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惟賢長老《心經講記》(七)

  四、明破執

  [經文]「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心經》之精要「空、不、無」三字

  此段是破執著。我們對內的虛妄執著不破,則正理不顯;無明不除,則智慧不彰。就如天上有烏雲,若不經大風猛吹猛刮,烏雲就不散,明凈天空就不顯,太陽光也射不出來。這是譬喻修行要用的功夫。

  《心經》之精要集中於「空、不、無」三字。文中「空」字有七個、「不」字有八個、「無」字有十七個。「空」就是從因緣生法上證得緣起性空達到實相般若。「不」即顯空相、真心的道理。什麼是空相?什麼是實相?什麼是如來性?這是不能以普通凡情來計度的。「無」就是無所得,不要有所執著,「以無所得故」是總的原因,即要有無所得的精神。此「無」,不是說一切皆空,什麼都沒有了,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因果現象是有的,不能否定,不能說世出世間法都沒有了。「無」指奪情不奪法,即把虛妄之情遣除乾淨,但世出世間的因果法則,一切三界五趣、四生九有、六凡四聖是有的,情是虛妄之情,就是要破此情。不管執著世出世間法,還是執著世俗、勝義二諦,都要破!

  「空」的種類很多,諸家所作空之分類有:二空、三空、四空、六空、七空、十空、十一空、十二空、十四空、十六空、十八空、十九空、二十空。諸分類中,而以《大般若經》中講的十八空為著,即: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畢竟空、無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

  總之,講「空」是空除一切執著,空除對世間法、出世間法的執著,空除對世俗諦、勝義諦的執著,若有一點執著就達不到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如虛空一樣,一塵不染,無掛無礙,若有塵垢,就不能顯出光輝。心如太虛、量周沙界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空」的意思。

  應怎樣認識一切法如幻如化呢?《金剛經》言: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

  應作如是觀。

  一切法是夢幻泡影,無自性,不能執著,有執著就遣迷不盡,妄情不除,境界不高。《金剛經》言:如來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如來說布施,即非布施,是名布施;如來說忍辱波羅蜜,即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這些「非」是破執、遣相、奪情的。為何奪情?因眾生境界里的我見很深,心胸很狹隘,必須破除。

  梁武帝與達摩祖師的問答

  梁武帝是歷史上有名的佛教徒。他當皇帝後大興寺廟,大建法會,大興布施,大修供養,九次捨身。按佛教因果律講,其功不可謂不大。但他的功德只局限於人天境界內。當年達摩祖師西來時最先來見他。

  梁武帝問達摩祖師:「我修了很多寺廟,齋了許多高僧,舉辦了好多法會,度了很多僧人,請問大師,我有什麼功德?」

  達摩祖師答言:「你這不過是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有什麼功德?」這給了他一記當頭棒喝。

  梁武帝又問:「什麼是聖諦第一義?」

  達摩祖師回答道:「廓然無聖!」即說什麼都是空洞洞的,有什麼聖不聖呢。

  梁武帝又問:「那你又是哪一個?」

  師答言:「我認不得。」

  達摩祖師見與梁武帝話不投機,一葦渡江就到嵩山少林寺來面壁。

  實際上達摩祖師說話處處是在破除梁武帝的執著,使他心胸廣大,但梁武帝沒有這個境界,領悟不到。儘管他是個佛教徒,但沒有大乘心胸。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公案。

  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祖師面壁十年期間,慧可前去拜見他。慧可站在達摩祖師面壁的洞前很久,但達摩祖師在定中沒有理他。很長時間過去了,冬天下起了大雪,慧可滿身是雪花,為了表示求法的決心,他就割掉一隻胳膊,血在雪裡到處流。

  達摩祖師出定後,看他這麼誠心,就問:「你要求什麼?」

  慧可說:「我的心不安,乞師給我安心。」

  達摩祖師道:「你說你的心不安,你把你的心拿來我看一下。」

  慧可想了半天,東找心、西找心,然後說:「覓心了不可得。」

  達摩祖師說:「現在我已給你把心安了。」慧可言下大悟。

  以後,達摩祖師把衣缽傳與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禪宗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我們平常東想西想的心是分別心、虛妄心,不是我們的真實心。我們本真之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豎窮三際、橫遍十方,若有一點執著,就找不到此心,唯有以「無我慧」才能掃除一切執著。若從生理上來分析,那是肉團心,還有人認為腦神經是心,其實那都不是佛教講的心,而是色法的範疇。佛法講一切世間法都如幻如化,是變化的,不能執著,包括大小乘教法也不能執著,有執著,心胸就狹小,相就不能遣除,心量不大所得的功德就有限,也達不到佛果。「破」就是破這些虛妄認識。

  一切法都是假法

  唯識法相教法講「三性」: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在依他起(因緣生法)上遣除遍計所執(人我執、法我執),證得人我空、法我空而契入圓成實性(真如法性)。這是唯識法相教法的宗旨。此中道了義與般若空宗步調完全一致。

  《唯識三十頌》認為一切法(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假法」。「假」分為「有體施設假」和「無體隨情假」兩種。「有體施設假」就是因果法則,乃依他起性上假施設之我法,世出世間是有體的,若要了解它,只能根據語言文字來代表,這語言文字是假名安立,所以稱「有體施設假」。「無體隨情假」,指在依他起上眾生周遍計度的一切心、物是根本就沒有的,是隨妄情認為才有的,主觀的我執和客觀的法執都是由妄情產生的。

  山河大地、宇宙萬物、世出世間一切知識學問都是有體施設假。世間我法如士農工商、各種民族、國王大臣及科學、哲學、生理學、心理學、物理學、化學、數學等世間學問,出世間我法如阿羅漢、聲聞、獨覺、菩薩等都是名稱的安立。世間法如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出世間的法如四諦、十二因緣、四攝六度等,一切都不離語言音聲,是假安立,不能執著,要遣相去執,才能見到真實相。所以「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其中包括就世俗諦和勝義諦,五蘊、十二處、十八界代表世俗諦,四諦、十二因緣、般若、涅槃、菩提代表勝義諦。

  無所得可見真空

  「以無所得故。」指學佛人修般若就要掃除一切執著,不能執著世俗諦,也不能執著勝義諦,在修行過程中,不要有所執著,要有徹底空的精神,以無所得的精神才能真正見到空,才能生起智慧。故佛法言:「實際理地,不立一塵,佛事門中,不舍一法。」

  「實際理地,不立一塵」,指在真如境界一塵都不能沾染它、執著它。一塵即一微塵,真如境界、法性境界、空性境界都叫實際理地。

  「佛事門中,不舍一法」指修學佛法的過程中,不能捨棄一法。不管是人天善法、聲聞清凈解脫法,還是菩薩大士行,一點都不能棄捨。若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恆不退轉,其精神就偉大了。

  本段分別遣凡夫、二乘及一部分大乘對世間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出世間法(四諦、十二因緣、菩薩、菩提涅槃)的執著。

  遣除凡夫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執著

  首先遣除凡夫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執著。

  「五蘊」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代表物質,是肉體;「受想行識」代表精神,由物質和精神組成五蘊。「蘊」者「積聚」義,即身體是由色受想行識五個元素組成。眾生執著五蘊身為「我」,其實離開這五個元素有什麼「我」?佛說五蘊意趣,就是指出人身由五蘊和合而成,無我可得,既無「即蘊」之我、也無「離蘊」之我。要破除我執、眾生的妄情執著。有執我就有追求、貪求,故佛宣說五蘊、分析五蘊,是為破我執、破除即蘊我和離蘊我。

  「十二處」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知法。緣境後在意識中產生印象,就叫法塵。佛說十二處也是破「我」的。我們的見聞嗅嘗觸知都是由於根塵相觸,六根與六塵相觸,無此緣就不能見聞嗅嘗觸知。並不是我在見、我在聞、我在嘗、我在觸、我在知,並沒有一個我,這也是在破除我執。

  「十八界」就是十二處加上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世間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蘊、處、界」三科,「蘊」以精神為主,「處」以物質為主,「界」以六識為主。我們能認識客觀世界完全是心的作用。這裡強調心體的作用離不開六識。

  佛經主要講「識」,《心經》講轉虛妄心為真實心,這是心體的作用。「十八界」主講六識的作用,密意說「一切唯心造」,其中無人我、無法我。心並不是萬能的主宰,它能認識一切、辨別一切,還是靠緣生法而建立。沒有一個萬能的創造一切的上帝,萬法是靠因緣變現而建立,其中也找不到一個我體、法體。所以「蘊、處、界」在佛經里主要是分析世間的法相。小乘講七十五法,大乘講百法。

  「蘊」是積聚義。人身是由五種元素集合而成;「處」是生長義,由六根緣六塵可生起六識,在唯識法相中,六根緣六塵起六識,離不開種子而生,故為「處」;「界」呢,就是種類之義,精神、物質的種類分成十八種,各自性能、作用都不同,故稱為「界」。

  這裡首先破除對世間法的執著。

  「是故空中無色」,了解空的道理,知道外境如幻如化,就不執著;「無受想行識」,不執著精神界有個我。這就是空除五蘊。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不執著十二處,因它們都沒有實體,是變化的。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指不能執著十八界,六根、六塵、六識都是有變化的,無一實體。

  如此講「蘊、處、界」來破除眾生的我執、法執。主客觀的「我、法」都是妄情,這種執著很普遍。所有的人誰不會貪戀我、誰不追求六塵境界呢?講某個社團,他就有個社團的我,講民族,他思想里就有個民族的我,講國家就個國家的我。由我執造出若干的界限,如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勒認為他們日耳曼民族最優秀,應由他來統一世界,於是發動世界大戰,這就是由於我執造成的。凡夫境界我執甚深,有種種的我。而佛法講慈悲和平,是本著無我精神的。

  以上是空除世間法中一切精神的、物質的、自然的、社會的執著。有執著就有虛妄分別,有執著小則害己,大則害人、害國、害世界。所以要有「無」的精神。要奪情不奪法。

  破除獨覺對十二因緣的執著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這是破除獨覺的執著。小乘分獨覺(緣覺)、聲聞,即通常指的「二乘」。聲聞是聞佛音聲而證道,如跟隨佛的千二百五十人都是經常聽佛說法的,阿難、迦葉、舍利弗、目犍連等都是聲聞乘。獨覺是指生長在佛前佛後,能在水邊林下或山洞寂靜處觀察世間一切法,看花開花落,由自然現象看到人生現象,看到生老病死的流轉而覺悟,他認識到,要遠離生死,就要修無漏因,這就是十二因緣的範圍,也是獨覺所觀察的。

  什麼叫十二因緣呢?十二因緣是眾生流轉世間的十二種原因或條件。無明緣行(就是「行」以「無明」為條件,余緣類似)、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無明、行」是過去因,迷於出世解脫之理,有無明就起惑造業,表現於行動上叫行,包括善行、惡行、不動行。善行是修人天的因,惡行修三惡道的因,不動行是欲界以上色界、無色界之世間禪定的因,這些都屬世間因,感世間的果報,這是眾生流轉生死的原因。「識」指投胎之識即第八根本識,也叫生命識,有此因才能投生,才有生命的識體。「名色」是指入母胎後最初和合的肉體,包括精神。「六入」即六根逐步具足,從嬰兒到兒童、壯年都要具足。「觸」指感觸,剛出母胎的小孩對外境也有感觸。「受」有苦受、樂受、舍受。感觸不好的境界稱苦受,感觸好的境界叫樂受,感觸不好不壞的境界名不苦不樂受即舍受。「愛」指對好的境界有貪愛心、追求心。「取」就進一步以實際行動體現,由於貪愛心,想去追求。「有」就造了業,潛伏了因,有了種子,就會有未來的果報。「生」和「老死」就是未來的果報。

  由過去的無明、行,就有現在的識、名色、六入、觸、受,繼而由現在的愛、取、有,就召感未來的生、老死。這樣輪轉,無窮無盡。這是三世兩重因果,說明現在的「果」是由過去的「因」感得,未來的「果」是由現在的「因」感得,所以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就是緣覺所悟的十二因緣的境界。

  十二因緣都是世間流轉,那如何消滅流轉之因呢?首先要消滅無明、根除無明,這叫「無明盡」。「無明盡」需明因識果,知道厭離生死而求解脫的道理。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廣論》強調由下士道至中士道,再由中士道至上士道,鼓勵我們學佛人首先要保持增上生,需修五戒十善;進一步修中士道的出離心;再發菩提心,具足真空之見,為上士道。「無明盡」是中士道的解脫道。

  要消滅生死苦就要消滅無明,轉無明為明慧,才能解脫生死。這樣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即從無明盡到老死盡都稱「還滅門」。從無明、行、識到生、老、死叫「流轉門」。這就是緣覺修的十二因緣。修了十二因緣後,不要執著,有了執著境界就不高了。進一步要修菩薩乘,由小歸大,就要有空的精神。「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是十二因緣的還滅門,加「無」字表示不要有所著。

  破除聲聞對四聖諦的執著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這是對聲聞和菩薩講的。「苦、集、滅、道」是佛最初在鹿野苑講的「四聖諦」法。

  佛出家未經他父王同意,半夜越城而走。當時只有一個叫車匿的車夫跟隨他。出城後,自己削髮以表決心。其父王捨不得,便派五大臣跟隨他,從苦行林到雪山,五大臣都跟隨著釋迦牟尼佛。後來佛離開雪山在尼蓮禪河沐浴,接受了牧女的供養(為了繼續修行,身體必須恢復。佛法講借假修真,飲食卧具衣服等還是離不開的)。五大臣認為佛退失了道心,就離開佛去鹿野苑修行。佛成道後,最初就在鹿野苑為五大臣說四諦法,這五大臣即是最初的僧團。

  「四聖諦」包括世間、出世間的因果真理,諦即真理。

  「苦」是世間的果報,代表世間的一切痛苦現象。「苦」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還有「一百零八苦」等等。「集」代表世間的因,包括惑業。「苦集」是世間的因果現象。「滅」代表涅槃境界,「滅」者,消滅了一切無明煩惱,到了清凈解脫的境界,這是出世解脫的果報。「道」是解脫的因、解脫的道路。

  如何得到解脫的果報,有種種修行的方法,簡單講有「戒、定、慧」三學,廣一點講有「八正道」,再廣一點就有「三十七菩提分」。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稱為「道」。「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三十七菩提分」指四念處、四正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由修這些可得滅諦,證得涅槃。

  「四諦」是佛對小乘聲聞僧講的解脫行。佛初說法即三轉四諦法。小乘以《阿含經》為主,講四諦法的有印度世親菩薩的《俱舍論》二十卷,《大毗婆沙論》,其內容很豐富,是佛教的根本教。聲聞依止修行可證得羅漢果。但是小乘境界對「諦有」起執著,要破此執,故說「無苦集滅道」。

  破除菩薩對菩提涅槃的執著

  「無智亦無得」為明菩薩道。「智」代表般若慧,修般若而不執著般若,要空掉它,對「勝義諦」的執著也要空。因菩薩境界還未到佛果,還不圓滿,有所執著,內心就不「空」,心胸也就不夠廣大。

  「如來德相」分為「智德」和「斷德」兩種。「智德」由智慧證得菩提,「斷德」由斷煩惱證得涅槃。消除無明證得明慧,即由智慧證得菩提果,是「智德」;消除煩惱使內心清凈,得解脫證涅槃,叫「斷德」。智德和斷德是菩薩必須證的果報。但菩薩大士行,雖修般若而不能執著,遣相去執,才能達到心如太虛,量周沙界。

  「以無所得故」,是總的原因。學佛人對世間法「蘊處界」不能執著,要破除妄想分別;二乘人不能對「四諦」、「十二因緣」起執著;菩薩不能對般若(包括六度萬行、菩提果)起執著。因此結合我們的修行,修了布施就不要執我在修布施,某人的某東西是我給的,我應如何如何,這樣就達不到空的境界,達不到「三輪體空」。修布施如此,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都要如此。如果沒有「空」的精神,儘管修了六度,功德也是有限量的,說不上不可限量。當然「三輪體空的精神」,並不是否定修行種因,不然因果現象就不成立。

.
推薦閱讀:

《心經講記修訂版》 印廣法師主講 第11講
《心經》講記(連載六)
恭迎觀世音菩薩聖誕!邀您一起念《心經》(附攻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
《心經註解》第十一卷

TAG:心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