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黃腸題湊」是啥?先看看大葆台漢墓

「黃腸題湊」是啥?只看名字,列位看官估計會想到啥?下面就具體談一下。

1974-1975年間,北京大葆台漢墓被發現並挖掘,其中發掘的大型木製結構——黃腸題湊,對於漢代喪葬制度和建築藝術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涉及到古代的喪葬制度啦,有喜歡的小夥伴可以繼續看下去~

一、大葆台漢墓中的「黃腸題湊」

大葆台漢墓一號墓由封土、墓道、通道、外迴廊、黃腸題湊、前室和後室組成,其中黃腸題湊位於外迴廊內側,由大約一萬五千根黃腸木堆壘而成。黃腸木長90、寬厚都為10厘米,木頭都內向。這正與《漢書 霍光傳》蘇林註:「以柏木為黃心,致壘棺外,故曰黃腸。木頭屆內向,故曰題湊。」相符。

據《漢書 禮儀志》記載:大喪中「梓宮」「便房」「黃腸題湊」是天子制,而《漢書 霍光傳》載:「光薨,賜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藏槨十五具。」可知「黃腸題湊」制在漢代既為天子之制,又可為皇帝賜與臣下使用,而後者更有相當的考古依據。

而單就題湊而言,春秋戰國時就已經出現。從文獻資料方面來說,據《史記 滑稽列傳》記載,楚莊王時,優孟言人君之葬禮「雕玉為棺,文梓為槨,楩機豫章為題湊。」又《禮記 喪大記》鄭玄註:天子之殯,居棺為龍楯,欑木題湊象槨。另從考古發掘資料來看,《兆域圖》夫人堂銘文刻寫有「提(題) (湊)長三尺,」並輝縣固圍村2號墓中的槨室時用長短木枋縱橫迭錯壘築而成,即「題湊」之制的早期形態。

而就「黃腸體湊」之制,20世紀70年代就發現了8座帶有此制的大型諸侯王陵墓,即河北石家莊小沿村西漢初年趙王張耳墓,河北定縣八角廊西漢中期的中山懷王劉修墓,湖南長沙陡壁山「下葬年代不晚於武帝初年」的吳姓長江王王后曹襈墓,湖南長沙「年代應在文景時期」的象鼻嘴一號漢墓,江蘇高郵天山廣陵厲王劉胥夫婦墓及北京大葆台燕王旦及夫人墓,從而得知從西漢初到西漢後期這種葬制一直存在。

二、「黃腸題湊」的發展

而通過分析上述墓葬可以得出:黃腸題湊制從「題湊」制的逐漸發展。如上文中提到「題湊」制之初僅為縱橫壘築的木枋。而處於西漢初年的趙王張耳墓,題湊擺放的位置與固圍村2號墓相同,壘築方式不再是採用縱橫曡築,而是南北緃鋪,東西橫鋪。繼而到文景時期的象鼻嘴一號漢墓的黃腸題湊,位於外槨墻板的四周,呈一長方框形,題湊木總計九百零八根,用長方枋木(屬柏木)壘曡而成,且題湊木質地堅硬,表面平整,稜角線分明,顯然是經過加工。題湊木壘曡整齊有序,南邊和北邊的最下層題湊木南北向,東邊為東西向,西邊被通道分隔為南北兩邊。里端搭在外棺槨墻板底下的墊木上,四周採用上下交錯重疊。顯見「黃腸體湊」制已進入『規整期』並逐漸發展。而大葆台漢墓(一號墓為例),北壁為三十層每一層縱鋪一百零八根,東西兩壁各三十層每一層橫鋪一百六十根,南壁有缺口(缺口為門),東西兩側各三十層,每一層縱鋪三十四根。層層閑屋榷卯固定,整個題湊平堆起來。只是在其頂部加一層壓邊木固定,卻甚是堅固。

可見「黃腸體湊」制從西漢初到後期從規模和技術方面都有了重大發展。

同時不僅黃腸體湊本身發生了變化,它在整個陵墓的位置亦發生者變化。其中最明顯的就是替湊木從環繞外迴廊轉變為緊緊圍繞便房,如北京大葆台一號墓,江蘇高郵天山廣陵厲王劉胥夫婦墓,河北定縣八角廊中山懷王劉修墓。

三、意義

「黃腸體湊」作爲西漢時期帝王(諸侯王)陵墓獨具特色的一種禮制,對於整個「便房,梓宮、黃腸體湊」制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及歷史意義。這種葬制「實際上構築起一堵加護木墻,為加固病擴大槨內空間,推進槨內的全面開通創造了條件,使得傳統的密閉性槨墓王成了向開通形墓室的過渡」。它對於相信死後依然可以像生前一樣生活的古人而言,可以說是擴大了死者的生存空間,同時更加鞏固了死者的生存地。

一方面這種喪制式我國墓葬制度逐漸成熟的重要一步,另一方面又充分反映出封建上層階級的奢侈生活。

黃腸體湊中每一根題湊木閑屋榷卯固定,卻依然整齊堅固。這正是我國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反應,同時這一木質結構的成熟也可推及我國建築藝術中木工方面的成熟與改變。

推薦閱讀:

做人的底線!再忙也要打開看看(超經典)
心臟彩超正常值查閱,看看您的心臟是否健康?|心肌病,心臟病
家裡還搞什麼大白牆?土到爆!看看別人家現在都是這樣裝!
別急著付錢,先看看這十款今年流行的毛衣,再做決定
有福之人的10種心態,看看你有嗎!

TAG: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