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法王如意寶關於往生西方的開示()

---------------------------------------------------------------------------------------------------------------------------------晉美彭措法王:從信心可以推出一個人的智慧發布:明華居士 [] 日期:2010-11-18 19:11:00 對上師和密法不予與重視,對上師不報恩,經常擾亂上師的心,以及不如法修持的這種人,所有的護法神,尤其是以密主佛母為主的這些護法神都會捨棄和呵斥他,並且會經常給他製造違緣,使他所做的事情不吉祥,尤其是他的身體會得各種各樣的疾病等等。  父續的護法神主要是滾波護法神,象聞解脫經當中瑪楞霍怙主則非常重要。而大圓滿當中所有護法神的根本就是密主佛母,若寧瑪派當中有人對上師和大圓滿不恭敬,那護法神就經常會是懲罰制裁他,此外,還有眾多的憤怒事業本尊,比如象十八位大自在尊、三十位猛尊,也會經常對這些人造違緣或者是懲罰,他們一切所作所為都不吉祥,今生和來世會遭受大量的痛苦。  對上師沒有任何虛偽,非常恭敬地報恩德的這種人,比如我們每個人的能力雖然有限,但只要在上師面前不要虛偽,盡心儘力地報答上師恩德,即使今生不能報答,發願乃至生生世世對上師報恩德,這樣不管是自己修行還是供養等各方面盡心儘力地如此發心的人,那所有的本尊和空行、護法神就會象母親對自己的兒子那樣慈愛保護的,自己的修證也不會唐捐,功德和驗相會越來越增上。 無論我們修任何一個法,首先要對上師祈禱,然後再繼續修持,這是我們寧瑪巴普遍的傳統。因此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上師,若能經常這樣行持,那將來的將來也就會越來越吉祥和圓滿。比如象有些密宗論典當中講,在將來的七世會越來越增上吉祥,經常對上師恭敬和依教奉行的這種人,最終肯定會取得成就。  以前那若巴的弟子瑪爾巴譯師在準備接受灌頂時,勝樂金剛壇城的所有本尊都顯現在虛空當中,這時候那若巴問弟子:「現在勝樂金剛的本尊都顯現了,你今天是在上師面前求受灌頂還是在本尊面前求此灌頂?」當時瑪爾巴譯師就想,我在上師面前已經得受過無數次的灌頂和教言,而今天能面見到本尊的機會又是非常難得,於是他說我願在本尊面前灌頂,但結果所有的本尊都化光融入到上師的心間。後來瑪爾巴想,我說的話不對,這會不會導致緣起破壞了呢?上師就告訴他,剛才你不願意在上師面前求灌頂,這個緣起表明你的家族無法將佛法繼承下去,但另一方面你每次修本尊的時候,卻經常是把上師和本尊觀為無二無別,這表明你的佛法會通過弟子廣為弘揚。瑪爾巴說:「我有七個兒子,能不能把這個緣起恢復呢?」上師說:「無論你有七個兒子,哪怕是有十四個兒子也派不上用場,這個緣起不能恢復了。」以後,瑪爾巴的弟子米拉日巴觀察弟子的夢兆時,達波仁波切夢見從一個老鷹窩裡飛出了無數的小老鷹,米拉日巴授記這是瑪爾巴的佛法將大力弘揚的徵兆。以前,蓮花生的弟子金剛降魔不敢請求蓮花生大師給他灌頂,他就想在空行母意喜措嘉面前得到灌頂,於是他在一隻烏鴉的頸上捎上一張紙條,請求空行母賜給他金剛橛的灌頂,但空行母把烏鴉頸上的信看後並沒有給他迴音。後來就有十二尊護法神顯現在金剛降魔的面前,但他沒有向他們求受灌頂,再後來金剛橛親自顯現時,他也沒有祈求灌頂,他說,我最好在蓮花生大師前得受灌頂。在中午,蓮花生大師就親自顯現在空行母的面前,說是初十的時候讓金剛降魔來,我可以給他灌頂。所以對上師必須要尊重,上師比本尊還重要。即使把教言給他傳講了,但是仍不會對上師報恩的這種愚笨的人,實際上就是教言的盜賊。有智慧的人,即使對世間上並不重要的一些教言的上師,他也是非常恭敬,更何況對傳授甚深密法教言的上師呢!作為一個智者,對凈土教言他也會恭敬,更何況得到密宗的法還不恭敬呢?  (還有一些人,他會說:「這些教言有什麼保密的,人人都可以講,拉薩在講,漢地也在講,這個教言沒有什麼可保密。不管保密還是不保密,我都能知道它的密意。」類似這樣胡說八道的人還不少。比如我認為,本來釋迦牟尼佛所傳講的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歸納就是大圓滿密法,但有些愚人會這麼說:「大圓滿很好懂,這裡沒有什麼不懂的,我都可以給許多人講述,即使在十萬個眷屬面前講也是沒有一點問題。」看到這種人真可憐!他們也經常毀謗上師和教言,這就是真正佛法的盜賊。)泄露秘密的界限大家也應該清楚,榮素班智達有關密宗誓言方面的論典對此問題講述得比較廣。有些愚笨的人不知道泄露秘密的過患,他經常把竅訣擺在口頭上給眾人宣揚,這種人就不是真正的法器,是一種劣器。比如獅子的奶是不能盛在象鐵或銅所製成的劣器中,否則它會全部泄漏,同樣,對這些惡劣的人也不能傳授甚深的密法,否則他不但得不到成就反而毀壞了自己。  竅訣的價值就在於能將自己所希求的結果在儘快的時間內獲得,如果自己能精進修持,那僅僅是依靠一個教言或竅訣,也能得到成就。因此即使以世界上所有的財產也無法衡量它的價值,雖然整個大地上已經鋪滿了黃金,但是也不能比上甚深教言哪怕是一分的價值。一個如意寶也只能解決自己的飲食和生活問題,密法的教誡真的比如意寶還寶貴難得。一般在印度,欲得到一些普通的婆羅門的教言,如果沒有供養,也是得不到的。所以按以前印度的規矩,若是沒有黃金,根本求不到法,從藏地來說,以前的國王赤松德贊等也向菩提薩埵和布瑪目扎等這些高僧大德供養了大量純金。  而現在一些愚劣的人,沒有點滴供養,但卻想乞求甚深的教言,如果我給這種人傳授了教言,那他自己也不會去珍惜和重視,這樣對他也沒有什麼利益。雖然上師不一定需要這些財產,但從供養發心等方面,上師可以觀察了知一個弟子的信心大小。以前阿底峽尊者來藏地弘法的時候,諸弟子們也是對尊者供養了牛和馬等許多貴重物品,當時藏人的邪見比較嚴重,他們都認為是阿底峽尊者的貪心特別大。有一天,阿日地方的一位姑娘看見阿底峽尊者,生起了信心,於是就將自己身上所佩戴的金銀財寶都供養了,但這個姑娘回家以後,她的丈夫為這件事狠狠地打罵她,結果她就跳河了。當時很多人就誹謗阿底峽尊者說:「你看阿底峽的貪心有多大,那個女人也是為了供養阿底峽而死去了。」後來仲敦巴問阿底峽尊者:「您為什麼要接受她的供養?」阿底峽尊者說:「因為我接受了她的供養,不久的將來她就會變成我的一個弟子,她也能再見到我的。」後來在阿底峽尊者還沒有圓寂的時候,這位姑娘就轉世成為了仲敦巴的一位大弟子。所以有些高僧大德接受供養也是具有很多外內密的意義。有些人誹謗甚深的論典,說是它的意義沒有什麼不好懂,修起來也沒有什麼,然後自己在行動上也不會去作絲毫的努力和修持。象這種愚人,對甚深的教言一點都不珍惜,對此也不會產生稀有難得之心,他們覺得這些都極容易得到。而具有智慧的人,在得到教言後就作認真的修持,當自己的智慧越來越增上時,對上師也會油然生起強烈的信心和恭敬心,並且也不斷地生起想對上師報答恩德之心。有些人好象今天對上師特別恭敬很想報答恩德,但過了一段時間就將自己的信心退失了。所以你們應反觀自己的相續,看看自己對上師是否具特別的虔信恭敬,然後對教言是否抱有一個稀有難得非常珍愛的心情。當一個人依靠上師的教言真正獲得了一些證悟時,他的信心和恭敬心就會越來越增上;反之,這個弟子的相續中若沒有得到上師的智慧,那他的信心就好象是越來越退失,所以從信心可以推出一個人的智慧。  (比如我自己認為是在十五歲時依靠《直指心性》證悟了大圓滿,但我當時對上師和佛法的信心和現在相比較,則有天淵之別。我現在的信心非常猛烈,我經常這麼想,要想擺脫輪迴和今生的各種痛苦,只有上師和大圓滿法才能救護我,自己有如此信心,這可能是因為現在人老了,我執太重的緣故。  其實在依止上師的過程中,要想讓上師歡喜,也不一定要供養財物。比如昨天我平時傳法用的錄音機壞了,今天有個喇嘛就給我拿來了一個,現在我確確實實生起了無比的歡喜。此錄音機是這個喇嘛以前到漢地去的時候買的,他對它特別執著,好象一天都沒有用過,但今天我傳法時卻很需要他的這個錄音機。所以對上師不一定要供養財產,有時上師是否生歡喜心與弟子的行為有密切的關係,比如今天這個喇嘛若給我供養一斤黃金,我不一定很歡喜,但有時侯與上師的意願比較相應的一些行為和言詞卻事關重要。)有些人僅是依靠詞句而不依靠意義,也不知道甚深教言的價值,雖然已經給他傳授過無數的教言,他都不會生起歡喜心,但若是給他一點點低劣的財物,這個弟子卻會非常高興,這就是愚笨的行為。(比如我給大家講過不少大圓滿法,但有些人卻對我生不起太大信心和歡喜心,而當我給他一塊牛肉或羊肉的話,這個弟子就特別高興,他會認為我的上師非常好,對我格外關照。)  就象剛才所講的,在一塊牛肉和大圓滿法面前,只選擇一塊牛肉的這種沒有信心的非法器,為什麼還要傳給他們教言呢?如果沒有給他們傳法,難道就活不到現在嗎?這裡意思是講,對上師一點都不恭敬只喜歡財富的這種人,就不要給他傳法,否則就好象把金粉散灑在水裡一樣非常可惜,這也是一種愚笨的做法。若對上師沒有信心,利益弟子的緣起就已經毀壞了。(對上師的恭敬不在於外面的行為,而在於內心。如麥彭仁波切有一個叫捏涅俄薩的侍者,馬爾康人,本來他是一個愚笨的人,脾氣也比較暴躁,有時候好象在上師面前也顯得非常無禮,態度極不調柔恭順。有時上師親自開許了的弟子,而他卻擋在外面說是上師生的病特別嚴重,不讓他們見麥彭仁波切。有時麥彭上師本人也似乎特別害怕這個侍者,比如堪布擁嘎為著作功德藏的講義來請求教示時,本來麥彭仁波切有許多甚深的關於八個難題的教言正待給堪布擁嘎解說,但那個俄薩來了,麥彭仁波切就很害怕,他趕忙對擁嘎說:「現在你快去吧!你看,俄薩來了,我現在不敢給你講。」從表面上看來,俄薩好象對上師很不恭敬,但實際上麥彭仁波切把自己相續中的智慧全都傳授給他了,比如他的金剛七句祈禱文的講義當時就是為了喇嘛俄薩而宣說的。後來麥彭上師圓寂的時候對捏涅俄薩說:「你以後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去找華木欽哲。」然後對其他人說:「以後他生病的時候,你們一定要關照他!」所以不在於表面上的花言巧語,而在於內心是否對上師真正具有信心、恭敬心和歡喜心。)作為弟子,首先如果沒有恭敬心,利益的緣起就沒有了。第二沒有智慧,上師所講的法的意義就不會明了通達,若是其它法的內容不懂也勉強可以說得過去,但對大圓滿教言的意義則必須要有所了解,否則一點智慧都沒有,也是極容易誤入邪道。第三如果弟子精進不夠,則不能獲得上師的密意,第四泄露了秘密也是不能成就。  所以對上師有恭敬心,自己具足智慧和精進,能夠保守秘密,也存有利他之心的這些人,在恭敬地依止了上師之後,並獲得上師許可的情況下,就按照教言秘密地行持佛法,這時自己哪怕遇到生命危險也絕不違背上師的教言。然後為了甚深傳承不間斷,需要依靠一個方便方法來弘揚佛法。(比如以前桑格王修在77歲時獲得成就,後來沒有遇到具相的明妃,他就活了一百多歲,當遇到弟子智格迦納香頓時,就給他傳授了佛法,後來就成就了虹身。)所以為了不斷傳承,自己應該修持並如法地加以弘揚,若是按照上師的教言自己以恭敬心去行持,那最後就象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樣,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成就,一切皆會吉祥和圓滿。  有些人經常宣揚竅訣,或是把教言隨隨便便就傳給別人。這種人就象是飛禽損害水果一樣,教言的能力將被損壞乃至徹底喪失,以後非但自己不能享用,別人也無法從中獲益。  教言若是人人都知道,那人們對智者就不會恭敬。比如在金洲,黃金的價值就極其微薄普通。若隨意宣說教言,則不但聽聞的人寥寥無幾,而且聽者對說者也不會十分恭敬,說者反而需要對聽者作讚歎和恭敬。(現在末法時代就是這種現象,好象上師說法,弟子對上師不一定感激,上師反而需要感謝和恭敬弟子。所以如今的眾多愚人,根本不懂得珍貴教言的甚深意義和它的價值。)這些口頭上隨便宣說教言的阿闍黎,以及為私慾想得到教言的一些狡詐弟子,他們真是把教言全部能加以毀壞的根本。沒有廣博智慧的愚者或是聞思修行不究竟的這些人口中的教言,就象是那些貧窮人手中的寶貝一樣,他們都同樣樂意在別人面前宣揚,非常願意給別人講解。比如有些人只知道一個生起次第的修法,可能他就覺得自己懂得已經太多了,然後到處都去給人宣講。  這些淺薄的人在稍微得到一些教言的時候,在人前人後非常願意講出來,好象給別人傳講的這種心特別地急。對這種人不管怎麼壓也壓不下去,就象在大鍋裡面煮肺臟時,那個肺臟一直是漂浮在水面,所以這種人的智慧一直是浮在表面上,它是不會被密藏著的。自己得到一點竅訣的時候,馬上就要傳給別人,這實際上是一種愚笨的做法。  本來具有法相的這些上師已經捨棄了今世,他們對弟子供養的財富並不一定歡喜,但為了觀察弟子的根基和抉擇弟子是否是真正的法器,他們需要看看弟子是對上師怎樣供養的,又是怎樣為上師做事情的,是如何對上師生歡喜心的等等,這些都應該觀察。所以如果沒有一點供養,最好不要給他傳講竅訣。有些弟子在供養上師時,好象連一塊銀幣也捨不得。他把銀幣拿出來又放進去,又拿出來,心裡說這是古代的銀幣啊,價值特別昂貴,我真是捨不得。對財富特別貪執捨不得的這種人肯定不是優良的法器,因為他對財產執著而對教言不重視,因此不能對他傳授甚深的竅訣。若是為了教言供養了貴重的財物或是受了相當的苦行,那將來就會認為此教言自己曾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才得到,以後對這個教言也會珍重愛惜,不會虛耗的。  (以前我確實沒有什麼財產,若經常要用財物來供養上師,我就沒有這種經濟能力。比如我在石渠求學的時候,當時我的財物全部加起來也超不過幾百塊錢,但我自己把這些財產確實全都供養過上師,後來在拉智仁波切上師面前也是供養過自己的全部財產。所以我個人在上師面前一方面作過財供養,一方面也作了一些修法的供養,這樣最後自己也是獲得了這些顯密教法的竅訣。) 在自己具有財產的時候,應該觀想這些財產實際上就象是閃電一樣,不值得以此為依託,它沒有什麼真實和長久的可靠性,最多也只能解決今生的一些飲食而已。自己的金銀財寶也並沒有什麼好珍惜的,比如我們有時候覺得珊瑚松耳石等這些珠寶珍稀貴重,但這也是人的一種分別念,實際上它們跟一塊石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  為了得到甚深的教言,為了報答傳承上師的恩德,供養諸佛菩薩或是供養上師不但應該而且也有巨大的功德,如此自己也會懂得教言的價值,當然在金剛道友面前作會供或是供齋也有相當大的功德。因此教言非常珍貴,我們有智慧的人也應該要知道自己是在哪一位上師面前得到過教言,對於這個教言必須要珍惜,為了它應該可以捨棄自己的一切,這樣上師的加持就會融入自己的心間。(麥彭仁波切以前住在宗薩時,竹慶單比尼瑪前去拜見,返回時,麥彭仁波切送了他相當長一段距離,並在路上把一個教言從自己的衣服里拿出來交給竹慶仁波切。這個教言的內容既是屬於麥彭仁波切親自傳給竹慶仁波切的一個教授,也是對他的一個授記。因為竹慶仁波切的見解已逐漸變為黃教觀點,他所著的論典,比如一直保密未公開的《大幻化網講義》的觀點就基本上與黃教相同。實際上竹慶仁波切從前依止過黃教的嘉瓦多俄格西,還有竹慶寺院的四大堪布也是修學黃教的。當時麥彭仁波切對竹慶仁波切說:「你不要建立自宗,也不要破斥他宗,一定要持著自己的見解,將來你也會有所證悟,你應修五年,對此給任何人也不要說,一定要保密。」雖然這個教言的文字現在還保存著,但以前竹慶仁波切給任何人都沒有傳授過,因如此保密,後來他就已經開悟了。)對竅訣珍愛保密的人,所有空行也是經常保護和幫助他,這與在法器面前不說法的情況根本不相同,因為這是自己真正愛惜竅訣而作如此保密,護法神對此也會感到高興。如果一個人能保密,這在密宗是最好的法器,否則到處隨便傳講,那就會惹得眾多天尊護法神也是憤怒不滿。  如果使上師生起了歡喜心,並如理如法在上師面前接受教言,如此聽聞的教言即使再少,那也會使自己獲得不可思議的利益。有些人不願意講上師的功德,好象在宣揚自己,並且泄露秘密,那這樣在他的身上就會產生無窮的過失。  如果對上師沒有一個發自內心的恭敬心和虔誠的信心,那就根本不會得到殊勝教言的利益和功德。必須要把上師看成象自己的心、眼睛以及自己的父母親那樣,如此在上師面前就可以聽受竅訣,比如為了密法,在三天三夜可以不吃不喝,能夠忍受如此痛苦的人可以成為密法的法器。若對上師具有恭敬心,對佛法懷有珍愛之情,他就一定會精進修持。現在大地上的凡夫俗子大多不具足法相,能對之講說教言、根機合格的人非常少。若對不具法相的人傳授了密法,那就猶如將無比莊嚴的飾品戴在惡狗身上,而惡狗到處流浪著,這就沒有什麼意義。有些愚笨的人,憑空就將所有的竅訣傳給別人,也是同樣這個道理。雖然你的慈悲心廣大,但也不能隨便傳講密法,不然自己也會由此遭報應而死亡。  如果自己沒有獲得絲毫暖相,就隨便傳講密法,這是狡詐愚笨人的一種行為。一般來說,自己必須有一個理解、證悟,或者就象啞巴吃糖,雖然沒辦法表達出來,但在心裡卻非常明白,如是在自己心裡必須要有一個領受,如果沒有這些,你傳講什麼密法呢?比如,中觀裡面有離一多因、緣起因等各種的推理方法,若自己以這種緣起的推理方法,對中觀或者大圓滿的本性有了甚深的理解,這也算是一種證悟。如果沒有這樣的理解,也沒有一個領受,隨便給別人傳授,這是愚笨人的作法。就象其它一些論典當中所說,學問或者是通過供養來給與,或者是「學問交換學問」。比如對一般的詩學和醫學,如果你給別人傳授了一個教言,那別人也應為你傳授另一個教言。因此這個教言或者以教言來交換,或者是通過別人的供養賜與,或是對方有恭敬心,也可以傳授給他,除此之外,自己哪怕是遇到生命危險也不要把甚深的竅訣傳授給別人。薩迦班智達的某些論典對這方面的問題也講得比較清楚。  如果我們把教言隨便傳講給別人,那眾人就根本不會懂得它的價值,為此對教言的珍愛心和對上師的恭敬心也就沒有多少了。若要傳講教言,必須具足緣起,一方面上師要有智慧和慈悲心,而另一方面弟子應具法器之相即有恭敬心等,弟子和上師的這些條件全部圓滿具足,這就是一個良好的緣起。這樣弟子在上師面前聽受佛法,對自己、眾生和弘揚佛法都會帶來利益,就象是純金髮出燦爛的光芒一樣。如果自己恭敬上師,那別人也會對你尊重,而且對眾生也有莫大的利益。不用說無上大圓滿方面的勝法,就是學習一般的詩學、戲劇或醫學等其它學問,也需要恭敬上師。所以我們一定要觀察法器的功德和過患,每一次傳講佛法的時候,一定要觀察各方面是否合適。對於比較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言,不管多多少少,這些教言千萬不能傳給那些具有狡詐行為和泄密的人。  若我們沒有隨便傳講,而別人從其它地方已經知道了這個所保密的教言,那就與己無關,為此自己根本不會受到空行和護法的懲罰。所以自己一定要秘密地修習,不能隨便傳授教言。比如那若巴有一個妙藥,雖然有很多人已經知道了它的道理,但是如果自己照樣一邊進行保密,一邊進行修持,這樣就會為自己帶來巨大的利益,可是現在有一些人根本就不知道保密的價值。(有些教言必須要保密,比如原來我患上心臟病的時候,在色達有一個藏醫生給了我一包葯,然後要求我在路上千萬不要服用,否則可能會在路上睡著。後來我就問了很多人這是什麼葯,當時一個醫生告訴我,以前有一個葯叫三七片,當我知道這個以後,好象它的療效就沒有了。在西醫也有類似保守秘密增進療效的情況。因此有時病人不能太過份地詢問一些不該問的要保密的事情,若是能按照醫生的教言去做,就必定會對自己有益。  在我們藏葯中就有許多屬於應保密的葯,當病人問起它的藥名時,就不能隨便講出來。對於某些葯,如果醫生和病人都能保密,那此葯的效應就會強烈而迅速。今天我就給你們講一個保密的例子,比如有一個叫做是克意理瑪的藏葯,它對某些感冒或腸胃病效用良好,但這個葯一定要保密,否則它的效果一點都沒有。我們的密法也就是同藏葯一樣的道理。)如果對佛教和眾生有重大的意義,同時也遇到了一些具有法相的弟子,那這時候即便是沒有公開非常甚深的教言,也可以以大悲心毫無吝嗇地傳授。(比如以前堪布門色爾在世的時候,當時阿穹堪布有一個非常保密的大圓滿法就直接傳講給了眾多的人,後來我也看到了阿穹堪布所傳的那個大圓滿教言,實際上它與無垢光尊者所講的教言基本上是相同的,但當時不少人因這個教言確實受益匪淺。)  有些密法必須要保密,但若已經上師和本尊開許,如理如法地聽受和傳講,那本尊和護法神不但不會制裁,而且他們還會特別高興和隨喜。  隨意地傳講甚深的教言,或者是為了財產把密法賣給別人,或者是因為親戚朋友而隨便地傳講,或者是不觀察法器而傳授,那這些人就好象把自己的內臟從口中掏出來一樣。我們應該明白,所有的財產當中,竅訣的價值最昂貴。對於甚深的教言,即使文字再少,自己也一定要恭敬地祈求,並且也要認真地去修持,這樣對自己和對佛法的弘揚都會產生巨大的利益和意義。如此如理如法弘法利生的人,就象大地上的如意樹一樣,是世間的莊嚴。最後再三地告誡大家,在整個世間即使遍滿黃金,但是也根本無法與任何一個教言的價值相比。如今的人對財產極為看重,而對教言不是很重視,沒有財產的供養,只是以表面上一些狡詐虛偽的行為而想求得教言。對這種人最好不要傳授教言,若是傳給他,也不一定有積極的意義,他不但不會報恩德,而且本人也會受到空行的制裁。  所以非常甚深的這些教言,應該把它們隱藏在自己的心坎深處,無垢光尊者也說:「最深的這些教言,應該藏在自己的心寶當中。」對上師有無比的恭敬心,表裡如一,具有清凈戒律的人,而且他為了佛法也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對於這些人,如果觀察出他是真正的法器,也可以傳講甚深的教言。若不具足這些條件,最好不要傳給他們,不然也會失毀誓言。尤其是對於破誓言的這些人,一定不要傳甚深的教言,否則這些人的心血也會被空行母和護法神吸乾的。因此必須要好好的保密,「卡的」也是閉口的意思。薩瑪雅!印!印!印!  此次傳法我都全部詳詳細細地作了解釋,希望你們不要說還想在我面前聽一個其它更深一點的法,這就是最深的一個教言。即使三大傳承上師住在這裡,或者麥彭仁波切親自來為我們傳法,我想除此之外可能也是沒什麼可說的了。你們有智慧的人也應該認真地觀察,他對我們講的真是特別深,所以希望大家以後能將這些教言好好地記在心間。  上一篇:宣化上人:奉獻生命弘揚佛法----譯經下一篇:海濤法師:必須讚歎抄經,抄經是修行的基本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4/44829.html)---------------------------------------------------------------------------------------------------------------------------------法王如意寶關於往生西方的開示發布:明華居士 [] 日期:2008-2-3(來自《智悲精滴》最後一段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傳授 索達吉堪布 口譯) 發願往生  在無窮無盡的宇宙中,佛陀所顯現的幻化無量無邊,所教化的剎土也紛然呈現。然而在即生當中,大多數人最感緣近的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在他們的心念當中,也會時常憶念極樂世界的種種美妙莊嚴。依佛經記載,極樂世界屬化身剎土,比較容易往生。華智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也都曾讚歎過西方極樂世界和東方現喜剎土的種種功德(東方現喜剎土乃是東方不動佛之清凈剎土,距婆娑世界十萬億國土,眾生壽命十萬劫。那裡雖然有男人、女人,但人們卻不受貪心和嗔心的惱害,功德不可思議。然而在諸多經續中,卻並未闡明需要具備何種因緣才能順利往生到那裡。不過,我們在憶念東方不動佛的時候,我們的心相續當中就會播下往生其剎土的種子。)。雖然從究竟意義上講,東方不動佛和阿彌陀佛並無差別,但無論依靠我個人的分別念來判斷,還是就經論當中的文字方面進行觀察,我仍然認為其剎土的莊嚴殊妙,似乎不能與極樂世界相提並論。  至於極樂世界有無凡夫,各大祖師則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竹慶仁波切認為極樂世界有凡夫存在,而喬美仁波切和麥彭仁波切對此則持否定態度。麥彭仁波切是這樣解釋的:普通凡夫往生極樂世界之後,通過阿彌陀佛的無上加持,立即就會成為登地的聖者。對於這些不同的觀點,以及各位祖師大德的究竟密意,我們都應予高度重視,並應通過精進聞思去深入理解。萬萬不可依靠凡夫的分別念妄加揣測、隨意評價,以免由此造下無邊罪業,為自己往生西方設置障礙。  麥彭仁波切在《凈土教言》中開示,如若沒有造下謗法罪和五無間罪,又具足對阿彌陀佛的信心和意樂等這四大因,一般人都能順利往生到那裡,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說到謗法的過患,嘎當派曾在其教言有所涉及。喇啦曲智仁波切和薩迦班智達都明確指出,普通人不可以犯謗法罪。恰美仁波切在《極樂願文》中,除詳細記述了如何辨別謗法罪與非謗法罪之間的界線以外,還論及了五無間罪、近無邊罪的諸多過失。其中,盡無間罪並不容易違犯,而在五無間罪中,殺父母、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在一般情況下也很難觸犯。至於謗法罪的情況就不盡相同了。一方面稍有不慎就易違越;另一方面,多數情況下又很難確認謗法與否。至於謗法與非謗法的界限,在《彌勒菩薩請問經》中有較詳盡的開示。  若就今生的顯現而言,我們前世應該沒有造過五無間罪,否則,此世也不會得到人身。因為如若造下此罪,往往身後立即感受果報,其惡業一般不會隔世成熟。然而,無論三藏法師還是普通行人,在今世的言行中卻極易觸犯謗法罪。為此我們應當時常猛力懺悔。佛經中講,念誦十萬遍金剛薩垛心咒,可以懺凈違犯密乘根本誓言的所有罪業,而謗法罪則屬於違犯顯宗得根本誓言,所以如是念誦定可清凈此種過患。  這也是本院每年召開金剛薩垛法會的目的所在。法會期間,每位參加者於兩、三天內即可積累一億遍心咒之功德,其懺悔罪障的力量可想而知。釋迦牟尼佛曾指出,眾人共修之功德是各人所修功德的總和,也就是說,如果一萬人參加同時參加法會,每個人於法會期間所造善業都將增長一萬倍。然而,如今卻有很多人不相信這一點,世間的學者對此也不予承認。事實上,無論善業抑或罪業,若眾人共同協商、參與,每個人將得到一份相等的功德或罪業。例如一千人同時密謀殺害一人,待到果報成熟之時,千人中的每個人都會感受殺害一人之果報。而眾人所造之善業功德也與其理相同。儘管這樣,卻仍有一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個人念誦的功德較大,集體共修的功德較小,這些見解都是對因果關係不十分信任所致。作為一個修行者,我們理應相信佛陀的教言,特別是對因果要生起堅定的信解,以後再遇大型法會時,一定要積极參加,從而得到大家共修得善業功德,這同個人修持的利益相比,相差十分懸殊。  總而言之,我在此希望大家一心一意觀想阿彌陀佛,日夜祈禱,共同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假如能如此行持的話,無論今生或來世,我們都會沉浸在無邊的快樂當中。正如前輩大德在金剛道歌中所吟唱的那樣:具足菩提心的人今生可以得到快樂,來世也能往生西方,不會被痛苦糾纏!一想到這裡,我就不禁心生歡喜!如今,雖然我這個四大假合的色身已經年老體衰、羸弱不堪,卻仍然禁不住要唱起悅耳的金剛歌,跳起歡快、優美的金剛舞……  我個人認為能夠有幸聽聞無垢光尊者的殊勝教言,是一種極大的福報,因為尊者的教誨對每一個欲界凡夫幾乎都行之有效。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我們隨時都可以感受到尊者嚴厲的目光似乎正注視著我們,因而每個稍有善根的人都感到惴惴不安、羞愧萬分。如果有哪個人在學習尊者教言時仍然無知無覺、麻木不仁,那他如果不是一位已經證悟了的成就者,就一定會是個不可救藥的蠢才。  現在,世間眾生所造的惡業堆積如山,無論何時何地,眾生都都不可能得到片刻安樂。當我們對此憑藉著自己的頭腦加以思考和抉擇時,又怎能不生厭煩之心?回想劫初的時候,人們能夠自然行持佛法,以神變行於虛空,以禪定為食,通身都可放射光芒。但是隨著煩惱越來越重,眾生的福報也越來越小,世間與出世間的能力也越來越低,以致逐漸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當今已是五濁熾盛,世界上再難尋找到一絲真正的安樂,到處都充斥著饑饉、瘟疫,乃至戰爭等種災難,這是多麼令人悲傷的事情!在這種一片惡劣的大氣氛中,如果我們還要遣除自己的各種違緣的話。就必須多念誦具光佛母心咒。並虔誠地祈禱觀世音菩薩。  蓮花生大師曾授記道:「時日雖依舊,人心已不古。」遙望渺渺星漢,從古到今,我們曾看過多少次日落日出、斗轉星移?!正如人間草木歲歲枯榮、周而復始一般,大自然的許多景緻都是恆久未變、年年依舊,而人的心地卻再難以回復如初。  多麼希望大家都能時刻觀察自己內心啊!我們應盡量剋制煩惱和貪慾,避免一切惡劣行為的發生。如果是老年人,那就不要再聚集閑聊,以免浪費光陰;年輕人也不應與世間凡夫俗子一起終日廝混;至於小孩子,父母更要對他們嚴加管教,決不要他們沾上任何惡劣習氣。寂天論師在《入行論》中曾經指出:身為菩薩,每當行事之前,應當首先觀察自心,以便權衡善惡利弊。我們應該只做該做的事情,而不做想做的事情。  在此末法時期,無論就外在的器情世界,還是就眾生種種不堪入目的顯現而言,均可謂剛強難化。因此希望大家能夠樹起正見,深切思維,認真取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以便維護佛法的總體形象。  每當我們觀察自己的內心時,我們就會發現,屢屢湧現出來的,多是難以克制的諸多煩惱,真正的善念實乃少而又少。即便偶爾生起將心識轉向佛法的念頭,那好不容易才生起的善念也總是一閃即逝,力有不逮。如果我們再轉而觀察人生的各種因緣,便會發現,即使自己誠心誠意地祈禱上師三寶,無意中也會遭遇眾多違緣,本身的壽命也如同草尖上的露珠一樣短暫無常,這些都會令我們心灰意冷。由此,我們才可以深切體會出高際必墮,積聚必散,有生必有死,有興必有衰的深刻道理。並進而認識到世間的所有法則、輪迴中的一切顯現都實如此的不可依靠。因此,只有發願從輪迴當中解脫出來,才能擺脫痛苦的捆縛,得到究竟的利益。  在這個發心的過程中,我們最好不要憑空許諾要承擔多重多重的擔子。在經過反覆權衡後,凡是覺得自己無法勝任的工作,無論是有關佛法的,還是與佛法無關的,都不要一概答應,更不要輕易就發下宏願。作為一名薄地凡夫,我們本來就不可能具備超凡的工作能力,故而應當努力從發起願菩提心做起,以期通過修行提高個人的能力,並非要好高騖遠地去實踐什麼菩提心。否則不但對於眾生利益甚小,還會對自己構成危害。因為利益眾生的前提是必須具足不共的智慧與能力。否則就一定難堪重任。若度化眾生的因緣尚未成熟,自己就貿然行事,固然其發心值得敬佩,但實際效果定然不會理想,並且還會因此而障礙個人修道,其結果無非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而已。所以,在沒有獲得足夠的智慧與能力以前,我們還不如前往寂靜之處精進修持,以期早日做到願行一致。  以往的高僧大德、諸佛菩薩們,對於寂靜清幽的山林深處無不交口稱讚――那裡沒有野蠻的眾生和喧鬧的場面;那裡遠離了暴力和傷害,有的只是善解人意的小動物和空中的飛鳥,而它們也會成為修行人的忠實侶伴。如此棲身在密林之中,定會感覺悠然靜謐;安住于山洞之內,怎能不感愜意安閑。山腳下,潺潺的溪水緩緩流過;平原上,五顏六色的鮮花爭奇鬥豔;嗡嗡的蜜蜂,在花叢中盤旋飛舞,唱著動人心弦的歌謠;不知名的小鳥,三三兩兩地婉轉啼鳴,忽高忽低地追逐嬉戲;微風吹拂,送來縷縷沁人心脾的旃檀清香;波光瀲灧,蕩漾著天鵝純凈的倒影,令人心醉神迷;遠處的山澗中點綴著叢叢翠綠的松柏;而腳下的山坡又鋪展開無邊的如蔭芳草。這簡直就是一幅如詩的畫卷,猶如天國降臨在人間。堪布尼登仁波切在讚頌色達寂靜處的一篇文章中也曾說道:如此寂靜的山林猶如天國的花園,四季的無常變化也能為行者之觀修帶來無上助緣。  如今,已經趨入了解脫大道的我,隨順佛陀的言教,發自內心地勸告大家前往寂靜處所,精進不懈地修持善法,度過有意義的一生。  在我們藉以棲身的這個輪迴大海中,到處都充滿了痛苦,所以具有智慧的人一定要仔細取捨因果,精進修持正法,以便將來弘法利生時能引導眾生共同脫離苦海。要知道以我們現在的凡夫境界要想度化眾生,那是極為困難的。所以,我在此奉勸每一位有緣弟子,一定要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我們將獲得無礙的辯才和究竟圓滿的智慧,然後再入此娑婆以度化眾生,那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據佛經記載:西方極樂世界乃清凈剎土,其殊妙功德不可思議,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捨棄自己的天靈蓋――發願放棄今生,了脫輪迴,進而力爭往生西方。以前有一位大成就者在召開極樂法會時,曾告訴大家,如不能現量地觀想出阿彌陀佛及其手中之缽,就可以方便法觀想他本人與他手中的大碗。同樣的道理,假如我們當中有人不擅長觀想本尊,便可僅僅觀想唐卡上面阿彌陀佛的形象,這樣也仍然可以獲得殊勝的加持。  儘管我不厭其煩地宣說了我自己對末法時代的種種不盡人意,不如理如法,甚或醜陋、可怕、必墮地獄等現象的厭煩之心,但有句古話說得好:「愛之切,故言之也苛。」就我本心而論,我多麼不願看到這些讓我心痛的行為啊!我多麼希望佛陀的朗朗慧日能重新輝耀於藏地乃至全世界的被烏雲遮蔽的天空之上!我根本就不願看到綿延幾千年的佛之慧燈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墮於黑暗!  我可以坦誠地將一句,無論五濁惡世的滾滾濁流有多麼喧囂,眾生有多麼貪婪與愚痴,只要有人還在行持善法,還在精進聞思,還在清凈的地方不禪孤獨與寂寞的迅猛修行,我本人就永遠不會遠離他們!  即就是大多弟子都已懈怠、懶散下來;即就是大多數世人都已被各種世間八法所包圍、所污染;即就是許多修行者都已背叛了他們根本上師的教言;即就是有越來越多的僧人都已把出家當成一種職業;即就是有一撥又一撥的假活佛、假堪布們大批應世「弘法」,我還是要說一句:正因為怒其不爭,我才會對他們心生厭煩;正因為哀其不幸,我想我還不會對他們真正生起厭煩心。因為我要盡到我作為一個上師的基本責任,特別是在當前這樣一個顛倒混亂的群魔亂舞的時代。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一定會實現自己的諾言——我自己以及所有眷屬都會在西方極樂世界裡相見!   上一篇:智誠法師:草木土石等無情法也有佛性嗎?佛是不是有情?(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0/4978.html)------------------------------------------------------------------------------------------------------------------------------------------------------------------------------------------------------------------------------------------------------------------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如何作人及供養護法神至關重要發布:發布 [全部文章 空間 留言] 日期:2011-9-12 14:26:00 閱讀:1828 收藏如何作人及供養護法神至關重要---法王如意寶

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講授 堪布索達吉口譯

世上每一個人,對於色聲香味觸等法,無始以來就在不斷地串習。因此,當我們值遇世間妙欲的時候,每個人的貪心都非常大。但世間法究竟的意義為何?在處於世間法和佛法之中時,世間法又該如何做?作人到底該怎麼作?所以在下面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作人的方法。

我們作為一個人,首先必須要依靠本尊和護法神,再憑藉福德和前世的善業,這樣就如國王擁有了手下的軍民,自己的名聲、財產等一切都能圓滿自在地獲得。

為了積累福德和親近護法神,自己應時時刻刻對三寶生起信心,這也是作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對積資諸善事,比如聞、思、修行、誦經等等,我們應該像森林當中的猛火,進行精進修持。

我們作為一個人,無論在哪方面,與天人相比都是比較低等下劣,在天中也有智慧聖尊,因此我們應時常依靠天神和護法神的力量承辦一切所欲。像二十一優婆塞、格薩爾王的眷屬等等,有如海一樣無邊的護法神眾,比如國王的很多事情就是依靠眾多的大臣們去辦理,同樣,如果依靠這些護法神的力量,讓他們經常給予幫助,那自己所想的一切事情就都會圓滿成功,因此大家念護法神至關重要。

念護法神時,需要有供品作供養。比如在「八大法行」的儀軌中,對八大聖尊中的每一位雖然都有不同竅訣的修法,但其中的共同之處就是對護法神都必須要作讚美和供養。因此,對護法神要供養美酒、糖果,或者是食子,供品是越豐盛越好。對供品方面的要求,一是應該清凈整潔,二是要準備某些油類的食品,比如當行者用糌粑作供養的時候,如果裡面一點酥油都沒有,那可能就不是太好。

假如我們念格薩爾王時,一點供品也沒有,我覺得這就不行。連一點茶葉一點水果都沒有,那麼護法神就不一定很高興。因此,在供護法神時應該準備一些供品,古人有:「若人求天尊,天尊要食子」的說法。

有許多的比如像八部、十八部的智慧護法神,本來他們都是智慧身,不會有什麼分別念。但當時他們被降伏時,蓮花生大士是這樣給他們講的:「你們要幫助瑜伽士,瑜伽士也一定會對你們作供養、讚歎。」所以如果一點供品都沒有,只是在口頭念誦一下護法神的祈禱文就不一定能起到明顯的作用。

敵人勢力的黑暗越來越深的時候,我們就應該使寂靜慈悲的白色月光越來越皎潔明亮。如果我們經常用身語等慈悲的行為來對待所有的人,那本來欲對自己製造違緣的仇敵,也會逐漸對自己生起歡喜心。

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人,無論是上等、中等還是下等的人,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一心一意地用慈悲心來對待他們。這樣即使我們有些過失,他們也不會宣揚而是極力隱藏,並且很樂意地將我的名聲也是傳遍世界。

倘若我們喜歡別人幫助自己,那自己也應該要幫助別人,這樣他們一定會歡喜。若是喜歡自己的人越來越多,那怨敵的勢力就會減弱。在讚歎我們的人當中,有的人是真心實意地在讚歎,而有的人本來是不太願意,但他所說的有些語言反而成了對我們的宣揚。

所以真正要想降伏對方,也應該用慈悲心和愛心來對待。如果自己怨恨的人較多,那也會妨礙自己名望的提高。比如我們學院剛成立的時候,當時對我生歡喜心的僅有幾個人,後來我也是逐漸配合很多人,與他們和睦相處,這樣我們學院就有了二十多人,後來又有了一百多人,再後來就是一千、二千至如今八千餘人,這些也是因為我使自己的行為與別人相配合所帶來的一點點功德。

有些人雖然受到眾人的讚歎,但在內心卻願意盡量隱藏自己的功德,而不願意宣揚出去。這樣即使隱藏了一些功德,但如果眾人喜歡自己,特別是與自己關係密切的人若對自己敬重喜愛,那他們也願意講述你的功德,這樣自己的功德也會被歌頌讚揚到遙遠的地方。

所以自己首先應具備功德,然後對內部的人一定要搞好團結,不能仇恨和輕視他們。對我來說,我對下面這些堪布們都比較重視,於是我就對他們講說一些悅耳的愛語,這樣他們可能就比較愉快和感激。現在世間很多人清楚我沒有任何功德,但我的歷史也有一些人會知道,此因緣就是這樣來的。

有些人雖然不發慈悲心而降伏了一些敵人,自以為像大獅子一樣威力強大,一些目光短淺劣慧者也像對待天人那樣來恭敬和供養他,如此他本人也就更加貢高我慢。但是有智慧者可以明了,這種人的地位和勢力並不穩固持久,因為對於勢力強大但又傲慢和愚笨的人,就像鐵鉤可以勾招大象,有智慧的人依靠方便法也可以把他們降伏,我相信在整個藏地雪域有很多的大成就者和大修行者都具備這個能力。

若無智慧,僅僅是依靠力量,也不能降伏敵人。比如有些人對我們以粗暴的方式來對待,那這種人暫時好像轉輪王一樣地位權勢顯赫,事情也能成辦,但是從最究竟來說,就像鋸子鋸木頭,哪怕再粗大的木頭也是會慢慢地被鋸斷,這種人將逐漸衰敗。

有些人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是以虛偽、不誠實、不合理的方式來進行,如此習慣之後,自己無論作任何事情全都變成了狡詐的行為,最後他欺騙了無數的人。那麼這種狡詐的人,在外表上暫時他的事情也能成功,比如今年他財勢富饒可能有五十多萬元,但以後逐漸逐漸就開始衰敗,明年就只有三萬了,再過幾年以後就家破人亡了,其結果是終將毀壞自己。這種人就像山上的水,剛開始的時候,是高高在上,但逐漸逐漸地它就越來越下降,再沒有一個上升的機會。所以以狡詐的行為來成辦的事業,即空虛又不可靠,最終也不會有一個長遠和究竟的利益。

而某一些人的行為公正端直,並且他也是以慈悲心來對待一切。這樣因為他作事正直發心善良,雖然暫時那些末法時代的眾生也可能害他,自己也可能會生起一些厭煩心,但從最究竟來說,他不但不會失敗,而且他的事情也會越來越成功。

那些愚笨或是耍小聰明的人,談不上有什麼智慧,因為他們的目光短淺,就像是近視眼看不見很遠的地方,他特別喜歡得到眼前這一點利益,並為此而辛勤奮鬥,但結果他所作的事情不是利益微薄便是適得其反。而那些具有智慧和大能力的人,他的眼光開闊深遠,所作所為都是作長遠的打算,為了來世的一些事情也願意去作,這樣其結果是在他的今生和來世都會成熟無窮無盡不斷的利益和安樂。

平時遭受一些違緣的時候,當時我讓大家好好地祈禱,但有一些鼠目寸光的人,叫他念經他也不願意參加;而有智慧的人,就一心一意地念誦,雖然暫時念誦的也比較辛苦,但結果對整個佛法和對我們自己的前途都有很大的意義。我想,只要我們認認真真地依照佛經論典和上師的教言去行持,就一定會取得勝利。

某些低等下劣的人,特別喜歡那些有權有勢腰纏萬貫的大人物,在此類人物面前身體是畢恭畢敬,嘴裡也是講說著阿諛奉承的語言,當有一位大官員來的時候,他們就人前人後跑來跑去地點頭哈腰。但一般卑劣下等的人恭敬承事高高在上的這些大人物,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因為在世間利益方面他們也不會成全你什麼,在人格、智慧以及出世間法的修行方面更不可能助你一臂之力。

比如一位貪心熾盛的老人若去追求一位年輕貌美如天女般的姑娘,姑娘不但特別不高興,可能還會對他怒目相視,這個老人的追求是不會成功滿願。同樣,低下的人在高等的人面前期望希求,也是根本不會如願以償的。

如果我們雖然積累了財產,但自己卻沒有機會去享用,如此財產就不會為自己帶來任何利益,反而會對自己的生命和聲譽造成危害。因為財產,給自己的今生和來世都招致眾多的痛苦,那追求財產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和價值。

如果我們經常對某個人生噁心口出粗語,那我們即使把自己所擁有的財產全部送給此人,他也不會對我們生起歡喜心,在將來某個時候他也可能會伺機作損害。《入菩薩行》中云:「縱人以利敬,恩施來依者,施主若易嗔,反遭彼殺害。」所以經常誹謗別人或說惡語,實際上這是在毀壞自己。

有些愚笨的人飲酒貪杯成癖,甚至在有些地方女人喝酒也是令人瞠目。釋迦牟尼佛在經中早已說過:「凡我的後學者都不能飲酒」,不要說在佛教方面,即使從世間的角度來講,喝酒的過失也是非常大。

時常貪執飲酒的這種人,不要說晚上就是連白日也是處於黑暗當中,好像是要死不活的樣子,既非活人,也非死人,就是處於這種狀態。因為酒的緣故貪心也增長,於是這種愚笨人白天貪執飲酒晚上就貪著女人,他們就像是腐爛的屍體,生活也如瘋子一般,就這樣白天晚上都是處於非法當中虛度人生。

還有某些人,各種慾望層出不窮,他們在心裡始終幻想著不能成功的一些希求與夢想,那這種人的生活根本就不會存在有安樂,他們實際上白天晚上都經常是在痛苦的煎熬之中度過。不知道自己的生命還能保持多少天,卻在想要在這裡作一件事情,要在那裡作一件事情,天天這樣打妄想,這種人真是很可憐。

總而言之,愚人的一切——他的財物、語言、行動以及他的身體和神識全無任何實益,此等一切只是變成愚人虛度人生的因。

無論是誰,他總會具有少分的功德,這樣即使我們功德巍巍,那也要學會尊重他人,應該取受別人的長處。我們應把自己的功德看的很輕,而把別人的功德看的很重,這樣自己的功德也就會越來越增上。

如果在處境窘迫的時候,別人曾出力幫助過我們,那我們在一生之中對此事都會難以忘懷。比如對那些貧窮可憐的人哪怕是布施五十元錢,那他可能在一輩子當中也不會忘記這件事;但對於一些位高權重、財富盈倉的人,哪怕你送給他大量的財產,他也不一定能記住。以前在文革期間,許多人對我的恩德都非常大,當時對我供養的一點酥油或是人蔘果,到今天我還是記得非常清楚,現在我受到的供品雖然眾多,但卻經常忘記。

這裡意思是講,當處於貧窮痛苦的時候,若別人對我作過幫助,日後自己財富勢力圓滿的時候,也不能忘記他,否則即使自己的名聲地位再高,那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卑鄙低劣的小人。現在有些人就是這樣,自己稍微具有一點地位的時候,就把以前的恩人忘記了,這種人確實就是一個壞人。所以我們千萬不能忘記對自己有恩德的人。

有些人把以前和自己關係友好的人捨棄,然後又重新交上一個勢力比較大的人,但到了一定的時候,他又會故伎重演,所以和這種人打交道就沒有什麼意義。如果與某個人相處暫時關係雖然不是太友好,但這個人若是非常穩重,那你繼續與他一起共事,此後你們倆人之間的關係也有機會變得非常友善。所以交友重要的是看人的品格,如果人格好一點,暫時雖然他心裏面可能有點不高興,但以後他也不會對你做很多的壞事。

有人正在與你好的時候,如果之前此人已經捨棄了以前的朋友,那這個人就不太可靠,總有一天他也會把你捨棄。從前,有三個新來的喇嘛向欽哲仁波切求法,當時欽哲仁波切就對他們說:「如果你們把以前所有的上師捨棄了,我才可以為你們傳法。」其中有二個喇嘛認為他們以前的上師名望低下,而欽哲仁波切則是聲名遠播,於是他倆就同意把以前的上師全部捨棄。但其中一位喇嘛認為:雖然欽哲仁波切是一位非凡的大德,但以前的上師對我恩德宏深,我不情願捨棄他們。後來欽哲仁波切開始給他們傳講佛法時說:「你們若把以前的上師捨棄了,總有一天也會把我捨棄,所以你們倆不是我的法器,你們不能聽我的法,另外那個喇嘛則可以聽受。」那個喇嘛就已經被欽哲仁波切攝受,後來在他面前聞受了許多的佛法,這個喇嘛的名字叫阿克窩熱。

世上有些人便是如此,不但捨棄了自己的金剛上師,也捨棄了金剛道友,然後到了別的地方就開始誹謗以前的上師。雖然這種人後來又依止了其他的上師,但這也不穩定可靠,因為他依止了一段時間之後,又會捨棄這位新上師。

以前阿底峽尊者曾依止過很多的上師,尊者說:「在我眾多的上師中,有的上師功德已經超過我,有的則與我平等,而有的可能不如我的功德,但不管怎樣,他們對我都具有一份恩德,因此我非常恭敬他們。」而仲敦巴一生只有一位居士身份的上師和阿底峽尊者這兩位上師,後來博多瓦問:「像仲敦巴那樣依止的上師少好呢?還是像覺卧那樣上師很多好?」上師就告訴他:「如果自己觀清凈心修得好,則像阿底峽尊者那樣上師越多越好;如果自己信心不足,對這種人來說上師越少越好。」

現在末法時代的人,遇到一個上師立刻就跑去恭敬供養,隨之馬上又對他捨棄,這種人就沒有任何修行境界。我們應該在一生中只依止少數的幾位上師,這樣對自己有很大的利益。有些人喜新厭舊心特彆強,喜歡依止新鮮的上師,甚至有的還喜歡五花八門新鮮的外道法門,這些做法都是極端錯誤的,作為上師一定要捨棄這種人。

在這個世界上,本來有一些對自己恩德非常大的人,但我們並不報恩,甚至有的對恩人還要恩將仇報。本來是對自己作危害的惡人,反而對他畢恭畢敬,這種人也就是不知道報恩的人。甚至還有的對自己的依怙之人進行欺騙,對三寶生邪知邪見。

現在有些人,好像是在測試上師,本來他自己在心裏面想著一件事,而在口頭卻說著另外一件事,或者他在面前說一套,在背後又是做另一套。這種對三寶沒有信心有邪見的人,我們見到他也會對自己有很大的損害,更何況跟這種人一起來往。

知道報恩德、非常可靠(有些人朝秦暮楚,東奔西跑,這種人就是很不可靠)、對三寶也是有虔誠的恭敬心、思維並相信因果的這些人,護法神也會經常幫助他。看見這個人也會為我們帶來吉祥和增上善根,即生和來世的許多事情也會圓滿成功。

對三寶有信心、護法神經常保護的、對佛法非常虔誠的這些人,即使他的智慧和分辨取捨能力稍微不盡人意,但在他面前請教,他所抉擇的問題也會非常正確。所以依止護法神經常保護的上師,自己的事情定會圓滿成功。

對自己親友一方很慈悲,而對怨敵一方也不會屈服,在遠離怨敵方面意志堅定,知道辨別善惡,能保持自己的性格行為不是來回反覆地變化,以前喜歡做什麼事情,現在也在做,不是每天都在改變,這就叫做性格堅定的人。還有對三寶有信心,對眾生慈悲,具有以上品格的人,無論他是何等身份,如果我們經常與他交往,愛護和依止他,是對我們有利的。

愚人交朋結友,首先是觀察別人的財產、地位或是相貌。比如現在世間愚笨的人,娶一個媳婦也要門當戶對,先看她本人的容貌,計算她家的財富。如今認定活佛也同樣,若其父母有一定地位,人也長得比較莊嚴,很多人就會認定他為活佛。好像大多數的活佛就屬於這種情況,他們都長相端嚴、財產富足,真正難看的活佛很少。

在古代,活佛長相併不一定端莊妙好。比如以前的布頓大師,是夏魯派的創始人,當他生下來時,嘴巴鼻子都很大,異常難看。當時他的母親特別痛苦,心想:「我只有一個孩子,而這個孩子又長得如此醜陋,誰也不願意見他。」但這個小孩在很小的時候就能說話,他說:「布頓吧!我並不計較這些。」(布頓是藏文音譯,義為孩子誰都可見),他長大以後成為了歷史上一位著名的高僧大德。

還有許多的活佛,比如在格魯派的歷史中,其貌不揚的高僧大德也為數不少。現在若是娶媳婦,美妙一點也可以,但是認定高僧大德的時候就不一定要非常莊嚴美妙。以相貌的美醜好壞來決定是否結交朋友,這是愚人的觀察方法。而那些有智慧的人,他首先是詳細觀察一個人的性格品行,然後才開始結交,這樣就比較可靠,這是一個智者交友的方法。

有些人的地位越來越高時,他對以前下面的人就越看得起,沒有一點兒傲慢心,對下邊的人也是越來越慈悲。這樣的人就像沙漠中大樹的果實一樣,是世間的莊嚴,如此他本人的地位和智慧,也像上弦的月亮會越來越增長。所以我們對下面的人一定要慈悲,而對上面的人又不能太過份地卑躬屈膝,即應不卑不亢。

從我個人來講,我的上半生也是在窮困交迫中度過。我在九歲時,父親就已經去世了,當時我們有幾個兄弟姐妹,全都是依靠我母親一個人含辛茹苦、想方設法把我們養活。現在我就比較富裕了,哥哥和妹妹他們幾個也都生活得不錯,我們這幾個人雖然也是疾病纏身,但現在財富方面也是比較圓滿。

這裡意思是說,如果自己以前很貧窮,中間則已富足豐裕,但後來又可能變為窮困潦倒一文不名,那自己在中間富裕階段,就不要太執著了,應該觀想成做夢一樣。就像上半生那樣的貧窮痛苦,將來和下半生還有什麼樣的結果呢?我們誰也是確定不了。因此我們應該觀想世間這一切僅是暫時性的,如夢如幻一樣,這樣即使自己以後遭受到損失,在內心也不會因原先暫時的富裕安樂而痛苦。這好比從夢中醒過來一樣,那夢中的安樂和痛苦都是如幻般虛假無實,沒有什麼可執著的了。

有些人的勢力雄厚強盛,對敵人來說就像是猛火,自己雖然具足如此強大的力量,但對一般的眾生卻非常慈悲,猶如雪山一樣,為眾生帶來消除煩惱痛苦的清涼。這樣的人就是眾生的莊嚴,也是世間的莊嚴。這種人確實具有世間上難以匹敵的勢力,但在外面的言行舉止上他卻非常謙虛而穩重。

以前有一個大官叫桑魂,他的能力超群,他的方便和智慧誰都無法比。當時阿秋康壽是一個範圍遼闊的地區,但也無人能與之匹敵。外表上他穿的也是簡單樸素,跟一般人沒有什麼兩樣,我們做人就應該像他那樣。

現在末法時代值得信賴的人少之又少,因此一般做事情時,不要信口開河,應以秘密的方式去做,這樣就不容易遇到違緣。除此之外,也還需要具備猛厲的行為和懷柔的能力,比如裝飾有紅色綢緞的寶劍只屬於勝利者,只握在大勇士的手中,具有降伏和懷業的這種人是真正的勇士。

對自方慈悲,對敵人勇敢,能辨別好和壞的這種人,是世間上英雄的標誌。別人對你所做的是好事還是壞事,自己一定要知道。比如有些人本身修的慈悲心並不是太好,但卻什麼都不明白,稀里糊塗的樣子,這種人就不是好人,是一個惡人,所以對怨敵和親人應該分清楚。

沒有人壓著他,或是沒有對他施行強制措施的時候,他始終是欺壓很多的人。對別人能欺負就欺負,而對經常壓迫自己的人就害怕——欺軟怕硬。比如老虎正在兇猛咆哮的時候,就驚恐畏懼躲著它,老虎安祥平靜對其很慈悲的時候,自己反而要殺了它,這就是一個愚笨惡人的行為。所以當別人慈悲相待的時候,我們的行為也不要太過份。

對世間上的惡人必須要消滅,不然他就會毀壞國家和團體,甚至整個世界也會因為此人而遭受眾多的苦難。比如從歷史上來看,眾多有情的痛苦有時也就是依靠一、二個人的惡劣行徑所造成,所以根據許多格言,對這種惡人,殺了則世界會太平,人們會得到安樂幸福。

現在不是講修忍辱的時候,有些世間法也是比較重要。對於具有惡劣行為的人,必須要像對待麻瘋病人的屍體那樣毫不猶豫的加以捨棄,從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和格薩爾王的傳記中,我們可看出,對惡劣的人必須要清理、擯除和捨棄,所以諸佛菩薩也必須要對這些惡人降伏。

對那些性格極其惡劣的眾生,若以坦誠柔和的態度無法調伏,那就必須顯示一個猛厲的行為,這也符合世間的正規。因為眾生的根機,就像酸、甜、苦、辣各種味道一樣各不相同。大圓滿前行中有一個公案,說是以前有二位比丘去拉薩求法的時候,看見松贊干布也是以幻化的方式來懲治許多犯罪的惡人。

因此,為了國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安樂,必須向惡劣的人採取猛烈的行為。在國王教言中講:對於不能悔改的惡人,除了砍斷身體外,其它的比如捆縛和打擊等各種手段皆可以允許使用。如果國王判處犯人死刑,這時作為上師可以勸諫國王,但若國王正以其它方式制裁一些惡人的時候,有時上師也不能去勸阻。

做事情有時需要端直,有時需要勇猛。該說話的時候,什麼都不說,好像啞巴一樣,這也不好;但無有必要時也不能講太多的話,比如有些人會猜測或試探你,這時候就應寡言少語。一般做事應該公平正直,但當別人虛偽狡詐的時候,你也應虛與蛇委,不要給他講實話。此外還應知曉時機,如說話的時間是否適合,是需要現出兇猛還是溫和的態度,等等。

依靠佛法來行持國政的大國王、大法王,他們對所有的眾生都平等地對待。比如松贊干布、赤松德贊、赤熱巴金國王,他們對每一個眾生都以慈悲心來對待,我們如今藏地雪域的佛法也是依靠他們的恩德而來。古代有些國王猶如太陽一般,對非常可憐的眾生特別慈悲,這樣的大人物真正可以算是人民的救星和庇護所。

本來對有權勢的人,誰都會對他恭敬,但對可憐的人看得起,這在世間上則是極為稀有。有些人擁有相當地位時,對下面的人是懷恨打擊,對上面的人則是搖頭擺尾地巴結,並且貪著世間的一切財色,顛倒因果,這種人終將毀壞自己。所以當自己地位越來越高時,對下面的人也應該慈悲。

有些人雖然得到了崇高的地位,但卻沒有為眾生和自己帶來什麼利益,比如有些高僧大德,對眾生和佛法沒有作出任何貢獻,那這種人就像黑暗中擺放的一個裝飾品,誰也看不見。有些大官和高僧大德對弘法事業起不到任何作用,這種人與一具屍體沒有任何差別。

在世間上,勇敢無畏是作為一個軍官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並且他對下屬也應具慈愛之心,誰做的好,也應該賜予相應的獎勵。在格薩爾王的時候,也是利他心比較強的人才被選做大臣。對人人都和睦相處,並且具有慈悲心,對上者恭敬,對下者愛護,也不貪求財利和自己的名聲,這種人可以當首領。

作為領導,必須具足世間法和出世間法的智慧,高瞻遠矚,人品高尚,善於取捨因果,為人公正。如果是管理人員,必須要公正,處理問題不能有偏袒之心,應實事求是。並且,管理人員一定要是一個知取捨懂因果的人,否則,當經手一些財物時,就極容易造成貪污,如此就會將自己來世的前途和利益葬送掉。因此大家為常住發心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取捨因果,應該一心一意地為僧眾辦事,不要貪污。

作為管家,也不能對不如法的行為熟視無睹,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對僧團也需要管理整頓。你們若是好心好意,無論是用什麼方式,根本就不存在有任何過失。當然對於任何一件事情,大家都應該共同協商,每個人也不要有嫉妒心和各種爭論心。這樣如理如法的管理,對世間和佛法的圓滿都具極大的意義和必要性。

我在石渠求學的時候,當時發心人員也是輪流擔當,這也是為上師和僧眾辦事情。這樣發心做事對佛法和眾生具有意義,對自己將來的聞思修行也有極大助益,為此大家應該同心協力積極發心。

貪污財產、邪命養活等這些顛倒因果的行為,都是會摧毀自己。即使有些人行為正直,內心也比較慈悲,但如果他經常貪污財產、不重因果,那這種人也終將把自己毀壞。在釋迦牟尼佛的本生傳中,以前有一隻善良的動物曾對某人有救命之恩,但此人後來經不住錢財的誘惑,把那個動物給出賣了。所以不管是上師還是高官都不要貪著財產,如果過份地貪著,則他的很多行為必定是顛倒的。

如果一個人經常思維無常,對取捨因果方面也是特別小心翼翼,那他在將來會越來越安樂。我們在座的四眾弟子,從今以後也應該一心一意地修持阿彌陀佛,往生極樂世界。人間的幸福與往生極樂世界的安樂相比,真是無比的鄙劣。現在這裡的安樂,就像人們的問候語:「晚安」或「祝你晚上做個好夢」那樣,但往生極樂世界並非晚上睡得香甜做個好夢般低下的安樂。

損失財物只是暫時的痛苦,損壞了名聲則是一生的痛苦,損害了因果將是生生世世的痛苦。如果生起邪見,不承認因果,這就是對因果方面作了損害,如此結果在生生世世中都將損害自己的安樂。所以即使你無有任何財富也沒關係,沒有絲毫名聲也可以,但你千萬不要失壞了自己的正知正見。相信因果的正見千萬不能摧壞,否則這就是你生生世世中的損失,對此我們應該小心謹慎如履薄冰。

愚笨的人經常貪著今生的事情,有智慧的人則作長遠的打算並追求自身功德的完善,這些都是一切幸福圓滿的因。若誰具有殊勝的功德,那就像清凈的大海可以積聚天鵝一樣,十方所有的高僧大德也會自然聚會在他的身旁。

真正清凈戒律、具有智慧的這些人需要任何幫助時,大家都應自願發心去做。同樣有些低劣苦惱的眾生請求我們幫助或向我們請教的時候,有能力的人也應該認真恭敬地伸出緩助之手。

末法時代把好和壞全都已經顛倒了。本來高高在上的人對你沒有做什麼好事,但你也是對他歡歡喜喜,好像大人物寫一封信給你,也是對你做了一件大事,而那些可憐的眾生對你哪怕是做了盡心儘力的幫助,你也是看不慣他,對此一點都不在乎。有些大德就像天鵝能分開牛奶和水一樣,他能辨別出別人對自己是好還是壞。

人群之中有的人像如意寶一樣,有些是相似的如意寶,有的則是假如意寶,有關人的行為,我已經為大家宣說了很多。同樣在我們僧團當中,既有好人,也有壞人。大家也可能會說,這是最好的人,這是中等的人,這是下劣的人。自己對自己作觀察的時候,也會知道自己究竟是何種人。最後望大家平時認真觀察自己的身心,善能分別好壞,慎於取捨因果,既然想修行就須先做一個好人!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7215.html)--------------------------------------------------------------------------------------------------------------------------------------------------------------------------------------------------------------------------------------------------------------------法王如意寶接近圓寂時的二句話發布:欣求極樂 [] 日期:2011-8-25 10:43:00上師課上說法王如意寶接近圓寂時,留下兩句教言,含義非常甚深。第一句是「信心穩固」,第二句是「勿擾他心」。那節課完後,「勿擾他心」這幾個字一直在我腦海里回蕩,我開始思考怎麼樣叫「勿擾他心」。初學佛前,貢高我慢,看了幾本書,去了幾座寺院,見了幾位法師,我就認為自己懂得很多,常拿佛陀甚深教言與同修爭論,。。等等。等我真正開始跟著師父學習佛學知識,懂得一些理論,也有一點點實際行動後,才明白自己以前這種話是多麼不負責任,《寶雲經》中說:「大乘佛子為了保護眾生,圓滿資糧,一切言行應該如法寂靜,語言和藹可親,經常遠離憒鬧……」而我不如法的語言與行為斷了多少人的信心和悲心,或者使多少人誤解,因為自己的行為與發心不良,令他人對大乘佛法退失信心,如果從而捨棄佛法的話,那我的過失真的很大很大。因果甚深微妙,如果自己發表的意見,對當事人沒有造成什麼困擾,但對旁觀者呢?像在論壇上發表一個錯誤的觀點或是一句話,將會擾亂到多少人?上師常說,眾生的善根十分脆弱,如果我們行為不如法,語言不如法,很多人可能會退失信心,我們應該做的是保護別人的善心,盡已所能地幫助他們,所以我寫這篇文章來提醒自己「勿擾他心」,不要擾亂眾生的心,在工作過程中,或者在任何一個環境中,我一定要盡量保護一切眾生的心。莫當眾講他人過失;莫擅自發表意見;莫揣測他人發心;莫打擾或驚嚇到其他道眾生,尤其是自己周圍的眾生,有能力一定不使散亂於世間八法中,實在勸諫不成唯有祈求諸佛菩薩加持,讓我有力量使他們的心轉到行持善法上。祈求諸佛菩薩加持,願我信心穩固,勿擾他心。  (轉自學佛網:http://www.xuefo.net/nr/article9/85246.html)---------------------------------------------------------------------------------------------------------------------------------
推薦閱讀:

西方政要「特型演員」咋選?
中國人的溝通能力是否不如西方人強?
西方極樂世界的超勝有七種
日本:西方居然用這些方法區別中日韓三國人
有哪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其實是「歐洲中心論」或「西方中心論」的結果?

TAG:西方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