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羞恥和內疚的差異

羞恥和內疚的差異

《心理科學進展》> 1999年3月7卷1期

作者:施承孫 錢銘怡 作者單位:空軍總醫院心理科(北京100036)

【摘要】羞恥和內疚是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兩種十分相似的情感,難以對此作出明確的區分。近年來研究發現兩者在概念、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外顯表現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而且在與心理障礙之間的關係上羞恥比內疚更密切。這些研究發現無疑對情緒的理論研究和心理障礙的臨床治療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 羞恥 內疚 情感 病理心理學

儘管人們早就觀察到羞恥(Shame)和內疚(Guilt)這兩種情感的存在,但心理學家和其他專業人員都沒有對羞恥和內疚作出明確的區分。比如,在Freud時代的心理學,人們往往把羞恥和內疚等同起來,在Freud看來,羞恥充其量只是童年焦慮與成年內疚的一種中間過渡形式,它本身並沒有什麼精神病理學上的重要性[1];在美國心理學文摘里,我們可以看到主題詞「羞恥」被附屬於「內疚」,在許多文章里也可見它們兩者常常被交替使用。

近10年來,有關羞恥感的研究在國外心理學界已成為一個新的熱點。隨著對羞恥這一情感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它與內疚之間有著明顯的差距,而且在與心理障礙之間的關係上羞恥比內疚更密切。本文擬對它們兩者在心理反應特點和病理心理等方面的差異進行闡述。

1 概念上的區別

羞恥和內疚都是社會化的高級情感,它們有許多共同之處,但它們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緒。

霍夫曼(Hoffman,M.)認為內疚是個體危害了別人的行為,或違反了道德準則,而產生良心上反省,對行為負有責任的一種負性體驗。他的研究認為,內疚常常發生於不道德的或自私的行為之中,內疚感一旦發生,即能採取補償行為的動機力量。它的社會價值在於內疚感被喚起後經常導致幫助受害者的行為傾向。

羞恥又叫羞愧,與羞怯(shyness)、害羞(bashfulness)是非常相似的情感。韋納(Weiner)把它描述為是個體把消極的行為結果歸因於自身能力不足時,而產生的指向整個自我的痛苦體驗。韋納認為羞恥方面的情感對退縮和抑制行為有增強作用;而內疚方面 的情感對探索行為和動機活動有增強作用。

根據分化情緒理論,伊扎德(Izard,C.)認為羞恥和內疚都是複合情緒,在一般誘發情況下,包含著多種不同的情緒成分,如羞恥中包含較多的害怕成分,也有厭惡、痛苦,以及興趣和快樂;而在內疚中更多的是痛苦,也有害怕、害羞等成分。[2]

羞恥和內疚之間還存在文化上的差異,西方國家被認為是內疚取向的文化,而東方社會(尤其是中國)被認為是羞恥取向的文化。因此在亞洲國家中,羞恥的含義要廣泛得多,它包括了許多種不同的感受,如害羞、臉紅、難堪、痛苦、鬨笑等。而在西方國家,羞恥的含義是很狹義、極端的,感到羞恥是一種嚴重的事情,它包含一種極端的痛苦和社會恥辱感,羞恥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感到可恥的事情,人們都儘力避免它。因此,今後的研究還要注意文化上的差異。

2 認知評價上的差異

關於羞恥和內疚的區別,最有影響力的是Lewis的觀點,她認為羞恥和內疚的主要區別在於對事件的主觀解釋不同。羞恥的體驗是直接針對自我的,自我是負性評價的中心,「壞事」(負性行為或失敗)常被看作為一種「壞自我」的反應。而對於內疚來說,不是自我,而是所做的事或未做的事才是負性評價的中心目標。內疚者對「我做了壞事」感到悔恨。內疚時,自我由於與某事物相聯繫而受到負性評價,但它本身並不是評價的焦點。根據Lewis的觀點,是強度自我(我是可惡的人)還是強調行為(我做可惡的事)的差異導致了不同情感體現[3]

一些關於羞恥和內疚的研究認為,人們對自我或行為的評價存在著某種性格傾向(或者說特質上的差異)。在同樣的負性情境中,某些人可能表現為羞恥,而另一些人可能表現為內疚,也就是說人們在羞恥或內疚的表現方面存在著穩定的個體差異[4-6]。Lewis認為易羞恥者具有場依存性(Field dependence)的特徵,他們的行動動機和行為方向易受各種外界環境的影響,他們易為他人的評價所左右,在意自己的形象,場依存者的這種整體自我圖式易於出現羞恥的體驗。相反,易內疚者具有場獨立性(Field independence)特徵,場獨立者的行動動機和行為方向不易受各種外界環境的影響,對所謂的「壞事」往往表現為內疚[4]。Lewis以個體歸因這種特定的認知方式來解釋羞恥和內疚的產生,她的觀點與Abrmason[7]所提的抑鬱歸因模型是相類似的,即對消極事件作自身的、穩定的、整體的歸因易產生羞恥,作他人的、暫時的、局部的歸因易產生內疚。Tangney在易羞恥者和內疚者的歸因方式的比較研究中,證實了Lewis的觀點。[6]筆者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相對於不易羞恥者,易羞恥者傾向於對消極事件作自身的、穩定的、整體的歸因,而且事件的可控性影響歸因的結果[8]。

情緒認知理論認為,對同樣一件事件或行為,不同的人表現不同的情緒反應,如學生考試作弊被發現,有的感到羞恥,有的感到內疚或窘迫,這是由於人們對環境事件不同認知評價(歸因)的結果。Weiner在他的情緒認知理論里也論述了羞恥和內疚的差異,他認為羞恥與內疚感一樣,都是經常失敗而引起的淚喪、痛苦、指向自我的消極情感,也都與控制性特性相聯繫。不同的是,羞恥與不可控制特性相聯繫,內疚則與可控制特性相關。在他的一項研究中發現,羞恥感通常在行動者將失敗歸因於能力弱時出現,能力弱屬於不可控制的原因;而內疚感在將失敗歸因於缺乏努力時產生,缺乏努力屬於可控制的原因,此時行動者意識到自己能夠選擇和控制行為的原因,這樣才可能有責任心,也可能責備自己,從而感到內疚[9]。

從這些研究可見,對失敗或違法的行為出現羞恥反應還是內疚反應,主要取決於行為者對事件的認知評價(歸因),即羞恥與強調自我有關,內疚與強調行為有關。

3 情感體驗和外顯表現上的差異

羞恥和內疚是一對十分相似的負性情感,在外顯形式上都表現出一種低頭、視線轉移、目光迴避的姿態,在情感體驗上均有指向自身的痛苦感受。但許多研究都表明了他們兩者 之間存在許多不同之處[10-12]。

在羞恥時,人們關心的目標是直接針對完整的自我,這一完整的自我被痛苦地審察並做負性評價。在審察自我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系列相應的感受,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①退縮、渺小、無價值和無力感,甚至覺得軀體都在縮小。我「幹了蠢事,我就是一個毫無價值的人,一個無能的人。」②退縮的自我常體驗到羞恥感,在虐待經歷與抑鬱的關係上起到中介作用[16]。而有的研究則把它看做是許多心理障礙(如抑鬱症、躁狂抑鬱症、自戀症、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17,18]。

目前大多數人趨向於認為羞恥比內疚更易造成心理障礙,但還有少數研究者認為羞恥和內疚在病理心理學上的作用無多大差異,這說明對羞恥和內疚在病理心理學上的作用還有待於進一步研究。

從以上研究結果來看,羞恥和內疚在概念、認知評價、情感體驗和外顯表現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差異,而且易羞恥者比易內疚者更容易造成心理障礙。在社會生活的適應過程中,內疚比羞恥更有效,內疚是一種更好的「道德情感」。這些研究無疑對我們更清楚地認識這兩種情緒,以及對一些心理障礙的臨床治療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1]Lansky M R. Shame and the scope of psychoanalytic understanding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 38, 1076-1090.

[2]彭邁克.中國人心理學.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9.

[3]Lewis H B. Shame and guilt in neurosi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1971.

[4]Lewis H B. The role of shame guilt in symptom formation Emotions and Psychopathology. New York: Plenum Press. 1988.95-107.

[5]Harder D W, et al. Assessment of shame and guilt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 1992,59,584-604.

[6]Tangney J P. Wagner P E, Gramson R. Proneness to shame, proneness to guilt, and psychopathology.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gy,1992,103,469-478.

[7]Abramson L Y, Seligman M E, Teasdle J P. 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s: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78,78,49-74.

[8]施承孫. 易羞恥者的歸因方式和應付風格. 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97.

[9]Weiner B. An attributional theor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emo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1985,92,548-573.

[10]Lindsay Hartz J. Contrasting experiences of shame and guilt. American Behaioral Scientist,1984,27.689-704.

[11]Tangney J P, Wagner P E, Fletcher C, Gramow G. Shamed into anger? The relation shame and guilt to anger and self-reported agg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2,62,669-675.

[12]Wicker F W, Payne G C, Morgan R D. Participant descriptions of guilt and shame. Motivation and Emotion, 1983,7,35-39.

[13]Tangney J P, et al., Relation of shame and guilt to constructive versus destructive responses to anger across the life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6,70,797-809.

[14]Tangney J P. Recent advances i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shame and guilt.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1995,38,1132-1145.

[15]許又新. 恥感、神經症與文化.中國心理衛生雜誌,1982,2(3):125-127.

[16]Andrews B. Bodily shame as a mediator between abusive experiences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1995,104,277-285.

[17]Morrison A P. Shame: The underside of narcissism. Hillsade, NJ: Analytic Press,1989.

[18]Nathanson D L. A timetable for shame. In: D L Nathanson. The many faces of shame. New Yord: Guilford,1987.1-63.


推薦閱讀:

魔羯座交往前和交往後的差異
詩體與詞體文學特徵的差異
男女差異6問答:誰的慾望更長久
看中英女人應對男人出軌的差異!
?從生到死,不同國度對待流浪狗的差異

TAG:差異 | 內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