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式 戴建英
三體式戴建英
三體式是形意拳的基本樁法。在形意拳中,萬法出於三體式。
孫劍雲老師生前經常對我們講:「三體式是形意拳的母拳,拳中變化多端,但基本上離不開三體式。」我國近代著名武術家——孫祿堂老先生,在他的一生傳授拳術活動中,十分重視基本功法的練習。他生前對前來向他求學形意拳的人們,他都嚴格要求他們認真練習三體式樁法。他經常講;「世間練拳者多如牛毛,為何成道者卻少如麟角呢?這是因為許多人不知形意拳中的內勁究竟是什麼,卻只在形象處猜想,有的以為心中努氣,有的以為腹中運氣,這種錯誤不勝枚舉,其實都是拋磚弄瓦,以假亂真。這三體式則是形意拳的基礎,只有日日練習,持之以恆,由微而著。此中絕無捷徑,也難取巧。」
一、何為三體?
「三體」源於「易經」之「三才」和「洛書」之「九數」。
孫祿堂講:「三體者,天、地、人三才之象也。在拳中為頭、手、足也。」頭即軀幹,手即上肢,足即下肢。三體又各分為三節,即根節,中節和梢節等三節。軀幹的根節,在外為腰,在內為丹田;中節在外為脊背,在內為心;梢節在外為頭,在內為泥丸。上肢,肩為根節;肘為中節,手為梢節。下肢,胯為根節;膝為中節;足為梢節。這樣共分九節,「此理乃合於洛書之九數」。
二、何為三體式?
形意拳中的三體式,就是按照特定的規矩,完成一系列動作,最後形成定式的一種站樁法。
丹書云:「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張。」道,「道可道,非常道」,即虛無,即三體式中的無極式。氣,即由虛無而生的一氣,即三體式中的太極式。陰陽,即一氣而產生的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即三體式中的兩儀式。三體,即前面所說的陰陽相合而成,從而完成了三體式的整個過程,而形成定式。萬物張,即拳中萬法皆出於三體式。
由此可以看出,完成三體式的整個過程共分四個步驟,即,一是無極式,二是太極式,三是兩儀式,四是三體式。這樣正合于丹書所說,虛無生一氣,一氣產陰陽,陰陽合三體的進展順序。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前面已說過,道就是虛無,就是無極;一就是一氣,就是太極;二就是陰陽,就是兩儀;三就是三體;萬就是拳中千萬種變化。這也從中可以看出三體式的構成和順序。
因此,三體式整個動作過程包括:無極式,太極式,兩儀式和三體式四個式子。這是形意拳的基礎,形意拳的所有套路,以及散打和技擊,都是從三體式開始,毫無例外。孫祿堂說:「萬法皆出於三體式,此式乃入門之道,形意拳中之總機關也。」
現依次敘述如下:
三、三體式的動作及要求
(一)、無極式
身體放鬆,自然直立。兩腳腳根靠攏,兩腳尖外撇,並成九十度角。眼睛平視。口唇微閉,舌抵上齶。百會上頂,下頜微收。兩肩松沉,兩臂自然下垂。兩手五指併攏輕靠腿部。兩腿直立,膝蓋似直非直。五趾抓地。
排除雜念,大腦虛空,意念集中,心靜如水。
孫祿堂說:「此式是順行天地自然之道,謂之無極形式也。」他還說:「無極者,當人未練之先,無思無意,無形無象,無我無他,胸中混混沌沌,一氣渾淪,無所向意者也。」此式的要求就是,體松,心靜,全身自然。同時也是對全部形意拳的要求。
(二)、太極式
身體略向右轉,向右前方移動左腳,腳尖朝前,腳跟靠近右腳內踝,兩腳成四十五度。舌抵上齶,上提穀道。眼睛平視。
此為太極式,是由無極式演化而來,也是虛無生一氣。孫祿堂說:「虛無生一氣者,是逆運先天真一之氣也。但此氣不是死的,便是活的,其中有一點生機藏焉。此機名曰:先天真一之氣,為人性命之根、造化之源、生死之本、形意拳之基礎也。將動而未動之時,內心空空洞洞,一氣渾然,形跡未露,其理已具,故其形象太極一氣也。」他還說:「此式是攬陰陽,奪造化,轉乾坤,扭氣機,逆運先天真陽,不為後天假陽所傷也。」
(三)、兩儀式
左右小臂慢慢向上抬起,兩手心朝下,雙手手指平直,兩肘靠肋。右手蓋於左手之上,右手食、中二手指置於左手食指上面兩側。抬手的同時,兩腿徐徐下蹲,兩膝稍微彎曲。此式要點:虛領頂勁,塌腰抽胯,軀幹中正,不得前後左右歪斜。腦空心靜,排除雜念。呼吸自然,不可有絲毫努氣。
此式有四象之稱,即雞腿、龍身、熊膀、虎抱頭。孫祿堂說:「《易》云:四象不離兩儀,兩儀不離一氣,一氣自虛無兆質,兩儀因此一氣開根也。」雞腿:兩腿前虛後實,有似金雞獨立之形。龍身:身體三折,如龍之捲曲盤纏之式。熊膀:頂直肩圓,若熊之松肩豎項之勁。虎抱頭:兩手相抱,有虎之欲離洞穴之勢。
此式除有四象之外,還有內三合之謂。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孫祿堂說:「起點之時,心意如同人在平地立桿,將立定之時,心氣自然平穩沉靜,亦無偏移,謂之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此之謂內三合也。不如是心,始有毫之差,而終有千里之謬也。故求學者宜深索焉。」
(四)、三體式
左腳向前邁一步落地,其大小相當本人的兩個腳的長度,後腳原地不動,兩腿彎曲,前虛後實,重心在後腿上,此謂單重。脊背中心線與後腳腳跟在一條直線上,並與地面垂直。左腿膝蓋和左腳跟的連線與地面垂直。前腿暗含向後奪勁,後腿有暗含上蹬勁,兩膝向內扣,兩腳跟向外擰。
在左腿邁步的同時,兩手慢慢前後分開,左手向前推,右手向後拉,兩手如有撕棉之意。左臂前伸不要太直,大臂成斜坡形,小臂成水平狀。左手高與胸平,五指張開,虎口撐圓,大指橫平,指尖微屈,掌心內圓,肘尖下垂,裹肘倒腕。右手拉至小腹處,大拇指根緊靠肚臍,食指上挑。眼看左手食指尖。
站三體式時,身體要正直,不可左斜右歪,前俯後仰。在伸左手,拉右手,出左腿時,三者要做到同起同落,上下協調,整齊合一,心氣平和穩定,呼吸順其自然,不可憋氣。
同時,練三體式時,還要掌握好外三合。一是肩與胯合,即兩肩鬆開,均齊抽勁,兩胯里根亦均齊抽勁。二是肘與膝合,即兩肘往下垂勁,不可顯露,後肘里曲不可有死彎,要圓滿如半月形。兩膝往裡扣勁,但不可顯露。三是手與足合,即兩足後跟均向外扭動,不可顯露扭。
外三合與前面講的內三合,合稱六合。孫祿堂講:「心氣穩定,看陰而有陽,看陽而有陰,陰陽相合,上下相連,內外如一,此之謂六合也。雖雲六合,實則內外相合,雖雲內外相合,實則陰陽相合也。陰陽相合,三體因此而生也。」
三、如何練好三體式
人身三體九節都有一定的運動規則,三體式就是對人身三體九節在武術運動時的要求規則。如:塌腰,含胸拔背,頂頭豎項;坐胯,扣膝,扭足;松肩,墜肘,手的要求較多,如:裹肘倒腕,虎口撐圓,食指上頂,五指張開,掌心內圓等。練三體式時,首先要讓三體九節達倒規定要求
前面講到,兩儀式中有內三合要求,三體式中有外三合要求,這內外三合共稱六合。這裡的「合」,就是指協調一致。所以在站三體式時,身子要正直,不可左歪右斜,前俯後仰。在伸左手,拉右手,出左腿時,三者要做到同起同落,上下協調,整齊合一,心氣平和穩定,呼吸順其自然,不可憋氣。
孫劍雲老師經常教導我們說:「站三體式時,從無極式(預備式)到三體式(定式),必須嚴格按照四個式子的過程動作的要領去做,才能使三體式動作完成得正確。反之,差之毫厘,則謬之千里。練三體式,使周身上下內外筋骨肌肉,無一處不受到鍛煉。此乃前輩拳師們積累的寶貴經驗,後學者切勿輕視。要細心體會,悟通真諦,逐步提高,才能得到健身功效與攻防技能。」她還說:「實踐證明,只要掌握了三體式的正確樁法,苦練不輟,就可為練好形意拳打下紮實的基礎。在學習拳術套路時,即可舉一反三,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三體式——戴建英|孫祿堂武學文化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