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與文獻背景的重要聯繫

在整個寫作過程中,大多數的論文寫作者一般都會糾結於如何合理安排結構和處理海量的信息。所有論文的寫作者都需要把他們的原創發現置於一個合適的學術框架內,而這個學術框架包括研究問題的歷史發展、迄今為止的一些前沿的想法和已經完成的工作,以及對於相關理論和哲學所構成的網路的了解。每篇論文的作者都必須把論文置於幾個這樣的學術背景之中,而且需要把這些背景和他所研究的核心問題聯繫起來。論文還是一種非常嚴謹的文章種類。作者往往不僅需要清楚明白地解釋他在論文中所做出的決定,同時作者還需對做出這些決定的背後動機給出有力的支持。

對於一個研究者來說,把相關的背景和要研究的問題進行有機的結合是非常重要的Glatthorn (1998,pp. 186 — 8)給出了一系列經常會被考官問到的問題:

你為什麼選擇了這個特別的問題?你為什麼不研究相關的其他問題?你能明確地指出你想要發現什麼嗎?你對你的研究問題的闡述有些模糊。你讀了很多重要的文獻,但是你沒有很好地使用它們。你能清楚地告訴我你從閱讀的文獻中學到了什麼嗎?在你閱讀文獻的時候,你是如何決定應該重點閱讀哪一部分的?你為什麼要選擇這種方法,而不是其他的方法?你能清楚地告訴我你所選的方法是如何與你的研究相結合的嗎?你能把你的研究方向和其他的研究領域結合起來嗎?你覺得你是以什麼樣的方式作出貢獻的?

博士學生在論文答辯時常常會被問到這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只有把背景知識、文獻和方法與所要研究的問題進行有機的結合,他們才能遊刃有餘地回答這些問題。研究者應該清楚地告訴讀者研究的動機、研究的目的、研究的方法以及此項研究在文獻中的位置。研究者應該建立一種能夠把自己的研究與所在的研究領域結合起來的能力。博士論文就像一塊敲門磚;研究者可以通過這種能力在Becher和Trowler所謂的「學術圈」中建立起一定的影響力(Becher和Trowler,2001)。考官往往會很在意研究者是否能夠清晰準確地呈現文獻研究。但是,如果作者在文獻和所做的研究之間建立了過於緊密的聯繫,就會使一些讀者覺得過於重複並且乏味無聊;而如果作者忽略這部分必要的聯繫,則會使另一部分讀者迷失方向,覺得無所適從。所以,作者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在一般情況下,作者通常會在引言部分、討論部分和結論部分把自己的研究和背景文獻有機地結合起來。隨著論文寫作過程的發展,對一些章節來說,這種結合需要被重新的分配,有的時候一些細節內容需要被加入進來。因此,作者需要決定把多大比例的背景介紹放在引言部分,多大的比例放在之後的章節中,這樣可以使讀者能夠在一開始就很清楚地知道這篇論文的研究內容以及其在整個研究領域中所處的位置。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作者所寫的內容是與背景文獻進行寬泛的結合還是與文獻某處的特定細節相結合。有些人覺得用圖像化的方式進行表述能夠更加的直觀,比如,把一篇論文比喻成是一個沙漏,在論文的開始和結尾部分,將內容和背景材料聯繫得很寬泛,而在論文的中間,則是對某處細節內容進行分析。因此,作者就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判斷某一個特定研究與背景的結合應該是屬於哪種聯繫,是特定某一細節的聯繫,還是屬於一般性的比較廣泛的聯繫。在某一個章節中,把一些特定的詳細的材料替換成一般性的原理會讓讀者覺得混亂無序,但是如果你能給出一個這樣做的合理性原因,那麼這種改變就會變成一個明顯的信號。當然,你也需要非常清晰地,循序漸進地展示這種改變的原因和過程。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發布,不代表今日頭條立場。

推薦閱讀:

論文大燜鍋:ARE 援助的有效性 文獻綜述
「我上不了谷歌學術」「用它啊」
壯哥的Live - 如何做好文獻調研
台灣文獻——內自訟齋文選正文
古今詹姓源流文獻匯集

TAG:文獻 | 文章 | 聯繫 | 背景 | 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