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利用艾灸解除
胃脘痛利用艾灸解除
山西省洪洞縣中醫醫院蔡曉剛
發布日期:2012-04-25 來源:健康報
胃之受納、腐熟及消化功能要依賴於脾氣的運化、肝氣的疏泄與腎陽的溫煦,故胃脘痛與脾、肝、腎的病變有關。胃脘痛的病位在胃,多由過食生冷,寒邪犯胃,寒積於中,陽氣被遏;或飲食不節,中焦失運,內蘊濕熱,氣機阻滯;或憂思惱怒,肝氣鬱結,橫逆犯胃;氣滯日久,血行瘀阻,瘀血內結,不通則痛,久痛傷胃絡,致氣機不暢,胃脘疼痛。氣的運化失常,「不通則痛」是發病的核心。
取中脘、內關、足三里穴,將艾條點燃端對準穴位,與皮膚的距離約一寸左右,成45度角,以患者自覺穴位局部溫熱、視之泛紅,中脘穴處向腹內、內關穴處沿前臂掌側中間向肘關節傳導,足三里穴處沿脛骨外緣向足部傳導,但不致燙傷皮膚為度,溫和灸15~20分鐘。按先左後右:左內關-左足三里-中脘-右內關-右足三里的順序,每日一次,15次一療程。
內關穴歸手厥陰心包經,為本經絡穴,又是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陰維脈,有和胃降逆,寬胸理氣之功。為治療情志失和、氣機阻滯所致胸、胃、腸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對胃痛、噁心、嘔吐等胃腸癥狀有確切的療效,能調理胃腑氣機,和胃止痛。足三里是胃經要穴,具有補脾健胃、增強免疫功能、消除疲勞、延年益壽的保健作用,還有使胃痙攣趨於弛緩、胃蠕動強者趨於減弱、胃蠕動弱者立即增強、胃不蠕動者開始蠕動的良性雙向調節作用。故刺激該穴對因受寒或飲食所傷引起的胃痛可起到緩解或止痛的效果。中脘屬任脈,為任脈、手太陽與少陽、足陽明之會;胃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穴位下正好是胃體中部,具有調理脾胃,化濕降逆(在於升降、燥濕的調理)。艾條溫和灸三穴,可協同起到疏肝理氣,溫胃散寒,調中降逆,調補脾氣,健中和腸之效。
推薦閱讀:
※如何擺脫被別人利用單純和美貌?
※13圖客廳巧布置 小戶型大利用
※利用八字神煞以及刑沖合害等「暗器」來推斷職業性質的規律
※利用環境風水布局招財旺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