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經故事八
06-06
人生如夢 久遠劫前,有位勤政愛民的國王,人稱「察微王」。他篤信三寶,敬慎心行,常常在生活中思惟並落實佛法的義理。 在一個天氣清朗的早晨,繁忙的政務剛好告一段落,察微王一身輕裝,悠閒地走出宮殿。 天色才微微泛白,遠遠的,已有一戶人家敞開大門,傳出叮叮噹噹的聲響──補鞋匠又開始了漫長辛苦的一天。 「這位客人,早安!」老鞋匠憨厚地招呼著,聲音中還帶著殘餘的睡意。 察微王坐下來,就著稀疏的日光,和老鞋匠天南地北地聊了起來。「老先生,您覺得全天下最快樂的人是誰?」 端詳著鞋底的縫口,老鞋匠回答:「當然是國王啦!」 「國王?這話怎麼說?」 把鞋頭敲打一番,老鞋匠信心十足地發表看法:「朝廷百官恭敬奉承,老百姓又盡力貢獻,沒有不能滿足的願望──當然快樂啦。」 「這樣子啊──」察微王從衣袋掏出陳年葡萄酒和老鞋匠對飲,不一會兒工夫,老鞋匠已醉得不省人事。 國王扶著猶自沈醉於夢鄉的老鞋匠回到寢宮。起身迎接的皇后滿臉訝異:「老先生是──?」 「這位老鞋匠說國王是全天下最快樂的人;朕想跟他開個玩笑,讓他過過癮,親身體會一下。」 後宮一下子忙碌起來:有人幫老鞋匠擦洗,有人為他更衣,有人到處宣揚,皇后笑著叮嚀宮女,排演接下來的情節,女孩們銀鈴般的笑聲不時響起。只有老鞋匠彷佛置身事外,紅撲撲的圓臉一派安詳。 國王終於上座了!扶一扶頭上的王冠,抖一抖厚重精緻的御袍,「國王」在名貴典雅的王座上扭捏不安。上朝的大臣行禮如儀,恭敬肅立。「國王」──才酒醒就不由分說被簇擁到大殿上陞座的老鞋匠──完全手足無措,不知身置何處。身旁的侍女忍著笑,一本正經地稟告:「大王,您醉了些日子,卷宗堆積如山,請您儘速過目,親自批閱裁決。」大臣們依次上奏論議諮問,讓老鞋匠原本就不太靈光的頭腦,更加混沌糊塗了。 「大王,您這樣動來動去沒有威儀。」史官記下一筆。 「大王,臣以為,您對於兒童福利的處理,不合乎正常的邏輯──幼稚園小班如何響應『人人補鞋運動?』」 「大王,您卷宗拿反了。」書記官提醒。 「大王,上殿不宜瞌睡。」史官又記一筆。 「大王,身為大王不能講粗魯話,要自稱『朕』而非『俺』。」國策顧問遞上一張紙條。 「大王,您……」 「大王,臣敢諫告──」 這高貴的王座,實在不好坐!一天下來,「國王」腰酸背痛、頭昏眼花、食不知味;而卷宗依然高聳如山。 度日如年、如坐針氈的日子,雖然難熬,還是一天一天的過去了。這一天,侍女如往常般侍奉飲食,看到「國王」日漸憔悴,不禁關切地詢問:「大王先前神采飛揚,近來怎麼消瘦了許多?」 「國王」端身正坐,一板一眼地回答:「朕夜夢己為補鞋老翁,辛勞困苦,衣食常缺,生活艱難,不禁頭痛得要命!」在座的大臣們,個個忍俊不住,咧嘴笑了開來。「國王」紅漲著臉,表情卻更嚴肅了。 圓月高懸,月光映入窗門,照映出一張失眠的臉。 「我是誰?」一生都沒想過的疑問躍上心頭,久久不散。「我是補鞋匠?還是國王?是國王,皮膚為何粗乾長繭;是鞋匠,為何卻又天天升座理政──國王嗎?鞋匠嗎?我心亂如麻;我老眼昏花;兩個身分,究竟哪一個才是真的?誰?到底是誰?」補鞋匠──或許該稱「國王」──不,還是補鞋的老先生──不管那個,他累壞了,沈入夢鄉。 皇后端詳著老先生:他變得消瘦了,憨厚的臉上彷佛有著淡淡的一層灰霧,卻又隱隱透著智慧的光芒。「樂師們,請奏樂曲,讓大王歡悅如初!」皇后吩咐著,倒了一杯又一杯的葡萄酒。酒力模糊了補鞋匠的意識,終至喪失對世界的知覺。 「回家了嗎?」小木屋的天花板映入眼簾,粗糙的床、蒙塵的工具箱、補鞋訂單、新鞋舊鞋散落了一地。 陋室中,補鞋匠忍不住懷疑:那裡是家?那個是我?摸到身上斜掛的粗布衣,發楞的呆滯目光忽然閃過一絲光芒。 「這位客人,早安?」老鞋匠眉開眼笑,憨厚地招呼面熟的高大客人坐下。察微王笑咪咪地觀察著,一位和自己無二無別的「國王」。兩人又天南地北的聊起來。 「您知道嗎?」老鞋匠認真地凝視著察微王:「那天咱倆對飲,醉到前天才醒哩。我做了個好長的夢啊!夢到當上國王。……您瞧這鞋補得牢不牢?哦,那再補幾針──國王哪,上殿下殿、史官記缺點、群臣共指教,一言一行都得有模有樣的,心裡緊張得很。一天下來渾身酸麻脹痛,簡直像挨了頓打。──您用點素菜,別客氣,咱好兄弟。──痛得要命,折騰死我這老頭兒。幸好是做夢而已。不過夢就這麼悽慘,如果是真的──哎……您再用點素菜,嚐嚐。──上次向您說天底下國王最快樂,恐怕是自己的幻想吧!……」 省思—— 人生如夢幻,生生世世的輪迴亦然。在這當中,作主、清楚、明白的心有如國王,日理萬機有條不紊,微服出巡化身無量,啟蒙化導無量有情。而迷糊、顛到、妄想的心有如補鞋匠,頭出頭沒不斷變換六道身分,來時糊塗去時迷,始終煩惱不自在,一任無明迷惑,追逐著虛妄的快樂,而始終事與願違。 一個念頭,快樂和痛苦於焉誕生,菩薩相和眾生相瞬間化現。身分,因緣假成,倏忽散滅;人生種種境遇亦如電光石火,幻起幻落。是誰?那個是我?若明白,於一切處無不平等自在。人羊大戰 從前,在遙遠的小村莊裡,住著一位主人、他的女僕,以及一頭公羊。寧謐如田園詩般的鄉間生活,卻被一個小事件給破壞了。 事件的起因十分稀鬆平常:「麥豆」。 勤儉認真的女僕,時常聽從主人的吩咐,熬煮一鍋麥豆,但那隻率性機靈的公羊,卻常趁著四下無人時偷吃。不明究裡的主人,發現麥豆消耗速度太快,所以常對女僕大動肝火。幾次惡性循環下來,一肚子委屈的女僕,對公羊的厭惡與懷疑與日俱增。 從此以後,女僕只要一見到公羊的身影,就揮舞木棒,不由分說地直追猛打,公羊為了防衛自己,也使勁揮動頭上的羊角反守為攻。主人家中日日上演人羊大戰,火藥味一天比一天濃厚。 這天,女僕忙著生火熬麥豆,雙手只拿著略帶火星的火種。公羊眼見女僕手上沒拿木棒,機不可失,低頭以角對準女僕飛奔突襲。一路碰撞後退、驚慌失措的女僕,情急之下將火上的火種全撒在羊背上。 星星之火,觸著乾燥易燃的羊毛,沿著纖維緩緩蔓延,發出細微的聲響,燃起細小的焦煙,終於爆發出火苗。燥熱與痛楚,驅使心煩意亂的公羊,拔腿向屋外狂奔。牠足跡所至,不論村莊、山間、田野……盡成熊熊火海,鄰山居住的五百隻獼猴,亦來不及避難而葬身火海中。 天神們看見原本清淨秀麗的鄉村,一夕間焦骸遍野、面目全非,不禁感慨萬千:「瞋恨鬥爭,不應該執取、固守不放,否則就會像女僕和公羊一樣,怨恨衝突不休,怒火所及,讓村人、獼猴都一起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十(121)》 省思—— 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瞋火之可畏,不只消損福報、招引災禍、廣結惡緣,瞋心的力量更足以令人輪轉三塗,累劫受無量劇苦果報。 如何化瞋火為法水?時時刻刻,待人接物當中,以「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中台四箴行來觀照起心動念,改進言語行為,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必能化解矛盾、衝突、爭執、誤解,招感和合、團結、互助、共榮共存的清淨法界。忍辱太子 在毗婆尸佛時候,婆羅奈國的國王,聰慧賢能,很受國人尊敬。可是國王沒有子女,這使國王很憂鬱。後來經過十二年不懈地向天神祈禱,王后終於生了一個男孩。 這男孩生來心地慈善,相貌和悅,具備大人物的面相。國王歡喜異常,召集群臣為太子占卜凶吉,並給他起名叫忍辱。 忍辱太子逐漸長大,樂善好施,對眾生盡施仁慈之心。當時國內有一個奸臣看到太子如此賢德,很是嫉妒,總想除掉他。這時國王突然患了重病,危在旦夕。國中上下都為國王的性命擔憂,忍辱太子召集父王的群臣說:「父王的病情非常危險,我們應當想辦法,挽救他的生命,眾人有何辦法呢?」 眾大臣回答道:「靈丹妙藥難以得到,國王的生命恐怕維持不了多久了。」 看到眾人都沒有挽救的辦法,太子悲痛得暈倒在地。 那個奸臣看到這一切,心中暗喜,心想:這正是除掉太子的好機會呀!於是當太子蘇醒過來之後,便向太子獻計:「要想治好國王的病,需要一種葯,不過,這種葯太難得到了。」 太子連忙問道:「是什麼奇妙的葯呢?」 奸臣回答道:「是無嗔之人的眼睛和骨髓,如果能得到這種葯,國王的病必然會痊癒的。」太子聽後若有所思,自語道:「我好像就是這樣的人。」 太子回到住所,立即去向母親辭別,然後召集所有的大臣宣布說:「父王病重,危在旦夕,可國家的百姓不能失去他的統領。所以我要貢獻自己,使父王得以康復。」說完便叫來旃陀羅,命他將自己的身骨砸碎,取其精髓,並剜取雙眼,給國王治病。 眾大臣看到這一切,更加佩服太子,深為他捨身救父的行為所感動,急忙將骨髓和雙眼搗在一起,捧給了國王。國王服後,病果然即刻痊癒了! 吃過葯,國王問眾大臣:「這是什麼葯,怎麼如此奇妙?竟能這樣迅速地解除我的病痛!」 眾大臣回答道:「這葯是太子製做的。」 國王這才想起太子並未在他的身旁,忙問眾臣道:「太子現在何處呢?」 大臣們悲聲答道:「他在自己的住所,身體已經損傷不堪,想是活不了多久了。」國王聽後放聲大哭,立即趕往太子的住所。可是,太子已經逝去了。 王后此時也趕到太子的住所,一進門便撲到太子的屍體上,抱住他懊悔地哭道:「我有宿罪,應當喪失性命,怎麼讓我的兒子替我去死呢?」 於是,國王便用牛頭檀香木建築閣樓,將太子的屍體保護起來,將他的遺骨,分別放在七座寶塔中。忍辱的水牛 久遠以前,有一隻與眾不同的水牛王,牠有著莊重的姿態,稟性仁慈善良,富於同情心,品高德重,因此有很多水牛,都紛紛前來歸附。一日,水牛王與牠的眷屬來到一條河邊,在這地方有青翠的草可食用,並且地方寬廣,能有足夠的空間讓牠們行走,因此便在此安住下來。 河邊的另外一旁,住著一隻獼猴。這隻獼猴來到水牛住的地方,見到水牛王氣宇不凡,行止安詳,又有眾多眷屬,於是心懷嫉妒,對著水牛王破口大罵,並拿起地上的石頭朝著水牛王不停地丟,最後對水牛王說:「快點離開,這裡是我的範圍,你趕快帶著水牛們離開這裡。」水牛王看到這情形,不但沒有以惡攻惡,心當中也沒有起一點瞋心,態度依然安詳自在,默然受之而不加以報復。 過了沒多久,另一群牛也來到此處,獼猴看見了一樣辱罵,並一把抓起地上的小石頭,擲向牠們,這群牛看到了水牛王寬大為懷的表現,心中生起尊敬之心,並且效倣水牛王忍辱的精神,也不對獼猴起瞋恨之心,只是安靜地離去。 不遠處,有一隻脫隊的小牛,正趕著要追上群牛,牠看到了這幕景象,因而當獼猴對牠毀罵並也以石礫丟打時,雖然心中懷恨,很想對這隻獼猴報復,但是心裡想:「前面的大牛們,遇到獼猴態度如此惡劣,卻忍心不動,亦不加以傷害對方,我身為小牛,應該跟大牛學習牠們的忍辱精神,不跟這隻惡獼猴一般見識。」於是小牛決定不理會獼猴,繼續趕路。 水牛王前行不久,經過一片樹林,一位遊居其中的樹神好奇地問水牛王:「我看到獼猴如此不講理,對你又罵又打,依你的力量,對付牠一定沒有問題,而你為什麼不還手,給牠一點教訓,反而默然不應呢?」水牛王回答:「世間上所有事情皆有因果,獼猴對我謾罵,同樣也會對其他動物做出這樣的行為,等到惡因緣現前,牠的惡報就會現前,看到牠不識因果,而不斷造惡,對牠起慈悲心都恐有不及,怎麼忍心加害於牠?況且若我真的動手,依我力量如此大,一下子就將牠致命,那自己將來也會遭受惡報,所以忍辱才是對自己生命的最大保障。」這隻水牛王即是釋迦牟尼佛修菩薩行時之化現。 由於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中常行忍辱、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最後終能圓滿佛果。 省思—— 忍辱能熄滅心中瞋火,產生定力和智慧,況且他人看到自己能忍的德行,亦即在潛移默化中帶給大眾正面的影響,無形當中就是在行菩薩道,不僅自利,又能利他。忍辱度無極 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在一戶堆滿稻草的人家裡,一聲響亮的啼聲劃破這萬籟俱寂的長夜。「哇!哇……!」一個新生的男孩降臨人世。可惜,這是一個家徒四壁,一無所有的貧窮人家,新生的男孩未曾添加這個家庭任何喜悅,孩子的雙親垂著頭低聲商量著:「把這孩兒送走吧!這孩子跟著我們不會幸福呀。」母親捂著臉,淚水從併合的指間滲出、流下,哽咽地說:「好吧!那隻好將他置於街道旁,希望善心人士能將他帶回撫育成人。孩兒,媽不是故意的啊!只是家貧,無奈……」皎白的月光從半掩的窗戶洩進房間,映照在孩子純潔無染的雙頰上,童貞的孩子無邪的面頰,尚帶著一絲微笑,絲毫不覺至此將展開的乖舛人生。 收養孩子的富豪名為四姓。然而四姓心思反覆,在收養孩子的數月後,妻子有了身孕,便萌生惡念,僅以單薄的布包裹養子,將他棄置坑中。所幸,孩子的福澤深厚,竟感得羊隻前來哺乳。當牧羊人早晨見到這孩童時,不禁欣喜地嘆道:「上天怎會將孩子遺留在此呢?」於是將孩子帶回撫養。這件事不久即傳入四姓富商的耳中,四姓不禁悵然,悔恨交加,於是將孩子要回,繼續撫育。 好景不長,數月後,富商的妻子產下了男孩。富商再度心生惡念,將養子棄置於車輛往來的道路當中。隔天,一位商人駕著數百輛的牛車路經此地,由於這養兒的宿世善根福報,所有的牛就在養子被棄置的處所前停了下來。任憑商人如何鞭韃也不肯前進,商人因而感到怪異便下車查詢原由。當商人一見到孩子時,驚呼道:「上天怎麼會將天子留在這呢?」於是抱起孩子,萬分愛惜的將孩子帶上車。途中,一位孤獨無依的老婦人請求商人將孩子交給她撫育,商人便將孩子託付給這位老婦人。沒想到,心思不定的四姓富商知道後,又心生悔恨,懊悔交加地以奇珍異寶將孩子換回。 數年後,養子日漸長大,和四姓富商的孩子比較起來,養子較富商的兒子聰慧靈敏,富商漸漸地又萌生殺害養子的念頭。然而,孝順的養子從不因父親三番兩次的惡心而生仇恨,反而更加孝順富商。再一次地,富商設計欲殺害養子,於是請養子帶一封家書至冶金師處所。家書上寫著:「自從這孩子來到我家之後,導致家中疾疫橫生,財寶耗盡。見此書後,請遵照佔卜師的囑咐,將他投入火中。」養子持家書走在路上,忽然遇見富商的親兒子。富商的親兒子正因之前一場豪賭危及家產,躊躇門前不敢回去,一見養子,高興地將養子手中的家書搶去,交待養子替其將賭輸的錢財贏回,便急忙地替養子將家書送至冶金師處。待富商得知後,趕忙騎上快馬欲追回兒子。然而為時已遲,兒子早已被冶金師投入火中,化為灰燼。富商因過度悲憤,身染惡病,日後又一次欲殺害養子失策後,便因極度氣憤而死亡。孝順的養子,反而因富商的亡逝而悲傷不已,孝順地追慕在墳側,並且經營產業,清償債務,安養照顧家眷,侍奉養母絲毫不敢懈怠,他的孝行、不念養父不義的心量,因此在全國傳為佳話。 原公案出自《六度集經》 省思—— 忍辱能除瞋恚,故事中的養子不因養父三番兩次的加害而心生惡念,總能以柔軟心、慈悲心來面對,因而感召後來的美譽。 在利害交關時,一般人尚且能忍,何況修行學佛,以智慧慈悲為念之行者?「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得一時之辱,蒼穹依舊雲淡風輕忍辱仙人 從前有一位在深山苦行的行者,每天靠著野果泉水充饑裹腹。由於不斷地精進用功,所以身心清淨,煩惱消除,一切諸天鬼神都對他非常讚歎和恭敬,整個國家也都因此富饒安樂,風調雨順。 有一天,國王到山裡打獵,循著足跡來到了修行人的地方。國王詢問著鹿群的去向,但修行人默默思惟著:「眾生無不貪生怕死,如果我告訴大王答案,不就和他一樣殘暴不仁;但如果不說,就是欺騙大王。」 心中正在猶豫之際,國王認為行者是在藐視他,竟敢不回答,心中不禁一股怒氣上昇!國王問:「你是誰?」修行者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國王說:「既然你是忍辱仙人,我就看你忍不忍得了!」喪失理智的大王,說著便拔出刀,砍下行者的右手!鮮血汩汩地自忍辱仙人被砍斷的手臂流出。然而,忍辱仙人此時卻思惟著:「我上求佛道、與世無爭,大王對我尚且忍心下手,更何況是對老百姓呢?」於是心中暗暗發願:「有朝一日,我成道後,一定要先來度大王,不讓人民牽連受害。」 國王見他如如不動,覺得奇怪、又感憤怒。再一次問他的名字,他仍然堅毅地回答:「我是忍辱仙人。」 就這樣,在一問一答之際,忍辱仙人不但手全被砍斷,連腳、耳、鼻都被砍下,血流如注,痛苦非常。 這時,忽然天地震動,眾神憤慨,可以說是天怒人怨,鬼神們都想要來毀掉這個國家,以譴責國王的罪行。但,忍辱仙人卻勸阻著,說道:「這是由於往昔無數劫中,我因不奉行佛教,殘害過他,所以今日才會有這樣的果報,如果今日報復,冤結就沒有結束的一天啊!」 百姓們知道了這件事情,都非常痛恨大王的暴行。 忍辱仙人卻說:「雖然大王這樣待我,但其實我內心卻是十分哀愍他,就如同慈母憐念自己的孩子一般,我的心中對他不曾懷有怨懟。若我所說真實不虛,我的身體將即時平復!」 當下,忍辱仙人的身體真的回復如往昔一樣,毫無損傷。眾人對於其德行,莫不稱歎欽仰。 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行菩薩道時的前身。 原公案出自《六度集經》卷五日藏菩薩 在毗蘭若村中,有位婆羅門,聽說供養佛陀可得大福報,遂於夏安居時啟請佛陀帶領五百比丘入村居住,於三個月中接受他的四事供養。然而,在佛陀一行人到達之後,婆羅門卻又反悔食言,不僅拒絕供養大眾師,甚至避不見面。佛陀等人只好露宿野外,僅能以牧馬人預備用來飼馬的馬麥度日。 這天中午,佛陀與比丘們正用缽裝著馬麥進食,和平時一樣,佛陀泰然自若地吃著馬麥。只見阿難神色凝重,不發一語,靜靜地注視著佛陀。看到阿難的愁容,佛陀停下了動作。 阿難終於開口:「世尊!您貴為王族,又是眾人敬仰的佛陀,現在卻必須以馬麥為食,這……。」阿難感到非常不捨,心中苦惱極了。佛陀明白阿難此刻的心情,於是從自己的缽中拾起一顆麥子,放到阿難的手上:「來,嚐嚐看!」 阿難依言將馬麥放入口中咀嚼,頓時之間,阿難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太不可思議了!世尊,我身為王子,生於王家,卻從來沒嚐過如此美味的食物,實在是稀有難得!」自從吃了這顆神奇的馬麥,在七天七夜中,阿難神清氣爽,一點也不想吃世間種種美味飲食,也不覺得飢餓或口渴。 藉由這個機會,佛陀向眾比丘開示這段馬麥因緣:「在這三個月當中,大眾以馬麥為食,並不是業障使然,而是為了教化眾生的方便。事實上,如來三十二相中有『上味相』,不論是什麼食物,進到口中皆為上妙美味。而且,我也早知婆羅門會反悔,但是為什麼依然應邀前來,實在是為了善巧示現業報因緣!」 「我們所吃的馬麥,原是馬場中五百匹馬的食糧。這五百匹馬,在過去生中,原已發心行菩薩道,並且經常供養三寶;後來因為受惡知識的影響,造作種種惡業,而墮為馬身。馬群中為首的大馬,名叫日藏,是菩薩的示現,他過去生曾勸這五百匹小馬發菩提心,現在又為了度五百小馬而受生馬形,由於菩薩的威德力,五百小馬憶知自己的宿世因緣。今日,為愍念這五百小馬,令他們早日脫離馬形,故明知婆羅門會退悔,仍舊依約前來,使日藏菩薩帶領的這五百小馬有機會懺悔前愆,將他們一半的糧食供養大眾比丘。」 聽聞佛陀的開示,這五百位食用粗馬麥的比丘,當下離欲寂靜,證得四果羅漢之果位。三個月後,五百小馬命終生天,成為天子,帶著天上的上妙美食前來供養佛陀。佛陀為其開示法要,使其發菩提心,來世將證得辟支佛果。而日藏菩薩來世作佛,號為善調如來。 省思—— 大心菩薩示現六道度化眾生,悲願法味終圓佛道。大覺慈尊上味絕倫,度化三乘,無有窮盡。而如何嚐出因緣果報和菩提涅槃的滋味,隨心而異,如月印千江。生活的一聲一香、一味一色,發心、用心、明心、悟心,無不是菩提資糧。 薩波達國王捨身救鴿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國王名叫薩波達他心地善良為人慈悲,經常濟困扶貧,行善積德。 天帝釋知道這一情況後,十分擔心,感到自己的座位底下直發熱。因天帝釋這地位,並非終生制,無論是誰,只要堅持修善積德,修行到一定的程度,死後便能轉生到天堂當天帝釋。 天帝釋害怕薩波達國王會來奪自己的帝位,就想試探一下薩波達國王,已修行到什麼程度,到底想幹什麼,便找來手下的一個侍從對他說:「下界的薩波達王正在修善積德名氣很大,德行很深。他大概是想奪我的帝位!現在我變作老鷹,你變作鴿子,我追捕你,你就逃到薩波達王那兒,向他求救。他既然心腸仁慈,就一定會救你,然後我去向他索求鴿子。他既然答應救你,就不能把你交給我,也許會買點肉來做交換,但我堅持不答應,他就會割自己的肉,來抵鴿子的命。到時候我耍點小法術,教他無論如何割肉,哪怕把全身的肉都割下來總抵不過鴿子的重量那他一定會後悔這樣他以前行善積下的功德,就完全作廢了,也就奪不走我的帝位。」 於是,天帝釋變成一隻體態雄壯的蒼鷹,侍從變成一隻可愛的小鴿子。蒼鷹惡狠狠地撲向鴿子,鴿子便慌慌張張地一邊呼救,一邊向遠處逃去。 薩波達王正在王宮處理政事突然聽到空中傳來呼救聲抬頭看見一隻蒼鷹正在追逐一隻可憐的白鴿。 鴿子東躲西閃實在無路可逃一頭撲到薩波達王腳下叫道:「大王!老鷹要吃我,請您救命!救命!」 薩波達王說:「你別害怕,我一定救你。」 蒼鷹隨後撲了過來立在宮殿前,對薩波達王說:「這隻鴿子,是我口中之食,現在逃到大王您這兒來了。請大王快把它還給我,我肚子餓極了。」 薩波達王說:「我曾發誓要救度一切眾生更何況這隻鴿子向我求救,我已經答應它了。人應當言而有信,我不能把這隻鴿子交給你。」 蒼鷹說:「大王!您說您要救度一切眾生,但我今天如吃不到這隻鴿子,就會餓死,難道我不是眾生之一嗎?難道您就眼睜睜地看著我餓死而不聞不問嗎?」 薩波達王說:「既然這樣那麼我再拿些肉給你,你就別吃這隻可憐的鴿子了。」 蒼鷹說:「那也行。但您拿來的必須是剛割下來的新鮮熱肉,否則我不吃。」 蒼鷹這麼說,薩波達王心中暗感為難。他曾想隨便找點熟肉打發蒼鷹了事但沒想到蒼鷹只吃剛割的新鮮熱肉。 薩波達王想:「到哪裡去找剛割下的新鮮熱肉呢?如果為此而宰殺其他動物,則我為了救一命,又害另一命,這樣的事情不能做。」想來想去,他決定從自己身上割一塊肉來喂蒼鷹。 主意打定,便慨然地對蒼鷹說:「既然你一定要吃剛割的熱肉那我就割一塊肉給你吧!」 蒼鷹見薩波達王中圈套了,心中暗暗發笑,卻一本正經地說:「大王!您能這樣做,足見您道德高尚。不過,既然您要普度眾生就應當平等地對待一切我雖然只是一隻鳥保證也不偏不倚。因此,只要您割下的肉,與剛才的那隻鴿子一樣重,那麼,我保證不再找那隻鴿子的麻煩。」 薩波達王說:「好吧!」便讓左右取來一具天平。 薩波達王把鴿子放在天平的一端,然後忍著劇痛,手持利刃從自己左腿上,割下一塊大致相等的肉,放在天平的另一端。 由於天帝釋搞了鬼,天平放鴿子的那一端,低低地向下沉著,而放肉的一端卻高高地翹著。 薩波達王見狀,連忙又割下一塊肉,但天平兩端仍不平衡。就這樣,他兩條腿上的肉全割完,鮮血淋漓,流了一地天平放肉的那一端,仍高高地翹著。薩波達王無奈,只得繼續割下自己的胸脯與手臂上的肉,一身可割的肉眼看就快割完了,天平還是不平衡。薩波達王急了,掙扎著使出全身僅有的一點力氣,一下子撲到天平上,昏厥了過去。 這時,天地震動,天神們紛紛下凡,為薩波達王的高尚行為而感動不已。 天帝釋這時也恢復了原形他喚醒薩波達王,問道:「你之所以做出這種一般人無法做到的善行到底是為了什麼?是想當轉輪聖王?還是想當天帝釋?在這三界之中,究竟什麼是你所追求的呢?」 薩波達王用微弱而堅定的聲音說:「對這三界中的一切我一無所求,我只希望普度眾生。」 天帝釋又問:「今天你為了一隻小鴿子割盡全身的肉吃了這麼多苦,心裡覺得後悔嗎?」 薩波達王說:「我一點也不後悔。」 天帝釋這才明白原來薩波達王不是要搶他的位子,但心中總有那麼一點不放心,又追問:「你所說的全是真話嗎?」 「當然全是真話。」 「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你說的全是真話呢?」 薩波達王掙扎著站起來指著天地發誓說:「天在上、地在下,如果我剛才說了一句謊話,請懲罰我!如果我說的全是真話,請讓我的身體平復如故!」 說也奇怪薩波達王的話音剛落全身突然長出了新肉與沒割過之前一模一樣,甚至連個傷疤刀痕也沒留下。 天地諸神看到這種情形,個個合掌讚歎薩波達王的高尚品德,為他恢復健康而歡喜雀躍。三事升天 有一位在淨居天的居士,名字叫做「手」,他一心想到人間禮拜佛陀,希望能夠聽聞佛陀的開示。然而,天人的身體非常地柔軟微細,所以無法站立於人世間。於是,佛陀教導這位手居士說:「人的身體是粗糙堅硬的,你要先轉化自己的色身如世間人一樣,這可藉觀想世間大地的相狀而達成。」 這位手居士立即聽從佛陀的開示,專心觀照,轉化自己柔軟的身體,最後終於如其所願,以五體投地禮向佛恭敬禮拜。佛陀問手居士說:「你曾經不厭不倦地做過那些事情,才能讓你有此福報生在淨居天呢?」 手居士恭敬的回答說:「我曾經努力精進,毫不懈怠地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供養及瞻仰諸佛,我不曾有過厭倦。第二件事情,對於聽經聞法,我總不厭倦的反覆聽聞。第三件事情,無有疲厭的供養僧眾一切所需,所以今日我才能有此福報生於淨居天。」 佛陀也藉此因緣教誡弟子們,修行就是要對法有堅定的信心,即使是已證果位的聲聞與菩薩,仍是不斷地反覆薰修,從聽經聞法中,檢視自心,去除無明煩惱。所以大眾若能以此惕勵,修行必能有所成就。 典故摘自:《大智度論˙卷十》 省思—— 佛陀有教無類,依眾生根機開展八萬四千法門,為的就是要讓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只要我們對法有堅定不移的信心,依循佛陀的教法如實修行,最後必能脫離苦海,航向光明的未來。如同古德所說「信滿成佛」,修行學佛一定要信、願、行,有深厚的信心,持之以恆的願力,再加上落實在生活中的行動力,這一生必定有所成就。掃塔升天 佛陀在王舍城迦蘭陀竹林時,篤信佛法的頻婆娑羅王為了表達對佛陀的敬意,總是帶著大臣們前往精舍禮拜佛陀,一日三次,日日如是,無有間斷。然而隨著年歲的增長,體力漸漸衰退,頻婆娑羅王已無法再像往常一樣前往禮拜。於是在大臣的建議下,國王將佛陀的頭髮、指甲請回宮中,為其建造塔寺,懸掛幡蓋,日日三時皆以香花燈明禮拜供養。 當時,太子阿闍世受到提婆達多的煽動,與其謀害父王,篡奪王位,並且下令任何人皆不能再禮拜此塔,若有違犯者一律治罪。然而,宮中有一婇女,名「功德意」,在七月十五日僧眾解夏的這一天,見到昔日國王所造的塔寺已結網蒙塵,心想:「此塔乃是頻婆娑羅王所造,如今卻?穢不堪,無人打掃。」於是決定即使身受刑罰,也要將佛塔灑掃乾淨。 功德意馬上行動,將佛塔四周打掃得煥然一新,並且燃燈供佛,使佛塔重現光明。正好站在皇宮樓閣上的阿闍世王,遙見佛塔又出現燈明,勃然大怒,立即派人前往察看。使者回來稟報:「是婇女功德意在塔中燃燈供佛。」阿闍世王一聽,即傳喚功德意進宮一問詳由。功德意回答:「此塔乃是先王所造,用以供養佛陀。今日適逢七月十五諸佛歡喜日,我希望在這殊勝的日子將佛塔打掃乾淨,並且燃燈供養。」阿闍世王又問:「難道你不知道本王之前所立下的旨意?」功德意回答:「我沒有忘記,但是大王您現在對國家的治化遠不如先王所為。」阿闍世王一聽更加生氣,馬上以劍斬殺功德意。 功德意雖然被斬身亡,但因其一念善心,而往生忉利天中,且身放光明,照曜一由旬之遠。忉利天主及天人們見此異象,皆趕來觀看,並問此天人是修了何種福報,才往生天中,具此殊勝光明?天人以偈答曰: 「如來出於世,如日月光明,照彼諸黑闇, 皆悉普使明。見者生歡喜,心垢自然除, 善哉無上尊,眾生良福田。信心修福德, 我不惜身命,被害致命終,得生於天上。」 隨後,天人頂戴天冠,著諸瓔珞,莊嚴其身,並與諸天眾各持香花,來到佛所頂禮、供養佛陀。佛即為其說四諦法,天人當下心開意解,得須陀洹果。天人有感而發地說:「我往昔無始劫以來輪迴不已,虛幻色身所積的白骨比須彌山還高,歷經種種苦難留下的眼淚,比所有的海水還多,回顧過往,都只是虛擲光陰,浪費生命。今日有幸值遇佛法,得以出離生死輪迴,獲得究竟解脫。」說完此語,恭敬地繞佛三匝,還至天宮。 隔天一早,比丘們請問佛陀:「世尊,昨天夜裡所見光明較過去更為熾盛,是誰來向您請法呢?」佛陀便對大眾說明功德意生天的因緣。比丘們聆聽此事後,信心增勝,當中即有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者,亦有發無上菩提心者。 典故摘自:《撰集百緣經?卷六》 省思—— 功德意不惜性命,以燈供佛,因而感得生天果報;亦因清淨心顯現,聽聞四諦真理,開悟證果。三寶乃最大福田,若能以一念清淨心供養三寶,則獲福無邊。沙門與鬼 從前有位沙門外出他國,到了夜晚獨自在深山中靜坐思惟、用功修行,有一鬼化作無頭人,來到沙門前,沙門看到這鬼只有身體卻沒有頭,沉靜的開口說:「沒有頭,少了眼根攀緣色塵;沒有耳朵,就不會聽到是非;沒有鼻子,就不會對氣味起分別;少了嘴巴,就不會受到食物的誘惑;這樣子少了許多煩惱,真是很好!」 無頭鬼聽完這些話,忽然就消失了。又變成沒有身體,只剩下四肢的樣子,再度飄向沙門,沙門看了一眼,開口說道:「少了身體更好!不會有痛癢,沒有身體內的臟腑,就不會為病苦所折磨,這不是最痛快的一件事嗎?」鬼聽完這番話,又再度消失。不久又化成沒有手足的樣子,忽前忽後、忽左忽右,迴旋似的朝沙門而來。沙門開口說:「沒有手足,不會去行取不義的財物,這更是修行人所希望的。」鬼聽完這話,就消失不見了。 不一會,這鬼化作一名端莊男子,走近靜坐中的沙門,沙門知道這是剛才那位鬼所化成的。男子走近後,躬身向沙門頂禮一拜,說:「您的意志如此的堅定不移,沒有絲毫的恐懼怖畏,實在令人佩服!不久後,您將成道證果。」說完後,這名男子就消失不見了。 典故摘自:《舊雜譬喻經.卷二(五十二)》 省思—— 沙門能夠在面對任何不同的境界考驗時,都不驚慌失措,憑藉的就是他對佛法的信心,及正確的知見,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在典故中的鬼影,就如同我們的貪、瞋、痴等無明煩惱一般,會一直不停的轉化成不同的相狀,出現在我們的左右,考驗我們的道心與對佛法的信心。如果我們能有正確的知見,對佛法能夠深信,時時回歸自心,反省檢討自己,當遇到境界時就能夠站穩腳跟。不僅不為外境所動搖,並能將種種考驗化成願力,如此修行才能夠踏實,也才終有成就的一天。睒孝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侍親至孝、篤信佛法、奉行十善的修行人,名叫--睒。他有一副菩薩的心腸,悲愍著癡暗愚迷的芸芸眾生。 睒因修十善的功德感得人天的福報;他居住的地方宛如人間仙境,山中有清澈見底的流泉,水質甘甜,泉中湧出朵朵莊嚴的蓮花。房屋四周的果樹不但長得豐美茂盛,果子的味道格外地清美甘甜。想要吃果子,還未摘食,口中自然產生甘露味。因為他的仁德普照,飛禽走獸都受到感化,一一地來依附著他生活。仁慈孝順的睒,將父母迎接到這裡一起修行。看著雙眼失明又漸漸年邁的父母受到老、病的煎熬,心中的酸楚不禁油然而生。他無微不至地照顧著雙親,令他們無憂無慮地安享晚年。睒精進持守十善,用心修道,使其身心俱寂、心垢盡滅,對於行善奉道的志向更是堅固不移。他高尚的品德及孝行,上至護法龍天,下至舉國人民,眾所皆知。 有一天,迦夷國王到山中打獵,在泉邊發現麋鹿的蹤跡,拿起弓、放上已塗上毒的箭,朝著麋鹿的方向射出去,不一會兒,溪邊傳來的卻是一個人痛苦哀嚎的聲音,原來毒箭誤中了睒的胸膛! 箭毒在睒的體內流竄,令他非常地痛苦難過,他環顧四周,悲泣地大聲說著:「是誰射殺我?這一箭等於殺了三個人。家中還有兩位眼盲又年邁的父母等著我回去照顧。他們不能一天沒有我,否則性命也將不保。」 睒悲傷地抗議著:「人們因為喜愛象牙、犀牛角及翠鳥美麗的羽毛而射殺他們,我的身上沒有這些珍貴的東西,為什麼會遭遇到這樣的浩劫?」 迦夷國王尋聲下馬,問道:「你住在這深山嗎?」 睒回答:「是的。我除去了世俗的種種欲染,帶著雙親到此深山修道。」 國王聽到睒的陳述,淚流而下,哽咽地說道:「我為滿足個人的慾望,殘害生靈又殺害侍親至孝的修道人,我實在不是一位勤政愛民的君主。」迦夷國王與隨行的大臣都為錯殺睒而感到傷慟不已。然而,哀傷難過都於事無補了。 此時迦夷國王對睒說:「無論花多少代價,我一定會補償你。請相信我,並告訴我你父母居住的地方,我想過去探望他們,並向他們懺悔我所犯的過失。」 睒回答說:「沿著這條小路往前走,不遠處就會看到一間茅草屋,我的父母就住在那裏。請國王幫我告訴他們,睒跟他們永別了,要他們好好保重身體,不要憂傷地掛記著我。」睒對無法承歡膝下感到傷心欲絕,就此倒地不起。 國王及隨行的士兵,聽了睒的這一番話感到無限地傷悲。一行人依著睒指示的路徑找到了他們居住的地方。 兩位老人家聽到外面草木窸窣、人跡雜踏的聲音。以為有山賊,著急地問:「外面是誰啊?」 國王回答:「我是迦夷國王。」 老人家說:「聽說國王為人很慈善,今日能到寒舍,我們感到非常地榮幸。請裡面坐,這裡有草席,請先稍作休息,吃點水果。我的兒子外出打水,很快就會回來。」 迦夷國王看到睒慈祥的雙親,哽咽地對他們說:「看到你們父慈子孝,我的心中有無以言喻的悲傷,因為睒被我射死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雙親甚感震驚:「睒對萬物常懷仁愛之心,行事細心,唯恐傷害到無辜的生靈,常悲愍著眾生。他到底犯了什麼罪?國王要殺害他。」 國王回答:「睒至孝的行儀,品德確實高尚,是一個賢德之人。我因為獵殺麋鹿,不小心誤殺了他。」 「兒子已死,往後我們將無依恃,我們的生命也將隨他而去。懇請國王慈悲,帶我們到他遇難的地方,看看他的屍首,我們將同他一起死去,共化為灰土。」 迦夷國王聽到老人家說這段悲切的言辭,不禁又悲從中來。國王親自帶著兩老走到睒的屍體前,父親將睒的頭放在自己的膝上,母親撫摸著孩子胸前的傷口,仰天吶喊: 「天神、地神、樹神、水神啊!我的兒子睒一生篤信佛法、奉行十善、侍親至孝、尊重賢達、對生靈萬物常懷慈愍,他的慈心普被著眾生。」又說:「若他行善至孝至誠的事蹟上達天聽的話,請拔出他身上的箭,身上劇毒亦得消除。如果他所做所為都不是奉行十善、守志奉道,那我們便一同化為塵土。」 兩老懇切的心意,感動了帝釋天王、四大天王、護法龍天。帝釋天王親自來到人間,告訴兩老:「你的兒子確實是個孝子,我將令其復活。」言畢,以天神的藥送入睒的口中,不久,睒逐漸地甦醒。大眾無不悲欣交集。 國王看睒修行的功德感動天神的護助,有感而發,便率領群臣、全國百姓共行十善,並學習睒的孝行,從此國泰民安、富足康樂。 昔時的睒孝子即是佛陀的前生,國王是阿難的前生,睒的父母即為佛陀今生之父母,而帝釋天即是彌勒菩薩的前生。 省思—— 睒子以仁慈悲愍的心教化眾生,以孝行感動國王行仁道、奉行佛法,是菩薩的示現。身為佛弟子的我們,亦當效法菩薩的行履,捨除報復、瞋忿之心,而以慈心對待一切有情眾生,如此才能締造安和樂利的社會。善生童子 從前,印度有一個大國叉屍羅國,國王叫提婆王。提婆王膝下有十個王子,各自統領一個小國。善住王子統領的國家最小,但國力穩固,百姓生活富裕。鄰國有一個惡王叫做羅目侯,十分眼讒善住國的富庶,於是派兵侵略。善住國王雖然儘力抵抗,怎奈寡不敵眾,丟失了國土。他只好向父王的得叉屍羅國逃去。 當時,善住王膝下有一個男孩名叫善生,年僅七歲,十分可愛。善住王夫婦抱著兒子,在兵荒馬亂之中逃到國境外。從本國到父王的國境,要費七天的時間,中間隔著荒無人煙的荒野。他們攜帶,七天的乾糧,踏上逃亡路。不料,中途迷了路,七天後仍未抵達父王的國境。糧食吃完了,這樣下去,一家三口非餓死不可。 「不能讓三個人都喪命在路上,總得犧牲—個人,讓其他兩個人活下去。」善住王心裡暗自尋思,看見夫人拉著兒子的手走在前面,善住王抽刀就要從背後砍她。就在這時,善生急忙阻止父王說:「千萬不能殺死母親,世上怎有孩子吃母親的肉來維持生命的呢?請父王殺我吧!應該把我的肉作為你們的糧食才對。」善生說完,緊緊摟住母親不放。 善住王收了刀,淚落如雨。善生又對父王說:「請割下我的肉當糧食吧!但是如果我死了,肉就會腐爛。所以不要殺死我,只需一塊一塊地削下肉來吃,保住性命就行。」可作父母的怎麼也不忍心下手。善生看見如此情形,就自己拔刀割下身上的肉,跪著呈獻給父母。善住王夫婦驚惶失措,悲嘆許久,最後只好成全愛子的心愿,吃下他的肉。連續幾天,善住王夫婦一直在悲傷與飢餓的旅途上苦 撐。善生童子的身上,也只有骨骼之間僅存的幾片肉了。父母最後取下這幾片肉,充作糧食,然後含淚把愛子的屍骨留在荒野上,匆匆離去。 當父母離去後,善生王子心裡祈盼:「父母親啊!但願你們能夠平安回國,也希望以我這份自我犧牲的功德,將來能開悟成佛,濟度—切眾生。」 他一念至此,三千世界,六種震動,天上諸神讚歎之餘,淚如雨下。這時,帝釋天王為了試探善生童子的心,化成一隻狼來吃他。善生毫不畏懼地說:「雖然我僅存一副骨頭,也願意施給餓狼充饑。」帝釋天立刻消失狼形,現出本來面目,讚歎道:「割下自身的肉來維持父母的生命,真是罕見的義舉。你如有什麼願望,不妨對我實說。」 善生說:「我沒有其他願望,只希望開悟成佛。」 帝釋天又問「你的身體,已經無肉僅存骨頭,到了這種地步,你恨自己的父母嗎?」 善生說:「我沒有一點兒憎恨之心。倘若我能悟道成佛,就可以還我本來面目。」 善生童子話音剛落,忽然皮肉漸生,很快便恢復了原來的可愛身影。善光公主因緣 波斯匿王是個賢明的國王,心地仁慈,愛護百姓,同時也是佛陀忠實的在家弟子。不僅篤信佛教、恭敬三寶、廣修布施供養,還經常親近佛陀,聽經聞法,是當時佛教的大護法。波斯匿王有個可愛的女兒,名叫善光。善光不僅長得十分莊嚴,身上還自然散發出柔和的光明,而且聰明柔順、智慧過人,因此皇宮上下沒有不喜歡她的,而波斯匿王夫婦更是對善光疼愛有加,將她視為掌上明珠。 有一天,波斯匿王處理完國事,正與善光公主話家常。他看著美麗的善光,心想:「善光生為我的女兒,擁有最優渥的環境,王后和我又對她這麼疼愛,哪裏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呢?」於是,波斯匿王不由得說道:「善光啊!你今天這麼大的福報,能得到大家的敬愛,全是因為我是你父王的緣故。」波斯匿王心想善光公主一定會很感恩他,想不到善光卻回答:「不是這樣的!父王。這全是因為我的業力所感召而來,並不是因為您的緣故。」善光向來很少反對父親的說法,現在竟說她的福報是自己修來的,與波斯匿王無關,讓波斯匿王有些不高興。於是,波斯匿王又鄭重地告訴她:「善光啊!你今天這麼大的福報,能得到大家的敬愛,全都是因為我是你父王的緣故。」結果善光還是回答:「不是這樣的!父王。這全是因為我的業力所感召,並不是因為您的緣故。」波斯匿王聽到善光仍然堅持己見,毫無感恩之心,實在有點生氣,不知向來乖巧的女兒到底怎麼了?於是抑住快要爆發的脾氣,告訴她第三次:「善光啊!你今天這麼大的福報,能得到大家的敬愛,全是因為我是你父王的緣故。」想不到,善光的回答仍舊沒有改變。 這下子,波斯匿王真的生氣了,告訴善光:「今天我倒要看看你自己是否真是憑恃自己的業力,才有這樣的福報?」於是命令左右侍從:「到城中找一個最下賤貧窮的年輕乞丐,帶回王宮見我。」過沒多久,侍從在城中找到了一個又髒又臭的窮乞丐,向國王覆命。波斯匿王便將善光公主許配給這個窮乞丐,並說道:「如果你是憑藉業力享福,與我無關,從今以後,便可證明。」善光還是不卑不亢地回答:「是女兒業力。」說完,兩人便離開了王宮。 乞丐青年不知那來天大的福報,娶到美麗賢慧的公主為妻,心中十分歡喜卻又有些茫然,全然沒想到生活的問題,但善光公主卻一點也不擔心。善光先問他:「你的父母是否還健在?」乞丐青年回答:「我的父親曾是舍衛城第一長者,可惜父母及親人早都已經往生了,所以我才會失去依靠,流浪街頭當乞丐。」善光又問:「那你還知道老家的位置在哪裏嗎?」他說:「知道是知道,但是那裏的房屋年久失修,早已倒塌,只剩下空地了。」善光告訴他:「我想去看看,請你帶路好不好?」於是乞丐便帶著善光回到了舊宅。善光沿著宅第走了一圈,所到之處,地面竟神奇地開始下陷,地下埋藏的寶藏自然浮現出來。乞丐青年從不知道原來父母親埋了這麼多寶藏在地下,驚訝地說不出話來。於是兩人便用這些珍寶來蓋房子,不到一個月,房子便蓋好了,屋裏的奴婢傭人更是多得數不清。 話說波斯匿王把善光嫁給了窮乞丐以後,氣也漸漸消了,有一天突然想到善光現在不知道過得怎麼樣了?於是便問屬下善光的情況。屬下回答:「她現在住的地方和財富,與王宮不相上下。」波斯匿王感嘆地說:「佛曾經說過:『自作善惡,自受其報,』果真一點也不錯。」當天,善光公主請丈夫到皇宮邀請父王至家中。波斯匿王一到善光的新家,發現屋子裏的陳設裝潢,竟比皇宮還要氣派莊嚴,是他從來沒見過的,十分讚歎。善光知道自己說過的話的確是真的,於是告訴父王:「因為過去修行善業的關係,今生才有這樣殊勝的果報。」 波斯匿王離開了女兒的家,便到精舍請問佛陀,「善光過去是修了什麼福報,使得她今生得生王家,而且身有光明呢?」佛陀告訴波斯匿王:「過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名叫毗婆尸佛。毗婆尸佛入涅槃後,當時的國王槃頭王造了一座七寶塔供養佛舍利,而國王的第一夫人則供養一頂珍貴的天冠,放在毗婆尸佛的造像上。另將天冠中的如意寶珠,鑲在佛龕上方的棖門中央。如意珠光明熠熠,普照十方,夫人見此勝相而發願言:『願我將來身有紫磨金光,尊榮豪貴,不墮三惡八難之處。』」 「當時這位第一夫人即是善光。後來,善光在迦葉佛出世的時候,又準備了種種天廚妙味、上好飲食,欲供養迦葉佛及四大聲聞弟子。她的丈夫看見了,便想要阻止她。但善光勸丈夫說:『請你不要阻止我,讓我有這個機會供養迦葉佛,使如來受此供養,身心安樂。』丈夫聽到善光這樣說,便不再阻撓。當時的丈夫亦即今日善光的丈夫,由於前世阻止他人供養三寶,因此今生遭遇貧窮的果報。又由於他後來不再阻止善光供養,所以今生必須藉由善光的福力因緣,才能得到大富貴,假使沒有了善光,他又會回復貧賤的生活。善惡業報,因果歷然,絲毫不爽。」 波斯匿王聽完了佛的開示,豁然開朗,對因緣果報之理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於是向佛頂禮後,便歡喜地離開。 省思—— 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佛法是最積極的人生觀。現在的幸福是過去自己的努力所得,但是如果只想享受現在的果報,卻不知積極行善開創,再大的富貴也會耗盡。善光公主知道因果業報的道理,所以累生累世以來不斷積極行善,生生世世都是光明富貴。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果現在惡業現前,也是過去自種的因,不要怨天尤人,只要心地保持光明,積極行善,惡業過去,一樣能有光明的未來。商人和羅剎鬼 很久以前,在印度的迦屍羅國和毗提醯國之間,有一片曠野。儘管它是通往兩國之間最便利的途徑,卻無論白天、晚上都很少有人經過。 原來,曠野上,常年住著一個名叫沙吒盧的羅剎鬼,喜歡在路上攔阻行人,不許人通過。由於沙吒盧的身長有一丈三尺之高,有著像簑衣一樣的黃色頭顱和像是會噴火的眼神,而佈滿在他全身的鱗甲,像是無數鼓著腮子,等待獵物的魚。 一天,一名商團領袖,帶領著五百位商人旅行至此處,正打算要穿越曠野,隊伍中有幾位曾聽說過羅剎鬼的人,都害怕地不敢前進。此時,這位名叫師子的商團領袖,站出來說:「大家跟著我來,不要害怕!」這群商人為師子的膽識所激勵,便跟隨著師子朝曠野走去,途中果然遇到了沙吒盧。師子大聲質問:「你是誰?為什麼在這裡擋路?難道你不知道我們要通過嗎?」師子一連大聲地問了三個問題。 只見沙吒盧,用淌著黏液的大口,回答:「你好大膽,竟敢從這裡經過。你難道不知道這是我的地盤嗎?」邊說邊張開像叉子一樣的大手,做出攔截的動作。商人見狀,退後一步,連忙舉起弓箭,「咻──」的一聲,快速猛利的箭,射向沙吒盧。沒想到沙吒盧好整以暇地張開大口,便將箭吞入腹中。師子於是再接再厲,接連射出第二支、第三支、第四支、……第五百支箭,然而卻都同樣地沒入沙吒盧黑洞洞的口腹之中。同行的商人,看到這樣的情形,更加害怕地不敢靠近。儘管只是孤軍奮戰,儘管握著弓的手已經淌血,不死心的師子,仍然用隨手的利器奮力一擊。最後,連手上的弓都被吸進沙吒盧的腹中。 面對眼前醜惡而得意的笑容,已經手無寸鐵的師子,於是舉起右拳,趁其不備地朝沙吒盧打去。但才揮出去的拳頭,馬上就被吸入羅剎鬼的鱗甲中,任憑怎麼用力,也拔不出來。接著再揮左拳,而左拳也一樣收不回來;於是改用雙腳猛踢,然而這一回,就連雙腳也被黏住而動彈不得。不肯罷休的師子,隨即用頭猛撞,不幸的是,最後連頭也被埋沒在沙吒盧像魚腮一樣的鱗甲中。只剩下攀附在羅剎鬼身上的背,仍不屈地扭動著。 有些詫異的羅剎鬼,忍不住對他說:「你全身都不能動彈,馬上就要死了,還白費力氣做什麼?」接著,聽見從自己身上,傳出了商人堅毅的聲音:「我的頭、手、身軀,雖然暫時被你控制住,但我的心像金石一樣堅定,不會為你所困。」沙吒盧於是又說:「我是鬼中之王,力大無窮,像你這樣的人,我已吃掉不知有多少了。你死到臨頭,又何必說大話!」然後又聽見師子以無比的信心,說道:「精進的力量讓我不會絕望,永不疲厭。」「我將藉精進的力量,和你搏鬥到底,決不懈怠!」 聽到這裡,聰明的沙吒盧羅剎鬼,知道自己遇到了精進勇銳、膽識不凡的人,心底由衷地生起了敬意。不但放下了師子,還護送他和五百個同伴,穿過曠野,到達另一個國度。 原公案出自《法苑珠林》?卷第二十七 省思—— 當我們遇到境界時,常常會以為「這一次,我一定不行了。」於是,舉雙手投降,甚至沒有試著去做任何努力……。 經書上說,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勤無怠;可以不為一切邪論妄計折伏,可以不為世相變遷,可以不為諸佛所捨,也可以受鬼神衛護。然而,因習慣於懈怠,我們對精進的這分力量顯然是信心不足。殊不知,精進如弓,可以射破萬難;精進如鎧,可以抵禦外侮。相信,只要不懈廢,依著精進的力量,必能帶領我們,在每一個疑似無路之處,穿越險阻,而柳暗花明。蛇頭蛇尾 在某處有一條蛇,一天蛇尾告訴蛇頭說: 「我應該走在前面。」 蛇頭回答說: 「一向都是我在前面,為什麼你突然要這樣呢?」 蛇頭說完便繼續往前走,完全不理會蛇尾。 蛇尾見狀,便故意纏住樹幹,不肯繼續前進。 蛇頭只好使勁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雙方都精疲力竭。 最後,蛇頭只好妥協,讓蛇尾走在前面。 蛇尾興高采烈,一心想著: 「總算讓我走前面了。」 正當蛇尾得意時,全然忘了自己沒有長眼睛,根本看不見前面的路, 一不留神便摔進路旁的大火坑中, 蛇就這樣被活活地燒死了。 省思:—— 蛇尾無謂的爭執,其愚癡不禁令人莞爾,然而日常生活中,無謂的人我之爭,是否也漸漸地讓我們陷入危機中,而不自知?捨身飼虎 很久很久以前,在南瞻部洲有—個大國,叫摩訶羅檀囊,統率著五千多個小國家。國王有三個王子——摩訶富那寧、摩訶提婆和摩訶薩青。三個王子里,小王子摩訶薩青天生具有一副慈悲心腸。 有—天,國王和王妃帶著王子,率領群臣出外去遊玩。國王久住深宮,很少遠行,遊玩了—會便覺得有些疲勞,就找了個地方休息。而三位王子如同出籠的小鳥,快活地穿梭在叢林之間。忽然,他們發現了一窩老虎。一隻雌虎正給兩隻小虎餵奶,雌虎面黃飢瘦,虎仔活潑可愛,但雌虎為了充饑,似乎正要吞食小虎。 小王子見此情景,就問兩位哥哥:「哥哥!你們看那隻雌虎瘦得皮包骨頭,快要餓死了,但他仍然給愛子餵奶。依我看,雌虎在飢餓的逼迫下,一定會把虎仔吃掉的。」 兩個哥哥也同意弟弟的看法,說「如果雌虎餓死了,小虎沒有奶吃也同樣會餓死的」. 小王子難過地說:「那麼,怎樣才能讓雌虎不吃掉虎仔呢」? 「依我看,除非有新鮮的肉和溫熱的血,否則它是一定會吃掉虎仔的。」兩位哥哥說。 小王子聽後進—步追問哥哥:「那你們說,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血和肉施給那隻餓虎,這隻餓虎還有活下去的希望嗎?」 哥哥肯定地說:「當然能夠活下去了。但如果誰把身體施給了餓虎,這個人卻是不能復活的」! 兄弟三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而小王子的內心卻有一番考慮,他打算犧牲自己,救活母虎與虎仔。小王子決心已定,陪著兩位哥哥走了片刻,向兩位哥哥說「哥哥,你們先走一步。我有一點兒事情要辦,隨後就來」。說完他獨自走入小徑,回到剛才那隻餓虎停留的地方。他走到餓虎面前,毫不猶豫地將身體投向虎口,不料,餓虎只朝他望了—眼,卻閉著嘴巴不吃他。看到餓虎的神情,小王子若有所思。他早巳下定決心捨身供養,為了實現自己的心愿,小王子乾脆找來一截尖銳的木頭,往自己身上猛戳,使鮮血汩汩流淌而出。一直咬著嘴唇的餓虎,看到鮮血,立刻恢復了精神,吐出鮮紅的舌頭,開始舔食王子的鮮血。餓虎喝足了血,又繼續吃王子的肉體。 先行幾步的哥哥,遲遲不見弟弟跟來,十分擔心,忍不住走回來搜尋。他們邊找邊喊「摩訶薩青!弟弟」! 然而除了風聲,四周沒有—點迴音。兩位王子忽然想起剛才弟弟提出的問題,不寒而慄。他們急忙跑回雌虎停留的地方一看,天哪,可憐的弟弟已經被餓虎吃得精光,只剩下—副帶血的白骨散落在一旁。 餓虎吃完小王子的肉身,一不小心竟從懸崖上跌下,暈了過去。待它醒來後,回想起剛才的事,又跑回白骨旁不停地徘徊,十分難過。 再說國王休息時,妃子也不知不覺睡著了。她做了一個夢,夢見三隻鴿子在叢林里遊玩,忽然飛來一隻大老鷹,抓住最小的鴿子吃掉了。她忍不住「啊」!地慘叫—聲,立刻驚醒過來。妃子立即對國王說:「大王!我剛才做一個不吉祥的夢。俗語說,鴿子即是孩子,我夢見三隻鴿子里,最小那隻被老鷹捉來吃掉,以至於驚醒。是不是小王子摩訶薩青有什麼意外呢?」國王聽到妃子的話,也覺得心驚肉跳,趕緊命令隨從分頭尋找王子們的行蹤。不久,兩位王子哭著回來了。父王一見兩個王子,就知道事情不妙,著急地問:「你弟弟呢?他怎麼沒有回來?」 兩位王子嗚咽悲泣,上氣不接下氣,一面流淚,一面回答:「弟弟被餓虎吃掉了。」果然不幸被言中了,國王和妃子頓時暈倒在地。片刻,國王和妃子才緩緩醒來,由兩位王子在前面引導,率領隨從,直奔小王子摩訶薩青慘死的地方。但見血跡斑斑的草地上,只剩下屍骨的殘骸。妃子和國王抱頭大哭。兩位王子和百官隨從,也都痛哭流涕,一片凄慘。 其實,捨身飼虎的摩訶薩青王子,死後投身到兜率天上。當時,他還有些懷疑,不知自己做了什麼功德,竟然能投生到優美的天界。他對眼前的善果感到迷惑,於是運用天眼,察遍地獄、餓鬼、畜生、修羅和人間等五個世界,才發現自己前生施捨的殘骸散落在一座山林里,而父母、兄弟正圍靠在屍首旁邊,痛不欲生。摩訶薩青王子心想:「不能讓他們這樣下去,我要下去勸導他們。」 摩訶薩青王子即刻離開天界,立在空中,向父母親百般規勸和訓諭。國王和妃子聽到空中的聲音,仰天央求:「剛才規勸我的,是哪位神明呀?」 「我是摩訶薩青,不久前施身給了餓虎。由於這種功德,現在才能投生在兜率天上。父王啊!有生就有死,這是人世的常情。凡是為非作歹的人,都會下地獄,凡有善行的人,都會出生天界。你為什麼還沉陷於憂愁與煩惱之中,而不能夠覺悟呢?為何空自悲嘆,不去修持各種善事呢?」 國王和妃子當下仍無法明白王子講的道理,繼續問:「因為你心懷慈悲,憐憫萬物,即使將自身施與餓虎,也毫無懊悔。 可我們身為你父母,一想到你慘死的情狀,就為之心痛。這種苦惱與哀嘆,不是用語言所能說明的。縱使你持守大悲之願,可為什麼要讓我們這樣苦惱呢?」 王子看到雙親的愚痴,十分同情,又竭力解釋為善的功德和偉大,以打破父母的迷執。經過王子的一番說法與教化,國王夫婦才逐漸醒悟了。 國王吩咐家臣趕造七寶塔,把王子的屍首厚葬。摩訶薩青王子看到父母從悲傷的低谷中走了出來,才安心地返回兜率天宮。舍己為羊 從前有一戶以屠殺羊隻為業的人家,家中蓄養的羊將近上百頭,事業可以算是全鎮上數一數二的。夫妻倆到老年時才得一子,將他取名為「淨兒」,他們對此兒自然是寵愛有加,希望孩子快快長大,能夠趕快把家業託付給他。 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家門前的梨樹花兒,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十幾個寒暑後,淨兒長大了,不但一表人才、相貌堂堂、淨潔如玉,心地更是慈悲柔軟。老夫妻倆看到孩子已經長大成人,心中十分歡喜,商議之後,決定帶著淨兒去參觀家中的屠宰事業,順便將這些技術、家業都託付給淨兒。 「淨兒,我老了,沒太大力氣,希望有個幫手,現在你要仔細看著,學著如何持刀,如何分解羊隻。」老父信心十足地說。 然而,當善良的淨兒看到羊隻臨死前的掙扎與哀鳴,心中有如刀割,憂愁地懇求著老父:「親愛的父親,這些羊跟我們一樣有感受、有生命、會痛苦,我們停止這個屠宰的事業,換其他的工作好嗎?」 「開什麼玩笑?我們不但有上百隻的羊群,而且也是鎮上屠宰業中最成功的,我怎麼可能說轉行就轉行!」老父態度堅定地回答著。 當天晚上,老夫妻倆就商議出一個妙計──一一定要讓柔弱的淨兒有勇氣持刀宰羊! 老夫妻倆選了一天,做了巧妙的布置。這一天,他們將淨兒和一頭羊、一把利刃,同時鎖在屋內,並恐嚇淨兒說: 「如果不將羊殺了,就不讓你出來見天日,也不讓你吃東西!」 就這樣,一天一夜、二天二夜、三個晝夜過去了……。 老夫妻倆很高興地來驗收成果。但,萬萬沒想到── 羊兒仍活著,淨兒卻命絕已久。他們發現地上留了一封遺書,裡面寫著: 「我如果將羊殺了,便終身要操刀從事殺生的行業。我怎能因愛惜個人的性命而殺害無以數計的無辜生命?所以,我決定持刀自殺。親愛的雙親請你們不要難過,淨兒為了救護這些羊群而死,心中很安樂沒有一絲怨悔,也希望您們能夠好好照顧自己,停止屠宰的工作。」 也因為淨兒這樣捨身護生的善行,死後便成就得生天上的善果。 省思—— 佛法中提到:「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人們總珍視短短不到百年的壽命,為了追求自己的貪愛與執著,加諸在他人及眾生的痛苦何其之多,所謂「戲笑殺他命,悲苦入地獄」,放不下種種執著,便只有隨順貪瞋癡造作輪迴的惡因。有心修行的人,為了個人的法身慧命,怎能不在因地中戒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舍利弗為眾布施 古印度憍薩羅國的舍衛城中,住著一位婆羅門,他天生聰穎靈敏、心思縝密,且擁有無數財寶,富可敵國,一生中幾乎沒有他想要而得不到的事物,城中的居民因而對他百般羨慕。 這聽來似乎是件再好不過的事,但事實上,這卻是障礙他親近佛法的最大原因。正因為他什麼都有,因此他總認為自己什麼都不缺,自然不會想到因緣果報、植福培福的事。他常說:「布施是浪費金錢,行善是無義之舉。」然而,過去生中他也曾親近佛法用功修行,深植著宿世的善根,與佛法有甚深因緣,終於,他得度的因緣即將成熟……。 一天正午,佛陀十大弟子中號稱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在定中觀察到這位婆羅門的過去生,曾積極布施行善,因此今生感得如此殊勝的果報,但假使他今生不改慳吝的惡習,此生結束後必墮畜生、餓鬼、地獄道,達百千萬年之久。舍利弗尊者不忍見到婆羅門將來流轉惡道,求出無期,於是決定前往度化。 尊者當下現神足通使自己變現在婆羅門面前,手持瓦缽立定不動,此時正坐下來準備用餐的婆羅門,見到突然而至的舍利弗尊者,勃然大怒,平時就看不起乞食行者的他,本來正準備破口大罵,但是當他張口時,忽然心生一計──他要讓這討厭的出家眾自討沒趣……。 於是婆羅門轉身坐下,對於舍利弗尊者像是沒看到似的,既不驅逐也不表示歡迎之意,只自顧自的用餐。過了好一會兒,婆羅門吃飽了,便將原本要用來淨手漱口的水,倒入舍利弗尊者的缽中,並說:「這就是我所要施捨給你的東西,你走吧!」沒想到舍利弗尊者竟一點也不生氣,反而慈悲地祝願道:「願您今日誠心的供養,使您百劫千生受無量福報。」說完,舍利弗便轉身離去。 婆羅門看著尊者漸行漸遠的身影,心當中竟不知怎地起了恐懼的念頭,他一邊踱步一邊想著:「倘若這沙門將我的舉動張揚出去,人們定會認為我是個毫無恭敬之心的吝嗇鬼。」婆羅門愈想愈不放心,於是決定派傭人去將舍利弗尊者追回來。 舍利弗尊者離去後,便直接回到精舍,他思忖著:「我該如何運用這缽水,使施主得到最大的利益呢?」舍利弗尊者真不愧是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行者,不一會兒,他便想出了一個再好不過的方法。舍利弗尊者蹲了下來,將缽中水倒入泥地中混合攪拌均勻,再將和好的水泥取出,舖設在佛陀平時所經行之處,並向佛陀說:「這位施主生性慳吝,只願意布施些許的水,然而為了令他免墮三塗惡道,因此我將這缽水發揮最大的效用,將它和泥,覆蓋於您所經行的路上,伏願佛陀慈悲在這塊地上行走,使這位婆羅門永生永世得大福報。」佛陀聽了便慈憫地接受舍利弗的要求,入正定在泥地上步行。 這時,婆羅門所派遣的傭人看到了事情的經過,深受感動,立即返回婆羅門家中向婆羅門具陳其事,並說:「至高無上的佛陀本為一國王子,如今他捨棄了人人稱羨的轉輪聖王之位,率領弟子披緇修行、持缽乞食,這無非是為了讓眾生有修福報、增長善根的機會呀!實在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這些事。」婆羅門聽了,對於原先自己的惡行惡念慚愧無比,於是他帶著全家大小一同到精舍向佛陀求哀悔過,希望佛陀能原諒自己的愚癡。佛陀便為他們傳授三皈依並說法,婆羅門當下化除了心中種種煩惱,得道證果。 省思—— 「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想要有貴人相助,就必須勤修善法,利益他人,自能感得善緣具足的果報;生生世世都能親近三寶、得遇善知識,引導自己趣向正道,走向光明。捨身喂虎 久遠劫以前,有一位婆羅門,住在深山峻嶺中用功,精進修道,不犯諸惡,心中慈仁護念一切。有一天,婆羅門在尋找食物時發現一隻剛剛生產完的老虎,骨瘦如柴,既沒有力氣去覓食;也沒有辦法產生乳汁來餵育幼虎,只好吃牠剛生下的一隻幼虎充饑,才能哺育其他幼虎。 婆羅門看到這種情形,感到非常哀傷,思忖道:「眾生的苦,無量無邊,母子相互吞食,這種痛苦,難以形容。」便流著眼淚,想尋找食物來餵母虎,以保全幼虎的性命。婆羅門心想:「我精進修道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解除眾生的煩惱,使眾生能夠離苦得樂;我以後也會老、會死,身體也會爛壞,不如現在布施給這隻老虎,救護老虎母子。」思量已定,便將自己的頭靠近老虎的嘴邊,把自己布施給老虎食用,因為這樣,老虎母子都得以生存下來。 這是釋迦如來過去在因地中修行時,捨身命腦髓布施一切救護眾生的故事。因為這樣無畏的布施,圓滿了布施波羅蜜的功德,最後六波羅蜜圓滿,終於在娑婆世界成佛,為天人師,廣度眾生。 省思—— 布施的心,來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心量,觀眾生如子,觀眾生苦如己苦,故能竭盡所能行布施,解眾生苦而無怨悔,是慈悲也是精進;是禪定也是智慧。舍一得萬 很久以前,乾陀衛國有一位畫師,名叫「罽那」,在外地靠繪畫工作維生。三個年頭之後,一共賺了三十兩黃金,便歡歡喜喜地回家。 旅途中,罽那遇到佛迦羅城五年舉辦一次的大法會。他看到莊嚴隆重的法會,心裡非常歡喜,便問法師:「辦一天的法會需要多少錢?」「需要三十兩黃金。」法師這麼回答。 罽那聽了之後,心裡便想:「我前世沒有種福田,所以今生貧苦,日日出賣勞力為三餐奔波。現在遇到清淨福田,應該好好把握植福才是。」他馬上對法師說:「我願意成為您的弟子,並且希望能有布施的因緣,圓滿成就這個法會。」罽那敲起了銅鐘,恭請所有出家眾,準備舉行法會。法會圓滿以後,便滿心歡喜地返回故鄉。 回到久違的家鄉,一切仍是那麼地純樸,空氣仍是那麼地清新,他不禁深深吸了一口氣,回味家鄉熟悉的草原氣息。 回到家,他的妻子問:「你在外邊工作了三年,得到的報酬在那裏?」罽那回答:「我得到的錢財,現在已經存在一個最可靠的地方。」妻子又問:「你所說的最可靠的地方在那裡?」「就在清淨的僧寶中。」罽那歡喜得意地說。 「這怎麼得了!」妻子聽了,不但惡言埋怨責備罽那,而且立刻召集親友,將他捆綁起來,押送到衙門。到了衙門,罽那的妻子向縣官哭訴著:「我們母子二人,一向縮衣節食,在家裏過著貧窮困苦的生活;而我的丈夫卻把賺得的錢財拿去亂用,毫不在乎一家人的生活,請縣官明察,還我個公道!」 於是縣官問畫師:「你為何將錢財拿去亂花,不拿來照顧妻小呢?」 罽那回答:「我覺得人的一生就如同閃電、露水一般短暫、無常,剎那即滅,而我今生連穿衣吃飯都有困難,都是因為過去不修福、植福,所以才遭受這種果報。這次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佛迦羅城正舉行法會,僧人們清淨莊嚴,便生了歡喜恭敬供養之心,於是我就把三年所賺得的錢財,全都布施出去,成就殊勝的法會。」 縣官聽了罽那的這番話,打從心底高興,不但讚歎他的善根與智慧,還將衣服、首飾,連同鞍馬和車子全都給了罽那,另外,還分給他一所村莊作為封賞。罽那一念布施的心,成就了殊勝的果報;有智慧的縣官也成為眾人稱歎的對象。這個故事,成為流傳在村莊裏的一段佳話,村民們也紛紛皈依三寶,成為佛陀的弟子。 這村莊的空氣,愈發地新鮮、清淨了。 原公案出自《雜寶藏經》射雀隨喜果報 一天,佛陀在祇洹精舍為天人、國王及大臣廣說妙法。當其時,舍衛國中有一位修行外道的長者,財富之多難以計數。他的兒子年屆二十,新婚未滿七日,彼此相敬如賓,恩愛非常。這一天,妻子想到後花園賞景,於是夫妻倆便相偕前往。 初春三月,百花盛開,芳香無比。行經一棵高大的奈樹時,妻子被盈盈綻放的花朵吸引。她對丈夫說:「你看,這花兒好美哦!」丈夫為討妻子歡心,便爬到樹上想要摘花送給妻子。由於樹上的高枝不夠粗壯,承受不了他的重量,結果便從高大的奈樹上摔了下來,當場重傷而亡。 全家人一聽到這個噩耗,都驚慌地來到後花園,結果看到的已是了無氣息的身軀,個個莫不悲傷痛哭。各地的親戚聽到消息,也都來到長者家慰問,對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都同感哀慟!想到最親愛的兒子竟在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候離開世間,長者和妻子都感到憤憤不平,他們不斷地責怪老天無眼,竟然沒有保佑兒子平安順遂! 出殯的日子終於到來,全家人面對難以割捨的別離之苦,痛不欲生!佛陀知道長者一家正籠罩在悲苦中,便前往度化。長者全家見到佛陀親臨,感動不已,立即恭敬地頂禮佛陀,接著對佛陀訴說心中的哀愁憂惱。佛陀慈悲地說:「你們不要再悲傷了,要知道一切萬物都是生滅無常,不可能長久存在。每個人來到世間,有生就一定會死,所造的罪福,果報相隨,因此,現在一共有三個人正在為此亡者哭泣,痛苦非常,難可遏止!可以說,他實在是罪福果報之子啊!你們應該從中體會究竟何者才是吾人真實的至親!」佛陀又說:「生命有如樹木的成長,花開了會結果,果子熟了必當掉落。有生就有苦,沒有人能逃離死亡的逼迫。眾生由於欲愛的煩惱,而投胎有了身形,這個色身日日變化,終至衰頹的死亡終點。即使死而復生,罪福不亡,善惡業報終將自作自受。」 長者聽聞佛所開示的妙法,心開意解,當下放下了憂傷。長者長跪請示:「世尊,我兒子過去曾造作什麼惡業,為何今生如此年輕就往生呢?」佛陀說:「過去,有一個少年手持弓箭,和三個朋友一起到樹林遊玩。小孩看見停在樹梢的麻雀,便想將牠射下,在旁的三個朋友不但不勸阻,反而鼓舞他:「如果你能一箭中的,那真可稱為人中健兒啊!」少年一聽,興高采烈地舉起弓箭往樹上瞄準,麻雀中箭墮地而亡。他驕傲地撿起雀屍,展示他的戰果,一旁的三人也興奮得拍手大笑。此後,他們四人經歷了無數劫的生死流轉,共同為他們殺鳥的罪業而受報。 這三個見殺隨喜的人,一位因過去修福,現正在天上享福;一位投生至海中,化生為龍王;另一位就是你。而這名射箭的少年,先前投生至天上,是天人的兒子,命終後則投胎到人道,成為你的兒子。如今從樹上摔落死亡,立即化生作龍王的兒子,並在出生之際,就被金翅鳥王取走吃下。所以此時此刻分處天上、人間、海中三位父親,都在為兒子的死而悲慟哭泣。在這三處分別夭亡的兒子,就是以箭射殺麻雀的少年,由於造下殺業,所以世世短命,而在一旁隨喜讚歎殺業的三人,則同嚐失去兒子而悲泣的苦果。因果歷然,絲毫不爽,不可不慎!」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識神造三界,善不善五處,陰行而默至, 所往如響應。色慾不色有,一切因宿行, 如種隨本像,自然報如影。」 世尊為了讓長者更徹底地了達因果的真理,運神通之力令長者一一看宿世之因,及見天人、龍王同為失去兒子而悲傷的情景。長者看過這一切後,心開意解,長跪合掌祈請佛陀:「請佛陀慈悲應允我們全家人成為佛弟子,受持五戒為優婆塞。」佛陀為他們傳授五戒,並開示無常的道理。一家人聽聞佛所開示的殊勝妙理,個個法喜充滿,當下即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四》 省思—— 經云:「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罪福相追,猶響應聲,影之隨形,終無遠離。世間法不離因果的軌則,出世間法亦無法跳脫因果的報應,若能知因識果,勿因善小而不為,勿因惡小而為之,則逆境現前時,必能甘心甘受,順境得意時,亦能不為喜風所動。光明的未來,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在因地上努力,於正法中精進,必能感得清淨自在的果報。神奇的誦經聲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著一個比丘僧。比丘對佛法真可謂精進持戒,毫不懈怠。 從日出到日落,從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戶,只是一心誦讀般若波羅蜜經。 他那朗朗清脆的讀經聲,從窗戶、門口、壁縫傳出來,在山間迴響著,似鳥語花香,如淙淙清泉,遍布整個山麓。 卻說這山中,每天清晨和黃昏,都有一個七歲的牧牛郎在山麓放牛,聽到朗朗經聲,心中甚為歡喜。 「多美妙呀,念得多好呀!」牧童每次到山麓放牛時,都聽到誦讀聲。 漸漸地,他入了迷。在一個黃昏時分,牧童循著誦經聲來到比丘的門前,說道:「請問,您讀得是什麼呀,這麼好聽!」 比丘正讀得入迷,猛聽得一個聲音叫他,便抬起頭來,只見一個小孩倚在門柱上。 「孩子,進來說話。」比丘招呼道。 「您讀得是什麼呀?」牧童走到比丘的面前再次追問,然後靠著書桌,眼睛放出智慧而渴求的目光。 「是佛經般若波羅蜜。你年紀太小,長大了就懂了。」比丘答道。 牧童一聽,卻說:「用不著長大,我現在就懂!」 「你才多大就懂了?」比丘大為驚奇。 「七歲了,我覺得您讀得美妙極了!」 比丘心裡贊道:「真是一個聰慧過人的小童,絕非凡人!」 沒過多久,小童便告辭回去了。 牧童回到原地,一看牛不見了。 「呀,肯定進山去了。」牧童便進山找牛。他走了很遠,也沒有找到牛,太陽已下山了,但他怕回家被父母打罵,不給飯吃,便硬著頭皮繼續往深山裡走去。越走天色越黑,他不禁朝山裡喊了起來:「牛啊,牛啊,你在哪裡一」 忽然,從林間深處傳來一陣響動。牧童以為是牛在裡面,忙走上前去,卻朦嚨地看見前面正有一隻餓虎朝他走來。 「媽呀!哇一」牧童嚇得大哭起來,轉身就跑。 但已經遲了,一幕慘不忍睹的悲劇發生了,那牧童被猛虎吃得連骨頭都不剩了。 而那比丘還在等著這個有絕頂大智的非凡神童呢。當然,比丘失望了。再也沒有牧童經過他的門口了。 牧童死後轉世到一個長者貴族家裡。 那長者家裡應有盡有,只是無兒無女。此番長者聞聽妻子懷孕,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自從妻子懷上孕後,嘴裡老是嘮叨著什麼,一副昏昏迷迷的樣子,如同做夢一般。 他見妻子總是躺在床上,不斷地哼著什麼,長者心中疑惑:莫非是妖孽作怪?便趕緊讓僕人去請相師來占卜。 相師佔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說道:「我也說不清是什麼原因但肯定不是鬼怪!」說罷驚慌而去。 長者見狀,不知是凶是吉,整日愁眉不展,但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一天,山中那比丘化緣到了這個長者家門口,遠遠地就聽到長者妻子嘴裡的哼哼聲,心裡不禁歡喜起來。「這不是我天天念得般若波羅蜜經嗎?」 比丘即快步走入長者家門,見長者一臉的愁雲,便問道,「請問,貴府是誰在念佛經呀?」 「什麼?什麼?」長者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只是驚訝地看著比丘。 「貴府誰在念佛經呀?」比丘又問。 「沒有人念佛經。」 「那聲音我非常熟悉的,貴府一定有人在念佛經!」比丘邊說邊坐下來,長者莫名其妙,心裡很不高興。 「那是我妻子得了病,在胡亂哼哼呢廠長者沒好氣地說。 「您妻子在念般若波羅蜜經啊!」 「什麼般若波羅蜜經?」 「就是佛經。」 「可是真的?」 「您該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麼病,而是在誦讀般若波羅蜜經,她懷的必是佛家弟子!」說得長者心花怒放,急忙告訴全家人,大家都高興得不得了。 轉眼便到了嬰兒出生的時候。 那嬰兒剛出母腹,即從產床下到地上,雙手合十地跪著,嘴裡不停地念著般若波羅蜜經。 全家人驚奇地看著嬰兒,再回頭望望長者之妻,見她已不哼哼了,也完全醒了,像從長夢中醒來一樣,根本不知此前自己的情形。 長者急忙跑到佛所,去請眾僧來看自己的兒子。 眾僧來到長者家裡,都驚奇地看著地上的嬰兒,被他那連讀帶講得誦經聲吸引住了。 眾僧一起向長者合掌施禮,道:「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施主千萬不要干擾他。好好撫養吧,這孩子以後可以為天下眾生之師,包括我們這些比丘。」 七年過去了。前世的牧童已成為一位貴公子,但他一心只誦讀般若波羅蜜經,已完全悟解了經義,同時背誦了所有的經典。可謂無人可比,智慧超眾。 更令人刮目相看得是,所有經典中原來錯誤或脫落漏掉的字句,他都一一給予糾正補充,完備了原經中的不足。 於是,比丘僧眾均隨他誦讀經文,聽他講解經義。 從此,長者的兒子更是身體力行,講經授法無怠,舉止言行為人師表,經常開化弟子們,使他人發大乘心。 他的足跡遍及整個城市、鄉村、大街、小巷,無論走到哪裡都有他的弟子。經他啟發得大乘心的人共八萬四千,直接學佛法的著名弟子共五百名。 佛告訴阿難說:「阿難,那時的牧童就是我的前身,那個比丘就是迦葉佛的前身呀。」神通一笑 古時候有一位證到阿羅漢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腳下的村落裡,有一位七歲神童,由於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紀就體會到人世的無常與短暫,一心想探究生命來自何處?歸向那裡?於是辭別母親,出外尋師訪道。當他來到深山時,巧遇阿羅漢,便請求阿羅漢收他為弟子。出家後的神童恭敬的隨侍在師父身旁,依照師父的教導用功,不論是誦經、打坐、參禪,他都能一心專注,心無旁騖,很快的就契悟到這念心。在師父的指導之下,神童繼續不斷的在這念心上用功,不到一年,他的修行就達到能眼觀一切處、耳聞一切聲,並且通曉宿世一切因緣。 有一天,神童入定,在定中觀察到自己過去生,不禁嘆然一笑;阿羅漢就問他:「為什麼因緣而笑?」神童回答:「我在這個人世間,曾經五次投胎在五個家庭。第一位母親生我的時候,鄰家也同時產下一子,但是我與第一位母親的因緣非常短,出生後僅僅幾日我就夭折了,第一位母親常常因為看見隔壁的孩子而觸景傷情。當投胎到第二位母親家,我在最討喜的年齡就又夭折了。第二位母親因為一直思念她活潑、聰明、可愛的孩子,心中抑鬱、悲痛、憂傷。第三位母親生我後,不到十年,我又匆匆離開人世。我與第四位母親還是緣薄,在未滿二十歲的時候因為意外而死;這二十年來的相處,一旦死別,母親始終憂傷、絕望、無奈,生活在無止盡的苦悶中。這一生,我是第五位母親的孩子,由於自己內心渴望了解生命的真相,七歲時決定辭別母親,尋師求道。感恩師父的慈悲教導,指出一條菩提大道,成就了弟子的道業。我在定中,看到今世的母親在家中日夜啼哭,說:『我的孩子為了學道而離家,不知道身在何處?不知道是否挨餓受凍?如今生死未卜,也不知道能否再相見?』」 「每一世的母親都為了我這個孩子愁憂悲苦,由於自己已經知道宿世的因緣,了解生命的真相,生命的長河是無止盡的流動,每一生、每一世都更換不同的身形來到世間。這個身體或為男、或為女,或高、或矮,或窮或富,生命的時間或長或短,都有它的前因與後果,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有,緣盡就消失了。即便曾為母子,當因緣結束後,換了不同的身形,就算兩人擦身而過,卻也互不相識,但世人看不清這緣起緣滅的真相,往往為聚散離合悲喜交加,迷失自己的本心本性。我現在已不再受生死輪迴的苦果,因此憐憫五位母親為情羈絆,五位母親反而感嘆我命薄,如果能讓母親們了解生命的真相,她們就不會再愁憂苦惱了,這才是報父母恩的最佳方式呀!」 「世上的人不知有生就必定有死,且生離死別皆在轉眼之間,所以鎮日追求名利情慾,始終身陷生死的泥沼中無法自拔。慶幸自己及早覺醒,入山求道,蒙佛恩及師恩啟發教導,收攝六根,不造諸業,不起妄念,心地清淨,才能夠早成道果,得神通力,見到過去生的種種事情。這令我更加愍念世人,如果不卸下情愛的枷鎖,又怎能出離生死的輪迴呢?但眾生的根器尚未成熟,如果現在勸告他們,只會引發爭執罷了;想到這裡,我也只能嘆然而笑。」 神童遂說一偈語:「不斷恩愛索,奮飛難如志;不離情識障,如何脫生死?誰為真種子,其惟自覺悟,眾生根未熟,勸化變齟齬,去矣復何言,一笑當慧炬。」說畢,便現神通飛身而去。 省思—— 世人往往將情愛視為甜蜜,殊不知飲用一滴即令人醉,不僅迷失人生方向,更受情愛纏縛,難得解脫。 了知生死流轉源於愛執,就能將對自我、他身的愛著,轉化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菩薩精神,做自己真正的主人,創造生命的最大價值!神通與智慧 國境鄰海,海中龍王時常興雲作雨,致令水患時聞。須竭長者為消災祈福,恭請釋迦牟尼佛至國內應供。龍王雖明知佛陀蒞臨,卻依然故我,大肆發威,水淹國。慈悲的釋迦牟尼佛,護念眾生性命,齋飯用畢隨即施展神通,將國國民悉數帶往天界的阿耨達池。 到達天界後,大眾依序就座,此時,天帝心想:「真奇怪!世尊身旁常有二位羅漢比丘──智慧第一舍利弗尊者,以及神通第一目犍連尊者,隨侍在側,增益佛光威德;怎麼今天只有看到目犍連尊者一位而已?」天帝心中所打的妄想,佛陀當下就知道了。於是,啟口囑咐合掌侍立的目犍連:「你趕快將舍利弗找來。」於是,目犍連尊者依教奉行,禮佛事畢,就出發了。 深山石室內,舍利弗尊者正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袈裟。 「師兄!世尊命我來通知你,立刻到天界阿耨達池,參與眾會。請馬上動身啟程吧!」目犍連朗聲道。 舍利弗尊者停下手中正進行的動作,抬起頭,平靜地注視著以神足通來到石室的師兄弟:「等我把袈裟補完就走。」 「如果你不馬上出發,我就施展神通,將石室連你一起放在右掌心,飛回世尊身邊!」目犍連尊者一心想完成師命,片刻亦不肯拖延。 聽到目犍連尊者的回答,舍利弗尊者微笑著解下腰帶,放在地上。「如果師兄你能舉帶離地的話,再試試移動我的色身也不遲。」 說時遲,那時快,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已經動手了。然而,不論他如何使盡渾身解數,任憑石室天搖地動、土崩石裂,那條來自智慧第一阿羅漢身上的腰帶,仍舊紋風不動,留在原地。 目犍連尊者無奈,只得無功而返。然而,萬萬料不到的是,方才端坐不動的舍利弗尊者,此時竟然端坐在佛陀的身邊,動作迅速為己所不及! 神通不及智慧之力,如是!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一》 省思—— 《大法炬陀薩尼經》云:「五通具足。能作種種自在變化。能分一身以為多身。而是神通有時退失。以退失故還自害身。何以故。皆由無彼智慧力故。」神通是人人本具的妙用,由清淨安定的心所顯發而來。但,神通僅是修行中的過程而非目的,若無智慧,執著妄求,則易生禍害。公案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不敵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即是因舍利弗尊者定慧等持,心得自在之故。清明的智慧,才是幫助我們解脫煩惱、出離生死輪迴的最佳途徑!神醫耆婆輕慢的因緣 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說法度眾。一天,神醫耆婆邀請佛陀及其弟子前往家中應供,唯獨沒有邀請槃特比丘。 應供時,耆婆先以清淨水供養佛陀,卻為佛陀所婉拒。耆婆恭敬地請示:「世尊,為何您不接受弟子誠心所供養的清淨水呢?」世尊回答:「因為今天應供的眾僧中,少了槃特比丘。」耆婆答道:「世尊,您教導槃特比丘掃地時誦念的簡短偈子,連牧羊人、牧牛人都背得出來,槃特比丘卻花了四個月仍記不得。我為何要供養如此愚笨的比丘呢?」但世尊仍堅持道:「若不請他來,我便不接受清淨水。」耆婆只好聽從佛陀的訓示,遣使去請槃特比丘。 當槃特比丘到達後,佛陀請阿難尊者將缽拿給他,並說:「槃特,你不必起座,你就從所在之處將缽送給我。」於是槃特比丘以神通力將缽送至佛的手中。耆婆見到如此景象,深自懊悔:「唉!我實在是大錯特錯,竟然輕慢了這樣的聖者。」於是至誠地向尊者懺悔自己的愚昧無知,並恭敬供養種種美味飲食,反倒冷落了其他比丘。 佛陀見此情景,便為大眾述說神醫耆婆的過去因緣: 「無數世以前,耆婆是一名馬商,從事馬匹販賣交易的工作。一天,他帶著一千匹馬要到鄰國販售,沒想到一匹母馬竟然在中途產下了小馬。馬商為了盡快到達目的地,看了看這匹平凡無奇的小馬,便將牠送給路旁的人家,繼續趕馬上路。 到了鄰國,馬商前去謁見國王,表達來意。國王看了所有的馬後,說道:『你這次帶來的這一千匹馬,都是很普通的馬,但其中有一匹馬鳴聲悲切,聲音奇特,一定是剛產下了不尋常的千里名駒。這匹小馬長大後,其價值絕對可以抵得上一千匹馬呢!如果你將這小馬賣給我,我便將其他一千匹馬都買下;倘若不賣,我就連一匹馬也不買。』馬商聽了回答:『國王,這一路上,我不記得有母馬生產啊!』國王堅定地表示:「我通達馬相、善辨馬聲,一聽母馬的鳴聲,即知其小馬是否優良。」馬販思索良久,才回想起半途的確有母馬產下一匹小馬,而且已經送給別人了。 這匹被馬商送出的小馬十分特別,牠出生不到幾天便會開口說人話,牠對主人說:『如果馬商把我要回去,你就請他以五百匹馬來交換,若不答應,你就不要將我還給他。』過了幾天,馬商果然來了,他對小馬的主人說:『前陣子我將一匹小馬託付給您,想必您一定也養得很辛苦,今日我願意用一匹好馬,來贖回牠。』主人回答:『是您自己要將小馬送給我的,我並未向您索取,而我也確實辛辛苦苦養活了牠。所以既然你這麼想要買,就請您用五百匹馬來和我交換吧!』馬商見主人這麼堅持,只好用五百匹馬將小馬贖回。 佛陀說完這段因緣,便對耆婆說:「你前世先是看輕小馬,隨意送人,後來又看重牠,以五百匹馬贖回;到了今日也是如此,先是瞧不起資質較愚魯的槃特比丘,而後又敬重他,冷落其他五百位比丘。你未能以平等心、恭敬心對待一切眾生的習氣,久遠以來一直如此啊!」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十九》 省思—— 經典上說,請五百位羅漢僧應供,不如按照僧團的次第,請一位凡夫僧應供。因為供養三寶能增長福德,但不起分別,以平等心供養更為可貴。供養不在錢財多寡,而在一念真誠心;發心亦不在事之難易,而在一念清淨心。所以修行學佛,要時時觀照自己的心念,檢討改過。待人處世能做到平等、清淨,自然有無量無邊的功德沈香木 從前有一位長者的兒子,到大海裡去採取沈香木,經過了好幾年,才採得一車沈香木,歡歡喜喜地帶回家裡。他把沈香木送到市場上去賣,可是因為價錢太高,始終沒有人買。賣了好多天,始終找不到買主,心中甚為苦惱。 他看見市場裏有人賣木炭,一會兒就把木炭賣掉了,心中即想:「我不如把沈香木燒成炭,很快就能賣掉。」於是他就把這些沈香木燒成炭,送到市場上賣了,但得到的價錢還抵不上半車木炭的價值。 原公案出自《百喻經》 省思—— 人往往迷失在對外境的分別計較, 不知返觀自性中無量的智慧寶藏, 許多是非煩惱也多由此而生。 珍貴的沉香木,在長者子的眼中比不上木炭的價值,並將其燃燒。 如同不見自性珍寶的人,任意起煩惱的心,如何能給生命帶來光明的價值?勝鬘夫人受記 過去,佛陀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當時的波斯匿王及末利夫人雖然親近佛陀未多久,卻對佛所開示的無上妙法,信受不疑。一日,波斯匿王對末利夫人說:「女兒勝鬘聰慧利根,悟性極高,如能親見佛陀,聽聞開示,一定可以契悟佛理,心得無礙。我們應該將佛陀的無量功德智慧告訴她,令她發起無上菩提心。」末利夫人聽了,贊同地說:「事不宜遲,我們馬上寫信。」書寫完畢,波斯匿王立即派遣使者旃提羅前往阿踰闍國,將信呈給勝鬘夫人。 勝鬘夫人恭閱後,法喜充滿,由衷讚歎佛陀的殊勝功德,深深景仰佛陀,於是說了一首偈子: 「我聞佛音聲,世所未曾有,所言真實者, 應當修供養。仰惟佛世尊,普為世間出, 亦應垂哀愍,必令我得見。」 勝鬘夫人說完此偈,佛陀知其度化因緣成熟,以神通力現身空中,普放光明。勝鬘夫人及其眷屬見到尊貴的佛陀,以至誠恭敬心頂禮佛陀。佛陀對勝鬘夫人說:「善女人,你以讚歎如來的真實功德,於無量阿僧祇劫在天人中為自在王,一切生處常見如來,皆如今日讚歎如來。」佛陀又說:「你應供養無量阿僧祇佛,如實修行,二萬阿僧祇劫後,當得作佛,號『普光如來』。普光如來的國土沒有惡道、老病、衰惱等不如意之苦,其中眾生色、力、壽命、五欲悉皆具足,快樂勝於他自在諸天,並且眾生皆為修習大乘的善根眾生。」 勝鬘夫人得到佛陀的授記,恭敬而立,至心向佛明志:「弟子至誠受持:一者,於所受戒不起犯心;二者,於尊長不起慢心;三者,於眾生不起恚心;四者,於眾生不起嫉心;五者,於內、外法不起慳心;六者,不為己積蓄財物,凡有所受,皆為成熟貧苦眾生得度因緣;七者,為眾生故,行四攝法,以無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眾生;八者,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等種種厄難困苦者,終不捨棄,必以正法使其安隱;九者,若見毀犯戒律者,終不棄捨,於得力時,必折服攝受之,令正法久住;十者,從今日乃至圓滿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願世尊為弟子作證。」 勝鬘夫人又言:「眾生善根微薄,以此十受為極難受持,極易生疑,或將因此長夜不得安樂。為了令眾生能無所疑惑,今於佛前至誠發願:我受此十大受,如能依說而行,以此誠實誓願,願天雨花、出天妙音。」 勝鬘夫人說完此語,果然天人散花如雨而下、出妙雅音:「如是,如是,如汝所說,真實無異。」大眾眼見妙花、耳聞音聲,歎為觀止,一切疑惑悉皆盡除,歡喜非常,於是皆發大願:「我們願與勝鬘夫人一同修行用功。」世尊慈悲,為海會大眾授記,皆能如其所願。 勝鬘夫人又於佛前再發三大誓願:「第一大願,願此實願安隱無量無邊眾生,以此善根迴向一切眾生得正法智;第二大願,願我得正法智已,以無厭心為眾生說法;第三大願,我於所攝受正法,願能捨色身、性命、財富,護持不懈。」世尊即為勝鬘夫人授記,此三大誓願真實無虛,廣大無邊,所有菩薩恆沙諸願,悉皆含攝於此三大願中。大眾聞言,歡喜不已! 典故摘自:《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卷一》 省思—— 「佛法大海,信唯能入。」勝鬘夫人以對佛法堅定的信心,歡喜讚佛,更為利益眾生,發心受持十大受及三大願,無有疲厭。所謂「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日我們已得人身,當善自珍惜,深信佛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依此而行,必能出離生死,得大安樂。更以諸佛菩薩的誓願為修行之目標,發大願心,依願導行,成就無上佛道。獅象救國 從前有二位菩薩行者,非常仰慕諸佛難行能行的行誼。他們經常一起修行,或是誦經、反省檢討、觀行及禪定。只要聽說有不知道佛、法、僧三寶的國家,就發心去開導,並教化他們行六波羅蜜。 當時有一位國王很喜歡修行,卻誤入旁門左道。全國百姓也都承習了這個風氣,無不事奉外道宗師。而國境之內常有妖怪出沒,風雨乖違,人民生活皆不得安寧。 二位菩薩相互商討:「我們的國家由於三寶的教化,人人心存善念,力行十善;君仁臣忠、父義子孝、夫信婦貞,賢能的人很多。而這個國家卻信仰外道,毒龍又時時侵擾,百姓求助無門。我們志願上求佛道,為的就是要度化苦難眾生,所以應當要想個辦法來解救這個國家的人民。」 弟弟說:「佛法戒律中,殺生為極大的罪惡,而慈悲是以救生為首。我們要怎麼做才是呢?」 哥哥說:「可憐的毒龍,只是為了貪著些許口腹之慾,卻不知道即將墮入地獄受苦。如果殺害一人就要在地獄受罪百劫;更何況毒龍將要吞滅全國人民!我擔心牠在恆沙劫受罪完後,餘報還都無法斷除。如果除去毒龍使牠不再繼續造罪,又可以救濟國家,再行佛法六度來化導百姓,使人人尊崇正法,便能換取無量眾生的福祉!所以,弟弟你化成一隻大象,我化為一隻獅子。我們二人不惜犧牲生命,都要設法拯救全國。」 於是兄弟二人頂禮十方諸佛而發誓言:「眾生不能過安定的生活,是我們的罪過。我們發願一定要圓成佛道,以度化一切的眾生。」 獅子和大象一起來到毒龍的住所。毒龍顯威靈、獅子現赫勢、象具忍奮力,雙方展開激烈的奮戰,震動了大地,最後三者全部命絕,卻也保全了一國人民的生命。 「這一定是活菩薩!才會如此的慈悲,犧牲自己的生命來救全國人民。」有人抱著獅子及象的屍體大哭著說。 菩薩的弟子們,親見師父捨身濟眾的慈悲,哀慟地稱揚師父的德行,也宣揚師父的化導,國王和臣子百姓才知道原來有佛法的存在。全國百姓不斷地讚揚,菩薩的大慈悲行,並隆重的舉行殯葬典禮,國王隨即下詔:以佛法為國教,鼓勵全國居民行六波羅蜜。自此以後,上千人出家修行成為比丘;而國內的在家居士也都能修清淨梵行,國家漸漸趨於太平。 省思—— 世間法無法達到絕對圓滿,從某些方面來看,總有不盡完美的地方。對於發願上求下化,行菩薩道的人而言,必需有智慧與勇氣去承擔、去努力,對於大多數人都有所助益的事。施珠得道 佛住世時,有一位擅長鑑賞寶珠的婆羅門,偶然獲得一顆如意珠。這顆如意珠為世所罕見,別說一般人不曾見識,連他這樣的專家,也都無法識別。 於是婆羅門攜帶這顆稀世奇珍,從南天竺到東天竺,遍歷各國請教高明,卻始終無法如願。行腳天下多年,這一天,他來到了舍衛國,親謁波斯匿王。 王宮中,眾臣雲集,諸賢海會,皆為一睹這顆天下無雙的至寶。婆羅門環顧四周,朗聲發問:「請問有誰能夠鑑別這顆如意珠?」眾人莫不搖頭默然。見狀,波斯匿王當下決定帶領這名來自異城的客人拜見佛陀,解答疑惑。 佛陀端詳風塵僕僕前來的婆羅門:「你知道這顆寶珠的名字、來處、功用嗎?」 「不知道。」婆羅門據實以告。 佛觀此人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慈祥地開示:「它的名字叫做『金剛堅』,是從一尾磨竭巨魚的腦中取出的。它有三種難得可貴的功能:第一,中毒的人,不論見珠或觸及珠光,毒消身癒。第二,患熱病的人,見珠觸光,立刻康復。第三,結無量怨家債主的人,一旦獲此寶珠,惡緣頓轉善緣,處處受人歡迎、親近。」 多少年的奔波、磨鍊、尋訪,心中的疑團,剎時煙消雲散。婆羅門滿腔歡喜難以言喻,決心將此珍寶供養給至尊至貴的佛陀,懇請世尊慈允自己出家為僧。 佛陀金口一宣:「善來比丘,鬚髮自落,法服著身!」更應機為現清淨僧相的婆羅門說法,法音入耳映心,婆羅門比丘當下即證阿羅漢聖果,超越三界生死的輪迴。 佛陀身旁諸常隨眾比丘弟子,見此羅漢入道證果因緣殊特迅捷,紛紛隨喜讚歎:「如來智慧無上!不但能善分別此稀世寶珠,還能方便說法,令這名比丘立刻證果成道!」 佛陀緩緩道來過去生的因緣:「久遠劫前,迦屍國仙人山中,有一名五通仙人。當時,一位婆羅門路經此山,手持一片稀有的樹葉,問仙人是否識得。仙人為他一一說明,這乃是金頂樹所產的樹葉。中毒臨死的人,坐在樹下立即痊癒;患熱病者,以樹葉碰觸身體馬上獲得清涼。這種樹葉一接觸人體,百病消除。聽完仙人的說明,婆羅門歡喜依止仙人修法,也同樣獲得五種神通。當時的五通仙人,就是我的前世;拿樹葉求教的婆羅門,就是這位婆羅門比丘的前世。過去生中我教他身證五通,今生我更進一步教他漏盡煩惱,六通具足,成阿羅漢。」 典故摘自:《雜寶藏經?卷七》 省思—— 財法兩施,等無差別;檀波羅蜜,具足圓滿。多生累劫,我們以有形財物布施、以無形真理法寶布施、以慈心無畏布施觸除眾生憂惱……點點滴滴圓滿福德資糧,功不唐捐。布施一門廣開世出世間眾善之門;普願大眾捨有形有相如意珍寶,洞見自性,離言說名相而建立無量言說名相,功德圓具離一切無明病惱,渾然天成不假他求之如意心珠!石蜜比丘 從前,有一個叫作私訶疊的小國,此國出產多種珍寶,但唯獨缺乏石蜜。當時,有位商人運了五百多車的石蜜,預備到這裡來販售,以獲取較高的利潤。這一天,他來到王宮附近,等待國王的出現。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一個月下來,竟然都沒有機會見到國王。商人愈想愈不服氣,喃喃自語:「國王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見國王一面會如此困難?國王的福報難道比一般人大嗎?」商人開始思惟著:「要怎樣才能獲得大福報呢?以前曾聽過供養三寶是最大的福田……」──經過一番考慮,他決定將所有的石蜜供養三寶。不久之後,他出家修行,成了一位精進用功的比丘,很快地就證得羅漢果位。 在此期間,曾有天人前來禮敬、讚歡比丘,比丘藉機問天人:「天人們都在天上做什麼呢?」天人回答:「天上有三處是天人享樂的地方。另有一處為道德園,在此處的天人經常談論佛法,或是談論各地聖者的修行之道。其中有三個修行者的事跡,至今仍為我們所津津樂道。」接著,天人說了幾段故事…… 過去,在波羅奈國有一位修行人,他發願天天經行(在一個定點往來旋繞),直到契入無為法為止,否則絕不臥息,經過三年日夜不斷地用功行走,他終於契悟了無為之理。另外,有一位住在羅閱祇國的修行人,他以草鋪在地上為座,發願若不得道就不起座,當夜晚昏昏欲睡時,他便拿著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讓自己可以清醒用功,長久下來腿上都長了瘡,就這樣持續一年後,他證道了。 在拘睒尼國還有一個修行人,他住在山石險峻、人煙稀少之處用功。魔王波旬看到他這麼精進,便化作一頭水牛在其面前鳴叫,並試圖要衝撞他。修行人克服了心中的畏懼,說道:「在這偏遠地帶,根本不可能有牛會出現,你一定是魔王所變現的。」魔王於是現出原形,對修行人說:「這三界都歸我掌管,若有人精進用功而出離三界,那麼我的子民就會減少,所以我要阻止你繼續用功。」此時修行人心生一計,說:「我出家修行以來,最大的願望便是能見到佛陀的莊嚴相好,但是佛陀已入涅槃,我恐怕難有機會再見到,聽說魔王您可變現佛身,若能滿足此一心願,我就不必再用功了!」魔王聽了很高興,立刻變現出佛陀的形相,當修行人見到這幻化的佛相時,竟然證道了。魔王知道自己上當後,馬上就消失了。 聽完天人的敘述後,比丘心有所感的說:「這三位修行者,都明白了無常苦空的道理,所以對色身毫不眷戀,甚至能以有限的生命,換取無限的法身慧命,精進求道的決心,的確值得讚歎,而這也證明佛陀所說之法真實不虛!」天人還對比丘讚賞道:「由於你精進用功,最後也契入了真如法性,看來,這將成為我們下一次談論的好事。」說完便作禮而去。 原本販賣石蜜的商人成為比丘,進而精勤得道的消息,不久即傳入了王宮。國王聽說後,不但親自前往禮拜,還請比丘在國內推行佛法,廣傳三寶的殊勝功德。 省思—— 佛性平等,悟道證果,人皆可為。六祖惠能大師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不論男女老少、貴賤貧富,只要肯踐履佛陀的精進行跡,成就道業並非遙不可及。十奢王之子 在過去人壽一萬歲的年代中,有一位國王名為十奢,十奢王有四位夫人,各育有一子;長子羅摩,勇敢而神武,並擁有一件無剛不摧的寶貝──扇羅,不論是什麼物體,只要是有形狀的或是能發出聲音的,沒有能抵擋其破壞的。 次子羅漫是二夫人所生,和兄長羅摩感情和睦;三子婆羅陀,則是十奢王所鍾愛的三夫人所出,十奢王曾對三夫人說:「我對所有的財寶都無吝惜,只要妳開口,一切隨妳所願」,三夫人回答他:「我現在沒有需求,若以後有需要,再向國王稟明。」後來十奢王病危立羅摩為新主,三夫人心生嫉妒,仗著國王對己的寵愛,要求廢去羅摩太子,立自己的兒子婆羅陀為國王。十奢王聽到了非常難過,但又無法違背自己的諾言,只好廢了羅摩改立婆羅陀。 二弟羅漫對大哥羅摩說:「大哥足智多謀,勇敢無畏;再加上扇羅寶器,為什麼不善加利用,甘心情願受這種恥辱呢?」羅摩回答他:「違背父親的願望,就不算孝子,現在三夫人雖然不是我親生的母親,但是父親鍾愛她,也就像我親生的母親一樣;況且三弟婆羅陀為人和順,我對他也沒什麼異議;雖然我擁有寶器扇羅,也不應該用來傷害父母及弟弟啊!」羅漫聽了兄長的話,就不再言語了。 十奢王要求羅摩及羅漫遷徙到深山中,並要他們待在那十二年才可返國,羅摩和羅漫接受了十奢王的命令,心中沒有任何的怨恨,拜別父母,長途跋涉進入深山。此時王子婆羅陀從別的國家奉召回國繼位。到了國界內,十奢王已去世,二位兄長也已被流放,他才知道自己母親任意廢立兄長,向來和兄長和睦的婆羅陀不滿母親的作為,便不向母親行禮並說:「你的作為是會毀滅整個家族的」,轉而對大夫人更加地恭敬孝順。 婆羅陀接著向深山中尋求兄長,勸其返家,然而羅摩卻說:「先前父親要我們到此十二年。他才去逝,我們就返國,違背父囑,實為不孝」,因此不肯回去。婆羅陀只好將兄長的鞋子帶回國中,放在國王的御座上,在管理國家政務時,早晚朝拜鞋子如同恭敬兄長,等到十二年一期滿,請回兄長繼續掌理國政。從此以後,兄友弟恭上行下效,影響至全國,都以忠孝節義為風氣,在此地人民皆安居樂業,無有疾疫,五穀豐收風調雨順,生活富足倍於往常。 原公案出自《雜寶藏經卷一》 省思—— 古德云:「容忍納百福,禮讓致千祥。」羅摩太子雖然因三夫人的嫉妒被廢立,卻仍不改初衷事親至孝。其尊重道義的表現,方能使全國人民以忠孝節義為風氣,國家安泰,無有災難。一個人有開闊的心量,遠大的見識,踏實的步履,高尚的品德才能成辦大事。十四難 佛陀在世時,有一位比丘喜好思惟「十四難」的問題,他每天反覆思考著這些問題,卻無法找出答案,這令他寢食難安。有一天,比丘終於忍不住了,帶著自己的衣缽走到佛陀的住處,跟佛陀說:「佛陀,請為我解答十四難的問題,如果我明白了,就繼續留在僧團。如果您無法為我解答,我就要離開您,另尋名師了。」 佛陀看著這位比丘,感慨地說:「你真愚癡啊!我一生說法度眾,幫助所有眾生解脫老病死的煩惱。此老病死的問題才是當務之急。至於你問的十四難,只是無意義的辯論而已,對於實際的解脫煩惱而言,一點幫助也沒有。如果解釋給你聽,既非真實道之理,對修行、解脫又有何助益。」 接著佛陀又舉了一個譬喻繼續說道:「就好像有人被毒箭射中了,親人急著幫他找醫生取出毒箭治療,但是這個人卻說不行。他要先知道醫生姓什麼?住那裏?父母是誰?今年幾歲?還要問清楚身上的箭是出自那一座山?用什麼樹木造的?用什麼羽毛當箭翎?什麼人製作的?射箭的弓是什麼材質做的?箭上的毒藥出自何地?藥名是什麼?……這位中箭受傷的人,非要等到問清全部的問題才肯接受治療。」這時,佛陀停頓了一下,反問比丘:「這個人可不可以等到全部問題問完了,了解了,才拔箭上藥啊?」比丘不假思索地回答:「不可以。如果等到那個時候,早就毒發身亡,命喪黃泉了。」 聽到比丘的回答,佛陀慈悲地笑了笑繼續說:「你現在的處境就是如此。被邪見的毒箭射中了,不趕快求醫治病,非得要等到世間是常、無常、有邊、無邊等十四難問題解答了,才願意拔箭療傷。如果等到那個時候,早就喪失法身慧命,墮入三塗惡道的黑暗深淵了。」 比丘聽了佛陀的開示,心生慚愧。誠心領受佛陀的教導,晝夜依循佛法精進用功,最後證得阿羅漢果。 註:《大智度論》中記載「十四難」為:「世界及我常?世界及我無常?世界及我亦有常亦無常?世界及我亦非有常亦非無常?世界及我有邊?無邊?亦有邊亦無邊?亦非有邊亦非無邊?死後有神去後世?無神去後世?亦有神去亦無神去?死後亦非有神去亦非無神去後世?是身是神?身異神異?」對於此類問題,佛陀一概不答,原因為:(一)此等皆為虛妄無實之事。(二)諸法既非「有常」,亦非「斷滅」。(三)此十四難乃鬥諍法、無益之戲論,對修行無有用處,故不答。 省思—— 我們就如同佛陀譬喻裏那位中箭的人,中了「邪見」之毒,隨時可能毒發身亡。如果不及時接受治療,反而執意等待;等到自己所想的、所等的順意了,才願意正視自己的毒傷,這將因此錯失治癒的良機,錯失修習佛法的因緣,一次又一次沉淪生死苦海,無法出離。 唯有正視我執、我見的毒傷,跟隨佛陀的教導,及時拔箭療傷,才能永脫生死大苦,時時安樂、自在。實語迦葉 有一天,世尊在弘法的路途中, 不小心被一種叫迦陀羅的植物刺傷了腳底,血流不止。 塗了各種的藥物,也無法止血, 甚至各大阿羅漢以神通力飛到香山去取藥,來為佛陀療傷, 情況仍然不見好轉。 這時,十力迦葉來到佛陀面前,長跪合掌,說道: 「世尊,您若視一切眾生平等無二,即便是對您的愛子羅[目侯]羅,和屢次犯罪、毀佛的提婆達多兩者,也是沒有分別心,那麼您的腳應該立刻就能夠止血啊!」 話一說完, 佛陀的傷口竟不再流血,並開始慢慢的痊癒了。 諸大阿羅漢看了,都讚歎說: 「我們用上好的藥為世尊塗抹,血仍不止,如今,十力迦葉的一句話,竟讓世尊的傷不再流血了,真是奇特啊!」 這時,佛陀為大眾開示, 不只今生如此,十力迦葉在過去生中也有同樣的因緣: 過去久遠以前, 印度有一位婆羅門,他的兒子生性仁慈,名叫無害。 有一天,父親準備外出耕作,無害細心地叮嚀說道: 「父親,您在翻掘泥土時,要小心田地裡的蟲子,千萬不要傷害到牠們啊!」 婆羅門心中不以為然,便笑著說: 「除非我是成道證果的聖人,不然,行住坐臥間怎麼能避免得了呢?」 無害回答道: 「我希望您能得到生生世世的安樂,如果您不聽信我的話,執意這樣殺生害命,又怎麼能夠長壽呢?」 無害傷心欲絕,便走到湖邊欲求了斷。 在這深不見底的湖裡,住著一條的毒龍, 已有億萬條的人命斷送在牠口中, 毒龍見無害自動送上門來,便毫不猶豫,張開那血盆大口, 咻──咻──地向他噴出毒液…………。 無害的父親耕作回來, 竟發現自己的兒子中了毒,倒在湖邊,命在旦夕, 一時心中惶恐、憂傷交集,忍不住掩面哭泣: 「我的兒子這麼善良、慈悲,從來不傷生害命,這個毒應迅速消散才是啊!」 豈料,話才說完,無害已完好如初了! 佛陀為大眾開示道: 「當時的這位婆羅門就是十力迦葉,而無害就是我。由於十力迦葉在過去世中都能如實語,猶若良藥能消除病痛;所以,現在世中亦能以誠實語的功德治癒我的傷口。」 改寫自《雜寶藏經》卷七 省思—— 凡事有因有緣才能成,無害的慈悲心為因,其父親真誠的話語為緣,才成就了這份功德,缺一不可;如果我們不能具足善法,又不能精誠所至,是否還能「金石為開」呢?這就可想而知了。守金子的蛇 久遠以前,波羅奈國有一個很喜愛黃金的人。每天天色微亮,他就勤奮地到各處去工作賺錢,不敢稍有歇息,所有辛苦賺來的錢,都用來買他最喜愛的黃金。錢賺得愈來愈多,黃金也日益增多,一塊塊小黃金並不能滿足愛金人,因此他將所有的黃金製成一個金瓶,每天賞玩造型又美又大的金瓶,愛不釋手! 因為每天花很多時間在賞玩金瓶上,愛金人對金瓶的貪愛愈來愈深。對金瓶的愛執,慢慢讓他的心從欣賞歡喜轉為擔心害怕──金瓶可能會被偷走!於是,他悄悄地在家中挖了一個秘密地窖,將金瓶藏在地窖中,不讓任何人知道。愛金人有了一個金瓶後,還想要有更多的金瓶,於是更加賣力地投入工作,不敢稍有停歇,於是省吃儉用、慳吝不拔,把賺到的錢都拿去換黃金,再製成金瓶。這樣廢寢忘食地工作,金瓶逐漸增加到七個,但他的身體也因為日夜操勞而變得愈來愈糟;日漸衰弱的身體因為不堪這樣的勞動,最後終於在一場大病中死去。 由於對金瓶的掛念與貪愛,愛金人死後不久,便投胎轉生為一條毒蛇,徘徊在藏金瓶的秘密地窖中,每天以蛇身纏繫著七個金瓶。因為對金瓶的貪執甚深,讓毒蛇命終之後,又再度轉生為毒蛇,如此一世又一世地輪迴受生為毒蛇,守護著地窖中的金瓶,而不得超生善道。 數萬年過去了,愛金人依舊因貪著金瓶而受生為毒蛇;日復一日,只是守著藏金瓶的地窖。一日,牠終於對這一成不變的日子和蛇身感到極度地厭倦,不禁思惟著:「難道我要這樣生生世世,守著金瓶過日子嗎?」終於牠下定決心:「不,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都是因為貪愛這七個金瓶,才會生生世世投生為毒蛇。我不想再過這樣的日子了!我必須改變這樣的生活!」 於是,毒蛇離開牠守了數萬年的地窖,來到一條道路旁,躲在一旁的草叢中,牠發現有人走近草叢,便發出聲音吸引路人的注意。路人聽到聲音,立即停下腳步尋找聲音的來源,但因看不到任何蹤影,便舉步要離開。毒蛇見狀,急著從草叢中爬了出來,對著路人說:「請你靠近我一點,我有事要請你幫忙!」路人看到說話的毒蛇,嚇了一大跳說:「你要我靠近你,是要傷害我嗎?」毒蛇說:「如果我真的想傷害你,還需要你靠近,才能傷到你嗎?麻煩你過來一下。」聽完毒蛇這麼一說,路人只好恐懼地走向毒蛇。毒蛇向他說出自己的計畫──牠想要將自己的一個金瓶,用來供養僧眾,希望路人協助牠成就這件功德。聽了毒蛇的心願,路人很讚歎牠的發心,便歡喜地允諾。 路人依約來到毒蛇的住處,並擔著毒蛇和金瓶前往寺院。途中,有人對於路人擔蛇的畫面感到好奇,頻問路人擔蛇欲往何處?但路人卻傲慢的不予理會。毒蛇看到路人傲慢的表現,非常不高興,不由起了瞋心。被瞋火所燒的毒蛇,本想一口咬死傲慢的路人,繼而又想:「他雖有慢心,但有恩於我,自己不可因瞋心而恩將仇報。」於是就暫時忍住瞋火,等走到無人之處,毒蛇即嚴厲地告誡路人剛才的慢心有違慈悲之道。路人聽了以後,非常懺悔,立即發願捨離慢心,慈悲謙遜待人。 到達寺院後,路人將蛇的願心告知寺內的法師,慈悲的僧眾非常讚歎牠的發心,不但接受供養,還為毒蛇開示佛法。毒蛇看到清淨的僧眾,又得聞佛法甘露,心開意解,心中非常清涼歡喜,立即起了精進布施的心,決定完全捨下所有的金瓶,於是請一僧人跟牠到地窖中取出其餘的六個金瓶,供養僧眾。因為供養僧眾的殊勝清淨功德,讓毒蛇往生後,得生忉利天。當時的路人即是佛陀的前生,他因毒蛇的提醒,斷除慢心,世世以慈悲心愍念眾生;毒蛇則是舍利弗的前生,因供養的功德,不但脫離蛇身超生忉利天,後世又得生人間,值遇佛世,聞佛說法,證到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卷15——釋計請篇》 省思—— 《過去現在因果經》言:「於諸福田中,佛福田為最;若欲求大果,當供佛福田。」毒蛇因一念發心,起清淨心、懺悔心,布施其愛執不捨的金瓶,供養僧眾,以此善根福德,而滅罪消愆,超生忉利天。而供僧的殊勝功德,更讓牠種下生值佛世,聽聞正法,悟道證果的因。布施最大的意義,便是放下內心的慳貪與執著。能捨,便能得大安樂、大自在。樹井喻人生 一天,佛陀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為四眾弟子宣說佛法,特別為會中的勝光王說了一則故事,希望勝光王等大眾能細心聆聽,時時思惟其中的寓意。 很久以前,有個獵人於曠野中被一頭發狂的大象所追逐,獵人驚慌失措地逃命,看到不遠處有一口空井,井邊有一棵大樹,正巧垂著長長的樹根,於是心生一計,奔向井邊,抓住樹根就往井裡跳,才躲過了大象的追逐。 這時,懸在井中的獵人定下心來,發現自己處於更危急的處境。原來有兩隻一黑一白的老鼠,正在啃齧著樹根,樹根隨時都可能斷裂;而井邊四周又有四條毒蛇,不時地向他吐信,準備伺機攻擊;不但如此,井底還盤踞著一條毒龍,正等著他跌落,一飽口福。 獵人為了活命,緊抓著樹根不放,沒想到樹根上的蜂窩因晃動而流出五滴蜂蜜,滴在獵人嘴邊。獵人以口舔舐,因貪著蜂蜜的香醇甘美,全然忘記自己的處境,還用力搖晃樹根,希望吃到更多的蜂蜜。這時,受到驚嚇的群蜂傾巢而出,飛來叮螫獵人。不但如此,遼闊的草原突然起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正向這棵樹延燒而來…… 勝光王問佛:「此人因何因緣,貪著少有美味,而受到這麼多的苦難?」佛陀告訴會中大眾:「在這個故事中,曠野比喻久遠劫來人們所處的無明長夜,而獵人則代表凡夫眾生,象喻無常,井喻生死,樹根代表人命的脆弱。再者,黑白二鼠象徵晝夜,啃齧樹根代表念頭的生滅;四條毐蛇譬喻地、水、火、風四大;五滴蜂蜜象徵五欲,蜜蜂譬喻邪見,草原之火象徵老、病,毒龍代表死亡。」佛陀慈悲地告誡勝光王及大眾,當知生、老、病、死、無常的可怕,切莫放逸懈怠,為財、色、名、食、睡等五欲所奴役。於是佛陀又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曠野無明路,人走喻凡夫,大象比無常, 井喻生死岸。樹根喻於命,二鼠晝夜同, 齧根念念衰,四蛇同四大。蜜滴喻五欲, 蜂螫比邪思,火同於老病,毒龍方死苦。 智者觀斯事,象可厭生津,五欲心無著, 方名解脫人。鎮處無明海,常為死王驅, 寧知戀聲色,不樂離凡夫。」 勝光王及與會大眾聽聞佛陀所說的微妙奧義,無上法喜,皆願依照佛陀的教誨,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佛說譬喻經?卷一》 省思—— 所謂「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層霜,老病死生誰替得,酸甜苦辣自承當。」人們因貪著五欲,遂致累劫輪轉,枉受苦果。《無常經》云:「老病死苦常隨逐,恆與眾生作無利。」故大眾當念無常,把握當下,修善去惡,才能橫越生死苦海,到達清淨覺岸。樹神說法度人 昔日,佛陀於舍衛國的祇園精舍,為天人、龍、鬼等眾說法。當時舍衛國的東方,有個國家名為「鬱多羅波提」,國內有五百位婆羅門欲求成仙之法,相約至恆河岸的三祠神池中,沐浴滌穢,裸形修道,如同尼犍子等人,以裸形的方式求仙人救度。 途中,五百婆羅門經過一浩渺無邊的沼澤,但見水氣氤氳,白霧茫茫,因不辨東西而迷失了方向。他們眼看囊中糧食所剩無幾,遙望澤邊有一棵大樹,神氣非凡,猜想必有人居,便速奔至樹下,最後才發現空無一人。婆羅門心懷恐懼,深怕因飢渴困頓而共死於荒澤中,於是放聲大哭。哀戚的哭聲驚動了樹神,樹神於是現身關切:「你們從哪兒來?又將往哪兒去?為何這麼傷心?」婆羅門回答:「我們本想至恆河邊的神池沐浴,修煉仙道,沒想到卻迷失在此。我們現在又飢又渴,求您哀愍救濟我們吧!」樹神一聽,惻隱之心油然而生,隨即將手舉起,百味飲食即從手中流出,五百婆羅門得此妙味飲食,悉皆歡喜,個個飽食;剩餘的食物亦可作為日後旅途的存糧。 恢復氣力的婆羅門們準備再度啟程,臨行前感激樹神相救,並且詢問:「您是以何功德,能得如此偉大的神力?」樹神自知過去生事,感慨地說:「我前世本是舍衛國的人民,國內有一個財富多饒、好善樂施的大長者,名叫『須達』。有一天,須達長者為了籌辦飲食供養如來與眾僧,親自到市集選購上等的乳酪,因為東西太多,碰巧我在旁邊,長者便請我幫忙提酪。因為此緣,我得以跟隨長者至祇園精舍供佛及僧,會中協助巡飯送菜,次第斟酌湯水,齋畢便隨眾聽佛說法。 會中,佛陀開示八關齋戒的殊勝功德,大眾心生歡喜,各各發願受持。過後還家,我因持守八關齋戒,過午不食,妻子卻因此生疑問道:『莫非你心中對我有所不滿而不用餐?』我向她解釋:『今日我跟隨須達長者至精舍齋供如來,發願持守八關齋戒,要過午不食。』妻子聽後竟生瞋恚,罵言:『這個瞿曇胡言禍亂人心,你何必持守他的戒律?若你聽信於他,終將大禍臨頭。』在她的逼迫下,我不得已只好破齋而食。 沒想到,其日夜半正好是我壽終之時,所以命終後我投生至此為樹神。由於提酪供僧的功德,感此手出飲食的善報。如果我當時不聽從妻子所說,而能嚴持齋戒至最後一刻,必得超升天界,享樂無極。」言畢,樹神為婆羅門說了一首偈語: 「祠祀種禍根,日夜長枝條, 唐苦敗身本,齋法度世仙。」 五百婆羅門聽完偈語後,疑惑頓除,生敬信心,便轉而前往舍衛國尋找須達長者。途中經過拘藍尼國,遇到一位名為「美音」的長者。美音長者素來敬重修道之人,生性仁慈又好布施,遂留婆羅門於自家中過夜。長者問:「你們從哪兒來?又將往哪兒去?」於是婆羅門們就將自己在荒澤迷路及遇到樹神救難的經過據實相告,並表示將前往舍衛國尋找須達長者,發心受持八關齋戒,希望藉此獲得福報。長者一聽十分歡喜,因前世善根蒙發,再加上明白了八關齋戒的功德,隨即傳告宗親族人:「我今將與梵志同去求福,有誰願與我一同前往?」結果有五百人應命,各自嚴整威儀,一同出國。 眾人浩浩蕩蕩行入舍衛國中,與一慈眉善目、氣質出眾的長者擦身而過,婆羅門問長者的侍者說:「這位長者是誰呀?」侍者回答:「是須達長者。」眾人驚喜不已,沒想到已經找到長者,便趕緊上前向長者訴說樹神等種種因緣,希望長者能指引他們行持八關齋戒的方法。」 須達長者聞後亦生歡喜,向大眾說:「我有尊師名號『如來』,具大智慧,慈悲普度一切眾生,現在就在祇園精舍,我們可以一起去拜見佛陀!」眾人敬心答應,肅恭前往。行至精舍,遙見佛陀相好莊嚴,大眾欣喜難量,虔誠頂禮佛足後,便於一旁長跪稟白己願:「佛陀,我們當初離家,要前往恆何岸邊的三祀神池沐浴求仙,但因中途迷路,遇到樹神解救,所以得以聆聽樹神的前世因緣及齋戒功德。今日我們特來皈依佛陀座下,請求教化,希望能尋得一條究竟之路。」世尊聽完後,依其所行,說了一首偈語: 「雖(人+果)剪髮,長服草衣,沐浴踞石, 奈疑結何;不伐殺燒,亦不求勝, 仁愛天下,所適無怨。」 五百梵志聽完偈語,法喜非常,紛紛發心出家修行,皆證阿羅漢果;而美音長者與其族人,亦證得法眼。諸比丘見此勝事,便請示世尊往昔因緣。世尊垂示:「久遠劫前,迦葉佛為弟子說五濁惡世之事,時有梵志、長者等千餘人共同發願:希望未來能遇到釋迦牟尼佛!』當時的梵志就是今日的五百婆羅門,而長者就是現在的美音長者。由於這樣的因緣,所以今日他們見到我,便得證悟。」大眾聞說,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願力甚深、緣起甚深。今日遭逢的一切皆有前定之因,而當下所起之念,亦將造作來日所受之果。因果雖似有前後,其實乃「同時」也──即因即果。明悟此理,種善因、結善緣便是最上之智、最積極的作為。摔水罐的狐狸 在一個遙遠的鄉村,住著一群樂善好施的人們。村民們為了讓風塵僕僕的行人可以喝水解渴,及洗淨臉上和手上的污垢,特別在村外頭的空地上,挖了一口井,並在井的旁邊放了一個瓦罐,方便路人打水使用。 村子的附近有一群狐狸,這一口井的開鑿對牠們來說也是一大福音,因為在這荒山遍野之中,牠們經常找不到水喝。一天傍晚,這群狐狸一如往常地來到井邊,大夥安靜地圍在一起喝著地上殘留下來的水。這時,自傲的狐狸王突然慢心作祟,不願意喝地上的水,於是便轉向那罈乘滿清水的瓦罐,並且誇張地把頭伸進瓦罐裡喝水。不僅如此,在喝完了水之後,還因為頭太大不方便抽出來,所以就粗魯地把頭上的瓦罐打破。 一旁的狐狸們看在眼裡,心中自然是不太高興,一位老狐狸就向狐狸王進諫說:「國王啊!您應該知道,我們過去都要費很大的氣力才能找到水喝,即使是一片沾有溼氣的葉子,我們都會很惜福地保護著它,更何況是這些善良村民們,為幫助更多的人能喝到水,而善意捐獻出來的瓦罐,您怎麼可以如此隨意地將它打破呢?」傲慢的狐狸王根本聽不進任何諫言,不以為然地說道:「我狐狸王高興怎麼做,就怎麼做,誰也管不了我!」 隔天一早,村民們發現井邊原本完好的罐子破成了碎片,善良的村民並沒有想太多,只是擔心行人會沒有水喝,所以大家又趕緊準備了一個全新的瓦罐放到井邊。不過,到了傍晚,狐狸群來到的時候,狐狸王又一如繼往,喝完水後,又將瓦罐打破,完全不聽同伴們的勸告。日子一天天地過去,驕傲又不合群的狐狸王,就這樣不斷地連續打破了十四個瓦罐,讓放罐子的村民們百思不解,愈放愈感覺奇怪。 這樣的事情轟動了整個村落,村民們因此特別召開了一次村民大會,在熱烈的討論中,村民們愈感到瓦罐很可能是被故意摔破的,所以就推選了一名細心的村民,躲在水井旁邊觀察瓦罐被打破的經過。 到了傍晚,這位村民不僅看到了一群狐狸來喝水,更看到了狐狸王的惡行惡狀。村民很快地回報給村民大會,大家也一致地認為要管教一下狐狸王,於是村民長老就宣布:「我們當初之所以掘井,是為了要造福路過的行人,這群狐狸若是要喝水,當然可以,但是如果像狐狸王這樣惡劣地故意破壞他人的善意,實在應該接受處罰。」在討論之中,村民們想到木頭作的罐子不容易被打破,並且這樣子狐狸王的頭也比較不容易拔出來;所以,大家就請了一位木工特地做了一個木罐子,重新放回井邊,又派了一夥年輕人躲在路邊,等著狐狸王的出現。 傍晚又來臨了,狐狸群照舊出現在水井旁,而狐狸王依然地把頭伸到罐子裡喝水,等到喝足了水,牠又開始摔起罐子來,只是,這木製的罐子怎麼摔也摔不破,只見狐狸王慌張的不知所措,甚至還連頭都拔不出來。最後,等在附近的村民們便一哄而上,抓住了狐狸王;就這樣,既高傲又不受諫的狐狸王終於嘗到了作壞事的苦果。雙桂堂 明末清初時,在極負盛名的浙江天童寺裡,有位遠從四川來求法的破山海明,他聰穎博學,一目十行;不但精通教理,更是才思敏捷、辯才無礙。很快地,短短幾年的時間就學法有成,並且發願回川講經說法,將清涼的法語甘露,潤澤西南偏僻地方的鄉親。 這一天,破山背起隨身的行囊,來到方丈室,準備向方丈和尚告假拜別。但是,方丈室的房門卻緊閉著。於是,破山就在偌大的天童寺裡前探後找。 「鏗鏗!鏮鏮!」破山終於找到正在庭院裡的密雲圓悟禪師,他正一鏟一鏟地挖土掘樹。看著師父的背影,多年來師父的教化之恩,此時全湧上心頭。破山感恩的向著師父的背影一股腦地禮拜,告假的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密雲禪師轉過身來,拎著兩株桂樹苗走到破山面前,將兩株桂樹苗牢靠地綁在破山的背上,說: 「你背著它們,白天趕路,晚上休息。不論是陰晴雨雪,都不要因此而在中途落腳停歇,直到桂樹落地生根,那兒就是你將來弘化一方、法緣興盛之處了!」 破山向師父頂禮告假後就一路西行而去。師父的叮嚀,破山牢記在心,晚上休息,白天趕路。越向西走越是遍地荒煙蔓草,破山無視於身上混合著汗水、雨水、露霧、風沙,懷著利樂眾生的宏願,披星戴月,無畏地、堅忍地向前邁進。 就這樣曉行夜宿,兼程趕路。一天傍晚,來到梁平金帶鎮郊外的一處土地公廟前,破山卸下行囊,準備在此過夜。夜半時分,忽然有萬道燦爛霞光劃破漆黑的夜空,穿過樹梢,熟睡中的破山也被這樣的光亮喚醒。破山目不轉睛地注視著眼前莊嚴的祥光!忽然想起師父的話,想起天天背著的桂樹。桂樹呢?急忙起身尋找桂樹,卻發現桂樹苗已經生出根鬚,緊緊抓著泥土,像是找到了自己的歸處。 此時,破山法喜充滿,歡喜早已取代了趕路的疲累。信心更加堅定的破山,在此開山建寺,並將寺院取名為雙桂堂。一生度化一百多人出家,成就了許多法門龍象。戰亂後,又發願在川、滇、貴西南各省,重建殘壁斷垣的佛寺,安僧辦道,重振道場弘法利生的志業,雙桂堂也因此被尊稱為「雲貴川叢林祖庭」。 省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一座梵剎佛寺興建的背後,都含藏了祖師們為度眾生,無盡的悲心弘願。「只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已求安樂」,忍飢忍謗、忍勞忍苦,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將佛法光明持續照亮於生死苦海,為人天暗夜做無盡接引。 如何報答祖師大德們的施化教導與接引?更應將感恩之心化為實行,實踐佛法、護持正法,讓佛法續傳法脈,綿延繁興。誰偷了摩尼珠 一位威儀庠序的比丘沿路托缽,來到穿珠師的家門口,技藝精湛的穿珠師正全神貫注、戰戰競競地為國王穿著稀世珍貴的摩尼珠。穿珠師驀然抬頭,見比丘托缽立於家門,急忙起身迎請比丘入內,旋即準備飲食供養。此時,一隻大鵝搖搖晃晃地走進屋內,見到地上的摩尼珠猶如一團赤肉,長頸一伸,巨喙一啄,一團赤肉轉眼即入鵝腹。 穿珠師恭敬供養比丘後,欲繼續穿珠的工作,卻遍尋不著摩尼珠,大驚失色:「我家貧窮,如今丟失了國王珍貴的寶珠,將如何償還?」 「還我珠來!」心急如焚、不分青紅皂白的穿珠師大聲地對比丘說著。 「此珠為鵝所吞食,我今若告知實情,穿珠師必殺此鵝以取珠,我該如何用計,令免此患?」比丘內心不斷地思忖。思惟既定,比丘說道:「為護他命,唯有以己身相代,除此別無他法。我今以此護戒之因,他日必成解脫聖果。」穿珠師聽了,仍不明就裡,大聲威脅:「快把寶珠拿來!否則對你不利。」「我沒拿你的寶珠」比丘從容地回答。「這裡除了你,更無他人在此,難道是別人偷去了寶珠!」穿珠師邊說邊將大門關上。比丘頓時陷入絕境,猶如誤入重圍的孤鹿,求救無門。然而只見比丘面無懼色,從容整衣以待。穿珠師見狀:「你想與我決鬥!」「不,我不會與你搏鬥。我只是遵循比丘即使身受巨苦,臨終時仍不露身形的教誡,故先行整衣,以免遭你笞打時衣不蔽體。」 見到比丘堅定沈著的神情,穿珠師心想:「不以棒棍相逼,是不可能要回寶珠了。」 「啪!啪!啪!……」一陣棒打如雨點般落在比丘身上。 「寶珠在那兒?快拿出來!」 「我沒拿你的寶珠!」身受巨痛的比丘仍舊如前回答著。 穿珠師見比丘寧死亦不肯說出寶珠去向,不覺懊惱悲泣地向比丘頂禮說道:「我今雖撲打你,內心卻深受痛苦的折磨,一者遺失寶珠,深恐國王降罪。二則為尋回寶珠而責打比丘,身造惡業。你是出家人,應斷貪愛心,快還我寶珠,如此能令你不再受杖打之苦,亦讓我免去國王的責罰及杖責比丘之罪。」 比丘心生悲憫地說:「出家人撿拾破舊布為衣,乞討為食,樹下為家,以此為足。對於寶珠,實無貪取之心,為何你一昧將我當作偷賊?」 「不用多說!」軟硬兼施仍不得珠的穿珠師,更加瞋怒地杖打比丘,滴滴的鮮血從口鼻淌落地面。一旁無知的大鵝,見地上一攤鮮血,立即上前啄食。氣極敗壞的珠師,舉取手中木棒,向鵝一擊。「大鵝現在如何?」顧不得自身累累傷痕的比丘急聲問道。「鵝是生、是死,與你何干?」穿珠師不悅地反問。比丘自行匍匐至鵝處,見鵝已死,傷心地說:「我忍受杖打的苦毒,只為讓鵝得以存活。如今我命未絕,鵝卻先我而死,原本希望護鵝命而得解脫的功德已無法成就。」 「一鵝之死,區區小事,為何讓你如此傷心悲切?」穿珠師大感不解。比丘答言:「往昔佛作菩薩時,為救度眾生,不惜身命以救鴿;我今以懇切敬慎的心,欲學菩薩捨身護生的行止,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以保鵝命。怎知你一怒竟將鵝殺害,令我心願不得成就。」穿珠師聽完,猶不懂話中端倪,懇請比丘再為詳說。 「先前你入內準備飲食,不慎將摩尼寶珠拂落地面。寶珠映我赤色袈裟而成赤色,大鵝無知,將寶珠誤為赤肉,即便吞食。我心思惟:『你為取回寶珠,勢必殺害此鵝。』因此為護鵝命,寧身受苦痛逼切,終不願說出原委。」比丘娓娓道來。 穿珠師取刀開剖鵝腹,一見寶珠,當下嚎啕大哭:「您為護鵝命,不惜捨身,而我失珠情急無智,卻杖責比丘,實為愚癡。」於是向比丘五體投地禮拜懺悔,並且表示:「您清淨的行止多麼令人讚歎,堅定的戒行益發使人敬仰!為護鵝命雖身受極苦,仍堅持護戒無有毀犯,此事更是難能稀有!」 懺悔後的穿珠師,恭送比丘還至住處,對其捨身護生持戒的慈悲行止,更生起無比的信敬尊重心。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十一》 省思—— 佛典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凡有情者愛惜己命,與人類無異。「鵝!鵝!鵝!曲頸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劃清波。」文人生動的詩句亦點出天地因萬類有情的存在,而顯得更加意趣盎然。倘能以慈悲心尊重、珍惜一切生命,這念心將更貼近生命,開展出另一片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水別再來了 從前有個人,趕了很遠的路,又累又渴,正好看見一個木桶中有清亮淨潔的流水,便俯身大喝特喝。 等到他喝夠了,便拱手對木桶說:「我已經喝夠了,水不要再來了。」雖然他說了這一番話,水當然還是照流如故。這人便很生氣地說:「我已經喝夠了,告訴你別再流了,為何還要往外流呢?」 旁人見了,便對他說:「你真是太愚癡,沒有智慧!你為什麼自己不離開?硬要說什麼讓水不要流出來?」 世間的愚人也是如此,自己不收攝六根,硬要六塵境界離開,不是愚癡嗎? 原公案出自《百喻經》睡眠之害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的祇園精舍,教導比丘應當精勤修行,轉化所有障蔽自心光明的煩惱;世間諸法盡皆無常,若能淨心,即得智慧,徹見實相,便可遠離苦惱,得大安樂。 當時,有一比丘心智昏鈍不明,不能體會佛陀苦心的教導,每日飽食後即關起房門,放縱習性,恣意睡眠;貪愛色身快意舒適,從不修習無常觀等觀行法門。佛陀觀察這位比丘總是懈怠懶惰地度過每一天,不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七日的時間,擔心他因放逸而墮落三塗,於是前往比丘靜室予以度化。 然而在房內的比丘不知佛陀的到來,依舊酣睡不醒,世尊見其心念汩沒,覺性迷昧不顯,便彈指作聲令其覺曉,同時呵斥道:「快起床,怎麼還在睡覺呢?你這樣的行徑就像牛馬身上的寄生蟲,以及螺、蚌、蠹蟲一樣,不知此身乃眾苦根源,隱蔽於不淨之中,只因貪愛身體的舒適而懈怠墮落。如同有人受重傷,遭遇如此危急厄難,卻安逸睡眠而不尋求解脫之道。修行之人不能懶惰好眠,常當自警,心心念佛念法念僧,學習諸佛菩薩的行跡,便能遠離憂患苦惱。此外,還要常觀無常苦空,破除邪見、令生正見,便是世間明眼之人。若能如此,千倍福報功德由此而生,永遠不會墮入三塗惡道。」 比丘聞佛音聲,如雷貫耳,驚坐而起,見佛親自教誨於前,立刻起身頂禮佛足。世尊接著問比丘:「你能憶知過去生的因緣嗎?」比丘惶恐地說:「弟子心智為五蘊煩惱所覆蓋,不能明瞭多生累劫宿命之事。」世尊悲憫地說:「你在過去維衛佛時曾出家修行,不僅不誦經持戒,更貪求名聞利養,飽食終日懶散不勤,從不存念佛法義理,所以命終之後便墮落為寄生蟲。五萬年後果報受盡,又投生為螺、蚌之類和樹中蠹蟲各五萬年,這四種蟲心智昏闇,長生暗冥無有智慧,貪身愛命喜好隱蔽之處,以冥為家不樂光明;若待其一覺醒來,已過了很長的時間!如此久遠纏繞在罪業之網,不求出離。今日,你終於罪畢福生,能生而為人,更得以出家修行;為何還要重蹈覆轍,貪著睡眠以待來日墮落?」 比丘聽了過去生懈怠受苦的因緣,全身毛骨悚然,心生懺悔;自此一心念道,以精進勇猛之力漏盡煩惱,證得羅漢,不再受生死之苦。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一》 省思——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猜疑,皆是蓋覆清淨心日的烏雲,當中尤以「睡眠」的需求最難調伏。修行之初須善調身心,常自省察是否放逸而眠;亦不能過於逼迫,不休不眠。常行中道,道可得矣。說不凈觀同證果 從前有位比丘,每天都會到城外曠野的墳場。而比丘在往墳場的途中,都必須穿越一塊田地。田主人看到比丘老是穿越他的田地,禁不住地起了瞋心。有一天,田主人攔下比丘問道:「你是打那兒來的乞士,每天在我的田地縱橫往來?田地都被你走出痕跡來了!」比丘回答道:「我目前正在興訟當中,急須有人為我作證,為了找尋證人,所以必須經過你的田地。」比丘說完就又走了。這時田主人心生好奇,跟在比丘後頭,看他到底要去什麼地方。 到了墳場,田主人發現那裡到處散著發脹臭爛的屍體骨骸,而且有鳥獸正在食噉這些屍體。比丘指著這些鳥獸對田主人說:「這些鳥獸就是我的證人!」田主人覺得很疑惑,問道:「為什麼這些鳥獸就是你的證人?你身為一位出家眾,又能夠和誰有爭訟?」比丘答道:「我的心仍會追逐著虛幻不實的色聲香味細滑等五欲境界,有許多煩惱、惡念。為了降服心當中的煩惱賊,所以每天都到曠野當中,觀察這些臭穢不堪的骨骸,再轉而觀察自己的這個色身,從頭到腳沒有一處和這些屍骸有所不同,教這念心作惡露不淨的觀想,並且提醒自己:『這念心是如此的生滅變異,無常迅速,變遷不定,應該懺悔改過,不要再造作惡業。』這些每日食噉屍體的鳥獸,正是色身不淨的證人啊!」 這時田主人聽聞比丘所說的教誨,淚灑滿面,哽咽難言。原來這位田主人過去生在迦葉佛住世時,長年不斷地修不淨觀,觀想色身不淨,因而聽聞比丘所說的道理後,和比丘都證得須陀洹果。 典故摘自:《經律異相.卷二十——比丘修不淨觀得須陀洹道六》 省思—— 想要解脫煩惱的束縛,脫離三界,應當如公案當中的比丘和田主人一般,發勇猛精進心,持續在法上用功,才能破除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開悟證果並不是一蹴可幾,是由於無始劫以來的精進用功,所累積而來的深厚善根,待時節因緣成熟,自然能一念相應,有所契悟。所以大眾,當勤精進!說得到做得到 從前, 在航海尋寶風氣盛行的時代, 入海採寶屬於十分普遍的商業行為。 當時有一位長者的兒子, 想參與商隊入海的活動,就告訴眾商人: 「我非常熟悉航行馭船的技巧;假如進入海水迴流洶湧、漩渦急勁、激浪沖刷不斷之處,就如是要注意這般掌控槳、收帆,穩住船身筆直前進,絕對安全、沒有問題!」 他敏捷流利的陳述令眾人深信不疑, 於是順利加入了商隊。 一望無際的湛藍汪洋上,船緩緩行進。 此時,原本體格強健、經驗豐富的船長,卻忽然暴斃而亡; 在此群龍無首的情勢下, 長者的兒子被眾人推舉而出,代替船長的職務。 船方駛入暗流漩渦的險處, 長者子就大聲將控制船身的方法念誦一遍, 既不知如何親手操作,也不懂如何調配人手。 船身在幾陣猛烈的顛簸晃動之後,便轟然翻覆, 深深沉入海的深淵, 整船人都罹難,無一倖免。 省思—— 凡初習佛法,雖然念誦文字,往往不解其義;對種種法門,一無所知卻自以為十分了解,更好為人師,不僅讓人迷亂自心,自己也一無所獲,就如同愚笨的長者子,一盲引眾盲,著實令人警惕。死鼠悟精進 過去,有一長者專門將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貯放於閣樓之中。有一回,長者取完酥油後,未將瓶蓋栓緊,於是閣樓中的老鼠聞香而至,一頭便鑽入瓶內大快朵頤。貪吃的老鼠實在無法克制酥油香濃的誘惑,便一直待在瓶內不願離去,結果不出數日,便撐死於瓶中。濃濃的酥油覆滿老鼠全身,泛漾著金黃的顏色,已分不出是酥或是鼠。久而久之,老鼠的屍體漸漸地於酥油中分解四散,身骨下沉於瓶底,四肢髑髏則漂浮其上。 一天,長者為了替客人取酥油,手持火把,拾級而上來到閣樓。正當以量杯入瓶中取油時,發現了固狀的物體,乍看之下以為是酥油所凝,仔細察看卻似骸骨。長者心想:「我取酥時瓶口未密,想必是老鼠溜進瓶內偷吃酥油,貪心不肯離去而撐死的。」 長者見狀,便自思惟:「放縱慾望多所過患,實在是真實不虛的道理啊!世俗之人貪著名利財色,心懷慳貪,不願布施、不持淨戒,月月年年耽溺享樂而不持齋,雖得人身,於道無所增益。一旦福報享盡,死後不免墮入三途惡道,受苦無盡。出了家的修行人,若只是外形別於世人,內心依然放逸無度,不閱經藏承受聖教、不念禪定、不思戒律,出家也只是虛勞其功,不僅今生無法成道證果,來世依舊要承受果報。由此可知,『放逸』真正是蹉跎時志、加速敗亡的險徑啊!」 典故摘自:《出曜經?卷五》 省思—— 「放逸」即好逸惡勞之謂,潛藏的惰性如同慢性毒藥,善用各種包裝,一點一滴腐蝕人們的志氣、消磨事相的作為──在家則學業不就、事業不成,出家則道業不克、三界不出。故佛言:「常行精進」,用精進克服內心貪懶的慾望,才能到達究竟安樂的寶所。四比丘論苦 佛陀於舍衛國時,一天,有四位比丘於樹下討論:「什麼是世間上最苦的事?」第一位比丘感嘆地說:「天底下沒有比淫慾更苦的了。」第二位比丘則說:「瞋恚才是天底下最苦的事。」第三位比丘卻認為:「天底下最苦的莫過於飢渴的感受。」最後一位比丘則表示:「天底下最苦的是驚怖。」四位比丘在這個話題上爭論不休,始終得不到答案。 佛陀藉此因緣,適時前去關心。比丘一看到佛陀,馬上停止爭論,向佛請示討論的內容。佛陀說:「你們所認為的,都不是苦的究竟原因。天底下最苦之事來自色身,所有飢渴、寒熱、瞋恚、驚怖及色慾等災禍,都是由於它的存在。所以色身是一切苦惱的根本,也是禍患的根源。眾生於三界中茍延存活,互相欺凌,心中亦被憂懼煩惱所束縛而輪迴不休。所以,想要脫離世間苦痛,應當尋求寂滅之境,收攝身心,最後達到一念不生,即能證得真正快樂的涅槃境界。」於是,世尊說了一首偈語: 「熱無過婬,毒無過怒,苦無過身,樂無過滅。 無樂小樂、小辯小慧,觀求大者,乃獲大安。 我為世尊,長解無憂,正度三有,獨降眾魔。」 接著,佛陀對四位比丘說:「久遠以前,有一位名為精進力的比丘,具足五種神通。每當他在山中樹下獨自修行時,總有鴿子、烏鴉、毒蛇和鹿圍繞身旁,這讓牠們感到安穩。鳥獸們白天外出覓食,晚上則回到比丘身邊。有一天晚上,這四隻鳥獸互相討論:『世間之苦,何者最重?』烏鴉說:『我認為飢渴最苦。因為飢渴時,身體虛弱,不僅眼睛看不清,而且神志不寧,常常不顧被獵人利刃宰割的危險而自投羅網。我們有很多同伴就是因此而喪失性命。』鴿子說:『淫慾最苦。因為色慾熾盛時,內心失去理智,行為也就毫無顧忌,於是危險就接踵而來,甚至連性命也會不保。』毒蛇認為:『瞋恚最苦。當毒害他人的心念一起,不分親疏遠近都會遭到危險,這種毒意不僅能殺害別人,也會傷害自己。』鹿則表示:『驚怖最苦。每當我在山林曠野間遊走時,心中總是懷憂恐懼,害怕被獵人或豺狼捕捉。只要聽聞一點兒聲響,就會驚慌地逃向岸邊或躲到坑洞之中。奔逃時,即使是母子親眷,也無暇相顧。所以,我認為驚怖是最苦的事。』 比丘聽到鳥獸的對話,告訴牠們:『你們所說的都是枝微末節,沒有探究到苦的根源。天底下最苦之事,莫過於擁有這個色身,我們就是因為它而產生無量的憂愁與畏懼。所以,我捨棄世間一切,出家修行,斷除所有慾望想念,不貪著四大的享樂,就是要斬斷痛苦的根源,達到涅槃的境界。涅槃即是心念寂滅,沒有形相,不受色身的束縛,這才是最大的安樂。』四隻鳥獸聽了比丘的解說後,便心開意解。」 佛陀告訴四位比丘:「當時的五通比丘就是我的前身,而四隻鳥獸就是你們四人。你們在前世早已聽聞過苦的真正根源,為何今日還是抱持錯誤的見解呢?」四位比丘感到十分慚愧,志心懺悔,思惟此理,當下即證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有身皆苦,誰得而安?」《佛遺教經》亦云:「此是罪惡應捨之物,假名為身,沒在老病生死大海。」眾生為了滿足四大假合的色身,竭盡一生的努力,就是為了追求虛妄不實的感受,不僅看不清世間的真相,更因造作種種惡業,而迷失於苦海當中,不得出離。所以想要得到究竟的安樂,而不淪為物慾下的奴隸,唯有收攝六根,勤修善道,不逐物流轉,才能找回真心,最後必能獲得真正的自在與解脫。四比丘前因緣 昔日,佛陀於舍衛國的祇園精舍弘法度眾。一天,有四位出家不久的比丘相約在奈樹下坐禪修道。當時正值奈花綻放的季節,美麗的奈花散發出陣陣怡人的清香,不禁讓人想起在世間享樂的愉快情景。四人互相閒聊,討論著世間萬物何者最為可愛,能讓人獲得滿足?其中一位比丘,欣賞著眼前的美景,微笑說道:「春暖花開的時節,在青翠的山林原野間郊遊嬉戲,是最令人愉快的事情了。」一位比丘回憶起和親朋好友聚會的情景,便說:「和親人相聚酌飲,並一邊觀賞曼妙的歌舞音聲,是多麼快樂的事呀!」在旁的比丘則說:「若有富足的金銀財寶,華貴的車馬服飾,一出門即人人稱羨,那不知該有多好呢!」另一位比丘附和著:「要是再有嬌妻美妾,身著精緻衣裳,香氣馥郁,如此恣意享受情愛的歡愉,更是令人快樂。」這四位比丘,就這樣你一言、我一句,雀躍地談論著人間的樂事。 佛陀知道這四人應可度化,只是被世間的慾望牽引,而未能深入思惟無常的道理。於是將這四位比丘喚到面前,詢問剛才在樹下談論些什麼,顯得如此開心?比丘們只好具實稟告。佛陀聽了以後,藉此因緣告訴他們:「你們的那些想法都相當危險,只會引導大眾走向憂愁、畏懼、危險及死亡,並非長久而真實的快樂。草木隨著時節的更替而成長、凋落;親人的歡聚總有別離的時刻;財富車馬終難逃水、火、官、盜、敗家子所劫的命運;而妻妾的美色更是愛憎煩惱的禍首。所以世間的享樂,表面看似美好,其實往往使自己陷入一波又一波的煩惱,招致怨恨災禍,墮入八難三途,苦痛萬分。所以比丘們要看清這個事實,捨棄世間的財色名利,出家精進行道,走向不生不滅的涅槃之路,才是人生最大的樂事。」世尊進一步以偈語勸導: 「愛喜生憂,愛喜生畏,無所愛喜,何憂何畏? 好樂生憂,好樂生畏,無所好樂,何憂何畏? 貪欲生憂,貪欲生畏,解無貪欲,何憂何畏? 貪法戒成,至誠知慚,行身近道,為眾所愛。 欲態不出,思正乃語,心無貪愛,必截流度。」 佛陀告訴四位比丘:「過去有一位國王名叫普安,與鄰邊的四位國王互為親友。有一次,普安王邀請四位國王到自己的國家作客,連續宴會一個月,飲酒作樂,極盡狂歡。到了臨別的那一天,普安王問四位國王:『什麼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情呢?』第一位國王說:『當然是我們一起聚會遊戲最樂。』另一位國王則說:『我認為親屬歡宴時,一邊聽著美妙的音樂最令人快樂。』一位國王接著說道:『有眾多的財寶可以恣意取用最令人快樂。』最後一位國王則說:『男歡女愛,恣情貪歡是世間最快樂的事。』普安王告訴他們:『你們所說的,其實都是苦惱、憂畏的根源呀!享樂的當下雖然很快樂,卻種下了貪、瞋、癡的種子,將來因緣成熟必定會面臨苦果。不如淡泊修道,無求無欲,守住這一念真心,這才是真正的快樂。』四位國王聽了齊聲讚歎,並且信受奉行。」 佛陀告訴這四位新學比丘:「當時的普安王,就是我的前身,而那四位國王,就是你們四人。過去生你們即已聽聞這個道理,今世卻又迷失忘卻,不解世間苦樂之義,如此生死輪迴,何時才有出離的一天?」四位比丘聽了佛陀的教誨,心生慚愧,至誠懺悔,精進修行,滅除妄念,斷盡貪欲,不久皆證得阿羅漢果。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三》 省思—— 經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人生無常迅速,能夠聽聞佛法更顯珍貴,所以我們應當建立正知見,莫入歧途,貪圖享樂,時時在心地上用功,覺察、覺照,方能得到真正的解脫自在四大毒蛇 從前,有一位樂修佛道的修行人,決定獨往山中用功。但是,靜謐的山林中卻伏藏著許多兇猛的大毒蛇,令修行人深生怖畏,不敢就地禪坐,於是他便在樹下高架禪床,敷設坐具以習禪定。但是修行人於禪坐中總是昏沈頻頻,瞌睡連連,無法自制,最後終於在睡魔強力的侵襲下,沉沉睡去。 此時,天上的天人遙見沉睡中的修行人,覺得應該幫助他提振精神,精進道業,於是便以嘩笑聲使其覺醒。然而,修行人睡意方濃,難解天人的用意,還來不及清醒,便又酣酣入睡。因此,天人用盡心思,想著如何才能有效地幫助他克服昏睡的惑惱。突然間,心光一閃,想到修行人平時最害怕就是毒蛇。於是,等至深夜,天人便現身空中,高聲驚叫:「修行人呀!不好了!毒蛇來了!毒蛇來了!」如此一喊,修行人很快地就從睡夢中驚醒,並且立即點燃燈火,小心翼翼地四處尋找毒蛇的蹤跡。 但是修行人尋遍了周遭,怎麼也沒發現毒蛇的影子時,便很生氣地責問天人說:「您身為天人,怎麼可以打妄語呢?根本就沒有毒蛇,你卻一直嚷著有毒蛇。」此刻,天人即藉機告誡修行人說:「修行人啊!在您身中有四大毒蛇,日日夜夜,不斷地啃蝕著您的法身慧命,片刻未曾停歇,你為何不自觀身內的毒蛇,卻要尋趕外面的毒蛇呢?」天人說完話,隨即消隱於天際間。 聽完天人對自己的勸誡後,修行人冷靜了下來,並有所覺悟,即依天人之語,收攝六根,反觀省察,遍觀身內所藏之物,才發覺皆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而成,終有敗壞的一天。但是自己卻常為了使它得到舒適安穩,鎮日沒溺於五陰、六塵中,乃至造作惡業,無數劫來沉淪六道,至今不得脫離,實在是得不償失,愚昧之至。 於是,修行人如此反覆思惟,未及天曉即悟苦、集、滅、道四諦之理,盡解色身實苦、空、無常、無我而超凡入聖,證得阿羅漢果,具足六神通。 典故摘自:《雜譬喻經˙卷一》 省思—— 故事中,修行人因天人之告誡,而解知危害自己最大的毒蛇,並非外界的毒蛇,而是自己的四大色身。外面的毒蛇,僅能傷人一期的生命,但縱逸自身卻能損傷法身慧命,隱沒身中的靈明覺性,使自己生生世世,輪迴六道不可停寢。 人,在一期的生命中,可適度的追求生活所需,但若過度貪著眼、耳、鼻、舌、身等物質享受,則容易使自己的心淪為物慾下的奴隸,終日為此色身所迷惑使役,最後執認色身為實有,迷本真心。反之,若能迴光返照,不逐物流轉,則久為物慾禁錮的心,必然能夠日漸清靈,乃至如同故事中的修行人一樣,照見五蘊皆空,漏盡煩惱,成就道業,解脫自在。蘇東坡 宋代文人蘇東坡,才華洋溢,堪稱文壇上的奇葩, 他有一個相知甚篤的方外之交「佛印禪師」, 平時二人在佛學、文學上總不忘相互切磋, 但每次老是讓佛印禪師佔盡上風, 蘇東坡心裡總覺不是滋味, 所以百般用心,想讓佛印下不了台。 一天,兩人相對坐禪, 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 「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 「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 「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 「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 「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 「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完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 「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 蘇東坡手拈一拈鬍子,黯然地同意蘇小妹的看法。 事隔多時,蘇東坡修禪定日漸有了功夫, 一次出定後,喜孜孜地寫了一首詩: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立刻差書童過江,送給佛印禪師,讓他評一評自己的禪定功夫如何? 佛印禪師看過後,莞然一笑, 順手拈來一枝紅筆,即在蘇東坡的詩上寫了兩個斗大的字: 「放屁」 再交給書童帶回。 蘇東坡本料想佛印會給他諸多的讚美, 怎之一看回信中竟是斗大的兩個紅字「放屁」, 不由得火冒三丈,破口大罵: 「佛印實在欺人太甚,不讚美也就罷了,何必罵人呢?我非立刻過江與他理論不可!」 誰知佛印禪師早已大門深鎖,出遊去了, 只在門板上貼了一付對聯,上面寫著: 「八風吹不動,一屁打過江。」 蘇東坡看後深覺慚愧不已,自嘆修行不如佛印遠矣! 省思—— 修行應有行有解, 若只是一昧在文字上玩味, 則永遠只是口頭禪而已。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楚門的世界》中楚門能夠走出別人的為自己創造世界的原因是什麼?
※2046年某月某日,嫌疑人表現不佳,而且不肯坦白 |《2046》3-1&2
※愛是生生世世的尋找和相遇
※如何用瓊瑤的筆法寫西遊記的故事?
※【睡前故事】一首全世界都聽不到的古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