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普賢略談《金剛經》(21-25)

普賢略談《金剛經》(21)

佛子普賢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這一章的白話意思是:

佛說:「須菩提!你認為所謂的佛陀,可不可以用圓滿的色身來觀察嗎?」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如來不可以用圓滿的色身來觀察。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具足色身,雖有三十二相,變化神通,但仍是緣起而非實相,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具足色身。」佛又說:「須菩提!你認為我可不可以用圓滿具足諸相來觀察?」須菩提回答說:「不可以。世尊!您不可以用圓滿具足諸相來觀察。為什麼呢?因為您所說的圓滿諸相,亦是緣起而無自性的,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具足諸相而已。」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金剛經》屬於文字般若,一般人理解起來非常困難,這一點釋迦牟尼佛當然清楚得很。所以您看前面,大多是須菩提提問,釋迦牟尼佛回答;現在反過來了,釋迦牟尼佛提問,讓須菩提來回答。表面上釋迦牟尼佛是在檢驗自己的教學效果,其實是釋迦牟尼佛擔心我們不明白,他老人家慈悲已極,再反過來給我們講一遍。當然所謂反過來,也不是真反過來,是另有目的的。佛問須菩提,你的意思怎麼樣?「佛可以具足諸相見不」?要注意哦,這裡用的是「佛」,前面用的是「如來」。您說佛就是如來嘛,是一樣的。那不一定啰!這裡的佛,代表佛的報身、肉身。什麼叫「具足色身」呢?就是大丈夫相。佛是一個大帥哥,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所以叫大丈夫相。記得好些佛經上都說,要有大丈夫相才能成佛,但是也有不少佛經上說,未必如此,甚至女的都可以成佛,比如河上女、勝蔓夫人她們,不僅是女的,而且結過婚,還生過孩子,還不是即身成佛了。其實,這些經書都是記載釋迦牟尼佛說過的話,難道釋迦牟尼佛說話前後矛盾嗎?您看這部《金剛經》很多地方也是前後矛盾的,剛說了就不認賬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法無定法呀,佛法本來就是無實也無虛的呀!說要有大丈夫相才能成佛,強調的是漸修;說成佛與相貌沒有任何關係,強調的是頓悟。究竟哪個對呢?都對啊!一些研究佛學的人說,佛經之間矛盾很多,我們也不怪他。為什麼?因為他不是學佛的嘛,他是研究佛學的。佛學與學佛,相差何止十萬八千里!有的人說話比較客氣,說「紙上得來終覺淺,決知此事要躬行」,我們呢,說話直來直去:「欲從紙上尋佛法,筆尖蘸干洞庭湖」!這部《金剛經》就認為成佛與相貌沒有任何關係。所以須菩提回答說:「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須菩提為什麼要這樣回答呢?是因為須菩提有個同學,就是那個記憶力好得要命的阿難,也就是記憶這部經的阿難。阿難就是因為這事,被釋迦牟尼佛狠批了一頓。阿難為什麼要追隨釋迦牟尼佛出家呢?就是因為看到釋迦牟尼佛是個大帥哥,才跟隨佛出家的。釋迦牟尼佛怪阿難以貌取人,把他大罵了一頓,罵阿難出家是為了好色。所以須菩提吸取教訓,不敢以貌取人了。他們師徒兩個的這句對話,其實是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著相,不要以有形的觀念來看佛。所以我在前面就給大家講過,我們學佛是學佛的精神,而不是崇拜佛的肉身,更不能崇拜某個法師,不要著相。某個法師如果已經證悟了佛教的真實義理,給我們解釋經典,讓我們能夠破迷開悟,我們應該從心底里向他表示感謝,讚歎隨喜他的功德;但是,千萬要注意,我們不能對他進行個人崇拜。釋迦牟尼佛尚且不允許我們對他進行個人崇拜,何況一個講經說法的法師?學佛不能著相,一旦著相,就從根本上違背了佛法,那樣不是學佛了,而是變成了拉幫結派,是實實在在地學魔。印光大師一生中沒有剃度一人,就是這個原因,凈宗行人尤其要注意。今後有時間的話,再專門為凈宗行人談印光大師系列。因為已經有不少凈宗行人向我反映,《印光大師文鈔》是文言文,不太好理解,又難以理解其菁華。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釋迦牟尼佛解釋說,真正成佛的人,不應該以具足色身見。具足色身就是肉身、報身。您要從他的外表上去看,是看不出來什麼的,他可能就是一個極其平凡的普通人,他該幹嘛幹嘛。當然,一個真正有所成就的人,他的氣質一定起了變化,肉身一定也起了變化,您要是認真觀察,他的色相還是很莊嚴的。我的師父,當年與我初次見面時,儘管穿得破破爛爛,一個典型的糟老頭樣子,但我一見到他,就覺得他老人家身上有種說不出來的東西,讓我感到特別親切,特別慈祥,特別值得我信賴。三十多年過去了,老人家的形象我已經非常模糊,但從他內心深處所展現出來的無上光輝,卻讓我難以忘懷。對我來說,他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交代我做的事我沒有忘,儘管我剛開做,而且做得不好,但我會努力做下去------盡形壽做下去。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前面說不應該以具足色身見,現在問題再進一步,應不應該以具足諸相見?須菩提回答說,也不應該。為什麼呢?因為其他相,也是相。學佛修行是不能夠著相的。

「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真正的佛,不是那個肉身,因為那個肉身是四大假合而成的。所以說見到法身,才算是見到真正的佛。但是法身又是了不可得的,因為法身無相。要一切相皆空,一切相都不住、不著,才能明心見性,才能見到佛。正因為如此,每次有人說他見到佛菩薩了,我都會說: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呢?您想吃黃瓜,起碼也要先挖地播種啊!地都沒有挖好,居然說您種的黃瓜好大好香!真是無話可說了,只好求助阿彌陀佛了。

感恩您的閱讀,不當之處,請多教誨,阿彌陀佛!

請看普賢略談《金剛經》(22)

普賢略談《金剛經》(22)

佛子普賢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這一章的白話意思是:

佛說:「須菩提!你不要以為我會作這樣想:『我當為眾生說種種法』,因為我只是機緣相感,隨人悟性,為之指點,未曾有說法之念頭。你切勿有以為我應當說法的念頭。為什麼呢?如果有人說: 『如來有所說法』。他這麼說,即是毀謗佛,是他拘泥於文字,不能了解我所說的道理,才會這麼說。須菩提!所謂說法的意思,不是假於口說就能盡的,佛的真空妙理,原來無法,只不過為眾生解除外邪妄心而說的,使之了悟真性,自證佛理,此乃假藉一個名,稱之為說法而已,實際上我並沒有說法。」那時,須菩提向如來佛稟告說:「世尊!恐怕未來世的諸眾生,聽到這個無法之法,無說之說,不能完全了解,不知能否生信心。」佛回答說:「須菩提!眾生本來各具有佛性,所以說他們非眾生,但他們尚未解脫妄心,所以也不是非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眾生之所以為眾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而非為眾生,現在不過先假借一個眾生之名稱之而已。」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說,你千萬不要有這樣的觀念,什麼樣的觀念呢?就是佛在這個世界上說了法。佛說須菩提啊,你可千萬不要認為我在這個世界說了什麼法。實際上,釋迦牟尼佛三十一歲悟道後就開始說法,八十歲入涅盤,說了四十九年,他這裡都一慨否認了。「莫作是言」,千萬不要有這樣的觀念,認為我說過佛法,「何以故」?為什麼呢?假如有人說如來有所說法,真正說過某一種法,「即為謗佛」,就是在毀謗佛。這話好嚴重!釋迦牟尼佛說,只要是認為他曾經說過佛法,那就是在毀謗佛!那麼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這麼說呢?為什麼要把問題說得如此嚴重呢?他自問自答:「不能解我所說故。」凡是認為佛曾經說法的人,說明根本就不了解佛說法的意思,只是在語言文字上打轉。佛法無實也無虛,凡是執著某一法,便無法破除法執,就無法達到法我無二。

這個語言文字,是個好東西,也是個壞東西,其實也不是個東西。說它好,是因為有了它,大家溝通起來很方便。您看我在這裡敲鍵盤,幾個小時後,大家就看見了我寫的東西,說不定我寫的這些東西,幾十年後會傳向全世界。釋迦牟尼佛肉身已經滅了兩千多年了,他當時講的這部《金剛經》我們現在還能夠看到,這都是語言文字的功勞。說它壞,是因為這些語言文字存在太多的局限性,很難表達我們的真實意思。就以這個《普賢略談金剛經》為例,不同的人看了,就會出現不同的觀點:有的會認為這個叫普賢的傢伙是在胡說八道;有的會認為這個叫普賢的多半是來自地獄;有的會認為這個叫普賢的一定是閑的無聊了才來東拉西扯;有的會認為這個叫普賢的雖然只學了三十年佛卻已經有了一點凡夫的見解;說不定也有人認為這個叫普賢的已經大致懂得了《金剛經》的真實義理。您看,同樣的語言文字,不同的人看了,就會產生不同的反應!甚至一句很普通的話,不同的人聽了也會反應不一。比如一句「您好!」,您對不同的人說,反應一定也不一樣:有的會認為您很有教養;有的會認為您很有禮貌;有的會認為您虛偽;有的會認為您不懷好意,等等,不一而足。所以我們說話時,總有人會對我們發生誤會。所以佛說,他說法的本意是要使一切眾生聽了不要著相,不要抓住他所說的不放。悟道、成佛是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所說的法如筏喻者,好比是一條過河的船,您過了河就沒必要把船還帶在身邊。換句話說,只要您能夠過河,採取什麼手段不重要,佛並不要您一定坐他的船過去,您只要有辦法過了這個苦海就行了。

「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看來釋迦牟尼佛也發現須菩提跪的時間比較長了,所以接著告訴須菩提,所謂說法的意思,不是假於口說就能盡的,佛的真空妙理,原來無法,只不過為眾生解除外邪妄心而說的,為了讓眾生了悟真性,自證佛理,因此假藉一個名,稱之為說法而已,實際上我並沒有說法。有一次四川省初中數學老師竟教,參加竟教的老師很多,但課題是一樣的,都是《分式方程的解法》。我連聽了三天共24節課,每個老師的教法都不一樣。您說學生應該記住哪種教法呢?普賢以為,哪種教法都沒有必要記住,只要掌握了分式方程的解法就可以了!三藏十二部,就是分式方程的教法,佛法,就是分式方程的解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這裡須菩提突然多了一層身份:慧命須菩提。慧命是什麼意思呢?就是續佛慧命。因為釋迦牟尼佛講的這部《金剛經》,須菩提懂了,可以做《金剛經》的傳承人了,因此須菩提就自然要承擔起續佛慧命的重擔。慧命須菩提聽到這裡就懂了,佛法是不可說,不可說,沒有什麼東西可說的。因為他懂了,所以他擔心一件事。他稟告佛說,也許將來有眾生,聽您那麼講,能生起信心嗎?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佛回答說:須菩提!眾生本來各具有佛性,所以說他們非眾生;但他們尚未解脫妄心,所以也不是非眾生。為什麼呢?須菩提!因為眾生之所以叫眾生,只是尚未了悟,如果能了悟,即可立地成佛,就不叫眾生了,現在不過先假借一個眾生之名而稱為眾生罷了。釋迦牟尼佛在這裡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一切眾生,不僅是人,凡有生命有靈知的生物,都能夠成佛。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因為都能夠成佛,都能夠見到自性。真正的這個自性是不生不滅的,這個自性是空性,空性必須要無我才能達到。當您修證到一個無我的境界,就得到一個智慧,就是唯識中所講的平等性智。無我就無人,無人就無他,無眾生相,無煩惱,無一切等等。一切皆空,即無眾生之相。真正有成就的人,看眾生都是佛菩薩,只有自己是凡夫,道理就在這裡。

感恩您的閱讀,不當之處,請多教誨,阿彌陀佛!

請看普賢略談《金剛經》(23)

普賢略談《金剛經》(23)

佛子普賢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一章的白話意思是:

須菩提向釋迦牟尼佛稟問說:「世尊!您得正等正覺菩提心,真的是得無所得嗎?」佛回答說:「正是!你說的正合我的意思。須菩提!我於菩提正法,絲毫都無所得。因為凡是可以用得失來衡量的,都是身外之物,而不是自性的。自性菩提,人人具足,如何能得,也無法可得,只是假借一個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而已。」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釋迦牟尼佛在上一品時說,根本無法可說,現在釋迦牟尼佛又說根本無法可得。須菩提說,世尊,當年您大徹大悟證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您那個境界,真的是沒有得到一個東西嗎?「佛言。如是,如是。」是這樣,是這樣。這個如是如是很有意思。如是是什麼意思呢?您可以自己去理解,不同的人肯定會有不同的結論,所以我在上一品中說,語言文字是個好東西,也是個壞東西,其實也不是個東西。我個人喜歡說,如此而已。如此而已是什麼意思呢?金庸有部小說,叫《倚天屠龍記》,裡面有個布袋和尚,名字叫說不得。這個和尚有點意思,對誰都說「說不得」。我國歷史上倒真的有個布袋和尚,據說是彌勒化身,現在我們看到的彌勒像據說就是他的像,這個像與樂山大佛那個彌勒像相差很多,樂山大佛坐在那裡一本正經,這個彌勒像整天笑嘻嘻的。據說這個布袋和尚給人說法很有意思,別人向他請教佛法,他都是把口袋往地下一放,然後一言不發,看著您。您懂了,他就沖您哈哈笑,不懂,他提起口袋就轉身走了。這個布袋和尚是不是彌勒化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說得真對。唉!我們什麼時候能夠把爹媽給我們的這個口袋放下?一個裝滿膿血糞便,兩端還直冒臭氣的口袋,竟然被我們抓得緊緊的!有的人甚至為了這個口袋而鋌而走險,無惡不作!

「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釋迦牟尼佛告訴須菩提:我告訴你,當時我在菩提樹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時候,你以為得到一個什麼東西了嗎?沒有,了不可得。所以六祖開悟後,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如果有一點少法可得,就還有一點空,有一點光明,有一點境界;換句話說,還是著相了。「無有少法可得」,這個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為什麼沒有少法可得?想要知道有所得還是沒有所得,您首先要知道,有所失還是沒有所失。如果我們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經失掉了,那我們現在又把它找回來了,這就叫有所得了。我們根本就沒有把它失掉過,這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我們本性裡邊固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圓滿佛果的一個別名而已。因為這個佛果,並不是從外得來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名稱,也不是從外得來的,都是我們自己固有的。既然都不是從外得來的,也就無所謂失去。既然無所謂失去,當然無所謂得到。所以佛說「無有少法可得」。您要認為從外得來的,那就是向外求法了。以前看過一首詩,寫得非常好:

    佛在心中莫浪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只向靈山塔下修

浪字是亂的意思,浪求就是亂求。說佛就在您的心中,您不要到外面去亂求。靈山就是靈鷲山,那個靈鷲山根本就不再外面,它就在您的心頭。每一個人自己的本身,就是一個靈山塔,只向靈山塔下修就行了。這說明佛在每一個人自己的心中,個個心中有佛,按照禪宗所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因此不要心外求法。按照佛法來看,心外求法都屬於外道。您看《西遊記》中的悟空,是在哪裡悟道的呢?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台就是我們的心;方寸還是我們的心;斜月三星就是中文字的「心」字。

感恩您的閱讀,不當之處,請多教誨,阿彌陀佛!

請看普賢略談《金剛經》(24)

普賢略談《金剛經》(24)

佛子普賢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這一章的白話意思是:

佛再進一步地說明:「須菩提!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是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故曰平等,佛與眾生所具有的菩提心,亦沒有高下,所以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因為在真性中,原本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等四相,如有此四相,則是受浮塵妄念所蒙蔽。所以能修明心見性的一切善法,就可以得無上菩提。須菩提!我所謂的善法,乃本性中自然的覺性,原本就無善惡,只因為了開悟眾生,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善法而已。」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昭明太子給這一章取的標題是凈心行善。釋迦牟尼佛在前面把自己說的一切先來了個全盤否定,無色身香味觸法、無人我壽者眾生相、無具足色身相、無三十二相、無法可說、無法可得。現在呢?又說要凈心行善。釋迦牟尼佛說,要想成佛就要修一切善法,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非有善法的成就不可。他先給須菩提解釋,我所說的無上正等正覺之法,是人人具足,世世相同,所以是平等的,佛與眾生所具有的菩提心,並沒有高下之分,所以才稱之為無上正等正覺菩提。因為在真性中,原本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等四相,如果有了這四相,那是因為受到了浮塵妄念所蒙蔽。

這段話的重點是「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要修一切善法,才能成佛。「修一切善法」的重點是在一個修字上。所以修行學佛,絕對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麼簡單,您這叫佛學,不叫學佛,您這是在紙上;也不是兩腿一盤那麼簡單,您這叫口頭禪,您這是在腿上;更不是只念阿彌陀佛那麼簡單,您這叫空喊爹媽,您這是在嘴上。理論必須聯繫實際,必須踏踏實實踐行五戒十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話,大家都知道,可是說起容易做起難。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一個人要日行一善已經很難辦到了,要不行一惡就極為艱難。所以「諸惡莫作」放在「眾善奉行」的前面。換句話說,「諸惡莫作」以後,就自然「眾善奉行」了。三藏十二部,隨便哪一部裡面都有「善男子善女人」。什麼叫「善男子善女人」?就是「修一切善法」的人;怎樣「修一切善法」?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樣的人,就能夠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能夠成佛。換句話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成佛的前提條件。

「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接著釋迦牟尼佛又解釋了什麼是善法。佛說我所謂的善法,乃是人人本性中自然的覺性,原本就沒有善惡之分,只是因為為了要讓眾生開悟,假藉一個名,稱之為善法而已。前面佛要求我們凈心行善,修一切善法,現在他又說,其實本來就沒有善惡之分!那不是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因為佛說的沒有善惡嘛!您這是在歪曲理解佛經,光從字面上來看的,說明您對佛法一無所知!所以普賢不得不在這裡啰嗦兩句。

從法身實相般若本體來看,「所謂一切善法,即非一切善法,是名一切善法。」也可以理解為,做一切善事而不執著。執著了就是凡夫,不執著才是菩薩道。利人、救世、修一切善行,並沒有特殊之處,是做一個人份內的事,理所當然應該做的。佛說是法平等,沒有善惡,是指的平等性智,那是要到達第八地成就,才能證到的。第六識空,是證得妙觀察智;第七識我執空了以後,才證得平等性智。證得平等性智以後,一切眾生人我就平等了。我在前面說過,菩薩有隔陰之謎,但是如果已經證得了平等性智,就沒有隔陰之謎了。我們之所以覺得有煩惱,有人我,有壽者,有眾生,都是因人我分別而來;把我相,我見一空以後,平等性智出來,再看一切眾生都是一律平等,這時再把見思兩惑破的乾乾淨淨,做到了正知正見,這個就可以叫做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正等正覺了。但是要修一切的善,才能證得空,才能最終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換句話說,在您沒有證得平等性智以前,那是有善惡之分的。

那麼,既然在證得八地以前的菩薩們都是有善惡之分的,八地以前善惡的標準又是什麼呢?我們經常說要憑良心做事,這個良心的良,就是善的意思,違背了良心,那就是惡。我們都知道殺業最重,殺是大惡。假如有敵人侵略我國,眼看生靈塗炭,百姓遭殃,我們是對敵人舉手投降呢?還是拿起槍來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答案顯而易見,此時殺敵,正是大善,是真正的大慈大悲!毛澤東有句名言:「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這話是有道理的。我們寺院里都有韋陀菩薩的像。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期,叫做賢劫;在這個賢劫里,共有一千尊佛出世;韋陀菩薩發願說,他要護持這一千尊佛,做這些佛的護法,讓他們都成佛後,自己才成佛;所以韋陀菩薩是賢劫里最後一尊佛。您看韋陀菩薩是怒目金剛打扮的,他就是要懲惡揚善!所以修行學佛,絕不是讓我們是非不分,黑白不辨,因為那是假慈悲;真正的慈悲是以廣大人民利益為重,以大局為重。蚊子咬我一人,我拿鮮血供養它,是我的慈悲;蚊子咬大家,影響了大家的生活,我拿滅蚊器驅趕它,更是我的慈悲。

雷鋒也有幾句話,是不是這樣說的,我們不去追究,但是值得還沒有證得八地的同修們借鑒。我記不太清楚了,大致是這樣的:「對待同志應該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應該象夏天一樣火熱;對待私心雜念應該象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應該象嚴冬一樣殘酷無情。」我可以老實告訴大家,雷鋒就是再來人之一,他來到我們這個世界,就是來給我們做榜樣的。您就沒有想過,為什麼全世界不同國度,不同種族,不要信仰的人都願意向他學習呢?我們修行學佛的目的,是為了用智慧的佛法,實現智慧的生活,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

如果我們拘泥於佛經的文字,妄自斷章取義,不去體悟釋迦牟尼佛的真實意圖,那就不僅僅是書獃子,假學佛了,而且是在糟蹋佛法。因為這樣的人越多,世間人對佛教的誤會越深,真正的佛教就會越來越沒落。歷史上佛教多次備受打擊,哪一次不是因為這樣的人!這樣的言行,不客氣地說,「即為謗佛」!

感恩您的閱讀,不當之處,請多教誨,阿彌陀佛!

請看普賢略談《金剛經》(25)

普賢略談《金剛經》(25)

佛子普賢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這一章的白話意思是:

佛說:「須菩提!如果有人以相當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須彌山堆積起來的七寶來行布施;如果另外有人受持這個般若波羅蜜經,甚至只是少至其中的四句偈、四句等來為人演說,則前者以七寶布施所得的福德比不上後者所得福德的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是不能用算數的譬喻所能算的。」

福智無比,福是福報,智是智慧。要證得無上菩提、要成佛,就需要這兩樣本錢,佛學的名辭叫做資糧,即資本與糧食,也稱為福德資糧,智慧資糧。這一章表面上與前面講布施的功德和持經的功德相重複,其實是釋迦牟尼佛再次強調《金剛經》的地位,因為一切佛從此經出,因此後人無論如何也要重視這部《金剛經》。這一章放在第二十三章的後面,其實也相當於第二十三章的結論。佛在第二十三章說,要修一切善法,才能圓證菩提,這一章中佛告訴我們,財布施與身布施,都比不上法布施,比不上如法受持讀誦《金剛經》並為人解說《金剛經》的真實義理。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先說這個須彌山。須彌山是什麼山呢?有人說是喜馬拉雅山。如果是這樣,那須彌山離我們就太近了。釋迦牟尼佛沒有告訴我們究竟須彌山在什麼位置,只是說,須彌山是我們這個世界最高大的山,我們這個世界顯然比地球大得多,所以須彌山在不在地球上都很難說。換句話說,能不能夠用肉眼見到都很難說,說不定就是科學家們所說的某一個「黑洞」呢?佛還告訴我們,其實每一個世界都有須彌山,所以佛在這裡說,「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學佛最怕的是落在現象上或者文字上,所以這個須彌山,我們大可不必去追究它究竟在哪裡,我們只要知道它是每一個世界裡面最高大的山就行。因此這句話翻譯成白話的意思就是:佛對須菩提說,如果有人以相當於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須彌山堆積起來的七寶來行布施。簡單地說,就是以無量無邊的財寶來布施。這當然都是比喻了,事實上不可能的。這樣布施的結果,當然福報是很大的。

「若人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佛說那個人的福報再大,也比不上這個人,甚至比不上這個人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甚至簡直無法用算數來比喻。簡單地說,就是那個財布施的人福報雖然很大,但是與這人比起來,那點福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那這個人是怎麼做的呢?「以此般若波羅密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般若波羅密經很多,凡是般若密的都是,比如大般若經等,凡是講智慧成就的都是。但釋迦牟尼佛說,「此般若波羅密經」。 「此般若波羅密經」是什麼經呢?此就是這部,「此般若波羅密經」就是我們現在談的這部《金剛經》。「四句偈」前面已經說過,至於究竟是這部經中的哪四句,是原文還是在字裡行間,當然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普賢已經說過自己的觀點,就不重複。「受持讀誦」。讀誦好理解,讀就是思考,誦就是大聲背。就是背完想,想完背嘛,象普賢背《心經》那樣,背上幾百萬遍,肯定會得到實際的利益的。這是打比方吶,《金剛經》的字數相當於《心經》的二十倍,所以要背幾百萬遍恐怕做不到。讀誦十萬遍怎麼樣?我就是說說,您也別往心裡去。「受持」是什麼意思呢?受是領受。持是修持。釋迦牟尼佛說,您光接受《金剛經》的觀念是不行的,那是文字,您不要著文字相,您應該領受,領會了佛的真實義理,就會得到實際的受用;但是光領受了還不夠,還要如法修持,要理論聯繫實際!身體狀況好時,身體是四大假合的,是能夠接受的;身體狀況一糟,不是假合的呀,痛的要命吶!您是沒有得定啊!您是沒有受持啊!有的禪師在荒山野嶺打坐,手指被狼吃了都不知道,這就是定的作用啊!三國時期有個關羽,刮骨療傷,眉頭都不皺一下,那也是因為在定境中。戰場上,士兵的腸子都露出來了,還是在往前沖,他為什麼不痛?在定中嘛!英國有位父親,帶小女兒乘船從英國去看在美國的媽媽。在途中,這位父親不小心,心臟被利刃刺破了,他沒有告訴女兒,十幾天後,當女兒看到自己的媽媽時,這位父親氣絕身亡。醫生在檢查他的身體時,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應該在十幾天前就死掉了。這樣的例子我可以給您舉出很多。

這一章是說法布施的功德遠勝其他布施的功德。換句話說,佛法教育的力量和它所培養的功德,遠超過了物質布施的功德。因為佛法教育是慧命教育,是幫助一切眾生的精神生命的。肉體終將要死的,而精神是萬古長存的,所以精神遠遠重於肉體。阿彌陀佛是無上醫王,佛法是最好的良藥,是因為佛教是從根本上讓人們的精神得到徹底的解脫,而不是充當肉體醫生的角色。所以如果您身體有了病,首先應該去看醫生,醫生的工作就是做這個的。釋迦牟尼佛也會生病,生了病也會吃藥。就是這個原因。

感恩您的閱讀,不當之處,請多教誨,阿彌陀佛!

請看普賢略談《金剛經》(26)

推薦閱讀:

金剛經開示錄第7課
《金剛經》義解01
《金剛經》系列開示 44
《金剛經》淺解 達諾卡薩
明賢法師:心經與金剛經

TAG:金剛經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