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史記有感

本帖最後由 m0194789 於 2013-3-19 21:07 編輯 筆者註:喜歡歷史掌故,讀《史記》小札有五,攏在一起,請行家指導。 讀史記有感之五——縱橫家之祖子貢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驕橫疏狂,曾挑起和大國齊、晉爭霸之戰,越小國,曾被吳國所敗,「卧薪嘗膽」。魯國,更是為強齊的俎上肉。但吳、齊、晉爭霸混戰的結果卻是吳滅齊弱晉強越霸魯得以保全。原來這五國博弈,完全像是五個木偶,被一個人操縱,這人就是孔子門生——子貢。 孔子門生能人輩出,子貢就是一位了不起的軍事家、縱橫家。當時齊強魯弱,齊欲加兵於魯,子貢為保衛自己的國家魯國,遊說將齊兵引向吳國。吳本以越國為心腹之患,無意與齊為敵,子貢說越王恭維麻痹吳王,吳遂對越掉以輕心,開吳齊之戰,吳國勝後又起吳晉之爭。結果吳國大敗,越國乘機攻打吳國,滅吳稱霸。 「故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 驕兵必敗!這是歷史一再證明的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 原來這五國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攻伐之戰,撲朔迷離,竟都是子貢一手導演的,子貢堪稱蘇秦、張儀縱橫家之祖。
本主題由 張傑 於 2013-3-20 06:38:26 加入精華

分享0

收藏0

使用道具 舉報

  • 提升卡

  • 置頂卡

  • 沉默卡

  • 喧囂卡

  • 變色卡

  • 顯身卡

  • 2

    發表於 2013-3-19 20:43:54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0194789 於 2013-3-19 20:52 編輯 讀史記有感之四——雄哉趙武靈王 戰國後期,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成功,兵強馬壯,成為唯一可以挑戰秦國的東方實力派諸侯。 為此,趙武靈王,曾化妝「詐自為使者入秦」,親自偵查,「欲自略地形」,以便為從雲中、九原,今陝西榆林一代,向南擊秦做準備。把秦昭王驚出了一身冷汗。 但就是這麼一位頗有雄才大略的趙武靈王,卻為兒女情長所困,宏圖不展,餓死沙丘,其墓葬今之山西靈丘。 趙武靈王小兒子為後夫人所生,深得寵愛,封為太子,廢長立幼,已成錯招。後趙武靈王英年退位自稱主父,讓位於太子,為惠文王,在於鍛煉年輕一代,堪稱英明。

    但當主父在看到大兒子朝拜小兒子,因為小兒子為王,心裡又不忍,「心憐之」。遂異想天開,很有創意,想把趙國一分為二,可惜「計未決而輟」,優柔寡斷,遂釀成沙丘之變,命喪黃泉。

    沙丘之變。大兒子不服惠文王,沙丘宮舉事,惠文王圍之,主父袒護大兒子,一同被圍。「後出者夷」。最後只剩下主父,掏鳥蛋為食,三月余終被餓死。悲夫!可嘆一代雄主竟落得這麼一個下場,真是可悲!

    看來趙武靈王是一位成功的改革家、軍事家,但不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政治鬥爭,必然鐵血手腕,哪能像孩子過家家一樣?作為政治家,勢必過好兒女關,惜哉趙武靈王!非此,戰國風雲不知又要增添多少瑰麗詩章。

    歡迎朋友到紅河谷作客!QQ:583269110http://m194789.blog.163.comhttp://blog.sina.com.cn/m0194789

    使用道具 舉報

  • 顯身卡

  • 3

    發表於 2013-3-19 21:05:3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0194789 於 2013-3-19 21:06 編輯 讀史記有感之三——孔子政治家 孔子,有感於周末的理崩樂壞,克己復禮,述而不作,制六藝,開教育祖庭。也許是教育家的名頭光環太大,其實,孔子還是一位頗有政績的政治家。 魯定公十年,齊強魯弱,齊人認為「魯用孔丘,其勢危齊」,建議兩國國君會於夾谷。孔子主張要有所準備,「文事者必有武備,武事者必有文備」。夾谷之會時,果然齊人先以兵操企圖威脅定公,孔子及時進言:「吾兩君為好會,夷狄之樂何為於此!」予以揭露。後齊人又呈侏儒戲,孔子又以「匹夫而熒惑諸侯者罪當誅!」予以痛斥,迫使齊侯狼狽不堪,連連認錯。事後,齊侯接受屬下意見,「乃歸所侵魯之鄆、汶陽、龜陰之田以謝過。」 定公十四年,「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魯國大治。 孔子絕陳,因在受楚王之召赴楚,陳怕楚強大有危於陳,故圍而絕之。後孔子終於到楚,但終未能有所作為,在於楚國官僚進言於楚王,認為孔子眾弟子都十分了得,讓孔子當政,於楚並非好事,於是孔子遂廢而不用。因之,孔子又開始了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最後看到自己的從政之路實在塞而不行,遂開杏壇講學。 孔子頗有謀略,不辱使命,文以濟武,憑三寸不爛之舌,義正詞嚴,迫使齊國歸還侵佔土地,堪稱後世藺相如之師,孔子,不愧一位卓越的政治家。
    歡迎朋友到紅河谷作客!QQ:583269110http://m194789.blog.163.comhttp://blog.sina.com.cn/m0194789

    使用道具 舉報

  • 顯身卡

  • 4

    發表於 2013-3-19 21:08:16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0194789 於 2013-3-19 21:12 編輯 讀史記有感之二——蘇秦張儀至交 蘇秦、張儀,同師鬼谷子,縱橫家。 縱橫家,在於分析勢和利,因勢利導,導以勢利,成就帝王之業。 社會中充滿著勢和利,勢和利,處於動態平衡中,平衡是暫時的,不平衡是絕對的。 蘇秦自以為技不如張儀,但出道較早。蘇秦主張合縱抗秦,掛六國帥印,飛黃騰達時,張儀尚無所事事、窮困潦倒。 蘇秦有意幫助張儀,但當張儀慕名投奔蘇秦時,蘇又故意慢待他,後又指示他入秦發展,還專門派人暗中資助。當張儀秦國拜相要感謝資助人時,資助人才把這一切原委告知:投奔慢待,在於勵志,暗中保護,盡朋友之誼。張儀遂感動萬分,表示只要蘇秦在世,他一定不會連橫以蘇秦為敵。 果然,蘇秦合縱十五年平安無事。 蘇秦最後避難齊國,為奸人所傷,齊王捕獲未果,彌留之際,蘇秦告齊王說,我死後,就說我是姦細,五馬分屍,這樣賊人必然現形,結果就如蘇秦所說,賊人正法。當然,蘇秦就是燕國的姦細。蘇秦實在高明,慮生死,遊說諸侯,玩帝王於股掌之中,可見一斑。 我看,蘇秦能耐並不在張儀之下,之所以張儀能破合縱,更在於蘇秦死後。 由蘇秦列傳,感悟噓唏: 一是蘇秦重義氣交情,對朋友張儀可謂用心良苦,關懷備至,世所罕見。 二是蘇秦、張儀的合縱、連橫之術,勢利角逐,在戰國時期,確實實用,頗得諸侯欣賞。但畢竟是術,根本的還要決定於社會生產力的先進與落後,經濟實力的強大和薄弱。秦國的最後統一,乃歷史的必然。 三是勢利的平衡和破壞,歷史的永恆和必然,作為社會人,要能適應和主動應對,才能避免被動和失敗,才可能獲得成功。
    歡迎朋友到紅河谷作客!QQ:583269110http://m194789.blog.163.comhttp://blog.sina.com.cn/m0194789

    使用道具 舉報

  • 顯身卡

  • 5

    發表於 2013-3-19 21:10: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0194789 於 2013-3-19 21:12 編輯 讀史記有感一——項羽為劉邦所敗 讀史記,感到項羽為劉邦所敗,原因多多,但最重要的在於項羽性格缺陷。項羽浪漫、簡單粗暴、剛愎自用,優柔寡斷;劉邦實際、胸有城府、善於用人、辦事果斷。項羽重情,忠奸不辨為情所困;劉邦喻利,流氓之徒皆為用之。 所以,楚漢相爭,項羽由強到弱,冰消雪融,最後破滅;劉邦一次次化險為夷,最終勝利,實屬必然。 項羽為劉邦所敗,甚至早就註定,早在奉楚懷王招分兵伐秦約定:先入關者王。看是公平,實則早有傾向。 當時,楚懷王看到項羽殘暴,於之不滿,而劉邦寬厚,心裡愛之,就有意讓項羽北進指向秦軍主力章邯,而讓劉邦徑直西進,阻力較小,容易先入關。 而項羽一則沒有看出這一招,還有一層因素,在於其叔父項梁被章邯所殺,急於報仇,以致利令智昏。結果,儘管破釜沉舟,大敗章邯,殲滅了秦軍主力,但畢竟還是比劉邦晚入咸陽,雖軍力遠遠強於劉邦,道義上卻輸劉邦一籌,埋下失敗的伏筆。 從親情上來說,項羽本來和楚懷王關係要較劉邦還要近的:楚懷王為項羽叔父項梁所立,但勝利的天平終向正義傾斜,大道自然,孰能拒之? 由此可見,勿為性格為小事。

    推薦閱讀:

    【燈下讀史】貪腐最能蝕民心
    讀史觀潮:通經致用 方為實學
    【隨筆連載】一個人的張愛玲閱讀史 (二)
    讀史摘抄(四十)

    TAG:史記 | 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