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真的是一個流氓無賴嗎?
文|老劉也說兩句
01
漢朝(前202—220年)是繼秦朝之後的大一統王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共歷二十九帝,享國四百零五年。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長的王朝,國土面積1300萬平方公里,也是奠定我們國家基礎的根本。漢族,漢語,漢服,都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但是,這麼一個偉大的朝代,他的開國皇帝劉邦,卻被塑造成了一個無賴流氓,難道劉邦真的是一個無賴流氓嗎?
司馬遷,你能出來說說嗎?
劉邦孫子的孫子,把你的小雞雞給割掉了,但你也不能這麼編派人家的老祖宗啊。史記寫的是不錯,但在塑造高祖劉邦的這部分,你是否真的有點耍小心眼了?在沒有否定高祖劉邦豐功偉績的同時(主要是否定不了,儘管你把霸王項羽寫的多麼英雄,但這更從另一個方面,顯示了高祖劉邦的偉大),卻把很多筆墨,塑造高祖劉邦的無賴流氓的性格上,但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嗎?
02
高祖劉邦騙媳婦:
呂后的爹呂公,投奔沛縣縣長走親戚,劉邦作為亭長,也就是鄉長級別的官(有人說應該算鄉鎮派出所所長),他去吃頓飯,還需要拿份子錢嗎?還有蕭何的話:"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現在想想,司馬遷編派的這些話,本身就有問題。蕭何當時是縣委的辦公室主任,比劉邦的亭長級別要高,當時如果他真說了這樣的話,那以後怎麼在劉邦面前屁顛屁顛的那麼聽話?一個「多大言,少成事」的人,你一輩子跟著他,聽他的幹什麼?
從當今科學的角度說,什麼呂公會面相,於是把呂后嫁給了劉邦,也是胡扯。最大的可能是,在酒席上劉邦官位級別雖然小,但言談舉止,都在其他人之上,因此呂公能看上這樣的好女婿,假如劉邦真是騙吃騙喝的小混混,呂公能看上這樣的人?
因此,這個故事司馬遷編造的可能性極大。
02
劉邦為了自己逃命,把自己的孩子踹下車
虎毒不食子,有這樣當爹的嗎?但司馬遷就是把劉邦塑造成了這樣的一個爹。
《史記》:項羽大破漢軍。漢王敗,不利,馳去。見孝惠、魯元,載之。漢王急,馬罷,虜在後,常蹶兩兒欲棄之,嬰常收,竟載之,徐行面雍樹乃馳。漢王怒,行欲斬嬰者十餘,卒得脫,而致孝惠、魯元於豐。
司馬遷編造的這個故事,更不靠譜。
首先我要問:這個故事,是誰告訴司馬遷的?劉邦自己?夏侯嬰?還是劉邦的兩個孩子?這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情,假如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誰又敢出來胡說?
大家仔細想想當時的情節,再分析分析這樣的事情是否會發生:
後邊有追兵,馬車一定跑的很快,三番五次的把兩個孩子踹下車,怎麼兩個孩子都沒有受傷,以後也沒有留下什麼後遺症什麼的,兩個孩子是鐵打的?
做主要的是,兩個孩子能有多重,扔掉孩子,能增加多少馬車的車速?把兩個孩子踹下車,然後夏侯嬰停下車,再一個孩子一個孩子的抱上車,那要耽誤多少時間?還三番五次,難道劉邦是傻瓜?
再有,劉邦為什麼以後要多次反覆要殺夏侯嬰,難道是怨恨夏侯嬰救了他的兩個孩子?簡直不可思議。
因此,這個故事,司馬遷編派的可能性也很大,利用這個故事,把劉邦塑造成了一個毫無人性的無賴。
即使這個故事是真的,也是司馬遷,也包括我們,誤解了劉邦。
追兵在後,馬車高速運行,劉邦擔心兩個孩子的安全,只好把兩個孩子放下車,要孩子先找地方躲躲,以後再回來尋找。畢竟,追兵是追他劉邦的,不會對兩個孩子怎麼樣,再說,他們也不知道這兩個孩子就是劉邦的兒子與丫頭。因此,把孩子先放下,是對孩子最安全的策略,最好的選擇。
可惜,劉邦碰上了一個豬一樣的隊友:夏侯嬰
03
劉邦要喝老爹的肉湯
這個故事應該是真的,因為那個時候劉邦項羽都成氣候了,估計有史官記錄他們之間的對話了。
史記: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這個劉邦要喝他老爹肉湯的故事,真實度是比較大的,但這個故事,更彰顯了劉邦的大氣與機智,反而證明了項羽才是真正的小人無賴。
項羽,你不是西楚霸王嗎?兩軍對壘,你有本事就打啊。那要烹調人家的老爹嚇唬對方,要人家撤軍,你算哪門子英雄?
面對這樣的無賴對手,劉邦應該怎麼處置?
哭哭啼啼哀求項羽,放過他父親,馬上撤軍?顯然,這個做法是成不了氣候的小男人做法,是不可取的。
惡狠狠的大罵項羽,罵他不仁不義,激怒項羽,真殺了他老爹,這種做法是莽漢之舉,更不可取。
而劉邦的做法,是最完美,最聰明的選擇:1:咱兩個是兄弟啊,早先是戰友啊。2:我爹就是你爹,你爹就是我爹,戰爭歸戰爭,但不要傷害我們兄弟之間的情誼。3:你真把我爹給煮了,我也沒有辦法,你敢煮咱爹,我就敢要一碗湯喝。
這個做法沒有毛病吧?只是劉邦的一個計策,怎麼就成無賴了?
04
在《史記》中的《高祖本紀》中,開篇就是劉邦「好酒及色」,借蕭何之嘴,說劉邦「固多大言,少成事」,蕭何、曹參等人,最初願意臣服劉邦,竟然是因為,「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盡讓劉季」。意思就是說,蕭何、曹參等人,願意讓劉邦做沛公,絕不是因為他們信服劉邦,只是因為他們膽小怕事,而不是因為劉邦有什麼值得他們佩服的地方。這種牽強附會的說辭,司馬遷惡意貶低劉邦的人格,是很明顯的。
包括以後鴻門宴的故事,仔細分析,在那個局勢下,項羽不殺劉邦,應該是正確的。項羽殺劉邦,蔣介石完全可以在重慶對毛澤東下手,難道不是這個道理嗎?
因此,司馬遷對歷史的描寫,尤其是對劉邦的人物塑造,很多都是不可信的。
04
說實話,我覺得司馬遷褒項貶劉的做法,主要原因是被劉家人閹了!
但司馬遷在《史記》中雖然刻意的褒項貶劉,也不至於幾千年後,大漢帝國的開國皇帝,仍然以一個無賴流氓身份出現在我們面前,這裡還有很多原因。
歷史,是由文人寫的,而古代的文人,儒生又是地位最高的,一代一代的儒生,從司馬遷開始,就一直在黑劉邦,而讚美項羽。
因為劉邦屬於草根出身,而項羽屬於貴族出身,文人儒生本身就是些瞧不起草根的沒落貴族,出身低微的劉邦能做了開國皇帝,讓他們心裡一直酸溜溜的。
而劉邦對儒生的不尊敬,對知識分子不友好的態度,也導致了歷代的文人學者,對劉邦沒有什麼好感。
劉邦建立大漢帝國之後,採取的是無為而治的政治措施,推崇的是黃道而不是儒家。所謂正統的儒家文人,就在一直貶低劉邦,這也是歷史把劉邦塑造成一個無賴流氓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焚書坑儒得罪了文人,成了千古暴君;大清的雍正皇帝,得罪了文人,成了寡仁少義的君王,這就是得罪了文人的結果。
但秦始皇,雍正皇帝,近代有很多人開始為他們平反,但大漢王朝的開國皇帝劉邦,就這樣一直流氓無賴下去嗎?
很多時候,文人是得罪不起的,尤其是史官!
推薦閱讀:
※劉邦與叔孫通
※項羽已死,韓信也被奪權,但遠在千里之外的這個人讓劉邦寢食難安
※安漢置縣始末:韓信死了,范目、張良不辭而別,劉邦怕了?
※劉邦臨死為何不放過最好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