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死得最慘的八大功臣

  1. 被車裂的商鞅

秦國在秦穆公之後就開始走下坡路,內憂外患使它淪落到一個二流國家的行列,三晉(從晉國從分出來的趙、韓、魏)趁機大量掠奪秦國的領土。秦孝公接掌秦國之後,決心改變這種被動挨打的局面,發出了「求賢令」,向全世界宣布: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

於是,在兩千多年前的西部大開發中,秦國來了個衛鞅,在秦孝公的鼎力支持下,通過變法,使秦國面貌煥然一新,各項綜合指數不斷躍上新台階,綜合國力躍居各國之首。但既然是變法改革,就必然會損害到那些舊貴族集團的既得利益,在這點上古今同理,這是一。最主要是他得罪了太子嬴駟,在衛鞅施行變法時,嬴駟也站在反對派的行列里,衛鞅把太子的老師狠狠地懲罰了一頓(按照刑不上大夫的說法,衛鞅奈何不了太子,只能懲治他的老師)。秦孝公病危時,曾有過想傳位於商鞅(為了表彰他為秦國做出的傑出貢獻,秦孝公把土地肥沃的商地封給了他,故又稱商鞅)的想法。因此,等到秦惠文王秦駟一上台,商鞅的生命也就註定要進入倒計時了。

先是由被商鞅割了鼻子的公子虔等人寫舉報信,檢舉揭發商鞅有「謀反」的行為,秦惠文王馬上秉持「從嚴、從重、從快」的原則,對商鞅施以「車裂」之刑(五馬分屍)。一代功臣就落到這種下場,秦惠文王心裡像明鏡似的,又以商鞅謀反查無實據為由,把公子虔等人以誣告罪悉數判處死刑。把變法和反對變法的人全部除掉,自己則坐享商鞅變法帶來的成果。

  1. 被五刑俱用再腰斬的李斯

秦國能加快統一中國的步伐,李斯功不可沒。是他的一份《諫反逐客令》為秦國留住了大量的人才,之後又輔佐秦王政橫掃天下,秦統一天下的很多重大決策如車同軌、書同文、推行郡縣制、打擊不同見政者包括臭名昭著的「焚書坑儒」等等,都出自李斯之手。

李斯有才華,但他只有媚骨而沒有傲骨,這樣的人一生只能當小人而成不了政治家。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看李斯是如何從一介草民爬上丞相高位的。

李斯的家鄉在楚國上蔡,他在自己的祖國完成了學業,以他的成績可以說是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當時的楚國在秦國的強力打擊下是「國破山河在」,本應為祖國獻青春、獻熱血的他卻置自己的國家於不顧,跑到秦國謀求個人的榮華富貴。當秦國因為「鄭國渠」間諜案下令驅逐所有外籍人員,眼看自己的富貴夢要泡湯時,他才露了一手——《諫反逐客令》。

原先是呂不韋收留了李斯,讓他在門下當了一名郎官,當呂不韋倒楣時,他趁機落井下石,博取秦王政的信任,撈取政治資本。之後又毒殺同門師兄韓非子,原因是韓非子的學識水平比他不知多高出多少倍,怕他搶了自己的飯碗。這樣的人在更善於搞陰謀詭計的趙高面前,為了保住相位,只能與對方結成統一戰線,互相利用,各取所需。

等趙高地位鞏固,目的達到後,李斯這個昔日的盟友就成了他的眼中釘、肉中刺,讓他退出歷史舞台也就提到日程上了。罪名也是「謀反」,這位昔日高高在上的丞相終於體會到自己治下國家牢獄的冰冷黑暗:那些大搞刑訊逼供的司法人員一次次下死手的嚴刑拷打,讓本來沒有骨氣又皮開肉綻的李斯簽字劃押,承認所有指控。李斯被執行死刑時極其慘烈,《大秦律》「五刑」的內容包括:黥、劓、剕、鞭、死。他參與制定的刑罰都逐一嘗了一遍,先是刺臉、劓鼻、剁肢、笞殺,隨後腰斬,接著砍頭,最後再慢慢碎屍。

  1. 被誅三族的韓信

韓信為西漢政權的建立所立下的歷史功勛是無可爭議的,可他究竟有沒有謀反卻頗受爭議。他原本是項羽手下的人,因得不到重用而叛國投敵,經蕭何的極力推薦而受到劉邦的重用。協助劉邦制定了還定三秦以奪取天下的方略。之後率部開闢北方戰場,破魏之戰,他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列陣大破趙軍;淮水之戰,分割楚軍各個擊破。與參指揮垓下決戰,徹底消滅楚軍,迫使項羽兵敗自殺。連劉邦都嘆服:「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關於韓信的死,有人說他是因為謀反而招來殺身之禍,是罪有應得。有人則說是劉邦不能容人,他是冤死的。兩種觀點相持不下,雙方都能拿出證據加以論證。但一位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千古名將死於一個小女人呂后的手裡卻是不爭的事實。

據說韓信追趕項羽追到滎陽時,按兵不動了。劉邦就很納悶,難道連「宜將乘勇追窮寇」這個簡單的道理他都不懂嗎?於是就問蕭何,蕭何說:「大王啊,他這是在討封呢!」劉邦能成就大業,最大的優點就是捨得封賞部下,於是立馬封韓信為「三齊王」,意思是與天王齊、與地王齊、與君王齊,同時給了他「五不死」的特權,即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他的繩子,沒有殺他的刀。韓信這才去繼續追趕項羽,從這點來看,不論他後來謀不謀反,劉邦對他肯定有了看法。

後來劉邦帶兵外出平叛,呂后召韓信進宮,見面第一句就是「你犯了謀反罪,皇上叫我殺你。」韓信還很天真地拿出那「三齊王」、「五不死」來當擋箭牌,要當面和皇上討說法。呂后說:「你沒有機會見到君王了,看看你來的是什麼地方?」韓信朝四周一看,哎喲額滴個娘,周圍嚴嚴實實,上有頂棚自然看不見天,下面用毯子鋪著見不著地,更別說見到君王了。還沒等韓信分辨,呂后又開口了:「皇上封你五不死,我們也沒有違反,我知道你想說沒有捆你的繩,沒有殺你的刀,這些我們也都不用!」說完手一揮,兩旁一群經過精心演練的宮女手拿棒錘竹籤,一擁而上,一陣亂打亂刺,把韓信給解決了,連帶著他的父、母、妻三族一塊被誅。

  1. 被不明不白腰斬的晁錯

    劉邦打下江山後,把天下像切蛋糕一樣分成若干塊,分封給劉氏子孫,讓他們各自到封地當王。到漢景帝接管西漢集團時,各地藩王已經割據一方,固強自守,尾大不掉。如果各諸侯王的問題不解決,中央政府就會名存亡,漢室江山將不復存在。

    御史大夫晁錯(監察部長)從維護漢王朝封建秩序的角度發出,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中央集權與地方割據的尖銳矛盾,消除藩王對皇權的嚴重威脅,建議削奪諸侯王的封地,收歸朝廷直接統治。漢景帝採納了對組織無限忠誠的晁錯的「削藩」建議,簽發命令,實行削藩。

    「削藩」就是要削減藩國的轄地,這無疑會涉及到大漢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對這項剝奪他們的權力、侵犯他們的利益的「削藩令」,那些龍子龍孫們當然不會束手待斃。因此,削藩令一下,兩個實力最強的王國——吳國和楚國就跳了起來。於是由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牽頭聯合趙王劉遂、膠西王劉卬、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組成七國聯軍,起兵造反,殺奔京城而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也稱「吳楚之亂」,他們提出的政治口號是「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漢景帝一下慌了手腳,一面調兵遣將,一面找人商討對策。這時,晁錯的政敵、一個叫袁盎的大臣就「提醒」漢景帝說,這事全是因為晁錯而起,是他出的餿主意讓皇上削藩,引起藩王的極大不滿,他們就是沖他來的,皇上只要把晁錯殺了,退還削去的領地,叛軍自然會退去。已經六神無主的漢景帝經袁盎一「點撥」,馬上起了丟卒保車的念頭。

    於是朝中一幫大臣,包括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在內特事特辦,以最快速度起草文件,擬給予晁錯以最嚴厲的處罰,理由是晁錯「亡臣子禮,大逆不道」,處置手段是「錯(晁錯)當要斬(腰斬),父母妻子無少長皆棄於市」。漢景帝當即在文件上籤下「同意」(制曰可)兩個龍飛鳳舞的大字,並派中尉陳嘉把晁錯找到,立即執行,連招呼都不用跟他打。

    可憐晁錯見中央急匆匆派人找他,還以叫他去開會或者參加什麼重大活動,興沖沖地穿上辦公制服(朝服)跟著就走,結果被帶到東市稀里糊塗就被腰斬了,連一個字的遺言也留下。

  2. 被縊首的岳飛

    岳飛的命運是註定的,原因很簡單,因為當時三個實權人物都想讓他死。這三人就是宋高宗趙構、宰相秦檜和張俊。大宋王朝自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走的就是重文輕武的路線,岳飛作為中興四將之一,其文韜武略無人可比,加上赫赫戰功,大有功高蓋主之勢。而岳飛不但沒有急流勇退的意思,還要求擴充部隊,積極備戰。這必然會引起宋高宗的注意,給你加官晉爵你再三拒絕不稀罕,你又不貪財不好色的,你想幹嗎?難不成你也想來個黃袍加身?就算你真心是為我趙家拼搏,也犯不著這麼玩命啊,我出錢讓你打仗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你要真的「直搗黃龍,迎回『二聖』」,這不是讓我難堪嗎?

    政治理上很幼稚的岳飛跟本沒弄明白趙構的心思,憑藉一腔熱血,一如既往的按自己的遠大理想行事,收復故土。這就有違了趙構的初衷,大禍臨頭也就不可避免了。

    秦檜是金朝派回南宋的姦細,經史學家們認證已是不爭的事實。以他為首的投降派都是一些文官,文官的價值體現在嘴皮子上,談判桌他們才是的戰場。要是光打不談,他們的價值就體現不出來,要是打輸了,就會失去談判的籌碼;萬一岳家軍真的凱旋歸來,秦檜這個宰相就做到頭了。再從姦細的角色考慮,有你岳飛這員猛將抵死抗擊主子,弄得主子不高興了把自己的糗事抖出來,那下場想想都怕。因此岳飛就成了秦檜的眼中釘、肉中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岳飛戰功卓著,年紀輕輕就成了統領南宋超過一半部隊的軍區大首長,這讓很多老前輩心裡不是個味。於是以張俊為代表的人物開始閃亮登場。三股心有靈犀的勢力,以「莫須有」的罪名,聯手製造了一出英雄蒙難,千古同悲的「風波亭冤案」,勒死了岳飛父子。

  3. 被拖到冰天雪地凍死的解縉

    解縉對中華文化的貢獻,可以用居功至偉、史無前例來評價。就文才而言,明朝初期三任皇帝的朝堂之上,解縉堪稱首屈一指,解縉版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的橫空出世就是明證。可是才華橫溢的他,卻口無遮攔,得罪了最高領導明成祖朱棣,最終落得身敗名裂。

    事情的起因是,朱棣覺得長子朱高熾身體太差,擔心他勝任不了日里萬機的皇帝工作,就想改立二兒子朱高煦為大明王朝的接班人,而自己又不想背上偏心老爹、廢長立幼這樣的惡名。就找來口才倍溜、文筆特棒的解縉,暗示由他來提出建議,在朝堂上走一個程序就行了。沒想到解縉不但不配合,還說了一大通太子的好話,連帶誇讚朱高熾的長子是「好皇孫」。弄得朱棣很沒面子,只好作罷,可也由此開始討厭起這個反應太快的大才子,過後再找理由把解縉調離中央,下放地方工作。

    永樂八年,解縉回京述職,正好趕上朱棣親自率部北征不在京城,他拜見太子朱高熾後就返回工作崗位。朱棣北征歸來後,早對解縉恨之入骨的朱高煦向父皇打小報告,朱棣得知解縉私會太子,懷疑他圖謀不軌,就下令把他送到由皇帝直接指揮的錦衣衛監獄關押起來。這一關就是五年,永樂十三年正月十三日,錦衣衛負責人紀綱向明成祖上報在押犯名單時,明成祖隨口說了一句:「解縉還在么?」紀綱一聽馬上領會了領導的意圖,當晚就準備好豐盛的「最後晚餐「,將解縉灌得酩酊大醉,再把他拖到雪地里活活凍成了殭屍。第二天向朱棣報告說,解縉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死了。朱棣隨後下令抄沒解縉的家產,將其家全部流放。

  4. 被凌遲、滅十族的方孝儒

    方孝儒打小就是個小神童,被人稱為小韓愈。經人推薦有幸見到了萬人景仰的皇帝朱元璋,並奉旨作了《靈芝》、《甘露》兩首詩,讓朱皇帝讚不絕口,其行為又端莊文雅,很有文人氣質,朱皇帝便有意把他留下,供以後輔佐自己的子孫後代。遂對方孝儒格外關照,之後又授予他漢中教授的職位。到建文帝朱允炆即位時,果然把方孝儒調到身邊作為智囊。據史料記載,建文帝除了泡妞外,其他事情都要找方孝儒諮詢一番。

    此時的方孝儒事業如日中天,可以說是前途無量。可造化弄人,北方的燕王朱棣造反,要揮師南下奪取政權,兩軍交戰是最能體個人才能的時候,南京政府決定出兵討伐叛軍,所有詔令、檄文全都出於方孝儒的手筆。他曾向建文帝提出一個很完美的方案,直接攻打燕王的地盤讓他回防,同時派大部隊追著屁股打他們,來個前後夾擊。他同時又寫下諭旨,告知燕王只要知錯能改,老老實實回到北京去當他的燕王,朝廷將既往不咎,派人把諭旨送到燕王的將士手中,動搖他們的軍心。

    確實是個好計策,可再好的計策也得有人去執行,派去執行傳送諭旨的人由於貪生怕死,不敢拿出來示人,逐使計策泡湯。當朱棣打進南京時,方孝儒還堅守到最後一刻。此前,朱棣的狗頭軍師姚廣孝曾跟朱棣說過,攻克南京以後方孝儒肯定不會投降,請燕王開恩不要殺他,否則天下讀書人的種子就要滅絕。朱棣當時點頭表示答應。然而朱棣登基,就找來「讀書人的種子」寫詔書,目的也是想搞個名人效應。據《明史·方孝儒傳》記載,方孝儒投筆於地,且哭且罵:「死即死耳,詔不可草。」寧願冒犯當今的皇上也不肯動一下筆。明成祖惱羞成怒地威脅說,難道你不怕我誅你九族嗎?沒想到認死理的窮酸秀才脖子一擰,竟然放起了厥詞:「莫說九族,十族又何妨!」株連十族本來是不存在的,可在怒髮衝冠的皇帝面前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朱棣就將朋友門生列為一族,連同祖宗親戚合為十族。

    方孝儒的家人及親戚朋友全部被抓來受死,有的還故意當著他的面千刀萬剮,而方孝儒看到死在面前的親人仍然不為所動。實行多日的株連行動,共殺了873人,很多跟方孝儒八杆子打不著的人也無辜受害,被充軍流放的超過千人。等全部人都處理完畢後,方孝儒才被凌遲磔殺。

  5. 被判「磔刑」的袁崇煥

    儘管像岳飛一樣也是被自己的領導處死的,但岳飛至少還得群眾的認可。袁崇煥跟他比起來就慘多了,被判「磔刑」的他被當眾凌遲,在斷氣之前眼睜睜看著滿城百姓搶著吃從他身上割下來的肉,而他所做的事恰恰是為了保護這滿城的百姓。

    大明王朝走到此時,已經昏庸腐敗到幾乎無將可用的地步,而清朝的前身後金就跟南宋時期的金國一樣,武力強盛,對關內虎視眈眈。眼看氣數將盡的明朝派了文官袁崇煥來鎮守寧遠城,把努爾哈赤都給逗樂了,那些武將死的死、跑的跑,你一個文職人員跑這來湊什麼熱鬧啊!就寫信給袁崇煥好言相勸,叫他投降算了。

    袁崇煥回答得倒也乾脆,投降不可能,有種你就放馬過來。你說你有20萬人馬,我也不嫌少,只要你敢來我就敢收。努爾哈赤就開始進攻了,當時寧遠城的守軍也就一萬多人,袁崇煥已經抱定與寧遠共存亡的決心,下了一道死命令:臨陣脫逃者,格殺勿論!

    袁崇煥放出豪言,當然有他的底氣,手裡有10門紅夷大炮,是明朝從葡萄牙購進的先進裝備。他命令炮手使勁地轟,不要節省炮彈。袁崇煥早就做好打算,他想在捐軀前把炮彈打光,最少把清兵給打疼了。沒想到他運氣很好,有一發炮彈落到了努爾哈赤的指揮所里,把努爾哈赤炸成重傷,清軍隨後就撤退了。崇禎皇帝登基後,剷除了宦官,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清朝的繼任者是皇太極,這也是個天才。袁崇煥把遼東守得滴水不漏,皇太極就繞道從蒙古直扦北京。

    情況緊爭,袁崇煥從純軍事角度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回防北京城。不過他這個決定在事後看來卻非常的弱智,你一個手握重兵的大將,沒有命令就擅自帶兵回京,後面還跟著清朝的部隊,你是要守城啊還要造反?這一點,袁崇煥其實也考慮到了,他特地向皇帝表明態度,請您老放心,我們不進城,就在城外給您守著。可皇太極卻玩了手陰的,他抓來兩個太監,把他們關在柴房裡,故意讓自己的將士喝酒慶功,大聲談論說,袁督師已經跟我們聯絡好了,準備拿他們皇帝的頭顱做投名狀,投奔我們大清。之後又放跑了一個太監。

    生性多疑的崇禎本來就犯著嘀咕,這「可靠消息」 果然就來了。這袁崇煥真的是要造反啊!於是羅列袁崇煥裡通外國的N多罪狀,把他押赴刑場凌遲處死。袁崇煥的罪狀是對外公布的,北京城裡的老百姓人人自危,就怕清兵打進來。聽說罪魁禍首被揪出來,就是袁崇煥,京城百姓全部出動,有錢的人都從劊子手那裡買袁崇煥的肉。袁崇煥就這麼看著被他保護的百姓爭搶自己的肌肉,直到氣絕身亡。

推薦閱讀:

【盤點】如何評價東京審判紀念館,建立東京審判紀念館對我們有何影響?
1930年全運會開幕式上的武術表演
中國古建築有哪些?
民國時斧頭幫放話除掉張學良,杜月笙:若敢動他,必掃平!
緬甸有哪些生活習俗?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