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烏序》原文及其白話注釋

  整理/陳益峰

  宋.賴布衣著

  《青烏序》簡介:賴布衣,名賴文俊,自號布衣,生於兩宋年間,乃江西省定南縣人。賴布衣所著《青烏序》,其文實是對前賢的《青烏經》作出解注與發揮。傳說《青烏序》在脫稿完成後,就被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後,由白猿傳給了的劉基(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明朝帝業。賴布衣後來看破紅塵,遁隱山林而不知所終。傳世版本較多,但文字或斷句、標點等也出現較多錯誤,徒增閱讀困難。下文雖經重校,但本人學識有限,錯漏仍所難免,只是希望減少學習障礙而已。

  【原文】盤古渾淪,氣萌太朴;分陰分陽,為清為濁。生老病死,誰實主之?

  【註解】氣結崑崙,形像質樸。既分南北,則南龍陽而清,北龍陰而濁。有始必有終,有行必有止。始而復終,止而又行,實崑崙主之也。

  【原文】無其始也,無其議焉。不能無也,吉凶形焉。曷如其無,何惡於有?藏於杳冥,實關休咎。以言諭之,似是若非。其於末也,一無外此。其若可忽,何假於予?辭之庬矣,理無越斯。

  【註解】若言氣不於所主之山而來,則此穴或成或否,亦不可得而議也。氣必有所來,而不能無。此穴吉凶之所形,亦彼之貫也,方言其有。曷如入穴之止,求其中之有無也。有無藏在杳冥微茫不可見,實關得穴與不得穴之休咎。若可以明言諭人,則又恐泄前定之機;而似是若非,於其終也考驗愚俗。不可與言,一無外此。若可以言忽其世人,則天之以此知惠我者,必將以覺後人。既不覺後人,何假於予哉?欲再言其所以,重言此術之不可輕泄也。

  【原文】山川融結,峙流不絕。雙眸若無,烏乎其別?

  【註解】山峙有天心至於山間,川流自交合至於水口,皆融成穴。雙眸附近之眉毛眼睫為上面之印證,以別其真穴也。

  【原文】福厚之地,雍容不迫。四合周顧,辨其主客。

  【註解】明堂寬大,氣勢不局促,四山皆合,如賓主揖遜,尊卑定序也。

  【原文】山欲其凝,水欲其澄。山來水回,逼貴豐財;山止水流,虜王囚侯。

  【註解】舊註:山本乎靜,欲其動;水本乎動,欲其靜。逼貴者,貴來速也;豐財者,財積之厚也。此山來水回之效也。勢位之隆,無如王者而為之所虜;爵位之高,無如公侯而為之所囚。此山止水流之應也。

  【原文】山頓水曲,子孫千億。山走水直,從人寄食。水過東西,財寶無窮。三橫四直,官職彌崇。九曲委蛇,準擬沙堤。重重交鎖,極品官資。

  【註解】舊註:從人寄食,言為人之佣奴也。沙堤者,言宰相出,必築沙為堤,冀無崎嶇以礙車輪也。後人因之,以沙堤為宰相故事耳。

  【原文】氣乘風散,脈遇水止。藏隱蜿蜒,富貴之地。知其所散,故官不出。就其所止,裁穴有定。

  【註解】回山藏隱,如蜿蜒然,乃富貴之地。璞引《經》云:界水則止,其一也。

  【原文】不畜之穴,是謂腐骨。不及之穴,主人絕滅。騰漏之穴,翻棺敗槨。背囚之穴,寒泉滴瀝。其為可畏,可不慎乎?

  【註解】舊註:不畜者,言山之無包藏也;不及者,言山之無朝對也;騰漏者,言其空缺;背囚者,言其幽陰。此等之穴俱不可葬也。

  【原文】百年幻化,離形歸真。精神入門,骨骸反根。吉氣感應,鬼神及人。

  【註解】人死形脫,離而化為土,真氣歸本,精神聚於墳。墓中受生氣蔭枯骨則吉。人祥之氣與穴氣相感應,積禎祥以及子孫也。郭氏引《經》曰:鬼神及人,宗其類耳。

  【原文】東山起焰,西山起雲。穴吉而溫,富貴綿延;其或反是,子孫孤貧。

  【註解】陰陽配合,水火交媾,二氣鬱蒸而成穴,故吉而溫,子孫富貴長久也。不能如是,不可謂穴。

  【原文】童斷與石、過獨逼側,能生新凶,能消已福。

  【註解】舊註:不生草木曰童,崩陷坑塹曰斷。童山無衣,斷山無氣;石則土不滋,過則勢不住;獨山則無雌雄,逼山則無明堂,側山則斜欹而不正。犯此七者,能生新凶,能消已受之福。郭氏引《經》證而特言五者,亦是節文之義也。逼側在五不葬之中。

  【原文】貴氣相資,本源不脫。前後區衛,有主有客。

  【註解】舊註:本源不脫者,以氣相連相接也。有主有客,以區穴之前後有衛護也。

  【原文】水流不行,外狹內闊。大地平洋,杳茫莫測;沼沚池湖,真龍憩息。情當內求,慎勿外覓。形勢彎趨,生享用福。

  【註解】舊註:凡平洋大地,無左右龍虎者,但遇池湖便可扦穴。情當內求者,以池湖為明堂,則水行不流而生享福也。

  【原文】勢止形昂,前澗後岡,位至侯王;形止勢縮,前案回曲,金谷碧玉。

  【註解】勢止形昂是龍來結穴,三五融結將來,所以為大也。前澗後岡則止也。又曰形昂,言氣之盛也。形止勢縮是龍不來正結,特因形止而就,便包裹結倒,所以為次焉。又曰:言氣象之局促也。前案回曲,賓主淺深,不過金谷之富而已。

  【原文】山隨水著,迢迢來路,挹而注之,穴須回顧。

  【註解】山因水激而成穴,是來路之長回頭顧,朝水而作穴也。

  【原文】天光下臨,百川同歸;真龍所泊,孰辨元微?

  【註解】天心平正,真龍真穴;萬水同歸,一源交合;此其所以有元微!

  【原文】蝦蟆老蚌,市井人煙;隱隱隆隆,孰探其源?

  【註解】堆堆塊塊如蝦蟆老蚌,而市井平原之氣脈,似有而無,顯而隱、隱而顯,此其為本原也。

  【原文】若乃斷而復續,去而復留,奇形異相,千金難求。折藕貫絲,真機莫落。臨穴坦然,形難捫度。障空補缺,天造地設。留與至人,前賢難說。

  【註解】舊註:謂富地利害輕重,人得而識之。貴地所系大造化,不令人識。唯眾人所不喜,則為大貴之地。使人俱識之,則家家稷契,人人夔皋,無是理也。奇形異狀所以千金難求,留與至人先賢,所難說也。斷續去留,折藕貫絲是探本源;奇形異相,真機難摸,且看元微。要障空補缺,是真穴到處或有空缺,又外生一峰以障蔽之,乃天地安排。至人先賢所以難說也。

  【原文】草木郁茂,吉氣相隨。內外表裡,或然或為。

  【註解】生氣充備亦一驗也。或本來空缺通風,今有草木郁茂遮其不足,不覺空缺,故生氣自然。草木充塞,又自人為。

  【原文】三岡全氣,八方會勢。前遮後擁,諸祥畢至。

  【註解】舊註:氣全則龍勢不脫,勢會則山水有情。前遮則有客情,後擁則有主情。所以,諸福畢至也。

  【原文】地貴平夷,土貴有支。穴取安止,水取迢遞。

  【註解】舊註:安止則穴無險巇,迢遞則水有源流。

  【原文】向定陰陽,切莫乖戾。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註解】舊註:陰陽多以左右取穴。左則為陽穴,右則為陰穴。

  【原文】擇術之善,建都立縣。一或非宜,立主貧賤。

  【註解】舊註:葬得其地利則吉;失其地利,則貧賤隨之。

  【原文】公侯之地,龍馬騰起;面對玉圭,小而首銳;更過本方,不學而至。

  【註解】本方或正面或左右而勻停,或本皆有用之方。又曰:如馬山要在南方。

  【原文】宰相之地,綉墩伊邇。大水洋朝,無極之貴。空闊平夷,生氣秀麗。

  【註解】綉墩言前山圓峰端正,又有大江洋朝,則貴無極也。

  【原文】外台之地,捍門高峙;屯軍排迎,周回數里。筆大橫椽,足判生死;此昂彼低,誠難推擬。

  【註解】舊註:捍門、旗山,取其聳拔;屯軍踏節、排衙迎送,貴其周遮。右畔有橫山,列在低處,則為判生死筆;須是穴正,昂然獨尊。不然,則為暗刀山也。故曰難擬。

  【原文】官貴之地,文章插耳,魚袋雙連。庚金之位,南火東木,北水鄙技。

  【註解】兩圓峰相連,一大一小謂之魚袋。庚金取其圓活,出貴也。若尖尾象火,主醫巫。長瘦象木,輕薄。象水,出淫蕩雜技也。

  【原文】地有佳氣,隨土所生;山有吉氣,因方而止。

  【註解】氣之聚者,以土沃而佳;山之美者,以氣止而吉。自王公而官貴,雖以前山取象,必有氣之佳吉,如此方可。指山而言也。

  【原文】文士之地,筆尖而細。諸水不隨,虛馳名譽。

  【註解】此筆不及外台判生死之筆也;侍衛不隨人,爵位之卑也。故氣之佳吉不如前,虛馳名譽而已。

  【原文】大富之地,圓峰金櫃。貝寶沓來,如川之至。小秀清貴,圓重富厚。

  【註解】舊註:"如川之至,言慶之速也。"

  【原文】貧賤之地,亂如散錢。達人大觀,如示諸指。

  【註解】脈理散亂,無的定之穴。注云:山沙散亂,朝對不明。

  【原文】幽陰之宮,神靈所主。

  【註解】舊註:吉地有神主之,不輕與人。

  【原文】葬不斬草,名曰盜葬。

  【註解】斬草開地之日,以酒奠地神,然後以草斬三斷。不然,則為盜葬矣。

  【原文】葬及祖墳,殃及子孫。

  【註解】言不可於祖墳畔侵葬。福未及,禍先至矣。

  【原文】一墳榮盛,十墳孤貧。

  【註解】舊註:點穴如灼艾焉。一穴既真,諸穴虛閑。

  【原文】穴吉葬凶,與棄屍同。陰陽合符,天地交通。

  【註解】郭氏《葬經》,引此以證甚明。

  【原文】內氣萌生,外氣成形。內外相乘,風水自成。察以眼界,會以情性。若能悟此,天下橫行。

  【註解】內氣萌生,言穴暖而生萬物也。外氣成形,言山川融結而成形像也。生氣萌於內,形象成於外,實相乘也。察以眼界,形之於外,今皆可見之。至於會以情性,非上智不能言也。眼界之所聚,情性之所止,勢所大小,無穴不然,苟能通之,蠻貊之邦行。

  --北京風水師、風水術數學傳人陳益峰整理

推薦閱讀:

大智度論 白話譯(31)
佛說無量壽經白話淺釋 四十 心得開明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上)
白話《西方確指》(文白對照)
《維摩詰所說經》白話譯文-佛國品第一-道德網站

TAG:白話 | 注釋 | 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