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0
主講人 : 淨空法師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五十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031-0050
請掀開經本,第七十一面,第七行,從第二十一段看起:
【凈影疏曰,住佛住者,涅盤常果,諸佛同住,今日世雄,住彼所住,住大涅盤,能起化用。】
『涅盤』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滅,四諦裡面苦集滅道,滅翻作涅盤。此地所講的滅,是說兩種,在因上講,滅煩惱,果上講,滅生死;換句話說,涅盤也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通常在中國佛教裡面有個譯法大家所熟悉的,就是翻成圓寂,這也翻得很好。圓是講圓滿,我們常講功德圓滿,功是修行的功夫,德就是修行的果報;換句話說,因與果都圓滿,這是圓的意思。寂跟滅的意思相同,清凈寂滅,也就是生死煩惱統統都寂靜了,這是圓寂的意思。而社會間有不少人將這個名詞錯會了,以為涅盤、圓寂都是死的代名詞,人死了就叫圓寂,人死了就叫涅盤,這是很大的誤會。如果說死就是圓寂,那哪一個不圓寂?各個都圓寂。所以,圓寂是如來果地上究竟圓滿的果德,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得到的,這是我們應當要曉得。所以般涅盤,證涅盤不是說死了才證的,證涅盤是活著證的。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老人家所示現的,菩提樹下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他悟的是什麼?就是入般涅盤了。由此可知,涅盤跟圓寂是活著證得的,與死不相干,活著證得的。
『住佛住者』,佛住在哪裡?這是講心,「佛住」就如同我們一般人常講的存心,你的心在哪裡?凡夫的心都在妄念上,都在憂慮、牽掛上,他住在這些地方。所以他住生死,凡夫的心住在生死。你看妄念是生滅的,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憂慮、牽掛都是生滅的現象。凡夫住生滅,也就是凡夫住生死。二乘聖者、小乘阿羅漢、辟支佛,他們住涅盤,涅盤就是不生不滅,佛法里叫它做偏真涅盤。佛與大菩薩他們住的境界叫大涅盤,大涅盤跟小乘人證得的苦集滅道的滅又不一樣,不是一個意思。大涅盤意思是說不住生死,也不住涅盤,這個就偉大了。住生死,這是六道輪迴;住涅盤,固然自己得受用,心真正得清凈,不能利益眾生,這並不可貴。佛與大菩薩不住涅盤,他度眾生,廣度眾生,在十法界,哪個地方眾生有感他就到哪裡去應,感應道交,他不住涅盤。這叫無住涅盤,佛與大菩薩他們住的是無住涅盤。雖然示現在六道、示現在九法界,他是乘願而來的,他不是業力而來,所以雖同凡夫,但是沒有凡夫的生死。於是乎他生死、涅盤二邊都不住,這個叫做大涅盤,這是佛所住的,『涅盤常果,諸佛同住』。
『今日世雄』,世是世間,雄是英雄,世間英雄,他的意思是說,一般人辦不到的他能夠辦得到,這才稱之為英雄。世間人不能了生死,世間人不能斷煩惱,世間人不能出三界,佛菩薩統統可以做得到,所以佛稱之為大英雄。我們到寺院看到供佛的大殿,都寫著「大雄寶殿」,就是大英雄寶殿,取的意思就是這樣的。所以,此地世雄指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也同諸佛所住一樣,『住大涅盤』,涅盤上加一個大字,就是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能起化用』,有能力起無量無邊教化眾生的作用。這是解釋諸佛所住。下面一段我們再看:
【會疏曰,佛所住,不二乘菩薩所能及。】
這個『不』,底下括弧用個「非」,它的意思就是非,不是二乘菩薩所能及的,意思是這樣的。
【唯佛與佛住之。】
他跟諸佛如來同樣一個境界。
【又曰,佛說三乘隨他教時,各住三乘法,今住佛隨自所住,故云住佛所住。】
這一段的意思說得很好,完全是從事相上所說的,從事相上,也就是從佛菩薩應化上來說的。觀世音《普門品》裡面講,應以佛身得度就現佛身,應以菩薩身得度就現菩薩身,應以二乘身得度,他就現二乘身,二乘是聲聞、緣覺。甚至於應以長者居士身得度,他就現長者居士身,隨眾生的心,佛能夠示現種種不同的身分。住在這個世間,『各住三乘法』,三乘是聲聞、緣覺、菩薩,實際上不只,應以人天身度化的他就現人天身。所以佛教裡頭又有說五乘佛法,五乘就是三乘再加上天、人。現身,一定是隨順眾生而住,這就是「各住三乘法」。像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現在北印度,他示現的是人身,跟我們一般人同住在一起,壽命也與我們一般人相彷佛。釋迦牟尼佛是七十九歲圓寂的,我們通常講八十歲,中國人講虛歲,八十歲,實際上他是七十九歲圓寂的。完全跟我們世間人沒有兩樣,這就是各住三乘法。
可是佛今天講這個法門,他所示現的不一樣,阿難尊者看出來了。『今住佛隨自所住』,世尊為我們說《無量壽經》,顯示出他的光彩、容顏、威德、光明,不是隨順三乘法,不是住三乘法,而是住諸佛所住。諸佛所住是佛的自分,他自己證得的,所謂自受用。阿難在大會當中看出來,所以他說『住佛所住』。再看底下《甄解》所說的。
【甄解曰,住佛所住者,住普等三昧,普等三昧及大寂定,並是念佛三昧異名也。】
這些名詞前面都曾經講過,在這個地方就不要重複了,這都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普等三昧』,三昧是正受,普是普遍,等是平等。我們凡夫,不但是凡夫,二乘、權教菩薩心都不平等,所見的十法界依正莊嚴,講十法界就不平等了。如果要證得普等三昧,十法界沒有了,那麼法界是什麼樣子?法界叫一真法界,一是平等的,真是平等的。諸位要記住,二就不平等,假的、虛妄的不平等,真的一定平等,一一定平等。普等三昧要用現代的話講,就是突破十法界,而契入一真法界,這個叫普等三昧。
普等三昧跟『大寂定』意思都相接近,大寂定就是《仁王經》上所講的寂滅忍,比無生法忍還要高一級。寂定上加個大,究竟圓滿的果地,因為通常講寂定也分上中下三品。下品是法雲地的菩薩,十地菩薩;中品是等覺菩薩;上品,上品就大了,是諸佛果地。這都是念佛三昧的別名,可見得念佛三昧這個意思多深多廣,無量三昧都不出念佛三昧。如果你對於這句話要能夠有幾分體會,你才明了念佛法門真正不可思議,確實不是其他法門能夠相比。這個法門實在講簡單容易,成就不可思議。
【三世諸佛皆住此念佛,故云佛所住。】
《甄解》這幾句話說得太好了,從「住佛所住」結歸到「念佛」,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不僅僅釋迦牟尼佛念佛成佛的,所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哪一個不是念佛成佛的?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的意思無限深廣。《甄解》給我們結歸到念佛,確實加深了我們的信心。
【今佛。】
這是本師釋迦牟尼佛。
【為說念佛法門。】
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無量壽經》,自始至終都是講的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與大行,自行化他的德行。佛心中清凈,沒有其他的夾雜,真正是住阿彌陀佛之所住。
【住念佛三昧。】
由此可知,我們平常如果是一心念,念佛號也好,念《無量壽經》、念《彌陀經》都好,或是凈土三經,或者是凈土五經,你要曉得,這個時候你的心「住佛所住」,這多殊勝!世出世間一切賢聖都不能為比,何況是凡夫、二乘、權小,怎麼能相比?我們今天對這個道理明白了,事實真相也搞清楚了,問題就是我們自己肯不肯做,肯不肯把心住在佛所住上。佛所住就是一句萬德洪名,就是這一部《無量壽經》。底下一段:
【十住斷結經曰,號導師者,令眾生類示其正道故。】
佛門當中通常稱諸佛如來為導師、大導師,都是對佛的尊稱。這個名號的意思,就是他能夠指導一切眾生,引導一切眾生了生死、出輪迴、成佛道。特別是凈宗,凈宗是一生平等成佛的捷徑,沒有比這個更快速的,也沒有比這個更穩當的。所以,凈宗的祖師稱大師、稱大導師。下面:
【華首經曰,能為人說無生死道,故名導師。】
《華首經》這個解釋也非常之好。能夠為,『人』是講的一切眾生,『說無生死道』,「無生死」就是沒有生死。沒有生死不是凡夫的境界,最低限度是小乘阿羅漢,脫離六道生死輪迴了,他有能力教給一切眾生這種方法,了生死、出三界,可以稱之為『導師』。實在講生死有兩種,前面說過,有分段生死、有變易生死。超越六道輪迴,分段生死沒有了,變易生死還有。所以要嚴格的說,變易生死也了了,那是大乘圓教的佛果才能夠辦得到。因為大乘等覺菩薩還有一次變易生死,他就成佛了,到如來果地上,變易生死沒有了。在一真法界裡面,如同佛在《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從圓教初住到成佛這當中有四十一個階級,每一個階級是一次的變易生死;換句話說,他有四十一次的變易生死。
變易的意思要清楚、要明了,如同學生在學校念書,你念一年級,念了一年,第二年升到二年級,第一年級死了,第二年級生了,那個叫變易。所以變易不是真的有生死,是你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為什麼用生死這兩個字?生死是比喻苦,你不受這些苦你怎麼能升級?你在學校要辛辛苦苦念一年,經過許多考試,才能升一級。所以生死是比喻苦。不像分段,分段確實有生死的現象,變易沒有生死的現象。我們再翻過來看第二十六段。
【佛報恩經曰,大導師者,以正路示涅盤徑,使得無為常樂故。】
『大導師』決定是稱佛陀,『正路』就是正法,幫助一切眾生證得般涅盤的方法,『徑』是徑路,就是門路的意思,指導他怎樣才能夠證到大般涅盤。也就是說指導他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教導他這些方法,這是正法。『使得無為常樂故』,無為常樂是大涅盤的境界。這樣的人,尊稱他為大導師。下面一段:
【甄解曰,導師行者,即彌陀世尊平等引接無所遺故。】
在這個經上,諸佛如來特別尊阿彌陀佛為大導師,因為一切諸佛都是導師,尊阿彌陀佛為大導師這個很有意思。跟佛在經中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兩句話將阿彌陀佛讚歎到極處了,沒有再高的。什麼人讚歎的?本師釋迦牟尼佛讚歎的。諸位要明了,釋迦牟尼佛讚歎,就是代表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是這樣讚歎,絕不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讚歎,所謂佛佛道同,是諸佛共同讚歎,共同尊阿彌陀佛為大導師。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是以平等接引,這是所有一切諸佛如來都沒有做到的。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都是有等級的,像釋迦牟尼佛平常所示現的三乘的教法,在我們世間,佛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先說「阿含」十二年,度小根性的眾生,人天、聲聞,然後再說「方等」八年,「般若」二十二年,度大乘根性的眾生。最後又八年說「法華涅盤」,是度根熟的眾生,這不是平等法。而說凈土法門,勸一切眾生念佛,往生不退成佛,這個法門是平等法門,這一點我們要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今天所學的、所接受的,就是世尊所宣說的平等法門。
『無所遺故』,無所遺是一個都不漏。是不是真的無所遺?在事實上,似乎是遺漏了不少,我們常常聽到,一萬個念佛,只有幾個往生,那不是遺漏了很多嗎?怎麼說無所遺故?我們是看到這一段的時間當中,看到似乎遺漏很多,假如你把時間放長一點,你才曉得無所遺故。這就譬如學校裡面教學畢業一樣,我們剛剛碰到這一天,這個學校舉行畢業典禮,畢業班裡頭幾個同學今天畢業了,還有好多班級不是沒有畢業嗎?對,一屆一屆的都畢業了,這就無所遺。甚至於沒有善根的眾生,佛給他種善根,種什麼樣的善根?他見到阿彌陀佛的像,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一歷耳根,永為道種,將來、或者是多生多劫之後緣成熟了,這個種子起現行,就因為這個種子,他就能信、能願、能行,往生不退成佛。怎麼會有遺漏?確實一個都不會遺漏,就是往生時間早晚不同,早晚不同是在緣上。縱然他晚生,但是他決定得生,所以確實無所遺故。
今天,我聽說這個道場這裡要做網路。你們懂得這個道理,網路第一個畫面是什麼?南無阿彌陀佛。一打開第一個,阿彌陀佛的種子就印在他阿賴耶識裡面去了,後面看不看都沒有關係,這個種子就決定幫助他往生不退成佛。
【又曰,大導師者,即彌陀世尊,以本願引攝五乘。】
這個說的更明顯,『大導師』是一切諸佛對阿彌陀佛的尊稱,阿彌陀佛以四十八願接引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歸納不外乎這五大類,就是『五乘』,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總不外乎這五大類。
【凈影疏曰,無上菩提,是最勝道。】
『道』在此地講是佛道,『勝』是殊勝,最殊勝的成佛之道是什麼?『無上菩提』,梵語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學佛同修所求的。修學佛法最後的目標,就是要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如果用一個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最究竟、最圓滿的智慧,這個大家容易聽得懂。
【甄解曰,最勝道者,念佛往生一道。】
《甄解》是唐朝時候,日本的法師在中國留學的作品。蕅益大師是明朝時候人,明朝末年清初的人,距離唐代大概有七百年。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面告訴我們,發心念佛求生凈土,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跟《甄解》這個意思相同。蕅益大師沒有見到《甄解》這部書。說到這個地方,日本人的確也很小氣,我們中國的好東西都被他拿去了,所以中國許多重要典籍、論典在中國失傳,唐朝以後沒有了,看不到這個東西,結果這些典籍全都在日本。
【於一切方便中,無上最勝故。】
方便就是法門,『一切方便』就是無量法門。修行證果,斷煩惱、證菩提的方法無量無邊,無量無邊方便法中,念佛是第一方便。所以,『無上最勝故』。
【又曰,最勝道者解脫德,涅盤經雲,無上上,真解脫,故無上上,即最勝義。】
這是解釋『最勝』這兩個字的含義,沒有比它更高的,沒有比它更方便的。有些方便法,但不是最上的;有些最上法,不是方便的。譬如禪,禪可以說是最上法,但是它不方便,我們一般人根本就做不到。五戒十善是方便法,不能了生死、出三界,它不是最上的。又是最上、又是最方便,唯獨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只有這一法,無上最勝。
【嘉祥疏曰,去來現在佛佛相念者,明三世諸佛皆有化眾生之念,光光相照,又智智相照,故云相念也。】
這個意思,我們要細心深深的去體會。過去、未來、現在,這是講『三世諸佛』,三世諸佛『佛佛相念』。為什麼佛佛會相念?佛佛道同。什麼道?度眾生,幫助眾生了生死出三界,證得無上菩提,每一尊佛都是這個心愿。而且每一尊佛都是以清凈心、平等心、慈悲心對一切眾生,決定沒有分別,決定沒有差別、沒有等級,這個心愿完全相同。因此,任何一尊佛接引眾生、教化眾生,決定得一切諸佛的護念。特別是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在所有一切法門裡面,前面剛剛講過,最上殊勝,方便到極處,令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平等得度、平等成佛,三世諸佛哪有不護念的道理?
『光光相照,智智相照』,相照就是相念的意思,就是護念、加持的意思。不但被度的這些眾生蒙諸佛本願威神加持,度眾生的這位佛陀也得一切諸佛相念的加持。這個境界多麼殊勝,我們要細心從這裡體會,然後你才曉得,你念佛、你讀經,你在思惟經義,功德利益無量無邊。這時候你得三世諸佛如來的護念,你得一切諸佛菩薩的加持。你能得多少?完全看你自己的用心與佛的心愿相應不相應?如果你心是清凈平等慈悲,那就很相應。如果心裏面有夾雜、有妄想、有雜念、有分別、有執著,你所得到的加持就減少了。減少不是諸佛有意減少,是你自己本身有障礙,使佛的圓滿加持,你所得到的只是幾分之幾而已,不能得到圓滿。障礙在自己這邊,不在佛菩薩那邊。
【甄解曰,去來現佛等,舉三世佛相念,以推度今佛所念。】
這個意思容易懂。『去來現』是過去現在未來,這三世諸佛,三世諸佛人數眾多,用一個『等』字。『舉三世佛相念』,就能夠推斷釋迦牟尼佛亦念諸佛,佛佛相念!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必定得諸佛護念。如果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明了這個事實真相,當自己在遇到困難、遇到危險、恐懼的時候,一心稱念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一切諸佛的護念、加持特別明顯,能夠叫你得到身心安穩,遠離恐怖妄想,效果無比的殊勝。
【合贊曰,我以三世諸佛相念,類知得無今佛亦念諸佛,然今超過諸佛,現此奇相,有何故耶。】
《合贊》這段是說明,世尊在沒有講經之前,所現的殊勝瑞相。『三世諸佛相念』這是一定的道理,真實之事,所以可以以此類推。『今佛』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的時候,他當然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他當然想到阿彌陀佛,這想就是念。念阿彌陀佛,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然後才為我們介紹,這樁事情我們要懂。我們今天,如果別人邀請我們去給他講開示、去給他說法,無論時間長短,一個小時也好,半個小時也好,你要給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勸他念佛求生凈土。你是不是一定先想佛,先想西方世界依正莊嚴?然後怎樣去跟他介紹。那你就是憶佛念佛了!你在憶念的時候就得佛的加持。
我們今天沒功夫,什麼叫功夫?斷煩惱是功夫,我們的煩惱沒斷、妄想沒斷、分別沒斷、執著沒斷;換句話說,完全是凡夫。凡夫怎麼得佛的感應?唯一真誠,我們用真心、用誠心為一切眾生說法,介紹凈土法門,決定裡面沒有絲毫名聞利養的念頭,你就是真心;如果夾雜名利在裡面,就得不到感應。假如沒有絲毫名利,完全是為利益眾生,一定得感應,即使沒有功夫也得感應,跟這裡道理是相同的。
『然今超過諸佛』,底下的三句是說明,世尊當年講經,在法會當中這個時候,佛所現的光顏巍巍超過諸佛。為什麼會超過諸佛?因為佛念佛,佛念佛,佛得阿彌陀佛的加持,又得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加持。所以這個相就特別的奇特,阿難尊者在一生當中沒有見到過,『現此奇相,有何故耶』。理與事雖然深、雖然廣,多少也能夠體會到一些。
【智度論曰,善哉善哉,再言之者,喜之至也。】
阿難因為見到佛的瑞相,特別起座請教世尊。他這一請教、一發問,佛就非常的歡喜,所以沒有說話之前先讚歎他『善哉善哉』。這兩個善哉意思也是很深很廣,《智度論》裡頭這個說法也說得好。太歡喜了,所以重覆的讚歎。
【甄解謂,所問稱可佛心故。】
阿難問的,正是問到佛的心坎里去了,佛怎麼不歡喜?在這個地方我們看到,實在講,在一切經論裡面,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釋迦牟尼佛在日常生活當中也有喜怒哀樂,他煩惱斷了沒有?他確實沒有煩惱了,他的喜怒哀樂是唱戲、是表演,幫助我們理解,幫助我們契入。所以佛是全身說法,不僅僅是言語,身語意三業說法,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全都是說法,要在這個地方去體會。真正會學佛的人,也要在這個地方學習,和光同塵,歷事煉心。佛給我們做的榜樣,在生活當中非常活潑,不是獃獃板板的。
【漢譯曰,阿難,今諸天帝王人民,及蜎飛蠕動之類,汝皆度脫之。】
這句話含義很深。從表面上來說,阿難啟請,因為他一啟請,世尊為大家說出這部《無量壽經》,而依照這部經修行,得度之人(得度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知道有多少!佛說這都是阿難度的,阿難啟請,佛才說經;阿難不請,佛就不說了,啟請人功德不可思議。而實在的意思我們要懂得,佛是勸我們要代眾生請法。眾生無知,愚昧無知,不知道佛法的殊勝,也不知道生死輪迴的真相,不知道,真的是醉生夢死。覺悟的人、明白的人,一定要有慈悲心,念念當中代眾生請法。眾生之所以得度,就是因為請法的人這個因緣令一切眾生得度,所以說請法之人度這一切眾生並不為過。所以度眾生,成就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要自己說法,說法的人很辛苦,不需要自己說法,你只懂得請法,你跟說法的人功德是一樣大;不會說是你請法的人比說法的人功德要少一分,沒這個道理,一樣大,你不啟請他不說。這是裡面含的深義。
我們學佛的人,現在在這個時代,眾生迷惑顛倒,苦報超過以往任何一個時代。我們在電視新聞里常常看到,全世界到處都有災難。災難從哪裡來的?災難是怎麼形成的?世間人不知道,以為這都是天災,天然災害,人無能為力。其實他的看法完全錯了,所有一切的果報是業力感招的。在佛法裡面講的三毒煩惱,貪慾所感的水災,瞋恚所感的火災,愚痴所感的風災,眾生有貪瞋痴,所以外面有水火風三災。如果一切眾生把貪瞋痴三毒煩惱息掉,不但沒有三惡道的果報,這個三災也沒有了,三災是花報,三途是果報。
如果我們自己在這一生當中,這一生過去不算,過去沒學佛,迷惑顛倒,不知道。現在學佛明白了,我從今而後,盡形壽,就是盡我一生,我只要有一口氣在,還沒有死,我對人、對事、對物再也沒有貪愛的念頭,你這一生就不會遇到水災。縱然遇到大水也淹不死你,為什麼?你沒有這個業。你將來決定不會墮餓鬼道,餓鬼道的業因是貪愛;你把這一條斷掉,對人對事對物無有貪愛之心,你就不墮餓鬼道。對人對事對物沒有瞋恚心,沒有一點惡念,你決定不會墮地獄道,你也不會遇到火災。對人對事對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愚痴、不糊塗,你決定不會墮畜生道。所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認真去修,修什麼?斷貪瞋痴,這是消極的,不墮三途。如果再能夠積極的以清凈心、平等心、慈悲心去幫助一切眾生,你縱然不往生,你必定得人天大福報。
佛法常說,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十法界依正莊嚴這些現象,現象是什麼?實在說,就是因緣果報的相續相,這在講席前面講過很多。所以佛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迷惑顛倒,天天造作罪業,果報現前,他恐怖了,恐怖不能解決問題,還是要受。菩薩聰明有智慧,知道果報可畏,起心動念不造惡因,所以他就不受果報,這才是個聰明人。所以這一句用意很深。
獎勵阿難,實在意思是勸我們,我們要常存為一切眾生求法的心愿。我們到哪裡去求法?假如我們明白了,我們也想學阿難,為一切眾生請法。阿難機會好,遇到釋迦牟尼佛,可以向佛請法,我們今天去找誰?到哪裡去為一切眾生請法?這個世間誰是真正的善知識?這是個很現實,也是個很嚴肅的問題。所以諸位一定要曉得,求自己,不要求別人,勸自己認真的、努力的修學,學成之後弘法利生,求自己!求別人,別人未必肯答應,未必能說得如法。如果請別人,說得不如法,那你就害慘一切眾生,他說的要不是正法,或者說的法不契現前眾生的根機,那不是麻煩大了!一定要勸自己,自己認真努力修學,必得感應。所以這一句讚歎裡面含義是很深很廣,我們要能細心去體會。底下一段說:
【普賢行願品曰,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
佛的心是什麼?如果說佛的心是真心,真誠清凈平等,一切眾生的真心都是真誠清凈平等。佛之所以值得九法界眾生的尊敬,就是佛有大慈悲心。大慈悲這個意思簡單的說,就是對於一切眾生的關懷、愛護,從來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平等的愛護、平等的關懷一切眾生,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念佛往生凈土,這就是『大悲心』。「行願品」到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又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大悲水』是什麼?是不是叫你每天用一杯水,念幾遍大悲咒去給眾生喝?你要這樣去會意,你就錯解佛的意思。大悲心是體,大悲水是作用,就是你要有真正慈悲的行為對於一切眾生,這個大慈悲的行為就叫做大悲水。你真正關懷眾生,真正愛護眾生,時時刻刻將凈宗法門為一切眾生開示,勸導眾生修學,這些行持就叫做大悲水。所以不能把它錯會了意思。要有行動做出來,眾生才能得真實的利益。底下一段,就是講它的效果。
『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這一句意思也是雙關的。就三世諸佛這邊來說,滿諸佛度眾生的心愿,這是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這是一個意思。第二個意思是幫助一切眾生往生不退成佛。諸佛就是這些念佛的眾生,幫助這些人往生不退成佛,就是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所以這一句有雙關的意思。在「迴向偈」裡面,「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前面一個意思是報佛恩,後面的意思是度一切眾生,平等成佛。所以,一定要勸自己發大慈悲心,為了利益一切眾生不辭辛勞,不怕艱難困苦,認真努力修學弘法利生。
我們今天就講到此地。
推薦閱讀:
※美國男人找亞洲姑娘的真相:嫁個白人老公為何容易被誤解?
※普京助威習總訪美:俄出兵敘利亞對美國鯁喉
※恆泰善信控股集團閃耀美國紐約納斯達克與全球共慶跨年
※美國"春運"開始了 多個機場跟難民營一樣(圖)
※日本引進的美國F-35A戰鬥機和中國殲20對戰誰更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