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練練「爬牆」就能好?沒搞清這4塊肌肉,你只會越練越糟!

對於肌骨疼痛疾病,大眾中總是會流傳一些「絕招」,例如——

腰痛就練小燕飛飛飛飛飛!

腰椎間盤突出倒走就能好!

以及

肩周炎練練「爬牆」就能好!

像下圖這樣的動作

你是不是經常在各種肩痛治療文章中看到呢?

但是,正所謂「無評估不治療」

在康復界

沒有任何一個動作是萬能的

沒有經過評估就貿然自我鍛煉

可能會越練越糟!

我們最近就接手了這樣一位客戶。陸先生,主訴肩周炎發病一個月,自2017年5月開始出現右肩關節活動受限,在這期間堅持每天練習爬牆運動,卻不料肩關節的疼痛和受限卻越來越嚴重。

為什麼不是每一位肩周炎患者都能練習「爬牆」並獲得改善呢?造成肩周炎的原因有哪些?在肩周炎的評估和調理中,我們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文章導讀

1、肩周炎的概念及分類

2、肩袖肌群的基礎解剖

3、肩周炎的評估和治療思路

肩周炎的概念及分類

從廣義上來說,肩周炎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發炎的統稱,包括肩袖損傷、岡上肌肌腱炎、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等等。

而狹義上的概念,也是我們多數人以為的肩周炎,指的是「凍結肩」,也稱為凝肩、五十肩。

△在後文中我們討論的「肩周炎」均指狹義肩周炎,即「凍結肩」。

凍結肩,又可以分為「原發性凍結肩」和「繼發性凍結肩」。

△ 本圖拍自脊近完美內部培訓分享會

Ⅰ 原發性凍結肩

原發性凍結肩是指原發的一類關節僵硬和疼痛。關於原發性凍結肩的發病機制尚有爭議,可能的致病原因包括:

  • 免疫

  • 炎症反應

  • 生化及內分泌異常

  • 最新研究顯示,糖尿病是導致肩周炎的重要原因之一,這可能與糖尿病能引起微血管病變和內分泌紊亂等一系列改變有關。同時,肩周炎與各種心臟、內分泌和神經系統疾病有一定關係。

    Ⅱ 繼發性凍結肩

    繼發性凍結肩發生於應激事件或創傷之後出現活動受限,可以導致繼發性凍結肩的原因包括術後、軟組織損傷和骨折。

    1995年某研究報告顯示,在935名患者中僅有50名盂肱關節活動受限的患者可被歸類於原發性凍結肩。

    這就是為什麼說,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處在40-50歲年齡層次的人,一旦出現肩關節周圍軟組織損傷,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並及時做出處理,防止因為炎症滲出最後導致關節凍結。即肩袖損傷沒有及時處理、或者處理不當都可能變成繼發性凍結肩。

    其實,在肩關節疾病中,肩周炎特別是原發性凍結肩的發病率相對較低,而肩袖損傷及肩袖損傷引起的繼發性凍結肩,才是肩關節疾病中發病率最高的。

    這就是為什麼在開頭提到的案例中,陸先生在練習「爬牆」動作後,肩關節疼痛反而加劇了。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這個案例:

    Ⅲ 案例回顧

    陸先生的案例,就是典型的肩袖損傷處理不當造成的繼發性凍結肩。因此,儘管運動訓練對於肩關節周圍疾病的康復至關重要,但是在沒有對肩周軟組織進行檢查之前、猛烈牽拉上臂和手拎重物等方法會對肩袖肌群造成更加嚴重的損傷,甚至會加重病情。

    我們有必須先來了解一下肩袖肌群的解剖結構——

    肩袖肌群的基礎解剖

    肩袖肌群 rotator cuff

    包括岡上肌 Supraspinous Muscle 、岡下肌 Infraspinatus Muscle 、小圓肌 Teres Minor Muscle 和肩胛下肌 Subscapularis Muscle 。

    肩袖損傷是指由這些肌腱組成的的肩袖,在上肢反覆上舉和提拉重物的過程中,受到強烈牽拉和摩擦擠壓,造成肩袖結構發生病變或破裂,從而導致肩部疼痛以及功能障礙。

    肩袖肌群的遠端附著點融入到肩關節周圍關節囊中並附著於肱骨近端,形成一個保護套,以將肱骨頭穩固並居中在關節窩內,提供肩關節活動時的動態穩定性,同時還需要良好的本體感受性來整合神經控制系統和肌肉運動系統。

    因此通過鍛煉來強化肩袖肌群的肌肉力量和增強其本體感受性,可以增強肩部的穩定性。

    我們來依次看一下組成肩袖肌群的四塊肌肉:

    Ⅰ 岡上肌

    ▼ 解剖

    內側附著於肩胛骨岡上窩內三分之二,外側附著於肱骨大結節上關節面。由肩胛上神經支配(C5)。

    ▼功能

    外展上臂,使肱骨頭向上滾動;把肱骨頭牢固地緊壓在關節窩內,防止手臂在體側下垂時肱骨頭向下移位;在肱骨頭上方形成半剛性的墊片,限制肱骨的過度上移。

    ▼病因

    手臂下垂拎提重物,手臂外展推舉重物或長時間上提肩部工作。

    ▼癥狀

    抬肩活動明顯受限; 在肩部外展時則表現為劇烈的疼痛,還表現為肩部僵硬或肩關節彈響聲。在三角肌深部表現為靜止性酸痛,可向下延伸集中於肱骨外上髁處,易被誤診為三角肌下滑囊炎或肱骨外上髁炎。

    Ⅱ 岡下肌

    ▼解剖

    向內附著於岡下窩內側三分之二及相鄰筋膜,向外附著於肱骨大結節後側,肌腱在上方和後側與肩關節囊融合。由肩胛上神經(C56)支配。

    ▼功能

    使上臂在盂肱關節處外旋;在上臂運動時輔助將肱骨頭穩定在肩胛骨關節窩內。

    ▼癥狀

    上臂不能同時內旋和內收,即手無法夠向後背部;肩前痛(易被誤診為肱二頭肌腱炎),可達肩關節深處,並向下延伸至上臂前外側、前臂外側、手部橈側,或向上達枕下頸後部;肩胛骨脊椎緣肌腱聯合處還可引起同側肩胛間的菱形肌部疼痛;患者常用手握住肩前方,無法側卧睡眠,還可出現上肢易疲勞、抓握無力等癥狀。

    Ⅲ 小圓肌

    ▼解剖

    向內附著於肩胛骨腋緣上三分之二,向外緊貼肩關節囊後部附著於肱骨大結節最下方的切跡。由腋神經(C57)支配。

    ▼功能

    使上臂在盂肱關節處旋外;在上臂運動中輔助將肱骨頭穩定在肩胛骨關節窩內。

    ▼癥狀

    更多表現為肩後痛(後三角肌深處肱骨三角肌粗隆處),而不是肩關節活動受限;少數表現為四五指麻木和刺痛,肩關節向上和向後活動時加劇,易被誤診為尺神經或C8神經根病變。

    Ⅳ 肩胛下肌

    ▼解剖

    向內附著於肩胛骨前表面,向外經過肩關節前方附著於肱骨前側的小結節和肩關節囊下部,並與關節囊融合。由上下肩胛下神經(C56)支配。

    ▼功能

    使上臂內旋內收,拮抗三角肌幫助將肱骨頭維持在肩胛骨關節窩內,以增加盂肱關節的穩定性,並防止肱骨向前移位。

    ▼癥狀

    肩後劇痛,可覆蓋肩胛骨,並向上臂後側延伸至肘關節,還可達環繞腕部的帶狀疼痛區域。外展與後伸嚴重受限,是形成「凍結肩」和偏癱患者肩痛和關節活動受限的主要肌肉,甚至導致肱骨頭半脫位。

    因此,對於肩周炎患者而言,康復鍛煉是重要的,但必須在科學合理的指導下進行。

    那麼,一個完整的肩周炎患者評估和治療思路是怎樣的呢?

    肩周炎的評估和治療思路

    Step 1 靜態姿勢

    觀察肩胛骨位置及形態,是否存在翼狀肩,肩胛下角翹起,上交叉體態是否明顯。

    Step2 主動運動(主動關節活動度檢查)

    觀察肩關節在整體活動中是否存在活動受限,同時關注肩複合關節中的單個關節,如肩肱節律是否存在異常,鎖骨活動是否存在異常。

    Step3 被動活動(被動關節活動度檢查)

    肩關節周圍軟組織組織是否存在粘連,是否對關節活動產生反向牽拉(與主動關節活動度相對比)

    Step4 肌肉力量測試

    是否因為主動肌肌力不足導致關節活動障礙。

    Step5 特殊實驗

    如空罐實驗、肩峰撞擊實驗···針對性檢查軟組織是否存在損傷。

    Step6 觸診

    是否存在明顯激痛點,軟組織粘連及硬結。

    Step7 考慮肩胛骨穩定性

    正如我們在開頭提到的那句話——「沒有一個康復動作是萬能的」,一定要在評估基礎上,才能進行針對性松解或強化訓練,真正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推薦閱讀:

    點壓中封穴,肩周炎痛消
    肩周炎藥酒方
    肩周炎妙方
    翼狀肩or肩周炎?
    肩周炎越治越痛,你找對原因了嗎?

    TAG:肌肉 | 肩周炎 | 練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