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格律常識 | 第12講】韻、韻書、韻目、韻例、韻部、韻腳
詩詞君持續會給大家簡單的分享一些基本的詩詞常識及定義,希望大家從最基本的知識開始掌握,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詩詞格律常識 | 第12講
填曲
宋人對「填詞」的叫法。宋人沈括《夢溪筆談》說:「唐人填曲,多詠其曲各,所以哀樂與聲,尚相諧合。」
填詞
詞學術語。詞本為全樂之唱詞,好先有樂曲,再依樂曲聲腔配上相應的歌詞,唐宋人多稱為倚聲,宋元後通稱填詞。後詞離音樂漸遠,人們遂以前人製作之詞牌為準,按其句式、字數、平仄、聲韻之體式填寫,使之合於聲律,亦稱「填詞」。
填腔
即作曲。古人為歌詞制曲,稱為「填腔」。這要通曉樂律的人才做得到。填腔作曲的好處是不受詞調的限制,可以按自己的意願、思想、感情寫作,可以在作好了的詞句譜上適合自己的情感、詞作格調的樂曲。
鼓子詞
一種以鼓、板擊節伴奏的說唱文學。以鼓伴奏,唱詞有專門曲調,用當時通行的詞牌,短者一首詞,長者十餘首。有隻唱不說與有說有唱兩種。說的部分或為小序,或為某一唱段的輔助性敘述文字,如著名的的趙令畤《商調蝶戀花》,用十二首《蝶戀花》詞以敘事體說唱唐元稹《鶯鶯傳》,每一首詞後有一段說白。後起的諸宮調、雜劇與南戲都曾受其影響,而鼓詞也被認為系由此發展而來。
鼓吹曲
又名《短簫饒歌》。樂府歌曲名。古樂中有鼓吹樂,用鼓、簫、鉦、笳等合奏,並多有歌辭配合,用于田獵、遊行、道路、朝會等不同的場合。漢樂府鼓吹曲辭今僅存《饒歌十八曲》。
鼓吹詞
成套詞的一種。它是由九種曲子合成的。鼓吹詞本是馬上演奏的軍樂,後來歸入樂府。開始時鼓吹詞並不成套,到了宋代之時才形成套數。
楔子
曲學名詞。元雜劇的體制一般為一本四折,四折外所增加的獨立小段即稱「楔子」,以其系插入的部分,故名。常置於第一折前,作為戲劇情節的開端,亦可置於兩折之間,作為銜接過渡。一本中楔子可用一至二個,以用一個為多,也可不用。曲牌常用仙呂《賞花時》或《端正好》。
楚謠
古人對《楚辭》的別一種叫法。梁鍾嶸《詩品·序》云:「夏歌曰:『鬱陶乎余心』。楚謠曰:『名余曰正則』。」楚謠即指《楚辭》。有時也用以指楚地歌謠。
楚辭
一、詩體名。戰國時興起於楚國。其名最早見於西漢前期。是源於江淮流域的歌謠,受到北方《詩經》的影響。主要作者是屈原。他所作的《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奠定了該詩體的文學地位。漢代皇室大臣多為楚人,故這一文學樣式在漢代得以勃興。西漢末劉向編定《楚辭》,更使此詩體在中國文學史上流傳廣遠。其特徵大致如宋黃伯思云:「書楚語、作楚聲、記楚地、名楚物,故可謂之『楚辭』。」(《校定楚辭序》)因《離騷》為其代表作品,後人亦以「騷」代指楚辭,如蕭統《文選》中列「騷」一類,劉勰《文心雕龍》有《辨騷篇》。與《詩經》並稱,成為中國古典文學兩大淵源。其濃郁的情感、瑰麗的文辭、豐富的想像,對後世詩、賦、駢文產生了深遠影響。
二、詩總集。西漢劉向輯、東漢王逸章句。收戰國楚屈原、宋玉及漢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及王逸自作辭賦。共十七卷。《四庫全書總目》云:「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部》、《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辯》、《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劉向所作《九嘆》,共為《楚辭》十六卷,是為總集之祖。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為十七卷,而各為之注。」劉向所編十六捲入佚,僅見新、舊《唐書》著錄。今所傳皆王逸十七卷本。有《四庫全書》、《湖北叢書》、《叢書集成初編》等本。
楚歌
詩學名詞。用楚聲調唱的歌。楚為南方在國,自古就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風格和形式獨特的樂舞民歌。其特點是抒情性強,句末和句中有「兮」、「思」、「些」等語氣詞。先秦時期將楚樂民歌稱為「南風」或「南音」。相傳最早的楚歌是《呂氏春秋·音初》所載禹妻塗山氏所作的《候人歌》。春秋時期,著名的文人創作楚歌有孔子適楚時所聞的《接輿歌》和《孺子歌》。這兩首歌在藝術形式上已相當成熟,王國維認為已開楚辭體格。戰國時期,楚歌廣為傳播,被屈原吸收,創作出楚辭。秦漢時流行更廣。《漢書·高帝紀下》載,項羽「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羽本人也唱了《垓下歌》。漢朝建立後,由於漢高祖的提倡,楚歌也進入宮廷。《漢書·禮樂志》載:「高祖樂楚聲。」劉邦曾作《大風歌》以述其志。《史記·留侯世家》載劉邦謂戚夫人曰:「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劉邦因作「鴻鵠高飛」之歌。《史記·呂后本紀》載趙王友在被呂后拘囚時,也曾作楚歌《幽歌》。
楚江體
元曲中一種格體。其特點是以抒寫憂愁怨懟的情懷為主。近似於屈原的《離騷》。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說:「楚江體,屈抑不伸,抒衷訴志。」
攤聲
攤破的另一種叫法。參見「攤破」。
攤破
詞學術語。詞本為配合樂曲演唱之歌詞,音樂曲調有定格,詞之字句、平仄、用韻亦有固定體式。為使音樂優美動聽,歌唱時曲調聲腔往往有增減。若聲腔增加,則配樂歌詞之字數亦相應增多,成為新詞調,但仍沿用原詞調名,只在調名前加「攤破」二字。故「攤聲」、「添聲」系就其聲腔而言。「攤破」、「添字」系就其歌詞字句而言。如《浣溪沙》本調為上下二片,各七言三句,平韻,《攤破浣溪沙》則上下片各增三字,韻全同;另一體《攤破浣溪沙》則將上下片第三句(七言)改為四、五字二句,仍平韻。
暗韻
元曲製作中,句末的字與句中的字押韻,稱為「暗韻」,類似於詩的「句中韻」。如王實甫《西廂記》中的《麻郎兒么篇》:「我忽聽一聲猛驚」,聽、聲、驚三字為韻。又如關漢卿《玉驄絲控》套數《小科門》中的「酒入愁腸怎生言?疏竹瀟瀟西風戰。如年如年似長夜天,正是恰黃昏院。」第三句中,兩個「年」字與「天」字形成暗韻。
歇拍
詞的最後一句、一段或一首演唱完畢,節拍停歇,所以叫歇拍。如晏幾道《生查子》的最後一句「知有相逢否?」即為「歇拍」。
蜂腰
齊梁間詩人沈約等人提出的「八病」之一。其內容是指五言詩一句之內的第二個字不能與第四個字的聲調相同,或是第二個字與第四個字不能同是濁音聲母字而第三字是清音聲母字。不然就犯了「蜂腰」(兩頭大中間小)的毛病。如《飲馬長城窟》的「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從」和「方」是平聲字,「我」與「鯉」是上聲字,又都是濁音聲母字,中間的「雙」則是清音,顯得兩頭大(重)中間小(輕),這就是「蜂腰」。
蜂腰格
詩學術語。律詩對仗的一種變格。指「頷聯亦無對偶,然是十字敘一事,而意貫上二句,及頸聯方對偶分明。謂蜂腰格,言若已斷而復續也」(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引《西清詩話》)。如唐杜荀鶴《經青山吊李翰林》詩中除頸聯「天地空銷骨,聲名不傍身」相對外,首、頷、尾三聯均不對。用此格寫成的詩,稱「蜂腰體」。
錯綜對
古代韻文對仗的一種方式,它不拘字詞的位置,相對的詞語處於錯綜交叉的情況。如李群玉《杜丞相中贈美人》詩:「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六幅」與「一段」結成對仗,「湘江」與「巫山」也結成對仗,但位置不同。這便屬於錯綜對。
辭賦
文體名。漢代常把辭和賦合稱,《漢書·藝文志》即將屈原等楚辭作者歸入賦類。一般以為「辭」即楚辭;「賦」則指在荀賦包括選秦散文和楚辭影響下,至漢代發展成熟的文學體式。兩者雖有一定的承繼關係,但有區別。「賦」較之「辭」,在形式上更多散文化。
推薦閱讀:
※《詩詞格律講義》第四講 對仗(下)
※漫話《詩詞格律》(之二)
※王步高教授《詩詞格律與寫作》第一講
※學寫詩詞之一:七絕入門——學習格律
※〖詩詞常識〗詩詞格律知識五十二篇:(30) 雜言詩