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雜談「人得天氣而生,稟地氣而長」,並論左升右降

(2009-01-12 19:53:27)

轉載▼標籤:中醫陰陽24節氣地氣腦瘤黃帝內經天氣中風健康分類:中醫理論人居於天地之間,稟天地之氣而生長。天有六氣,化為風寒暑濕燥火;地有五行,化為酸苦甘辛咸五味。人自出生之後,雖然說吃五味而長大,但亦必需要稟天之六氣始能成人。死生,不過是一息之間。我們未出生時,肺是閉住的,不能自主地呼吸。當從媽媽腹中一落地,先吸一口氣,然後哇的一聲,肺臟擴張,哭出聲來。這裡才能開始自主地呼吸,生命才算開始了。而死亡時,是先呼出最後一口氣,吸不進來了,也就死亡了。所以說,從生到死,就是一個呼吸。吸而生,呼而死。呼吸的是天氣,人的生命離不開天氣。肺的功能,是主氣,司呼吸。所謂的氣,是指宗氣,由我們飲食所得的精微物質以及呼吸之氣合而化生出來的,這個宗氣影響著肺的功能。肺還有一個功能,主治節。意思是說,肺是調整身體與天地相平衡的一個器官。天地之間的氣候變化,人也必需跟著變化,這樣才能「法天則地,合於陰陽」,而這個功能是靠肺來完成的。因此說,肺是我們身體中接天氣的器官。氣候的變化形成了24節氣,每個節氣的變化都有一個特定的時間,在這個時間裡,肺要完成其「治節」的功能,如此身體才能無病。如果肺病了,不能完成其功能了,人體就可能跟不上節氣變化了,於是就會出現每到節氣或者天氣變化而生病,或者病情加重,那就要從肺上來找原因了,這就是治本之道。人在母親肚子里呆十個月才能出生,是稟母氣而生的。而母氣屬坤,屬土,屬地氣。因此,可以說,人是稟地氣而生的。但人居於天地之間,光是只有地氣尚嫌不足,必需也要稟與地氣相應的數量的天氣才行。於是人出生後,要把囟門打開,就是頭頂上的囟會穴。這個地方是初生嬰兒抬起頭時的最高點,也是最接天氣的地方。這個穴位打開可以讓我們接收到天氣,以補充我們在母體內只稟地氣而缺乏天氣的不足。打開多久呢?與我們在母親腹內呆的時間一樣久就行了。正好十個月。然後,囟門慢慢地閉合,因為人已經稟受了一樣多的天地之氣了。所以說,囟會穴是個非常重要的穴道,許多人忽視了這個穴位,其實它是補充我們的陽氣的一個關鍵部位。特別是平時經常頭暈眼花,頭冷畏寒之人,更是要注意這個穴位,可以用灸法,在這個穴位會施灸,數次即可讓陽氣足起來。再有年輕人讀書則頭痛,或者看不進去書,一用功就頭暈腦脹的,這不是偷懶,是頭氣不足,要針灸這個穴位才行。還有的人頭內有腫瘤,俗稱的腦瘤,有的是原發的,有的是從別處擴散過來的,這表示頭內的陽氣不足了,陰寒得以聚而成形。因此,這樣的病人一定要灸囟會穴,必有顯效。還有的小兒腦發育不良,或者是腦萎縮,或者是腦水腫,或者是其他腦病,如癲癇、驚風、肌肉萎縮等,都是由於腦內陽氣不足所致,都需要從這個穴位上補充陽氣。再有老年人因為腦氣不足,逐漸出現痴呆、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下降,甚至於抑鬱等等,都可從此穴扶陽而愈。如此等等,皆在醫者活法圓機。再說說地氣。土氣在人體內由脾胃所主,而脾胃主飲食、消化與吸收。也就是說,人活著,要吃飯,或喝水,都是由脾胃來完成的。出生之後,人即要獨立飲食,脾胃的功能非常重要,所以說,脾胃是後天之本。脾胃都屬土,脾主升而胃主降,脾升則清陽上升,胃降則濁陰下降。清陽升則肝血可以溫升,濁陰降則肺金可以涼降。人體氣血的左升右降,關鍵就是脾胃這個樞紐。如果脾胃虛了,百病則會叢生。而治療大病,如果先把脾胃調整好,會就事半功倍。所以傳統中醫里專門有一個「補土派」,就是從重視脾胃來治病的。人身上有一個穴位,叫人中穴。什麼是人之中?它不是身高上下的中間,也不是臟腑左右的中間,它是指人居天地之中。按照《黃帝內經》的理論,「天食人以五氣,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地食人以五味,五味入口藏於脾胃,是故:人以天地之氣生也。」肺(鼻)主乎天,脾(口)主乎地,人立於天地之中攝其精靈之氣。天地人合稱為三才,人居於其中,所以連結口鼻之間的穴位為人中。凡是人突然失去了天地之氣而出現昏厥,不醒人事,就可以刺激這個穴位以促進蘇醒,其道理是溝通天地正氣,故能令人從暈厥中清醒。這個穴位在督脈上,又可以治療督脈經絡不通所引起的各種疾病,比如腰痛、頭痛、痔瘡等等,都有非常好的效果。人既離不開地氣,更離不開天氣。離開天氣,數分鐘即會死亡,但離不開地氣,往往還能存活數天之久,這說明地氣對人的生命的重要性不如天氣。人要住在高樓,這樣可以接天氣。所以,如果天氣不足的人,往往不夠聰明,或者智力有所欠缺,或者頭部有疾病的人,可以盡量住在高處,以便於得到更多的天氣。或者,在晴天里,藍天白雲下,立在曠野做深呼吸,天氣可從口鼻進入人體。或者在秋天裡,天高氣爽,陽光明媚,站在高處做深呼吸,都可以采天氣。一般來說,長期住在高樓里的人會比較聰明,但體質往往不好,因為地氣接得太少。住在平房,可以接地氣。地氣不足,則肝血不能溫升,人往往消瘦、疲勞、乏力、精神不振、面色蒼白、食欲不振等等,這是地氣不足之象。要多住在平房,不要住高樓。而且,可以經常在海邊、山林、河畔、樹林里鍛煉身體,多做深呼吸,以吸入大量的地氣。或者經常赤足行走,這樣地氣可以從足心的湧泉穴上升入體。住一樓的人也有好處,每天都能接著地氣,因此壽命要比住高層的人長。中風重症,或者一些慢性病,病人不能行走,這時千萬不要總是躺在床上,要經常地坐起來,把腳板放在地上,或者請人扶住站起來,這樣才能接到地氣,否則病情會越來越重。古人有句話,說人死了是魂飛魄散。其中魂是由肝所主的,稟地氣而生,而魄是由肺所主,稟天氣而生。死亡就是人體之中的天地之氣的分離與消亡,而這個消亡卻與肝肺關係極為密切。儘管五臟六腑都可能出現功能衰竭而死亡,但人的死亡的最後一步必然是肺與肝所主。肺主金,主降,清虛喜涼,陽氣自右而涼降,下及胃腸。陽氣下降,則可引濁陰排出體外。金得土而能降,故土氣足則可補充肺金,使金氣右降無礙。肝主木,主升,溫潤喜暖,地氣血左而溫升,上及頭面。地氣上升,則可引腎水上濡清竅。木得水而能升,故腎水本寒,得相火之溫而能滋養肝木。左升右降,即是生命的循環。離開左升右降,即是一團死物,沒有生機。所以,升降息則生命之火亦熄。人一呼一吸,即是一個升降。無數個呼吸即是一個生命的全部。雖然說左升與右降是同樣重要的,但對於當前的社會來看,人們往往容易左升太過而右降不足。現在的人們普遍生活壓力大,容易不順心,則肝氣鬱而過升,肝氣有餘便是火,火即上犯頭部。所以肝血溫升有餘,則多見於高血壓、頭暈、中風等等。這些病都是地氣過升導致的。濁陰是從右邊降下去的。但是現在的人們普遍排毒系統有問題,濁陰排出不暢,多由於阻滯,比如痰濁血瘀,三陰寒邪等等都可以導致阻滯。這種情況多見於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動脈硬化等等。這些病都是天氣不降而導致的。所以說,天氣右降,地氣左升如果不正常了,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正是基於左升右降這個道理,我創了兩組穴:天火與地火。天火稟天氣而右降,從肺、大腸以取天氣而下行,扶陽益氣,降濁陰。地火稟地氣而左升,自脾腎以接地氣而上行,培土溫潤,升清陽。一般土病取地火,金病取天火,二穴同取則交通天地上下,左升右降,以促陰陽上下左右平衡。
推薦閱讀:

小孤獨2.5版之一個準備告別2016的矯情和神經
【103-104話】表面勝利?
[經濟雜談]65年後,日本仍未敗於中國
寫在23歲第一天的一些碎碎念
轉載:凡耳之所屬皆從爾——開創時代的蒂德莉特

TAG:天氣 | 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