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大門稱作「山門」的含義
06-06
山門又作「三門」,是佛教叢林的象徵,有以下幾種意思:寺院正面、最外層的門,稱山門;寺院為了避開市井塵俗而建於山中,因此稱山號、設山門;泛指寺院為山門,後世即使造於平地、市井中之寺院,亦泛稱山門;寺院全體有時亦稱山門。
《敕修百丈清規》卷一〈聖節〉曰:「啟建之先一日,堂司備榜,張於三門之右,及上殿經單俱用黃紙書之。」卷六〈日用軌範〉曰:「食罷出寮,不得出三門。」一般出家人修行,以寺院內為界限,僧侶沒有特殊情況,不能離開寺院。
山門是寺院的代稱,亦透露出大乘佛教的核心精神,表達了空、無相、無願的思想,稱為「三解脫門」,指得解脫至無餘涅槃之空、無相、無願三種法門。
根據《大智度論》卷二十所載:「譬如城有三門,一人身不得一時從三門入,若入則從一門。諸法實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門:空、無相、無作。」
三門的內涵豐富,表法意義深遠。三門有智慧、慈悲、方便三解脫門之表法意義。《佛地經論》卷一:菩薩進趣菩提所修之三種法門。即:(一)智慧門,知進守退為智,知空無我為慧;依智故不求自樂,依慧故遠離貪著。(二)慈悲門,拔苦為悲,與樂為慈;依悲故拔一切眾生之苦,依慈故遠離無安眾生心。(三)方便門,正直為方,外己為便;依正直故生憐憫一切眾生心,依外己故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智慧門屬自利,慈悲門屬利他,方便門則自利利他雙行。然三門雖分,實則不二,智即悲,悲即智,是為智悲雙行以攝化眾生而成方便門。
推薦閱讀:
※那些年我們誤解過的寺院規矩 | 學誠法師答問十分
※中國最壯觀的十大宗教寺院
※祝聖寺日記(2)
※02-(3/3)寺院的法會
※內證功德海:六大寺院禪修中心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