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一個大學教授鑒賞詩詞時滿腹才學,卻作不出一首好的詩詞作品來?
哈哈哈,這就是外行說外行話了。我是千千千里馬。我來談談教授的詩歌學問與創作詩歌 。
欣賞詩歌真的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所以,詩歌有詩學,也就是詩歌鑒賞。
往往詩歌一經欣賞解讀,你會發現詩歌作品完全不同的新天地。
欣賞真的是一門學問。比如,杜甫的詩歌是中國歷史上被欣賞最多的詩歌作品。
而打開一部詩歌欣賞研究著作,你會發現,詩歌的世界是無比豐富多彩。一首詩有無數欣賞家。例如僅僅是杜甫的《秋興八首》這一組詩,據葉嘉瑩先生的搜集,歷代的欣賞家不完全的統計,居然有20多萬字的文章。而且各有各的精彩點評。同時,也伴隨著許許多多錯誤的解讀。
詩歌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難讀的」的文學作品。因為,詩歌自古就有「詩無達詁」的說法。所以,詩歌真的需要教授指導欣賞。
但是,欣賞詩歌是一個理性分析為主的認知活動,而創作詩歌是一個運用形象思維創造語言的過程。
僅僅是思維方式,欣賞和創作都有很大區別,因此,教授解讀詩歌可以滿腹經綸,但是寫詩,那就滿腹經綸也沒有用了。
自古就有「詩有別才」的說法,這就是說,不是你學富五車就一定能夠寫出詩歌的,尤其是好的詩歌。
由於研究詩歌的教授不一定就能寫出詩歌作品,尤其很難寫出優秀的詩歌作品,所以,也是詩歌學者非常尷尬的一件事情。
南京大學古典文學教授程千帆先生,曾經專門提出一個學者自律:他要求自己盡量會寫詩,而且經常寫一些詩。
實際上,程千帆先生的詩歌也是不錯的,只是我們不太了解罷了。他的學生莫礪鋒繼承了這個傳統,也經常寫詩。
所以說,不是詩歌教授都不寫詩,而是,能夠寫出好詩的教授實在不多罷了。
葉嘉瑩先生是大家的熟悉的詩歌學者,同時,他也是一個詩人。
我們真的希望,詩歌學者能夠寫詩,起碼能夠寫出合格的詩歌作品。否則,只能天花亂墜地解讀古詩,自己卻是一個詩盲,那是真的很尷尬的。
推薦閱讀:
※榮譽等身,一生為事業奉獻的太醫堂老教授王朝鳳
※從史傑鵬先生打賞事件說起
※揭秘:禤國維教授治皮膚病的珍貴經驗
※法律的理想與法理學的擔當——評周永坤教授《法理學(第二版)》
※王利明教授的法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