,為了讓他多做事情,你說他是個天才,對方顯然不會高興。這樣,只能表明你是一個口是心非、虛偽的人。第35節:學會與不喜歡的人相處(1)  第4章 20幾歲要懂得如何靈活做人  有些事,因為年輕,所以不懂,因為不懂,所以受挫。  陳安之有一個"成功的秘訣",即成功=知識30%+人脈70%,可見人脈對成功起著何等重要的作用,而懂得一些人情世故能夠幫助我們緩和人際交往的緊張度,讓他人感到與我們交往的愉悅感與建設性。因此,年輕人建立自己的人脈資源要以懂得人情世故為前提。  學會與不喜歡的人相處  生活就是這樣,很多不喜歡做的事情你卻不得不去做,比如人際交往中的一些場合,不可避免地要和那些我們不喜歡的人打交道,他們可能是令你討厭的老闆,讓你厭惡的同事,或是難纏的朋友,等等,他們可能是任何人,做過任何使你感到厭惡的事情。  儘管你看到他們的時候,想離他們越遠越好,或是對他們敬而遠之,但很多時候,你又不得不和他們合作,離不開他們。甚至有時候為了達到目標,你必須和他們保持和諧的關係。  要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與自己喜歡的人交往是人的一種本能,而要與自己不喜歡的人和諧相處,卻是一種能力!  小鄭在一家公司做銷售,這麼多年工作下來,看著公司一步步壯大起來,小鄭也算是有資質的老員工了。由於人事變動,小鄭的上司經理調走了,小鄭本以為自己能接替這個職位,沒想到公司從外面新聘請了一個管理者。  一天,小鄭和經理去見一個大客戶。在談業務的時候,他卻想起自己接受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馬上返回公司處理。結果客戶認為他們對自己的項目不夠重視,很不滿意。於是當著客戶及很多人的面,經理嚴厲地指責了小鄭,譴責小鄭沒有把事情安排好。  當時,小鄭非常生氣。自己好歹也是公司的元老人物,他居然一點面子也不留給自己!本來平時小鄭就對他很不滿,覺得他自以為是,有時候不懂裝懂,外行指揮內行,在盛怒之下,小鄭什麼也不顧了,跟經理大吵了一架,然後拍桌子走人了。  這件事之後,小鄭覺得這個經理凡事都針對自己,看到他就覺得彆扭。有時候,經理跟他說話,他能不搭理就盡量不搭理,能不單獨跟他相處就盡量避免跟他碰在一處。  小鄭想調換到其他的部門,或是換一份工作,不"屈尊"他手下。可是,現在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多麼難呀!小鄭對自己的處境感到非常的不舒服。  其實小鄭遇到這種情況確實很尷尬。他對經理的指揮不服氣,又不得不聽從經理的指揮。這樣讓他產生很大的心理衝突,而且影響到他工作的開展和進一步發展。  在生活中,我們不喜歡的人,可以盡量避免和他們接觸,但是當你不得不去面對他們的時候,你就要學會適應他們或是嘗試改變自己的看法。第36節:學會與不喜歡的人相處(2)  任何時候,都不要帶著偏見去看待別人。你可以假設他是友善的,假設他是你的朋友。比如小鄭之所以看經理時覺得彆扭,首先是因為他對經理有偏見,覺得自己是公司的老員工,要比經理懂得多,於是覺得經理自以為是。經理當眾批評他的時候他接受不了,是因為他覺得經理沒有給他面子,但是他沒有考慮到經理既然坐在了這個職位上,說明經理有能力,經理批評他是因為經理把客戶看得很重要。  其實,如果想真心實意地和他人交往,首先要改變的不是別人,應該是你自己。如果你對別人寬容些,你們的關係就自然會好處了。你不喜歡一個人,自然有你的理由,你見不得他身上那些與你不相容的缺點,但是如果換個角度去看,你也會發現對方身上的一些優點。  以前,我在一家空調銷售公司工作的時候,碰到了一個非常挑剔的老闆,他不僅挑剔,而且非常嚴格,總是一副嚴肅的面孔。很多事情,我自認為已經做得很到位了,但是他總能挑出很多毛病來,諸如桌面太亂啦,文件中掉了個標點符號啦,來了客人不懂得主動倒水啦,等等。我恨透了他。但是對於他個人,說真的,我卻打心眼裡佩服他的工作能力。  據老闆夫人講,他們倆剛到北京的時候,他只不過是一個到處推銷空調的銷售人員,最潦倒的時候睡過天橋和公園的石凳,幾塊錢度過一天。後來靠勤奮,肯吃苦,慢慢地由銷售員做到經理,等到有了經驗和資源,就開始自己做老闆。老闆夫人說:"他是個操心的命。做事非常認真仔細,不容許犯一些不該犯的錯誤,事無巨細,他都盡量自己辦。"作為銷售出身的他,從不抽煙、喝酒,但和客戶的關係都處理得非常好。老闆夫人對他的評價就是兩個字--認真。  當時,每一次他批評我的時候,我都告訴自己,要認真,再認真一點。慢慢地,我習慣了他的挑剔,並從中受益。  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不可能全都合你的心意。你不能強迫對方一定按你的意願去做事,說不定你嫌棄別人的時候,人家也正嫌棄你呢!面對你討厭的人,你無法理解的人,你可以嘗試從下列幾個方面來調整你們的關係:  1.你可以在心底討厭別人,但一定要尊重別人。  2.你可以不贊同對方,但你沒有否定對方觀點的權利。  3.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學會看對方的優點。  4.在關係不好的時候,要主動示好,不要為了面子丟掉人際資源。第37節:不要催一下走一下(1)  不要催一下走一下  我能理解並接受每一個做事積極,但能力不太夠的職場新人,但是無法接受那些有機會學習卻不主動去學,有機會做事卻不主動去做的年輕人。  主動學習、主動做事是初入職場的年輕人獲得成功的重要秘訣。很多年輕人說話、做事遲鈍、不靈活,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難免被動,不討人喜歡。比如,小王就是這樣一個人。  小王所在的部門幾個人在開會,老總旁聽。會議結束之前,老總要寫一個注意事項給經理。經理當時拿筆不太方便,就隨口問小王:"你帶筆了嗎?"  小王馬上回答:"帶了。"這時幾雙眼睛看著他。接下來的十幾秒中,小王睜著無辜的雙眼,看著經理。於是,經理打破了這個僵局,補充一句:"借我用用!"小王這才拿過自己的包,從裡面找了一支筆,遞給經理,再由經理遞給老闆。  散會後,經理問小王:"剛才問你有沒有筆的時候,你怎麼不主動拿出筆來?"小王回答:"你們又沒有說要筆,我怎麼知道。"這個回答差點沒把經理氣暈過去。  不要笑這個小王呆板,生活中很多年輕人都跟他差不多。人家問一句,他答一句;人家催一下,他走一下,從來不主動做事,工作上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這些被動做事的年輕人在逃避困難和責任的同時,也放棄了很多的機會。  與之相比,一些做事主動的年輕人,我們能從他們身上發現很多良好的品質,比如有責任心、勤勞、穩重、可靠等。微軟的前副總裁李開復曾經說:"不要再只是被動地等待別人告訴你應該做什麼,而應該主動地去了解自己要做什麼,並且規劃它們,然後全身心地努力去完成它。想一想如今世界上最成功的那些人,有幾個是唯唯諾諾、等人吩咐的人?對待工作,你需要以一個母親對待孩子般那樣的責任心和愛心全力投入,一步步地努力。如能做到這樣,便沒有什麼目標是不能達到的。"  如果你的工作很認真、很主動,即使一時能力不夠,也是可以諒解的,人們對你也一定會有實事求是的評價;但如果你有能力卻懶惰,應該做的事情不主動去做,周圍同事就會對你另眼相看。  年輕人要想在現代企業中獲得成功,就必須努力培養自己的主動意識,在工作中勇於承擔責任,主動為自己設定工作目標,並不斷地改進方式和方法。工作中養成主動做事的習慣,就要注意下面四點:主動尋求他人的幫助,主動動腦筋思考,主動做應該做的事情,克服拖延的習慣。  1. 主動尋求幫助  年輕人在缺乏工作經驗的情況下,最應該做的是向他人學習,但是別指望別人會主動告訴你他的工作經驗,因為別人沒有義務培訓你。你只有主動地向他人學習並尋求幫助,以虛心的態度向他人請教,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有一個年輕人跟我說:"我畢業還沒多久,別人說做徒弟一定要主動,一定要積極,但是經理和同事們平常都很忙,就我有點閑,又不好意思打擾他們,向他們問一些情況。所以,大家越來越忙,我卻越來越沒事做。我該怎麼辦呢?"第38節:不要催一下走一下(2)  很多年輕人知道做事要主動的道理,他們需要有人指導,但是又不好意思開口向人請教,怕打擾別人,更怕遭到拒絕後自己沒有面子。其實,向他人請教不是什麼壞事,也不是什麼羞於啟齒的事情,你應該大膽地開口。有時候對方沒有及時幫助你,可能是因為他太忙,不要想得太多,你只需要明白自己需要什麼,應該如何獲得,這就足夠了。  2. 主動動腦筋思考  經理讓小尤給客戶送一份資料。出門的時候,經理說:"可以打車去,然後坐公交車回來。"結果小尤卻坐公交車去,打車回來。經理問:"為什麼這麼做?"  小尤答:"送文件去的時候我不累,回來的時候有點累,所以就這麼安排了!"  經理說:"你太不動腦筋了!"  小尤問:"什麼時候打車,什麼時候坐車,難道不一樣嗎?"  經理解釋:"讓你打車去是因為客戶急著要資料,需要你快點送過去;讓你坐公交車回來,是因為公司沒什麼急事,你可以節約成本。"  小尤這才恍然大悟,小聲對經理嘀咕:"誰讓你不早說呢!我哪裡知道!"  做任何工作都需要開動腦筋,有自己的想法。哪些事情該做,應該如何去做,是否有比以往更好的解決辦法等,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思考既是前進的動力,也為前進指明方向。一個不動腦筋思考的人,永遠不可能做出多大的成就。  3. 主動做應該做的事情  某知名企業在一所大學的禮堂舉行專場招聘會。會上許多畢業生都非常積極,希望自己能進入這家知名公司,但嚴格的招聘條件將許多熱情的學子擋在了門外。  招聘會散場時,禮堂里有一把椅子的座套被碰掉在地上,陸續有很多學生從旁邊經過,一個、兩個、三個……這時一個年輕人從旁邊經過,主動彎腰撿起座套,撣掉灰塵,重新把它套在了椅子上。  這一幕被該企業前來招聘的人力資源部經理看在眼裡,他馬上叫住這個學生,問是否是前來應聘的畢業生。經理對他說:"你不需要任何面試,只要你願意,我現在錄用你!歡迎你來到我們公司工作。"  這個畢業生僅僅是不經意地撿起了一個座套,就被知名公司錄取了。很多人也許要說他幸運,其實他的幸運來自於他做事的主動性。機會給了前來應聘的所有大學生們,但唯獨只有這個學生爭取到了。其他人沒有養成主動做事的習慣,所以在不知不覺中與機會擦肩而過。  年輕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上,都不要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做事心態。如果在工作上主動做領導沒有交代的事情,並能出色地做好它,你就能在領導的心目中確立自己的位置,就會被提升到更高的職位,獲得更大的成功。第39節:不要催一下走一下(3)  如果領導交代過的事情,你完成了,你充其量是個合格的員工,只是得到領導的認可。但若領導沒交代過的事情你也主動完成了,那麼你就會給領導一個驚喜,領導因為期待你更多的驚喜,就會一直注視著你,自然會把升遷的機會提供給你。  4. 克服拖延的習慣  做事拖延是個很不好的習慣。"等會再去做吧!"有時候,你這樣想著,到了該做的時候,又把事情往後推,心想"先休息一下,明天再做。"結果一件事最終就不了了之。有些事情既然需要你去做、而且是你應該做的,那麼就要積極主動地儘快完成。拖延其實就是不斷地進行自我欺騙,自我折磨,自我拆台,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年輕人克服拖延的毛病,要從一些細節做起,比如下面這些:  ①去掉這些口頭禪:"明天再說!""我沒時間!""先放那裡吧!""下次再商量!"這些都是消極的自我暗示,其實你根本不像自己所說的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做,只是你習慣了不去做。  ②每天從事一件明確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別人的指示就要主動去完成。哪怕只是一件小事,長此以往也會讓你形成主動做事的好習慣。  ③不要看著別人做事,而應該主動做事。在別人做事的時候詢問是否需要幫助,或是思考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事情需要做,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就馬上行動起來,不要讓自己有浪費時間後的空虛感。  年輕人要記住:積極主動的目的是為了給自己增加進步的機會,增加鍛煉自己的機會,增加實現自己價值的機會。第40節:好事不要做得太"過分"  好事不要做得太"過分"  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與對方各自的付出和收益都能維持平衡水平,那麼這種關係是最穩定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如總是向他人索取,而自己不懂得付出,那麼他的人際關係肯定會出現問題,這種人被稱為自私的人,人們必定不願意與之交往。那麼,當一個人總是付出而不索取,他的人際關係也會出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  美國心理學家霍曼斯在1974年曾提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交換,這種交換同市場上的商品交換所遵循的原則是一樣的,即人們都希望在交往中所得到的不少於所付出的。其實,如果得到的大於付出的,也會令人們心理失去平衡。  小錢的單位來了個漂亮的女孩。女孩剛大學畢業,家庭條件不太好。有一次,女孩的媽媽生病了,要到北京來做檢查,一時湊不出錢來,不得已找小錢借了一千元錢。小錢非常熱情,他不僅給女孩借了錢,還帶著女孩的媽媽到醫院做檢查,幫著排隊挂號、取化驗單,等等。女孩對他充滿了感激。她心想,等發了工資一定要請他吃飯,好好答謝他。  女孩發工資後,要還錢給小錢,可小錢執意不要,說她剛參加工作,如果還錢給他,她連生活費都沒有了。小錢非常理解女孩現在的處境,因為他也是從一個窮地方出來的,當初畢業的時候身無分文,日子也很難過。  女孩不想欠他的人情,但手頭又沒有多餘的錢,於是先還了小錢500元。後來,女孩因為工作上的失誤,得罪了客戶,差點被老闆開除。小錢又主動到客戶那邊活動,為單位挽回了損失,為女孩保住了這份工作。  第二個月發工資後,女孩打算把剩餘的500元錢還給小錢,小錢仍然說不著急,堅決不要。其實,小錢只是真心想幫這個女孩,他覺得她一個人在外地工作不容易。沒想到,他越幫她,她好像越有意躲著他。以前,他們還經常在中午吃飯的時候聊天,現在幾乎都不說話了。  有一天,女孩在寫工作總結的時候,不知道如何寫,就請教其他同事,這時小錢聽到了,主動過來要告訴女孩,卻被女孩拒絕了,說自己知道怎樣寫了。  小錢問女孩為什麼要拒絕他的幫助,她說自己不想欠他太多。她說知道他是個好人,如果自己沒有男朋友的話,她可以做他的女朋友來報答他。  聽到女孩這樣解釋,小錢才明白,原來自己給她的幫助已經給她形成了心理壓力。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她報答,更沒想到讓她做自己的女朋友,因為他早就有女朋友了。  看來,是女孩想得太多了,但他自己一回想,自己不厭其煩地幫助女孩,也確乎難免讓她覺得他另有所圖。  很多人以為,在人際交往中自己付出的越多,對方就會越高興,你和他人的關係就越密切,其實並不如此!人際交往理論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要符合平衡的原則。當你付出多而得到少時,對方就會想辦法償還你。如果你對別人施恩太多、太過,對方會覺得無法償還,而期望著某一天也一定要為你做類似的事情。但是在沒有報恩之前,對方會選擇暫時地離開或疏遠你,因為他承受不起這份未還清的恩情,他會有一種窒息感。  一個再自私的人,也不願意欠別人的情。如果你不想讓彼此的關係疏遠,那麼就不要把你和他人的關係變成"債主"和"負債人"的關係。  另外,當你一味地付出,而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時候,別人就會認定你一定別有所圖,就像上面這個故事中的小錢一樣,他是真心想幫女同事,女同事卻以為他對自己有好感,想要追求她,對她別有用心。  所以,如果你想幫助別人,而且想和別人維持長久的關係,那麼不妨減小你幫助他人的頻率,或在適當的時候,也請他為你幫個小忙,讓他有所回報,這樣就不至於讓他人因感覺虧欠你而內心充滿壓力,最終選擇疏遠你。如果你剝奪了別人"還債"的權利,那麼給對方的感覺就是,你要永遠當他的"債主",這種事情當然誰也無法接受。第41節:借他人的光辦自己的事(1)  借他人的光辦自己的事  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情我們自己做不了,就得依靠別人的力量共同完成。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優勢和長處,你所缺少的正是他人所擁有的。年輕人要懂得取他人的長處,補自己的短處,來辦成事。  有一個小男孩跟媽媽一起到雜貨店買東西。雜貨店的老闆很喜歡這個可愛的男孩,於是,打開糖果罐,讓小孩自己抓糖果吃。可是,一向喜歡吃糖的小男孩這次居然沒有任何反應。老闆叫了他幾次,他都不動。最後,老闆以為他不好意思,就親自抓了一大把糖果,塞進小男孩的口袋中。  回家後,媽媽很納悶,問男孩:"你為什麼不自己抓糖果呢?"小男孩說:"我的手太小了,抓的糖果太少,他的手大,抓的糖果要多。"  這個小男孩非常聰明,他想要更多的糖果,但是自己的手太小,所以他不動聲色地借用了店主的大手為他抓糖,因而他得到了更多的糖果。當我們的力量和能力不夠的時候,要懂得藉助於他人。  通用汽車公司總經理斯隆曾說:"把我的財產都拿走,但只要把我的人才留下,4年之後,我將使被拿走的東西失而復得。"中國台灣巨富陳永泰也說過:"聰明人都是通過別人的力量,去達成自己的目標。"這些話都深刻地表明了借用他人之力的重要性。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借他人的力量為自己所用呢?具體來說,年輕人要懂得藉助他人的名氣,藉助他人的才能,藉助他人的經驗,藉助他人的資金,等等。  1. 借別人的名氣  美國的一個出版商有一批滯銷的圖書,久久不能脫手。一天,他終於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給總理送去一本書,並三番五次地徵求總理的意見。  忙於政務的總理實在沒有時間與他糾纏,便隨便回了一句:這書不錯。出版商便借總理的話大做文章,並打出宣傳語:"這是一本總理稱讚的書。"不久這書便一搶而空。  不久,這個出版商又有書賣不出去了,就又送了一本給總理。總理很討厭上次書商借自己的名義做宣傳,於是,這次奚落他:"這本書糟透了!"出版商又如獲至寶,在自己的書店打出宣傳:"現有總理討厭的書出售。"這次,書又脫銷了。  第三次,出版商又將不好賣的書送到總理處。總理接受了前兩次的教訓,便不做任何回復。出版商仍然大做文章:"現有總理難以下結論的書。欲購從速!"這次書又被一搶而空。總理哭笑不得,出版商卻憑藉總理的那幾句話,賺了個盆滿缽滿。  這個書商借用了總理帶來的名人效應,使他的書一本比一本暢銷。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資源,不妨好好利用。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首先要找到一棵大樹。 第42節:借他人的光辦自己的事(2)  2. 借他人的才能  蕭伯納說過:"倘若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蘋果,那麼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換這些思想,那麼,我們每人將有兩種思想。"  如果你想當一個音樂人,你能唱,但不能寫,那麼最好是找個能為你寫詞作曲的人一起合作;如果你想創業,卻只懂得管理,沒有技術,或不懂營銷,這顯然是行不通的,你至少要有一些懂技術、懂營銷的人跟你一起經營。無論你現在是多麼的聰明,你都必須承認你的才能是有限的,如果要獲得更大的成功,就要學會與他人合作。  3. 借他人的經驗  京劇大師梅蘭芳曾經說過:"不看別人的戲,就演不好自己的戲。"  演戲如此,做其他事也是如此。經驗對我們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不斷地積累。但是作為年輕人,在社會經驗不足的情況下,就需要藉助他人的經驗,使自己得到提升。  經驗能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它不僅存在於別人的頭腦中,而且,在書本中也有很多有待於我們掌握的知識。在這裡,我想重點說的是,年輕人不僅要主動地向別人學習,而且當別人向自己提供一些建議的時候,一定要虛心地接受;有些建議聽起來不一定悅耳,但是"忠言逆耳利於行",對於別人的忠言,你接受得越多,改得越多,你的進步也就越大。  4. 借別人的資金  20幾歲的年輕人,剛走入社會,工作的時間不長,資金方面的積累還非常薄弱,但是現代社會,想干一番事,沒有資本是絕對不行的。特別是對很多打算自己創業的年輕人來說,各方面條件都成熟,唯獨缺乏資金,這個時候,你可以藉助別人口袋裡的錢來辦自己的事情。  當然,說到金錢,每個人都很謹慎,別人不會輕易把錢送到你手中,這就需要你首先具備駕馭金錢、創造財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讓人覺得你值得信賴和託付。第43節:維護他人的面子  維護他人的面子  中國人歷來都非常好面子,面子說到底就是一個人的自尊心。當你傷害了別人的自尊心,他會感到恥辱,而一直對你耿耿於懷。  人們對傷害面子的事情非常敏感,或許你曾經不小心傷了某人的自尊心,你早就忘記了,但是被你傷害過的那個人永遠不會忘記。因此,在一些無關得失的小事中,要懂得維護他人的面子,不要讓他人下不了台。  謊言識破不要說破。  一個商場來了一位顧客,要求退貨。她一個多禮拜前買了一件衣服,說衣服質量不好,不喜歡。雖然衣服上的標籤還沒剪掉,但是銷售員卻發現了衣服乾洗過的痕迹。按店裡的規定,凡使用過的商品一個禮拜之後都不能退貨,只可以是由衣物本身的原因造成的損傷而更換其他同類產品。  顧客堅持說自己沒有穿過,售貨員知道她在撒謊,但如果直接說她撒謊,對方會覺得失去面子,感到尷尬。說不定還會引起一場口舌大戰。  這時,售貨員很溫和地對顧客說:"我知道您可能沒有穿過,我很想知道,是否是您的家人把這件衣服拿去乾洗過,因為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前不久我買了一件新衣服,跟其他衣服一起放在沙發上,我母親不知道,就把它們一起放在洗衣機里洗了。所以,說不定你也遇到了這種情況,不信的話,你可以看看這個地方。"說著,售貨員指出衣服乾洗過後的痕迹。  顧客看到這個痕迹後,馬上低下頭說:"也有這種可能!說不定是我丈夫拿去乾洗的,我根本不知道,不好意思啊!那就給我更換一件其他的吧!"  這個聰明的售貨員其實早就識破了顧客的謊言,但是沒有直截了當地揭穿她,而是先為對方準備一個台階,然後順水推舟地讓對方下了台。這種情況下,心虛的顧客不會再堅持,還會對這個售貨員心懷感激。  很多時候,當人們撒謊後,會尋找各種借口為自己開脫,如果對方的錯誤對你無關緊要,那麼不如先為他找一個借口。他會對你心存感激,如果你不依不饒,以牙還牙地揭穿他的謊言,那隻會讓事態更嚴重,讓人對你恨之入骨。要知道,說話顧全對方的面子,會使人產生愧疚感,並主動改正錯誤。  除了撒謊,還有一些人總愛吹牛、說大話。這些人說大話只是一種習慣,他們習慣利用這種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強大,比如"我有個親戚在中南海"。"我20歲的時候就開了一家公司。""這點錢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儘管你很了解他,知道他說的並不是事實,但只要這些大話是"無公害"性的,那麼就不要當眾人的面揭穿他。他愛吹牛,讓他吹去好了。  善待他人的尷尬。  每個人都有尷尬的時候,認錯了人、說錯了話,扣子突然崩掉了,在公共場所情不自禁地打了一個嗝,放了一個屁,等等。這個時候,不要幸災樂禍地看熱鬧,你最好是裝做什麼也沒看到,什麼也沒聽到,或暫時離開,讓人家自己無所顧忌地處理這些意外。  如果有必要,你可以儘可能地幫助別人走出尷尬的境地。在別人尷尬的時候,發出笑聲或大肆評論都是極不禮貌的表現,是對他人的一種輕視,也是一件讓別人很沒面子的事情。有些年輕人,當別人處在尷尬的境地時,不顧及對方的感受,事後還把這些尷尬的小插曲到處傳播,讓人很沒面子。如果你也這樣,就很容易招致別人的反感。  小夏一上班就興緻勃勃地在單位宣傳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昨天他陪同事小王去女朋友家,小王精心打扮了一番,還帶了99朵玫瑰花,沒想到卻被女朋友的母親轟了出來,還勒令不許兩人來往。小夏覺得小王女朋友的母親真可氣。  小王上班後,同事們便一起嘻嘻哈哈地跟他開起了玩笑,小王本來就覺得很尷尬,現在自己的糗事被小夏宣揚了出去,覺得很不舒服。  儘管小夏一直在說小王女朋友的母親做得如何不對,小王的女朋友配不上他之類的話,但這些話在小王聽來都非常刺耳。他不願意聽到任何一點關於昨晚發生的事。  不管小夏是否在為小王打抱不平,他都不應該隨意散播小王的糗事,這是對別人應有的尊重。第44節:處世中的"黃金法則"(1)  第5章 說話辦事,態度是決定效果的硬道理  年輕人說話辦事,態度決定一切。  你如何對待他人,他人就會如何對待你;你怎樣對待一件事,事情就會呈現怎樣的結果。傲慢、自大、浮躁等都是年輕人最大的缺點,在生活中往往成為一種為他人所無法容忍的處世態度,其後果可想而知。  現代社會,年輕人最缺乏三顆心:虛心、耐心、同理心。只要擁有這三顆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處世中的"黃金法則"  你希望別人如何對待你,你就應該如何對待別人--這是人際交往中的黃金法則。  或許你經常發現,當你在路上碰到認識的人後,你對對方微笑,對方因領略到你的好心情,便馬上回饋給你一個笑臉;而當你面無表情地看著對方,或是故意低頭錯過對方的眼神,對方也會假裝沒見到你,結果彼此像陌生人一樣,擦肩而過。  生活中,你如何對待他人,他人也將如何對待你。心理學家們發現,人際關係的基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重視,相互支持。  阿龍森和林德是著名的心理學家,他們曾經做過一個有名的實驗。他們安排互不相識的被試者參加一系列的實驗,使這些被試者們發生一系列交往。每次交往以後,安排一名被試者(其實是他們的助手)向他們評價另一名被試者,並故意安排被評價者碰巧聽到對自己的評價。  評價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誇讚,並說自己喜歡那位一起參加實驗的合作者;另一種是抱怨,並表示自己不喜歡一起合作的實驗者。  結果,當他們要被評價者自己選擇下一階段實驗的合作者時,受到讚許和喜歡的被試者們都傾向於選擇原來的夥伴,而受到抱怨和拒絕的被試者們則傾向於更換原來的搭檔。  這一實驗表明,我們任何人都不會無緣無故地接納他人,喜歡他人,我們喜歡他人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所接納和喜歡的人也要喜歡我,承認我的價值,支持我。一般情況下,喜歡我的人,我們才會喜歡他,願意接近我們的人,我們才願意接近他們。而對於疏遠我們、厭惡我們的人,我們的反應也是疏遠和厭惡他們。  因此,對於和我們發生交往的人,如果想跟他們處理好關係,我們首先應該主動地接納、喜歡他們,而不是被動地等待自己被接納,被喜歡。這就要求我們主動表現出親和力。第45節:處世中的"黃金法則"(2)  肯定他人的價值和優勢。  讚揚他人是對人的一種肯定,是表達自己好感的直接方式,而獲得讚揚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莎士比亞說:"讚揚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沒有陽光,我們不能生長。"  讚揚能釋放一個人身上的能量,調動人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對人要顯示友善態度,不要輕易地說"不好聽"的話,表露對人的不滿。  據說有一位歐洲婦女出門旅行,她只是懂得用數國語言講"謝謝你"、"你真好"、"你真是太棒了"等,所到之處,都受到熱情接待。  讚美他人的時候,態度必須真誠,言不由衷的讚美無疑是一種諂媚,最終會被他人識破,只能招來他人的厭惡和唾棄。另外,讚美的話不能濫用,讚美一旦過頭就會變成吹捧。  幫助需要幫的人。  年輕人不要總持一種勢利的心態:"我跟他沒關係,憑什麼要幫助他?""我幫你,有什麼好處?"其實,幫助他人,對我們自己是有很大好處的。因為每個人都有需要幫助的時候,這次你幫了別人,下次當你深陷困境的時候,別人也會主動來"還債",幫助你。有時候,甚至你無意中做了一些好事,你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王總是一家大公司的總經理,他是從業務員做起的。每次想到從前的艱辛,他都感慨頗多。幾年前,他剛出來工作,經濟能力有限,有時候一天到晚吃不到一頓飽飯,只有等到深夜回到宿舍了,才隨便吃點東西。  有一次,他深夜回宿舍,以為同屋的男孩睡了,他輕輕地開門進來,發現那個男孩煮了兩碗速食麵,其中有他的一份。這時飢餓的他非常感動,捧著這碗面,熱淚盈眶。  後來,他憑著自己的真才實學,終於出人頭地了,開了一家公司,但他永遠記得給他煮麵的那個同屋。他說,那一碗面不僅僅是解決了他的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溫暖了他的心,給了他勇氣和力量。  當時,他就認為這個同屋是個善良可靠的人,這個朋友他交定了。在他成功之後,他找到這個同屋,讓他在自己的公司做採購部經理。至今,他們倆一個對外聯繫業務,一個處理內部事務,兩人合作得非常愉快。幫助別人,其實有時候就是幫助自己。  用寬容化解矛盾。  俗話說:"冤家宜解不宜結。"雨果曾說:"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有時候,有人當著眾人的面冒犯了你,或故意侮辱你,你會怎麼做呢?馬上出言反擊?還是一笑置之?過激的宣洩只能使你得到一時的快意,卻可能造成你在人際關係中無法彌補的裂口。  小羅從名牌大學畢業,在一家事業單位工作。他工作很出色,受到領導的器重,但他的辦公室有一個老同事老王,總看他不順眼,因為小羅的到來對他的工作形成了威脅。他們都是給單位寫材料的,小羅的材料觀點新、語言符合時代特色,而老王寫的材料總是老一套。領導雖然沒有正面批評老王寫得不好,但是經常在大家面前表揚小羅的資料寫得好。第46節:態度主導很多事情(1)  老王總在他的背後說小羅的壞話,向領導打小報告,說小羅狂妄自大。對於這些,小羅都一笑置之,小羅知道老王是因為妒忌他才這樣對他,錯並不在自己。  有一次,一份材料中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錯誤--一個重要的數據寫錯了。領導找到部門,追究責任。這個材料是老王和小羅共同完成的,當時為了這個數據兩人爭論了很久,老王仗著自己資歷深,堅持自己的觀點,小羅雖然提出了異議,但因經驗不夠豐富,最終讓老王定奪。按理說責任主要由老王承擔,但這時小羅卻主動出來承擔責任。結果兩人一年的獎金都被扣發了。  自從這件事之後,老王對小羅的態度徹底地改變了。他認為小羅是個很好的年輕人,並對自己以前的行為表示歉意。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喜歡抱怨:這個人對自己不好,那個人總是針對自己。我們總是覺得別人虧欠了自己。不如換一個角度,主動用心去善待別人。你要記住,人都是有感情的,你對別人的態度別人很容易就能感受到。  態度主導很多事情  在與人交往中,態度會主導很多事情。在你與他人見面的一瞬間,對方就能決定是否與你相處下去,因為你的態度首先就告訴了他人,你是否願意與之交往。  比如,你板著臉跟人說話,與喜笑顏開地跟人說話,給人的感受就完全不同;你斤斤計較地與人交往,或寬容大度地對待他人,給人的感觸也會截然相反。總的來說,人們傾向與對自己有好感的人,至少是與對自己沒有攻擊性的人交往。所以與人交往,保持溫和的態度非常重要。具體來說,對人持溫和的態度須重視以下幾點:  首先,禮貌是交往的基礎。  有一個朋友曾跟我說過這樣一件事。他們單位招聘大學生,100多個面試對象中,只有一個面試者事後對考官們說了聲"謝謝",離開的時候,又輕輕地把門關上,而其他的面試者在面試結束後都沒有任何表示就徑直走了出去。這個有禮貌的考生給他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最終也被錄取了。  很多年輕人不僅不懂禮貌,而且感情衝動,不拘小節,給人一種沒修養的感覺。其實,禮貌從生活中的小細節就可以體現出來。一般來說,在口頭表達上,常用的禮貌用語有以下幾種,年輕人應該注意:  問候語:  見面時向對方表示關心。如:"您好!下午好!""很高興見到你!"熟人見面互相問候能表明彼此友好的關係。即使與陌生人初次相識,問候一聲也能使彼此關係融洽起來。  感謝語:在對方幫助了自己或表示出幫助意願,或接受對方的饋贈或款待時,對他人理應表示感謝。如"謝謝!""麻煩你了,非常感謝!"如果在感謝時再說明原因,就更能表明你的真誠,效果也會更好。如"謝謝幫我提包,否則我還真不知道怎麼弄回家!""謝謝你送的禮物,我很喜歡""感謝你耐心地聽我講了這麼多"。第47節:態度主導很多事情(2)  道歉語:  在給對方增添了麻煩時,我們要懂得及時道歉。如"很抱歉!我忘了你交代過的事"、"真不好意思,讓你等了這麼久"。該道歉時應及時道歉,並用歉意的目光注視對方,這樣才能表明你的誠意。  徵詢語:主動詢問對方的需求和意見,表示對對方的尊重。如"這樣會不會打擾您?""您不介意的話,我可以把窗子打開嗎?""我可以抽支煙嗎?"  禮貌是人際交往的基礎。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生活中,禮貌的言行是相互尊重、有效溝通、增進友誼的必要條件;而粗魯的言行勢必會妨害溝通、妨礙友好關係。  其次,熱情為你贏得人脈。  以前我有很多次在外面問路,會遇到很多人。有的人當我問到他的時候,回答非常冷漠,只干自己的事,頭也不抬地告訴我一個大概的方向,讓我自己去找,或是冷冰冰地蹦出三個字:"不知道!"像是在暗示我: "別搗亂,我這兒正忙呢!"  有的人非常熱情,他詳細地給我指明道路:"先經過左邊的一個衚衕,然後在第一個紅綠燈處右拐就到了,一定要注意,不要走過了紅綠燈,這樣吧,你不熟悉,還是我帶你去吧!"每次遇到這樣的好心人時,我都非常感激。我如此的感激,不僅在於他們給我指路,主要在於他們給我指路時的熱情。  熱情不僅僅給人一種被尊重、被重視的感覺,更能給人一種溫暖,所以每個人都喜歡與熱情待己的人交往。熱情的人總是笑口常開、樂於助人,試想,一個對你冷冰冰的人,你會樂於與他交往嗎?不會!所有人都不會。  前面我已經講到過,好事不要做到底,對人不要熱情過度。人不能一味接受別人的付出,否則心理會感到不平衡。如果好事一次做盡,使人感到無法回報或沒有機會回報,這時候,愧疚感就會讓受惠的一方選擇疏遠。  再次,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  生活中充滿了各種矛盾,與朋友間、同事間、領導間、客戶間都不可避免地發生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很多年輕人血氣方剛、脾氣暴躁,一時衝動與人爭吵、發生衝突,造成不良後果,悔之晚矣。有這麼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法官在宣判一個殺人犯的死刑後,走到這個囚犯面前,對他說:"請問,你還有什麼話對你的家人說嗎?"  "你去死吧!你這個偽君子、混蛋,你對我的裁決不公正!"囚犯狠狠地把法官罵了一通。法官很生氣,於是對著囚犯非常粗魯地數落了十多分鐘。等法官一說完,囚犯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一次,囚犯很平靜地對法官說:"法官先生,您是一個受人尊敬的大法官,受過高等教育,讀了很多書,可以說是一個文明人,可是,我只不過是罵了您一句,您就如此失態;而我,一個文盲,小學沒畢業,大字不識一個,做著卑微的工作,因為別人調戲我老婆,我一時衝動,殺死了對方,最終成了死刑犯。雖然我們的結果不一樣,但有一點卻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都是情緒的奴隸!"第48節:態度主導很多事情(3)  控制情緒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特別是對年輕人。衝動是一種最難駕馭,也最具破壞性的情緒,它給人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所以,我想告訴年輕人,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衝動情緒。  要控制衝動情緒,年輕人必須牢記一個字--忍。《菜根譚》中有這麼一段話:"處世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之根基。"年輕人要學會退步忍讓,凡事三思而後行,遇到矛盾衝突時,不要莽撞行事,要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要為一點點小事就大動肝火。  當生氣想發怒的時候,首先強忍下來,不作任何反應,等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再回過頭來考慮和處理這件事情。這個時候,你會發現這也許是一場誤會,事情並沒有當時想的那麼糟糕,一旦冷靜下來,便容易找到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最後,年輕人要懂點人情世故。  人情世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積累的、約定俗成的行為規則,屬於社會倫理道德範疇。懂得人情世故,能夠幫助我們緩和與其他人之間的緊張關係,也比較容易讓其他人獲得與我們交往的愉悅感。熟諳人情世故的智慧,像是生活中的催化劑,也是一種能力,但這種能力,必須在生活中培養歷練。  一個人如果不想處處碰壁,就必須懂得一些人情世故,掌握一些交際禮儀和溝通技巧。要想在這個社會立足,不僅要會做事,更要會做人,善於靈活地待人接物。譬如,當你有同事生病,你就應該主動去探望,並帶上一些禮品或營養品。如果一個人去不便,可以和你較接近的人相邀一起去。第49節:讓人最討厭的幾種言行(1)  讓人最討厭的幾種言行  我經常在一些公共場所看到那些打扮入時的年輕"潮人",乍一看去對他們感覺還好,因為他們很在乎自己的外表,能讓人"賞心悅目",但是只要他們一開口,就會讓人大跌眼鏡。他們在公共場所大吵大鬧,不顧他人的感受隨心所欲,讓人反感。  儘管這個社會提倡獨特、張揚的個性,但是如果自己的個性建立在傷害他人的基礎上,那麼肯定是不受人歡迎的。一般來說,討人厭的言行主要有下面五種,年輕人應該特別注意:  自以為是。  自以為是的人,凡事總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能力很強,而且表現得很高傲,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建議;凡事不屑一顧,目空一切。自以為是是很多年輕人的毛病,比如很多年輕人在單位,粗知一點皮毛,便在前輩面前班門弄斧,在他人面前炫耀。這種人說話的口吻經常是:  ·我知道……  ·我都說了要這樣……  ·沒必要再討論了……  自以為是的人之所以不討人喜歡,是由於他們自視甚高,因而不顧別人的感受,甚至對別人不尊重。他們認為自己什麼都是最好的,而否定別人的一切,即使發現自己錯了,也從不承認錯誤,更不會向別人道歉。  八卦,愛說是非。  ·聽說老張離婚了!我猜肯定是跟他的情人有關係!  ·你的工資多少啊?應該比我的多很多吧?  ·老李說你喜歡佔小便宜,欠他的錢也不還,這可不是我說的!  ·我前天在醫院看你陪一個女孩從婦科門診出來,當時叫你,你沒答應!  我特別不喜歡那些愛四處打探、說人是非的人。愛聽八卦新聞的人,當別人低聲交流時突然出現在後面,盯著別人的電腦看,對別人的私人電話過分關注,恨不得把所有人的秘密都挖掘出來,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而愛說人是非的人,更勝一籌,他們不僅知道別人的隱私,還會在別人的隱私上添油加醋,四處傳播,唯恐天下不亂。  一般情況下,別人不想說的話,不要隨意打聽,否則會讓對方覺得難堪。人家回答你,覺得尷尬;不回答你,又覺得不禮貌,以後人家就不願意跟你說話了。  你身邊如沒什麼新聞,就不要隨意製造新聞,如你在對方面前說另一個人的壞話,這個人就會在心裡想:"你是不是也經常在別人面前說我的壞話啊?"所以久而久之對方就會遠離你。  所以,愛聽八卦新聞、愛弄是非的人是永遠沒有朋友的,至少沒有真心朋友。  說話沒輕重。  誰都知道,一句話能讓人笑,也能讓人跳。你說一句好聽的話,人家可能不在意,但是當你說一句不中聽的話,人家肯定會在意。很多年輕人說話,最大的缺點就是掌握不了分寸,沒輕沒重,沒大沒小。比如,下面這個年輕人小賈就是。  小賈的朋友給他介紹一個客戶,這天三人在一個飯店見面。  朋友指著一個日本人對小賈說:"給你介紹一個我的朋友,浩田,日本人,來北京才一個星期。"  小賈和浩田握手,並說了一句流利的日語:"おはよう(你好)!"接著,馬上轉過身來,不經意地小聲對朋友說:"其實,我最討厭日本人了!"  "你很討厭日本人嗎?"沒想到浩田能聽懂漢語,他馬上就縮回了手,非常生氣。當時的場面變得非常尷尬。  即使大家都是年輕人,都能開得起玩笑。但是小賈一句不經意的話,卻讓浩田下不了台。可見說話要注意場合,要有輕重。  推卸責任。  自古以來,為人仗義,敢於擔當的人都讓人喜歡和尊敬。這種人為了朋友,能夠兩肋插刀,跟他們在一起有安全感;與之相反,人們討厭凡事逃避責任、推卸責任的人,這種人都非常自私,只在意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別人的處境。  喜歡推卸責任的人,是不可靠的人。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或受到領導批評時,第一個站出來為自己辯解,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第50節:讓人最討厭的幾種言行(2)  ·這個跟我沒關係!不關我的事!  ·這事不是我主要負責的!·我是按照公司的要求做的!  ·這事應該去找小李,是他經手的。  逃避責任的人是膽小鬼,推卸責任的人是缺德鬼。經常為自己的錯誤找理由開脫,還不如大大方方地承認自己的錯誤,人們會因為你勇於承擔責任而不責難你。相反,如果敷衍塞責,推卸責任,找借口為自己開脫,不但得不到別人理解,反而會"雪上加霜",讓別人覺得你不但缺乏責任感,而且還缺乏誠意。  愛佔小便宜。  用公司的電話煲電話粥;同事一起在外面AA制用餐,從不主動掏錢;見別人有零食就往前湊,自己的零食卻不跟大家分享……這樣的人當然沒人喜歡。  另外,很多年輕人喜歡動輒找人借錢,還不及時歸還,這是一個很不好的習慣,非常影響人際關係。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工資待遇不高,難免有囊中羞澀的時候,這個時候怎麼辦?父母不在身邊,就只好向周圍的人借錢。你遇到困難了,人們當然願意幫你。但是,如果你每次都借錢不還,那麼人家就要考慮你的人品是否有問題了。第51節:用請教的姿態相處  用請教的姿態相處  在2000多年前,埃及阿克圖國王曾給他的兒子一個忠告,他說:"謙虛一點,它可以使你有求必得。"在工作和生活中,當你遇到了難題,別忘了謙虛一點,向他人請教。  其實,請教的潛在含義,首先是尊重別人,佩服別人,然後才是需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這在對方來說,有一種優越感,即使是對你有敵意的人,只要你用請教的姿態,他也會放下敵對情緒來幫助你。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這句話,說出了人們的一種潛在慾望,就是喜歡充當他人的老師,滿足自己的成就感。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學校里,當低年級的同學向你請教的時候,無論你是多麼的忙,或是自己根本不知道如何作答,你都會很耐心,甚至不懂裝懂地去應對,內心還常帶一絲驕傲。當你幫助別人解決了某個問題的時候,你會從中得到很大的快樂。因為別人向你請教,說明你在某方面具有優勢,你受到了別人的重視,你比別人強!  有個年輕人,剛進單位的時候,說了一句話:"都沒什麼了不起的。別人能幹的事情我都能幹!"結果,所有的前輩都不願意帶他,所有的同事都不願意跟他合作。原因就是他太自以為是,太狂妄,不懂得虛心請教。  有些年輕人經常說,我每次找人幫忙,問人家問題,人家都不愛搭理我,不知道為什麼。有時候,並不是人家刻意不幫你,不想告訴你,可能是因為你的問話方式不對。你可以做一個小小的測試,下次當你想問別人問題的時候,不妨將原來的說話方式,  如:  ·你告訴我這到底怎麼處理好?  ·你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嗎?  ·幫我一個忙吧!  改成:  ·你是否可以幫我一個忙,這個問題……  ·有個問題,我想請教你一下……  ·可否請教你一個問題……  對比一下對方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前者雖然說起來很隨意,但說得不好,就會形成一種命令式的口吻;而後者就謙虛多了,先把自己放在一個較低的位置,然後向對方請教。而且當你說"有個問題,我想請教你一下……""有個忙,不知道你能不能幫幫我"的時候,還有一個特別的好處,就是能勾起對方的好奇心,他會想知道"這究竟是個什麼問題呢?"所以,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會回答""請教"談不上,什麼問題,你說……"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正式說出你的問題了。  對於這種說法,我是屢試不爽。每次我剛把"請教"二字說出來,就能得到對方的熱情回應。因為既然是"請教"對方,你必定是把對方當成了"專家"、"老師",對方自然會很高興。  在具體請教的時候,還有些要注意的方面。首先,態度要誠懇,不要一面說著請教對方,一面卻又不把對方當一回事。其次,請教別人之前,最好自己先動腦筋想一想,不要提起問題,不假思索,馬上就問。當你自己對問題有了一點了解後,別人再講,你容易接受;再說,如果你事先已想過如何去解決,別人就會覺得你認真,而願意幫你。  前幾天,有兩個跟我同專業的男孩針對同一個問題寫了一篇評論性文章,讓我給他們提一些"專業"意見,雖然憑我的學識不一定幫得了他們,但我還是願意盡我所能把我知道的告訴他們。  對他們發來的文件,我只是簡單地看了一眼,就對他們產生了不同的印象。在看到男孩A的文章的一瞬間,我就覺得他有些敷衍,雖然他對我的態度很誠懇,但是他的文章里錯別字迭出,語句不通,標點符號也不規範,儼然就是他從自己博客上隨意拉來的一篇日誌;而男孩B的文章就大不相同,儘管內容很平淡,但是看得出他是十分認真的,有些段落的內容,他拿不準的,還專門用綠色的字體標註出來,問我是否正確,該如何改。在男孩B作標註的地方,我都一一給他提出了意見,供他參考。  男孩A的文章,我實在看不下去,我問他:"這篇文章你自己滿意嗎?"  "不是很滿意,所以才讓你幫我看看呀!"  "有很多的句子都不通順,你知道嗎?"我說,"有些地方我都不知道你要表達什麼,所以不好給出意見。"  "哦,可能是吧!我寫完了還沒檢查過,你幫我看看吧!拜託了!"男孩急切地回答。第52節:喜怒哀樂不要寫在臉上  男孩A給我的感覺就是,他把修改的任務完全推給了我,而不是像他所說的要"請教"我。所以我沒有答應他。這也正說明了他沒有請求幫助的誠意。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當你請教別人,得到別人的幫助後要表示感謝。盡量一下子把一個問題問透徹,千萬不要不懂裝懂,或是人家說了很多次,你還不懂,又不好意思繼續問別人。比如,你請教別人一個問題,對方說了,但沒說清,或者你沒聽懂,下次你又向對方問同一個問題,他就會覺得你第一次沒有認真聽,或是敷衍了他的解答,從而對你這次的請教感到不耐煩。  喜怒哀樂不要寫在臉上  有一個孩子,家裡來了一個他不喜歡的小朋友。小朋友把他的積木弄壞了,他馬上就不高興起來,並拒絕和小朋友繼續玩下去。當小朋友要走的時候,這個孩子恨恨地對他說:"你快走吧,以後不要來了。我不喜歡你!"  等小朋友剛走,這個孩子的媽媽就訓斥他不懂禮貌,還打了他的小屁股,孩子感到很委屈:"我就是不喜歡他呀!為什麼還要裝作喜歡他的樣子?"  在小孩子的世界裡,他們會說出內心的真實感受,因為他們的世界很簡單,不懂得那麼複雜的人際關係,而且他們不會掩飾自己的情緒。可是,在成人的世界中,如果你也像小孩子一樣喜怒哀樂形於色,你的人際關係就很難處理了。  一旦你走出了校園,步入社會,你的人際關係範圍就逐漸擴大。有些人並不是你不想跟他們"玩",就可以不跟他們"玩"的;也不是你想跟他們"玩",他們就願意陪你"玩"的,雙方關係的建立,還要取決於他人對你的態度。  "有時候我不喜歡一個人,就不想跟他說話,讓人一眼就能看出我的不高興!因為什麼表情都掛在臉上了。我不想這樣,可又控制不了,我該怎麼辦?"這是很多年輕人為人處世所面臨的矛盾。  在這個社會中的人,只要有一定的社會閱歷,便多多少少練就了一點察言觀色的本事,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調整與你相處的方式。所以,有時候你要懂得收斂或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  小李是一個嘴裡藏不住話,臉上藏不住事的人。他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公司一共只有三個設計人員,而他們的設計總監是市場總監兼任的,所以對專業上的事情不太懂。  設計總監總是站在市場的角度去想問題,他追求市場評價,而小李在設計方案的時候總是追求藝術上的完美,因此兩人經常意見不一致。  有一次,小李設計了一個室外廣告圖案,總監看了直搖頭,說沒有衝擊力,沒有感覺。小李馬上就在他背後露出鄙夷的目光。這時,總監突然轉過頭,跟小李的目光撞了個正著,彷彿聽到小李在說:"你什麼都不知道,就知道瞎說!"  總監看到小李對自己露出輕蔑的神情,馬上對小李說:"怎麼?我說得不對嗎?"  "沒有啊!"小李趕緊掩飾。  "那你這麼看著我幹什麼?"其實總監也知道,自己在設計方面可能沒有小李那麼專業,但是他絕不能容忍自己的下屬輕視自己的能力,看不起自己。  後來,總監也不給小李好臉色看,工作上故意為難他。沒過多久,他就以小李做事不貼近市場為由,在老闆面前告了小李一狀。於是,小李就莫名其妙地被炒掉了。  很多年輕人,心裡藏不住事,讓人一眼就能看透,人們很容易就從他的臉上看出他的種種心情。與人相處,高興的時候情不自禁,不高興的時候只因一句話不對馬上就能翻臉。這其實是一種不成熟的表現。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不懂得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你如果能恰當地掌握你的情緒,那麼你將在別人的心目中呈現"沉穩"、"可依賴"的形象。  這是個多元化的世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些你看不慣、討厭的人和事,你必須學會接受。否則,就可能給你帶來很多的麻煩。率性而為的人很容易贏得朋友,但也容易得罪朋友。  喜怒哀樂不要掛在臉上,心裡有什麼想法,不要輕易地表露出來。臉上始終保持可笑可親的表情,這樣有利於保護自己。也就是說,我們需要一個面具來保護自己。或許你會說,我不願意戴面具,戴面具的人都是虛偽的、不誠實的。這話也不完全對,在這個複雜的社會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難以識別,學會戴面具是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只要你不戴著面具侵犯他人的利益,你就不是虛偽的。  另外,年輕人要懂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很多剛畢業的年輕人因為不適應新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特別是不知道怎樣和周圍各色人等和平共處,產生了強烈的恐懼和焦慮情緒。這個時候,更要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如果你始終覺得自己的喜怒哀樂太容易被人察覺,那麼就試著選擇沉默和思考吧,你會從中受到益處。
推薦閱讀:

所謂情商高,就是懂得好好說話
=====讓心說話,讓心感知=====
好好說話有那麼難?
你的雙手會說話,告知健康有多差!
兩個人不怕吵架,就怕不說話

TAG:說話 | 說話辦事 | 二十幾歲 | 辦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