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諾莎之行,王權與神權鬥爭激烈的產物,中世紀版的卧薪嘗膽

春秋末年越王勾踐,曾敗於吳國,被迫屈辱求和。返國後卧薪嘗膽,勵精圖治,最終打敗吳國,迫使吳王夫差自盡,留下一段佳話。

無獨有偶,在中世紀的歐洲也曾發生過卧薪嘗膽的故事。

神聖羅馬帝國旗幟

眾所周知,羅馬天主教影響力在歐洲無處不在,影響每個歐洲人的衣食住行。神職人員希望教權至上,所有世俗政權都要臣服於羅馬教廷,而世俗國王和領主則認為教會應該完全服從世俗政權領導,教會和世俗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我們的故事就發生在這種環境下。

故事主角:

亨利四世

主人公A: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1050年出生,幼年曾經被科隆大主教欺凌,奪回權柄後,致力於加強皇帝的權力,認為神職人員應該由世俗領主任命。

格里高利七世

主人公B:格里高利七世,1020年出生在一個鞋匠世家,是最有作為的幾位教皇之一,一生致力於提高教會的道德權威和建立神權君主專制政體,一切君主應親吻教皇的腳。

從人物介紹上我們就能看出來,兩位主人公都是強勢人物,絕對是針尖對麥芒,

格里高利七世坐擁前輩政治遺產,首先發招,抓住亨利四世鎮壓內亂,無暇兼顧教廷的時候,派特使控制各個教區,並於1075年發布《教皇敕令》27條,宣稱:「教皇有權廢黜皇帝」;「教皇有權解除人民對邪惡統治者效忠的誓約」,「羅馬教會從未犯過錯誤,也永遠不會犯錯誤」;「教皇可以命令臣民控告他們的統治者」;「教皇永不受審判」等。

亨利四世在內亂平息以後,還以顏色,召集26位德意志和北義大利的主教在沃爾姆斯(舉行宗教會議,宣稱格里高利七世是一個偽僧侶,宣布廢黜教宗格里高利七世。但是,效果糟糕,響應亨利四世的主教很少,普通民眾更對國王的行為深感不安。

格里高利七世立刻採取報復手段,使出了殺手鐧,革除了亨利四世教籍(沒有教籍意味著沒法得到上帝的救贖),解除臣民對他的效忠誓約(西方人發誓效忠都是對著上帝)。格里高利七世到底是一隻老狐狸,一招擊中亨利四世軟肋,亨利四世成了眾矢之的,神聖羅馬帝國內的一些諸侯鬧起了獨立,一些少數民族也借口發起了叛亂。格里高利七世還不罷休,決定與鬧獨立的諸侯會面,給予他們合法地位,亨利四世杯具了。

在這種形勢下,亨利四世自然只能服軟,去向教皇悔罪。當時格里高利七世沒在羅馬城,而是在與叛亂諸侯會面的路上,亨利四世與格里高利七世在一個寒冬,同時到達了一個叫做卡諾沙的地方。

年僅26歲的亨利四世帶著他的妻子和孩子站在滿地白雪的卡諾莎城堡的院子里,赤足披氈,懇求教皇接見。

格里高利七世這個鞋匠的兒子,擺足了姿態,硬生生讓出身高貴的亨利四世在雪地里站了三天三夜,最後亨利匍匐在教皇面前,展開雙臂,使全身呈十字形,向教皇淚流滿面地懺悔自己的罪過,然後呈上自己服從教皇權力的保證書和宣布撤銷關於廢黜教皇法令的命令書。格里高利七世洋洋得意,這才恩賜給這位懺悔者一個赦罪的吻。此次事件在西方歷史上被稱為「卡諾莎之辱」。

亨利恢復教籍保住帝位返回國內後,集中精力整治內部,將反對他的諸侯一一平滅,格里高利七世這下子傻眼了,他知道亨利四世肯定會找他報仇,於是故技重施,再次開除亨利四世的教籍,亨利亦再度宣布廢黜教皇,並任命一名敵對教皇克萊芒三世,隨即親率大軍攻進羅馬,格里高利七世逃出羅馬,最後客死他鄉。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中世紀音樂之格里高利聖詠
我的德國生涯系列(十九)——我的德國老師(六)-呂律
#19.Masquerada: Songs and Shadows
為什麼中世紀天主教不允許人們用民族語言閱讀聖經?
格里高利改革 【1】

TAG:中世紀 | 世紀 | 卧薪嘗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