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後竟讓雍正帝為他輟朝三日親自弔唁,他有何等功績?

忠敬誠直勤慎廉明的胤祥

歷史大學堂特邀作者:王金百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位時間最長的帝王——駕崩了。皇四子雍親王胤禛繼承了大統,關於其皇位繼承的「合法性」一直飽受非議,這也是大清王朝一大謎團。不管怎樣,雍正皇帝登基了,他當然不會忘記他還在「受苦」的有兄弟,在其繼位的第二天便任命胤祥為四位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同日晉陞為和碩怡親王。在被冷落了十幾年之後,得到了皇兄雍正皇帝的如此隆恩,胤祥真是百感交集,感激之情無以言表,唯有肝腦塗地以報之。胤祥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

雍正皇帝繼位之初,朝廷很多方面都出現了危機,這是由於康熙晚年皇子們為爭奪儲位拉幫結派、結黨營私,難免政務廢弛,再加上康熙皇帝晚年更加「仁義」,對一些官員的不法行為懲處力度不夠,甚至疏於監管,官員們玩忽職守現象比比皆是。這也是中國封建社會集權制度的一大弊端,一旦統治者放鬆懈怠,整個國家體系就迅速走向衰敗,乾隆晚年的大清王朝就是這樣的例子。所以雍正皇帝急需要忠於自己且能力超群的人才來一起整頓吏治,胤祥臨危受命總理戶部(掌管戶籍財經的機關)三庫(銀庫、緞匹庫、顏料庫之總稱),戶部直接關係國計民生,可謂重中之重,並且康熙末年積留下來的許多弊端都亟待解決,工作制繁重可想而知。

▲愛新覺羅·胤祥(1686.4.16—1730.5.4),清聖祖康熙帝第十三子,清朝有史以來第九位鐵帽子王

胤祥先是從追繳康熙年間拖欠朝廷款項做起,這些拖欠朝廷銀兩的人員背景都不簡單,有康熙朝的重臣、寵臣,也有皇親國戚,追繳難度很大。但是胤祥秉承著只對雍正皇帝一人負責的態度,追繳起來是毫不留情鐵面無私,而且手段多元化,形式多樣化。

對於能夠變賣家產還清欠款的,便勒令抄家,像管理過宗人府的履郡王十二阿哥胤裪就被抄家還帳,敦郡王十阿哥胤珴也被沒收家產還帳。針對一些財產不足以還清欠款的官員,則採取「分期還款」政策,凍結欠款該官員的財產支配權,以其俸祿和其他收入情況情況,來規定償還帳務的期限,如能按時或者提前還清者,給予免除處分,並留任原職或調離他任。這樣很快就將250萬兩白銀的政府欠款追繳到位。

▲雍正,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在位期間重整機構並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初入政壇的胤祥,其做事手段之高明,手腕之強硬,一點也不像位「新手」,雍正皇帝對他的這位兄弟更是刮目相看,於是他一改順治時期定下的「貝勒」不可掌管戶部的祖制,任命胤祥全權掌管戶部,並加封怡親王爵位世襲罔替,俗稱「鐵帽子王」。

胤祥對待工作從不推諉,「來者不拒」。雍正皇帝越是獎賞,他越是更加努力工作。雍正三年,胤祥主管水利事務,歷朝歷代,凡有作為的帝王,都十分重視水利治理。

胤祥接到委任後,不畏嚴寒,親自前往現場勘察水道,形成有效的治理方案,並形成水利圖呈報皇帝。經批准,設立了營田水利府,將直隸諸河分為四局管轄。胤祥數次親臨指導,修河造田,辟荒地數千里,募民耕種。因治理京畿水利有功,賜御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榜並特恩准在其親王爵位之外又附加一個郡王爵位,並可任其指定子孫世襲罔替,這在大清歷史「絕無僅有」。

因為胤祥工作出色,所以被委任的工作也更加繁雜、繁重,而胤祥每每事必親躬,竭盡全力。他主持過製造火炮,監理養心殿修繕工程,還管理諸皇子事務以及督領圓明園八旗守衛禁兵,負責雍正皇帝陵寢選址等大小事務,而且樣樣都辦理得十分到位,雍正皇帝誇獎胤祥「無不精祥妥協,符合朕心」。

胤祥的兒子弘曉(後承襲怡親王爵)回憶說:自己於晨昏定省之時,常見父親將「軍國重務」帶回家料理,「手不停批」。如此繁重的工作,使得胤祥的健康每況愈下,此時胤祥不但腿疾不見好轉,同時又患上了其他病症,經常咳嗽而且幾個月不見好轉,其實就是積勞成疾。

▲蔣廷錫作品,康熙雍正年間著名畫家

然而胤祥並沒有因為自己的健康問題而對工作有絲毫之懈怠,雍正七年,胤祥主持為雍正皇陵選址工作,胤祥完全不顧及個人健康狀況,親自跋山涉水,勘察地理,為了盡量少影響當地百姓的生活,他常常每日只在夜裡吃一頓飯,這無疑加重了胤祥的病情。但是,第一次選取的位置,因為有地下滲水問題,不是很適合做陵寢,而雍正皇帝並沒有給予否定,雍正皇帝深知胤祥選址工作之不易,只是表現出略有不稱心意。然而這讓胤祥惶恐不安,他決定拖著病體再次勘察選址,終於選到了一塊上吉之地(即後來的泰陵),雍正皇帝十分高興,這樣胤祥才安下心來。

「雖然雍正皇帝給予胤祥的隆恩可謂是「無以復加」,但這一切都是胤祥應得的,是他用「鞠躬盡瘁、嘔心瀝血」換來的。

胤祥在保舉人才方面也有很大貢獻,他舉薦人才不拘一格,不以滿漢區分,不以政治恩怨為界限,完全以國家社稷的大局出發。他力挺過岳鍾琪,認為他是難得的帶兵良將,這位抗金名將岳飛的21世孫確實沒有給十三爺「丟臉」,為雍、乾兩朝立下赫赫戰功。還有一個位大家相對熟悉的雍正近臣李衛,他也是因為胤祥的極力保舉才能夠被雍正皇帝所熟知。

李衛出身富裕人家(並非影視劇里演繹的是市井混混),本身文化程度不高,是「捐官」得了個閑職員外郎,如果沒有胤祥的「知遇之恩」,恐怕李衛也很難平步青雲,後來官至直隸總督。愛新覺羅·胤禮也是胤祥舉薦的重要人才,本來雍正皇帝因胤禮為胤禩同黨,命他看守皇陵,不予以重用,但是胤祥上奏雍正皇帝「十七第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望給予起用,雍正帝接受他的意見,晉封胤禮為果郡王(後晉封親王),胤禮果然不負所望,成為雍正身邊又一得力幹將,甚至成為雍正皇帝的輔政大臣,後胤祥時代的肱骨。而正是因為胤祥舉薦的這些人才,才能夠讓雍正朝的各種新政貫徹到底,落實到位。可以說這些人才是胤祥去世後,留給雍正皇帝的「一筆巨大遺產」。

「胤祥一直秉承著「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的處事原則,恭謹謙卑,不居功,不忘形,筆者認為這是胤祥最值得我們頌揚和學習的高貴品質。」

雍正能夠順利繼位,有兩個人是功不可沒的,他們就是隆科多和年羹堯。雍正初年,皇帝對他們也是頗為倚重,並給予高位,隆科多官至宰輔,四大總理大臣之一;年羹堯封疆大吏,拜公爵,官居一品,手握兵權,平定西北叛亂,可謂功高震主,曾被雍正皇帝褒獎為標兵模範之臣公。

然而他二人最終都倒在居功自傲,得意忘形上。他們各自結黨營私,拉幫結派,互相抨擊,搗亂朝政,甚至貪贓枉法,欺君罔上,早將「恪守為臣之道」拋之腦後。雍正四年年羹堯被擬定92條大罪被賜死,雍正五年隆科多被擬定41條大罪,翌年隆科也死於囚所。這裡面雍正皇帝確有「蓄意打擊」之嫌疑,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咎由自取,怨不得雍正皇帝「忘恩負義」。

反觀胤祥,帝王貴胄出身,地位遠高於那二位,但是胤祥恪守為臣之道,從不越雷池半步。胤祥不但從不主動索要賞賜,對於雍正皇帝主動給予的優待,他也不敢「照單全收」。

雍正初年,胤祥因之前被康熙皇帝冷落,沒有爵位,生活上是比較拮据的,雍正皇帝特地賞賜胤祥23萬兩白銀貼補家用,胤祥堅持不敢接受,後經皇帝再三宣諭,最後胤祥只接受了13萬兩。雍正皇帝本想將自己陵寢不遠處的一塊「中吉」之地賜給胤祥,作為胤祥的墳塋之地,以便兄弟二人百年之後也能夠相伴左右。但胤祥惶恐不安,認為這逾越祖制,忌憚有僭越之嫌,堅決不肯接受,並上奏皇兄,將自己選好的一塊地方賜給自己作為墳塋,雍正皇帝無奈,只好同意。

胤祥知道後,興奮不已,當日就派遣侍衛前往取土,因為是皇上御賜,胤祥趕緊抓了一塊吃進嘴裡,而且嘴上念念有詞「這樣的話,則臣心安而子孫蒙福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怡王吞吐」的故事。胤祥對子孫承襲怡親王爵位的事情也有考慮,他特意指定他的幼子,當時只有九歲(虛歲)的弘曉繼承,而只讓他的嫡長子(實際為次子,長子弘暾早亡)弘晈承襲郡王爵位,可謂意味深長,表明了死後,新一代怡親王不在參與朝政,避免將來新君妒忌,保全子孫後代。正是這虛懷若谷的優秀品質,「嗜權如命」的雍正皇帝,才放心的放權給胤祥。

▲雍正書法

繁重的工作,使胤祥不停地透支著自己的健康,終於在雍正八年,怡親王胤祥病倒了,並且再也沒有起來,臨去世前胤祥特意叮囑家人如何處理自己的後事,他拿出已經繪製好的墳塋圖紙,要求必須依照圖紙營造,金銀珠寶等隨葬之物一律不要,並強調遵照他的意願便可以保證子孫後代的安享平安,由此可見胤祥處事之謹慎,心思之縝密。雍正皇帝聞之胤祥即將離世的噩耗,立即動身前往怡親王府邸,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見上最後一面,在一片哀嚎聲中離開了人世,年僅44歲。雍正皇帝輟朝三日,親自弔唁。雍正皇帝親下聖旨營造胤祥塋陵,規模還是遠遠超越親王之規格,足見雍正皇帝對十三弟感情之深厚。

胤祥去世後,謚號「賢」,故稱「怡賢親王」,雍正特下旨意,將「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冠於謚前,配享太廟。胤祥三周年祭日,雍正皇帝親寫祭文,其中一段「賢弟仙逝,倏已閱三載矣。音容儼然,遂隔幽明,思念纏綿,與時俱積」,思念之情溢於言表。並且雍正皇帝特意下旨將名字「允祥」改回為「胤祥」,不顧帝王避諱,這也在大清王朝唯一一例。也許在雍正皇帝的心中,胤祥不僅僅是他的肱骨之臣,這大清的江山也應當有他的一部分。乾隆皇帝也說「怡賢親王公忠體國,其爵位亦應世襲罔替」。其實,乾隆皇帝是很嫉妒這位十三叔的,如此客觀公正評價實屬難得。由此可鑒,胤祥的謹慎是多麼必要!

胤祥一生可圈可點,為後人所緬懷,其高貴品質更值得後人敬仰,「忠敬誠直勤慎廉明」這八個字就是胤祥一生最好的總結。

關於這八個字雍正皇帝特有解釋,在此與讀者分享作為本文的結束:胤祥的忠,是「公而忘私,視國事如家事,處處妥帖,能代朕勞,不煩朕心」。

胤祥的敬,是「小心兢業,無纖毫怠忽」。

胤祥的誠,是「精白一心,無欺無偽」。

胤祥的直,是「直言無隱,表裡如一」。

胤祥的勤,是「黽勉奉公,夙夜匪懈」。

胤祥的慎,是「一舉未嘗放逸,一語未嘗宣漏」。

胤祥的廉,是「清潔之操,一塵不染」。

胤祥的明,是「見理透徹,蒞事精詳,利弊周知,賢愚立辨」。

雍正帝說,在廷臣之中,做到「忠勤慎明」的不乏其人,而具備「敬誠直廉」的則很少,要眾臣向他效法。


推薦閱讀:

韓侂胄執政十四年,發動北伐,但其氣節、功績可圈可點
此人是水滸元老,功績卓著,卻偏偏不在一百零八人中
西方眼中最偉大的中國皇帝:天生異相常遭猜忌,功績不下於秦始皇
一代霸主:從唐朝疆域看武則天的武功功績

TAG:雍正帝 | 雍正 | 功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