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為何被稱為唐詩的巔峰之作?
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被近代著名詩人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張若虛一輩子叫得響的詩也就兩首,其中這一首被人成為因這一首詩,被喻為「孤篇蓋全唐」。
該詩以月為主體,以江為場景,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一千多年來傾倒和痴迷了無數讀者。
《春江花月夜》原來為樂府吳地歌曲名,相傳與《玉樹後庭花》、《堂堂》都是南朝後主陳叔寶所做,唐朝的張若虛的以此為題作了這首深沉、寥廓、寧靜而又不失生活氣息的詩。
「春江潮水連波平,海上冰輪瀲灧生。瀲灧清波千萬里,何妨江月漾春明!」
「江天一色少纖塵,皎月空中孤一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清初月照新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相似碎。不問江天待月人,但愁江月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浦江天不勝愁。誰可相思雲水子?何曾今夜向舟樓?可知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竟還來。」
詩人展清麗之筆,圍繞春、江、花、月、夜五種景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詩中抒寫了遊子思婦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況味,表現了一種迥絕有緣的宇宙意識,完全脫離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全詩境空明,想像奇特,語言自然雋永,韻律宛轉悠揚。
《春江花月夜》脫離了以往那些單純模範山水景物詩中「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的舊窠,也不同於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通過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讚歎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溶的意境。
政體上看,作者張若虛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也就是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歡迎交流、分享 敬請關注「山色歸讀」
推薦閱讀:
※集智永楷書唐詩,太美了!
※鮮於樞這行草寫唐詩 真美!
※唐詩狂人杜審言:今天我們不吹牛,只談詩。不服來戰!
※唐詩之路
※智永楷書集《七言字唐詩》,好字配好詩,絕配!
TAG:唐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