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官制
兩晉指西晉(公元265-316年)和東晉(公元317—420年)。官制大多遵循曹魏制度。重要官員多來源司馬氏宗室和士族階層。
西晉初年不設丞相,八王之亂後才又置丞相,一般由諸王或權力很大的士族擔任。丞相位高權重,《宋書·百官志》說:「自魏晉以來,非復人臣之位矣。」丞相之下,有所謂的「八公」,即太宰、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大司馬、大將軍,由諸王或世家大族充任。八公之下,又有「位從公」之名,始於曹魏。凡開府儀同三司者都是位從公。開府指開設府第,設官建署。儀同三司,指儀仗同於太尉、司徒、司空。多加給各種名號的將軍和光祿大夫,前者是武官位從公,後者是文官位從公。
晉朝最重要的機構是尚書台、中書省、門下省。尚書台,也叫尚書省,魏晉以來並用,直到南朝後期才固定稱省。晉朝尚書台組織比東漢、曹魏時候更加嚴密。公卿權重者錄尚書事。尚書令為首,尚書僕射為副。尚書令、僕射辦公處稱都座,有左、右丞。左丞負責尚書台內部禁令及庶務。右丞負責庫藏廬舍及遠道文書奏章。都座以下有列曹尚書,初設有吏部、三公、客曹、駕部、屯田、度支六曹,後改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東晉則設吏部、五兵、左民、度支、祠部五曹。尚書下有三十五曹郎(尚書郎)。東晉時只設十五曹郎。從組織構成上可以看出,尚書省是朝廷內外、中央地方各項政務的集匯處。尚書台轉為處理行政事務的機構,中書省就成為機要之司,地位日漸重要。中書省設中書監、令。其下有中書侍郎、中書通事舍人。《通典·中書令》說:「魏晉以下,中書監、令掌贊詔命,記會時事,典作文書,以其地在樞近,多承寵任,是以人因其位,謂之鳳凰池焉。」說明遵照皇帝的旨意製作詔令是中書省的主要職責。《晉書·荀勖[xu序]傳》記,西晉時荀勖任中書監24年,專管機密,後改任尚書令。有人向他祝賀,他生氣地回答:「奪我鳳凰池,有什麼值得慶賀的!」可見中書省所受皇帝寵任和實際上的權力已經超過了尚書台。晉朝中書監、令大多出自高門華閥,常由三公兼任。如東晉時候領中書監的三公有王導、庾亮、謝安、劉裕等人,都是當時朝中握有實權的尊官。門下省由東漢的侍中寺演化而來。前文已述,曹魏的時候已有「門下」之名,西晉正式稱門下省。門下省是皇帝的近侍顧問機構,凡涉及到重要的政令和軍國大事,皇帝一般都要向門下省諮詢。此外,門下省有「駁奏」之權,即尚書台奏事在呈報皇帝前,須先經門下省審閱,門下省如有不同意見,可以進行論駁,或另擬方案,與尚書台奏事同呈皇帝定奪。東晉時門下省又有「駁詔」之權,即詔書在下受詔者之前,先下門下省審核,如有不妥,門下省可提出建議,或不下發,或改詔再發。門下省長官為侍中,下有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給事中、散騎侍郎等官。三省各有分工,彼此制衡,是繼宰相制度之後,輔政形式的一個重大變化。
兩晉仍設有列卿,但朝中庶政總領於尚書台,地位明顯下降,職務也有所並省。西晉時候無中尉。東晉時候不設衛尉、光祿勛,大鴻臚、太僕、將作大匠也不常設置。御史台仍以中丞為主官,「督司百僚」(《晉書·傅玄傳於咸附傳》)。晉武帝時,又把謁者台併入御史台。西晉仍以宗室、外戚為奉車都尉、駙馬都尉、騎都尉。東晉僅存尚公主者為駙馬都尉。
宮職中,太后三卿、皇后卿的設置與曹魏時相同。惟太后三卿的地位不同於曹魏,而與東漢相同。晉武帝時候設太子官,以太子太傅、少傅領之。以後又有師保、詹事等官的設置,但省置不常。屬官有中庶子、中舍人、食官令、庶子、舍人、洗馬、秘書、左右衛率、家令、仆等。
地方上實行分封制和州郡縣制。晉初,分封皇族27人為諸侯王。王國有大、中、小三等。大國有民20000戶,軍隊5000人;中國有民10000戶,軍隊3000人;小國有民5000戶,軍隊1500人。各王國可以自辟文武官屬,長官稱內史,職如太守。西晉沿用漢魏舊制,置司隸校尉統司州,監察京師和所轄各郡。東晉建都於建康(今南京市),以揚州刺史代司隸校尉。司州之外各州設刺史,郡設太守(京師所在郡稱尹),縣設令、長。州郡長官通常是一身二任,軍民兩政,渾然不分。絕大多數州的刺史,乃至郡守,往往帶有都督、將軍的稱號。他們既握兵符,又管民政;既有州郡佐官,又設將軍幕府,文武僚佐,縱橫捭闔[baihe擺盒]。東晉時候,中原士族及其部曲南遷,在江南重置州郡縣,即稱僑州、僑郡、僑縣。
西晉封爵除王外,有公、侯、伯、子、男、鄉侯、亭侯、關內侯、關中侯、關外侯等名號。職官等級則品與石混用。俸祿以斛(谷)、匹(絹)、斤(綿)並計。
推薦閱讀:
※馬勇 |如何萬歲:清末官制改革啟示
※隋朝官制
※清末官制改革
※唐朝官制
※清朝官制
TAG:官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