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民族文化傳承之根本:漢語
漢語作為中國第一大語言,近幾年更是受國外友人的追捧,隨著中國的強大,漢語也跟著推向了世界發展的前端,成了除英語外的熱門必備語言之一。漢語博大精深,那麼,你想知道漢語文化的根源嗎?就跟著小編一起看看漢族文化吧!
漢語(Hànyǔ)又稱中文,是中國漢民族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主要分布於中國全境、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撣邦、以及海外華人社區。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工作語言之一,也是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國家的通用少數民族語言。
漢語屬漢藏語系,為分析語,有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包含書面語以及口語兩部分。書面古代漢語稱為文言文,現代書面漢語一般指現代標準漢語。現代漢語方言眾多,某些方言的口語之間差異較大,而書面語相對統一。
目前全球有六分之一人口使用漢語作為母語。漢語口語有官話、粵語、吳語、湘語、贛語、客家語、閩語等七種主要漢語方言。
分布地區
漢語方言分布 漢語主要分布的國家和地區是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蒙古、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寮國、朝鮮、韓國、日本、美國西部州和夏威夷州等國家和地區。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會說漢語的人大約有16億,居世界人口數量使用語言第一(佔世界人口使用語言五分之一)、使用廣泛度居世界第三(第一為英語,第二為西班牙語,有5000多萬外國人把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如馬來西亞等)。漢語是聯合國六種官方語言之一。
歷史沿革
上古 相傳黃帝時中原有「萬國」,夏朝時還有三千國,周初分封八百諸侯,而「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禮記·王制》)。
上古漢語存在於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到前7世紀),文字記錄有青銅器上的刻銘、《詩經》、歷史書書經以及部分《易經》。
據《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記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可見周朝建立時期就開始實行語言文字的統一。
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至戰國時期,形成「七雄」,「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
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秦朝重新統一之後,進一步規範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
中古 中古漢語使用於南北朝、隋朝、唐朝和宋朝前期(公元7世紀到10世紀),可以分為《切韻》(公元601年)涉及到的早期以及《廣韻》(公元10世紀)所反映的晚期。高本漢把這個階段稱為「古代漢語」。
語言學家已能較自信地重構中古漢語的語音系統。這種證據來自幾個方面:多樣的現代方言、韻書以及對外語的翻譯。
正如印歐語系的語言可以由現代印歐語言重構一樣,中古漢語也可以由方言重建。另外,中國古代的文學家花費了很大的精力來總結漢語的語音體系,這些資料仍然是現代語言學家工作的基礎。最後,漢語的語音可以從對外國語言的翻譯中了解到。
在這段時間,佛教詞語融入漢語,源遠流長。
如東漢牟融所著的《理惑論》[③a]和張衡的賦中就已出現佛教詞語[④a],甚至此時的皇家公文也能見到佛教詞語:據《後漢書·光武十王傳》記載:漢明帝在給楚王英的詔書中說:「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何嫌何疑,當有悔吝?其還贖以助伊蒲塞·桑門之盛饌。」不到五十字的批語,就用了「浮屠」、「桑門」(沙門)、「伊蒲塞」(優婆塞)等音譯佛教名詞。東晉以後,佛教盛行,玄學與佛教結合,文人學士大都喜歡談佛,經常在其詩文中引用佛經禪語,以表情達意。
如《文選》中南朝王中的《頭陀寺碑文》是一篇僅一千二百多字的短文,而其中所用的佛教名詞竟有五十多個。如「陰法雲於真際則火宅晨涼,曜慧日於康衢則重昏夜曉」一句中,「法雲」、「真際」、「火宅」、「慧日」均為意譯的佛詞。又「奄有大千遂荒三界」共八字的短句,即有「大千」(「三千大千世界」的略語)、「三界」兩個佛詞。《廣弘明集》中收錄南朝梁文學家沈約的詩文共26篇,其中《南齊禪林寺尼凈秀行狀》共2560字,有佛教詞130個。
至於南北朝後那些信奉佛教的大文學家,如王維、白居易、柳宗元等,他們的作品無論在思想內容,還是語言形式上,都受佛教的影響,其詩文中佛教術語頻頻可見。如王維《過廬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中就有「青眼」、「青蓮」、「香積」、「上人」、「錫杖」、「檀越」、「趺坐」、「焚香」、「法雲地」、「凈居天」、「因緣法」、「次第禪」、「一燈」、「身」、「心」等從單音節至三音節的佛教語詞。而以寫通俗詩聞名的詩人如王梵志、寒山等人的詩中,佛教用語更是其中的主要內容。如寒山詩:「痴屬根本業,無明煩惱坑;輪迴幾許劫,只為造迷盲。」又「十善化四天,
莊嚴多七寶;七寶鎮隨身,莊嚴甚妙好。」其中「痴」、「業」、「無明」、「煩惱」、「輪迴」、「劫」、「十善」、「四天」、「莊嚴」、「七寶」均為佛教詞。王梵志的詩中,就有可稱作佛教專用名詞的一百二十個左右。
近現代 近代漢語是古代漢語與現代漢語之間以早期白話文獻為代表的漢語。
現代漢語 現代漢語是現代漢民族使用的語言。廣義的現代漢語包括漢語的各種方言,即不同地區的漢族人所使用的語言,這些語言都是漢語,只是在語音、辭彙、語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而狹義的現代漢語則是指「普通話」,即「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所代表的標準現代漢語也是中國的國家通用語言。
對外漢語是以其他語言為母語的國家或民族的人為對象的漢語教學。也稱為漢語作為外語教學或者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相應專業為高等院校培養具有較高外語文化修養且能以外語為工作語言的漢語和中國文化教師,為旅遊
語言分類
標準漢語 主詞條:現代標準漢語、普通話
狹義的「漢語」僅指現代標準漢語,是以北京話為標準語音、以官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在非表音情況下,僅指現代白話文的書面語,其他的方言白話文不能作為書面語。中國的中小學中教授漢語的文字、語法、文學等的科目叫語文、中文、國文等,都是漢語文的稱謂。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的語文課,以普通話(國語)授課;在香港和澳門因通行粵語,所以學校會以粵語授課。中國大陸、中國港澳的「普通話」、中國台灣的「國語」、海外華人華僑的「華語」大體上是相同的,只在個別字詞的讀音上有些微區別。此外,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是以繁體中文為主要文字的地區。
中國的語言學家多認為漢語是一種單一的語言,但國外部分語言學家和中國國內的一些語言學家以及一些地方主義者認為漢語作為一個語族是官話、粵語、吳語、閩語、客家話等語言的統稱,即漢語是由一簇親屬語言組成的語族,但綜合起來看仍是一門語言。
漢語是聯合國的六種官方語文之一,亦為當今世界上作為母語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除中國外,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也是廣泛使用漢語的國家。在中國港澳地區和新加坡,漢語被定為官方語言,而在中國台灣和中國大陸作為非法定的行政用語。很多國家都開始將漢語列為第二語言,加入授課內容。
漢語方言
主詞條:漢語方言 在2007年的國際認證ISO639-3國際語種代號的編製中,國際標準化組織把漢語分為13種方言,閩東方言(cdo)、晉方言(cjy)、官方言(cmn)、莆仙方言(cpx)、徽方言(czh)、閩中方言(czo)、贛方言(gan),客家方言(hak)、湘方言(hsn)、閩北方言(mnp)、閩南方言(nan)、吳方言(wuu)、粵方言(yue)。
目前,中國大陸、中國台灣以普通話(國語)為通用語言,同時在兩廣(中國廣東、中國廣西)地區、中國香港與中國澳門等地區以及部份海外華人以粵語作為通用語,另外使用潮州話、閩南話、客家話、吳語等或其他家鄉語言(漢語)的人會使用自己的母語作為交際通用語言。
語言文字 主詞條:漢字、繁體字、簡化字
漢語作為以語素文字為文字系統的語言,文字高度的統一與規範,現代漢語有統一和規範的語法。而漢字在表音上面更富於變化。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廣袤的領土疆域內,漢字的讀音有一定因時因地的變遷,並導致方言的產生。但是漢語書面語言規範,消除了因為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白話文運動之前所使用的書面語叫做「文言」,是一種以上古漢語所使用的以「雅言」為基礎的書面語。在現代漢語的書面語中,雖然文言已經很少使用了,但是在中國台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大陸的中國語文教學中,文言文仍然佔有重要的地位。白話文運動之後所推動的書面漢語通常被稱為「白話」,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的現代書面語。
文言文在古代的一些東亞、東南亞國家都是官方行文的標準,而現時東亞國家使用文言文亦可交流,但是這種傳統的語言因為使用者越來越少,而改為使用現代文體,及學習外語來交流。
和各類涉外部門培養導遊和翻譯人才。
推薦閱讀:
※了芸師父對中天一門傳承的開示
※漢地傳承略說(一)
※天童寺:禪宗五山第二山 禪門曹洞宗傳承地
※??傳承祖訓家風 忠勤廉正造福百姓
※尋源太極拳:陳家溝太極的傳承、生意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