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龍圖中醫講堂》第六講 臟象

《龍圖中醫講堂》第六講 臟象

發布: 2010-2-22 12:17 | 作者: 吳見非 | 來源: 《龍圖論醫》

  臟,繁體字臟,與腑都是肉字旁,一個是藏,一個是府。藏是秘室、禁地,府是生活、辦公場所。猶如中南海與國務院各行政部委的不同。一個屬陰,一個屬陽。

  臟腑命名的不同在於藏瀉、滿實的不同,根源於地氣、天氣之異。天氣是虛的,充滿的;地氣是實的,有空虛之處的。虛天自然充滿空間,實地必有空隙納虛之處,故滿而不實、實而不滿。受天氣者,則滿而不能實;受地氣者,則實而不能滿。五臟地氣所生,法地之德,藏而不瀉,受藏天精;六腑天氣所生,法天之德,瀉而不藏,傳化地氣。瀉者,過客傳化輸變之象也。天地氣交,在地則木火土金水之藏,在天則寒暑燥濕風變化無定、周旋推移。天之昏濁,轉瞬即作虛變,故在天者瀉其地氣而不藏也。天精在地則不同,是天施地受,坤載乾元者也,故藏而不瀉。天氣為乾,君主也,辟濁穢者;地氣為坤,藏也,含納精元孕生也。

  人之形骸肉體,都是天地二氣的交流所成。或具受於天,而施於地;或具受於地,而承於天。五臟地氣所生,載奉於天;六腑天氣所生,主持於地。國務院、大臣是按治形地的,中南海、帝王是侍奉天意的。奉天承運,帝王之事。臟腑對於身體,猶如一國的根本政教,皮肉筋骨之類形骸是百姓眾庶,是臟腑化運所之。五臟應地氣之木火土金水,六腑應天氣之風寒暑濕燥火。

  人先有五臟,後有六腑,猶如先有君主,後有政府。父播精與母,坤地載此乾元而生五臟。精元在其中生生不息,而使五臟化氣生成六腑。天地氣交,考其本始,在氣交之位所謂地氣者,是五方之精生聚而成;在氣交之位所謂天氣者,是地噓吹而成,風寒暑濕燥火皆木火土金水所化之氣。故臟腑合論仍為五行,別論則分地氣、天氣,分屬陰陽。

十二臟腑統治形體,故以十二官職統治眾庶來比擬之。五臟六腑皆有經脈為其政使。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肝氣本於艮八、震三,而厥陰經巽風為其消息,艮為戒止、約束,震為出動,待巽宣使,故為將軍之官。動止之間進退權衡,故曰謀慮出焉。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氣本於兌七、坤二,而少陰經離明為其消息。兌為悅言,坤為眾,言令於眾,向明而治,故為君主之官。神者,妙萬物而為言。幽而能彰,顯性見言,故曰神明出焉。脾者,諫議之官,智周出焉。脾氣本於五、十,而太陰經艮止為其消息。十為虛空,五朝八風而轉樞於空中,戒以終始,故為諫議之官。兼顧八方,冷靜處之,故曰智周出焉。肺者,相傳之官,治節出焉。肺氣本於離九、巽四,而太陰經艮止為其消息。離為明,巽為潔齊,明而齊之,合於規矩,故為相傳之官。相是輔相,傳是傳授。進退有明,以行法度,故曰治節出焉。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腎氣本於乾六、坎一,而少陰經離明為其消息。乾為健、鬥爭,坎為勞歸,雖勞而奮,有所附麗,故曰作強之官。明於取捨張弛,故曰技巧出焉。膻中即心包,是相火所居,火為震為動為行出。厥陰經本氣為風為巽為入為進退。出入往來,故為臣使之官;本於心氣所生而宣達之,心為喜悅,故言喜樂出焉。膽是風氣所化,風為巽為進退,少陽經本氣為相火為震為守位之紀,進退而動不失德,故為中正之官;本於肝木所生而行震之決躁,肝為謀慮,故言決斷出焉。小腸是熱氣所化,熱為離為附麗。太陽經本氣為寒為坎為勞歸為隱蟄。附而來歸,故為受盛之官;本於心火所生而隱含其精華,心為神明,故言化物出焉。胃是濕氣所化,濕為艮為積為門禁。陽明經本氣為燥為兌為口舌。積聚有禁而乾燥之,故為倉廩之官;本於脾土所生而見於口舌,故言五味出焉。大腸是燥氣所化,燥為兌為悅言。陽明經本氣為燥為兌。悅人以言說,故為傳道之官;本於肺金所生而說情,肺為治節,故言變化出焉。膀胱是寒氣所化,寒為坎為水為蟄為地氣凝。太陽經本氣為寒為坎。因水泉聚土而蟄居,故為州都之官;本於腎水所生而暗伏,故言津液藏焉。若氣化解凍則能出。三焦是火氣所化,火為震為雷為龍為動為行出。少陽經本氣為相火為震。龍雷動則行雨,又與心包之悅澤相應,澤動而下,故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理解了五臟六腑的職能,就可以根據病態的失常而加問責。例如飲食失常,首先問責脾胃;小便失常首先問責腎膀胱;大便失常首先問責肺大腸。

  五臟出現了問題,從臟象可以推知。臟腑的失職只是臟象出現了危機的呈現。其來有漸,這種危機早就影響到方方面面。剛開始影響到精神氣色,繼而影響到形骸脈象,最後影響到臟腑職能。就像一個國家,首先是精神層面產生了驕奢淫逸,然後在民眾中小人當道、君子受禍,最後是官場腐敗,危機出現。

  五臟各有什麼神志?五臟在精華化生魂神意魄志,在形骸化生筋脈肉皮骨。在天為氣,在地為質,五神未有形也,故與在天之氣風暑濕燥寒類應。魂類風氣之進退者也,神類暑氣之虛明朗照者也,意類濕氣有水之私慮停駐者也,魄類燥氣無水之無憂於險者也,志類寒氣之堅凝不動者也。肝之志為怒,止而動決也;心之志為喜,得眾而悅言也;脾之志為思,居中而心意合於八風也;肺之志為憂,搖擺不定而懸望也;腎之志為恐,爭勝而遇險也。從神志的變化可以推知五髒的病邪與虛實。例如肝實則怒,肝虛善恐;心實則喜,心虛則悸;脾實則畏,脾虛善憂;肺實則悲、肺虛喪氣;腎實則恐,腎虛則勞。

  色以候五行之精。青赤黃白黑五色,各應五方地色,故應五臟。形精之動,如根本之於枝葉,故在地五臟之根本有盛衰,精當上見於天,在地幽晦,在天光明,故五色見於面目。地上五運更迭盛衰,則五星見於天際而耀,即是類比。五色決於明堂,明堂為鼻部。首先看是何色浮現在明堂,即知五臟目前是誰當機。正常情況下五色當順應春夏秋冬微微映現。這時觀察五色的明潤、晦暗而知五髒的吉凶。真臟之色不可見,見則死,真臟之色對應敗露之象,例如青若枯草。色有旺色與敗色。旺色,得生機者,故見臟真之光輝;敗色,失生機者,故見臟真之幽暗。猶如當機之主,善者王則久安,惡者王則速敗。因此從五色可知臟真之狀。

  從形骸的變化上能知五臟虛實與病。筋脈肉皮骨五者,分別對應五行。筋多實,實而收;脈多虛,虛而容;肉為靜謐中和之載;皮為氣之盛溢於外;骨為氣之凝結於內。此五者五臟之氣所生也,如果有不足之象,則知五臟不足。爪色唇毛髮五者,亦應五行。爪是實增之顯象;色是虛明之透;唇是肉氣之盛;毛是皮實之外溢;發是骨髓內凝之有餘。此五者五臟之氣所成而有餘也,可以察知五臟精氣之有餘,故曰榮。五官對應五臟,如果五官有病,則當推究相應之臟氣是否受病。五臟各有所主,如肝藏血、心主血、脾主四肢、肺主氣、腎主液等,所主之物象有病,則當推究相應之臟氣是否受病。

  從人所喜所厭之五味,可候知五臟之欲。酸苦甘辛咸五味,屬於地氣而性各合於五行。酸是收澀實質的,苦是降泄實質的,甘是柔緩和合的,辛是氣盛溢向外的,咸是軟堅而凝向內的,故各歸五臟。假如人常欲食酸,是其肝氣不足。

  從脈象可偵知五臟之變。首先,氣口脈象何以獨為五臟之主?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則鼻為之不利。心肺受納天氣,心肺有病,則天氣之出入有變,鼻見不利。類同的道理,五臟稟受於胃之五味,五臟有病,則胃氣與之共出入者有變,變見於氣口。氣口即寸口,能兆五臟之精與胃氣之間的相互得失。得胃氣為和,失胃氣為真臟脈。得胃氣為有中土5,不得胃氣為無5,5之得失即盛衰之本。然而氣口何以能見五臟胃氣得失?五臟之氣皆因胃氣而能至於手太陰肺經寸口。五臟皆地氣所生,在地為化,化生五味,故五味歸於五臟。胃出五味,由足陽明胃經和合於五臟之地氣,而陽明是地氣之熱上合於天。肺為太陰金,主地氣之隆盛於天,故五臟地氣當合胃氣朝會於肺。五髒得胃氣之盛陽,而能有餘以至於肺經氣口。真臟脈者,失胃氣之和而真精敗露。手臂分為三節,根、中、梢,應地、人、天。陽明胃氣朝於肺,是在中位而歸併於天氣,故應寸口之位;陽盛故搏動,虛明故能顯見於外,故寸口能候胃氣與五臟之精併合多少之狀。併合得多而呈現的,就是當值的臟氣。於是從五臟之脈而知是誰當值。若當值者與春夏長夏秋冬時令相剋則害,相生則利,相應則不病。

  五臟之脈,肝弦、心鉤、脾溜(或代)、肺毛、腎石。肝之艮、震,止而動,故為弦脈觸指彈動之象。心之坤、兌,含裹而悅,故為鉤脈觸指鉤引之象。脾之五,虛實安和而似無物,故為溜脈之觸指滑溜之象。肺之巽、離,舒而浮披,故為毛脈觸指浮舒之象。腎之乾、坎,健而陷,故為石脈觸指堅凝之象。因此從氣口的五種特徵脈象能知五臟之變。

  最後從《內經》對五臟之病與虛的論述,參照病的輕重時間,而加印證。

推薦閱讀:

中醫不傳之秘:《素問》病機十九條與針灸處方!
氣血是生命之本,這樣做讓你氣足而命長
潘曉川論氣(十):能量儀器亟待研製
葯話紅樓-治病又味美的玫瑰露
排濁、祛濕、補氣三步做完,輕鬆祛濕氣,年輕十歲不成問題!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