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博物館 歷史陳列展區

無錫博物館 歷史陳列展區

從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這片瀕臨太湖的土地變得更加活躍。良渚文化高城墩遺址與馬橋文化佘城遺址的發現表明,無錫是以一種宏闊的氣度進入文明時代的。及至周代,泰伯兄弟落戶梅里,不僅為社會經濟的開發建立了制度框架,而且開創出對歷史進程產生重大影響的吳文化。秦漢以來,這裡經歷了由粗陋而精雅,從尚武到崇文的巨大轉變,並在唐宋時期發展成中國農業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然而,無錫歷史上最令人矚目的還是明清時期商業經濟的發展,尤其是近代以來的百年繁華。濱江臨湖、通達四方的區位優勢,披荊斬棘、務實創新的文化基因與人們在社會轉型背景下不懈的探索與開拓匯聚一道,孕育出近代中國最絢麗的工商文化之花,並使無錫成為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發祥地。無錫歷史文化陳列作為無錫博物院展區最大的一個常規展覽,從無錫城市發展的脈絡作為主線,雖然其中沒有太多高規格的文物,但是也不乏著名的鴻山文化玉器和禮器,早期江南吳越文化遺存等對於研究江南幾千年來歷史發展所不可或缺的珍貴文物,無錫自古以來名人輩出,可謂江南風水寶地,人傑地靈,例如阿炳,錢鍾書,何振梁,蔡振華,丁駿輝,薛富成,榮毅仁,等等。

青瓷帶把罐 春秋 闔閭城遺址出土

圓渦紋筒形器 春秋

陶脊首 唐代

江蘇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 春秋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無錫市錫山區文物管理委員會組成聯合考古隊,對鴻山鎮開發區範圍內的土墩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結果是驚人的,15個土墩中有7座墓葬是戰國早期的越國貴族墓,這7座貴族墓分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墓,並以丘承墩特大型墓為核心,呈扇形分布。根據隨葬品的等級和規模,專家又確定了越國貴族的五個等級。這是我國第一次較完整地揭示越國貴族墓葬在同一墓地中的分布規律。在7個墓葬中,丘承墩是惟一一個特大型貴族墓葬,並且是目前已知的僅次於紹興印山越王墓的越國第二大墓,封土為長方形覆斗狀,墓坑平面為「中」字形,長57米。根據墓葬的規模、形制和在墓地中的位置,以及隨葬器物的數量、種類和等級推測,丘承墩墓主的等級應為僅次于越王的越國大夫,此墓主室和後室總長僅次於紹興印山越王墓,遠高於其他中小型越國貴族墓。讓專家感到驚喜的是,7個墓葬中共出土了2000餘件隨葬器物,其中丘承墩出土隨葬器物1100餘件,玉器40餘件。「鴻山越墓出土的隨葬器物是目前已發掘的越國墓葬中等級最高、質地最好且器類最為齊全的。」項目考古領隊、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敏表示。丘承墩出土的40件玉器中葬玉有覆面和帶鉤,佩玉有龍形佩、雙龍佩、龍鳳佩、龍首珩、璧形佩、環、瑗和動物造型的鳳鳥、奔兔等。玉覆面以條帶分為四區,每區各雕一淺浮雕龍紋;玉帶鉤以四條長蛇為飾,蛇身穿過中心的圓環並盤繞四周,鉤作蛇首狀,均為罕見的越國貴族葬玉。「這些精美絕倫的玉器都彰顯了墓主的顯赫身份。」張敏介紹說,只有諸侯才能用玉覆面,而「四龍四蛇」更是最高級別的紋飾組合。隨葬的佩玉中有五璜,這也是周代最高等級的諸侯隨葬品。這些都標明墓主的身份與諸侯相當或略低於諸侯。丘承墩出土的玉器中不少使用了微雕工藝,這可能是國內發現的最早的微雕玉器。最突出的是一件玉鳳,長僅3.3厘米,鳳身飾以精美微雕,在放大鏡下方清晰可見。這件玉鳳體態優雅飽滿,厚重又不失輕盈,造型既平衡又有不對稱的張力,體現了工匠豐富的想像力。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王巍說:「浙江印山越王墓雖然規模宏偉,結構獨特,但由於被盜掘,隨葬品所剩無幾,使學術界對越國歷史和文化的研究受到很大局限。鴻山越墓未遭盜掘,墓葬形制和隨葬品保存完好,有助於全面了解戰國早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是建國以來吳越考古最重大的發現。」鴻山越墓向世人展示了種類齊全的龐大越國地下樂器庫。墓葬群共出土樂器500餘件,其數量和品類都堪稱我國音樂史上的空前發現。鴻山越墓出土的青瓷樂器中有成套的仿中原青銅樂器的編鐘、甬鍾和石磬,亦有越式的缶、錞於、丁寧、鈴形器、鈕鐸、句鑃、鈕鎛、鼓座等,其種類遠遠多於曾侯乙墓。缶、鐸和鼓座是首次發現的越國樂器和樂器部件。《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曾有記載,澠池會上藺相如請秦王為趙王擊缶,但長期以來,人們對「缶」只聞其名,未見其形,且一直認為缶是瓦器。鴻山越墓出土的3件青瓷三足缶使其得以正名,它們與其他樂器同出土於壁龕中,口徑達40厘米,作深腹盆形,內外施青黃色釉,口沿和上腹部飾細蟠虺紋,有兩個獸首狀寬耳,另兩側有一對稱的蜥蜴匍匐在口沿,蜥蜴的兩前肢攀在沿上,而口銜缶沿,造型誇張生動。青瓷鼓座是首次發現的越國青瓷樂器部件,即懸鼓的座基,因同時出土4件,並與鍾、鎛、鐸、錞於、丁寧、句鑃共出,故將其定為鼓座。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鼓座上部有6條堆塑的雙頭蛇,蛇身飾鱗紋,彎曲作遊動狀,頭向上昂,兩蛇相交,栩栩如生。民族音樂專家、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院院長伍國棟教授表示,中國先秦音樂史研究大多是以中原音樂為中心而展開的,對吳越地區的音樂文化提及不多,實證材料不足是個很重要的原因。這次越國隨葬青瓷樂器如此大量集中出土,十分罕見,這龐大的地下樂器庫也體現了當時音樂生活的豐富多彩,填補了東南地區古代音樂文化史料不足的遺憾。在鴻山越墓考古之前,中國最早的成熟瓷器出現在東漢時期。此次鴻山越墓出土的近千件青瓷器中,發現了極少量的高等級瓷器,質地堅硬,胎色發白,釉色泛綠且成玻璃狀,厚薄均勻,而且胎釉結合好,與六朝時期最高等級的青瓷器相當。張敏說,這一發現將我國成熟青瓷出現的年代向前推了600年左右,為研究和探討我國瓷器的起源和發展提供了珍貴資料。丘承墩還出土了4件琉璃釉盤蛇玲瓏球形陶器,8條蛇盤成圓圈狀,一蛇口銜另一蛇尾部,紅、藍、白三彩相間。玲瓏球形器是首次發現的最高規格的越國隨葬器物,專家認為它是象徵王權或神權的神器。這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戰國早期的低溫琉璃釉陶器,對研究我國的陶瓷史彌足珍貴。隨葬品的獨一無二自然意味著墓主身份的獨一無二。人們最想知道的是,鴻山越國貴族墓中的特大型墓丘成墩的墓主是何許人也?張敏認為,墓主應該是僅次于越王的某一個功高權重的大夫。但也有專家認為,墓主就是越王,或者是王室成員。由於沒有出土帶文字的隨葬品,丘承墩墓主之爭尚難有定論。

玉飛鳳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無錫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的2000餘件文物中,精美絕倫的44件玉器引人注目。尤其是大小造型各異的3件玉飛鳳,工藝水平極高,體態優雅飽滿,栩栩如生,展翅欲飛,是難得一見的精美寶玉。戰國時盛行佩組玉,即將數件玉器組合在一起加以懸佩,玉鳳和玉龍就多是此種佩飾中的組件。鴻山出土的三件玉鳳,其中最小的一件約3.3厘米。青白玉或雞骨白,局部白化,伴有黃褐沁,兩面用微雕工藝陰刻細密的鱗形紋和羽線紋,呈展翅欲飛狀,動感十足,給人以自由靈動清新而活潑的感覺。身體中部有一孔貫穿,這可能是中國最早的微雕工藝。1976年河南安陽小屯村雖出土過一件玉飛鳳,但無錫鴻山出土的精美微雕玉飛鳳還是首次看到,代表戰國早期極高的工藝水平。這次考古重大發現,說明無錫是吳文化的發源地,更是吳越文化交融的發展地。

雙龍佩 鴻山越國貴族墓出土戰國玉龍形象可謂千姿百態,爭芳鬥豔,它在造型上衝破了前代規整拘謹的束縛,顯得活潑靈巧,玲瓏有致,給人一種清純自然的全新感受。在技藝上也更為嫻熟圓暢、精湛,給古代玉雕史增添了絢麗的篇章。戰國以後,這種充滿內在活力和藝術魅力的玉龍作品就比較少見了。鴻山雙龍佩是國內首次發現的器形,目前所知僅此一例,是一件極為難得的珍品。兩條「S」形龍攀沿在一柱兩邊,柱身以雲紋、斜線紋和細方格紋。青白玉龍形佩,大部分呈雞骨白,整器為「S」形龍,虯麴生動,態勢均衡。其上陰刻谷紋、局部邊緣間弧線紋和絞絲紋,龍身正中一穿孔、器身多處鏤空。S形龍也是戰國時期玉龍造型的一種新形式,龍形轉折流利,龍角似耳,龍頭象馬頭,上唇長大,下唇短小,非常生動活潑。墓中出土的玉器,可以說代表了戰國琢玉的最高工藝,說明當時鏤雕工藝已非常發達和精湛。

真子飛霜鏡 唐代

文臣俑 唐代

四神博鉅鏡 漢代無錫市博物館藏四神規矩鏡,直徑18.85厘米,是漢代王莽統治時期出現的一個新鏡種,流行於王莽至東漢前期。鏡背紋飾中除設置了四神紋飾外,還有「T」「V」「l」符號紋飾,這三種符號一般稱規矩紋,也有人稱博局紋。從四神規矩鏡的鏡背布局看,充分體現了道家的思維。

貴溪五十兩銀錠 宋代

至元寶鈔五百文 元代 錢裕墓出土

影青劃花蓋碗 宋代

龍泉窯鬲式爐 宋代

琵琶硯 宋代漢代劉熙《釋名》說:「硯,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它是由原始社會的研磨器演變而來的。新石器時代,人們已經使用研墨器研製顏料,繪製圖案。在安陽殷墟婦好墓中就出土過調色器。這些研磨器和調色器,應算是硯的雛形。1972年在湖北雲夢秦墓中發現的硯和研墨,可以認為是最早的書寫硯了,其形制已經和漢硯大致相同。西漢時制硯有了顯著的發展,硯的種類增多,有石硯、陶硯、銅硯、漆硯等。漢至魏晉的石硯,盛行圓形三足式,雕刻風格渾樸,造型生動。魏晉時還出現了瓷硯,硯堂無釉,以利研磨,其形多為圓形蹄足。隋唐以後,由於造墨技術的發展,墨質漸優,可不用研石,對硯的要求相應提高。到唐代,硯質、硯式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名硯石相繼發現,如廣東肇慶的端石,安徽婺源的歙石、山東的紅絲石、甘肅臨洮的洮石等。這些硯石堅實細膩,滋潤發墨,具有美麗的紋理。到宋代,士人更重石硯,陶硯逐漸為石硯所取代,宋硯自成樸素大方,實用雅觀的風格。無錫楊灣南宋墓出土一件明山石琵琶硯,略呈長方梯形,長21.7厘米,寬8.4—9.5厘米,厚1.65厘米。因明山石常雜有紫綠兩色,通長被施作巧雕,此石即以綠色琢成四弦琵琶形硯池,紫石留作底板,線條流暢,色彩分明,整體形制規整秀麗,獨具匠心。因其為宋墓出土,不僅為宋硯珍品,而且也為我國古代音樂史的重要發現。明山石又稱「紫袍玉帶」,產於湖南省芷江縣明山,該石質地均勻細膩,色彩紛呈,文理清晰,軟硬適度,曾被定為貢石送往朝廷。據記載,在南宋高宗時期,人們就開始利用明山石制硯。明山石硯,具南北各硯之優點,集觀賞實用和收藏於一體,因其石質地堅細適度,磨墨不費時,磨出的墨汁細膩均勻且用時不傷筆、不幹墨,深受歷代文人墨客之喜愛。

山形石筆架 元代

夫字魚鱗圖冊 明萬曆

石質觀音像 唐代

花卉紋犀角杯 明代

沉香木松石紋杯 清代

清醴陵釉下五彩龍鳳紋瓶無錫市博物館藏醴陵釉下五彩龍鳳紋瓶,造型恭正挺秀,精工製造。胎子極細極白,瓷化程度很高,胎輕體薄,非常勻稱;釉面勻薄,顏色很白很亮,高度玻璃化。因是現代化生產,胎體很規整,其胎體選料上乘,胎壁輕薄均勻,坯釉結合好,燒結程度較高,叩擊聲音清脆。它集胎質美、釉色美、工藝美、器形美、彩飾美於一體。從技術角度而言,宣統瓷器的工藝水平較高,具有現代陶瓷工藝的特徵。醴陵釉下彩的色線畫法,是分墨線和色線。墨色燒制在一定的溫度下消失,呈現空白的效果,畫面輪廓清晰,龍鳳紋呼之欲出,活靈活現。由於墨線揮發消失,花、莖、葉層次分明,可見花瓣葉片有正反面的區別,表現出靈動鮮活真實的質感。這是醴陵釉下五彩所特有的工藝。色線是根據預設的顏色,燒成後呈現的各種鮮亮柔美的色調。整個畫面雖然主題是刻板的龍鳳紋圖案,但是畫面清雅、溫潤、素潔、靜美,與挺拔的器型相得益彰。清未民初,由於新創製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器產量極少,同時時局動蕩,作品覆蓋面不寬。

金五梁冠 明代 1979年徵集

八仙慶壽紋包金木梳 明代 1976年盪口出土

蟠桃會 清代 周阿生周阿生[清]江蘇無錫人,為同治(一八六二至一八七四)年間惠山泥塑老藝人。能用「揑段鑲手」法捏制戲文,所塑「蟠桃會」在二尺見方範圍內塑造王母、八仙等二十七聳立體像,神態生動,色彩和諧明顯,推為傑作。作有《民間藝人錄、文物一九五九年四期》。道光、嘉慶之際,崑腔戲、徽班戲和一種稱作「草台戲」的民間戲曲在江南地區十分興盛,後來京劇也流傳至南方,惠山彩塑藝人以這些戲曲為題材,用「捏段鑲手」(先捏頭,然後捏身、手、腳,再將頭與手腳鑲在身上)的手法,創造出一種「手捏戲文」泥人,周阿生就是惠山「手捏戲文」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傳世作品有《鳳儀亭》(無錫市泥人博物館藏)和大型彩塑《蟠桃大會》(無錫市博物館藏)等。五十年代初,江蘇省惠山泥塑創作研究所曾從民間搜集到一批周阿生創作的泥人陶模,這批頭模刻畫的人物形象、性格、身份、年齡各異,其中有老生、小生、美女、武將、壽星等。周阿生塑造的女性形象端莊善良而秀美,武將面貌和藹的特點,技藝水平很高。其代表作《蟠桃大會》製作於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作品內容是各路神仙賀西王母壽。周阿生早年曾結識有名的佛塑藝人朱谷生為友,故他的很多作品帶有佛塑的慣用手法,以假山為背景,層層迭迭,共布置了二十七個人物,四匹坐騎,氣勢宏大,場面熱鬧。任務的位置錯落有致,相互呼應,布局緊湊,結構完整統一。作品中的人物又各具神情動態,或舉目遠眺,或低首凝思,或娓娓清談,或手舞足蹈,衣紋簡練,形神生動,富有裝飾趣味。除了捏制戲文外,周阿生也致力於塑作兒童耍貨,對惠山的傳統彩塑品種《大阿福》、《小花囡》、《小如意》等,都曾作過精心修改,以提高其藝術性。他還曾創作過《小玩意》、《老壽星》、《小韃子》、《劉海》等十幾種兒童耍貨,豐富了惠山彩塑的品種。

松鼠葡萄紫砂壺 清代


推薦閱讀:

陳列共和陳列培訓,零售陳列師落地培訓
新飾覺陳列|服裝店鋪的『風水』,日常要注意哪些?
在阿瑪尼做陳列的師哥回家,幾句話分享自己的職業規劃
150部讓人回味的電影陳列,拿去收藏! 

TAG:歷史 | 博物館 | 陳列 | 無錫 | 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