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轉載]永恆的經典古詩

經典古詩詞是當下傳統文化中的熱門話題。政要名人在演講或活動中脫口而出古詩詞名句,或博得滿堂喝彩,或振聾發聵,或引人深思;小學課本對古詩詞學習篇目的增減,引發社會大討論;日常生活中,我們遇到各種事情,古人的詩句往往從記憶里冒出,恰如其分地點破此刻心情。

為什麼幾百年甚至千年前的古詩,時至今日仍然散發魅力,讓人常讀常新?因為,它承載的東西,從來不止吟風弄月傷春悲秋這麼簡單。

《詩經》登場:不學《詩》,無以言

詩有什麼用?

《論語》中講了著名的「過庭訓」故事,孔子教育兒子孔鯉:「不學詩,無以言。」不好好學詩,連話都說不好。這裡的「詩」,特指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被視為現實主義詩歌源頭的經典著作——《詩經》。關於《詩經》的重要作用,《左傳》《莊子》等有「《詩》以言志」「《詩》以道志」之類的論斷。春秋時期諸侯士大夫常在各種社交場合引用《詩經》,藉以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和感情。如《左傳》中記載的秦穆公與晉文公之間的一次對話。

當時晉文公尚未成為國君,仍是惶惶然寄秦人籬下的公子重耳。秦穆公設宴款待重耳,重耳為秦穆公吟了一首《河水》,原句目前尚不可知,姑且推測為感恩詩;秦穆公隨即回以《詩經》中的《六月》,這是一首稱揚周宣王臣子戰功的詩歌。陪同赴宴的重耳謀臣趙衰一聽,趕緊提醒重耳拜謝秦穆公。秦穆公表示不敢接受大禮,趙衰解釋:「您用賢臣輔佐天子的詩篇教導重耳,重耳豈敢不拜?」言下之意,既然對重耳寄予厚望,則扶助他成為一方諸侯的重任,請君一肩擔起。宏遠志向隱藏在典雅文句背後。

還有一次,將領孟明視打了敗仗回來,秦國公卿紛紛勸秦穆公殺掉他。秦穆公果斷引用《詩經》中諷刺治國者貪迷心竅的《桑柔》,把問題攬到自己身上,沒有殺孟明視。此時的《詩經》,變成了他的一面自省鏡子,也是他說服眾人的工具。

以上事件,都在借《詩經》之句,表今人之志,即所謂「賦《詩》言志」。隨著詩歌的發展,「詩言志」的說法更為普遍,詩不再特指《詩經》,歷代詩人通過創作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志向和願望。

詩章之美:走心的句子最動人

屈原是先驅者,同時也為中國傳統詩詞藝術定下了意象相生、情理相和的調子。比如我們熟知的「香草美人」,喻指美政嘉德。單方面吟詠芳草或陳說道德,不免流於空洞;唯有將物性與人情相似之處加以溝通,用詩性語言適當表達,才能引髮長久不衰的心靈共鳴。試讀「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草木凋零,美人遲暮,遭讒見妒,使我們產生探究的意願:詩人當時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這樣?而當自己也有類似遭遇時,則會自覺不自覺地想起那些遙遠的吟詠。

自屈原起,真正的詩人將詩格與人格渾融一體,從此,讀詩,也是讀人;時代有異,人心卻可以共鳴。我們從詩句中了解詩人對一時一事的觀感,也可領悟詩人經半世浮沉後的哲思。詩的片斷潛入國人的集體記憶,如同「文化密碼」,編織成內心深處共有的夢。現實機關觸發,則密碼自動彈出,說者聽者,會心一笑。於是古詩十九首的無名詩人說「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後人附議:是的是的,粉絲那麼多,卻難得一個懂你的人。

於是曹操說「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少年人想表白而不敢,大可以藉此自我開解。

於是陶淵明說「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低頭讀,平平無奇;抬頭見窗外青山,豁然開朗。

……

中國古代詩歌,有《詩經》的現世擔當為骨,屈騷的靈思飛動為翼,一路吸納各種思想的精華,藝術形式上日臻成熟,終於,行至唐代。

「唐詩」在民族文化寶庫中的地位毋庸多言。唐朝的詩,也成就了詩的唐朝。唐詩之美(確切地說,盛唐詩歌之美),在於「大」:大手筆,大氣象,大胸懷。

李白是集「大」成者。與山川相比,人何其渺小,然而他敢以俯瞰或遠視的角度,來一個全景展示,「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與宇宙相較,人恍若微塵,然而他滿不在乎,銀河日月統統可以攬作友鄰,「日出東方隅,似從地底來」;至於權貴顯宦大人先生,則更放不到他眼裡,「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李白為後世留下的是濁世高蹈的無拘靈魂,每當前景未知、山水阻隔,何妨一拍大腿,從他那裡借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只管去做。

杜甫是仁之「大」者。摯友李白振翅衝天,直達詩藝頂峰;他明明也天賦過人,偏要高挽褲腿,於砂石藤蔓間艱難登攀。他的「大」,能夠大到「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然而他的「大」,更體現在無數的「小」:鄰居老婦打不到棗子要餓肚子,他操心;房上茅草被風卷跑了,他操心;惡竹長得快過小松樹了,他操心……自己愁苦多病,不忘關懷他人乃至全天下,所以,他被稱作「聖」——既指人格也指詩格。路途艱危時,自能體會「潦倒新停濁酒杯」。

外向與內斂,浪漫與現實,躊躇與堅定……人生的永恆話題,被以「李杜」為代表的盛唐詩人們反覆詠唱。他們把情懷感悟哲思胸襟凝結在新鮮感性的形象中,用凝練優美的字句來表現,後人念來,極易上口入心,頻頻徵引並賦以新意;無意說教,落地自生花。

詩中哲思:詩歌不只是風花雪月

與唐人相比,宋人的氣質發生了變化;就如鮮衣怒馬的青年時代過去,人到中年,要坐下來想些事情。從大環境看,宋代經濟文化發達,但內憂外患的陰雲,始終揮之不去。有識之士對此憂心不已,出於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們以棟樑自居,發表政見,激烈爭辯。加之,宋代理學的勃興,使得詩人們自覺地以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讀史觀事品物,總希望找到「道理透徹處」。唐詩重性情、宋詩重理趣的整體形象,就這樣建立了。

北宋時期的一對政敵兼文友——王安石與蘇軾,將「理」「趣」二者平衡得很好。

王安石實在無愧朱熹對江西士人「好為奇論,恥於人同」的評價,登飛來峰,則說「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和李白的「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唱反調;讀王昭君,評曰「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與杜甫的「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看法迥異……狀似奇談怪論,實則出自性子中的執拗與識見上的銳利,他的人同他的詩一般,喜也罷,憎也罷,都令人一見難忘。

蘇軾給人的印象則和藹得多,他特別擅長從平凡事物出發來講道理。比如他的名作《琴詩》,先設問,後反詰,讓讀者共同為「琴聲來自何處」糾結,進而破除偏執,悟到主客觀統一的哲理;再比如《泗州僧伽塔》,幽默地探討了一下「神仙很忙」的問題:「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順風來者怨。若使人人禱輒遂,造物應須日千變。」人人願望都滿足,那造物主得忙成啥樣?這是在勸告大家:世事難兩全,不要太自私。

有不少理論家批評宋詩的哲理化傾向,覺得它違背了「一唱三嘆」的詩歌要旨,其實,宋詩的哲理化,既與時代脈搏吻合,也適應詩歌自身出新求變的需要,更有大量成功作品,今人仍在各種場合提起。

講學習的時候,朱熹告訴我們:「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講實踐的時候,陸遊告訴我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講堅持的時候,張孝祥告訴我們:「立志欲堅不欲銳,成功在久不在速。」

……

讀詩也是讀人。經典古詩,從江湖登上廟堂,又從神壇返歸人間;從質樸趨於華美,又從瑰麗走向洗鍊……形式與內容的變革,帶來觀感與體會的刷新;不變的,則是對每一顆求真向善尋美心靈的恆久滋養——民族共有的文化認同感,藉以紮根,生髮,壯大。


推薦閱讀:

生座右銘【經典圖文薈萃】
中國影史上最偉大的十部武俠片,永遠無法超越的經典!
經典短篇:文盲
10部最值得一看的經典港劇,你覺得哪一部最好看?
國學經典語錄100句

TAG:經典 | 古詩 | 轉載 | 永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