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進入化境修鍊
你只要仔細地觀察一下太極拳和八卦掌上身的姿態,尤其是太極拳的身法要求與佛道兩家參禪打坐時的外相幾乎沒有區別。於是20世紀初以孫祿堂生生為首的武學大師均主張內家拳與丹道相合,唯此才能在養生和技擊上臻於大成。筆者的吳式太極拳師傅王輝璞先生在60多歲時腹內就練出了丹氣。武式太極拳名家霍夢魁也練出了內丹,打拳時內丹還能隨拳式轉動,此公不善言辭,授徒時講不明白,就脫掉衣服讓學生看他的肚子。我的武式太極拳師傅閻祝山也早已具備了丹氣內轉的功夫,並能夠以氣打氣。有一個夏天,我讓幾個人輪流打我的小腹均無反應,閻師傅說:我要這麼打,你就受不了。說完,將拳貼近我的小腹,猝然一抖,我猛覺象一根針刺了進來,而後又分成兩股直入腳心,使湧泉穴作痛。
但是一些拳家雖然煉成了丹道功夫卻沒能高壽,原因是其丹道功夫尚沒有能轉為心性禪法,以至於在名利、得失、工作、家庭等問題出點差錯,就把握不住心性,而丹散氣瘀。閻祝山生生在20多年前打拳時可說是神氣活現,氣勢讓人望而生肅然,總愛與人交手試勁,來者不拒。10多年前功入化境,行功時氣震梢節,與人搭手,粘上既出,尋常人發出丈外。而近10年來卻如老僧入定,一套拳打上兩個小時都不覺得慢,
不講姿勢身法,不進勁力神氣,總之無形無相。很多人說:你師傅的拳打滯了。但你一與閻先生摸手,就會感動他的功夫更高深莫測了。我問過師傅行拳時的感受,閻先生說:先站好起式幾分鐘後睜開眼睛後感到天地一片透亮,然後手腳自然催動,走上幾個式子後就忘了一切,也忘了自已是在幹什麼,忘了在什麼地方,並不想有意打這麼慢,但心裡根本就沒有打拳的念頭,也就不知道拳打的快慢了,心境惶兮惚兮。
這是一種禪的境界,但閻先生的文化水準不高,從未接觸釋、道、儒學說,怎麼會出現參禪的現象呢?閻先生走架時的心境正如《心經》中對入般若波羅密多後的描寫:「照見五蘊皆空,------,無受想行識,無眼耳舌身意,無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之正是多少參禪修道之人畢生追求的初禪境地,從唯識學的角度上看已經超越了「見分」和「相分」,在第七識「末那識」和第八識「阿賴耶識」之間的階段。閻祝山先生所以能達到初禪的境界首先是與他的生活習慣有關,他一生不嗜煙酒,沒在宦場和各種社交環境熏染過,當了一輩子工人,只知道幹活掐錢養家,不貪不佔。自拜陳明潔師爺為師後專心修習武式小架太極拳和戴家心意六合拳,正所謂「心靜何需參禪,行直何需守戒」。
另外一個更重要的的原因,就是閻先生的第七識「末那識」,從沒被法象熏染,不似一些志門參禪修道之人,一上座就想起這部經書那套功法,因此末那識第七層堅冰就容易打破。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厚德以載道,禪是求不得的。
更主要的原因,就是閻先生的練拳方法,他早年得一位楊潤升老先生的獨特傳授,有一種獨特的手印樁法,而這種樁法又是以無形無象為基礎的,閻先生每天打拳時都以這種樁法為起勢,行功時才能進入禪境。既然太極拳是修道之人練功的一種方法,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再以太極拳作為參禪入道的手段呢?
推薦閱讀:
※武當趙堡太極拳精華二十式(上)----李峰
※沒想到太極拳用好髖關節,竟然對膝蓋還有好處!
※張志俊妙論太極拳(六)—— 發力訓練
※跟楊振鐸老師學太極——楊氏太極拳拳理要點拾萃
※徐曉冬和雷雷的比武,說明了什麼?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